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号火箭长约60米,总重2400吨,起飞推力3500吨,能把100吨的有效载荷送入近地轨道。如果加上第三级火箭,则可把18吨的有效载荷送入地球静止轨道。它的运载能力比美国航天飞机还大4倍,堪称世界运载火箭之王。
“能源”号火箭继续沿用了苏联大型运载火箭自20世纪50年代后期以来广泛采用的横向捆绑助推器的结构形式,由两级组成。第一级是助推级,第二级是芯级。助推级由4个相同的助推器构成,每个助推器长32米,直径4米,质量约为375吨。助推器由液氧箱、箱间段、煤油箱和尾段组成。尾段内装设一台4个燃烧室的发动机,由一个配置在4个燃烧室之间的涡轮泵同时向4个燃烧室输送推进剂;芯级是苏联第一个采用液氧液氢火箭发动机的火箭级,长60米,直径8米,总质量约为800吨。推进剂约700吨,其中液氢100吨,液氧600吨。芯级上部是液氢箱和液氧箱,液氢箱长约40米,底部装有4台单燃烧室的液体火箭发动机。
与苏联以往的运载火箭相比,“能源”号的有效载荷并不配置在火箭的头部,而是安装在芯级的一侧。另外,“能源”号火箭并不直接将有效载荷运送入轨,而仅将其加速到亚轨道速度,在预定的轨道高度与有效载荷分离。有效载荷在分离后尚需依靠自身的发动机提供推力,加速飞行,直至进入所要求的轨道。由于“能源”号并不直接将有效载荷运送入轨,因此除轨道飞行器外,其他有效载荷都装在火箭旁侧的大型通用货舱内。货舱配有自己的推进系统。货舱长42米,直径6.7米,内部有效容积达1000立方米,净质量约15吨。
“能源”号发射时,第一、二级发动机同时点火,到达64公里高空时,火箭助推器工作完成后,可由地面控制成对地脱离芯级火箭回收,经修理能重复使用50次。芯级火箭继续把有效载荷送入200公里左右的低地球轨道,然后火箭落于太平洋的预定海域。
“能源”号火箭的总设计师古巴诺夫为了保证“能源”号的高可靠性,利用计算机进行过500次各种故障试验,借助200种实验装置对火箭整件和组件进行过6500多次试验,对全尺寸实物模型进行了5次试验。
1988年11月15日,“能源”号火箭将不载人的“暴风雪”号航天飞机载入太空轨道飞行,奠定了它的运载火箭之王的地位,为苏联航天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建立了新的功绩。
知识链接
“能源”号的近地轨道发射有效载荷的能力超过美国的“土星”
5号火箭一倍多。作为一种多用途运载工具,它既可用来发射航天飞机,也可为“和平”号轨道站发射组合舱,还可运送大型设备到轨道上建立太阳能发电站和完善太空基地以及将来向月球或火星发射载人航天器。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