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勇于承认过失
死要面子活受罪。很多人为了保面子,损人利己,又瞒又骗。儿子,你做人固然不能玩世不恭,游戏人生,但更不能为了面子否认自己的过失,做出伤天害理的事情。
苏格拉底说过:“否认过失一次,就是重犯一次。”你应该知道:人生在世,做错事、出现过失是不可避免的,但能在做错事后抬起双脚重新走上另一个正确的方向,才是最应该的。
著名散文学家刘墉在一篇名为《庸医与华佗》的文章里,讲述了一则足以让人的心灵震颤的故事。内容大致是这样的:
一位行医数十年的妇科名医在出诊时发现一名妇女子宫里长了肿瘤,他要求病人马上动手术,以防恶化。病人十分害怕,也十分感激这个名医及早地发现了隐藏在身上的这枚“炸弹”。手术很快就安排就绪了,手术室里所有的器材都是最新的,对于这位已经有过上千次手术经验的医生而言,只需切开一个小小的口,取出病人体中的瘤体,就能使病人永绝后患,但是故事并没有像我们事先预想的那样顺利发展下去。
医生打开病人的腹部,向子宫深入观察,准备下刀,他有把握将肿瘤一次切除,使病人永绝后患。
但是他突然全身一震,刀子停在半空中,豆大的汗珠冒上额头。
他看到了令他难以置信的事,一件在他行医数十年之间不曾遭遇的事。
子宫里长的不是肿瘤,而是一个胎儿。
他怔住了,陷入了矛盾和挣扎中。
如果下刀,硬把胎儿拿掉,然后告诉病人,摘除的是肿瘤,病人一定会感激他恩同再造,而且可以确定,那所谓的瘤,一定不会复发,他说不定还能得个“华佗再世”的金匾呢!相反地,他也可以把肚子缝上,告诉病人,看了几十年的病,他居然看走眼了。
这不过几秒钟的挣扎,已经使他浑身湿透,他小心地缝合好刀口之后,回到办公室,静待病人苏醒。
医生走到病人床前,他严肃的神情,使病人和其在场的亲属,都手脚冰冷,等待最坏的宣判。
“对不起!太太,我居然看错了,你只是怀孕,没有长瘤。”医生不顾及自己的面子,实话实说,并深深地致歉,“所幸及时发现,孩子安好,你一定能生下个可爱的小宝宝!”
听了他的话,病人和家属全呆住了,隔了十几秒钟,病人的丈夫突然冲过去,抓住医生的领子,吼道:“你这个庸医,我找你算账!”
后来,孩子果然安产,而且发育正常。
但是医生被告得差点破产,名誉扫地。
有朋友笑他,为什么不将错就错?就算说那是个畸形的死胎,又有谁能知道?
“老天知道!”医生只是淡淡一笑。
看了这则故事,你是不是特别敬佩这名医生的勇气?在名誉与良心道德的天平上,他倾向了后者。而在通往众人景仰的圣殿与万人唾弃甚至是牢狱之灾的路上,它也选择了后者,这需要多么大的勇气啊!刘墉接下来评析说:“为自己的身家名誉,而去拼命的人,算不得大勇,不顾自己的身家名誉,而去维护真理的人,才是真正的勇者。”
我们再替他补上一句:也只有选择维护真理,抚慰良心的人,才会有内心无愧、开心快乐的人生。
真心话:
儿子,做错事时,最怕的便是为了面子,否认自己的过失。
做错事并不可耻,因为只要是人,就会做错事,为了面子否认自己的过错,不但是对自己人格的伤害,也是令自己无法进步的障碍。
2.千万不要自我吹嘘
人活着并不是给别人看的。每个人都有表现欲,但表现欲一旦过火,那就成了自我吹嘘。自我吹嘘的下场是——朋友不信任,同学讨厌你,与人交往遭人嫌。
每个人都有表现欲,有了成绩总希望别人知道,最好能受到赞美,这种心理很正常。但是每个人都讨厌别人在他面前吹嘘自己,有涵养的人会顾着你的面子,假装微笑,假装欣赏,但你可千万别认为每个人都这么有涵养。大多数时候,你不会那么幸运。很多人会在你吹嘘自己的时候很冷冷地刺你一下,把你自我吹嘘时不小心露出的漏洞给捅出来。
