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是医生与患者间互动的过程。因此,疾病治疗顺利与否,不仅仅单是医生一方面的事情,和患者的配合也密不可分。
作为病人或病人的家属,当你去看医生时,首先要想到,医生也是普通人,和你一样也会生病,面对你的诉说也会感到无所适从,甚至难免作出错误的诊断。任何有经验的医生,都不会否认自己曾经有过误诊的教训。
许多人认为,疾病诊断完全是医生的事,所以发生误诊当然是医生的责任。殊不知,避免疾病延误诊断的第一主动权在病人手中,因为病人的就诊时间、对病史的准确描述、对症状的客观感受等,对医生诊断疾病的思维方法起着至关重要的导向作用。
有时候,病情的诊断治疗延误完全可以看做是病人自己造成的,比如病历资料丢失、主诉含混不清、隐瞒涉及隐私的病史、浓妆掩盖皮肤色泽等等。
怎样看医生是一门学问,熟悉这门学问,可以让你的疾病得到及时恰当的治疗,少花冤枉钱,少浪费时间。
看病前的准备
人生了病,总希望去医院得到及时的诊断和治疗。医院是人们求医的重要场所,求医前准备得充分与否,将直接或间接地影响求医的质量。
求医前应准备什么呢?
筲带好病历。
病历是记录病史的重要资料。一方面为医生提供过去的病情和治疗过程,作为参考;另一方面为患者本人减少部分重复检查费用。
筲女性病人不要化浓妆就诊。
病人就诊前切勿化妆,尤其不能浓妆艳抹。这是因为化妆品掩盖了本来的肤色,对贫血、黄疸、斑丘疹、血管痣等病的诊断十分不利。
筲不要在酒后或大量吸烟后立即就诊。
中等量饮酒(尤其是烈性酒)或大量吸烟,可引起心率、脉搏显著加快,血压波动,以及出现其他异常改变,从而产生某些假象,给确诊造成一定困难。因此,患者在就诊前4至6小时内不要饮酒或吸烟。
筲就诊前不应用药。
有些药物可掩饰症状,因此,除非病情紧急需用抢救药之外,一般在就诊前不宜用药,特别是镇痛药、解热药、降压药、镇静安眠药等。
筲准备看医生或体检的前一天,不宜进行剧烈的运动。
剧烈与否,看个人的平时运动情况而定,不要作超出平时运动量太多就行了。因为骤然的剧烈运动,会导致身体的某些指标不同于平常,从而不能反映出个人的真实情况。
譬如肌酐是反映肾功能的重要指标,但是剧烈运动会导致其升高,从而误导诊断。
筲晚上注意事项。
早点儿休息,10点钟后不要再吃东西,特别是看病当天早餐,以免导致第二天可能需要进行的检查,比如肝功能做不成。
筲看中医注意的事项。
最好别喝牛奶、豆浆,这些东西易使舌苔变白腻;不宜吃橄榄、乌梅、杨梅,这些东西易使舌苔变黑;不宜喝咖啡、吃橘子和黄色食物,这些东西令舌苔变黄。
筲妇科检查的禁忌。
乳腺检查在月经中期检查最科学;常规的妇科检查一般都是在月经干净后才能做;阴道镜检查前24小时不能进行性交;上次月经来的时间及平时月经情况是医生必问的内容。
筲关于晨尿。
可能的话,憋住早上的第一次小便,很多尿液检查都要求晨尿,泌尿科、妇科尤其如此。憋住尿液,可节省作某些B超检查时等候膀胱充盈的时间。
筲基本注意事项。
不要穿太难解开的衣服或裤袜,特别是看妇科。如系肛门、生殖系统疾病,最好在去医院前清洗局部。到口腔科看牙病时,不要忘了先在家里刷牙。
筲男性前列腺检查。
被检者要禁欲3天(包括遗精、自慰)。
筲小孩看病。
假如是带小孩看病,把小孩出生时的情况、平时预防接种情况、服过些什么药的情况,都得准备好讲给医生听。
筲了解所就诊医院的作息时间安排。
有些专科门诊和非急诊门诊节假日休息,有些辅助检查节假日不能进行,或者非急诊病人不做。
医院的选择
医院按功能分为综合医院和专科医院,按规模大小和技术能力分为三级(一、二、三)、三等(甲、乙、丙),按所有制分为公立医院和私立医院,按是否自负盈亏分为赢利性医院和非赢利性医院。
笞医院等级
