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上的培训是不需要来讨论社会知识问题的,因为社会知识是很微妙的,不需要用讲课的方式来告诉大家。大家来通用电气做实习生,我相信很重要的是,大家会了解,在一家通用电气这样的公司里,它的工作岗位是怎样的,有怎样的工作要求,然后你可以看到自己学习的专业知识跟它是不是匹配,等你们回到学校,就知道将来自己应该怎样学习。在座的各位能被通用电气选为实习生,说明你们很优秀,包括你们能有实习这样的意识。但是,我在这里要告诉大家一个三元知识模式。
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爸爸妈妈对我们有很多家庭教养,让我们知道“好不好”。小时候做了件事,爸妈会表扬你“真是好孩子”、“真乖”。所以,在家庭教养中,我们获得的知识是“好不好”、“是不是一个好孩子”。但是你今天在通用电气获得的东西,通常我们把它叫做“能不能”。实习结束了,公司可能会说“谢谢,你非常好,但是我们不能留你”,为什么?因为虽然你符合“好”的标准,但是你不符合“能”的标准。公司会研究你的潜力是不是以后能胜任这样的工作岗位。公司最关心的是你的同事关系,是否可以和大家一起很好地做事,虽然你可能有点毛病,但是如果总的来说比其他人能干,还是会比其他人优先录用,起码不会像机关那样因为你离过婚而考虑你的思想作风问题。
传统的知识体系只包括这两部分知识,“好不好”和“能不能”。但是事实上还有第三个知识,社会知识,叫做“懂不懂”。你如果做到了,人家会说“这个孩子怎么这么懂事”。如果你没有做到,人家会说“怎么这个事也不懂呢”。这部分知识的特点是,有的时候你觉得没有什么,没有的时候你又觉得有什么,特别容易被忽略。在过去多生子女时代,孩子可以很快地学到这一知识,但是今天独生子女这一代的人却不容易学到。这是我今天重点和大家分享的内容。
在“好不好”和“能不能”之间,尤其在和陌生人接触的时候,也就是大家培训和实习的这段时间,社会知识的发挥特别重要。进入公司后,同事会带你和客户见面。在与陌生人接触的时候,社会知识被人们衡量和评价得特别多。比如握手,这个动作是陌生人之间使用得最多的典型模式,它最早的来源是通过握手来表明双方手上均没有武器。我前阵子去新西兰旅行,新西兰民族舞蹈中有一个表演形态,叫HAKA,就是在客人到来的时候,一个武士在家园中跳舞,然后扔一个东西在地上,看这位客人去不去捡。如果不捡,代表他看不起主人,接下来就开打;如果捡起来,代表我是友好的客人,想来拜访主人,那么会有一群女人出来唱歌迎接,表示欢迎来客。这就是社会知识,如果你明白,这就只是一个仪式,可如果你不懂,就要被攻击了。
对于这部分社会知识,当人们界定你不懂的时候,后果会很严重,因为人们通常把“懂不懂”转换成“好不好”。很多情况下公司人事决定留谁的时候,大家讨论说“谁谁不错”,虽然可能他的能力并不比其他人强,但是至少他这个人不错,这就是由社会知识部分表现出来的。本来“好不好”是指你的思想品德和价值观好不好,但思想品质没办法研究界定,比如在某些地方的市民文化里贪小便宜是很普遍的,这不代表不正直,但北方的同学可能就认为这种行为不端、思想不好。在社会心理中,往往会把一个价值转换成为另外一个价值,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要重视这部分的知识。
那么为什么我们现在要特别把这部分内容拿出来讲呢?其实社会知识应当是从社会中去学习的,并不需要专门培训。以前是多生子女时代,孩子是散养的,是被放到社会上的,而现在的孩子是圈养的,跟社会的接触度比较低,甚至有些富二代还会被隔离到国际学校去,和社会的隔离度更高,孩子从小接触不到社会知识。以前大人之间经常出现的对话是:“你孩子多大了?”“我孩子打酱油了。”意思是说,小孩子从小已经会从事一些社会性工作,五六岁的时候就会帮爸爸妈妈打酱油或借根葱,甚至看管一个摊子,从小就承担社会任务。
