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谍:历史阴影下的神秘职业与“幕后”文化-世界第二古老的职业——间谍的来世今生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间谍作为一种职业来说,其历史相当悠久。据可靠的历史研究表明,间谍是仅次于妓女职业的人类最古老的职业。那么间谍的今生来世又是怎样的呢?

    原生态:体能和武器的智慧延伸

    间谍作为一种职业来说,其历史相当悠久。据可靠的历史研究表明,间谍是仅次于妓女职业的人类最古老的职业。那么间谍的来世今生又是怎样的呢?

    著名的生物学家萨德尔曾经说:“谍报对于所有最原始的生物来说,都是必要的。当原生动物要获取猎物时,它们都要判断来自猎物的信息的真伪,以免陷入猎物的圈套。这种来自猎物的信息就是最早的谍报。”

    与虎豹、豺狼等动物相比,人类在力量和身体素质方面处于明显的劣势。要想免受野兽的侵扰,要想把巨大的野兽变为自己的美味佳肴,只靠肌肉和原始的武器是不行的,人类还需要利用自己的智慧。

    远古时代的人们常常是通过窥视和跟踪来获得猎物活动踪迹的信息,然后选择恰当的时机和地点进行集体狩猎。这种为了战胜强大猎物而获取的关于猎物活动踪迹的信息,就是最早的谍报。

    间谍史处女作

    伴随着最早的谍报的产生,间谍这种最古老的职业也诞生了。荷马史诗中著名的“特洛伊木马”就是最早的关于间谍的故事。

    据《荷马史诗》记载,位于爱琴海东海岸的特洛伊城,是当时欧洲大陆最富饶的城市,同时也是以斯巴达为首的希腊联盟觊觎的对象。希腊联盟一直在寻找掠夺特洛伊城的借口。

    机会终于来临了。公元前1193年,特洛伊国王普里阿摩斯的小儿子帕里斯访问希腊,带着希腊著名的美女海伦王后私奔回国。希腊人组成由阿伽门农率领的远征军去攻打特洛伊,打了九年未攻下该城。第十年,希腊联军的一位将领奥德修斯献计,把一批精兵埋伏在一匹大木马的腹内,放在特洛伊的门外。接着奥德修斯指挥木马之外的希腊士兵全部登上战船,制造撤兵的假象,这个巨大的木马被特洛伊人当成战利品高高兴兴地抬进城去。当晚,正当特洛伊人沉湎于美酒和歌舞的时候,藏在木马腹内的希腊士兵趁机杀出,打开城门,里应外合——特洛伊立刻被攻陷,杀掠和大火将整个城市毁灭。

    这批潜伏在木马腹内的希腊精兵,就是最早的间谍。由智慧的奥德修斯策划的木马计,就成为人类战争史上最经典的间谍行为之一。木马计作为人类间谍史的处女作,其历史价值远远超越了攻陷特洛伊城本身,它在思维层面开创了智慧间谍的先河,并从根本上将动物间谍和人类间谍区别开——被动获取情报升级为主动示假,从此间谍被赋予了新的含义,即人们在凭借身体力量和武器无法战胜敌人时的智慧延伸。也正是从这一刻开始,一部真正的人类间谍史登上了历史舞台。

    间谍成就的摩西神话

    两希文明的另一部经典《圣经》中也有关于派遣间谍的记载。《圣经》中用相当大的篇幅叙述了摩西带领以色列人逃出埃及,进入迦南的艰苦历程。

    摩西逃往迦南的行动,并不是一种盲目之举,而是经过深入细致的情报侦察后作的决定。

    据载,当时的犹太人流浪在埃及巴兰的戈壁荒野中,缺吃少穿,生活艰辛。他们经常爬到最高的山顶,去鸟瞰自己梦想中的家园——大山那边的迦南。那里绿草如茵,植被繁茂。对于长期居住于沙漠中的犹太人来说,能够生活在大山对面的迦南,简直是一生中最幸福的事情。

    对迦南充满渴望之情的犹太人,把占领迦南的想法告诉了自己的首领——摩西。摩西并没有草率行事,他首先从各部落中精选了十二名间谍,伪装成当地居民前往迦南侦察当地的情况。

    在临行前,摩西对这十二位身负重任的间谍说:“你们要仔细考察那里的情况:居住在那里的人力量是否强大?他们的数量有多少?此外他们居住的土地是否肥沃?他们那里有没有繁茂的植被和丰富的水果?你们要勇敢,多弄点儿当地的特产回来让我看看。”

    一个月后,这十二位派往迦南的间谍顺利地完成了任务,返回了埃及。他们带回了迦南的葡萄、石榴、无花果和橄榄,他们的侦察情报证实了迦南是块流着乳汁和蜜液的富饶之地。这些间谍的情报,进一步坚定了摩西带领犹太人逃往迦南的信心,最终成就了犹太人出埃及的摩西神话。

