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科普知识枕边书:航天知识全知道-太空握手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人类进入航天时代不久,美国和苏联就开始了太空领域的早期合作。1972年4月5日,两国专家达成了太空合作的17点协议。至此,美苏两国首脑和专家实现了“地球上的握手”,为3年后两国宇航员在太空实现“轨道上的握手”奠定了基础。

    握手是人类见面或分别时的一种礼节性举动。人们在地面上握手非常简单,只要彼此把手伸向对方,然后握在一起就行了,可是要想让两艘宇宙飞船在太空“握手”就不那么容易了,而要实现美苏两国飞船的“握手”更是难上加难,因为两个国家的载人航天技术在其发展过程中不仅高度保密,而且各行其是,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这给飞船联合飞行带来很大障碍。为了排除这些障碍,在1972年5月到1975年7月,两国专家先后会见20多次,共同进行了11项试验,先后解决了两种飞船5个方面的相容性问题。

    为使飞船对接,首先必须使它们能够在太空中彼此找到对方,并测出相互间的距离。虽然“联盟”号和“阿波罗”号飞船的测距与交会装置原理相同,但它们的特点和操作方法却存在很大差别。为了节省时间,专家们没有重新研制这种系统,而是让“阿波罗”号飞船保持不变,仅修改了“联盟”号飞船的设计。由于“联盟”号飞船的光学特性不符合“阿波罗”号飞船的要求,必须把它的外表变成乳白色,但是这样将打乱飞船内部的温度条件,最后专家们决定把“联盟”号漆成部分白色加部分绿色,同时还在“联盟”号装上了白色闪光灯。经过这样的改动后,“阿波罗”号飞船的宇航员能够比较容易地发现“联盟”号飞船。

    专家们需要解决的第二个问题是对接装置的相容性问题。为了研制一种新的对接装置,美苏两国专家们分别举行了10次会议,最后采纳了苏联专家提出的环—瓣结构。对美国来说,这种结构好是好,但必须对“阿波罗”号飞船进行“伤筋动骨”的修改。为了避免花费时间和金钱再进行大量试验,美国专家特地制造了一套专门用于对接的密封过渡舱。它的一端采用美国原有的对接形式,与“阿波罗”号飞船指令舱顶端连在一起;另一端采用新的环—瓣结构,用于与“联盟”号飞船对接。

    对接密封过渡舱的研制成功,同时解决了令专家们头痛的另一个问题。长期以来,为了保障宇航员的生命,“联盟”号座舱一直充填氮氧混合气体,而美国充填的却是纯氧气体。有了密封过渡舱,生命保障系统的相容性问题得到了解决。为了不让宇航员从“联盟”号进入“阿波罗”号飞船前在过渡舱待太长时间,苏联专家克服了技术上的许多困难,特地使“联盟”号的气压降低了1/3。苏联的这一友好合作的举动,不仅使美国专家简化了对接装置,节约了制造费用,还为两国宇航员的互访提供了更多时间。除此之外,还先后解决了通信和飞行控制、组织机构和飞行程序诸多相容性问题,并完成了6次共计700小时的宇航员训练以及6次飞行控制人员的训练。

    参与“太空握手”的两艘飞船分别命名为“阿波罗”18号和“联盟”19号飞船。1975年7月15日,苏联拜科努尔发射场迎来了繁忙的一天。格林尼治时间12时20分,一枚巨大的“联盟”号火箭载着“联盟”19号飞船从发射台上腾空而起。与以往进行的许多次发射不同,苏联电视台对这次发射进行了现场直播,有一亿多苏联人从电视屏幕上看到了“联盟”号火箭喷着烈焰和浓烟拔地而起的情景。另外,美国驻苏联大使和美国宇航局副局长还被允许在发射场地观看这次特殊的太空飞行。

    “联盟”19号升空7个半小时以后,一枚美国的“土星”1B型火箭从肯尼迪航天中心将“阿波罗”18号飞船送入太空。在此后两天多的时间里,“联盟”19号和“阿波罗”18号两艘飞船,按照联合飞行文件规定的程序正常飞行,等待对接时刻的到来。

    经过51小时49分钟的飞行后,“阿波罗”18号和“联盟”19号在漆黑的太空中缓缓驶向对方,最后成功地实现了对接,像两只大手一样紧紧地握在一起。接着,两国宇航员开始互访。当对接过渡舱的舱门一打开,两位飞船指令长——列昂诺夫和斯坦福德的手就热烈地握在一起。列昂诺夫用英语对斯坦福德说:“很高兴见到您。”全世界的电视观众都兴奋地看到了这一具有历史意义的画面。

    在第一次历时10个小时的互访中,两国宇航员相互交换了国旗,并收到了苏联领导人勃列日涅夫发来的贺电。7月18日,即第一次互访后的第二天,两国宇航员开始第二次互访。当飞船飞经苏联伏尔加格勒上空时,苏联宇航员库巴索夫面对电视摄像机,向美国宇航员布兰德回顾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苏联红军在这里与德国法西斯进行的战斗。互访快结束时,斯坦福德向苏联观众转达了美国人民的良好祝愿。此后,两国宇航员又进行了两次互访,他们像一个友好大家庭的成员一样,一起进行科学实验,一起表演电视节目,一起回答两国新闻记者们提出的问题。两国宇航员联合进行的科学实验共有5项,包括人造日食实验、带状菌生物节律实验、微生物交换实验和紫外线吸收实验。经过6天飞行后,“阿波罗”18号和“联盟”19号飞船彼此松开了紧握在一起的“手”,带着32项令人满意的科学实验结果满载而归。

    美苏两国这次“太空握手”缓和了长期以来两国间你争我夺的太空竞赛,得到了全世界的赞誉。20年后,1995年6月29日至7月4日,美国“亚特兰蒂斯”号航天飞机进入轨道开始追逐俄罗斯“和平”号空间站,经过41个小时飞行进入对接距离之内。当距离缩短到82米时,“亚特兰蒂斯”号驾驶员操纵航天飞机以3厘米/秒的速度慢慢靠近“和平”号空间站的对接处,不久,这两个以相对于地面2.8万公里/小时速度运行的航天器对接成功。这次“太空握手”与20年前相比,规模大、时间长,而且合作的项目更多。它促进了国际航天站的建立,推动了航天技术的发展。

    知识链接

    航天器对接是指受控航天器通过对接装置与另一航天器相互接触,并通过对接装置将二者连接为一个整体的过程。人们掌握了这项技术,就可以把巨大而沉重的物体分批送入太空,再组装起来,像搭积木一样把一个个的舱体组合成一个大的整体。这是完成航天站、航天飞机、太空平台和空间运输系统的太空装配、回收、补给、维修、宇航员交换及营救等任务的先决条件。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