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山帮-尾声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1

    菊新说很忙,到了1952年,彻底断了音讯——永昌托人代写的信被退回了,去信问婶婶,婶婶说不晓得。她们也很久没联系了。

    永昌决定回一趟苏州。

    近年的局势令他不安。从1950年10月开始,反“封建把头”的斗争席卷全国,而他的寄爷,李梅臣正是“封建把头”。

    他直奔小太平巷婶婶家。叶田田说,学校里很忙,我没和他们联系,他们也没来过,不晓得这次运动伤了他们没有。对了,今天有个四千人的大会,说是补课。永昌问,补啥课?民主反把啊,报纸上说,要跟踪报道呢。四千建筑工人!乖乖。

    我去看看。永昌拔脚就走。

    叶田田在后面喊,体育场!体——育——场!

    人们从千百条小巷里走出来,汇聚到马路上,浩浩荡荡向体育场进发。他们打着横幅,高呼口号。永昌跟着人流,心里打鼓,梅臣寄爷,这么大年纪了,你经受得起吗?我该怎么办?

    “司令台”上方拉着的红色横幅,十二个斗大的黑字。永昌指着横幅,大声问身边的年轻人,上面写的什么?我不认得。那人笑了,不识字还敢这么大声。永昌依旧大声,你说什么?听不见。那人以为他是聋子,一字一喊:“民——主——反——把——控——诉——说——理——斗——争——大——会。”

    斗争?怎么个斗争法?永昌的心吊了起来。

    主持人说了句什么,“把头”们一个个被押上台。

    “打倒封建把头!”

    “打倒吸血鬼!”

    口号骤起。

    接着,控诉开始了。

    一个大把头拒不坦白被当场逮捕。

    永昌踮起脚一个个辨认。没有梅臣,没有梅臣!

    永昌退了出来。今天他才知道,把头(他搞不清什么叫把头,作头算不算?)确实不像话,居然抽成30%!让工人怎么活?可剥削他的是师傅!想到师傅,永昌心里又是一紧。不知他怎么样呢。

    婶婶分析到,既是补课,也许先前斗争过了。有句话她不敢说,是不是也像那个姓王的,被抓起来了呢?永昌说,晚上去“朱记红木”看看,再怎么样,睡觉总要回去吧?

    人去屋空。邻居说,他们几年前就回乡了。你去乡下看看吧。

    永昌在街上走着。人们早早歇了,很少有灯亮着。亮灯的人家都有钱吧,穷人是舍不得花这个钱的。有什么事值得点灯熬油呢?

    晨雾未散,永昌就出发了。七点多就到了梅舍。没有。还是没有。人们说,不晓得,没看见他们。怎么办?只有交给时间了。慢慢来吧。

    路过渔帆的时候,他迟疑了。十三岁离开,今日是第一次回来。这“回来”还是路过。实际上,他何曾离开过,眼睛一睁,是他乡,眼睛一闭,是故乡。这个故,就是心里的伤。

    太阳出来了。11月的太阳干干净净。他在太平桥边的泥地上慢慢坐下来,两条腿垂向河面。

    河水很安静,仿佛还在沉睡,连梦也没一个。他面朝太阳合上眼睛,听着喜鹊、斑鸠、画眉叽叽喳喳。弟弟不见的那个下午、妹妹的哭声、变成“娘”的伯母、母亲惨白的脸、模糊的父亲、菊新寄娘的大嗓门,还有梅臣……今日,往事,每一件都在心头。

    脚步渐近。永昌睁开眼睛。一个老头抱着五六个月大的孩子往这边过来。这人我认得吗?永昌努力回忆。一点印象也没有。老人看了看他,没有一点反应。显然,他也不认识他。

    当然不认得。也许“小豆腐干”也不认得他呢,十几年,孩子长成了大汉。

    “小豆腐干”呢?是否,他也是喊口号的人?

    小孩似乎闹了一夜,这会儿瞌睡起来。老人横抱着孩子,嘴里念念有词。永昌没在听。他在想。想着上海,想着苏州。苏州的变化很大,护龙街现在叫人民路,马路上有公共汽车了……空气中有种说不清的亢奋,散漫的苏州人聚拢起来,他们开会,开各种各样的会。婶婶说,那叫“组织起来”。现在,各行各业都组织起来了。

    建筑工人组织起来了?他问。

    当然,地方国营苏州建筑公司,刚成立。

    当天下午,他就摸索着去了工地。他想看看,如今的人们是怎么干活的,和以前有什么两样。

    工地上正在劳动竞赛,他们身上的那股劲是他从来没有看到过的。那场地,那场景,既熟悉又陌生。

    永昌就像会游泳的人看见了水,心里痒痒的。在上海,每天老三样:送货、吃饭、睡觉,比死人多口气。

    他要回来!一定要回来!他要问问妻子,回苏州还是回吴江。他觉得心里有个漩涡,越旋越快,越旋越快……

    他腾地跳了起来。

    2

    1953年,已是施工队长的永昌在苏州建筑工程局看到了满头白发、双目失明的李梅臣。他是“总工程师”,听人口授,而后默算工料、计算工价,指挥施工。他说他早不是“把头”了,对于过去,政府既往不咎,因为口碑还是不错的。菊新每天往返穹窿山采“移星草”给他治眼,他说这个傻女人,告诉她没用没用,不听啊!

    永昌告诉他,他带着妻儿回苏州了,每次劳动竞赛他都完成百分之三百。现在是队长啦!也就是从前的“把头”。梅臣显得很高兴,连连说,好啊,好啊!永昌告诉梅臣,万年桥的木桥面拆了,改成了钢筋水泥土。梅臣笑了,再怎么改,香山帮还是香山帮!

    是啊,什么叫传统?那是血脉!永昌忽然想起桥边的老人,他唱的,不也是传统吗?于是,起了一个头:

    正月半,猫猫小狗镬里盘,梅臣接了下去:

    二月二,撑腰糕

    三月三,青团子颜色俏

    四月四,神仙糕

    五月五,粽子芦叶包

    六月六,酱油淘面条

    七月七,巧果两头翘

    八月半,月饼小纸包

    九月九,重阳糕

    十月里,牵砻木勺拗

    十一月,粞团子咸菜肉馅包

    十二月,糖糕糖元宝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