谁误解了孩子的行为:0-7岁教养困惑90问-正确把握孩子的安全感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如何帮助孩子建立对世界的信任?

    如果一个孩子在生命的前期没有获得足够的安全感,那么这个孩子从婴儿时期到老年就会一直以各种方式寻求安全感,而无法顾及生活中其他很多有意义的事情。

    6岁前是孩子建构人格的时间,在这六年里,孩子会把发展人格的内在力量和机制都用来获得安全感。由于他们获得安全感的方式是让自己处于恐惧中,所以表现的方式常常会让大人们非常受不了。

    在本章中,我们来看看关于安全感的问题,家长们会有哪些疑惑。

    人的身心就像一条船,承载着灵魂走完一生,就像一次永远没有归期的航行一样,在起航之前必须做好必要的准备。如果为这条船准备物资的人不了解航行,就不知道应该准备什么、不能带什么。

    首先,我们要知道,在起航前最应该准备的是安全感。如果一个孩子在生命的前期没有获得足够的安全感,那么这个孩子从婴儿时期到老年就会一直以各种方式寻求安全感,而无法顾及生活中其他很多有意义的事情。

    6岁前是孩子建构人格的时间,在这六年里,孩子会把发展人格的内在力量和机制都用来获得安全感。由于他们获得安全感的方式是让自己处于恐惧中,所以表现的方式常常会让大人们非常受不了。

    在7-14岁时,如果孩子没有获得安全感(这个安全感一般是在6岁之前就丢失了),那么他就无法发展自信和信任的品质,而用这些宝贵的时间继续寻求安全感;如果依然不能获得,孩子就会放弃,变得畏缩、内向、不快乐。

    如果在15-21岁期间仍然没有获得安全感,这个孩子就无法确立自己的人生目标,进而失去人生方向,变得迷茫,觉得生活没意思,对生活没有信心。

    如果在21岁时仍然没有获得安全感,那么这个人在21-28岁期间就无法进行冒险,无法获得承担家庭重任的力量和勇气。

    28-32岁是人生最艰难的时间,这个人会感到苦难重重,无法独立生活,无法发展自己的事业或者一心只顾事业,无法担起家庭的重任或者完全控制家庭成员。

    到了60岁,这个人就会抓住儿女不放,要求他们什么都按照自己的意志去做,而自己往往疾病缠身。

    其实,孩子在出生以前就在建立安全感,如果家庭环境融洽,妈妈内心平静,胎儿就能够很好地建立起安全感。如果妈妈成天担心害怕,胎儿的安全感就会差一点。当然也有特例,但无论如何,我们都不要拿孩子做实验。

    直到出生后很久,孩子都会以为自己跟妈妈是一体的。所以,妈妈要懂得安全感的建立对孩子有多么重要,并且要在这方面多加注意。

    在本章中,我们来看看关于安全感的问题,家长们会有哪些疑惑。

    第一节 安全感的问题在0-2岁

    十年前,大多数家长都没有太在意孩子对安全感的需求。近些年,我们看到家长们成长得很快,已经普遍关注到孩子在成长中的心理状态。家长们发现,孩子如果心理不健康,将来就无法生活得很好。如果孩子在很小的时候安全感就遭到破坏,那么就无法很好地发展,无法在学业上取得好成绩,即便取得了好成绩,也无法依靠高分生存下去。

    读这本书的家长们很多都是初为人母人父,第一次养育孩子,虽然也知道安全感的丢失会影响孩子的发展,但由于经验不足,不能分辨孩子的哪些状态属于安全感不足,哪些状态属于发展中的正常状态。所以,我们来一起探讨一下,看看以下家长朋友们提供的案例中,哪些属于孩子的安全感不足,哪些属于正常现象。

    22.宝宝病愈后明显爱哭,安全感严重不足,怎么办?

    源宝前几天生病了,咳嗽,喘不过气,睡觉常被憋醒。医生为了确诊,让源宝做X光,然后又要求给他打吊针。源宝遭了很大的罪,在照X光时,我们紧紧地把他按在床上,他哭得死去活来,嘴里不停地叫妈妈妈妈——还不到1岁的他怎么也不明白最亲的人为什么要这样对待他,然后又是打吊针、喂他吃药……

    现在他的身体好了,可他的心灵受到了伤害,这两天明显爱哭多了,一点小事不如意就大喊大叫的,伸着手指到处乱指,我们也不明白他到底要什么,然后他就大哭起来。特别黏我,连爸爸要抱也不让,典型的没有安全感。

    昨天晚上他哭醒后,我按照惯例给他喂夜奶,谁知他把头扭来扭去,嘴巴也闭得紧紧的,完全不像平时那样,如饥似渴地喝上几口就又安睡了。我观察了一会儿,才发现他还在梦魇中,可能是梦见我们给他灌药吧。我把他叫醒,他一见我,哇地又哭了。我也抱着他哭了,见到他现在这个样子,才感觉到他以前是多么正常!

    虽然我全职在家能够尽量抱他亲他,但还是担心这件事会给他留下心理伤痕。我现在该怎么做才能使宝宝尽快恢复正常呢?

    大李老师来帮忙

    遇到一些特殊的事件,孩子受到一些刺激,会出现临时的丧失安全感的状态,只要家人是爱孩子的,不夸张地支持这种恐惧和害怕,慢慢孩子就会好。

    如案例中孩子生病或者受到意外伤害,是没有办法的事情。案例中的情况,也是孩子病后或受伤后的正常状态。在国外,有一些儿童心理治疗机构会用情景游戏帮助孩子修复受伤的心理,经过十几个疗程,这种短期伤害基本能获得痊愈。如果找不到这样的机构,母亲和孩子可以进行一些情景游戏,先用游戏倾听的方式,让孩子在醒着的时候能够经常发笑。例如用一些接触物品的工作和可探索的因素吸引孩子,使孩子沉入对物品的探索之中;经常把孩子抱到自然的环境中,边轻声唱歌边和孩子一起散步,这样,孩子的状态会得到缓解;也可以试一试用柔软的毯子将孩子包裹起来,放在床上,边说笑边吟唱,像擀面条那样轻轻地滚动孩子。每天坚持这样做,慢慢孩子就会忘记恐惧,这种突发事件造成的心理伤害就可以得到治愈。

    家长要知道,无论孩子遇到了什么样的困难,只要家长有足够的力量,自己首先不被伤害造成的结果吓到,不会因为孩子的恐惧而恐惧,不自责,不怨天尤人,尽量为孩子营造一个祥和、安全且正常的生活环境,把孩子逐步带入到正常的情绪和生活中,孩子就会慢慢修复自己。实际上,最大的伤害来源于成人紧张的状态和痛苦的心理,这会增加孩子的恐惧,并使伤害加重。

    23.宝宝没有安全感,是否和保姆有关系?

    从宝宝3个月开始,我们请了个保姆来带孩子。4个月产假结束后,我去上班,白天家里就保姆和宝宝两个人。晚上,保姆回家,我自己带宝宝。以前,一直没觉得这种模式有什么问题,因为也没有其他选择。

    现在,宝宝已经1周岁多了,她似乎总是很没有安全感。如果妈妈在的话,她只要妈妈抱,其他人想抱她都会被拒绝。保姆和爸爸抱着她还能哄得住,其他人几乎都不可能。我不在的话稍微好点,但她对抱她的人也是精挑细选。

    国庆节时,我们带她去奶奶家,结果她半夜醒来哭了半个小时。我抱着她,不停地给她唱熟悉的儿歌,她才慢慢地睡了。一年来,这样的经历已经不下五次了,经常是半夜醒来就开始撕心裂肺地哭,后来就泣不成声了。

    如果让她抱着心爱的小熊,她就能慢慢平静下来。这个时候,小熊的作用胜于妈妈,这让我觉得很失败——连自己的宝宝都哄不住。是不是因为妈妈没给她足够的安全感呢?白天一直是保姆陪她玩、照顾她,晚上保姆的离开会不会让她没有安全感?我该怎么做才能弥补?