喜欢自我吹嘘的人很容易给人以不踏实的感觉,给人留下不好的印象。试想一下,等你走入社会以后,想得到一个好的工作,但你担心短时间内不能把你的优点和成绩全告诉对方,于是拼命地显示自己的好,把自己大大吹嘘一番,那么经理只会认为你这个人好大喜功,做事肯定不踏实。既然给招聘人留下这样的印象,那你的工作肯定没戏了。
喜欢自我吹嘘的人经常会有意无意地贬低别人。有时候,你并没有想到要贬低别人,但在说话时一味强调自己,旁人听了就会感觉到你在抬高自己、贬低旁人。在开班干部会议时,轮到你发言,你一口气罗列了几十条成绩,有些确实是你的成绩,但肯定有些工作也是搭档和你共同完成的,你也揽在自己名下,你的搭档当面不会说什么,但会在投票选先进的时候,给你一个零分。
喜欢自我吹嘘的人往往缺少团队协作精神。他们喜欢表现自己,喜欢抢功劳,喜欢争名夺利。在需要协作完成任务时,他们首先会尽可能地一个人干;不得不请别人帮忙的话,他们也会在干的过程中有意识地分清你我,让别人清楚,哪些是自己干的。你有能力干倒也无妨,最可恨的是那些干起事来缩在后面,干完事以后抢在前面的人。当然,这样的人不喜欢集体,集体也不会喜欢他,所以,喜欢自我吹嘘的人往往是孤独的。
喜欢自我吹嘘的人也容易自我陶醉,容易得意忘形,容易忽视别人。稍微有点能耐的自我吹嘘者很是自以为是,在自我陶醉时,当然也最容易忘乎所以,导致做事的过程中漏洞百出。
我们都知道自我吹嘘不讨人喜欢,自我吹嘘的人也往往会在孤独中体会到这一点。但问题是很多时候你很难管得住自己,非要说个痛快不可。要改变这种情况,首先要凡事多为别人考虑一下,千万不能一味地以自我为中心,需要分清彼此,最基本的是不能抢别人的功,如果能让一些功给别人,那就更好了。但不管如何,切记在你张口的时候要先说别人的功劳,然后再提自己那份。
其次,你应该时刻提醒自己:一旦成绩被别人看到了,就千万不要画蛇添足地再找个机会说明了。其实有的人被人冠以“自我吹嘘”,也是有点冤枉的,因为他们说的还都是实话,只是喜欢在别人知道以后还不厌其烦地说自己的成绩。事实上,即使别人暂时没看到,但迟早也会知道,你不必担心成绩会马上消失。有的人是生怕所有的人不知道,不厌其烦地标榜自己。要记住:别人传播你的优点要比你自己去说可信一百倍。如果你能在你做了好事无人知晓的情况下,一言不发,那你就一定会成为一个受人尊敬的人。
真心话:
儿子,做人不是为了给别人看的,而是为了自我充实,自我满足。如果凡事都要别人肯定,自己才能高兴,那也太可悲了。活在别人的“眼光”里是很累的。
3.宽以待人
宽容是成功者应有的风度,这种风度是装不出来的,它是发自灵魂深处内在的修养,是一种良好的习惯,也是自然而然的体现。你只有真正地敞开胸怀,做到宽以待人,才有可能取得真正的成功。
凡能成就一番大事业的人必其有过人之处,那就是,他们都有着超人的才能和非凡的智慧,都有着宽广的心胸和谦让的作风,并使这些成为他们迈向成功的最好基石。
大海是宽广的。做人也应该有大海一样的胸怀,可以纳百川之水,这是一种虚怀若谷的精神。面对你未来的人生之路,你要学会用宽以待人的习惯和品行来征服你的世界。
如果你的行为让人们厌恶,那你就太危险了,因为这些看似和你毫无关系的人却可能会在将来给你带来致命性的麻烦。那些与你共事的人,即使是你的下属,只要受了你的气,也都会跟你作对。与此相反,只要你能做到宽以待人,那么即便你犯了严重的错误也会不伤大碍。有不少能力平庸的管理人员,都能安然地度过公司的人事大变动,原因就在于他们和别人交往时,能通情达理,讨人喜欢;一旦有了危急,支持他们的人就会帮助他们安然度过。事实上,一次危急之后,如果上司觉得他们都以练达的态度来面对这一切,说不定他们的事业反而会更上一层楼。
