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丘调查-必须重视和加强农村成人教育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1998年9月25日,江泽民总书记在安徽考察工作时发表的《全面推进农村改革,开创我国农业和农村工作新局面》的重要讲话中指出:“要切实抓好农业科研攻关、先进适用技术推广和农民科技培训,使农业的增长真正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江泽民总书记高瞻远瞩,既指出了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又指明了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方向。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12亿人口,9亿在农村,这是我国的基本国情。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关系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问题。农村经济发展了,农村稳定了,全国的政治、经济才能稳定。改革开放20年来,我国农业和农村发生了巨大变化,为全国的政治稳定、经济发展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总的说来,我国农业还处于低层次发展水平,农业的增长不快,农民的收入增长还出现了减缓。这些问题的出现,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科学技术在农业上还没能广泛应用,依靠科技进步促进农业振兴没有落到实处。究其原因,是因为农村劳动者素质不高。以农业大市河南省商丘市为例,全市农村劳动力中,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占10.5%,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占43.9%,小学文化程度的占36.69%,文盲半文盲占9.0%,而农业科技人员所占比例更小。全市共有农业科技人员3016人,占全市农业人口的0.04%,每万亩耕地仅有专业技术人员1.3人。这样素质的劳动者,在接受先进的科学技术方面显得力不从心,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受到严重制约。据调查,全市农业科技推广率很低,有2乃的农业科技成果得不到推广应用。因此,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是当前一个十分迫切而又严峻的话题。近年来,各地在抓“科技兴县”、“科技兴乡”、“科技兴村”活动中取得了一定的经验,也收到了一定的效果,但是与农业增长的需要相比还很不适应。我在一些农村调查中发现,每年农村一大批初中毕业生不能进入高中,而且一大批小学生因为种种原因不能进入初中,中、小学失学、退学现象相当严重,每年有增无减。这些现象,引起了各地农村干部和广大农民的忧虑。进入新世纪后,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如果解决不好劳动者素质这一问题,仍然是没有出路。那么,怎么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呢?笔者通过调查认识到,重视和加强农村成人教育,是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提高科学技术在农村的推广和应用率的一个好办法。我国农村的成人教育工作已经开展多年,早期是在新中国成立以后,在全国农村开展了几次扫盲教育,使大多数文盲脱盲,对发展生产力,发展农村经济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此后,由于受“左”的路线干扰和影响,农村成人教育沦为阶级斗争的课堂。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随着农村改革的开展并逐步走向深入,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的问题又被提上重要日程,成人教育工作随之兴旺起采。可是,由于各地农村经济发展不平衡,农村成人教育工作也不尽相同。有的地方虽然有成人教育机构,但是形同虚设,尤其是成人教育师资短缺,水平偏低,教学内容单一,缺乏规划,完全是为了应付上级检查,因而给农村成人教育工作带来了不利。我在几个乡镇调查时发现,有的乡镇农村成人教育已多年没开展,一些报表、材料是在上级检查前突击编造或赶制出来的。有的乡镇领导满怀委屈地说:现在教师工资都很难发放,哪还有精力和财力搞成人教育?我更加感到农村成人教育工作任重道远。

    在当前,农村成人教育工作究竟应该怎样抓呢?结合我在农村调查研究,提出以下几点意见:

    一、村成人教育的对象

    现阶段,我国农村成人教育工作面广量大,成人教育对象为数众多,总的来说,大概可以按照以下两类划分:一是以知识划分,小学毕业的一部分,初中毕业的一部分,高中毕业的一部分,比例为1:3:10。二是以年龄段划分,13-20岁为一个年龄段;20-35岁为一个年龄段;35-50岁为一个年龄段;50—65岁为一个年龄段。这些成人教育对象,以小学至初中毕业以及20-35岁年龄段的人数比例大,但是又是农村主要劳动力群体。他们的素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我国农业当前和今后一个相当长的阶段的发展。如果把农村劳动者说成科技成果的重要载体,在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中起决定性作用的话,那么这两种类型的劳动者则是载体的重中之重。劳动者是生产过程中最活跃的决定性因素,生产资料只有和劳动者合理地搭配结合才能进入生产。现阶段我们要进行农业结构调整,今后相当长的阶段要保持农业持续发展,都离不开农村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小学至初中毕业文化的农村劳动者,不可能接受比较先进的科学技术,也谈不上推广应用,更谈不上技术创新。有关专家早在多年前就作过调查,以文盲的劳动生产率为1计,小学文化程度者的劳动生产率则可以高出0.43个百分点,为1.43;中学毕业生的劳动生产率比小学毕业生的劳动生产率又高出0.62个百分点,为2.08;大学毕业生的劳动生产率比中学生又高出1.92个百分点,为4。由此可见,劳动者的素质与劳动生产率密切相关。再用10年、20年、30年,20—35岁年龄段的农村劳动者仍然处于主要劳动者群体的地位,他们的素质如果不能尽快提高,就会阻碍和影响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的进程。因此,我们对此必须有一种压力感、紧迫感。