    大李老师来帮忙

    孩子1岁左右,正是强烈地依恋安全对象的时候。案例中的宝宝对妈妈和保姆的依恋是非常正常和非常好的依恋模式。这个年龄段的孩子,一定会精挑细选依附对象。如果从一开始就是晚上保姆离开、白天妈妈离开这样的模式,就不会给孩子带来不安全感,所以不必担心。

    如果家长很开放,带孩子去很多地方,放开手让孩子探索,不在孩子面前表现得太小心、太精细,孩子对环境就不会有太多的不安全猜测。

    一般来说,保姆在带孩子时,如果特别尽心,就会担心孩子摔着、磕着,所以小心保护,宁肯让孩子什么都不要动,也不让孩子出问题。为了防止孩子受伤,保姆有时会用恐吓等方式制止孩子去做他们认为的危险行为。时间久了,孩子就会习得害怕,觉得到处都是危险的东西。这种害怕的元素积累得多了,孩子就会用害怕去解码环境,觉得世界是可怕的。白天,这些害怕信息会储存在孩子的大脑皮层中,如果未处理完善,晚上就会做噩梦。当孩子出现这种情况,不一定是换地方等原因造成的,而要看带孩子的人是如何给孩子介绍这个世界的,这个太重要了。

    有时,如果成人身上散发的不愉快信息影响了孩子,孩子就会拒绝那个成人抱他。在需要安慰时,他会选择依恋一件物品。一般情况下,孩子恋物的情况都在依恋对象离开时出现。如果依恋对象在,孩子可能会既依恋人也依恋物。如果孩子的第一依恋人在,孩子却只依恋物品,而放弃对人的依恋,便可算作矛盾型依恋。这时,家长就要反思自己与孩子互动时的心态和情绪,尽快改变自己,接纳孩子在发展中的自然状态,给予孩子心理上的帮助。

    另外,这么大的孩子已能够通过自己的情绪表达出对秩序的需求,当已有的秩序被打破,孩子会感到非常痛苦和焦虑,表现为——换了地方和行为方式,孩子就会大哭大闹,甚至得病。所以,在孩子2岁半以前,家长一定要注意维护好孩子已经建构好的秩序模式。这是一个自然规律,与成人的教育方式无关。在秩序被打乱的情况下,家长不去恢复已有秩序,只靠哄孩子不哭是很难达到目的的,所以家长不必感到挫败。

    对于没有安全感的宝宝,家长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第一,家长要学会接纳孩子,了解孩子的发展规律,做到能够判断孩子的哪些行为是自然状态。

    第二,在与孩子互动时,家长要排除所有的杂念,一心一意地与孩子互动,不要在孩子每次需要抱的时候都紧紧地抱住他。其实,孩子更需要的是与自己发展有关的游戏,我们也可以称之为工作。成人可以一边将孩子抱在怀里,一边对孩子进行工作刺激。孩子很快就会被工作所吸引,自然地离开母亲的怀抱。

    第三,在出门旅行时,尽量带上孩子已经熟悉的卧具和玩具,尽量找到与以前的生活相近的模式。比如,如果孩子以前睡在栏杆床里,换了新的地方,还要让孩子睡在栏杆床里;以前睡在大床上,到新的地方也要睡在大床上。如果孩子哭闹不止,确定不是身体原因后,那就很有可能是环境的原因,只有解决了孩子的环境问题,才能解决哭的问题,否则孩子即便不哭了,也会变得麻木或多病。

    24.孩子很顺从,是缺乏安全感吗?

    小小一直是我一个人带。1岁左右时很黏我,现在好了很多。

    两个月前,我带小小第一次回外公家,由于行李多,就把小小交给在机场外等候的外公,我再回机场取行李。小小很顺从地让外公抱,见我走开也没闹。出租车开出一段距离后,小小才开始找我,在外公怀里时表情呆呆的,没有平日的活泼和开心。

    今天,我带他去朋友家也是这样。朋友的老公一开门就抱起小小,小小也是呆呆的,放下地才恢复了原样。这种情况还有过几次。小小的这种表现是没安全感吗?

    另外,小小现在总是见别的小朋友玩什么就要什么,像猴子掰玉米似的,这正常吗?现在应怎么培养他的专注力?

    大李老师来帮忙

    如果孩子有确认为安全的第一依恋人,那么在离开这个熟悉的人时,就会感到很恐惧。这样小的孩子,感到恐惧时往往不知道如何处理。如果孩子已经学会用哭来抗议,那么孩子就会大哭,以表示自己的内心出了问题。如果孩子已经学会了发脾气,就会用发脾气来抵御让自己恐惧的变化。如果这个孩子以前没有多次经历过让他不安的事件,那么选择变得僵硬不动也是一种防御机制。我认为,这是人类在生活环境中遇到正常情况时的正常状态,家长不必担心,只要多带孩子去一些人多的地方,多让孩子跟家族其他成员接触,孩子就会慢慢变好。总之,孩子离开了依恋对象就感到痛苦,被陌生人突然抱到怀里就感到紧张,这说明孩子有着很正常的依恋方式。

    至于得到玩具后不去探索、不去使用,说明孩子以前的工作经验不够。从孩子表达自己的情感和对待玩具的方式上,可以判断出孩子在家里有可能被过分照顾,造成表达自己情感的机会和工作的机会太少,没有建立起对他人有影响力的表达方式,也没有建立起使用工作材料的行为模式。遇到这种情况,家长需要反思自己是否在养育过程中给孩子的自由太少,比如很少让孩子在冲突中表达不良情绪;是否很少对孩子进行强有力的工作引领;是否在生活上照顾得过于无微不至。

    平时,家长要注意以下几个事项:

    第一,要给孩子机会去发泄自己的情绪,如延迟满足,在他发脾气的时候平静地等待,适当地给予共情,唤醒孩子的情绪生命。

    第二,在家里给孩子准备丰富的工作材料,跟孩子一起工作,使孩子发现工作的乐趣,并学会创造性地使用这些工作材料。

    第三,反思是否对孩子的生活照顾得太周到,使孩子失去了自己解决问题的自由。

    25.孩子病愈后为什么特别黏妈妈?

    林林从一个多月前开始感冒咳嗽,每天夜里都睡不好。起初是因为鼻塞,半夜经常醒来,我就抱抱他。现在他的病好了,却又落下毛病了——半夜总是习惯性地半醒着哭着让我抱,不抱的话就拼命哭。

    林林现在还非常黏我,我出门上班的时候,他必定会哭,哭得撕心裂肺。在生病前,他还能很平静地跟我说再见,现在反而退步了。这三个多星期来,我被搞得有点筋疲力尽。听到他晚上叫“妈妈抱”,真的是让人崩溃。我只能不断地安慰自己:他现在年龄小才要我抱,以后大了才不要我这个妈呢!但是,我白天要上班,晚上再被他折腾,耐心眼看就要耗完了,我该怎么办?

    大李老师来帮忙

    孩子对病痛的感受可能会比我们成年人强烈,因为他们生病次数还太少,不像我们大人活过几十年,生过各种各样的病。由于经验的缘故,我们也能够理解生病是什么样子。但孩子却不理解,他们不知道为什么突然这样难受,于是只能恐惧。等到病好了,他们还是不能理解与病痛相关的一切,只能把恐惧留在心里。但这是暂时的,也是人一生无法避免的,孩子会经历着这些苦乐逐步长大,成为一个有耐受力的成年人。

    父母要在孩子经历风雨的过程中给予孩子巨大的支持,让孩子在将来面对痛苦和挫折时能够保持乐观的心态。其实,家长真的很辛苦,就像这位妈妈说的,白天上一天班,晚上已经很累了,半夜还得起来抱孩子,由于累,内心就产生了负面情绪。当这样的负面情绪影响到孩子时,孩子就会闹得更厉害,因为生病留下的恐惧已经转化为对妈妈的恐惧。

    妈妈很累,累了就会烦,这无可厚非,但是除了烦,我们还有没有其他好办法呢?因为“烦”积累多了会成为愤怒,愤怒压抑久了就会产生暴力,这对孩子非常不利,也会让家庭失去温馨。在这个案例中,要解决妈妈的痛苦,我们不妨这样试试:

    第一,先想想自己为什么生这个孩子,当初是不是打算为孩子付出一切?当我们把要孩子的意图复习一遍后,就明确了自己的初衷。

    第二,再想想孩子是被谁带到这个世界上的?他要经历每个人都要经历的一切,而母亲要为孩子付出自己的一切,这多么伟大。而且,我们是具有慈悲心的,无论孩子多么不可爱,我们依然爱他。

    第三,去求助,向家人说明自己的状况,请求帮助。

    第四,让自己坚强一些,把这种痛苦当作一种锻炼。

    下面我们再来说一下如何理解孩子:

    病痛使林林感受到恐惧,更重要的是,在林林生病时,妈妈对他的亲热方式也发生了改变,如把他抱起来以减轻他的痛苦,使得林林发现跟妈妈分离是痛苦,以为离开妈妈就会痛苦,于是死命地黏着妈妈。

    也就是说,林林以前建构起来的睡觉模式在得病后因妈妈的安抚行为而受到破坏,新的模式让他感到更舒适,于是一下子接受了新的模式。而这时,妈妈对林林的表现可能不理解,在半夜哭闹和抱多久、什么时候抱的问题上过于紧张,这种紧张的气息感染了林林,使他在睡觉时不再平静、踏实,因为只有睡觉时才会被从床上抱起来,也只有被抱起来时才会有紧张感。这种紧张感和父母抱的模式结合起来,成为一种不安定因素,因为父母在抱孩子时,不是全身心地在给予关怀和爱抚,而是在盘算着该不该抱、是否要将孩子放下。这种气息被孩子感觉到了,他就会担心父母放下他或者不抱他。所以,孩子每天晚上睡觉时就会无法安心,不断地惊醒。这样一来,孩子的状态肯定会使父母更加焦虑,这种焦虑又加重了孩子的不放松。这种恶性循环会使孩子半夜醒来要求抱的模式被固定下来,时间久了,成人肯定会受不了。