以怨报怨是品性不良的表现,以冤抱冤则是一种报复性行为。报复是心胸狭窄、气量太小的常规表现,同样算不得光彩和高尚。生活告诉我们,无论是直接使用暴力,还是间接制造阴谋,报复的结果大多都是两败俱伤。而宽容,则可使你表现出良好的教养,同时也能引发别人的积极回应。懂得宽容别人,也就给自己留下了回旋的空间,就不容易发脾气、闹情绪,或当面与别人冲突起来。而不宽容待人则会给我们带来更大的伤害。生活中有许多人因为不能宽容别人,有时还为一点小事,甚至一句闲话就自杀的也大有人在。但是,一旦宽容别人之后,我们往往便会经历巨大的改变,我们会从中体验到自己的富有和强大。当一个人能够宽容别人时,也就一定能够宽容自己。
当然,宽容并不是毫无原则的一味退让。对人性的坚守以及对尊严的捍卫都要求我们在适当的时候能狠下心来,如此宽容才是恰当的。
儿子,你现在或许对很多人和事都看不惯,认为许多人的做法和看法都是错误的,这并不值得奇怪,但你应该知道:不论人们观点的错误性是多么的显而易见,如果从观点本身来看,他们是诚实加以对待的,那他们就是值得尊重的,他们不应因此受到惩罚或遭到嘲笑。你要知道,愚昧迷信的观点,就如同双眼失明一般值得同情!无论何种情况下,要是一个人迷路了,那我们能说迷路是犯罪、是可笑的吗?宽容与仁慈心会要求我们尽自己所能地帮助那些误入歧途的人迷途重返、改邪归正,同时也禁止我们处罚或讥笑他人的不幸。
一些人很愿意成为你的朋友和合作者,但如果你对他人的要求过于苛刻与挑剔的话,你就容易失去这些合作与交流的机会。一个宽以待人的人,可以对那些在意见、习惯和信仰方面与自己不同的人表示友好和接受。宽容最能够表现出一个人的耐心、明智与品性。
宽容可以表现出一个人高贵的品格,而怨恨就像是个危险的引线,足可引爆人们心中浮夸的虚荣与自尊,甚至足可以置人于死地。天下最愚蠢的人,也懂得批评、咒骂与仇恨他人,而大部分这么做的人,无论做什么事都是很难成功的。只有学会宽容,做一个品格高尚、胸怀宽阔的人才有可能成功。
当一个人狠狠地打击自己的敌人时,实际上无异于给了敌人以致胜自己的力量。这种力量可能会影响自己的生命和快乐。如果仇敌们知道自己是如何地令这个人担心、苦恼的,他们肯定会兴高采烈地跳起舞来。这种怨恨不仅无法伤害到对方,反而使自己的生活变得像地狱一般。
真心话:
亲爱的儿子,你要想成就一番事业,就要养成宽以待人的品性。一个宽宏大量、与人为善,能主动为他人着想,积极地关心和帮助他人的人,肯定能讨人喜欢、被人接纳、受人尊重,从而更具魅力,也能真实地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4.别掩饰自己的缺点
缺憾往往是我们进入另一种美丽的契机,不完美是生活的一部分,拥有缺陷是人生另一种意义上的丰富和充实。儿子,正视你的缺陷吧,它或许会将你带入到另一完美风景中。
有一只猫,对于自己的缺陷总是百般掩饰。老鼠偷吃了东西并跑掉了,它说:“我嫌它太瘦,等以后养肥了再说。”到河边捉鱼,被鲤鱼的尾巴打了一下,它说:“我不是想捉它——捉它还不容易?我就是要利用它的尾巴来洗洗脸。”
后来,它掉进河里,同伴们打算救它,它说:“你认为我遇到危险了吗?不,我是在游泳……”话没说完,它就沉没了。“走吧,”同伴们说,“它又在表演潜水了。”
无疑,这是一只可怜而又可悲的猫,儿子,你或许发现在这个世界上有许多人和它很相似:他们自欺欺人,生活在虚无之中,认为自己的缺点是见不得阳光的,不能勇敢面对,于是极力去掩盖。
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有优点和缺点,绝对没有十全十美的人。但一个人如果能了解自己的优点和缺点,以及这些优点和缺点在不同时段对自己所代表的意义,那么他就差不多接近完美了!