    可以说,从“荷马时代”(公元前11世纪到公元前9世纪)开始到中世纪,间谍都成为欧洲军事战争的重要角色。无论是波斯的赛琉斯大帝,还是马其顿的亚历山大国王,抑或是罗马帝国的恺撒君主,都是运用间谍搜集敌军情报的高手。他们之所以能够开创光辉万丈的盛世帝国,成为彪炳史册的军事领袖,与他们恰当地使用间谍是分不开的。

    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关于间谍的理论经典,是战国时期著名的军事家孙武的《孙子兵法》。在《孙子兵法》一书中,孙武认为:“欲索知敌情者,非间不可也。”想要获得敌人的军情,只有通过“间”这种特殊的方式。

    孙武根据用间手段,把间谍战分成五种:

    第一种,因间。“因间者,因其乡人而用之。”即利用同乡关系去从事间谍活动。第二种,内间。即利用敌人内部能够接近机密情报的人物来获取敌情。第三种,死间。“死间者,为诳事于外,令吾间知之,而传于敌间也。”即故意散布假情报,以达到离间对方的目的。第四种,反间。即收买利用敌人派来的间谍为己方服务,让他们成为“双重间谍”。第五种,生间。即“成功的匿名间谍”,他们是能够活着回来汇报情报的间谍。

    中国古人不仅对间谍进行了细致的分类,而且书写了成功运用间谍战的典范。据史书记载,战国时期的齐国名将田单就是一位杰出的间谍战专家。

    公元前284年,乐毅与赵、秦、魏、韩等国约期会师。他以燕上将军职,佩赵国相印,统帅五国联军浩浩荡荡向齐地挺进。行动进展顺利,在短短半年的时间里,连下齐国70余城,使齐国几乎濒临于亡国的边缘。

    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田单使用了反间计。他派出间谍,潜入燕国,到处散发“乐毅要在齐国称王”的谣言。向来与乐毅不和的燕惠王听到乐毅要在齐国称王的消息后,再也按捺不住心中的愤懑,决定撤去乐毅的将军职务,改派自己的亲信骑劫去接任乐毅。乐毅被迫交出兵权,出走赵国。田单抓住时机,大摆火牛阵,击破燕军主力,收复齐城70余座。

    战争是人类斗争的最残酷形态,其目的是使斗争一方在物理上被消灭或吞并,从而占领对方的领土并使之接受战胜者的意识形态。为达到这一目的,双方都殚精竭虑地设计陷阱,为自己设置保护屏障。这就使战争双方都不得不面对战场透明度的问题。间谍正是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人群。

    虽然早期的间谍活动还具有某些原生态的特点,如手段单一,方法落后,但是都为后期的间谍发展奠定了基础。间谍的根本任务——争夺战场信息优势,正是在早期确定下的。其隐蔽的斗争形式更为后世和平时期利益集团间不伤和气的斗争确立了初步的方式和方向。

    通过回顾间谍这一古老职业的诞生历程,我们不难发现只要是有战争的地方,就会有间谍的身影。在战争中,间谍就像幽灵一样伴随始终,间谍战成为了正面军事冲突背后的神秘战争。

    然而,当人们惊叹于历史事变背后的层层黑幕时,当人们惊叹于军事战争背后的秘密间谍战时,也为人类拥有的杰出智慧而惊叹!在这个由人类智慧缔造的第二战场,间谍凭借的不仅仅是强壮的身体、结实的肌肉,更是以柔克刚、变劣势为优势的智慧。

    他们或者以机密信息的窃取为突破口,凭借信息优势掌控和利用敌方情报,从而轻松挫败敌方优势;或者广布天罗地网,利用重重计谋把敌方的精锐力量引上不归路;或者干脆施展一番“装神弄鬼”的伎俩,频繁地制造“偶然”事件。

    可以说,当智慧融入到间谍领域的时候,这些原生态较量逐渐丧失了单纯的“本性”,并显现出蓬勃的生命力。正是从人类间谍诞生的那一天起,人类的智慧史从此多了一个庞大的分支。

    近代:宫廷内侍和外交官

    现代间谍活动的不少特征,在文艺复兴时期就已经出现。这时出现了现代意义上的民族国家,正是在这些国家的宫廷里,间谍活动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十六七世纪时,统治者不择手段地巩固和加强其权力,欧洲宫廷成为阴谋的中心。此时的大使除了完成外交使命之外,通常还要承担间谍和破坏的任务。到了16世纪后期,英国、法国和西班牙等国家都已经建立了官方机构来搜集国内外的政治和军事情报。法国的红衣主教黎塞留和英国的弗兰西斯·沃尔辛姆爵士都是高手。

    法国红衣主教黎塞留在秘密战争史上起的作用,比他在法国历史上乃至西欧历史上起的作用还要大得多。黎塞留生于1585年,他是在宫廷倾轧的环境里长大的,很早就出任宫廷信使,出色地掌握了侦察敌情和掩护自己完成各项任务的技艺。最初他想当一名军人,由于家庭环境的影响,他又很快决定做一名牧师。就在这时,留索斯克教区的主教神职空缺。黎塞留本有望继任,只因当时他刚满21岁,按教规规定,他还年轻,故不能马上就职。然而这个问题被他轻而易举地解决了。

    主教神职必须由教皇亲自授予。教皇问道:“你是否已达到教会规章所规定的任职年龄?”