从医院的分级看,三级甲等最高,三级乙等次之,接下来是三级丙等、二级甲等、二级乙等、二级丙等、一级甲等、一级乙等,最低是一级丙等。
笞公立医院和私立医院
公立医院大多是非赢利性医院,它们的医疗价格有严格的限制,接受国家的补贴。私立医院一般属于赢利性医院,自负盈亏,医疗价格自主决定,可以随行就市,需要向国家交纳税收,没有国家补贴。
笞综合医院
综合医院,就是指医院的收治范围广泛,内、外、妇、儿科无不涉及,且诊治的病种多,包罗万象。
综合医院必须拥有一定数量的病床和比较齐全的科室,它所提供的是医疗保健全方位的服务,不是单为某一个年龄段,或是某一个系统的疾病防治而独设的医院。县医院、地区医院、省(市)医院、教学医院、部门职工医院及军队医院等,均是综合性医院。
笞专科医院
专科医院,一般是指对收治疾病范围有一定限制的医院,而且这些医院在该专业学科领域内,在诊断和治疗上处于领先地位,集中了大量的人力财力,技术力量雄厚,仪器设备先进齐全,进行专门的研究,占有明显的优势,疗效卓著,为患者提供的是有针对性的特殊的医疗服务。
具体说来,专科医院分为以下一些种类。
筲传染病医院。
收治传染病人,主要从事各类急、慢性传染病的治疗研究工作。
筲结核病院。
收治结核病人,主要从事各类结核病的防治工作。
筲口腔医院。
解决牙齿、舌、口唇等部位的疾病。
筲妇产医院。
治疗妇女生殖系统发生的疾病,进行孕期、产后及生产过程中出现的正常或异常情况的处理。
筲骨伤医院。
主治创伤外科、骨关节病、韧带及椎间盘等器官的疾病。
筲肿瘤医院。
主要研究治疗各类肿瘤疾患,对各种肿瘤采用外科手术、放射治疗、内科化疗、导管治疗、激光、中医药、生物治疗等疗法,并将这些疗法进行有机结合进行诊治。
筲心血管专科医院。
筲精神卫生专科医院。
治疗精神分裂症、周期性精神病等,具有医、教、研、防和对外交流等功能。
筲职业病防治院(所)。
进行各种职业病的预防和治疗工作。
筲儿童医院。
它以患病儿童为服务对象,凡14周岁以下的患病儿童,均可到儿童医院就诊。
有些专科医院内部仍然要分科,如口腔医院设口腔内科、口腔矫形科、颌面外科、修复科等。实际上分科越细,对疾病专科专治越有利,更有利于专科医生将有限的精力和时间投入到所从事的工作中去,努力钻研,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和有效性。患者就医前,也应该了解一下就诊专科医院的分科情况,再去诊治为好。
笞选医院的原则
选医院并不是档次越高、技术能力越强越好。因为许多常见疾病,高级医院的治疗效果并不一定比一般医院强,但收费高那倒是一定的。
但是,假如疾病长时间得不了诊断,或者治疗效果不佳,更换高级别的医院也是十分必要的,以免延误病情。有些紧急抢救,不同等级医院的水平是绝对不一样的,这时候,选择能够较快到达的最高级别医院十分明智。
但不同的医院有自己不同的特色,应根据当地的口碑,选择评价最好的医院。比如,有的擅长手外科,有的擅长胸外科等。有的医院有高压氧舱,这是治疗一氧化碳中毒效果最佳的工具,因此,假如你煤气中毒,选择这家医院就非常正确。有些医院虽然较大,但并不一定肯定就比小一些的医院有特别治疗设备。
由于目前在我们国家,关于公立私立医院的政策、法律不是很完善,发达国家有关公私医院都有各自的特色,这在我们国家表现得还不是十分典型,要根据自己的调查去了解它们在各地的区别。一般来讲,私立医院相对收费较高,但服务态度更好一些,更周到一些,而公立医院可能正好相反。
如何选择医生
医生大致分为两种:一为全科医生,即指中小医院、门诊部的正规医生,他们基本上从头到脚,百病均治。这对于诊断不难、治疗基本有大致标准的疾病来说,选择他们既方便易寻,也经济实惠。
