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漫帝王:迪士尼成长日记-从小经受磨炼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也做过报童

    家庭的变故,使沃尔特·迪士尼更快地成长起来,为了这个家,他认为自己有责任付出一些努力。虽然年岁还小,他的责任心已经很强了。那是一种认真负责的态度,是一种自发的精神。他知道,每个人来到这个世界上,都必须要学会承担责任,一个人只有清楚责任的分量,才能懂得生命的意义。美国得克萨斯州有一条法律:凡年满14岁的孩子,必须身体力行为父母分担家务,诸如洗碗、擦地、剪草坪等。

    搬到堪萨斯后,父亲伊莱亚斯的身体状况更加糟糕,再也无法干一些体力活了,于是,他找到了一个与《时代早报》合作的机会,得到了送报权,每天要发700个订户,可以得到三美分的报酬。

    此时,沃尔特和露丝为了分担家里的困难,主动帮助父亲送报。卖报的大部分收入也都维持家用了。每天早晨他们3点半就要起床,跑到送报车那里领取报纸,然后送到订报人的家中,之后再去上学,放学后还要接着送晚报。

    沃尔特的送报经历一直持续了6年的时间,只有生病的时候才中断。送报是一份辛苦的工作,尤其是碰到雪天的时候。有一次下雪天,沃尔特去送报,差点被雪埋了。对于一个还在上小学的孩子来说,这真是太不容易了。他每天的睡眠都很少,常在上课的时候打瞌睡,但他硬是坚持下来了。他知道,要战胜眼前的困难,就必须要有毅力,要能吃苦。一个害怕困难、害怕吃苦的人,还能做什么大事呢?

    伊莱亚斯的身体逐渐变坏了,而脾气也变得非常暴躁。其他的一些报童送完报后总会获得一些报酬,但沃尔特和露丝几乎没有一分零用钱。在伊莱亚斯看来,孩子们吃他的、住他的,义务劳动是应该的。终于,19岁的罗伊在高中毕业后因为实在受不了父亲的这种专制和脾气,也学着两个哥哥的做法,偷偷地离开了家里,到堪萨斯威廉叔叔的农场工作了。

    罗伊走后,沃尔特成了家里最大的孩子,肩上的担子更重了。可能是三个儿子的出走给伊莱亚斯的打击太大了,他变得更加专制,脾气也更大了。稍有不顺心的时候,就会大声责骂沃尔特,有时甚至还会体罚他。更让人难以容忍的是,伊莱亚斯不但脾气古怪,易躁易怒,还过分节俭,有时宁愿步行几公里的路程,也不会乘坐电车。对于这样蛮不讲理的父亲,小沃尔特没有说什么,只是默默地承受着。幸运的是,痛苦和艰难总会过去的,不管遭受怎样的苦难,都应该相信它会过去的,总有苦尽甘来的时候,总会在苦难中找到一些乐趣。

    虽然工作繁重,但小沃尔特还是找到了让自己娱乐的方式。此时的他喜欢上了马戏。市里来了马戏团时,他就带着露丝跟着马戏团大街小巷地逛。马戏团走后,他就将他的伙伴都叫来,组建自己的马戏团,模仿着马戏团用彩色的飘带将小货车装扮成一个彩车。一次,妹妹露丝出麻疹,他就拿来一些自己画的画,然后将一组画快速地翻阅,让画中的人物感觉好像是动起来一样,妹妹看到后非常开心。或许这就是沃尔特第一次制作动画的尝试。当时,沃尔特只有10岁。

    沃尔特还喜欢魔术,总是能给家人带来很多快乐。一天,家里的门铃响了,弗劳拉打开门,看到一位穿着体面的妇人。两个人在门口交谈了一会儿,弗劳拉觉得这位妇人的声音很熟,而且穿的衣服也很眼熟,但想不起来是谁。之后,她仔细打量了一番,大笑起来。原来,是沃尔特穿上了她的衣服,戴上假发装扮出来的。沃尔特给这个苦难的家庭带来了快乐。

    为了维持生计,伊莱亚斯决定再次生产黄油出售,认为这是赚钱的路子。弗劳拉将黄油装在桶里,然后挨家挨户地去卖。为了能卖出更多的黄油,她经常到富裕人家的住宅区去叫卖,那里有很多沃尔特的同学,同学们有时会讽刺他、挖苦他,当时所受的羞辱和无奈,沃尔特很长时间都忘不了。

    “没有出息的怪学生”