人的优缺点有的是与生俱来,无法加以改变的;有的则是被后天环境诱发而成的;有的则与品性无关,纯粹是一种外在的客观条件,例如美与丑、胖与瘦。
而不管你愿不愿意,这些优缺点都将会伴随你一段时间,甚至是你的一生,对你产生重要影响,并且影响别人对你的态度,成为你在社会上求生存的助力或阻力。
儿子,对于你来说,身上也难免会存在这样或那样的缺点,但这并不值得畏惧,你要知道,父亲从不会因为你身上的缺点而妄加非议,因为在这个世界上,真正完美的人是不存在的。
但是,你应该谨记,有了缺点而百般掩饰却是非常可怕的。百般掩饰自己的缺点,无疑是让蛀虫在自己身上蛀洞,最终只能毁了自己。
身上有缺点并不可耻,你要敢于面对,勇于承认自身的错误和缺点,这是智者的心态,也是勇者的行为。
真心话:
从现在开始,正视自己身上的缺点吧,别像那只猫一样,最终落得一个可悲的下场。
5.诚信是你的立身之本
诚信是一种美德,更是一种可贵的品质。养成诚实守信的好习惯,是为人处世的根本所在,是一个人取得成功的艰实基础。
不论在生活上或是工作上,你的信用越好,就愈能成功地打开局面,做好工作。同时也能更好地驾驭众人。所以,你必须重视你自己所说的每一句话,生活总是照顾那些讲话算数的人,食言是最不好的习惯。如果这样,你就无法取信于人,更别提赢得他人尊重或管理他人了。
儿子,不管在什么情况下办什么事,一定要对自己所说的话负责。你用自己的行动来说服别人的异议,让他们看到你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大家的利益。这样,你就给人一个可信的面孔,接下来你的工作就顺利多了。
历史上著名改革家商鞅为了尽快实施自己的变法主张,就曾巧设计谋树立“守信誉”的形象。
公元前350年,商鞅积极准备第二次变法。
商鞅将准备推行的新法与秦孝公商定后,并没有急于公布。他知道,如果得不到人民的信任,新法是难以施行的。为了取信于民,商鞅采用了这样的办法。
这一天,正是咸阳城赶大集的日子,城区内外人声嘈杂,车水马龙。时近中午,一队侍卫军士在鸣金开路声引导下,护卫着一辆马车向城南走来。马车上除了一根三丈长的木杆外,什么也没装,有些好奇的人便凑过来看个究竟,结果引来了更多的人,人们都弄不清怎么回事,反而更想把它弄清楚,人越聚越多,跟在马车后面一直来到南城门外。
军土们将木杆抬到车下,竖立起来。一名带队的官吏高声劝众人说:“丞相有令,谁能将此木搬到北门,赏给黄金10两。”
众人议论纷纷。城外来的人问城里的人,青年人问老年人,小孩问父母……谁也说不清怎么回事。因为谁都没有听说过这样的事。有个青年人挽了挽袖子想去试一试,被身旁一位长者一把拉住了,说:“别去,天底下哪有这么便宜的事,搬一根木杆给10两黄金,咱可不去出这个风头。”有人跟着说:“是啊,我看这事弄不好是要掉脑袋的。”人们就这样议论着,看着,没有人肯上前来去试一试。官吏又宣读了一遍商鞅的命令,仍然没有人站出来。
城门楼上,商鞅不动声色地注视着下面发生的一切。过了—会儿,他转身对旁边的侍从吩咐了几句。侍从很快奔下楼去,跑到守在木杆旁的官吏面前,传达商鞅的命令。官吏听完后,提高了声音向众人喊道:“丞相有令,谁能将此木杆搬至北门,赏黄金50两!”
众人哗然,更加认为这不会是真的。这时一个中年汉子走出人群对官吏一拱手,说:“既然丞相有令,我就来搬,50两黄金不敢奢望,赏几个小钱总是可以的吧。”
中年汉子扛起木杆直向北门走去,围观的人群又跟着他来到北门。中年汉子放下木杆后被官吏带到商鞅面前。商鞅笑着对中年汉子说:“是条汉子!”拿出50两黄金,在手上掂了掂,说:“拿去!”