在我们的成长中,社会知识通常来源于四个圈子:第一个圈子是家庭和亲友,也是我们最亲近的圈子;第二个圈子是同学;第三个圈子是单位;第四个圈子就是没有限制的社会。
先看第一个圈子。我们现在更多的是和家人的交往,适应家庭中的规则。你在家里不把爷爷当爷爷,要坐在爷爷的位置上,这是没问题的,因为家里的规则和社会上的规则是非常不一样的,而且有的时候正好相反。同学们在实习和工作中经常可能出现这样一种情况——“我长这么大还从没有人对我这样说过话呢”,“我长这么大还没有人这么批评过我”,没错,因为你从小生活在亲友圈里,但现在放到野地来了。所以,在家庭圈子中待的时间越长,在社会上的适应性就越低。家里接受的是静态的小圈子社会知识,这些知识在你真正踏入社会后基本上是不能用的。非常典型的情况是,一到放假同学们就整天和家人待在一起。现在有个词叫“宅”,就是年轻人减少了跟社会的接触度,这种情况下他们的社会知识程度是很低的。在独生子女时代,家长从小宝贝小孩;学校考试的杠杆效应越来越明显,关心就是考试分数,社会联系这方面的知识学校是不教的。这样下来,考成状元的小孩子通常是有问题的,他们花太多时间去专注考试,反而忽略了很多其他东西,在社会认可方面并没有优势。
下面再看同学、同事这两个圈子。同学一开始都是陌生人,后来就不是了,这叫体制型陌生人,跟单位里的同事很像,但最大的区别是,校园里的同学关系是相对有限和稳定的,交往的频率和熟悉的程度会比较高。比如在座的实习生到了通用电气,看其他的实习生是陌生人,公司的同事也是陌生人,这个意义上来说,跟同学有相近的地方,都属于体制型的陌生人。但是如果在实习中,经常接触客户或者其他的合作伙伴,再或者公司举办了大规模的展示活动,活动中你会接触大量的陌生人,那么这部分社会知识就能表现出很大的价值。因为如果你没有做到,别人会说:“你不是通用电气的吗,怎么连这个小事都不懂?”全国40%的学生是在大学城里学习的,大学城的特点是出了城就是乡下,学生基本上没有办法跟社会多联系,最多在同学里搞搞关系,做生意也只能做同学的。所以,刚才我看了,通用电气在选人的时候,不太偏爱大学城里出来的学生,因为他们会更缺少社会沟通的机会。他们身上有的地方你看着不顺眼,但却又说不清哪里出了问题,这就是社会知识欠缺。社会知识是一种隐藏的知识,没有专门的书叫《社会知识概论》,也没有人专门提供社会知识。这就是我今天跟大家分享社会知识的很重要的原因。
最后,还有一部分我们自己的社会生活,包括在社会上开展点活动、发展下自己的爱好、交两个网友,都属于社会野地的范畴。特别是当你自助游的时候,怎样才能找到对这个地方特别了解的人,告诉你什么地方的东西最好吃、什么地方最好玩、哪里住宿最便宜、哪里蚊子少等等,就是一个在你没有现成关系的情况下获取知识的过程,社会知识可以帮我们挖掘资源。当你有了较多的社会知识的时候,就会有较多的社会关系,从而能够获得较多的社会资源。有社会知识和社会技能的人,通常表现出很强的管理能力。
今天我要和大家分享书面的35条人情世故。其实人情世故包括两部分—黑白两道,我今天给大家说的都是白规则。这35条是我为刚刚进入职场的同学挑选出来的,特别是针对独生子女提出来的。正式的社会规则比这些多得多,而且很重要的一个特点是,他们都是情景性知识。我们在学习社会知识的时候,可能会觉得用起来不太自然,这很正常,任何技能在刚开始使用的时候都会有这种感觉,之后就会慢慢地从刻意的行动成为习惯,再就成为技能了。社会技能也是一样,如果社会技能和你过去的行为习惯不一样的话,还会涉及行为调整的问题,因为要改变过去你在家里形成的行为模式,所以不适应是很正常的。而且要真正把握好分寸也不容易,就跟烧菜一样,有个火候的问题,要经常练习、把握。