    现在有很多人用学习成绩的好坏衡量一个孩子会不会成才,事实又是怎样的呢?书本知识的确很重要,但在成才的道路上,这并不是唯一的,此外还有能力、个性、特长等。一个学习成绩好的孩子,只能证明他的学习能力、记忆能力等比较突出;而一个学生学习成绩很差,并不能说明他的创意能力、管理能力、策划能力不行。

    沃尔特所在的本顿拉丁语学校是一所八年制学校。虽然母亲弗劳拉在功课上总是尽量给他帮助,但他的学习成绩一直不好。他坚持每天早晚送报,能学习的时间非常少,学校的老师们也总是向弗劳拉反应说,沃尔特上课不注意听讲,总是打瞌睡,常常跟不上老师的教学进度。

    从这一方面来说,沃尔特也不喜欢按照学校的常规模式去学习,而是喜欢按照自己想的去做。他从不认真去做作业,很多时间他都喜欢在公用图书馆中读马克·吐温的书,或许是马克·吐温的童年和他在密苏里生活的那段经历非常相似的缘故吧。此外,他对阿尔杰·霍拉肖的成功故事和汤姆·斯威夫特的历险记也非常着迷。史蒂文森、斯考特和狄更斯的小说同样深深地吸引着他。这些都是最顶级的作家,他们的作品给了少年沃尔特极大的影响。

    沃尔特很小的时候就表现出了非常强的创造力。今天的我们都知道,创造力就是发明、做实验、成长、冒险、破坏规则、犯错误以及种种意想不到的东西。创造力是非常重要的能力。没有创造力,就不会有进步。创造力也是一种思维能力,它并不是漫无边际、天马行空的,而是一种能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创造新事物、帮助人适应环境的能力。

    沃尔特的创造力首先表现在美术上,他在学校中最感兴趣的课程就是美术课。一次美术课上,老师让学生们画一盆花,沃尔特并没有按照常规的画法去画,而是将花画成了脸,叶子画成了手,静态的花被赋予了人物的动感,反映出了小沃尔特独特的视角和想象力。也许是因为长期的苦难生活,在苦中作乐的日子里,他的创造力被大大地激发了,为了摆脱厄运就要发愤图强,调动起全身心的潜在能力去创作,从而有所成就。

    在今天看来,沃尔特所画的这幅画的确可以说是经典之作。但是在当时却不被他的美术老师欣赏。沃尔特不但没有得到老师的表扬,反而被老师训斥了一顿。

    在老师的眼中,沃尔特不是一个循规蹈矩的学生,这个被老师责骂为“没有出息的怪学生”,把兴趣越来越集中在绘画上了。他依旧按照自己的想法去画,而且有着独特的见解。很快,他开始喜欢漫画了,最先是仿照一本杂志上的漫画来画。后来,只要是看到漫画,他都模仿一遍,而且还独自创作。一次,他在理发店排队理发,看到理发人的姿态各异,便画了一张画。老板看到后,认为很生动,便将这幅画挂在店门口招揽生意。为此,他还和沃尔特达成一项协议,沃尔特每周给他画一张画,然后店老板免费给他理发。沃尔特高兴地答应了。

    儿童的心灵是最纯洁的,但很多儿童在大人的错误教导下,听其言,观其行,许多事情不清楚为什么要这样做而不要那样做,只是因为大家都如此,自己也就如此了。

    实际上,这种做法会严重束缚儿童的创造力,扼杀他们创新的勇气。我们每个人从小就要敢为天下先,敢于标新立异。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我们要完全忽视社会准则,做一个另类的人,只不过是要我们敢于不同寻常,做一个具有开拓精神和独立思考能力的人。如果当初完全按照老师的那种模式去做,相信这个世界上就不会有伟大的动画大师沃尔特的出现,更不会有迪士尼乐园的出现。

    神奇的卡通片

    11岁时,小沃尔特终于结交了第一个外面的朋友——华特·佩佛。华特和沃尔特一样,对绘画也非常感兴趣,因为志趣相投,没多久两个人就成了非常要好的朋友。

    沃尔特经常到华特家玩。这是个殷实之家,父亲慈祥、爱笑,待人友善,乐观豁达,每次见到沃尔特都非常热情。正是在华特家,沃尔特感受到了家的温馨。

    华特的父亲喜欢去剧院看戏,更喜欢看韦伯和费尔兹用荷兰方言写成的喜剧,他经常在家中背诵剧里的台词。正是通过华特和他的父亲,沃尔特渐渐地接触到了歌舞和动画世界,并且为之痴迷。

