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丘调查-村级党组织建设存在的突出问题与解决的对策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农村村级党组织是我们党最基层的组织。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能否顺利贯彻执行,进一步团结广大农民群众,调动农民群众的积极性,实现农村经济发展,关键在于村级党组织。江泽民总书记在谈到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时指出:“基础不牢,地动山摇”,一句话,鞭辟人里,令人震撼,发人深思。农村村级党组织能否保持凝聚力、战斗力、号召力,关系十分重大。近年来,全国各地各级党委按照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要求,大力加强农村村级党组织建设,取得了卓有成效的成绩,创造出了适应各地实际的经验,使村级党组织的整体水平有所提高。但是,不容置疑的是农村村级党组织建设还存在着不少问题,与新时期、新形势和新任务的要求还不能完全适应,致使一些地方出现了经济发展滞后、农民收入减少、各种矛盾层出、越级上访不断、社会治安混乱等等一些不好的现象。最近一年多时间里,我先后到商丘一些乡村就村级党组织建设问题进行调研,对此认识进一步加深。

    一、突出问题

    农村村级党组织建设中当前比较突出而且比较普遍、急需解决的可以概括为两大方面16个问题:

    第一个方面是政治素质偏低,政策观念淡薄。调查中发现,有的村级组织成员政治素质偏低,政策观念淡薄。表现在八个方面。了是因循守旧,思想保守。这样的村级党组织既无长远规划,又无近期目标,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二是安于现状,不求上进。这样的村级党组织工作缺乏积极主动性,只是为了应付上级检查才临时搞点突击工作,摆摆花架子,不求有功,但求无过。三是胸无大局,知识浅薄。这样的村级党组织长年不过组织生活,不组织政治理论学习。有的村支书对市场经济一窍不通,甚至有的张口闭口阶级斗争,好人坏人。四是忘记宗旨,不讲奉献。这样的村级党组织的成员忙于个人发家致富,不考虑群众的利益,不关心群众的疾苦。五是以权谋私,办事不公。这样的村级党组织的成员尤其是村支书,利用手中的职权为自己和亲人谋私利。六是为政不廉,贪污腐败。这样的村级党组织成员经常用公款大吃大喝,加重农民群众的负担。七是不讲原则,怕担风险。这样的村级党组织多年没有管理制度,即使有制度也只是挂在墙上,做做样子。他们对于任何事情都没有原则,村里好人不吃香,坏人没人管。八是作风粗暴,缺乏民主。这样的村级党组织多年不做思想政治工作,遇事武断专行,不同群众商量。

    第二个方面是工作能力较差,管理水平不高。调查中发现,这个问题在相当一些村级党组织中普遍存在。其表现在八个方面。一是决策盲目性大,造成失误较多。一些村级党组织在事关农村工作、农业经济结构调整、发展集体、民营企业等方面的决策上既不搞调查研究,又不征求意见,盲目决策,造成失误较多,给集体、群众都带来一定损失。二是不懂市场经济,不按规律办事。改革开放已经20多年,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也早己提出并在逐步完善,但一些村级党组织领导人不认真学习市场经济知识,依然沿袭多年传统的领导方式去领导农业生产,在许多方面违反市场经济规律。三是信息渠道狭窄,外界联系太少。我们已处在信息社会,农业需要信息化,才能带来高效益。而一些农村基层党组织不抓信息化建设,很少与外界联系,把自己领导的村子搞成信息时代的“世外桃源”。由于信息不灵,造成农业结构调整步伐缓慢,农民收入偏低。四是缺乏创新意识,容易骄傲自满。少数村级党组织任职时间长,工作上有一定的成绩,随着年龄偏大,创新意识不如过去那么强,骄傲自满情绪却有所滋长,造成村里工作老面貌,老指标,老样子,地地道道的“老”先进。五是疏于各项管理,治安状况堪忧。近年来一些村级党组织不重视抓管理,不仅对农民群众,甚至对一些党团员都疏于管理教育,以至造成村里干群矛盾、宗族矛盾等各种矛盾不断出现,治安状况堪忧。六是淡化思想工作,失去凝聚力。一些农村基层党组织多年来不抓思想政治工作,认为农村思想政治工作可有可无,岂不知丢掉了思想政治工作这个党的重要法宝,时间长了,党组织的凝聚力也会逐渐消退。七是财务管理混乱,群众极不满意。一些村党组织认为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财务管理是村民委员会的事情,因而撒手不管,放任自流,结果造成财务开支混乱,农民负担加剧,广大农民极为不满意。还有的财务不公开,账目混乱。在我国,我们党处于执政党地位,各级政府都置于党的领导下,群众认为不满意的事情,都无一不把矛头指向党组织。八是形不成合力,工作中矛盾百出。一些农村基层党组织和行政组织的关系搞得不好,开会形不成决议,工作形不成合力,矛盾百出,关系僵持,以至于影响正常的工作。

