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咖说职场:千里马的炼成秘籍-成长青:大学毕业如何闯关进外企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找工作前给自己画好好坐标

    主持人:有一位网友叫“爬行的猪”他说,很多同学在找工作的时候把外企作为第一选,其实对外企并没有清楚的认识,只是认为薪酬各方面比较好,您觉得对吗?

    成长青:我觉得在20、30年之后,国企外企会淡化,就像十几年后海归的概念会淡化。外企的概念很广泛,不同的外企母公司文化不一样,美国公司、法国公司和其他公司都是不一样的。

    首先要了解母公司的文化,你所处的部门在公司是否重要。其次,我建议第一个工作进外企比较好,20年后我们进入全球化,在不远的将来你们会经历这一点,要了解外企的文化。

    第三点,外企跟国企不一样,国企最大的股东是国家,基本运作形势是以市场为导向,管理模式必须服从政府和相关部门的安排。民企比较简单,强调效率速度快,但是延续性比较弱一点,所以在民企做的时候要很快调整,要跟着老板走。

    在外企,母公司的战略和他对中国的定义,对将来你所在的环境非常重要。所以回目前的情况下选择进外企是比较好的。

    主持人:您认为外企最大的吸引力在哪里?

    成长青:外企比较强调个人的职业规划,比如我们渣打银行每半年会给员工进行半年的总结,其中一部分是对你的职业规划,这一点很重要。

    外企的概念很广泛,我们现在处于一个从经济发展水平,从中间偏下的水平,欧美在我们前面,巴西跟我们比较接近,越南和东南亚比我们落后,我们从低起点往上走,文化方面企业文化开放要看什么样的企业什么样的公司。

    主持人:大家在选择外企的时候可不可以把钱作为第一考虑的因素?

    成长青:不管民企和外企距离逐渐在拉近,最近有一批员工可能从外企又回到国企,因为每个人追求的目的和生活方式不一样。

    薪酬要看行业,在刚毕业的时候,我更多看自己将来的发展。

    观众:人际关系对我来说比较重要,因为我以前所在的单位是国企,可能相对来说人际关系比较复杂。

    成长青:并不是外企没有这样的问题,但相对来讲可能简单一点,老板在衡量员工的表现方面更多看个人对公司的贡献和业绩。

    外企的文化是我自己能做尽量自己做。举个例子,我刚进渣打银行的时候,跟着老板接老板的老板,我的大老板是新加坡人,我的老板是香港人,我帮老板推行李,老板说不用了,我自己推。不会摆架子,做一些姿态,在价值观方面会有变化。

    国企可能有政府背景,尊敬是必要的,这时候你要考虑这个问题,要跟着环境走,至于要不要去那个环境自己选择。

    主持人:外企虽好,但要看自己适合不适合。

    成长青:很多人特别愿意在国企工作,他的长处就是处理关系。

    主持人:有一位观众叫阿德勒,他说“我是一个踏实勤奋内向的大四学生,听说外企都是相对比较开放的人,我想问您内向的人去外企会不会不适应?”

    成长青:内向和外向跟进外企还是国企没有直接关系,第一个要让自己高兴,第二要给做自己画坐标。第一,是喜欢户内还是户外,外向的偏户外一点。第二,我是偏技术还是偏人际关系,所以自己要把坐标画好。

    这个朋友要想好,最典型的户内的,不做人际关系的,比如IT,我不需要一天到晚跟客户打交道,可以选择户内。李四光是典型的户外,又是技术,他全世界的跑,他在外面跟大自然有接触,他是技术型人才。我们要给自己画坐标,坐标是动态的,我是换了7、8个工作之后发现自己更喜欢做什么东西。

    要给自己一个大的定位,不管外企、民企、国企都有适合内向的人的工作。

    进外企一定要英语好吗?

    主持人:一位网友叫阿凡奇说,在外企来英语能力肯定是有要求的。您认为进外企对英语的要求是什么?