    所以,当孩子出现这种状态时,成人不要只发泄情绪,而是要让自己平静下来,寻找原因和解决的方法。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甚至在人的一生中,都会不断地遭遇类似的情况,而每一次都需要付出努力才能够解决。这就是人类的发展模式,我们只有接纳它才能够理性地解决问题,否则坏情绪会让人把事情办得越来越糟。

    孩子生病时,父母要用能缓解病痛的手段来解决问题,而不要用破坏孩子已建立好的秩序模式的手段来解决问题。如孩子鼻子不通气,在睡觉时听上去让人很难受,能解决孩子不舒服的方法是让他的鼻子通气,而不是将熟睡中的孩子拉起来抱在怀里。前者是在解决孩子疾病的问题,后者却是在用病中的孩子来安抚父母痛苦的心理。前者不容易给孩子造成行为模式的改变,后者却容易造成行为模式的改变。

    如果孩子由于生病身体非常不舒服,如疼痛或高烧,孩子在母亲的怀里得到母亲身体的支持就会感到病痛减轻,这时把孩子抱在怀里不会造成孩子行为模式的改变。即使有可能造成模式破坏,也要把孩子抱在怀里,等孩子病好后再去解决其他问题。一般在病痛严重时,孩子不会注意到母亲的怀抱,所以不太容易造成模式的改变。但年龄小的孩子可能会将病痛的原因归结为自己躺在床上,以为被成人抱起来就不会再有那种难受的感觉,所以病好后的一段时间还需要母亲在同一时间将他抱起来。如果母亲很放松、很接纳孩子要求抱的愿望,过一段时间,孩子的问题会自然消失。

    像林林这种情况,有两种解决办法:

    第一,在孩子要求抱的时候不要抱他,检查一下孩子是否还有病痛或者身体的不适,如果都没有,就亲吻一下孩子,把孩子放成睡觉的姿势,妈妈坐在床边等待。如果孩子爬起来,就把他抱起来亲吻一下,再重新放下去。孩子会哭,但最终会睡着。这样,大约10天之后,孩子就不会再在半夜醒来。

    第二,找到一种综合的方式,先把孩子放在两个成人中间睡,只是父母的夫妻生活要准备另外一间房子。到孩子六七岁时,就可以分床睡了,一般不太建议使用这种方案。

    第二节 安全感的问题在2-3岁

    孩子应该从小就尽可能地接触公共场合,家长要经常带孩子到一些人多的地方,使得孩子在人群中能够习以为常。到了2岁,孩子开始由探索自己的身体感受转化为探索环境。在这样的探索中,无论如何都会遇到人,对孩子来说,人与物品又有着很大的不同,所以孩子必须通过与人接触来了解人,学习如何在他人面前获得自己想要的利益,以及如何才能很好地满足他人的利益,并且保护自己。2岁的孩子已经能有意识地与别人交流,在交流的早期,由于对各种各样的人不了解,缺乏交往经验,所以会在学习交往的过程中出现失败或者惹是生非的情况,这都是很正常的。当家长了解到这就是孩子正常的发展时,就不会对孩子在交往过程中出现的一些异常现象感到疑惑了。

    26.女儿非常害怕小朋友,怎么办?

    女儿非常害怕小朋友,有时正在高兴当中,但一看见有小朋友向她靠近,哪怕人家是路过,她都吓得哇哇大哭。我该怎样帮她建立安全感呢?

    记得女儿1岁多的时候,有几次和小朋友一起玩耍,我故意放手锻炼她,结果她被小朋友抢了东西,还被小朋友打过。

    快2岁时,她在亲子园被小朋友打过两次。有一次我就在身边,女儿正和一个小姐姐在海洋球池里玩得好好的,那个小姐姐伸手轻轻摸她的脸,我还笑着看着,同时抚慰有点紧张的女儿。就在这时,那个小姐姐突然把她的大拇指抠进女儿嘴角,然后用力向一边撕扯着,我及时阻拦,但女儿嘴巴边还是留下红红的一大块。

    从此以后,女儿再也不愿意接近小朋友了。我知道女儿是害怕小朋友打她,她太没有安全感了。

    大李老师来帮忙

    从案例中可以看出,这个孩子在2岁之前就被家长放在同伴中锻炼。首先,妈妈作出这样的选择是没错的,如果孩子从更小的时候就开始接触其他小孩子,就不会被突然的攻击吓得一直害怕。其实,孩子在这么小的年龄偶尔一两次被其他孩子攻击,如果周围的环境都比较放松,家长在安抚孩子时内心也比较平静,那么孩子就不会被伤害到再也不敢接触其他小孩子的程度,能伤害到孩子的大多数是成人的态度。

    另外,在孩子年龄小的时候,家长需要确保其接触的群体中没有攻击性行为的孩子,然后才可以放手让孩子去锻炼。比如,要把孩子跟认识的孩子放在一起,不要轻易地把孩子跟完全不了解的孩子放在一起。如果在孩子玩耍的环境中有不了解的孩子,家长就要离孩子近一点,以免孩子受到不必要的伤害。

    如果孩子已经受到伤害了,成人能做的就是组织一个具有安全性的孩子群体,继续让自己的孩子与他们待在一起,改变自己孩子对其他孩子的恐惧认识。如果家长发现孩子对其他孩子感到恐惧,从此就减少了与其他孩子在一起的时间和机会,那么,孩子就会永远害怕群体。这种害怕的感觉是将来在群体中招来欺负的主要原因,并且会造成孩子社会性能力无法良好发展。

    父母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来缓解孩子对小朋友的恐惧:

    第一,考察一下附近有哪些孩子是安全的、没有攻击性行为,邀请他们到自己家里去玩。

    第二,告诉孩子,爸爸和妈妈永远会在他的身边保护他。当有其他孩子接近自己孩子时,家长要放松而平静地做好准备。一旦那个孩子出现可能的挑衅行为,就不动声色地将那个孩子引开。

    第三,不要告诉孩子“没关系,要勇敢”,这等于暗示孩子周围是危险的。只有让孩子慢慢地发现在群体中没有危险,孩子才能建立起对群体的安全感。而是否能被群体接纳,对孩子的一生都是至关重要的。如果对群体没有安全感,孩子就会找借口游离于群体之外,并想办法建立起一套不需要群体的模式。如,有的孩子一个人玩得也很好,从来不需要朋友,这是一种退缩式的自我保护机制。

    27.孩子老是做梦,是否跟安全感有关?

    今天早晨快6点钟的时候,儿子突然大哭起来,喊着:“掉到井洞里了,让我拿出来……”因为又哭又喊,我始终没听明白是他掉到井里了,还是他的玩具掉到井里了。他一个劲儿地哭,怎么哄都不行。后来,他不让我说话,用手来抓我的嘴,只让我站着抱着,我想转移他的注意力也不行。他至少哭了40分钟,最后让我躺在床上搂着他,才慢慢地又睡着了。虽然应该起床上学了,但我还是让他多睡了一个小时。我去叫他的时候,他居然在笑,短短一个小时还做梦了。我把他叫起来,给他喝了牛奶,看他的情绪还不错,我问他到底做了什么梦。儿子说:“我掉到井里了,你不来抱我。”

    儿子说起这个梦的时候,明显很伤心、生气。我说:“不会的,你掉到井里,妈妈一定会来救你的。妈妈不会不管你,因为你是妈妈的宝贝啊。”儿子说:“你没有抱我,我不是你的宝贝。”我又问:“那你掉到井里了,妈妈在干什么?”儿子说:“你跟一些阿姨在外面的院子吃饭,你吃饭,不来抱我。”我跟儿子解释,那是梦,不是真的,而且妈妈一定会救他的。

    2岁前,孩子经常做梦、大哭,但这大半年来已没有这样大哭过,一般很快就会好了。现在,有几次梦是跟妈妈有关的,最怕妈妈不理他。为什么会这样呢?