消息迅速从咸阳传向四面八方,国人纷纷传颂商鞅言出必行的美名。商鞅见时机成熟,立即推出新法。第二次变法最终果然取得了成功。
《周易》中说:“天之所助也,顺也;人之所助也,信也。”由此可知,对人诚信的行为可以追朔至殷商时代。孔子曾就此问题问过他的学生子贡:“足食,足兵,民信三者哪个更重要。”子贡想了想,却反问孔子,去二留一怎么办。孔子想了想说:“去兵,去食,唯民信不可去,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足。”当然不排除这是统治阶级的一种统治手段,但值得肯定的是这却是行之有效的做人智慧。
真心话:
任何承诺都是严肃的,它是人格的标签。你如果能做到言必行,行必果,那么你所追求的成功一定不会遥远。
6.退一步海阔天空
如果你老把眼前利益看得很重,反而会失去永恒的利益。很多时候是“识时务者为俊杰”,吃吃眼前亏,才有后来福。
一天,狮子建议9只野狗同它合作猎食。它们打了一整天的猎,一共逮了10只羚羊。狮子说:“我们得去找个英明的人来给我们分配这顿美餐。”
一只野狗说:“一对一就很公平。”狮子很生气,立即把它打昏在地。
其他野狗都吓坏了,其中一只野狗鼓足勇气对狮子说:“不!不!我的兄弟说错了,如果我们给您9只羚羊,那您和羚羊加起来就是10只,而我们加上一只羚羊也是10只,这样我们就都是10只了。”
狮子满意了,说道:“你是怎么想出这个分配妙法的?”野狗答道:“当您冲向我的兄弟,把它打昏时,我就立刻增长了这点儿智慧。”
俗话说:“好汉不吃眼前亏”,但是儿子,我要对你说“好汉要吃眼前亏,识得时务为俊杰”。
以上面这个寓言为例,狗能分到一只羚羊就是眼前亏,它若不吃,换来的可能是狮子的利瓜,而若吃了,则就万事大吉,你认为那个更划算呢?
“好汉要吃眼前亏”的目的是以吃“眼前亏”来换取其他的利益,是为了“存在”和更高远的目标,如果因为不吃眼前亏而蒙受更大的损失或灾难,甚至把命都丢了,那我们还谈什么理想?
可是有不少人一碰到眼前亏,就会为了所谓的“面子”和“尊严”,甚至为了所谓的“正义”与“公理”,而与对方搏斗,有些人因此而一败涂地无法东山再起,有些人则因获得“惨胜”而元气大伤!
汉朝开国名将韩信是“好汉要吃眼前亏”的最佳典型,乡里恶少要他爬过他们的胯下,不爬就要揍他,韩信二话不说,爬了。如果不爬呢?恐怕会遭到一顿拳打脚踢,韩信不死也丢半条命,哪来日后的统领雄兵,叱咤风云?他吃眼前亏,为的就是保住有用之躯,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真心话:
当你在人性的丛林中碰到对你不利的环境时,千万别逞血气之勇,也千万别认为“士可杀不可辱”,甘心吃眼前亏,对你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7.自尊、自爱、自强
做人人格自尊第一重要,不能利欲熏心,为了金钱去出卖自己的人格。拿得起,放得下,做人为自尊、自爱、自强而活,而不是为金钱生活。
辉的父亲生就一副菩萨心肠,一向温文尔雅,但六月的一天,辉却目睹了他对一个陌生青年走了火般的严厉训斥。
那是个星期天,辉陪着父亲正在大街上散步,迎面撞上一个蹲在地上向行人乞讨的年轻人,只见他面前放着一个牌子,上面介绍他是一个大学生,来这座城市打工,但未找到工作……
父亲凑上去,问那年轻人真是大学生吗,年轻人点点头。
刚才还说说笑笑的父亲陡然变了脸色,像一头暴怒的狮子,将雷霆般的呵斥,暴风骤雨似的倾泻到年轻人头上:“收回你的手,你这不知道羞耻的家伙,回去照照镜子,看看你那熊样,也配称大学生,你的书都白念了……”
平素说话柔声细语、从不带脏字的父亲,这一顿劈头盖脸的训斥,连辉都惊呆了,那个年轻人更是惊愕不已。
“快滚,别在这里丢人现眼。”父亲不容置辩地喝道。
那年轻人真的在众目睽睽下,垂着头乖乖地走开了。
望着胸膛还在剧烈起伏不已的父亲,辉还未缓过神来,父亲从兜里掏出50元钱,示意辉过去交给他刚才责骂走的年轻人。
辉不解地望望父亲,父亲长叹一口气,命令辉赶紧送去。
当辉追上那个年轻人,请他原谅父亲的冲动时,那个年轻人满脸羞愧地向辉真诚地感激道:“谢谢你父亲,我将一生铭记他的教诲,请你转告他,我知道接下来该怎么做了。”
年轻人转身走了,辉还握着那张钞票久久地愣在那里,脑子里一下子塞满了父亲常说的那六个字——自尊自爱自强。
儿子,听完这个故事,你的内心是不是有一种震动呢?自尊自爱自强,这是我们的为人之本,当你的灵魂在迷茫中徘徊,信心在挫折中慢慢丧失时,始终要记住这六个字,才不会使你自己连人格也一同堕落在迷茫的街头。连自己都瞧不起自己的人,又有谁会瞧得起你呢?