    二、农村成人教育的内容

    农村成人教育的内容应该坚持因人而宜、因地而宜的指导思想,不搞一刀切,不搞行政命令。要坚持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服务,为农业增长和可持续发展服务培养人才的原则。商丘市下属的夏邑县自1998年以来,在全县实施“成教兴村工程”。他们以乡镇成人教育学校为基地,以村民文化学校为网点,全县25个乡镇均建立了成人教育学校,其中有5所达到省颁一类标准,8所达到省颁二类标准,12所达到省颁三类标准,农村成人学校712处,专职成教教师361人,形成了覆盖全县的成人教育网络。在教学内容上,他们结合本地实际,针对不同的教育对象,编制和讲授不同的课程。如对小学至初中文化的青年,除讲授农业生产技术课外还讲授文化课;对40—55岁年龄段的,则重点讲授种植、养殖和农副产品深加工等农业经济结构调整、农业可持续发展方面的知识,也讲授一些文化课。这样做基本达到了有的放矢。通过两年来的成人教育,年培训农村成人1.2万人,取得了十分明显的成效。一是改善种植结构,发展优质、高产、高效农业。先后引进推广豫玉18号、22号优质高产玉米、豫花7号优质高产花生等经济作物26万亩,以“一优双高”推动农业结构跳出传统农业的圈子,向商品农业转变,增加农民收入,人均增收215元。二是发展养殖业。全县近两年开办养殖技术培训班367期,培训农民4万多人次。三是大力扶植乡村企业。成人教育学校面对实际,充分发挥本地资源优势,教育和引导农民发展乡镇集体企业和个人、民营企业,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近两年,成人学校共引进新技术86项,推广新品种17个,引进发展养殖项目12个,扶植乡村企业62个,年创产值805万元,利润176万元。夏邑县发展农村成人教育的经验说明,农村成人教育有着广阔的发展潜力,只要教育对象、教学内容符合实际,做到有的放矢,就能够达到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的目的。

    农村成人教育还有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对农村劳动者尤其是青年进行理想、道德和法律知识教育,培养和造就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懂科学文化技术、知法守法的新型农民。

    三、农村成人教育的措施

    农村成人教育工作已开展多年,各地都摸索和总结了一些比较成功的经验。总的说来,凡是农村成人教育工作做得比较好,有成效的地方,都是因为措施比较得力。但是,由于农村成人教育工作面广量大,地区与地区之间发展又不尽平衡,致使农村成人教育工作还停留在一定的水平上,这就需要我们进一步采取措施,把这项利国利民的事情办好。

    首先,要在进一步提高对农村成人教育认识的基础上,加强对农村成人教育工作的领导。各级党委和政府,都应该建立和健全农村成人教育领导机构,主要领导亲自挂帅,分管领导具体主抓。要把农村成人教育纳入对农村县、乡两级考核的内容,不仅要检查和考核规划,还要检查和考核规划落实的情况,对于那些工作不力的要给予严肃处理。一个领导干部,对自己任职的地方劳动者素质的提高不尽心尽力,谈何有造福一方的宏大理想?

    其次,要广开农村成人教育的投资渠道,加大对农村成人教育的投资力度。实事求是地说,现在农村财政的主要支出或者说重头支出在教育上。从对商丘一些乡镇调查的情况看,大多数乡镇财政用于教育的支出都在80%以上。因此,对于比在校生还多出几倍、甚至数十倍的农村成人教育投入就缺乏积极性。为此,应该提倡多种经济成分并举,向农村成人教育投资,走出更宽阔的道路。近年来,商丘市在农村成人教育投资渠道上的改革,值得一些地方借鉴。他们除财政投入外,还制定了积极的投资政策,鼓励集体企业、民营和个人企业向农村成人教育投资。一些民办高中、中技、中专相继出现,不仅减轻了地方财政的负担,而且为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培养了人才。在商丘一些财政比较困难的乡镇,也出现了个人投资邀请专家、技术人员办专业培训班,进行专业授课的情况。对于民营、个人投资农村成人教育,各地都应该大力提倡并给予政策上的扶持,切实改变过去那种只重视义务教育不重视成人教育的传统观念。要看到民营、个人投资农村成人教育,收益最大的是农民群众,同时国家也得到了收益。

    第三,要逐步建立起一支农村成人教育师资队伍。从一些地方情况看,农村成人教育工作进展不快,水平不高,主要原因之一是缺乏农村成人教育师资队伍。这个问题解决不好,农村成人教育也就会落空。怎样解决农村成人教育师资力量薄弱的问题呢?我认为可以概括为三个字来解决,即“请、送、养”。请,就是请进来,比如一些专家、技术人员,还有城乡一些离退休老教师、老技术员,他们都可以成为农村成人教育的师资。这些人如果都能够组织起来,担任农村成人教育的师资,是一支不可低估的力量。“送”,就是送出去,把一些有培养前途的青年送到一些专业技术学校进修,让他们学到更多的知识,实行定向培养,定向分配,回来后担任农村成人教育的师资。尤其是农村的高中毕业生,其中有不少人有理想、有抱负,在校学习成绩也不错,但由于我国多年沿袭的教育考试升学制度存在一定的弊端,一些人因为临场发挥不好,或者因为其他原因未能考上大学。把他们之中的佼佼者送出去培训,回来后成为农村成人教育的师资,也是一支不可低估的力量。“养”,就是要重视对农村成人教育教师的培养,这个培养包含几个方面的内容,其中有政治上关心,更重要的是生活上照顾。据调查,现在农村成人教育的教师报酬太低,从一定程度上挫伤了他们的积极性。

    第四,要进一步加大农村成人教育的宣传力度,造成有利于农村成人教育的氛围。农村成人教育工作难度很大,在一定意义上与我们的宣传工作跟不上也有关系。我们应该充分利用各种宣传工具,采取各种宣传方式,大张旗鼓地介绍农村成人教育与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的关系,与农业经济结构调整的关系,与农民增收的关系。要宣传农村劳动者中经过成人教育素质提高,成为某一方面的专业人才或致富能手的先进典型,让他们以现身说法,鼓励农民群众接受成人教育,喜爱成人教育。只有这样,农村成人教育工作才能走上正常化的发展轨道。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