    上述两大方面十六个问题,在当前农村基层党组织中表现得较为突出。

    二、问题形成的主要原因

    一些农村基层党组织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是怎样形成的呢?我对此也作了一些调查。我调查的对象有县、乡两级领导,有农村村级党组织成员,也有一部分农民群众。通过调查分析,我认为在新时期、新形势下,一些农村基层党组织之所以存在着一些突出的问题,是由于以下五个方面原因造成的:

    第一,少数村级党组织成员的宗旨意识淡薄\党性观念淡化。调查中发现,有些村级党组织的成员,由于长期不学习,加之受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宗旨意识、党性观念日益淡薄,其中有少数村级党组织主要负责人如村支部书记。他们中有的把任职作为谋取私利的本钱,有的把任职作为拖累自己的负担,因此,想为人民群众谋利益的问题少,而想自己发家致富的事情多;想为党的事业作贡献的事情少,而想自己贪图享受的事情多。某村一位支部书记,把自己的亲朋好友安排在村支部、村委会和村集体企业的要害位置上,自己家和其亲戚家挣钱比群众挣得多,房子比群众住房盖得好,当地老百姓说他:“为官一任,造福一家”。还有一个村支书,早在几年前就以村的名义贷款,实际上用于自己办的企业上,结果自己家确实先富起来了,而村里工作多年没人管,群众收入上不去。

    第二,村级党组织成员的工资待遇偏低,后顾之忧无法解决。长期以来,村级干部的工资待遇是不列入财政预算的,也就是说国家给工作人员的工资待遇中没有村干部这一项。过去大呼隆时代,村、组干部规定可以比普通群众高几个工分,后来又规定了村、组干部收入与普通群众收入的比例。但是,这些都要视当地农村经济状况而定。据有关部门统计,我国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村级干部的收入不仅比当地农民收入高出几倍,而且比中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村级干部的收入高出几倍甚至几十倍。商丘属于经济欠发达地区,相当数量的村级干部已经很长时间没有工资收入,而他们所干的工作,往往要比经济发达地区村级干部的工作量还要大,比如计划生育工作,发达地区的村干部可能到计划生育对象家中做一二次思想工作,问题就可能解决,而经济欠发达地区的村干部,往往要去计划生育对象家中十几次,甚至几十次,而且可能挨辱骂、遭白眼。有时为了突击上级任务,措施稍微过了头,还要受处分,甚至刑事处罚。久而久之,他们的工作热情减退,责任感淡化,宁愿少一事不愿多一事,既不愿去创新,又不愿去开拓,纯粹“应付官差”。

    第三,农村内部环境的变化,给村级党组织工作增加不利因素。随着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化,一些隐敝多年的旧矛盾日益暴露出来,一些新旧变革时期产生的新矛盾也开始出现,致使农村的内部环境发生变化,无形中给村级党组织的工作增加了不利因素。调查中发现了一种新的情况:农村实行村民委员会选举,少数地方出现了宗族势力控制选举,选举出来的村民委员会主任不服从村支部的领导,处处给村支部制肘,甚至煽动群众与村支部对抗,致使村支部无法正常开展工作,大权旁落到村民委员会主任手中。村支部领导虽然向上级党委反映过,但上级党委一时也拿不出很好的解决办法,因为村民委员会主任选举受法律保护。上级党委只好要求村支书高姿态,主动与村委会主任搞好团结,而村委会主任则变本加厉。村支书感叹说:“咱想给人家团结,人家不跟咱团结。民主选举产生的村委会难道就不要党的领导了吗?”

    第四,村级党组织“后继乏人”、青黄不接的影响。一些村级党组织之所以缺乏创新意识,战斗力不强。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年龄老化,任职时间长,一时找不到年轻的、合适的接班人,以致有些村的党组织后继乏人。调查中发现,年龄老化的村级党组织占有相当的数量,而大多这种村级党组织,又都缺乏后备干部,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一是村干部工资收入低,真正有创业意识、竞争能力的、优秀的年轻农民不愿做村干部,而是自己去搞企业或者谋财路;二是一些年龄偏大的村级党组织负责人不想退位,所以不重视选拔、培养年轻干部。

    第五,集体经济发展缓慢,缺少经济实力。调查中发现,经济较为发达的地方,农村村级集体经济实力雄厚,村级党组织的建设比较好搞。原因是村里集体有积累,可以给群众办一些实事、好事,可以减免群众的一些负担,可以办一些群众福利,可以开展一些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群众的信任度高,凝聚力强;与之相反,一些经济欠发达地区,办什么事情都得向群众集资或摊派,要么什么事情都办不成。群众有怨言、有意见,工作上不配合。经济是政治的基础,也是政权的基础,农村村级党组织也需要与之工作相适应的经济基础。