    他按照教规,一边往地上跪一边回答说:“已经到了,教皇陛下。”事实上,他当时已伪造了自己的出生证。

    当就职庆典结束时,这位留索斯克的新主教突然叩拜教皇,高呼:“教皇陛下,请宽恕我犯了大罪,我还未到任职年龄。”

    教皇保罗五世也只得宽恕新任主教的过错并深深感到这个“滑头”前程远大,可能教皇已预感到,必须让这个“滑头”出任红衣主教并宽恕他更大的过错和令人不快的事。

    事实证明了教皇保罗五世的预感是正确的。在未来的30年里,黎塞留渐渐成长为路易十三的“重臣”。他在被任命之后干的第一件工作就是建立了内阁情报机构,该机构通过截取法国贵族的通信来对他们进行监视。通过这个情报机构,他说服路易十三坚决镇压了太后玛丽周围的贵族勾结地方割据势力发动的叛乱,协助路易十三解决了“国中之国”的烦恼,还亲自破获了王弟奥尔良公爵的叛乱。从此,黎塞留的政治地位渐渐稳固下来。黎塞留通过招募外国间谍,鼓动葡萄牙人和加泰罗尼亚热门起义反对西班牙的统治,从而使法国在避免卷入巨大战争的前提下削弱了哈布斯堡家族的势力。

    为加强中央集权,黎塞留设立中央各部,选派权力很大的主计官监督地方的行政、司法和财政。这种官职不能买卖、转让和世袭,随时由中央任免。他实行重商主义政策,奖励工商业,支持海外贸易和殖民掠夺。为支持对外掠夺和提高法国的国防地位,黎塞留积极扩建陆海军,使之成为令人瞩目的强大武装。

    黎塞留的敌人在反黎塞留的斗争中经常惯用的手法是与哈布斯堡串通一气。为此,黎塞留的谍报人员要善于解决错综复杂的任务,如查出宫廷内红衣主教的敌人,查出他们与西班牙和哈布斯堡的关系,以便最后直接为其对外政策服务。在此种情况下,黎塞留促使谍报工作具有了私人属性,以便更好地控制这个机构。他自掏腰包付酬金,其实他所付的酬金会很快因谍报人员被处死而得到补偿。作为优秀的谍报专家,他怀疑一切的作风渗透在所有的工作中。黎塞留甚至不相信自己的秘书,秘书抄写重要文件时,他会亲自监督秘书的工作。在黎塞留的整个政治生涯中,值得他信任的手下也仅仅有为数不多的几个。

    1573年,弗兰西斯·沃尔厄辛姆爵士被任命为国务大臣。他熟练地运用间谍和反间谍手段,粉碎了多次旨在推翻伊丽莎白女王、复兴天主教的阴谋。

    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一世在位期间,主要面临来自宗教的威胁。当时的英国是一个军事力量薄弱的新教国家,一直受到天主教国家和西班牙的威胁。对英国来说,以战争的形式来消除这种威胁无异于陷入灾难,因此获得敌国和反对者的有关情报就成为事关生死存亡的事情。因此当时英国一直维持着卓有成效的情报机构。

    伊丽莎白一世女王的堂妹玛丽是天主教徒,还是有可能继承王位的人之一。国内的天主教徒数次利用她意图推翻伊丽莎白一世女王,代之以一个天主教王国。1586年的巴丙顿阴谋就是营救玛丽的行动。整个密谋包括英国天主教徒起义,西班牙和教皇资助的武装入侵,以及刺杀伊丽莎白一世女王本人,营救被迫逃离苏格兰后被囚禁于英格兰的玛丽并扶植其为新女王。这场阴谋的核心人物是天主教军事组织——天主教耶稣会教士约翰·巴拉德。

    对于这场阴谋,弗兰西斯·沃尔厄辛姆爵士早有防备。沃尔辛姆的手下对巴拉德极为熟悉。同时沃尔厄辛姆雇用了一名双重间谍,此人很快就获得了阴谋策划者的信任,并查清了他们和玛丽之间的联系方法。阴谋者之间的通信被截获。在确凿的证据面前,众多的密谋者被处死,苏格兰女王玛丽于1587年2月8日被判处死刑。

    英国海军击败西班牙无敌舰队后成为世界海洋的霸主,并为此后成为强大帝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其中,沃尔厄辛姆利用自己在国外的影响,使西班牙国王菲利普无法得到远征所需的贷款,为英国争取到了充裕的准备时间,成为这场战争中无可争议的幕后英雄。

    为了适应统治者的谍报活动变化,间谍手段和现代意义的间谍理论在此时发展起来。密码技术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照相技术被首次应用于谍报活动。美国南北战争时期,由于摄影技术刚刚出现,它的威力在众多指挥官中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摄影师被允许对军事设施进行拍照,这成为交战双方的重要情报来源之一。南部联邦还通过摄影技术压缩信息,从而使情报能够藏在中空的纽扣里。

