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辛写过很多艺术理论著作,如《拉奥孔》(1766)和《汉堡剧评》(1767—1768)等,他反对古典主义的戏剧主张,并以自己对亚里士多德的《诗学》的研究心得,来驳斥古典主义者对情节的完整性、悲剧的作用以及人物性格问题的误解。莱辛对于莎士比亚表现了崇敬之意,并从莎剧之中接受了有益的东西。莱辛的戏剧主张中,已经显示了现实主义的萌芽,比如,他认为普通市民的命运比起帝王将相的命运来,往往更容易激动人心。他还特别强调戏剧创作对社会人生的教育作用,主张反映真实和自然,但是认为艺术的真实不同于生活的真实,因此,他不反对具有艺术价值的虚构,却对流于烦琐和浮面地反映生活的戏剧,表示不满。
莱辛所创建的汉堡国家剧院在一年后就瓦解了,这使他的戏剧希望成为泡影。1772年,他完成了悲剧《爱米丽雅·迦洛蒂》,这成为他一生中最为成功的剧作。此后,他与路德派总牧师葛茨进行了一场有关宗教问题的大论战,并写出了另一名剧《智者纳坦》。1776年,莱辛与夏娃·柯尼希结婚,但不久这场婚姻就遭遇了可怕的命运,夏娃由于难产,与儿子相继归西。莱辛难以接受这痛苦的打击,从此远离人群,独自隐居,后因突发脑溢血,在布伦瑞克逝世。在他身后不仅留下了大量剧作和文艺理论著作,而且留下了很多脍炙人口的寓言和故事。
《爱米丽雅·迦洛蒂》是莱辛最富代表性的悲剧,就其戏剧风格而言,浪漫的气息远胜过现实的揭示,故可将其视为德国民族戏剧天空中,那隐隐闪现的浪漫主义戏剧的启明之星。
剧中,主人公爱米丽雅是老上校奥多雅多的独生女儿,也是全城最漂亮的美人。尽管她的父亲与亲王宿有怨恨,但亲王却一直垂涎于爱米丽雅的美貌,为了得到爱米丽雅,他决定要抛弃原来厮混的情妇。当亲王听说爱米丽雅就要与人举行婚礼的消息后,立刻不顾一切地要把爱米丽雅抓到手里。
他来到爱米丽雅正做祈祷的教堂,跪在她的身边,向她表白爱情,并要她推迟婚礼。爱米丽雅羞愤难当,慌忙夺路而逃。她将此事告诉母亲,母亲为了息事宁人,嘱咐女儿不必用这样的事去烦扰未婚夫的心。
爱米丽雅在家中迎接未婚夫阿皮阿尼,在行将步入婚礼之际,她感到了爱情的甜蜜。恰在此时,亲王派人来到爱米丽雅家中,发布了任命阿皮阿尼为全权大使,并立即动身赴任的命令。阿皮阿尼回绝了亲王的命令,传令官又命其推迟婚期,这使他察觉了亲王的歹毒用心,决定带上爱米丽雅,立刻赶到乡下去。但是,途中,他们却中了亲王的埋伏,阿皮阿尼被谋杀,爱米丽雅被强抢入宫。
被亲王抛弃的情妇在恼羞成怒中,向爱米丽雅的父亲讲述了事情的真相,并送上一把匕首,要他去复仇。老人来到王府,要求独自面见女儿,得到亲王允许。爱米丽雅平静地对父亲说,“凡是罪人所有的,我这条生命都具备了。父亲,我只有一个贞操可以断送,这贞操超越了一切暴力,却不能抵御一切的诱惑……为了逃避任何更坏的事情,先人曾跳入洪水而为圣哲。父亲,请您把匕首给我吧”。父亲起初奉劝女儿不要自杀,但女儿决心已定,她向父亲使出了激将法,最后,迫使父亲亲手杀死了女儿。老人对暴怒的亲王说,“在暴风雨摧残一朵玫瑰花之前,先把它摘下来了。”
剧中的爱米丽雅是纯洁、美丽的化身,当她的美貌成为恶人施恶的目标,并给无辜之人带来灾难的时候,她没有逆来顺受,接受强加于她的爱情,而情愿以自身的毁灭,来承担自己的道义责任,换取良心的平静;并使恶人在难以预料的失落中。震慑于人性之不可污与志向之不可夺,并领教一个纯洁灵魂对道德情感的矢志不渝。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