    大李老师来帮忙

    孩子不容易从梦中解脱出来是正常的。但人类是很复杂的动物,有些事情我们还无法搞清楚。孩子从2岁起就有这样的梦境,母亲需要反思一下在怀孩子的时候是否有过恐惧感,在孩子的生活环境中是否常常出现令孩子害怕的事情,如妈妈突然生气、爸爸妈妈吵架等。但是,是什么原因使孩子会长期有被遗弃的感觉?这个梦反映了孩子心理上的不安全感,需要关注。

    有时候,孩子会将现实生活中被忽视、被压抑的情感在梦中以夸张的方式表现出来。例如,一家三口一起出去散步,爸爸妈妈吵了两句嘴,爸爸有点儿生气,就独自走了另外一条路;妈妈也沉浸在气愤情绪中,全然没有关注到孩子的担心和害怕。如果孩子与妈妈沟通时,妈妈不敏感,孩子就会用一连串的问题来表达自己的担心和害怕,如反复地问妈妈“爸爸去哪儿了”“爸爸为什么走那一条路”,在妈妈回答了之后,孩子仍然会重复问同样的问题。这说明孩子不是要探索问题的答案,而是在表达自己的情绪。妈妈由于沉浸在自己的情绪中,对孩子失去了敏感度,认为自己已经回答过孩子了,便不再回答。

    如果在孩子问过十几遍乃至二十几遍之后,妈妈仍然不回答,甚至朝孩子发脾气,孩子就只好不再表达。这种情况在梦中可能就会成为自己掉在井里,妈妈却不去救他的情景。这其实是孩子的无助感被夸张地表达了出来,因为孩子掉在井里是无论如何都无法自己爬出来的。在这种情况下,必须要成人来帮助他,而在他看来,妈妈是不会来救他的。这并不等于平时妈妈对他的照顾不够,因为那种照顾已经习以为常,不再被他注意,而他感到无助的那一次却被注意到了,这种感觉就成为了梦境。如果类似的梦境经常出现,就说明问题比较严重,成人一定要找到原因来改变自己。

    家长能够给孩子最好的安全感就是:环境是稳定的,家长情绪是稳定的,孩子的需求能够被家长了解,并且孩子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达到目的。所以,父母跟孩子在一起时要把心放在孩子身上;在孩子有需求时,父母应该马上了解;在孩子需要帮助时,父母要能够正确地提供帮助。

    第三节 安全感的问题在3-4岁

    我们知道,孩子需要安全启航。在刚出生时,孩子从一个水的世界来到了地球,环境的突然改变使得孩子非常恐惧。此时,孩子们要通过睡眠,通过出生前的安全参照点等来逐渐熟悉这个世界。对此,相信家长们都是可以理解的。但如果孩子已经在这个世界上生活了三年,那么他的安全感是否还会突然遭到破坏?孩子表现出的害怕、爱哭,以及在面对其他实力较强的孩子时表现出的退缩,会不会是安全感丢失的迹象呢?遇到这些情况,家长该如何帮助孩子?我们来一起探讨一下,3-4岁的孩子在安全方面的问题。

    28.孩子怕玩具被抢,是安全感不够吗?

    宝宝体弱多病,个子比较小,没什么力量。最近,我带他去会所玩乐高积木,他很喜欢,每星期都要去一次。刚开始两次,他不用我陪着,自己就进去玩了。接下来的两次,宝宝非要我陪着他。在第五次去玩的时候,他做的积木被一个大男孩抢了,情绪就非常激动,也很兴奋。别人做得不对的时候,他会突然说:“你做错了。”第六次,宝宝开始是自己进去的。玩了一会儿,小朋友逐渐多了,有个大一点的孩子在抢着收拾玩具,他就很激动地要我陪他在里面玩,不然就要出来。就这样反反复复,一会儿要跟我走,一会儿又要进去玩……

    一起带小朋友来玩的妈妈都说,这是宝宝安全感差的表现。这是父母给的安全感不够吗?还是宝宝觉得外面的威胁大,所以有妈妈陪着,他就不怕别人攻击他了?

    一般在外面玩的时候,他不会抢别人的玩具,但很怕别人抢他的玩具。遇到这种情况,他通常会很激动地问:“为什么别人要抢我的玩具啊?妈妈抢回来。”我会带着他去跟小朋友讲道理,一般最后都会还给他,但有时有些小朋友抢了就跑,他就会非常伤心。

    是否有必要让宝宝继续玩乐高积木呢?其实,他自己非常喜欢玩。老师也说他上课是最认真的,整节课都很专心;下课后不肯走,还能再玩一个小时。

    大李老师来帮忙

    孩子在刚刚进入群体时,遇到突发问题不知道该如何是好,表现出本案例中的宝宝的样子也是可以理解的。人的本性不同,遇到相同的情景做出不同的反应也是理所当然的。所以,我们尽量不要把孩子在练习某一个人类具有的天然能力的过程中所反映出的现象,当成是出了问题。

    据家长的描述,案例中的宝宝体弱多病,个子也比较小。当孩子处于这种身体状况时,就会自发地与其他小朋友比较。这种比较可能是无意识的,因为对其他小朋友的个头和力量的感受,会使孩子感到自己是弱小的。这是天下所有小动物的本能。

    我们看到本案例中的宝宝一次比一次更智慧,每进去玩一次,宝宝都会把从环境中吸收的信息纳入自己的决策中,于是,宝宝每一次都在改变着自己的策略,其实这个过程就叫发展过程。宝宝如果能够得到家长的有力支持,就一定能够发展出属于自己的群体智慧。

    如果家长不了解这一点,有可能会用如下方式来帮助孩子:

    第一种可能,是会拼命鼓励自己的孩子变得强大起来。这种鼓励如果做得不好,就成了一种强迫,促使孩子更加注意谁强谁弱的问题。当孩子与别人产生互动时,不会完全投入到自己的发展所需要的活动中,而是会去注意谁是强的、谁又可能会欺负自己、自己可能会受到什么样的伤害……孩子的这种状态在成人看起来就是胆小,没有安全感。这种纠结带来的疑惑是这个年龄的孩子无法解决的,所以孩子有可能发展出的是害怕和畏缩。

    第二种可能,成人认为孩子是弱小的,就会不由自主地保护孩子,希望他将来强大之后再独自面对外界的环境。这种保护使孩子失去了解决冲突和困难的机会,也失去了认识自己力量的机会。在孩子的概念中,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和冲突,都是要由别人去替他解决的。这意味着他认为自己不行,于是就真的会变得越来越弱。这样也使成人认为自己的看法被证实了,于是更加强了孩子的示弱需要。

    实际上,3岁多的宝宝如果没有成长在多子女家庭,之前又没有太多与其他孩子的互动,在亲子班的状态是很正常的。况且,在去了几次之后他就敢批评别人了,所以这并不说明孩子是没有力量的。但家长却没有看到这一点,只看到了他面对冲突时的不良情绪。在孩子征服在环境中遇到的麻烦时,成人没有让孩子发现自己的能力从而对自己产生信心,却要孩子作出选择是离开还是留下,这等于告诉孩子——你认为自己是好汉还是孬种?一个3岁的孩子无法从妈妈这样的话语中听出玄机,也无法判断什么样的选择对自己是有利的。这时,家长的做法只能给孩子造成更大的疑惑和焦虑。带着这样的情绪再回到要征服的环境中,孩子的心境已经不同于之前了。在这种情况下,孩子有可能在环境中更加注意那些“潜在的危险”,就会使那些沉睡的“危险”苏醒过来,给孩子带来恐惧。

    家长对孩子的保护使孩子觉得自己是宝贝,其他人也要用一样的态度来对待自己。当孩子发现别人不会像父母那样对待自己时,就会感觉到愤怒和不可容忍。对环境中危险的搜寻,使他比那些没有注意到危险的孩子受伤的几率要高得多。我们可以把这个叫作“被伤害敏感”。虽然这种敏感为孩子带来了发展机遇,但也会使孩子受伤的几率增加。在同一个环境里,过分注意危险的孩子已经承受不了了,而那些没有注意到危险的孩子还浑然不觉。所以,儿童应该自然地醒来,而不应该过早地被唤醒。案例中的孩子才3岁,在进入群体的前期一定会感到紧张和害怕,做家长的要冷静地思考一下,怎样才能使自己的孩子变得有力量起来。这里说的有力量,不是指肢体力量,而是心理力量。每一个成长中的人,都天生带有强大的渴望发展的心理力量。如果家长知道了这一点,去观察和发现孩子的这种力量,就会认为孩子是有力量的。这种看法像是一种与孩子的约定,让孩子真的朝着有力量的方向去发展。如果能够意识到这一点,当孩子哭着从教室里跑出来时,家长也就知道怎样去面对这种情况了。

    帮助孩子成长是一件快乐的事,尤其在帮孩子解决一个问题之后,成人也会感觉到愉悦。

    29.是培养孩子的安全感,还是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

    我对孩子的关注不算多。对孩子的成长,我的想法就是顺其自然,因此管得比较宽松,也不娇惯她。现在,孩子上幼儿园快一年了,各方面表现都不错,很少让我操心。可是,最近因为孩子的教育问题,我和她爸爸经常发生口角。他说我太娇惯孩子,造成孩子的胆小。这可真的是冤枉我,我真的不娇惯她。孩子一直有些认生,直到我看了李跃儿、孙瑞雪的书,才知道安全感这个概念。我觉得,孩子的这些问题应该是和没有建立好安全感有关。

    比如,昨天晚上幼儿园组织了晚会,孩子班上的节目是合唱。老师把孩子们集合到一起后,由于礼堂里比较暗,有些孩子开始哭闹。我的孩子看到别的孩子哭,也跟着哭了起来。我一看孩子哭得厉害,就忍不住要过去安抚。她爸不让我管,可看着孩子哭成那样,我实在不忍心,就过去了。孩子抱着我的脖子不放手,哭着要回家。我抱着她,怎么劝她也不肯去表演节目了。她爸很生气,非说是我的事,如果我不去的话,她哭一会儿也就好了。我也说不清自己做得对不对。我感觉孩子比较黏我,在陌生的环境中胆子比较小,应该和缺乏安全感有关。在昨天那种情况下,我是该和孩子在一起,给她安全感,还是硬下心让她哭一会儿,哭完了上台表演?