    同时电报技术被用于快速通讯,但其开放性也使其成为情报员争夺的焦点。为了保密,密码技术被发明了。在随后的“一战”开始时,人力间谍被认为是交战双方的主要威胁,但是后来事实证明信号情报更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世界大战中的人为“偶然”

    人类历史是一次跨越时间和空间的超级博弈,置身其中的人们充分发挥自己的谋略和实力,不断利用偶然的机会制造必然的胜利,利用必然的规律限制偶然的危机,在分合与破立的夹缝中血战前行。

    世界大战,作为人类历史中最重要的一部分,也不能摆脱偶然和必然之间的博弈。间谍的“加盟”,为第二次世界大战演绎了精彩纷呈的“偶然”闹剧,他们最终改变了战争双方的力量对比,改变了“二战”的进程。

    在欧洲战场,英国之所以能够抵抗住德军的狂轰滥炸,英法联军之所以能够在诺曼底成功登陆,这些都得益于那些辛苦作战的双重间谍们。

    武尔夫·施密特就是一位在“二战”中功勋卓著的双重间谍。这位谍报史上的天才人物,在“二战”中进行了极其精彩的表演。作为一名双重间谍,他一面为“二战”时的同盟国搜集最重要的政治、军事情报,从而为正义战胜邪恶建立了不朽的功勋;另一方面,他又以虚假情报成功地欺骗了纳粹德国,以至于直到战争结束仍被视为忠诚于纳粹的间谍。

    武尔夫·施密特出生于德国,父亲是德国人,母亲是丹麦人。伍尔夫是一个身材颀长、金发碧眼的帅小伙子,富有才华。他非常喜欢希特勒的《我的奋斗》中法西斯式的哲学思维,是个地道的纳粹追随者,所以他加入了纳粹党。伍尔夫不仅有着讨人喜欢的外表,而且具有负责精神和清醒的头脑。他当时还是吕贝克大学法律系的学生,但由于受到了纳粹所谓“瓦格纳浪漫主义”的影响,未踏出大学校门的他就开始热衷于“维护祖国”的狂热行动。

    由于武尔夫乐于冒险,所以他被德国间谍组织的一位负责人普雷托里乌斯选中。武尔夫的母语是德语,他的英语说得很差,而且带有很重的地方口音。所以,在被派往英国前夕,他接受了从语言到间谍技能的全面训练。由于武尔夫悟性高、名声好,他被确定为派往英国的理想人选。

    1940年9月19日夜间,武尔夫·施密特登上一架德国军用飞机朝英国飞去。他在剑桥郡和哈福德郡交界地区跳伞。正在伍尔夫打开伞向下降落时,他突然发现自己飘移的方向在变化,他正在越来越近地靠近一个飞机场尽头的高射炮群。他感到炮兵好像毫无觉察,一点儿反应也没有。他心中一亮:是不是这个飞机场已被纳粹的先遣部队占领了?着陆时他的降落伞碰上了一棵树,足踝在黑暗中被扭伤了。武尔夫藏好了降落伞和无线电收发报机,然后在野外寻找了一个栖身之地。黎明时分,他试图寻找失落的手枪,结果没有找到。他一瘸一拐向附近的一个村庄走去,教堂清脆悦耳的钟声给他一种平安无事的感觉。在村子里,他买了一只新手表,吃了早餐,然后他决定去火车站。

    疼痛的脚使他行走不便,在走过一个村口时,他看见了一台抽水机,于是他决定去洗洗脚,以减轻痛苦。就在他洗脚时,一个国民巡逻兵走了过来:“请拿出你的证件,先生!”

    他的外国口音,加上伪造的英国身份证,使这位巡逻兵觉得有些诧异,于是他被带往剑桥警察局。

    武尔夫不知道,在他空降前夕,他已被另一名被捕的德国间谍卡罗里出卖。英国军情五处的官员早已通知他降落地点的陆军和警察当局。一名陆军军官和一名下士已经在附近的一个谷仓那儿听到黑暗中飞机飞近的声音。声音消失后,下士发现了降落伞消失在树丛中,军官和下士立即开始了跟踪。正当他们不慌不忙地观察时,国民巡逻兵已捷足先登。要把这个德国人带到军情五处,看来他们不得不立即插手,一旦一个间谍在公开场合被抓,就不再可能成为双重间谍,因为德国无论如何也能得到他被抓的消息。

    军情五处的军官们很快见到了这个相貌堂堂的德国3725号间谍。他们用德语对话,一开始,武尔夫还以为这是化装的德国间谍来迎接他呢。当他意识到他已被俘时,他感到极为震惊。经过短暂的查问,他被塞进了一辆黑色货车,驶往军情五处020营地。