真心话:
儿子,对于你来说,人生之路还很漫长,其中必有挫折与痛苦,但只要你能够时刻记住自尊、自爱、自强这六个字,并将其用之于实践,那么这世上就没有你过不去的“坎”!
8.拒绝拖延和抱怨
拖延和抱怨是缺乏责任心的两种表现。拖延是成功者最大的敌人,抱怨是无能者最好的发泄。
习惯为自己找理由的人往往也是办事拖沓的人。把前天该完成的事情拖延敷衍到后天甚至更晚,这是一种很坏的工作习惯。对于渴望成功的你来说,拖延最具破坏性,也是最危险的恶习,它会使你丧失进取心。一旦开始遇事推托,就很容易再次拖延,直至变成一种根深蒂固的习惯。解决拖延的唯一良方就是行动。当你开始着手做事——任何事,你就会惊讶地发现,自己的处境正迅速地改变。
拖延是对生命的挥霍。拖延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司空见惯,如果你将一天时间记录下来,就会惊讶地发现,拖延正在不知不觉地消耗着我们的生命。
你大概有这样的经历,清晨闹钟将你从睡梦中惊醒,想着自己拟订的计划,同时却感受着被窝里的温暖,一边不断地对自己说:该起床了,一边又不断地给自己寻找借口再睡一会儿。于是,在忐忑不安之中,又躺了五分钟,甚至十分钟……
拖延是对惰性的纵容,一旦形成习惯,就会消磨人的意志,使你对自己越来越失去信心,怀疑自己的毅力,怀疑自己的目标,甚至会使自己的性格变得犹豫不决。
拖延的人往往还喜欢抱怨。也许你觉自己压力过重,要做的事太多,也许你觉得没人理解,没有知己好友。于是,你不停地抱怨,感叹命运对自己的不公。
但你所不知道的是,喜欢抱怨的人在世上是没有立足之地的,烦恼忧愁更是心灵的杀手。缺少良好的心态,如同收紧了身上的锁链,将自己紧紧地束缚在黑暗之中。
没有人会因为坏脾气和消极负面的心态而获得奖励或提升。仔细观察任何一个管理健全的机构,你会发现,最成功的人往往是那些积极进取、乐于助人,能适时给他人鼓励和赞美的人。身居高位之人,往往会鼓励他人像自己一样快乐和热情。但是,依然有些人无法体会这种用意,将诉苦和抱怨视为理所当然。
那些喜欢大声抱怨自己缺乏机会的人,往往是在为自己的失败找借口。成功者不善于也不需要编造借口,因为他们能为自己的行为和目标负责,也能享受自己努力的成果。
人往往是在克服困难的过程中产生勇气、培养坚毅和高尚的品格的。常常抱怨的人,终其一生都不会有真正的成就。
或许你正住在一间简陋的破屋里,心中梦想着宽大而明亮的殿堂,那么,你首先应该做的是努力将这间小屋变成一个干净整洁的天堂,将你愉悦的精神充满这间小屋。
不妨想一想,你喜欢哪一种工作伙伴呢?是那些总在抱怨、总在找借口的人?还是那些乐于助人、有活力、值得信赖的人呢?