    自从知道了安全感的知识后,在孩子哭闹的时候,我一般会哄她、抱她、安慰她,所以孩子最近也比较黏我。我不知道这样做到底是否正确,也很困惑。我在孩子3个月大的时候开始上班,一直是她姥姥在家照顾她。孩子9个月大的时候,我在家用喷气式熨斗,把她吓哭了。她不找我了,我就趁机给她断奶了。孩子从3、4个月到2岁,我妈每天都带她在楼下玩,我每个周末也带她出去玩玩(一般是去超市购物),当时也是有点认生。可是到了2岁半的时候,她常常一整天都不下楼,也不愿意让我带她去小朋友家玩。我也不知道问题出在哪儿了。

    去年9月,我把她送到幼儿园,想通过集体生活来锻炼她,结果她哭了两周才适应幼儿园生活。开始的时候,她上课不敢表达,班里一有听课的老师就哭,死活不肯待在教室里。为了锻炼她,我尝试每晚带她去别的小朋友家玩,并且每天让她在家里表演一个节目。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后,她在别人家玩的时候比较放得开了,也敢在别人家表演节目了。后来我听老师说,她上课特别积极,学得既快又敢积极表演,而且还经常组织小朋友做游戏。这让我很欣慰。

    可是,孩子在幼儿园非常听话,在家里脾气就比较大,经常撒娇。我如果不在家,她自己玩得很好,也不用大人管;我一回来,她就这事那事,还哼哼唧唧的。比如,她想喝奶,但不直接说,非得哼哼着说“妈妈,我想喝奶嘛”。她爸爸最不喜欢小孩子哭,看她这样就训她,喝奶就是喝奶,干吗非要加上“嘛”?一挨训,女儿就开始哭,嚷着“我找妈妈,我不和爸爸玩”……我就得耐着性子哄她。我感觉这些现象可能是缺乏安全感或爱的表现,可老公非说我太惯孩子,我也糊涂了。平时,孩子还是比较自立的,可我在家时,凡事都要我帮她做。难道真的是我娇惯她?昨天,老公生气地说我:“你买那么多书,白看了!孩子都让你惯坏了!”我真的很困惑,不知道问题出在哪里。我应该站在孩子这边,培养她的安全感,还是站在她爸爸这边,让孩子更独立?

    还有一个问题,孩子好胜心比较强,不知对将来的性格有没有影响?下一步该如何引导?

    孩子1岁多的时候,为了引导她多吃饭,我们就想了个办法——比赛谁吃得快。这一招真的很管用。可最近我发现,孩子干什么都非要拿第一。如果别人先吃完了,她就不愿意,非要人家再盛上一碗才行。睡觉的时候,如果我先脱了衣服,躺下休息,她就闹腾,非得要我起来,重新穿上衣服,让她得第一名才可以。我不知道这样下去,孩子将来会不会太注重名利?我该如何引导呢?

    大李老师来帮忙

    看到案例中妈妈的迷茫,我也有点着急。我们来一点一点理清案例中存在的问题,解答了这个妈妈的疑惑,相信也能够帮助到很多家长。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一些情况,比如开放式的养育、溺爱、孩子黏着妈妈等。家人之间会产生冲突,孩子表现也不尽如人意。对这些事,该如何分析和判断,又该怎样找到答案呢?

    首先我们看到,妈妈说自己不怎么管孩子,我们可以理解为妈妈不干涉孩子。但是,孩子是姥姥带大的,我们不了解姥姥是否干涉孩子。很多家长都想顺其自然地养育孩子,但我们要怎样顺其自然呢?

    第一,人类成长的自然过程,就是帮助刚出生的孩子逐步适应人的生活。所以,要想孩子健康成长,就要让他们有机会学习良好的人类生活。如果我们为孩子提供的生活范本不怎么样,那么孩子学习了这些,对他们今后的生活就是不利的。

    第二,对于孩子来说,自然要遵守人类的发展规律。世间万物都有自己的发展规律,人类也有属于自己的发展规律。我们必须按照这个规律来养育孩子,才不会破坏孩子应该发展出的属于人类的特质。

    3岁大的孩子还处在吸收性的发展时期,会无意识地模仿别人的行为。因为孩子的本能决定了他们要利用环境里的事物和人,通过模仿和学习来了解人的生活和物质世界。

    孩子选择模仿什么人,选择环境中的哪些物质,在什么时间做什么事,都完全由他们自己决定。实际上,他们也不明白为什么会作出这个决定。有研究者发现,孩子的选择是有规律的,而且他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使自己获得发展。人们还发现,孩子本能地抗拒与发展不相符的事物。案例中的孩子才3岁多一点,还不能控制自己的恐惧和不高兴。她无法为了成人和自己的荣誉而去向陌生人显示自己的技艺,所以上台表演和聚会对她毫无意义,自然会抗拒。

    黑暗会让孩子感觉到恐惧,哭闹的氛围会让孩子感觉到痛苦。一个孩子感到了痛苦,就会用哭的方式去表达。一个爱孩子的人,会根据哭声了解孩子的心理状态和需求,作出帮助孩子的决定。这是人类的本能,我们也可以管这种本能叫作自然法则。如果破坏了自然法则,就会给自己带来不好的结果,这已经是被人们验证过了的事实。在案例中,孩子处于痛苦之中,母亲的反应是本能的,而父亲却失去了这种本能,因此母亲的做法是对的。不要因为自己关怀了孩子,使孩子对自己产生了依赖而感到焦虑。像案例中描述的,孩子从不黏着妈妈到黏着妈妈,也许是母亲对孩子的关怀唤醒了孩子的依赖,这没有什么不好。让孩子对母亲的依赖获得满足对孩子是有利的。所以,让孩子黏够了,自然就不黏了。

    看了妈妈的描述,孩子有胆小、上幼儿园适应慢、有老师来听课就哭这些情况。根据我们多年来对孩子的观察,之所以出现这种状况,一般不是由于妈妈突然想好好地爱孩子造成的,而是由于孩子在出生后太少跟同龄人接触造成的。在心智结构建立的早期,如果孩子很少在人群中练习,通常就会出现本案例中孩子的状况。通过跟人群在一起的锻炼,孩子会慢慢适应,不再恐惧。所以,家长可以大胆地让孩子和人群接触。

    另外,根据妈妈的描述,为什么孩子跟别人在一起都没问题,跟妈妈在一起时就会撒娇呢?让我们再回顾一下妈妈的描述。妈妈说:“她想喝奶,但不直接说,非得哼哼着说‘妈妈,我想喝奶嘛’。她爸爸最不喜欢小孩子哭,看她这样就训她,喝奶就是喝奶,干吗非要加上‘嘛’?一挨训,女儿就开始哭,嚷着‘我找妈妈,我不和爸爸玩’……我就得耐着性子哄她。”通过这段文字,我们就能够感觉到妈妈不喜欢孩子以这样的方式亲热自己,爸爸也不喜欢。但是我们想一想,难道孩子必须要以别人喜欢的方式去表达自己的感情吗?

    以前妈妈不关注自己的孩子,自从看了书才开始学习关注。这对孩子来说,就像长久处于饥饿中的人遇到了食物,无法控制吃到七分饱就停止,吃相也不会太雅观。由于我们以前使他们挨了饿,因此现在需要先让他们吃饱,在这个阶段不要挑剔他们的吃相。

    如果这位妈妈在给孩子关注和爱的同时,又不接纳孩子的亲热,孩子可能会黏得更久。孩子的哼哼大都是由于家长没有发自内心地接纳孩子,使孩子不得不假装可怜造成的。所以,家长要多加练习,发自内心地、无条件地接纳孩子,同时要带孩子去做有意义的事。在家长的引领下,孩子会把对爱的索取转变成对工作的热爱,这时家长就会感到欣喜。

    30.女儿一直不适应环境的变化,是缺乏安全感吗?