    武尔夫·施密特对自己突然被捕感到十分吃惊,更为惊奇的是,他受到了彬彬有礼的接待。按照训练时“阿布威”间谍机构教给他的理论常识和出发前训练官员对他的告知,他本应看到英国居民乱成一团,如同在法国、丹麦和荷兰所发生的一样。但事实上并非如此,他看到的是一个平静的、秩序井然的社会。从他偶然听懂的警卫人员的对话中,他也获得了同样的看法。

    军情五处把武尔夫·施密特看做是一个理想的试验对象,试图先在精神上摧毁他的防线。审问是一种彬彬有礼的交谈,很少提什么问题,仅仅进行种种暗示,如军情五处已掌握了他的什么情况等。

    经过一连几天的心理攻坚战后,武尔夫的心理防线终于崩溃了,他成了一名英国谍报机关控制下的双重间谍,并以“塔特”为代号。

    为了保持长久的双重间谍身份,武尔夫被给予了和通常间谍一样的自由。当伍尔夫亲眼看到遭德国飞机轰炸后的英国仍然是个自由、幸福的国家,人民仍然在欢笑、在歌唱、在庆祝赢得每一次战斗胜利的时候,他从心灵深处明确了自己的立场。从此,他把希望留给了英国,义无反顾地倒向了英国一边。

    武尔夫按照“阿布威”派给他的任务,定期发送有关英国战斗机和军舰制造计划方面的情报。内容包括:夸大机场被轰炸后损失的程度,诱开德空军轰炸的目标,提供假的军舰制造计划和新型飞机的产量。武尔夫成为英国情报部门最优秀的双重谍报人员。

    事实上,武尔夫一直被“阿布威”作为优秀的间谍人员看待,这种看法随着战争的继续愈加提高。他提供了在德国人看来非常有价值的情报,比如卡罗里在企图逃跑未遂之后不再从事间谍活动,德国空袭的目标损坏程度等等。远在战争结束前,他就已经被提议授予一级铁十字勋章。武尔夫是丹麦人,为了使他得以授勋,“阿布威”通过无线电报特准他加入德国国籍。铁十字勋章是十分值得珍视的,在战争还没有结束就授勋,特别是还使用了宝贵的无线电通报时间,这在世界谍报史上是绝无仅有之举。

    人们总以为,既然武尔夫的德国主子已对他的忠诚和能力奖掖有加,英国必定会以一种心理上很体面的方式对待他。得到铁十字勋章,可能会使一些谍报人员认为背叛祖国是一种罪恶。然而对武尔夫来说,却是受之即忘,毫不在乎。武尔夫可以粗鲁地对待他的主子们,甚至当他收到他们给的钱时,他竟然对他们说他“今晚要狂饮一通”。他还曾说:“我想,现在该是我休假的时候了。”尽管如此,他仍然被授予了勋章。

    “阿布威”一经确信武尔夫是自己在英国最好的间谍,便向他提出了各式各样的问题,诸如:“在福克斯通、利明和奥尔厂通地区有无足以阻碍空降的建筑物或机械装置?在切斯特以西之哈瓦登是否已建成一家维克斯地下工厂?”面对这些问题,武尔夫只能和英国军情五处合作,提供假情况,或者说去长途旅行度假了。

    不过,武尔夫提供给德国人的假情报中也掺入了一些真实的内容。武尔夫被允许泄露关于空袭迪埃普的确切情报,希望以此使德国人相信他以后关于在北非登陆和在诺曼底登陆的假情报。

    直到1945年春天,武尔夫还发回了关于海上布雷区域的情报,告诉德国潜水艇不能进入有效的封锁区。

    在这场战争的最后几个月里,双重间谍们为英国海军部做了大量的骗敌工作。那时已经搞清楚,德国的潜水艇已不必再浮上水面充电。这给搜索潜水艇造成巨大困难。唯一的解决办法就是在敌潜水艇可能进入的深水区布雷,而水面上其他舰船则可以安全通过。英国海军情报局需要让德国人确信,这样的深水区多极了,远比事实上存在的要多得多。这一骗局就是通过武尔夫实施的。他向德国人报告了纯属虚构的在某些海域布了雷的详细情况。看来,武尔夫的报告起了作用,德国人一直在据之行事。

    为了使德国人对他的电报完全相信,武尔夫告诉德国人说,他的关于布雷的情报来自一个嘴巴不严的英军雷舰舰长。

    “二战”结束后,武尔夫感到返回故乡并以自己的欺骗作为扬扬自得,无异在损害之上又加上侮辱,更何况他的德国主子们待他又那么好。经申请,他获准留居英国,在伦敦附近的一个乡村里过着一种谨言慎行的单身生活。

    后来,一位研究“二战”的英国历史学家,公布了关于武尔夫的上述材料。据这位历史学家分析,武尔夫当时被编入一个称为“莉娜队”的间谍小组,负责管理他们的是德国汉堡空军一处的尼古拉斯·李特逊少校,而空投间谍任务仅仅是德国“海狮计划”的一部分。可喜的是,英国军情五局和伦敦警察厅刑事部特别分部已打入了这个间谍网,而且操纵了这个网中的多名间谍分子(其中就包括武尔夫)充当双重间谍,而德国“阿布威”组织却丝毫未发现。