    成长青:我是湖南人,刚到北京的时候别人听不清楚我说什么。有效沟通很重要,不管是外企还是国企,学好英文是基本的工具,像会游泳、骑自行一样。

    外企有基本的要求,比方说在银行里面,所有的电邮都是英文,你刚进去不适应,但是半个月就习惯了。起码应该把问题讲清楚、看清楚,同时跟人家互动沟通。

    主持人:在进外企的时候,有哪些是值得我们注意的?

    成长青:EQ和IQ,一个你解决问题的能力怎么样?你的动手能力强不强?还有学习能力,这些跟你的IQ有关。EQ有两点,一是跟你的沟通能力有关,你是不是在乎人家的感受,是不是很容易让人接受。第二个你能不能控制你的情绪。

    伟人最大的品质之一是能隐藏自己的情绪,我有一个非常好的朋友,聪明但是EQ比较差,情绪不好的时候出的主意是最差的主意,当你情绪不好的时候你是非常盲目的人,跟国企外企没有关系,是看你这个人是什么样的人。

    有的人IQ很好EQ很差也不行,你要知道意识到你的问题在哪,然后去克服它,当然外企更加强调情商,要积极进取而不是等着领导给你工作。

    外企相对来讲更加强调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习的能力,沟通能力。在一个团队的环境下,我们经常打电话,有时是非洲、有时是巴西、有时是美国,这种情况下除了你外语要好以外,要耐心把问题讲清楚,这样才能进行沟通。要缩短文化差异,最后成为一家人。

    外企更加看重个人的潜力

    主持人:外企的岗位对专业要求多吗?

    成长青:我学了三个专业,第一个是在北外学的法语,最后是在北外读的EMBA,换了很多个行业。我们有两种人,一种人是以精求泛,我花时间把某个工作做得很好,在这方面超过别人。还有一种人综合能力很强,召集能力很强,这也是优点。

    外企更加看重人的潜力,有没有潜力在2、3年内做到老板,4、5年内做到更高的职位,这是综合性非常强的。渣打银行学金融的占了一半,大部分不是学金融的,这不是决定因素。

    观众:我是在英国大学读书的学生,在攻读硕士课程,打算毕业之后在外企工作,对于没有工作经验的海归来说,外企在招聘的时候,更看重什么?我们国外毕业的学生和在中国毕业的学生比起来有什么优势?

    成长青:我想给在校学生一个建议,平常暑假、寒假的时候尽量找实习机会,如果你有实习机会,又有企业文化基本的感受,你面试的时候会有优势。

    第二点,我解释下为什么我们大部分企业很少去零散招一些没有经验的人,我们一般招批量的,招应届毕业生,刚进来的人什么都不太懂,我们一般在11月份之前会在全球范围内招聘,招聘完之后9月份入职,培训费每年7、8万美元的成本。我觉得你们尽量找这样的机会,不仅是渣打银行,别的企业也有这样的机会,你们要比较快的发现机会然后去申请。

    第三,现在的竞争越来越厉害,你不能无限制的去找,宁可有份工作也别在市场上长期的晃悠。

    我希望在校的同学们,对将来的第一个工作,以及对社会有比较现实的期望。现在求职的人很多,岗位的级别越来越低,比方说渣打银行可能一部分人硕士出来,今年工作就是在柜台。当你最后成为分行的行长甚至总行的行长,你站过柜台是很好的事情,我是站过柜台的,每个客人来的时候都有很多事情要处理。

    要沉住气,你发现做得好的工作并不是第一个工作,脚踏实地把现在的工作做好,尽量找一个可以帮助你提高的工作。

    观众:对于海归而言,如何在外企的面试中,更好表现出自己的海外留学优势?