如果是疑难病症,或经过全科医生无法诊断治疗的疾病,就要考虑选择专科医生,毕竟他们在某一范围内的专门研究学习,使其对本专业内的疾病较之全科医生有着更多的经验和知识。有时候,也许专科医生也并不一定能治愈疾病,但他至少可以通过最佳的医疗方案和手段,收到目前可以获得的最佳效果。
个体医生同样是可以选择的范围,但前提是必须对该医生有充分的了解。有没有正规行医执照?经没经过正规训练?口碑如何?都需要深入地了解。但有一点需要注意,千万不要相信那些所谓具有特别能力的医生,这往往要么是夸大其词,要么完全是骗局。一个能够完成正常医学诊疗程序、讲究医疗安全的医生已经是一个很好的医生了。如果真有什么“特别能力”,他也不会在此开他的个体诊所了。如果确实让你甚至大家都感觉有“特别能力”,要拍着自己的脑袋想一想,是否就像那些味道太好的餐馆,往往可能加了罂粟壳一样?
医生之间存在个体差异,所谓个体差异,不仅是医生职称、年龄、性别差异,更重要的是医生的工作态度、工作责任心、业务能力、体力、精力,以及医生的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医生的这些差异,与对患者诊疗质量的高低密切相关。
那么,怎样判断一个医生的优劣呢?
好医生应该是专心致志倾听你有关病痛方面的诉说,当你诉说完后,他会向你提出一些有关病痛方面的细节问题,这是为诊断疾病收集临床资料。
接着,他会向你询问一些与本病不相干的其他症状,这是为疾病的鉴别诊断收集临床资料。如果需要作实验室检查,他会向你交代清楚实验室检查的目的和意义,以及可能会发生的检查结果。
好医生常常用通俗易懂、精炼而又准确的语言,来回答患者有关疾病方面的提问,而不是用一大堆医学术语。诊疗结束,他会向患者交代清楚用药方法及日常生活中的注意事项。
好医生还应该是专业熟练的医生,接诊时应该是精神饱满,反应敏捷,思路清楚,对患者服务热情周到,对患者提出的意见能虚心接受,并想方设法在许可范围内作一些改进和提高。
患者由于对医学常识无知,或者患者自己不慎造成疾病加重时,好医生不会责怪病人,埋怨病人,而会热情细心地解释和指导,以避免患者重蹈覆辙。
怎样与医生交流
一般情况下,病人向医生诉说病情是诊断和治疗的开始。病情陈述得是否准确、全面,将直接关系到诊断的正确性和效率。陈述病情一般是由病人自己陈述,当病人昏迷、失语或婴幼儿等不能亲自陈述时,可由了解病情的家属或目击者代述。
病情陈述愈符合实际愈好,既不能为了引起医生的重视而故意夸大病情,也不能因为某些顾虑而淡化或掩盖病情。如果已经在其他医院作过一些项目的检查,应主动向医生递交这方面的资料,以免重复一些化验或特殊检查。
总之,陈述病情时,应把所有与疾病相关的情况或资料都及时提供给医生,以便医生尽快得出诊断结果,进行对症治疗。
陈述病情时应包括以下基本内容:
筲要把病人主要不适的情况讲清楚。包括部位、持续的时间、性质等。
筲陈述伴有的症状。
筲要陈述以往有无类似的疾病发作。如有,应说明曾经诊断的结果及作过什么检查,经过什么治疗,治疗效果如何。
筲要详细陈述这次发病后病情的发展过程,是否去过其他医院,作过什么检查和治疗,效果如何,应当出示所有的医疗记录。
许多患者常去医院,但由于缺乏与医生的有效交流,结果导致离开诊室时,每每懊悔自己笨嘴拙舌没把该说的说清楚。下面向您介绍一些与医生交流的小技巧。
筲有备而来。
在去医院之前,最好把要说的几点写在纸上,这样你就能够简单明了地说明病情,以避免由于紧张造成叙述不清。
筲打开话题。
不要隐藏有关性或涉及个人隐私的问题,否则容易导致误诊。一般有基本道德的医生,都会为患者的个人隐私保密。
筲细述症状。
详细地述说你的症状,这样医生会作出更正确的诊断。
筲全面了解。
你有权要求医生对你的疾病进行必要的详细阐述。不要害怕医生,尽管去问你要问的必要问题。
那么,什么是必要问题呢?请注意以下一些方面——
了解了我的症状后,你认为我患了什么病?我还需要作哪些检查?