当然,每个人都会学会掌握适合自己的分寸,比如说,有些社会知识,对长得比较好看和长得不好看的人,用法是不一样的。你会发现,人们对面容姣好的人,宽容度是较大的;而对长得不那么讨人喜欢的人,人们的苛刻度是比较高的,尤其是刚开始交往的时候。但如果经过长期交往已经赢得信任,则是相反的,人们对好看的人总是没有安全感,就像谈恋爱的时候男生老觉得她随时会成为别人的女朋友一样;如果对方长相一般的话,心里就会比较踏实。因此社会规则是在互动中被不断调整的。如果用心对待,很好地掌握技巧,别人就会觉得你很懂事,和你交往很舒服。如果只用一刀切的方法和人相处,对方就会觉得不舒服,因为每个人是不同的,而如果你留心其他人的不同并能用不同的方法和他们交往,人家就会觉得你特别周到,非常细心。
我这里给大家介绍一下这35条:
1.即使不是面对大人物,我们也要用请教的态度和口吻,而不是傲慢的姿态,因为人不可貌相,很多良师益友往往来自不起眼的生活与工作中。
我们不管对谁,都要用请教的口吻,即使你以后成为领导,或者即使你面对的不是领导,都要用请教的口吻。我们进行调查的时候,面对任何人,不管他是老百姓,还是大官,都很真诚,因为他们在那个领域就是我们的老师,因为我们真正拥有的技能是很有限的。到了通用电气,你会发现,你最有可能从某些人身上得到知识,这些人不是高级别的领导,不是部门经理,而是你周边的人。如果你懂得把周边的人发展成良师益友,领导一定会重视你,因为你才干三个月,就可以比干了三年的人都懂事。
2.在吃饭的场合主动做点菜者,不要请主人与主宾点菜,因为那不是尊贵者通常做的事情,但是请注意,一定要询问他们的喜好,而不是只管点自己爱吃的东西。这需要平时研究菜单,积累点菜的经验。上桌的时候要尊重主人的安排,不要贸然先行入席。
大家要学会点菜,原则上要熟悉四个菜系—川湘粤沪,知道这四大菜系里的几个招牌菜。如果哪个实习生可以帮领导点一桌好菜,他凭这条就能脱颖而出,因为大部分同学都不会,所以建议大家研究一下菜单。如今很多老板很苦恼只要吃饭就都是他点菜,下面的人都不会,所以会点菜是非常露脸的事。不仅露在老板面前,还露在客户面前,客户会觉得“你们实习生都会点菜,我们正式的员工都点不出来”。
3.经常发现朋友、伙伴与同事(甚至小孩子)值得肯定的方面,注意,即使是老板也需要被人肯定,但是对上层的赞扬应尽量私下进行,而对一般的朋友与同事则应公开赞扬。
我们通常很容易就能发现自己比别人强的地方,领导批评自己的时候也是不服气,老看到自己好的地方,没有看到自己差的地方。大部分情况下我们的能力是通过被正面的肯定激发和带动起来的,所以我们要学会发现周边的人的优点,哪怕很微小。你会发现,你给别人以肯定,别人就会很高兴,愿意给你的东西自然也会多得多。
这里特别要提醒大家的是,领导是强烈需要被肯定的,因为人们通常会觉得领导干什么都是应该的,他们做事很辛苦,心情自然比较郁闷,如果你肯定了他,他会很开心。但是有一点,对自己的领导,给予肯定不要放在公开场合,否则有拍马屁之嫌,而对职位低于你的或者跟你平级的人,则要在公开场合肯定。
4.在得到别人对自己的相貌、处事、人品的赞美时,不要表现出理所当然的样子,也不要假意否认,合适的方式是表示感谢,尤其要感谢朋友的肯定与支持。
当我们得到肯定的时候,中国人传统的方式是谦虚,“我真的不行的”。现在还有一种方式是,有些独生子女会说,“当然了,我穿衣服一直很好看的”。这两种方式都是不讨好的,人家都会觉得跟你交往有点别扭,所以最好的方法就是感谢人家。
5.学会使用便条,包括借条、领条、请假条、申请信等。如果你能很主动地使用这些便条,会让其他人对你刮目相看,感到你很规范。而且如果你懂得请其他人也这样做,你将来就能更好地与他们有凭有据地打交道。
学会写便条在通用电气这样的公司,优势会更加明显。假定你跟着跑外勤,本来没有要求你记录,但是你一定要记得带一个小本本,然后随时记下来,回来后写出一个纪要和备忘录,领导就会说,“这个孩子太有出息了,太懂事了”。因为现在大多数的小孩子都没有这样的意识。