    成长青:我觉得海外经历是非常好的一个亮点,说明起码你在一个异国他乡文化有一段生存经历,不管是学校还是打工。

    比方说我们可能会问到你对当地国家的一些看法,你要对当地的文化和风土人情有观察力。因为我们将来是世界金融一体化,你对这些事情的看法很重要,看问题是不是平和,怎么处理种族问题,怎么处理文化问题,对政治怎么看,对我们目前关注的战争问题怎么看第二,在海外接触的英国人、巴基斯坦人很多,当然还有海外华人,你和他们相处的怎么样,这也很重要。

    我们每个人都是产品,不管出国没出国,在巨大的就业市场上,人家凭什么找你,你要有一个打动人的东西。

    既要高瞻远瞩更要脚踏实地

    观众:外企在面试的时候,更侧重于考察毕业生的什么素质?

    成长青:外企面试是一些非常结构性的东西,它有好几步,在渣打银行应届生第一步是网申,然后有个网上的测试,关于EQ、IQ;通过的话会有电话测试,最后是面试。面试是一对一,可能在一个小组,比方说有四个人的情况下给一个题目,根据题目进行讨论。

    应届毕业生不会要求有很多的工作经验,而是看你解决问题的能力,会给你一种假设,或提个问题,看你反应和回答问题的速度。问题不一定有对与错的答案,更多的看你思维逻辑是否严谨、你的学习能力、情商方面,这些是比较重要的。建议是你尽量多的参加一些面试,你会感觉到不同公司面试的流程不太一样,也是很好的学习机会。

    不管你去IT公司、银行、咨询公司、制造面试,应该花一到两天时间把这个行业的价值链做基本的了解。银行很简单,银行分三大块,零售、企业、商业银行,三大块的盈利模式不一样。但是银行总体来讲,一个利差,存款和贷款业务;另一个跟存款、贷款没关系,简单的例子,你付一笔钱给爸妈,要交转帐费用。

    建议你们每次面试之前要学习,面试的时候受打击是好事,使你的承受能力大大提高。你们一定要尽量多面试,要到处去投简历,尽量找到一些面试的机会。

    主持人:有一位观众也提了关于面试的问题,他说面试中我最担心自我介绍,尤其是英语的,因为我说英语比较慢,感觉三分钟都说不出多少东西来,而且只说简历的话不太好,所以英文的自我介绍应该侧重于哪个方面?

    成长青:我们刚来北京工作的时候用普通话表达很困难,这个东西是不断重复,不断排练,对着镜子看有条件可以录像,你自己是怎么表现的。

    第一印象非常重要,你不管是找工作还是谈朋友。第一,要练习;第二,自我介绍的时候把基本内容讲清楚,我叫什么名字、我学什么的。然后你再把几个最常用的问题回答一下,我高考英文口试,就把为什么学英文,当时的那些“四个现代化”的句子背下来,当你背100遍的时候就不紧张了。

    每个人都有优缺点,没有什么可怕的,只是对着镜子多练习练习,然后把基本信息告诉别人。

    主持人:除了最基本的信息,大家常问到的和比较关注的信息是哪些方面的?

    成长青:首先是你想找什么样的工作?职业是你的坐标,内向外向,户内户外。

    主持人:能不能用一句话的原则来提醒面试外企的大学生?

    成长青:我觉得有好几句话,第一句,做一个快乐的人,不要勉强自己。第二句话,看好自己的坐标。第三句话,既要高瞻远瞩更要脚踏实地,尤其是刚毕业的人一定要脚踏实地。

    学会处理树和森林的关系

    主持人:如果我们幸运地得到了外企的工作,我们怎样快速地融入外企的文化?

    成长青:对未来的工作要有现实的期待,在毕业之前有很多想象、期望,可工作都是非常现实的。第一你要按时上班,不一定按时下班;第二,在一个新的环境下,在一个团队里,有义务配合大家的工作,这跟在学校不一样。第三,应该对自己的职业有一个安排。走的远、走的好的人都是心态平稳的人。

    主持人:有些学生刚进来的时候找不着北,心理上压力大,有什么好方法可以让他们快速地融入外企的团队?