    阳阳从小就是个敏感的小姑娘,行事非常谨慎。做什么事情,玩什么玩具,都要首先确认是否足够安全,否则她宁可放弃也不会去冒险。比如,带她去公园或商场里的儿童乐园玩,她都会时不时地观察妈妈是否在身边,只要我离开她的视线,她就会很焦急地寻找。

    阳阳要读幼儿园小班了,我把她从新华路幼儿园转到了海贝幼儿园,她的分离焦虑足足持续了一个多月。最初的日子里,她一定要紧紧地挨在老师身边,老师走到哪里,她就跟到哪里,似乎只有这样才能缓解她的焦虑。渐渐地,阳阳和小朋友以及老师慢慢熟悉起来,高高兴兴去上学,开开心心地放学,我心里的一块石头总算落了地。

    没想到,最近阳阳又不想上幼儿园了。事情源于上周阳阳感冒发烧。周一,阳阳有点发烧,我就没让她上幼儿园。周二,阳阳不发烧了,但感冒还没有好,我坚持让她去幼儿园上学。中午的时候,阳阳因为胃口不好,饭吃得很慢很少。她那一桌的小朋友都吃完了,阳阳只吃了一点。老师就批评了她,阳阳大概觉得非常委屈,就哭了,后来还是老师给她喂饭的。从这天开始,阳阳就开始对上幼儿园有心理压力了,不断地跟我说,不想上幼儿园。

    初时,我不以为然,觉得是因为阳阳身体不好。这周开始,阳阳的身体完全恢复了,但依然不想上幼儿园。我意识到有点问题了,就仔细地跟阳阳沟通。阳阳说,不想上幼儿园是因为吃不下中饭,我知道她的胃口已经完全恢复了,这么说只是因为老师批评了她,给她留下了“阴影”。我从阳阳的口中了解到,老师当时说了一句:“今天阳阳要打屁股了哦!”我觉得那是老师跟她开玩笑,便劝解她:“妈妈是不是也会批评你?老师这么说,是因为她把你当自己的孩子啊。而且,老师也会批评其他小朋友,其他小朋友也不会因为老师批评就不上幼儿园啊。”我非常担心,阳阳如此经不起批评,如此敏感,自尊心这么强,未来生活中的风风雨雨,她该怎么面对呢?

    这几天,困扰阳阳的事情又增加了一件:阳阳马上要上中班了。她从老师口中获知,有可能中班要换老师了。她常常跟我说,不想换老师,不想上中班。而最迫切需要面对的问题是,下周暑假班就要开始了。阳阳知道暑假班里老师会轮流上班,已经熟悉的朱老师和罗老师不能每天陪她了,她很是焦虑。每天晚上睡觉前,她都要忧心忡忡地跟我讨论即将到来的暑假班和中班。我虽然每天都尽力安慰她、劝解她,可是心里也没底,不知道是应该不断地跟她讨论这些事情呢,还是应该尽量忽略这些在妈妈看来根本不是问题的问题?不断地提起这些事情,是否会强化阳阳的不安和焦虑的情绪?我真的束手无策了。而且,阳阳的情绪也严重地影响到了我的心情。我该怎么办?

    每次跟阳阳爸爸讨论起女儿的问题,阳阳爸爸都是一笔带过——现在她还小呀,等长大点就好了。可是,真的长大点就会好了吗?我觉得很是疑惑。

    大李老师来帮忙

    案例中的妈妈说:阳阳从小就是个谨慎的小姑娘,在陌生的地方或面对新的玩具时,都要确认安全了再玩。依我看,阳阳是儿童中最智慧的一种。孩子处于不能确定是否安全的环境中,能够保持确认安全的习惯,这是人类生存的智慧,我们应该为阳阳点赞。

    同时,每一种性格类型都有自身的利弊。阳阳身处陌生事物中的谨慎,可以保证自己避免受到不必要的伤害;但在面对变化时,阳阳就会感到紧张。这一对利弊就像是硬币的两面,我们无法把一面拿掉,只留下另一面。

    在家长的描述中,我们只是看到孩子表达了担心,这种担心完全没有超出人类正常的担心范围,所以家长可以不必担心这是孩子缺乏安全感的表现。

    如果我们不担心孩子与妈妈讨论老师的更换和将要开始的中班生活,那么我们就可以这样想:一个有安全感的人,在遇到困难的时候会找人求助,并且要搞清困难发生的原理。这就是阳阳找妈妈求助的原因。一个善于质疑的人,为了解决疑惑,就会找人讨论,直到自己的疑惑被解除。因此,在这个案例中,我们看到阳阳不断找妈妈讨论自己要面对的问题。

    人一生要遇到多少困难?我们都不知道。但孩子在4岁时遇到困难来找妈妈,妈妈一定得帮助孩子。帮助孩子不会给孩子带来什么不好的影响,只会使孩子有安全感。

    案例中的孩子已经4岁了,如果过分焦虑和担心,家长需注意的是:孩子是否被忽视或过分照顾?过分照顾容易使孩子失去安全感,不容易信任环境和别人。这是因为母亲过分照顾的氛围使孩子认为自己是金贵的,失去了自己建构模式和自我效能认知的机会。当孩子面对新的环境时,不了解自己能够征服环境,所以就会担心和害怕。这种情绪又可能使环境中的人对他有不好的评价,孩子感觉到这种批评,就会变得更加不自信。

    所以,真正给孩子很多爱的人,会懂得让孩子独立面对冲突和困难,只是在该帮助孩子时给予恰当的帮助。父母和优秀的老师都能提供这种帮助。如果不懂得为孩子的发展和建构去给孩子爱,只会用生活上的过分照顾和传统意义上的爱去爱孩子,孩子可能就会被这种爱伤害,由于不自信而变得没有安全感。

    我们发现,有一部分全职在家的妈妈,容易把时间和精力全部用于细致地照顾孩子的生活。所以当孩子显得很懦弱时,家长要从帮助孩子成长的角度审视自己给孩子的关怀和爱,是不是努力抑制住对孩子的心疼而使孩子获得发展的那种爱,找到关爱孩子方式的缺陷,纠正自己的行为。

    幼儿园是孩子必须要面对的环境,如果这个环境是孩子不应该面对的,才要加以改变。例如孩子有病了吃不下饭,老师却不人道地将饭硬塞给孩子,孩子因为年龄小而无力反抗。我们来感受一下,在和平的年代里,还有什么比一个人没有胃口时,别人把饭硬塞进嘴里更难受的事吗?在这样的情况下,孩子对幼儿园和老师没有安全感是正常的。这时,应该站在孩子的一边去保护孩子,而不是让孩子去适应这种伤害。人如果适应了非人的伤害,就会失去人性。可能会变得麻木,不能感受自己,也不能感受别人;也可能会变得残暴,去伤害别人,也伤害自己。所以,要适应的是在正常生存环境内面对的冲突,而不是人为的伤害。在这种情况下,有两种对策,一是改造老师,二是带孩子离开。

    第四节 安全感的问题在4-6岁

    孩子越长越大,经验也越来越丰富,对人和事情的理解也越来越深入。但他们依然会出现一些让家长担心的情况,比如一个妈妈说:“宝宝现在4岁多了,可我感觉她好像比以前更缺乏安全感了。自从开始学习后,我一般都不怎么骂她了,也告诉她妈妈怎么样都会爱她。有时候,她要抱我就抱,要我喂饭我就喂饭,要我陪着我就陪着,基本上我下班后都在她身边。可是现在问题来了,每天出去玩,她都要我抱会儿,不管我是否抱得动,毕竟她有30多斤重了;每次出门,都要我帮她穿鞋,否则就不穿;每天晚上,她都要求我帮她挤牙膏,否则就不刷牙;每天看电视,都只许看她喜欢看的,不许别人转台,否则就发脾气;早上拿了衣服叫她换,她总是等着我给她穿。有时候,别人叫了她几遍,她都不理,提高了嗓音叫她,她就说别人骂她了;我不能拍她,她以为我在打她,如果真是打她,她会很强烈地攻击别人。”像这样的情况,算不算缺乏安全感呢?如果不是缺乏安全感,孩子到底是怎么了?

    31.男孩子处处小心,是不是安全感不足?

    儿子做什么事情都很小心,比如说,和姥姥一起下楼告诉姥姥小心点,不要栽下去;大人拿刀切菜就说不要切到手;连过个小桥都要害怕,怕妈妈掉到河里去。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

    最初发现这种情况是在去年夏天。那天,我和孩子出门坐车时经过一个小下水道,结果车子卡在了里边,孩子很害怕。回来时,他就拒绝上车,也不要走那条路。当时我很耐心地安慰他,等他接受以后才从原路回来了,他也没说什么。可是,现在我们只要一走那条路,孩子就特别紧张,不断地提醒我,不要掉到沟里去。

    这是不是孩子安全感不足的一种表现?

