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源凌云山庄404室,衷里顺耷拉着脑袋,不停地吸烟,他已经连续四十多个小时没有合眼了,但他牙缝里至今没有吐出一个问题。
以前衷里顺听说过许多司法腐败问题,什么人出了问题就轻描淡写交代,轻判或者不判。有的人被那阵势吓蒙了,一进去就竹筒子倒豆子,噼里啪啦全说,唯恐没有交代清楚,结果获了个重刑。就像坊间顺口溜说的:“坦白从宽,牢底坐穿。抗拒从严,回家过年。”
衷里顺正在心里紧张盘算着该交代哪些,又该守住哪些。工作人员已经送了五趟饭,衷里顺一口未动,整整抽掉八包烟。
主审他的是达川市纪委一室主任皮建国。近年来,处级干部大案都由他经手,办案经验非常丰富。对衷里顺这号人,他见多了,一开始总是抱侥幸心理,没经几个回合,他定然要招。因此,他也不着急,只是审讯衷里顺的人一拨又一拨地换,衷里顺不吃饭可以,不睡觉就顶不住了。
第三天夜晚,衷里顺开始有些迷糊了,所有问题回答只有两个字,要么“是”,要么“对”,但审讯人员仍然没有让他合眼的意思。
凌晨三点,衷里顺强打精神,说了一句被“双规”后最长的一句话,“我承认有罪,让我睡一觉。我如实交代,好吗?”
办案人员抬腕看看表:“那好,让你睡五个小时。我陪你睡,你死挺着,我们也要被折磨死了。”
早晨七点半,手机闹铃响起。办案人员起床,见衷里顺还在呼呼大睡,他先给组长皮建国打了个电话,希望派人过来与他交接或是照看一下,就轻声关上门去食堂打饭了。
一刻钟后,办案人员回到404室,床上、卫生间都没人,但见窗户大开,意识到问题严重了,心里想会不会跳楼了,但窗户下没人。如果跑了,这么短时间也跑不了多远,就赶紧向皮建国报告。
皮建国赶到404室,极懊恼地拍自己的头。衷里顺这一跑,该惹下多大的事啊。现在署假名,或是不署名的举报信太多,事实不清的信件,一般轻易不会立案的,这次举报人不但事实罗列得很清楚,而且留下了证据。案件唯一的突破口就是从衷里顺开始的,案件举报人是一家企业负责人,并且署上真名,纪检会认真进行核实后才决定立案。因此,对衷里顺立案理由是充分的。
虽然衷里顺什么问题都没交代,但他这一跑等于交代了他有问题,当务之急,就是要抓到衷里顺。皮建国迅速打通北源市公安局长电话,在北源几个出城关卡口布下天罗地网。同时,将发生的情况及时向达川纪委汇报。
衷里顺虽然一倒下便睡,而且也睡得很沉,但办案人员闹铃还是吵醒了他。他一直假寐着,见办案人员悄悄起身出门,他也一骨碌爬起,警觉地听听门外动静,然后他把窗户推开,制造假象,迅速从正门逃到山庄门口,搭了一辆的士冲出城外,向城郊的伏龙庙去了。
衷里顺的手机和钱包都被扣押了,只好摘下手表充当车费。这块表是个客商送的依波路表,价值五千多港币,司机识货,千恩万谢。他叮嘱出租车司机就当什么事情都没发生过。
伏龙庙的住持方丈释远和尚是他的至交,衷里顺平时隔三岔五地去释远那泡茶,听释远讲经解禅。衷里顺很信命,对释远和他的伏龙庙也出手很大方,常把受贿来的钱物送给释远或捐给庙里。就像是这里编外的和尚,一点也不在意自己副市长的身份,甚至他想过两年后退休也来这里当个和尚。
释远对衷里顺惊魂甫定的神情很是吃惊,仿佛平时对他说的禅经要义根本没装进耳朵里,但出于平时交情,他还是把衷里顺安置在一个偏房中,一日三餐供着斋饭,一躲就是一个多月。
皮建国仍然留在北源开展工作,一直在外围找线索,同时,对衷里顺家中电话及家属严密监控,但衷里顺没给家里打过一个电话,也没跟家属联系过。
伏龙庙是北源香火最旺的一个寺庙,进香的不仅仅是平民百姓,政府官员也时常到庙里抽签进香。
北源市环保局的林股长就是典型的一个,他常向人吹嘘伏龙庙如何如何灵验。这天,他接待达川环保局陈科长一行,检查完工作后他说,一会儿带大家去伏龙庙走走,保证大家不虚此行。听释远和尚解上一卦,大家对人生必定有更多的感悟。之后,他们兴致勃勃到了伏龙庙,几个人又是抽签又是进香,还奉献香油,显得很虔诚。
成天躲在暗无天日的房间里的衷里顺,心情郁闷焦躁,尽管释远叮嘱他不得出房间门半步,那天他还是忍不住偷溜出来,想见见阳光。他左瞻右顾从边门溜出,一边做舒展动作,一边贪婪地呼吸新鲜空气。林股长恰巧从边门上厕所,尽管衷里顺胡子拉碴、蓬头垢面,但他还是一眼就认出,毕竟衷里顺是他的分管领导,而衷里顺此时并未发现他,林股长赶紧缩回大殿。