纸条化或者书面化,能够让你很好地进行跟进、管理。而且建议你注意一下书面的格式和规范,比如写领条的时候,写“兹领到”,那个“兹”字很重要,会显得很有文化。行为是肢体符号,说话是语言符号,写条也是语言符号,人们通过一系列符号体系确定你“好不好”、“懂不懂”。
6.即使你不是服务人员,在朋友或者同事有客人来的时候如果能主动倒水,会让朋友与同事很有面子。这会让你的朋友与同事特别感谢你的姿态。
如果有客人访问你的同事,恰好你同事在忙,而你给客人倒一杯水过去,效果会很好。因为这个同事会觉得很有面子,访客也会认为这个单位很热情,同事和你之间的距离就会因为这一杯水被极大地拉近了。我们需要做一些对其他人有利的事情,即使是很微小。再比如如果有第三者在的场合,给人们一些帮助,得到的认可和感谢会是加倍的。
7.如果你觉得自己是新手或者是地位比较低的人,不仅要勇于不耻下问,还要做到主动询问别人的需要,而不是等领导或者资深的同事来对你表现出亲和,因为他们这样做往往需要特别的努力。
实习生到了单位,要不耻下问,虽然有些内容是不让问的,但可以对一些没有限制的内容主动提问、主动请教。因为在竞争性的工作当中,主动的人通常会被认为是更加具有担当能力的人。
8.记得在别人不在座位的时候热情地帮助他们接听与记录电话、接收信件、传递信息,并要及时提醒团队的同事一些你知道的重要日程安排。
9.在征询了别人意见之后再进入别人的房间,阅览别人的书架或者参观室内物品;经别人同意再用别人的电脑;坐在别人的私人座位上,不要翻动别人的物品。
实习生在单位尚处于不稳定时期,要注意人们还存有陌生感和半陌生感,所以一定要经过允许才能到人家的座位上,取人家的东西。
10.出席别人的活动需要有对方的邀请,如果不能出席应提前通知;迟到的话要在适当的时间通知主人,到了以后要解释;带未经邀请的朋友要事前通知主人。
平时走亲戚,可以不经过邀请就去吃饭,但是在正式场合,出席是要经过邀请的,不要做不速之客。如果不能出席,也要通知人家,还要告知原因。
11.不要向别人索要礼物,收到别人的礼物不管是不是喜欢都要表示感谢,因为送礼者会很在乎你的反应;不要把别人送你的礼物转送给别人,尤其是还保留着原来送礼者的符号与痕迹的礼物,会显得很没礼貌。
商业交往场合中,如果你说“最近我要过生日了”,这里面就涉及受贿的嫌疑,所以当你成为一个专业人士的时候,不要轻易收礼物。另外要特别注意不要转让礼物,如果上面还有公司的LOGO,更加不要转让。
12.在有多个出席者的场合,应主动介绍自己的朋友给其他人,或者主动在你认识的朋友之间穿针引线。那些被缓解了陌生感的朋友会特别感
谢你。
大家若有机会出席一些社交和鸡尾酒会的场合,要注意扮演积极引荐人,主动帮助你认识的几个方面的人互相认识,不要只顾自己喝酒聊天。中国人特别容易出现鸡尾酒效应,熟悉的人在一起聊天,接受陌生人的兴趣不高,也不愿意帮助别人认识陌生人。
13.有不同地位朋友在的场合,要保持微笑,体贴地招呼那些内向的、不为人注意的、可能有点自卑感的朋友,在社交中对弱势者的帮助会得到他们特别的感激。面对社会地位较低者,尤其是在你不能适应对方的生活条件与生活习惯时,要克制自己的不适感与负面情绪,尽量主动先打招呼。
在社交场合,你特别需要照顾的人是谁?就是那些看起来特别有自卑感的人,他们会表现得畏畏缩缩。如果我们对这些人提供帮助,将来对我们的帮助会很大。举个例子,大学里面跳舞的时候,那些长得好看的已经有一大群人排队,那些打扮了半天还只是心灵美的,如果你请她们跳舞的话,她们会对你非常好,只因为心存感激。你看,在社交场合你对别人提供了帮助,会得到非常高的回报。
14.有好东西的时候不要吃独食,主动告诉他们你所知道的好消息。有好事时能想到别人,会让别人觉得你把他们当成了好朋友。
有好吃、好玩的东西、好书,要跟同事和朋友分享,有时候也可以跟客户分享,可以很好地改善客户对你的看法。分享好消息的行为模式,往往可以确定你和其他人之间的关系。