抱怨是无济于事的,只有通过努力才能改善处境。
人们如此善于找借口,却无法将工作做好,这的确是一件非常奇怪的事。如果那些一天到晚想着如何欺瞒的人,能将这些精力及创意的一半用到正途上,他们就有可能取得巨大的成就。
克服拖延的习惯,将其从自己的个性中根除。这种动不动就推卸责任的习惯,正在啃噬你的意志,除非你革除了这种坏习惯,否则你将难以取得任何成就。建议你以下方法克服这种恶习:
第一,每天做完自己应该完成的工作,而且不必等待别人的指示就能够主动去完成;
第二,忙完自己的事情后,尽量帮同做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而且不期望获得报酬和感谢;
第三,每天要将养成这种主动工作习惯的价值告诉别人,至少要告诉一个人。
真心话:
只知道拖延和抱怨,那必将一事无成。儿子,如果你想做出一番事业来,就一定要拒绝这两种恶习。
9.不可目中无人
目中无人、高高在上者不但不能引起别人的尊重,反而会引起他人对你背后甚至当面的讥笑。获得别人尊重的惟一要诀,就是练好“谦”字功,先尊重别人。
富兰克林年轻时,是一个骄傲自大的人,言行不可一世,处处咄咄逼人。造成他这种个性的最大原因,归咎于他的父亲过于纵容他,从来不对他的这种行为加以训斥。倒是他父亲的一位挚友看不过去,有一天,把他唤到面前,用很温和的言语,规劝他一番。这番规劝,竟使富兰克林从此一改往日的行为,踏上了他的成功之路!
那位朋友对他说:“富兰克林,你想想看,你那不肯尊重他人意见,事事都自以为是的行为,结果将使你怎样呢?人家受了你几次这种难堪后,谁也不愿意再听你那一味矜夸骄傲的言论了。你的朋友们将一一远避于你,免得受了一肚子冤枉气,这样你从此将不能再从别人那里获得半点学识。何况你现在所知道的事情,老实说,还只是有限得很,根本不管用”。
富兰克林听了这一番话,大受感动,深知自己过去的错误,决意从此痛改前非,处事待人处处改用研究的态度,言行也变得谦恭和婉,时时慎防有损别人的尊严。不久,他便从一个被人鄙视、拒绝交往的自负者,一变而成为到处受人欢迎爱戴的成功人物了。他一生的事业也得力于这次的转变。
如果富兰克林当时没有接受这样一位长辈的劝勉,仍旧事事一意孤行,说起话来不分大小,不把他人放在眼里,那结果一定不堪设想,至少美国将会少了一位伟大的领袖。
儿子,只要你认清了这一点:妄自尊大,将使与你接触的人们,个个感觉头痛,获得一个不快的印象,从此你所能交得的新朋友,将远没有你所失去的老朋友那样多,直到了众叛亲离的绝境而后已。试想到了那时,你做人还有什么趣味?你行事还有什么伟大的成就?你的名誉还能靠谁来传扬呢?
要改正目中无人的不好癖习,并不是一件难事,只要记住:未来要去成就的丰功伟业还多呢,现在即使有了一点点小成就,比起未来的成就也只是微乎其微。即使有人已对你大加赞美,也只是表明他们的眼界太低,而不能说是你的成就已达顶峰。当你对人说话时,应该打定主意:你是在向对方吸取学识经验,而不是把你浅薄的学识全部搬出来炫耀。你发表意见,必须抱着求人将它改善的目的,而不是用来压倒人。因为实际上,没有一个人是情愿被迫接受任何意见的。
人们都不喜欢那些常爱自吹自擂的人,你当然不愿人家也是这样看待你。那么最好的办法,就是在自己谈吐行动之间,处处给人留下一个自由回旋的余地,如果你的意见的确是对的,他们经过思索之后,自然会乐于接受的。万一他们抱着一种成见,始终坚持不接受,那你也必须知道:过分强调、夸大的语气,并非是征服他们的武器,反而易使他们更走异端,与你深沟高垒地对峙起来了。
真心话:
处世唯“谦”字了得,你若一味狂傲自负,目中无人,那只会失去处世的根本,落得个“茕茕孑立,形影相吊”的悲惨下场!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