林股长匆匆召集同行回府,大家都知道,一定发生了什么事情,纷纷追问,他又闪烁其词不回答正题。
林股长深陷矛盾之中,平心而论,衷里顺与他没什么过结,只是一般领导与被领导关系,当然对他也没有什么恩惠,是否举报,他一时还拿不定主意。
写一封匿名信举报吧,对自己有何益处呢?既拿不到奖金,也没人认定他立功,其实他觉得衷里顺这样东躲西藏也挺可怜。既然出了问题,干脆交代清楚,坐上几年牢,出来还可以清清楚楚做人。这样想着,他干脆给北源市纪委挂了电话,并报上自己的真名。
衷里顺被抓时,显得很平静。一个多月的反思,他似乎也想明白了,这样暗无天日、终日担惊受怕的日子,他已厌倦无力承受,甚至几次萌生自首的念头,他曾经试探性征询释远和尚意见,但释远却避而不答,只说出家人不管凡尘世事。
审讯衷里顺的地点改在了北源市交警的汽车驾驶培训学校,这里的条件甚至比凌云山庄还好,环境十分幽雅,一年四季都花香四溢。房间设备毫不逊色正规宾馆,都说各地交警大楼越盖越气派,连所属的汽车培训学校也如此富丽堂皇。
这回看押、审讯衷里顺严密多了,不但二十四小时轮班监控,而且大门增加了岗哨,汽车驾校本身的封闭性也要比凌云山庄强多了,只是他们不知道衷里顺再也没有逃跑的念头了。
审讯工作进展顺利,衷里顺这回竹筒倒豆子来个干脆,与专案组外围调查的事实基本一致。因此,专案组很快就将案件移交检察院。
衷里顺的堂弟衷里进,原本是做毛竹生意的,北源一带工地的脚手架都是由他供应的,但做这生意本小利微,他早想换行当了,苦于找不到适合的门路,也找不到大资本。自从北秋江上游冒出了许多小造纸厂,看着一个个小老板,腰缠万贯,吃香喝辣的,成天在酒楼、歌厅吆三喝四,他羡慕得眼睛发直,一直想着自己也能搞个来钱快、来钱稳的企业。
衷里进的机会终于来了。有一家造纸企业老板,不知是资金遇到困难,还是看中衷里进堂哥是副市长,诚意邀请衷里进入股他们的企业。衷里进大喜过望,立即清了家底,但离入股钱款还差之甚远,于是,他鼓动堂哥入个暗股。
衷里顺一开始并不为之所动,经不起衷里进软磨硬泡,当然心里也有些不平衡,当了几十年共产党干部,每月不过两千余元工资收入,而且此时并未传出要整治北秋江污染的消息,衷里顺就答应了。
这家企业让出了百分之四十九的股份,衷里进出资额应该达到两百余万元,他们两人凑的数额远远不够,后来衷里顺出面向银行贷了100万,才凑齐了股份款。
其实,这个老板在广东东莞新建了一个企业,急着要从北源抽走资金。因此,不到一年他就把余下的股份全部盘给了衷里进。当时,企业产销两旺,势头很好,衷里进才乐于四处筹款吃进全部股份,成为这家造纸企业的独资人,衷里顺的暗股只是象征性。事实上,后面衷里进送给衷里顺的钱根本就不是按股分红,但名义上衷里顺拿到的都是分红的钱。
衷里进实在得意于有个当市长的哥哥,别的造纸企业做什么都齐刷刷向他看齐,在圈内他年纪不算大,但大家都叫他“衷哥”、“衷老大”。
衷里进还成立了一个造纸协会,并且多次邀请北源造纸厂参加,北源造纸厂就是不予理会,似乎觉得要成立造纸协会也应该由他们牵头,轮不到他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企业来挑头。
衷里进倒也有自知之明,声称北源造纸协会会长的位置永远给北源造纸厂留着,自己只当副会长,但衷里进借这个名目收缴了相当多的会费,除了花天酒地的费用外,仅进贡给衷里顺的各种所谓“疏通费”就达十多万元。
衷里进真是得到便宜又卖乖,有时候很小的事,企业自身就能解决的事,他也要声称是堂哥出面才解决的,有的是政府本身要给企业解决的,他在协会活动时,总是说好不容易才争取到的。譬如,环保局从企业上交的排污费中拨出部分资金为企业免费安装排污监控设备,衷里进也说是他向堂哥提出的,而衷里进利用协会的钱送给衷里顺又借口说是企业分红的钱,是堂哥理应该得的。
曾经有一个时期,上级下文要求党政机关干部严禁在企业搭股经商,衷里顺也曾正儿八经向衷里进要求退股,衷里进大笑:“哥呀,就你那些钱,还退暗股来着,这几年你拿走的钱,早就翻几个股本了,放着,你可以源源不断拿,合理合法拿,你现在退股,退得了说得清吗?”