15.别人做错了事,不要用情绪化的方式加以批评,尤其要注意就事论事,避免连带评价别人的人格、个性与家庭教养。批评时如果能提出解决方案就更好。批评时应不忘肯定别人的长处。如果批评时用语能较幽默,负面效果往往会更少。被批评或者遇到尴尬的时候能幽默自嘲,也能提高交流的建设性。
对于其他人的批评,不要用情绪化的方式,比如不要用“你怎么会这样”之类的语言。如果你比较情绪化,建议你在想批评别人之前先停半个小时,半小时之后再去批评人家,大部分人的怒气在那半小时之内就消化没了。
16.好汉不吃眼前亏。但在很多时候,如果对问题争执不下,也不要继续火上浇油,而应冷静下来,多收集一些数据材料,想得更明白点再讨论。
在公司里可以争论,但不要吵架,当一个问题争执不下的时候应该冷静处理,而不是把声音搞得很响。声音越响,你离被炒越近。特别是在规模大的大公司里,非常强调规范化和理性化的沟通。
17.在你没有充分把握的时候,应用“争取”与“尽量”这样的口吻回答别人的邀约,一旦承诺就要尽最大努力去履行。诺言是指100%能做到的事情。如果你有三次甚至更多的对同一个人没有履行诺言的记录,那这个人通常就不会再认真对待你的约定,这就是所谓的信用问题。
18.虽然在商言商,但是我们要尽量不计回报地先为别人做点什么,这样就可以在心理上赢得比别人优越的债权感。一个人的社会地位是别人对他负有的社会债务感的总和。
我鼓励大家做事情的时候,要先投入,而不是等人家来投入。到了一个新场合,虽然资历比人家低,但我们愿意先做事,包括以后在两个部门扯皮的时候,愿意自己先做,老板会认为你不错。你先做了就拥有了社会债权,没有做的人则拥有社会债务,人的社会地位就等于社会债权心理的总和,拥有社会债权越多,社会地位越高。比如大家一起吃饭,一定要做第一个埋单的,先行投入,当然也不要每次都埋单,人家就会认为你是埋单机器。
先行投入最重要的一点是,别人会认为对你亏欠一点。以后比如说评选谁是最优秀的实习生,因为你请人家吃过饭,大家就会都愿意填你。所以,大家不要以为考评啊、选票啊都是因为你的真本事,其实是因为你的社会形象。对大家做过一些好事,或许就会换到其他东西,这是社会交易的模式。
19.为子女者应尽早学会衣被自理,并帮做家务;有工作者应主动承担办公室里不起眼的杂务。
20.为子女者或小辈者与父母、长辈、尊敬者同行不抢道,让行、让座、让茶、让食,宴席开吃邀请大家同食。
21.参加宴会、与朋友同食,不挑剔埋怨食物,不因不喜而不举筷,即使不喝酒也要以茶代酒致敬。
吃饭的时候,要有意识地把自己喜欢吃的东西夹给旁边的人吃,夹一两次就够了,表明了你的心意。再比如喝酒,“我从来没有喝过酒,今天喝一点点”,就表明你今天是很特别的表现。
22.向师长或他人发问、商讨或请教时,应起立,先致意问候。
当你问问题的时候,特别是向资深的同事问问题时,一定要站起来。虽然是细节,但可以显示你很懂事。
23.背后不说对他人或是不喜欢的人不好的话,严厉的意见应向当事人面提,对人肯定的话倒可以背后说说。
八卦是单位很难根除的,心理学的研究也表明八卦有助于延年益寿,所以为什么女的比男的活得长,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女的比男的更八卦。但是,从另一个方面来说,在单位里面八卦是很容易被其他人批评的,尤其当你资历还不够老的时候。八卦的特点就是,资历越老,八卦对你的影响力越小;资历越浅,八卦对你的杀伤力越大。所以当同学们还只是实习生的时候,千万不要传八卦,到做了正式员工则可以稍微说一点,到成为老员工的时候,就可以说了。
24.说话需自律,对失意的人不说自己得意的话,不张狂高举自己的地位、子女以及家里的财产,见老年人不说丧气话,多说鼓励他人的话,不轻易严厉批评人,与人绝交也不必说狠话做狠事。
不好的话当面说,而且要先说好的,再说不好的。还要注意,如果你没有更好的建议,也请你不要说。我们会遇到很多困难,包括发现公司的一些不足,是很正常的,没有一个组织是完善的,没有一个领导是完美的,人非圣贤。假如没有想出更好的办法,就不要轻易提出,否则就是发牢骚。牢骚只会影响我们的情绪。