    大李老师来帮忙

    孩子来到这个世界时是否带着天然的恐惧和谨慎我们不得而知,但孩子对什么东西感到害怕,可能就不是从胎里带出来的了。如果孩子在还没有出生时,妈妈每天很紧张,可能会影响到孩子。在孩子出生后,带孩子的人通常比较担心和紧张,处处提醒孩子小心。为了教育孩子,他们往往还会告诉孩子为什么要小心。姥姥可能会说:“宝宝慢点走,前面有个坡,小心滑倒。”“宝宝离狗远点儿,小心它咬你。”“宝宝不要摸猫,它身上有病毒。”如果一个成年人身后也有人整天这样提醒,造成的结果可能是非常逆反,见到什么都想动;也可能会觉得这个世界太可怕了,见到什么都害怕。

    设想一下,一个孩子刚刚出生没多久,对这个世界一无所知,有人跟在他的后面,不断提醒他各种危险和造成危险的原因。孩子还没有自己的经验,无法证实这些危险的可怕程度。实际上,被提醒的危险中有些不必那么担心,可是孩子有可能会用他们的幻想把危险放大到无以复加的地步。当环境中出现一点异常时,这个异常就会被孩子用来证实自己对危险的幻想,内心中就会产生严重的恐惧。这种恐惧是“童子功”所练就的,克服起来极其困难,所以父母可以细心保护孩子,但不要在保护的同时让孩子对外界环境产生恐惧。

    4岁的孩子对环境的判断过于朝向危险的方向,会让孩子感觉到紧张。这种紧张感会使孩子身心疲惫,没有力量再进行自我安全建构。如果平时成人做得很到位,那么4岁的孩子已经能够判断日常生活中的危险与安全因素,不会将熟识的、安全的事物判断成危险的。看案例中的情况,像是看护孩子的人过于小心造成的,因为儿童对成人的提示是会模仿的。一个4岁的孩子这样战战兢兢地面对他周围的环境,环境给他的压力太大了,这是孩子无法承受的,所以成人要尽快将孩子从这种紧张的状态中解救出来。

    解决方法:审视孩子身边的亲人中谁是造成紧张的来源,尽快地改变那个人的紧张感。如果这个人是老人,紧张的状态无法解决,就可以换一个心境放松的人来看管孩子,让这个紧张的老人先离开孩子一段时间。如果父母中的一方是这样的,就要寻求心理医生的帮助,或者夫妻之间互相帮助,尽快地调整自己。

    在孩子感觉到紧张和害怕时,大人不要有任何不满的表情,也不要急着跟孩子说“没关系,没什么害怕的”“宝宝别怕”之类的话,因为这样说等于否定孩子的感受,但那个感受还在孩子心中起着作用。如果孩子发现,当他感到害怕时父母也不起作用,孩子就会绝望。

    像案例中孩子害怕的那条路,可以先不走。找一个孩子放松的时间,跟孩子一起讨论如何修理那条路,或者如何绕开那条路。家长还可以利用这个机会教育孩子的利他精神:我们可以不走那条路了,可是还有别人要走,我们如何去帮助别人也不会掉在沟里?这样,孩子通过自己的工作消除恐惧的认识后,就会形成这样的习惯。以后有了恐惧,会自己想办法去消除恐惧。我们也利用孩子的恐惧帮助了孩子成长,这就是人格建构的教育。

    另外,父母平时可以多带孩子去大自然中游玩。时间长了,孩子自然就放松了,对未知世界就不会再那么害怕。

    32.孩子越来越任性,是不是缺乏安全感?

    宝宝现在4岁多了,可我感觉她好像比以前更缺乏安全感了。自从开始学习后,我一般都不怎么骂她了,也告诉她妈妈怎么样都会爱她。有时候,她要抱我就抱,要我喂饭我就喂饭,要我陪着我就陪着,基本上我下班后都在她身边。可是现在问题来了,每天出去玩,她都要我抱会儿,不管我是否抱得动,毕竟她有30多斤重了;每次出门,都要我帮她穿鞋,否则就不穿;每天晚上,她都要求我帮她挤牙膏,否则就不刷牙;每天看电视,都只许看她喜欢看的,不许别人转台,否则就发脾气;早上拿了衣服叫她换,她总是等着我给她穿。有时候,别人叫了她几遍,她都不理,提高了嗓音叫她,她就说别人骂她了;我不能拍她,她以为我在打她,如果真是打她,她会很强烈地攻击别人。

    今天早上,她一起来就要看她喜欢的《变形金刚》,老公要出去买馒头,问她想吃什么,叫了她好几遍,她都不吭声。我在一边实在憋不住气,就问她,为什么别人叫她,她却不理?吃早饭的时候,她就坐在餐桌旁玩,心思不在早饭上。老公叫她好好吃,她也三心二意。最后老公有点生气,点了一下她的额头,她马上反弹似的发脾气,冲着爸爸吼。老公也有点生气了,对着她吼,她就发起火来,把手里的馒头使劲往凳子上砸。老公气得把她拎到了客厅,她就哭了起来,来寻求我的帮助。我也火大了,不理她,并且跟她说,她这样做很不对,东西是拿来吃的不是砸的,并叫她把凳子上的残渣擦干净。她一边哭,一边想来抱我。我推开她,去拿毛巾给她擦脸。我告诉她,以后如果不想吃东西,就不烧晚饭给她吃。她经常晚饭就吃小半碗,饭后吃一堆水果。我也知道这样说不对,但是当时气疯了。送她到学校的时候,我才稍微搂了搂她,告诉她,妈妈永远是爱她的,只是不喜欢她无理取闹。

    面对这种情况,我该怎么做呢?

    大李老师来帮忙

    从孩子的状态来看,妈妈学习后的行为变得跟以前不一样了。这有点像我们在前面讲过的一个案例,妈妈过去是没有满足孩子提出的爱的要求的,比如以前孩子让妈妈抱,妈妈不抱,或者是经常骂孩子,因为这位妈妈说“自从开始学习后,我一般都不怎么骂她了”。

    现在我们来向前推一下,回到妈妈还没有觉悟的时候:

    情景一:孩子才1岁多,正是探索环境和空间的时候。有一天,她在卫生间把爸爸妈妈的牙刷和牙缸全都扔进了马桶。妈妈其实也不怎么生气,甚至觉得很好笑,但为了教育孩子,朝孩子大喊:“哎呀,这是怎么回事?是谁干的?是谁把爸爸妈妈的牙刷扔到马桶里了?”孩子刚刚发现这些东西可以从一个地方移到另一个地方,变成另外一个样子了。当孩子思考这些问题时,他们的大脑就开始工作,而这个工作过程是极其隐秘和专注的。这时,如果被人训斥,孩子根本搞不清出了什么问题,只看到妈妈变成了恶魔。没有什么比妈妈生气更让孩子害怕的了。

    情景二:这样的事情发生得多了,于是孩子开始变乖。由于不知道自己做了什么妈妈就爱自己,做了什么妈妈就不爱自己,于是只能放弃内在的发展需要,完全听妈妈的话。这样在我们看来,孩子就变成了乖孩子,而变乖的代价是孩子放弃了按照生命原本的设计去发展自己。

    情景三:孩子开始适应那个不会理解自己的妈妈,但妈妈由于学习却开始转变。转变之初,妈妈的觉悟还不成熟,会有一段时间走极端,对孩子有求必应。孩子意外发现妈妈变成了没有原则的妈妈,就开始试探。孩子以前被抑制的那些需求都变成了欲望,被埋藏在很深的地方,妈妈无原则的爱又激活了这些欲望,孩子在享受来自妈妈的爱时,由于欲望的支配也走上了一个极端。直到爸爸妈妈都忍无可忍地爆炸,再回过头来使用以前那种糟糕的方式来对待孩子。孩子对已经得到的享受是不肯轻易放弃的,于是家庭中产生了战争。

    我们该如何看待这件事?