    伊莱亚斯得知儿子对这些东西发生兴趣,非常气愤,在他看来,这些东西太轻佻了,而且也浪费时间,对于改善家里的状况没有丝毫的益处,于是禁止沃尔特再去接触。但是沃尔特始终坚持着,为了避免被父亲责骂,他每次都是偷偷地去剧院。

    他就这样坚持下去,他并不知道这些东西最后会改变他的人生,但他就是喜欢这些东西,不停地去研究、观察,对他所看到的每一部动画片都抱着极大的兴趣。也许就是这份坚持,成就了他作为一代动画大师的伟大人生。

    华特的父亲非常善于引导孩子们,沃尔特和华特经常会模仿马戏中那些杂耍表演和歌曲,还模仿剧院中演员的逗笑镜头。华特的父亲认真地指导,两个孩子的表演技能获得了很大的提高。为此,他俩还到学校去给同学们表演。他俩曾经演了一部《照相馆中的欢乐》,一时间成为同学们热议的话题。在这部剧中,沃尔特扮演滑稽的摄影师,他让同学们站在照相机跟前摆好姿势准备照相,但是在即将照的时候,照相机中却突然喷出一股水来,结果弄得同学们浑身都是水,大家都被逗笑了。然后,沃尔特还会将自己画的卡通画拿出来给大家看,这些幽默的卡通画让大家禁不住捧腹大笑。

    沃尔特读五年级时,学校在林肯纪念日那天举行了一场活动,沃尔特的表演再一次折服众人。他将父亲的大礼帽用硬纸板和鞋油改造成烟囱状戴在头上,然后穿上父亲在教堂执事时穿的燕尾服,下颌上贴上假胡子,在脸上画上皱纹,装扮成林肯的样子进行表演。校长很欣赏他,让他到各个班级去背诵林肯在葛底斯堡的着名演讲。沃尔特一下子成了学校的名人。

    沃尔特最喜欢的演员是喜剧大师查理·卓别林,卓别林在沃尔特的好莱坞职业生涯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他对卓别林的表演佩服得五体投地,而且怀着极大的热情来模仿卓别林的表情、手势和情绪等,凭着天赋、热爱和努力,他的模仿越来越逼真了。

    后来,沃尔特和华特曾自己排练出一部《查理·卓别林和公爵》,到当地剧院参加业余演出。当时,沃尔特身穿父亲的裤子和工作服,戴着大礼帽,粘着山羊胡子,扮演卓别林的形象。结果他的表演赢得了观众们阵阵的热烈掌声。这一次表演他们获得了第四名,得到25美分的奖金。这些更加坚定了沃尔特要表演的决心。有希望,有决心,他就要为之付出努力,他要追求自己的演员梦,实现自己期待中的目标。他能成功吗?靠着他一个人的力量会获得成功吗?

    在磨炼中成长

    有一天,沃尔特帮助父亲干活,结果因为他递工具的速度太慢,父亲又开始责备他。沃尔特实在忍不住了,便和父亲顶起嘴来。结果,父亲非常愤怒,让他到地下室等着挨揍。当沃尔特来到地下室,父亲挥舞着手中的钉锤柄要揍他时,他没有忍受,而是做出了一个出人意料的行动,他立即上前夺下了父亲手上的工具。父亲怒火中烧,又准备用巴掌打他,结果又被他紧紧抓住两只手腕。父亲无力挣脱出来,最后气得眼泪都流出来了。或许他终于认识到,儿子长大了,自己老了,根本打不动他了;或许是他终于认识到身边只有这一个儿子了,害怕他像他三个哥哥那样也离他而去,总之,从这之后,父亲再也没有打过他。

    沃尔特一直梦想着能拥有一双可以蹚水和积雪的高帮靴子,这样在雨雪的天气出去送报纸就不用那么遭罪了,但他知道父亲非常节俭,根本不可能给他买。后来还是母亲看出了他的心思,劝说父亲,给他买了一双靴子。

    从小沃尔特就生活在贫困中,这次得到一双新靴子他太高兴了,摸着这双靴子舍不得穿。但有一次,他穿着这双靴子送完报纸后,在过马路的时候不小心踢到了一个大块冰,不巧的是,这块冰中有一枚马蹄钉子。这枚钉子将他心爱的靴子扎破了,还深深地扎进了他的脚趾里。

    因为脚伤,沃尔特在床上躺了两个星期。为了打发床上的时光,母亲给他从图书馆借来书、画和报纸。他在无意间看到报纸上别人画的漫画,简单的线条却勾勒出一个个生动的形象,他如痴如醉。对于有心人来说,兴趣真是无处不在,就看你有没有发现这些美好东西的慧眼了。就在这之后,沃尔特下决心,自己以后一定也要画出那样的漫画。他的目标似乎越来越清晰了,尽管他还不知道自己将来是怎样的。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了,整个欧洲都卷入了战争中,那时的美国奉行中立政策,因而战争对少年沃尔特并没有产生什么影响。

