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学森祖籍浙江杭州,1911年12月生于上海。18岁那年,钱学森考入上海交通大学机械工程系学习。他在交大成绩优异,各门功课都在90分以上,获得免交学费的奖励。交大毕业后,钱学森考取清华大学赴美留学生。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正值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时期。虽有罗斯福总统提出“新政”,但也难以解决各种矛盾,特别是劳动就业的激烈竞争问题。在学校和工厂,种族歧视的行为和目光随处可见。1935年,钱学森在麻省理工学院航空系学习初期,面对某些美国同学傲慢地讥笑中国愚昧落后现象,他不服气地挑战说:“中国现在是比你们美国落后,但作为个人,咱们人比人,你们谁敢和我比试?”后来,只用了一年时间,他就获得航空硕士学位,为中国人争了气。然而,中国学生在麻省理工学院毕业后,要到美国的航空工厂实习,却不受欢迎。这迫使钱学森将专业研究方向由航空工程转为航空理论。好在这也正是他的志趣和特长所在。1936年,钱学森从美国东海岸的波士顿,来到西海岸的加州理工学院,专程拜见世界著名的力学大师冯·卡门,没想到他们第一次谈话就给冯·卡门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冯·卡门觉得这个文质彬彬的年轻人,一脸认真的神情,对他提出的所有问题都回答得十分精确、简明,非同寻常,钱学森的聪慧和敏锐深深地打动了他。因此,冯·卡门欣然接纳他为自己的博士研究生。
1945年初,美国政府为了抢先接管和获取德国的火箭研究技术,决定派遣冯·卡门率领一批技术专家前往德国考察和摸底,钱学森也是考察组成员之一。为行动方便,他们都被军方授予军衔,冯·卡门是少将,钱学森是上校。他们考察的第一站是设在布伦瑞克附近森林中德国空军的一个秘密研究所,它由德国空军司令戈林直接领导。钱学森与考察团成员详细地察看了研究设备,分析了技术成果,并审讯了有关研究人员。
在慕尼黑,考察团遇到了从德国V–2火箭基地逃出来的400多名工程技术人员,其中包括著名火箭专家冯·布劳恩、普朗特尔。考察团也审讯了这些人。回到美国后,钱学森向空军领导人作了十分精彩的汇报。为此,他获得了空军司令阿诺德上将的通令嘉奖。美国军方在总结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军事技术工作时,给了钱学森很高的评价,赞扬他为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巨大的无法估量的贡献”。1947年,刚刚36岁的中国科学家钱学森,被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聘为终身教授。
新中国成立后,钱学森准备回国,美国有人认为:钱学森的专业技术如果带回去,中国的科学技术将高速前进。海军的一位领导人曾对美国负责出境的官员说:“我宁可把钱学森枪毙了,也不让他离开美国!钱学森至少值5个师的兵力。”钱学森的回国计划受到严重的阻挠。美国官方“文件”通知他,不准离开美国。本来,他的行李已经装上了驳船,准备由水路运回祖国。可美国海关硬说他准备带回国的书籍和笔记本中藏有重要机密,诬蔑钱学森是“间谍”。其实,这些书籍和笔记本,一部分是公开的教科书,其余都是钱学森自己的学术研究记录。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几天之后,钱学森突然被逮捕,关押在一个海岛的拘留所里,受到无休止的折磨。看守人员每天晚上隔10分钟进室内开一次电灯,使他根本无法入睡。钱学森的遭遇,引起加州理工学院中坚持正义的同事和学生的同情,在他们和其他正直人士的强烈抗议下,美国特务机关被迫释放了他。可对钱学森的迫害并没有停止,他们限制他的行动,监视和检查他的信件、电话等。尽管有种种限制,但钱学森没有屈服。他不断地提出严正要求:坚决离开美国,回中国去!
5年过去了,钱学森争取回国的斗争得到世界各国主持正义的人们的支持,更得到了中国政府的极大关怀。周恩来总理曾亲自了解他的情况,并指示参加中美两国大使级会谈的中国代表,在会谈中提出钱学森博士归国问题。1955年8月,我国在这场外交斗争终于取得了胜利,美国被迫同意钱学森返回中国。
冲破重重阻拦而回国的钱学森,一头扎在了军事科学的研究中。根据中国的现代工业基础和科学技术水平,他提出了发展现代火箭技术的意见,并以奔放的热情投身到创建中国的航天事业中。他受命参与火箭研制的领导组织工作。当中国第一枚自行设计的火箭发射成功之后,发射人造地球卫星被提上了日程。当时,钱学森实际上是卫星、火箭和地面设备整个大系统的技术总指挥,在最关键的问题上,他总是冲在最前沿。有一次,为解决火箭滑行段喷管控制问题进行了半仿真试验,结果出现了箭体剧烈晃动的异常现象,设计人员有些不知所措。钱学森来到试验现场,认真听取了各方意见。他以丰富的学识,十分有把握地认定,火箭的滑行段已濒临失重状态,而地面的仿真试验并不代表空间运行的实际情况,因此,“晃动”不会影响飞行。钱学森一语定乾坤,使得火箭的研制节节提速。
“东方红”一号卫星发射成功后,1970年五一劳动节的夜晚,钱学森在天安门城楼上与毛主席、周总理站在一起,兴致勃勃地仰头遥望节日的夜空,寻找我们中国人自己的那颗会唱歌的星!
钱学森后来长期担任中国火箭和航天计划的技术领导人,对航天技术、系统科学和系统工程做出了开拓性的巨大贡献,被誉为中国“导弹之父”。
知识链接
1991年10月16日,党和国家鉴于钱学森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以及他对中国科技发展的杰出贡献和对国防事业的伟大成就,特别授予他“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称号和一级英模奖章。党和国家最高领导人特意为一位科学家举行授奖仪式,这在共和国的历史上还是首次。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