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种病?
我的病严重吗?有危险吗?
你怎么帮我治疗?这样治疗对我的病有什么好处?
我现在正在服用某种药物,能不能与你给我开的药一起服用?
在生活习惯方面,我应该作哪些改进,才能够帮助我恢复健康?
我下次应该什么时间再来看?
筲及时澄清。
如果医生的用词过于专业,概念过于复杂,以至于你弄不清楚他们的意思时,要讲出来,遇到不明白的地方要问清楚。
对医生说“不”的技巧
医生不是天使,医生也不是圣贤,医生是有私利的人,有的医生为了荣誉、为了金钱,有时候也会做损害患者利益的事情。比如,为了药物的回扣,用本来可以不该用的贵重药等等。
医生在疾病治疗过程中也不是神仙,有时候也有可能犯错误,在不太熟悉的领域,有时候,其知识并不一定比一个久病者掌握得多,而为你服务的医生毫不虚心,又极端爱面子,一意孤行。假如你作为一个患者发现了这些现象或苗头,而且又没有其他可供选择的医院和医生,你该这么办?
义正词严地向对方提出警告?除非你不想在这里看病了,就算这个医生不会暗地报复你,尴尬的医患关系,你自己也会觉得别扭。
向医院领导提出更换医生?这种可能性更小,除非你是有实权的人物,医院有求于你。就算现在真的可以“病人选医生”,新的医生难保不会发生同样的问题。同单位医生的共同利益难免不会同仇敌忾,你没准会被视为带刺的异类。
笔者曾经发生的小的遭遇,巧妙地化解了这些尴尬,这里可以请大家一试。
一次在陌生的城市突发胃炎引起剧烈呕吐、胃痛,在某大医院的急诊室里就诊,医生除了开出治疗胃炎的药物以外,另外开出价格不菲的抗生素。笔者要求,本人很少用药,一般青霉素、庆大霉素疗效就足矣(实际上,胃炎也不一定要用抗生素),但医生告诉没有此类药物。
本准备讲讲道理,但仔细想一想,耽误治疗实不足取。急中生智,我告诉医生,我没有带足够的钱,就这几十元钱。医生无奈,大笔一挥,去掉了这些并没有多大价值的贵重药品。
一般来讲,急诊室里的医生并不愿意让病人的治疗没有疗效,有些贵重药物是看人下笔,有钱的、能报销的,就会尽量多开一点儿,实在没有钱的,除了必要的治疗措施,也不敢随便造次。
这样,既没有和医生发生正面冲突,又没有揭短而造成医生不快。当剧烈呕吐、胃痛缓解以后,我不失时机地对医生的医术进行了赞扬,该医生很高兴,对我十分友善,随后的治疗对我表现出特别的无私。
在重大疾病诊治过程中,患者往往因为多方求医,对疾病诊疗方案有一定的了解,如果发现医生有因为私利而对患者不利的行为时,比如为了不当经济利益、为了锻炼操作等等,一定要果断地说“不”。
但说“不”要注意方法和技巧,这对自己今后的治疗有帮助。每一种具体情况下怎样说“不”,没有统一的格式,但通常应该注意如下原则:
筲充分尊重医生。不要因为医院强调服务态度,对医生以“我是病人,我就是上帝”的愚蠢观念行事。
筲充分表达对该医生的信任,维护该医生在诊疗方面的权威性。
筲强调自己的特殊情况。比如,经济能力有限、时间有限,或者自己的病情特殊,什么药物我服用以后效果较好等等。
筲不要揭医生有私利的短。
筲不要拿上级医生或者权威医生压人,以免造成医生的逆反心理。