    无论德国人怎样拟订他们的间谍潜入英国的方案,英国的反间谍组织皆了如指掌。事实上德国人在英国长期经营的主要间谍网已被全部破坏。

    不难看出,武尔夫的传奇经历仅仅是双重间谍的一个缩影,也许这些双重间谍的产生本身就出于偶然,但他们又通过频繁的谍报窃取、暗中破坏和阴谋串供为原本就扑朔迷离的战争形势添加了更多的未知数。就在这些偶然事件进行着一步步量的积累的时候,整个战场的形势也在潜移默化中发生了质变。

    正如这位历史学家所言:世界反法西斯同盟之所以能够战胜法西斯同盟,是因为以英国为首的许多反法西斯国家在许多方面都使用了双重间谍。他还断言,假如没有像武尔夫这样的双重间谍的帮助,那么“二战”的历史肯定会重写。

    “反恐精英”的谍眼

    自从“9·11”事件以来,“恐怖主义”就成为全球人类的共同敌人。现在全球恐怖势力已经走向联盟时代,每年发生的全球恐怖袭击事件与日俱增。与巴以冲突、车臣问题等传统威胁相比,国际恐怖主义“有过之而无不及”。

    自2005年5月伊拉克进入立宪选举以来,恐怖袭击席卷全国,并延伸到约旦、黎巴嫩和沙特等接壤国家。美国反恐联盟为扩大伊战效果,撬动地区政治格局,使黎巴嫩成为新的地区冲突地带,矛头直逼叙利亚。与此同时,国际恐怖主义势力针锋相对,以攻对攻,加快将恐怖袭击从中东引向欧洲,从2004年发生的“3·11”西班牙马德里大爆炸到2005年“7·7”伦敦大爆炸,国际恐怖势力西进战略获得成功,欧洲不情愿地被彻底卷入战后伊拉克问题的困境之中。

    令人深思的一件事是,虽然2005年上半年和下半年在巴基斯坦分别打死了两名“基地”头目,但这些消息已不能再激起人们的欢呼雀跃。因为恐怖主义已经发生了变异,今天在伊拉克和欧洲发生的恐怖袭击与“9·11”事件有很大的区别。如果说,“9·11”算是“基地”组织对人类文明的挑战,那么从“3·11”到“7·7”则是与伊拉克战争的不合法性与战争破坏性紧密联系在一起。在这里人类所承受的更多的是苦涩的战争后遗症。因而新的恐怖中心比老的恐怖中心更具生命力,更难从物质上加以清除,更容易与地区矛盾融为一体。

    有消息表明,“基地”组织本身也在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加快裂变的步伐,与新的地区恐怖主义中心联为一体,向多中心结构转化。可以说,全球恐怖势力新的联盟时代已经到来,而现有的军事手段难以遏制恐怖组织的全球化进程。越来越多的人相信,即便美军抓获本· 拉登,也只不过表明拉登时代的恐怖主义标签撤去,继而进入扎卡维时代。

    更为甚者,现在全球恐怖与反恐出现弱平衡。正如2004国际恐怖组织利用“3·11”马德里大爆炸制造西班牙政权交替一样,2005美国也利用黎巴嫩前总理哈里里遇袭身亡事件推动黎巴嫩颜色革命,逼迫叙利亚从黎撤军,导致中东局势进一步动荡。反过来,扎卡维又利用中东动荡之机掀起新一轮恐怖袭击攻势,破坏伊拉克选举,并将恐怖袭击扩大到约旦,进入欧洲。双方较量陷入了僵持的泥潭之中。美国在反恐战略上也出现混沌,国防部长先是承认恐怖主义不能用战争方式来消灭,要改口为长期的反恐怖斗争;后又由布什总统更正回到坚持反恐战争的立场上来。强大的军事力量与无孔不入的恐怖势力出现了不对称条件下的弱平衡。

    面对日益猖獗的国际恐怖主义和全球恐怖袭击,“反恐”就成为一个新名词步入人们的视野,各国都在制定各种“反恐政策”,都在部署各种“反恐措施”。在这种“恐怖主义”与“反恐”博弈的国际背景下,间谍找到了更有价值的舞台。他们就像一把插入恐怖组织心脏的匕首,往往会给恐怖主义以致命一击。所以在全球反恐的战争中,就会常常布满了无数的“反恐精英”的谍眼。

    2001年“9·11”事件后,美英联军发动了抓捕“基地”组织头目——奥萨马·本·拉登和摧毁“基地”组织的大本营——阿富汗塔利班政权的“反恐”行动。

    为了抓获本·拉登和其他“基地”组织的主要成员,美国中央情报局派遣了大批的间谍潜往阿富汗,任务是尽快摸清本·拉登的活动踪迹、尽快弄清支持本·拉登的塔利班政权的内幕。

