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琳·柯林斯于1956年出生于纽约州小城艾米拉。这里是美国的“滑翔机中心”,拥有美国最大、历史最悠久的滑翔机博物馆。从懂事时开始,柯林斯就会跑到滑翔机博物馆旁,花上几个小时,出神地凝望各式各样的滑翔机起飞降落。
1963年,苏联女宇航员捷列什科娃独自一人驾驶太空飞船遨游太空71个小时。这时,柯林斯才刚刚6岁。10岁时,她开始跟随兄长参加模拟火箭的发射活动并非常热衷飞行。柯林斯家并不富裕,她的父母甚至买不起一张飞机票。不过,柯林斯的梦想并不局限于坐一趟飞机。她把自己大部分的业余时间用来看书——从滑翔机的历史,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出现的各种战斗机的介绍。16岁开始,高中生柯林斯开始在校外打工挣钱,到她19岁那年,终于攒够了1000美元。这个内向、腼腆的女中学生带着这笔“巨款”,来到离家最近的飞行学校。当时,几乎还没有哪个飞机驾驶学校收过女学生。不过,飞行学校的老师、一个开过战斗机的越战退伍军人收下了勇气可嘉的柯林斯。
1978年,大学毕业后的柯林斯如愿以偿地进入空军,开始接受为期一年的飞行训练。此后,她担任了T–38飞机的教练飞行员,并多次驾驶C–141大型运输机向海外运送美军部队和武器装备。她累计飞行时间高达5000多小时,曾先后驾驶过30多种不同类型的飞机,飞行经验极其丰富。1985年,柯林斯进入俄亥俄州空军技术学院深造,1988年在斯坦福大学获得硕士学位,1989年又在韦伯斯特大学获航天系统管理硕士学位。1990年她被选入加利福尼亚州爱德华兹空军基地试飞员学校学习,第二年即被选拔为预备宇航员。此后的日子里,柯林斯作为一名航天飞机的驾驶员与33名男同事一起进行标准化训练。她对自己的要求非常严格,为了闯入以男性为主的航天驾驶领域,她推迟了婚期,也没顾上要孩子。她的丈夫杨斯是一名飞行员,十分理解和支持她。经过5年的努力后,柯林斯终于成为了一名真正的航天飞机驾驶员。
1995年2月3日凌晨,柯林斯驾驶“发现”号航天飞机发射升空,与另外5名宇航员一起开始了美国航天飞机的第六十七次飞行。这让她成为有史以来第一位航天飞机的女性驾驶员。这次飞行为期8天、行程580万公里。柯林斯要驾驶航天飞机实现与和“平号”空间站的轨道会合,飞行难度相当大,且充满了危险。2月6日,柯林斯驾驶“发现”号在距地面385公里的高空轨道上追上了俄罗斯的“和平”号空间站。在相距800米时,柯林斯将自动驾驶改为手动控制飞行,将两个载人航天器在太空中的距离缩小到11.3米。它们以相对于地面时速2.8万公里的时速并肩飞行,机下是湛蓝的太平洋。柯林斯的成功显示了妇女在太空飞行中的卓越才能。当她返回地面时,记者问她下一个目标是什么,她毫不犹豫地回答:“当然是担任航天飞机的指令长了!”两年后的1997年5月15日,柯林斯再次驾驶“亚特兰蒂斯”号航天飞机上天。与6名宇航员一起完成了与“和平”号空间站的第六次对接飞行。在历时9天的飞行中,把美国宇航员福勒送上空间站,并把在空间站居留了4个月的美国宇航员利宁杰接回。同时给空间站运去了2吨急需的补给品和设备。
1998年3月,柯林斯被召进白宫,当时的美国第一夫人希拉里·克林顿在白宫正式宣布任命她为美国宇航局唯一的女性航天飞机机长。在此之前的美国航天史上,从未有一个女性能够成为航天飞机的领导者,担负起完成一次重大航天行动的重任。
1999年7月23日,柯林斯以指令长的身份率领4名宇航员乘坐“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上天飞行。尽管这次飞行由于燃料积聚超标和天降暴雨而两度推迟发射,但柯林斯不急不躁,沉着等待,终于成行,这体现了她良好的心理素质。航天飞机起飞5秒后,柯林斯发现电源短路,立即向地面控制中心报告电池箱发生故障,结果查明是电力系统出现暂时短路,对飞行没有影响。进入轨道后,她指挥成功释放一架质量为20吨的“钱德拉”天文望远镜。7月28日在柯林斯的指挥下,“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在夜幕中平稳地降落在肯尼迪航天中心的跑道上。一个3岁的小女孩儿跑向从舷梯上走下的柯林斯,扑进她的怀里,迎接母亲结束这次250万公里的太空飞行的胜利归来。地面控制中心对这次任务的评价是:一次“非常漂亮”的飞行。
2005年7月26日,柯林斯作为资深宇航员,承担了一个具有历史性的重任,她担任了“发现”号的机长,率领6名宇航员,在“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失事的阴影中重新起飞。这次成功的飞行,柯林斯和她的机组成员以完美的表现,挽救了因“哥伦比亚”号失事而遭受打击的美国宇航局的声誉乃至命运。
知识链接
柯林斯是一位打破航天领域性别壁垒的巾帼英雄,她于2006年退休。一年后,也就是2007年10月,美国“发现”号航天飞机与空间站成功对接,而指挥对接的航天飞机指令长梅尔罗伊与空间站指令长惠特森都是女性,从此航天事业进入了女性“掌权”的时代。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