    到1917年,伊莱亚斯一家搬到堪萨斯市已经有7年的时间了,家境并没有因为他送报纸而变得好一些。沃尔特也渐渐长大了,有了自己的想法和主意,总是这样下去终究不是个办法,必须改变这种现状。父亲这时候也有了新想法,决定将送报权出售,再找新的出路。他将自己的全部积蓄以及沃尔特积攒下来的20美元都拿了出来,投资了芝加哥的一家俄塞尔果子冻工厂。伊莱亚斯担任工厂建筑部门的主管,每年分取红利,这样,伊莱亚斯一家又迁回了芝加哥,生活似乎又回到了原来的起点上。

    日子虽然艰难,但学业不能中断,伊莱亚斯决定让沃尔特在本顿拉丁语学校完成学业,于是沃尔特留在了堪萨斯,当然这里还有罗伊。罗伊离开家后,先后在威廉叔叔的农场工作过两回,后来离开那里,在堪萨斯市的第一国际银行找到了一份工作,担任出纳员。虽然罗伊比沃尔特大9岁,他俩从小关系就非常好。罗伊社会经验比较丰富,经常给沃尔特提出一些建议。后来创业时,也是两个人联手,奠定了迪士尼家族事业的强大基础。

    1917年6月,沃尔特从本顿学校毕业后,继续留在了堪萨斯,这时他的大哥赫伯特一家也搬到这里和他们一起居住。沃尔特向圣路易斯州际新闻公司申请了一份暑期的工作。为了让公司接收他,15岁的他将年龄改成了16岁,并且向罗伊借了15美元,以缴纳保证金。

    沃尔特的这份工作是列车售货员,就是到火车上去卖食品。上班后,公司发给他一套蓝色的制服以及一枚写有公司名字的、金光闪闪的徽章,沃尔特感觉非常自豪。在列车进站时,他总是将装有水果、爆米花等食物的篮子放在固定的摊位上,然后站在售票员身后,仿佛在向站台上的旅客炫耀他体面的衣服。

    整整一个暑假,沃尔特就一直奔波在列车上,但因为种种原因,他并没有挣够回芝加哥的路费以及上中学第一年的学费。然而,通过这次经历,他变得更加成熟了。后来,篮中的东西被偷、汽水瓶丢失的事件时有发生,结果总是赔本,罗伊便劝说他将这份工作辞掉。就这样,他再次回到了芝加哥父母的身边,开始了他的高中生活。

    少年时期的磨难并没有打垮他,他对未来充满了希望。

    卡通画可以作为终生职业吗

    犹太法典说:“如果你不做自己,那么要叫谁来做你呢?”我们不可能成为别人,更不可能成为别人的复制品。因为别人正是发挥他们自己的优点,才做出了那样的成绩。而我们不可能也具备像他们那样的优点,正如鱼无法模仿鸟儿飞翔一样,鱼只能利用自己的长处在游水方面发展。

    一个人最重要的是他的核心竞争力。什么是核心竞争力呢?简单地说,就是他拥有别人所没有的才能、机遇、人脉,并且最大化地整合自己的优势,最终实现自己的目标和理想。沃尔特就是这样,在他的成长过程中,不断地发现自己,寻找自己最突出的优势所在,并且最终把这种优势转化成事业的动力。

    沃尔特回到芝加哥和父母团聚后,此时的他也该考虑自己以后的生活了。

    1917年,沃尔特进入芝加哥麦金利山中学学习,在那里,他的漫画才能得到了充分的展示。在学校的校刊中,他的漫画经常被发表。他的一些作品都是以第一次世界大战为主题的。因为当时美国参战后,罗伊参加了海军,那套水兵服对沃尔特太有吸引力了。本来他也想参军,但是因为年龄太小而不能如愿。于是,他便将满腔的爱国热情,以及对军人的羡慕之情,都融入到他的漫画中。这段时间,沃尔特的漫画技术越来越娴熟了。

    在麦金利山中学,他依旧对课业不感兴趣,他的大部分时间都用在了绘画上。他的漫画线条流畅,轻松活泼,被同学们称为麦金利山学校的“小漫画家”。他想,是时候该为自己制定一个未来的目标了。

    对于人生来说,目标永远是最重要的,怎么说都不为过。每个阶段都应该有每一阶段的目标,并且为这个目标去努力、去奋斗。如果没有目标,就会像茫茫沙漠中迷失方向的孤旅,不知道朝着哪个方向努力。成功的起点是从确定目标开始的。因此,可以说,沃尔特从一开始就为自己确定了一个成功的起点。

    沃尔特对漫画实在太热爱了,他认定自己的目标就是要做一个卡通画家,以后要从事卡通制作这个行业。确定这个目标后,他对漫画的热情更加强烈了。是啊,人一旦确定了目标后,就会产生向前的动力,动力导致行动,行动必然会成就事业!