筲非原则问题不要斤斤计较,有些治疗并不是千人一面。
一般来说,通过上述方式基本能够取得医生的谅解和同情,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治疗,既达到了自己的目的,也改善了医患关系。
但假如是道德品质特别恶劣的医生,上述方式可能并不一定管用。实在不行,只能向其上级控告,直至拿起法律武器,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重大决策广泛咨询
医生的品质参差不齐,病人也不能一味地相信医师或医院,当严重疾病须进行重大手术,或要做费用昂贵的手术时,或当你被要求参与临床试验时,或当你看病已有一段时间,病情却没有很好改善,而医生又没有其他的治疗办法时,你都应该广泛咨询其他意见。
咨询的渠道有如下:
筲寻求其他医师的意见。
其他医师的专业程度,应起码不低于主治医师,并且最好和主治医师没有利害关系,比如上下级、同事等。将这些意见跟原来的医师讨论。如果主治医师是个好医生,他会以开放的态度,帮你评断其他医师说的有没有道理。
筲查阅专业书籍。
许多医生的经验和知识,也是从书本上得来的,由于疾病甚多,对每一种疾病的了解,不一定有你专门去有针对性地去查阅了解得更多。
权威性书籍往往有比较正统的疾病分析和诊疗方案。对于现代医学来说,没有特别保密的治疗措施,最先进的东西往往能够同步查阅到。
筲充分利用互联网的功能。
网上查阅简便,且花费低廉。通过搜索引擎,我们可以快速地搜索出各种医学知识,这是许多大型专业图书馆无法办到的事情。
我们还可以通过网上发帖的方式寻求帮助,许多疑难疾病患者利用互联网获得了极大成功。
某大学一女生得了怪病,起先是肚子疼,头发脱落,关节疼痛,后来又出现头晕、烦躁、神志模糊等症状。之后被送进医院治疗,但是病情急剧恶化,入院5天就进入了昏迷状态,并且呼吸衰竭,生命垂危,而病因却始终没有查出来。
情急之下,其同学将病情译成英文,通过互联网向世界发送邮件,寻求全球医学专家的援助。信发出仅3小时,就收到回信,4个小时以后,求援的消息已经传遍美国,两周后传遍世界,世界各地陆续回信1500多封,30%的回信都认为是“铊”中毒,国外许多著名医学专家根据描述的症状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为抢救赢得了时间。
新技术不一定是好技术
我们常常听到医疗广告中“开展了治疗……的新技术”之类的宣传语言,其言下之意认为新技术一定是好技术。
确实,医学需要不断地创新,现代医学在最近几十年里取得的创新层出不穷,正是许多创新将现代医学逐步推向前进。新技术突破传统技术框架的篱笆,犹如一枝盛开的奇葩使人耳目一新。新技术相对传统技术而言,也必定有它的优势。那么,是不是所有新的技术都是好的技术呢?回答是否定的。
既然是新技术,往往并不十分成熟——首先是操作它的人肯定没有传统方式熟练,更重要的是,新技术对人体远期效果的影响不清。看起来十分美好的东西,若干年后是否发现完全得不偿失也不是没有先例。许多流行一时的新技术到最后无人问津,比如曾经十分红火的针刺麻醉医疗,到今天还有几家医院在临床运用?