    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查后,美军终于确定了阿富汗的塔利班政权为其反恐打击的主要对象。美国政府在弄清本·拉登等的行踪后,曾多次劝说阿富汗塔利班当局交出本·拉登,将其绳之以法。但阿富汗塔利班当局早就表示,绝不将本·拉登交给美国或交由第三国审判。巴基斯坦境内一家报纸援引塔利班外长的话说:“将本·拉登交给第三国,只会为美国不惜一切手段逮捕本·拉登大开方便之门,没有人会希望阿富汗政府这样做的。”

    阿富汗新闻文化部发言人称,美国没有证明本·拉登与东非两起美国大使馆爆炸案有关的“力证”。他说:“美国给出的理由不足以证明本·拉登与这个案子有关。这是美国诽谤塔利班的又一次努力。美国以各种名义诬陷我们,时而是毒品,时而是人权,还有时是恐怖主义。”塔利班最高领导人乌马尔认为,美国没有权力要求引渡本·拉登,并呼吁全世界的穆斯林都一道反对美国对待本·拉登的政策,重申塔利班将不惜一切代价保护本·拉登。

    以教义严格著称的塔利班视“圣战”为其建立“阿富汗伊斯兰酋长国”的利器。因此塔利班对所有“圣战者”都采取支持的态度,驱逐本·拉登则会直接危及塔利班统治理念及其宗教原则。

    此外,本·拉登的雄厚资金及对伊斯兰银行的感召力,对于处境孤立、经济困难的塔利班政权来说弥足珍贵。据说本·拉登一直在为塔利班提供战争经费,并出钱帮助塔利班训练“圣战战士”。

    在这种情况下,美军只好发动了对塔利班政权的军事打击。经过数月的打击,虽然没有最终抓住本·拉登,但是却彻底摧毁了本·拉登在阿富汗的“基地”组织。

    可以说,在这场反恐大战中,美国间谍们功不可没。如果没有他们的帮助,美军很难在很短的时间内确定“基地”主要人员的藏身之地,同时也很难搞清本·拉登和塔利班政权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

    继美国之后,英国也大量利用间谍来充当反恐战争中的谍眼。据英国《泰晤士报》报道,英军情五处现正准备扩招800名新间谍以应对自2005年7月7日伦敦爆炸案以来日益增加的恐怖威胁。

    大臣们预计将批准这一扩编计划,这将使军情五处人员数量在2009前增加一倍,工作人员预计将由2004年的2000人扩大至近4000人。2004年,政府宣布大幅增加军情五处的预算,新增预算正被用于招募1000名新工作人员。军情五处还在申请继续增加经费,增加经费的大部分将用于扩大军情五处的G处,G处负责对国际和伊斯兰恐怖主义进行调查。

    军情五处将招募数百名间谍、监视人员和办公室文员,他们将包括许多来自少数族裔的候选人。军情五处还想招募那些有街头经验、能够渗透进入伊斯兰强硬分子组织的年轻穆斯林人。安全官员称,英国仍面临来自伊斯兰恐怖分子的严重威胁,警方和军情五处正在对至少五个可疑的恐怖团伙进行监视。据称这些团伙正策划对英国和海外目标发动独立的恐怖袭击。内政大臣克拉克说,他对军情五处每日简报上所谈到的情报非常关心。他说,自七月伦敦爆炸事件以来,安全部门已挫败了两起“阴谋”,其中一起阴谋的疑犯正在接受法庭的审理。

    新申请经费的大部分将用于扩大军情五处的新地区办公室。军情五处的预算是国家机密,但据信它2004年的预算为2亿英镑。军情五处处长伊丽莎·曼宁厄姆·布勒在伦敦爆炸案发生不久就向克拉克提出了新的经费申请要求。

    内务部的一位高级官员称,他不会讨论有关军情五处经费申请的详细情况。他说,政府将于该月晚些时候作出决定。一位内部人士称,由于面临严峻的威胁,大臣们都支持增加军情五处的经费。他说:“我们正在讨论的是招募大量的新间谍。”

    其实,利用间谍充当“反恐精英”的谍眼的何止美国和英国,俄罗斯、西班牙、以色列等国都纷纷使用各种各样的间谍,打入这些恐怖组织的内部,企图窃取各种关于恐怖袭击和恐怖分子活动的内幕,从而有利于彻底地歼灭恐怖分子。

    从上面一系列的事实中,我们可以发现,间谍自从诞生以来,就开始不断地扩大活动区域,就开始在人类历史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全球恐怖主义甚嚣尘上和反恐行动走向国际联盟的时代,恰当地使用间谍,势必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名谍 中国最早的间谍——伊尹

    间谍的历史由来已久,在世界上是如此,在中国亦然。据可靠的历史研究表明,中国历史上最早的间谍出现在夏商之际,距今已有3600多年的历史。这位中国历史上出现的最早的间谍叫伊尹,他是商国的一名厨师。