衷里顺急道:“咋说不清?现在领导干部不允许在企业参股分红,我退出,免得有后话。”
衷里进冷笑道:“你以为你现在退出就没有后话?以前给你的钱难道都是分红款?我们企业效益还没好到那种程度。”
衷里顺瞪大眼:“你是说以前给我的不是分红款?”
衷里进再次大笑起来:“哥,你装傻吧,分红只在年终,哪有时时分红啊,我不说分红,你要这些钱就会有所顾忌,哥呀,断了今后,以前的你也说不清呀。”
衷里顺怒道:“你在威胁我?”
衷里进赔笑道:“哥哥息怒,我哪敢威胁你,既为兄弟,我威胁你干啥?今后也还有更多的事,要仰仗哥哥照应。你放心,再怎么样,我也不会把哥哥给卖了。”
衷里顺拍拍衷里进的肩膀说:“你小子要敢在我身上做文章,看我怎么把你废了。”
后来的事实证明,衷里顺出事确实不是衷里进直接出卖的,但间接的原因是堂弟衷里进害了他。
衷里进的造纸协会里有个会员,是一家造纸作坊的老板,儿子从北源实验小学毕业后,没考上北源一中,一直想托人弄一个去北源一中就读的名额,于是找到衷里进,希望他堂哥能帮忙,将儿子弄到北源一中就读,拿出三万元钱给衷里进,希望他能打点相关关系帮忙弄个指标。
衷里进拍着胸脯说:“我哥是副市长,这事小菜一碟。”
衷里顺一开始斥责堂弟多管闲事,并说他没分管教育,这事他办不了,见到那三万元钱,而且经不起衷里进软磨硬泡,终于答应帮他协调这事。
衷里顺找到分管教育的副市长,希望帮助批个指标,没料到分管教育的副市长头摇得像拨浪鼓,无奈地拍拍衷里顺的肩膀说:“老兄呀,我是一个指标也批不出。温书记指示说,要我拿一个方案上常委会研究,难着哪。”
北源一中招生问题一直是群众关注的焦点问题,每年快到招生时,北源总是会引起一些事来,群众最热门的话题当数北源一中招生的事了。以往北源一中招生不透明,众所周知,小学升初中考试取消后,北源一中与二中实行分片招生。谁都希望自己的子女在一中就读,于是有点能量的家长纷纷通过公安部门,把自己的子女转到一中片区内。
后来,学校为了控制片区内压力,逐门逐户查对,并要求子女确实与父母同住,片区内有房子,于是,这个片区内的房价又开始飙升,一时间北源围绕子女就学问题引起一场不小的骚动。再后来北源市政府就出台了一个政策,北源一中和北源二中实行对等招生,也就是说,北源一中在北源二中片区内招一个学生,北源二中也要在北源一中片区内招一个,用电脑操作,由监察局和社会各界代表监督。这种操作似乎公平了,但北源一中每年还是转进了不少关系户学生,几乎每个常委、副市长,甚至教育局局长都有条子,北源一中自然招架不住。
温八雅任职后,多次听到关于北源一中招生问题的反映。因此,他要求分管副市长和教育局拿出个方案上报常委会研究。温八雅在常委会上除了肯定对等招生做法外,反复强调,每个领导都不准向北源一中和北源实验小学批条子,公安部门严加户口迁移管理,发现招生有违纪现象要严肃查处。
衷里顺原本以为找分管教育副市长批个进一中的条子不太难,他们之间的关系一直不错,不想今年碰到这种形势。衷里顺打电话给衷里进,说明这事他办不了,并要把钱退给他,衷里进大咧咧地说:“退什么退,区区三万块钱,就算你的分红款啦。”
那个造纸厂老板见儿子进北源一中无望,送出去的钱又石沉大海,他本来对衷里进就看不惯,于是一纸告状信,把衷里顺兄弟俩告到了北源市纪检会。
温八雅接到报告后非常吃惊,在他印象中衷里顺忠厚老实,而且是政治警惕性很高的老同志,何至于为区区三万元栽跟斗呢。他指示纪检会先认真核实,掌握实际证据后再上报。
由于那个造纸企业老板是实名检举,并向纪检会提供了录音证据。因此,北源市纪检会征得温八雅同意后,立即向达川市纪检会汇报,并由达川市纪检会成立专案组赴北源调查。
对衷里顺实际查实的问题,本来只有那个造纸企业老板送的三万元和衷里进从协会里进贡的说不清楚是分红款还是受贿款的十多万元,其余的都是自己招供的,最后落实的受贿金额是28万元。后来,他被判了十年徒刑。
有意思的是,衷里顺在被关押的三同里监狱碰到了许多个他所熟悉的、年龄职位与他相仿的原领导干部。因此,有人戏称三同里监狱是处级干部的“夏令营”。这些人在监狱里少了大吃大喝,戒烟戒酒,生活有规律了,彼此遭遇相同,心态平和,许多人多年的高血压、高血脂、高胆固醇没有了,精神面貌反倒更好。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