由于新技术成为医生个人和医疗机构学术成果的重要砝码,千方百计拼凑所谓的新技术的现象也时有耳闻。有些医生完全不顾客观事实,掩盖新技术中的缺陷,为获一时之荣誉,牺牲患者的利益。在这样的医院,你如果调查一下医生周围的同事,甚或医生的亲朋好友,如果他们患有同类疾病,是否运用该项技术,这种方法往往能够窥探出其中部分端倪。
有些新技术确实效果良好,但由于开展这个项目的医院学习不久,掌握得不是那么熟练。这时候,许多病人就有可能成为这家医院医生的实验品。当腹腔镜手术刚开始流行的时候,许多普通的胆囊手术病人不仅要承受更长的手术时间,腹腔里面的损害比开刀更大,金钱花费更多,而得到的可能只是没有腹部疤痕——这对许多不涉及需要腹部美观的人来说,完全得不偿失。
由于医生的主观需要,进行新技术的医生介绍其优缺点时不会客观,往往优点说得多,而缺点说得少,甚至刻意隐瞒。因此,当涉及到新技术治疗的时候,千万不要被片面的宣传所诱惑,在需要这项技术诊断治疗的同时,一定不要忘了调查一下,这家医院这项技术究竟开展了多久,操作的医生水平究竟怎么样。
看病常犯的错误
病人不会看病,盲目看病,既造成了经济损失,又耽误了时间精力,重者还可能贻误病情。在众多医务人员临床工作体会中,许多情况下的误诊、漏诊,当然和医生的水平、医院的技术条件有关,但也和病人的错误行为也有很大关系。病人看病时所犯错误可以大致归纳如下。
笞看病不带病历资料
许多病人看病后并不保存病历资料,换一家医院重新买一份病历,特别是治疗效果不好时,将所记录的治疗内容,当做毫无价值的东西丢弃。
请注意,哪怕是无效的诊断和治疗,对于新的医生也有着重要的参考作用。可以帮助医生少走弯路,可以让医生知道你用过什么药,避免重复用药而产生药物过量中毒。重新开化验单检查疾病,既浪费金钱也浪费时间,更不利于医生对疾病的连续观察与分析。
笞儿童不看儿科
有人认为,儿童和成人没有多大区别,仅仅只是用药时剂量稍微减小而已。但专家认为,儿童绝不是成人的缩影,成人疾病专科不能包治儿童同类疾病。
我国规定,15周岁以下儿童、青少年均应到儿科就诊。因为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的儿童、青少年,机体各脏器发育尚不成熟,功能也不健全,儿科疾病无论是生理、病理、诊断、治疗都有其特殊性。在用药方面,不管是药物的种类还是剂量,都有许多与成人的不同之处。
笞故意隐瞒病史
许多涉及个人隐私和不光彩之事时,有部分患者往往容易刻意隐瞒,如婚前的性生活史等。一位未婚女士,因突然腹痛到医院就诊,医生怀疑是宫外孕。可当询问患者性接触史时,患者却矢口否认。随着病情逐渐加重,患者血压迅速下降,面色苍白。经腹腔穿刺发现,其腹腔内有大量不凝的鲜血,如不及时手术,很快会因失血性休克死亡。后来的剖腹探查证实了医生的判断,女患者险些因隐瞒病史而丧命。
有些时候,患者往往从自己的主观愿望出发,认为自己的病和这些丑事不会有关联,因此始终拒绝承认。这样有可能误导医生作出错误判断,以致酿成严重后果。
笞刻意夸大病情
少数病人为了引起医生的重视,刻意夸大自己的症状,以为这样医生会更细致或尽心,这种情况特别见于工伤或者被他人意外伤害需要索赔等情况。
殊不知,这种情况下往往造成医生过多检查或者过度治疗。这些检查治疗有时候对人体是有害的,如X光、CT、核磁共振检查、诊断性腹腔穿刺,甚至剖腹探查等。刻意夸大病情,往往医生能够觉察出来,造成医生产生病人装病的想法,反而引起医生的反感,有时候可能造成另外一些真正的疾病遗漏。
笞浓妆艳抹掩盖肤色
肤色是观察疾病轻重、是否贫血、是否黄疸等重要因素,许多女性从美观出发,看病前精心装扮,这样做十分有害,容易导致误诊和漏诊。
笞迷信权威
有些人常托熟人,找关系,找名家权威看病。专家在接待属于自己专业范围内的病人时确诊符合率较高,但慕名而来的病人所患疾病,并非都属于自己的专业范围,只能凭主观印象暂时诊断。如果对专家过分迷信和盲从,很可能南辕北辙,造成误诊。
笞缺乏合作
笔者在接诊病人时,常遇到少数患者缺乏合作,他们诉说病史漫无边际,杂乱无章,常偏离医生引导性问话,答非所问。特别是在繁忙的门诊中造成病史采集不全,在体检时不太合作也易导致误诊。
上述是由于病人的因素导致误诊、治疗不当甚至治疗错误的重要原因之一。固然无论什么情况下,医生都应该透过现象看本质,最终准确判断病情。但医生的水平参差不齐,医生不是神仙,任何高明的医生都有可能犯错误。
医生最后可能要为他的错误承担责任,哪怕是在病人有意或无意诱导之下产生的错误。作为病人,你可以强调一个医生不应该为自己的错误寻找辩解的理由,甚至得到医生的经济赔偿,但你在健康上受到的损害不可挽回。
看病后的注意事项
笞结束看病前,你可以问医生的问题
为什么要吃这个药?这药是治什么的?