25.对小贩、苦力,别太讨价还价,与劳苦平民说话也要有谦恭之态。
比如说在外面买桃子,小贩说“一块五”,你说“不行,一块三”。对苦力和小贩这些社会地位较低的人,不要那么苛刻,那不算本事。有本事的话,表现好一点,提升快一点,钱赚得多一点。
26.受人接待、得人鼓励,应致感谢,或邮件致意或专门找机会致谢;长者赐礼,不应推辞。
如果得到一个人的帮助或者表扬,你就有了很好的理由给对方写一封邮件,“谢谢今天对我的鼓励,希望以后可以继续得到你的指教”,这样很容易发展出一些新的社会关系。特别是地位比较高的领导,也许有时候只是象征性地表扬你一下,但对你来说是很特别的,所以你要提醒他一下,“昨天你表扬我了,我非常感谢你”,他会觉得你非常有心。今天的社会上不缺乏有能力的人,但缺乏有心的人,如果稍微多做一点有心的事情,就可以积累到很多的社会知识。
27.不当众剔牙、打哈欠、伸懒腰、吐唾沫、抓身挠腮,未经征询不抽烟,不醉酒见客。
28.用餐、已眠或衣衫不整时不访客或不接待访客,待客即应周正。
对80后来说,因为掌权的是60后、70后,他们很希望看到男生穿西装、女生穿职业装,但大部分80后都不喜欢,所以建议你们稍微破一下自己的规矩,领导会认为你不错、很有职业感。职业场合不是我们表现自己偏好的场合,里面的规则不见得都是我们喜欢的,所以只有我们尊重这些规则,才能比较好地被接纳。
29.接待来客、见尊客应先伸手相握,帮助引座,协助落座,另有主人则应听候主人安排座位。
通常80后中被优先提拔的干部,看起来不太像80后,而是比较像70后,比较好说话、好合作、也比较听招呼。所以你要把老板当老板,职场当职场,把规矩当规矩。
30.对朋友,平日在无事之时就应致电,或邮件或写信问候,而不应只在有事麻烦别人的时候才联络。
大家平时和朋友联络时常说“有事给我打电话”,朋友交往中最重要的规则是,没事的时候也打电话,那么稍微有点事的时候才好叫朋友帮忙;如果平时不打电话,则不太叫得动朋友。所以大家有事没事的时候,暂时用不着的人也要多联系。
31.远客来访,应尽量设宴招待;有客人来应备礼,受礼应还礼;到远地访问应先向当地朋友了解当地的偏好与禁忌。
如果部门来了远方的客人需要有人接待,而此时刚好到了下班时间,很多人会说因为有约会去不了,这个理由当然可以理解,但从另外一个方面来说,如果你成为唯一陪他吃饭的人,他就会认为你很特别,一顿饭的工夫就能赚到一个人对你长时间的感激。而且公司里他只对你有好感,因为其他人没有和他吃过饭。
32.初见应请教对方尊姓大名,如别人问你“尊姓”或“贵姓”,应答“免贵姓某”或答“免贵,叫我某某好了”。
我经常会碰到有些同学,我还没有问他“贵姓”呢,他就说“免贵姓王”。请大家注意,人家问你“贵姓”,你再说“免贵”,否则说“我是某某”就可以了。
33.入乡随俗,人鞠躬我亦鞠躬,人作揖我亦作揖,人问候我亦问候,人握手我亦握手,让人有融入亲近之感。
有时候我们到一个新地方,不知道这个地方的规矩是什么,原则上就照葫芦画瓢。一个地方有一个地方的规矩,你要入乡随俗。
34.称呼应显亲近感,称呼到访的公司可称“我们公司”,而不是“你们公司”;称“我们在座的同事”,而非“你们的员工”;称“我们公司现在做的业务”,而非“你们公司做的业务”。
35.质疑别人应多有依据,不信口开河;虽有理,措辞亦应注意和缓,态度要诚恳,有求教之语;评论别人前应反思自己能否做到。
在质疑其他人的时候,要知道自己有没有事实依据,尤其是从管理的角度来说,要把所有的事情都回归到事实上,就没有什么事情是不能调解和处理的了。
社会知识需要我们多留心和琢磨,而且不同的单位规则也不完全一样,需要我们格外留心才能学得更好,也能得到更多的欣赏。大家都能这样做的话,工作环境、社会环境才会更加舒服。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