    三、探索解决农村村级党组织建设中间题的对策

    农村村级党组织建设的好坏,在一定程度上关系着党在农村的路线、方针、政策能否贯彻落实,关系着农村大局的稳定和农村经济发展,各级党委必须以对党的事业高度负责的态度积极探索农村基层党组织尤其是村级党组织建设的新路子,当前,特别要重视探索解決农村村级党组织建设中存在问题的对策和方法,力争用最短的时间,把一些突出的问题解决好。根据我在农村调查研究,提出以下几点对策建议:

    第一,按照江泽民总书记“三个代表”的要求,加强村级党组织的素质教育,解决村级党组织素质差问题。商丘市虞城县利民乡党委在开展农村党建“三级联创”活动中,按照江泽民总书记关于“三个代表”的要求,以提高农村村级党组织的整体素质为目标,扎扎实实地在村级党组织和广大共产党员中开展素质教育。一是先后10多次组织村级党组织成员和广大党员学习邓小平理论和党章。二是充分利用乡党校阵地对村级党组织成员进行集中教育,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编写教育计划和教学大纲。三是完善“三会一课”制度,乡、村两级党组织严格按照制度执行。四是开展党员电化教育。每月组织两次村级党组织成员和广大党员教育。五是在村级党组织成员中开展“学理论、学政策、学党章、学科技,争做政治素质高、宗旨意识牢、发挥作用好、致富能力强的模范党员干部”的“四学—争”活动,不断提高村级党组织成员的素质,解决了村级党组织中存在的素质差的问题。宁陵县把全面提高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农村党员的素质作为重要工作来抓,加大教育培训力度,一是抓阵地建设,二是抓制度建设,三是抓载体开展,四是抓源头建设。全县有6000余名农村党员与13000余户贫困户结成帮扶对子,带头创办各类示范服务基地400余个。仅1999年,全县共收到农村人党申请2300余份,新发展党员512名,说明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在增强,战斗力在提高。

    第二,根据新时期、新形势下农村工作的实际,选配好村级党组织成员尤其是村支部书记,解决村级党组织能力差的问题。农村村级党组织,直接面对的工作对象是农民群众,农村村级党组织尤其是村支部书记的思维能力、工作能力、创新能力、管理能力,要与新时期、新形势下农村工作的实际相结合。因此,必须选好村级党组织成员尤其是村党支部书记。商丘市睢县白楼乡在这方面做了一些探索。他们在选配村级党组织成员尤其是村支书时,强调和注重他们的能力,提出“进”百姓门、“知”百姓事、“解”百姓忧、“帮”百姓富、“暖”百姓心的标准要求,并严格按此标准进行村级党组织成员尤其是村支书的选拔配备。该乡蔡刘村干部杨凤亮,为使本村药材种植比较规范,形成规模优势,统一耕种,统一供种,自己先掏出钱到宁陵买磷肥10吨,平价代销给群众。群众称赞乡党委选对了一位有能力的好村干部。

    第三,选准农村村级党组织建设中的热点问题为突破口,解决好村级党组织作风差的问题。村级党组织的作风差问题,是群众反映比较突出、比较集中的问题,也是村级党组织建设的一个紧要问题。商丘虞城县利民乡党委注重抓好村级党组织成员的作风转变。一是以“三讲”教育为重点,组织村级党组织成员学习十五大精神以及十五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以会议精神和党员干部标准为尺子,量思想、量工作、量作风;二是在村级党组织成员中开展以“查政治信念、思想作风、工作态度、为民意识、廉洁自律和反思是否忠诚党的事业,是否实干,是否扎根基层、心系群众,是否严于律己、艰苦创业”的“五查五反思”活动;三是抓制度的完善和执行,用制度规范村级党组织的行为。通过这些活动,有力促进了村级党组织的作风转变,全乡各村级党组织讲奉献、讲公道、讲团结的多了,形成了安心、齐心、事业心和思想求实、作风扎实、工作落实的良好局面。

    第四,发展壮大集体经济、提高为群众办事的能力,解决村级党组织建设中办事差的问题。在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的过程中,切忌盲目决策、重复建设、投资浪费,一定要注重市场调查,注意市场信息,尊重群众的意愿,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办事。集体经济壮大了,村级党组织为群众办事就有了一定的经济基础。

    总之,解决农村村级党组织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既是当务之急,又是一项长期、复杂的工作,既不可能在一朝一夕完成,也不允许拖而不办。我们应该按照江泽民总书记关于“三个代表”的要求,根据新形势、新时期农村工作的新特点,有计划、有目的、有步骤地解决好农村村级党组织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把农村村级党组织建设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