    成长青:首先,要认真地把本职工作做好,澄清任务,不清楚就问,这样执行起来会很顺畅。

    第二,是做好团队工作,把周围的人团结起来。在有精力的情况下照顾别人,大家累了你要找吃饭的地方,帮忙订位子。树和森林的关系要处理好,树是在森林里成长起来的,要处理好这个关系。

    还有一个沟通的问题。一,要及时跟老板沟通,不要觉得自己很聪明。一定要有机智,老板永远很忙,在吃饭的时候跟他聊一聊,跟老板说这个合适吗。二,老板有的脾气特别差,对你特别坏,但是你观察他对所有人都那么坏,那就好。三,情商很重要,你发现他对所有人都这样的时候,要提醒他。

    第三,处理好人际关系,东方的文化是什么?和平相处。不要有矛盾以后就不说话了。我曾经有两个同事,以前是很好的同事,但是后来他们不讲话,我说今天请你们吃饭,把他们俩叫到一起,吃个饭就解决了。我们都是普通人,所以在职场上的时候一定要处理好人际关系。

    你想走的远,一定要有自己的空间。在下班的时候要有自己的爱好,不管爱好音乐、艺术、考古,还是去汶川做什么东西,因为你在接触社会,你比别人做的多。我准时睡觉、准时起来,把一些不好的习惯改掉。

    一定要住的离单位远一点

    主持人:您说一定要住的离单位远一点,但像北京堵车,我们住的近一点可以节省时间效率更高。您觉得可以住的远一点是什么原因?

    成长青:如果你住一两年的话,住近点没关系,如果时间长的话,每个人都需要一个空间。比如说这个餐馆我上下班都在这吃饭,大家要形成自己的社交圈子,这个圈子能够让大家一起互相勉励一起往前走。这个空间是在心理上,地理上还是有一个空间比较好。

    观众:您觉得员工是把自己工作做到最好其他的细节由团队完成,还是应该抽出一部分精力跟团队合作共同做大的项目,如何处理整个关系?

    成长青:大家看美国的航天飞机,有10万多个部件,很多构建。下面有机械的、材料的,跟银行也一样,你从下面往上面走,每个行业有它基本的特定流程,这个流程是从风险各个角度基本存在的,细节是存在的。

    你要搞清楚你自己的流程,然后学习你上下游交流,跟老板说,上下游怎么优化,下次一个项目来了,需要三个部门你可以帮着协调一下。如果只一个东西,可能你的机会就没有那么大。你从小单元、中单元到大单元这么一个过程。我们在尽量把工作的流程和一些烦琐的程序简化,从企业来讲最大的工作之一是让工作更加有趣,实际上很难做到。我举个例子,如果你在装配车间,你天天做那个事情,最后你就疯了。

    你在这个行业要把这个工作做好,到一定时期的时候你可以跳出来,但是你要脚踏实地的,起码花一点时间把自己的工作搞清楚。有时候要做一些约束。

    观众:我们中国的大学生和国外大学生之间的区别、差距,他们的缺点在什么地方?他们最有价值的东西在什么地方?

    成长青:我自己团队里边有很多外国员工,中国的大学生比较投入做他现有的工作,这个没什么不好,但是我觉得看问题的宽度比外国的同事弱,因为他太集中眼前的事情,外籍员工更多比较平衡的考虑问题,看问题比较广,情绪上比较平和。

    国内的同事就会非常敬业的去做眼前这个东西,所以我想可能这还是你的阅历和视野的问题,如果你阅历很广泛的时候,你可以把一个事情放在更大的空间里面。其实中国和外国没有很大的区别,如果你去国外的话,你地理上的空间会比较广。我觉得考虑问题的空间上不太一样。

    文化方面我想,外国同事更加强调平等,中国同事更加强调服从、纪律,我觉得各有利弊,在团队里面我们要有规章制度,我觉得没有很大的区别。

    年轻的时候多出去走走

    主持人:如今本土化成为许多外企的口号,也是他们做事的原则和目标,刚毕业的学生在本土化和外企之间如何调整自己?