    首先,妈妈的改变是孩子的救星。这时,孩子被压抑的东西还没有被彻底删除,而妈妈激活了它,这个东西就是孩子未来能够幸福生活的源泉。

    其次,虽然孩子和妈妈都在走极端,但我们能够看到,她们已经开始朝着正确的方向走了。困难是可以解决的,只要方向对了,目标就会达到。

    案例中这位妈妈说现在不骂孩子了,不知以前是不是经常用发脾气、打骂和攻击的方式来解决孩子的问题。案例中展示的孩子的行为,有可能是吸收了成人解决问题的方法。成人不喜欢孩子身上出现哪些不良行为,就不能在孩子面前表现出那些不良行为。比如爸爸叫孩子时孩子没有答应,爸爸就发了脾气,并用攻击行为来解决这个问题,那么孩子就会用砸馒头来解决父亲对自己行为粗暴的问题。养育孩子的过程中,只给孩子爱和自由是不够的,还需要为孩子建构好的行为模式,帮助孩子发展出好的社会性技能,如解决问题的能力、控制情绪的能力。

    从案例中可以看出,孩子的妈妈接受了新的教育理念后,改变了自己对待孩子的方式,开始了心理修复。这时,孩子的行为变得不可理喻,凡是以前被管束的地方,都朝着反向的方向发展,这就是被压抑后的反弹。

    解决方法是父母在纠正自己行为的过程中不能矫枉过正,要在建构好原则的基础上,精细地计算在哪些方面给孩子自由,哪些方面不能。在本案例中,家长可以给孩子规定,别人呼唤时一定要回答,在妈妈工作时不可以打扰妈妈。

    反过来,如果以前家长对待孩子的方式是不尊重的,那么突然变得尊重之后,孩子也会出现心理修复现象。这时,父母就要耐心等待孩子重新建构对父母的认知。孩子在父母行为改变后要求抱她,这时父母应该答应。虽然孩子很沉,但可以选择另外的姿势。比如在走路时孩子要抱就停止走路,坐下来专门抱孩子,抱一会儿再继续走。孩子跟爸爸发生了冲突,非常伤心,需要妈妈的支持和安慰,这时即使有天大的事情,也应该满足孩子的心理需求,而不是将孩子推开。在这种情况下,推的行为不知会让孩子如何伤心和失望。更严重的后果是,孩子会更加疑惑母亲的改变是否是真实的。这种疑惑会使孩子更加努力地去探索,外在的表现就是更加不可理喻。

    其实从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出,母亲虽然不再打骂孩子了,但没有从灵魂深处去关怀孩子,所以在自己生气时,就会随意地做出许多伤害孩子的事情。从案例中我们能够感受到孩子的疑惑和痛苦,所以父母还需要继续学习给孩子真爱和有原则的自由,让孩子有章可循,避免让孩子误以为自由是无边的。案例中的父母将边界装在自己的心里,没有展示给孩子,在孩子触犯了边界时,父母就一起暴跳如雷,露出一副与往常截然相反的面孔。这样肯定会把孩子搞糊涂。这个孩子的行为表现出的是对父母没有明确的认知,对父母的爱的认知不确定而没有安全感,所以是可以理解的。

    另外,夫妻中的一方开始改变,另一方却没有改变,这种情况需要双方坐下来沟通养育方式。另一方如果被说服了,那么即使有意见也要按照商定的方式去做。这样才能保证在孩子生活的环境中,成人的语言和行为是统一的,在同一个问题上的处理方式也是统一的。这样孩子才能将力量用在发展自我上,而不是用在与父母的对抗上。

    家里不管有多少人,都要统一执行给孩子建构的原则,否则孩子就会钻空子,经常试着去破坏原则,而不去进行对自己有益的发展。对原则破坏的尝试也会给孩子带来许多不良情绪和与成人的冲突,这对孩子的危害是很大的。

    接纳孩子的修复行为,帮助孩子完成修复过程。为了使孩子在修复过程中不把注意力全部投射到对人的探索上,应该引导他进行有意义的工作(游戏和玩耍),使孩子将注意力投射到对物质的探索之中,这样就不会被没有调整好的成人伤害。

    33.怎样重塑孩子的安全感?

    我的干女儿快5岁了,是个聪明而敏感的小姑娘。每次我带孩子和她一起玩,本来开始都玩得很好,但最后她总会感觉到自己的妈妈或者阿姨被我的女儿分享了而感到不开心。我一直觉得她缺乏安全感,前两周发生的事情更证实了这个担心。

    “五一”的时候,她被爸爸不小心用自行车把脚划伤了。伤势并不十分严重,但她竟然一直拒绝走路,要求妈妈或阿姨抱着,直到昨天才肯下地。我想她一定是认为这样才会被大家重视,而且还可能认为这样子才能惩罚爸爸。其实,她的妈妈一直都对她特别温柔,爸爸虽然有点急躁,但也很喜欢她。她小时候都是和保姆一个房间睡觉的,不知这会不会对她有影响?用什么样的方法才能重塑她的安全感呢?

    大李老师来帮忙

    这位朋友在案例中的疑惑是:干女儿的妈妈对孩子很温柔,爸爸也很爱孩子,为什么孩子还会妒忌自己的妈妈对别的小朋友好?还会利用受伤来索取更多的爱和关注?难道有这样爸妈的孩子还会丢失安全感吗?

    弄清这个问题对于我们该如何去爱孩子非常重要,我们来看一下:

    其实,孩子在来到这个世界之前,一直生活在水的世界中,不用肺去呼吸,也不用嘴巴去吃饭,身边的物质很简单。九个月之后,她突然降临到四周充满物质的世界。从一开始只能看清妈妈的脸到看到越来越多的物质,进而了解这些物质之间的关系,了解它们与人之间的关系。这个学习的模式是生命的本能,而学习的过程是需要成年人帮助的。在孩子进入这个世界的过程中,我们的爱往往太多、太强,又不知道如何收敛。在给孩子介绍这个世界时,需要让孩子探索很多事物,可是孩子们通常只会注意到父母和父母的爱。其他物质都是可视可触的,因此会有边界,而爱和关注是一种感觉,当孩子一直独享父母给予的这种感觉,而这种感觉在孩子心中占有非常大的空间时,父母对别的孩子的哪怕一点点爱,都可以被放到无限大。这会唤醒孩子的欲望和不安全感,当这种欲望成为贪欲时,就永远不会得到满足。

    案例中的第一个问题表明,孩子对成人依恋的模式是正常的,但已经5岁的孩子还处于这种状态,是缺乏安全感的表现。但是,这种情况并不严重,属于正常范畴。带来安全感丢失的不是关注太少,而是关注太多、太单一造成的,需要成人的帮助。

    首先,如果孩子成长的环境过于单一,就无法接纳复杂的环境。如果孩子在大多数时间只跟家里固定的几个人在一起,很少到公众场合与其他小朋友玩耍,或成人带孩子时过于谨慎,生怕孩子伤着了,被别人欺负了,孩子就会感受到这种谨慎的氛围,以为周围都是不安全的,只有身边的家人才是安全的。其实,正是家人造成了这种不安全感。就像有一个人惊慌地指着前方说,那边有一个可怕的妖怪,这个人说完掉头就跑,感到害怕的人大都会跟着他一起跑。儿童更是这样,由于不能够判断危险是什么,不知怎样才能避免危险,唯一的方式就是紧紧抓住那个让他感到其他地方都不安全的人。

    其次,大量的案例表明,由老人或保姆带大的孩子更容易出现这个问题。因为老人和保姆为别人带孩子,非常担心由于自己没有尽到责任,让孩子受到伤害,而无法向孩子的父母交待。所以,他们宁肯限制孩子的发展,也要保证自己没有麻烦。很多幼儿园也是出于这样的心态而不敢给孩子发展的自由,大都会把孩子教育出问题。

    案例中的第二个问题,不是安全感的问题,因为大多数孩子在受伤后,会从成人的表现来判断自己伤势的轻重。如果成人的表现让孩子感觉到伤势很严重,孩子就会出现过于爱惜自己的状态。同时,如果受伤后成人对孩子的关注程度超过平时,也会使孩子非常留恋这种感觉,以至于延长疾病的状态,以获得更多的关爱。这时成人要反思一下,孩子受伤前、受伤时和受伤后对待孩子的心态是否一致。如果在孩子受伤前,家庭成员中有人对孩子特别亲昵,有人却比较冷淡,孩子就会发现两个人对待自己的差别,进而去追求冷淡一方的亲昵感。如果孩子费尽了心机也达不到目的,而自己受伤后,那个冷淡的人一下变得亲昵起来,对孩子无微不至地关心;等伤渐渐好了之后,那个人又回到了平时的状态,这会使孩子感觉到非常疑惑,就会自然地想停留在疾病状态。

    在这里要重申一点,很多夫妻双方都很爱孩子,但两个人的表达方式不同。妈妈能够把内心的感受全部通过自己的肢体和神情表达出来,而爸爸却往往不善表达。虽然他认为自己也很爱孩子,但看上去却不如妈妈爱。对比之下,孩子就会很希望得到爸爸强烈的关怀。这样的孩子虽然有妈妈细腻的关怀,也会显得比较忧伤。如果妈妈表达爱的方式过于浓烈,让其他人无法企及,这等于提高了孩子的胃口——孩子对其他人都会感觉到不满,也会表现出失落的状态。

    我们不能将内心对孩子的爱像演员那样不厌其烦地演示出来。对孩子的爱应该体现在帮助孩子成长上,而不仅仅是去示爱。家庭成员的亲情和爱的表达方式完全不同于社会群体中爱和友情的表达方式。在家庭中,彼此之间有很多时候看上去不是示爱的,如兄弟姐妹的打架、取外号和告状都表明他们关系很好。父母虽然对孩子很少表现出情意绵绵,但孩子需要帮助的时候,他们是最能够牺牲自己为孩子着想和为孩子的利益斤斤计较的人。所以,在与孩子互动时,可以像好朋友那样平常。对孩子粗养一点,孩子就不会缩手缩脚。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