    伊尹身材短小,貌不出众,而且显得邋邋遢遢。伊尹与古今中外所有的间谍都有着唯一的一个相同点,那就是足智多谋,聪明异常。

    伊尹所处的时代,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黑暗时代。当时正值夏朝的最后一个皇帝夏桀执政,而他是与商纣王、隋炀帝并称的中国历史上最残暴的三个暴君。

    夏桀整日不理朝政,耽于声色犬马的荒淫生活。他视自己的百姓如草芥,滥用民力、鱼肉百姓,使得整个国家田地荒芜,民不聊生。

    伊尹看出夏朝气数已尽,于是用自己高超的烹调手艺,接近商汤,劝他高举义旗取夏桀之位而代之。商汤和伊尹彻夜长谈之后,顿觉相见恨晚,遂任命伊尹为商国宰相,让他总理朝政、改革时弊。

    在商汤的英明领导和伊尹的励精图治下,商国的力量不断地在壮大,几乎达到了可以与宗主国夏国分庭抗礼的程度。经过数年的养精蓄锐,商汤觉得攻打夏国的时机已经成熟,便召集大臣开会商讨如何攻打夏桀。

    智慧的伊尹建议商汤在攻打夏国之前,要真正做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所以伊尹毛遂自荐前往夏国刺探军情。于是,商汤就命伊尹独自潜往夏国从事间谍活动、刺探夏国的军情。为了不让夏桀怀疑,商汤使用了苦肉计,亲自追射伊尹,以示伊尹有罪叛逃。果不其然,夏桀对于从商国逃来的这位聪明的厨师非常信任。

    不到半年时间,伊尹在夏朝宫廷已经混得很熟了。他的间谍活动,还得益于一位女子的帮助。此人便是夏桀的宠妾喜。喜是一个与夏朝同时期的一个小国——有施国的一位美女,她很有胆识,商国灭夏,她功不可没。

    有施国在与入侵的夏朝作战时被打败。作为战败国,有施国将国中最美的女子喜送给了夏桀。据明代钟惺的《夏商演义》中说:“喜是山东有施国的公主,其父母想把她进献给夏桀来实施复仇计划。”

    美貌绝伦的喜,常常像男子一样佩剑戴冠,具有深不可测的多变性格。喜来到夏朝后,好色的夏桀很快就被喜的动人美貌所吸引,他整日与喜嬉戏深宫,饮酒作乐。皇宫外击鼓奏事甚多,但是夏桀却终日不出早朝。诸臣免朝,国事尽托太师、太傅、太保三公。

    夏桀就这样被喜弄得神魂颠倒,对喜所说的话是言听计从,昏乱失道。然而,喜明白此时还不是为国报仇的好机会,因为有施国的国力还没有强大道可以打败夏国的地步。

    心中怀着灭夏报仇的喜,得知从商国逃来的伊尹和自己有着相同的志向时,便很快与他结成了同盟。伊尹和喜两人密谋要一同搞垮夏桀和他的政权,他们还进行了严格的分工:喜主要从事破坏和离间活动,刺探夏的机密,调查中原地形,及时通风报信则是伊尹的任务。喜在取夏的时机成熟后,又让伊尹向商和各诸国传播谣言,说夏桀曾做了这样一个梦,梦见西方和东方都出现了一个太阳,两个太阳搏斗,东方的太阳战胜了西方的太阳。东方的太阳代表的就是位于夏的东边的商朝。迷信的商朝人认为这是上天的旨意,于是大肆宣扬说商汤是替天行道、剿灭夏桀的领袖,是上天赐予了取代夏桀的明君。

    正当商国上上下下都做好了攻夏的准备、准备大举进攻时,伊尹却建议商汤暂时停止向夏桀进攻,看夏桀如何动作,以探测夏桀的实力。夏桀听到商汤造反的消息后果然非常愤怒,征调九夷的兵力,要来伐商。

    伊尹劝商汤说:“夏桀还能调动兵力,我们讨伐他的时机还未成熟。”于是,商汤又向夏桀进贡。

    半年以后,当伊尹看到时机成熟时,就建议商汤又一次停止向夏桀进贡,高举反桀灭夏的起义大旗。

    失道寡助的夏桀这一次连一支部落军队都调动不了,只好筹集京城内的卫士组成临时军队与商汤率领的起义大军抵抗。由于力量的悬殊,商汤很快就打败了夏桀的军队,把夏桀流放到南巢,夏王朝从此灭亡,诸侯一举拥戴贤明的商汤为天子建立商朝。

    商朝建立以后,商汤和伊尹紧密合作,励精图治,爱护百姓,受到百姓的爱戴。商汤逝世后,伊尹辅佐他的后代。商汤的孙子太甲暴虐乱德。三年以后,伊尹把太甲放逐到桐宫,亲自执政,接受诸侯的朝拜。帝太甲在桐宫住了三年后,悔过自责,改恶从善,于是伊尹把太甲接出来,还政给他,自己告老还乡。太甲返位后,发扬商汤的德政,勤俭爱民,诸侯归附,社会安宁。

    伊尹逝世后,帝沃丁(太甲的儿子)以天子之礼遇葬之。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