    成长青:本土化是一个趋势,欧美本土化会快一些,相对来讲日韩公司会慢一些,相对来讲欧美公司的高层是华人,但是在日韩公司看不到,这个有一个过程,母公司和当地公司对员工的信任问题。

    我期待在不远的将来,不仅仅是中国的一把手是中国人我希望在全球的企业都有华人,从这点来讲我们远远落后于印度,原因两个,我们的文化大革命,从40岁到50岁这个阶段的人很多人没上过大学。跨国公司你到哪里去不能带翻译,印度早期的教育是双赢,所以印度英文讲得很好。

    第二个是海外的经历,你实际上除了语言之外还有阅历看问题的东西要有海外的背景,你现在是40、50岁的人在大公司做一把手,三分之二的时间在海外,我认为只有驾驭中国文化的中国人,他不是一个全球的领袖,他勉强做中国领袖不错了,因为他还要跟外国人沟通。

    我举个例子,我曾经跟总部高层一起吃饭,有时候先讲讲橄榄球,然后再讲讲篮球,我根本插不上嘴,董事会开会的时候一小部分时间谈睡觉的问题,在那个文化上,大家关心的是日常的东西,不能老是在打架,先要过渡一下喝酒、聊天,但是中国人在这样的情况下,你语言要非常自如,别说讲英文,讲中文都很辛苦,加上你的知识面,地理的、政治的,这个挑战非常大。

    我鼓励大家在年轻的时候赶快出去,这个时候你看的不一样,你去一下欧洲、北美、非洲、印度,你这个时候会发现这个世界很小,据点也很小。所以最后回到中国一个部门经理,会觉得在北方这个地方回到了你的家里一样,是很小的事情。我现在回湖南长沙是很简单的事情,当你有一段经历再回去的时候,你就会觉得很容易。

    起码我们大型国企有10%的人在这儿服务,这样的话你的文化可以驾驭,我们再回到本土化的问题,我们国家的企业有老外当一把手,某个银行行长,大企业。反过来我们中国人可不可能将来成为壳牌,或者是花旗银行或渣打银行的一把手,这是一个问题。

    然后我们回到北京、上海,因为你们刚在找工作,不存在本土化的问题,90%都是本土只是到了高层的时候存在的问题,本土化这个事情比较细,这个时候牵涉到本土化先是从老外到华人,到当地的大陆人,但是应该朝这方面努力,反过来我们自己要达到基本的标准。

    我刚才讲,集团的CEO就几分钟跟你在汽车上讲,最近银行发生什么问题,商务上发生什么问题,地产的泡沫怎么办?你要很简单的回答这个问题。你必须这样去要求自己,从很小的职位就很坚实的这样去做,所以回到这个问题是很坚实的东西,脚踏实地很重要。

    主持人:一个朋友说,外企最吸引大学生的地方是培训,在这个培训中最应该学会的是什么?这个培训对他的最大价值是什么?

    成长青:像渣打银行,一年有两次培训,这是巨大的投资,一年12个月,两周培训就是1/22。就是1/22的时间你不在岗位上,银行有很大的投入,你的工作别人在做,同时请老师给你培训,我想培训带来很多东西。首先我们每个人给自己做一个诊断,我需要什么东西,加强这方面的知识,调整自己。

    第二个在离开岗位上课的时候,要思考一些问题。不受到日常干扰思考一些问题。第三个通过上课的时候做简单的功课,因为上课可能来自全球各地的人,这样的话大家可以互动,你们那个国家发生什么你们怎么操作我们怎么操作,这个东西是很好的机会,都应该去,对自己的锻炼很大。

    主持人:一个观众朋友的问题,他说对于刚毕业的大学生来说,在执行力、创造力、领导力这三者之间外企更看重哪个?

    成长青:执行力、创造力、领导力这三个都比较重要,渣打银行的5个价值,一个叫国际化、创造、信念。我们强调“面对现实”,客户出现问题我面对,公司出现问题我面对,国际化是我们比较少谈到的五个价值之一,非常鼓励大家去不同的地方体验、生活、工作。

    我们去的很多地方没有先例,非洲、中东。当出现问题的时候,你要解决一些以前没有碰到的问题。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