怎样才能知道药有没有效?有没有什么副作用?
还有其他可行的治疗方式吗?
药要吃多久?需要不断追踪治疗效果吗?
笞记录保存检查结果
一方面,保存下来的检查结果,可以让再次就诊时减少很多不必要的检查。
另一方面,保存就诊的资料,也是保护自我权益的一种做法。当发生医疗纠纷时,这些资料是最好的证据。
笞体会和反馈治疗效果
按照医生的治疗措施,仔细体会和观察治疗效果,及时反馈给主治医生,以帮助医生作出适时调整。
笞听听其他医师的专业意见
医生和医院的品质参差不齐,病人也不能一味地相信医生或医院,有时也要懂得寻求其他医生的意见。
当你看病已有一段时间,病情却没有很好的改善,而医生又没有其他的治疗办法时,当严重疾病须面对重大手术,或费用昂贵的手术时,或当你被要求参与临床实验时,你都可以考虑是否该听听其他的声音。
但是,这个其他医生的专业程度,应起码不低于第一个医师。
看病如何省钱
笞先挂普通号
第一次看病,还是先挂个普通号,因为任何医生初诊时总要对患者的病因、病史、病情进行了解,然后开必要的物理、生化检查单。结果出来了,才能确诊治疗。而初诊的工作,临床医师都能胜任。如果已经确诊,则可拿着诊断检查结果,到专家那里找答案。
笞不要过分迷信专家
看专家的费用肯定比看一般医生贵,而对于普通疾病,专家并不一定比普通医生强多少。一般的感冒找主治一级的医生就可以了,这样既可省挂号费,又省得排队。
笞选择适当的医院
大医院的收费标准和运行成本一般都高于中小医院,不同级别的医院门诊诊疗费、住院床位费的收取也是由少到多。
现行的三级医院负责制,一级和二级医院,承担社区预防保健、常见病及多发病的诊治、急重症初步处理等任务,多数常见病都可在此诊治。
三级医院则承担危重症和疑难病的系统诊治及医学科研教学工作。如常见病治疗方法就那么几种,小医院往往能够完全达到治疗要求。
笞购药技巧
当医生开药的时候,一定要多问几个为什么,比如这种药是起什么作用的,贵不贵,有没有其他便宜的药物可以取代等等。
适用的药未必是贵药,用基础药物不灵时,再换新特药也不迟。同样一种药物,档次不同价格有高低不同,假如你很少用药,或者病情不重,完全可以要求医生用一般药。
知道了医生开贵重药有回扣,有时候应该果断拒绝,拒绝的方式可以参考“怎样对医生说‘不’”。
拿到医生的处方以后,可以将药价和其他药店去比较。一般来说,药店的药价比医院药房的价格低许多。
笞警惕贵重检查陷阱
现在许多医院为了创收,乱开贵重检查项目的现象十分普遍。当医生开贵重检查项目的时候,一定问清楚检查的理由。
许多很便宜的体检项目,比如胎甲球蛋白检查,对早期肝病甚至原位癌的发现效果都不错,食道脱落细胞检查对发现早期胃癌、食道癌效果特佳。
笞中西医选择
分清哪些病看中医好,哪些病看西医好。如类风湿、慢性病、功能性疾病、妇科慢性炎症等,看中医效果更好。如果看西医,药物大多只是对症治疗,且花费不菲。
笞尽量和医生沟通
将自己以前曾患过的病治疗经过,以及药物的治疗效果告诉医生,防止重复检查治疗花冤枉钱。
笞及时更换医生
给一位医生反复看而多次未见效的,你就要考虑更换另一位医生,以免花了钱,病情又不见好,可能还会引起医患矛盾。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