    此时,他听说芝加哥艺术学院要招收夜校生,便迫不及待地去报名了。在那里,他接受了系统的训练,从学习解剖学、写作技巧到绘画的笔法,都有专业的老师给予指点。其中有一位老师是《芝加哥论坛》报的漫画家,叫凯里·奥尔;还有一位老师是《前锋》报的漫画家,叫雷陆·戈西。他们看到沃尔特的画后都非常欣赏,于是便允许他到报社去找他们。

    大部分时间,沃尔特都将自己关在屋子中画画,他的画一般从不让别人看,除非自己非常满意。此外,他还会到剧院等场所去收集一些可以用于漫画创作的素材,回来经过整理,再加上自己的思想,画出来。他会将自己看到的最为有趣的故事讲给父亲听,但是父亲从没有笑过。终于有一天,父亲跟他说了一句话,说他讲的笑话很好笑。

    伊莱亚斯始终也不明白为什么沃尔特那么喜欢娱乐世界,当然他也不喜欢让儿子去当一名漫画家,但看到儿子有那么大的热情,他也没有过多地拒绝,同意给他交艺术函授班的学费。但有一个前提,他必须给家里创造收入。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沃尔特只好到父亲的果子冻厂打杂,比如洗瓶子、盖盖子、装箱等,每周可以有7美元的收入,这样还能给家里带来一定的收入。

    后来,沃尔特辞掉了这份工作,到威尔逊大道高架铁路线当管理员,每个小时可以挣到40美分。

    1918年春天,沃尔特结束了高中一年级的课程,便和一位同学一起去邮局联系暑期工作。他虚报自己已经18岁了,穿着父亲的衣服,还在脸上画了几条线,最终被录取了。

    他在邮局最初的工作就是分发信件,每天工作12-14个小时,免费分送“限时专递”。后来,因为他会开车,便被派到市区去开一辆有四个前进档和四个倒档的卡车送信。

    沃尔特就是这样为着自己的目标奋斗着、坚持着,不管多么辛苦,他都坚持下来了。在人类历史长河中,不知道有多少人像这样坚持下去,严厉地驱策自己,他们不论是多么微小,但最终都达到了目标。

    成功的到来总是需要时间的,坚持显得尤为重要。有些人成功,就因为他比别人多坚持了一下;有些人失败,也只是因为他没能坚持到最后。其实,当你已经下定决心为自己的目标奋斗下去时,就连艰辛的付出也会变得让人心旷神怡。即使感到“已经熬不下去”时,也不会放弃,咬咬牙坚持一下,就会在最后一刻,看到胜利的曙光。

    青涩恋情

    沃尔特在绘画中不仅找到了自己为之努力的方向,还因自己的绘画才能获得了心仪女孩的好感。在麦金利山中学上学时,沃尔特的班上有一个叫苏·皮托夫斯基的姑娘,长得非常漂亮,是很多男孩追求的对象,沃尔特也是其中一位。青春年少的沃尔特对爱情有着自己的理解,而且对爱情非常执着。

    为了能够接近这个女孩,沃尔特想尽了一切办法。苏·皮托夫斯基有一个当军人的哥哥,因为她也具有狂热的爱国热情,所以对她的哥哥非常崇拜。她曾全身裹着一面美国国旗,慷慨激昂地朗诵描述美国青年“在那边”的英雄行为的诗篇;她还曾在校报上发表文章,呼吁大家多为战争工作,要知道这个时候正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

    当时,苏·皮托夫斯基是校报的编辑部成员,沃尔特下定决心要成为校报的一名美术编辑。他用心画了很多战争题材的漫画,刊登在一个名叫“小小呼声”的专栏中。他的良苦用心终于获得了回报。这位美丽的姑娘越来越注意他了。后来还和他一起去夜校学习,一起出席爱国者的集会。

    就这样,沃尔特用真诚和漫画赢得了姑娘的芳心。

    1918年的夏天,可以说是沃尔特一生中最幸福的一段时间。虽然他在邮局工作的时间很长,但很轻松,下班后,他就请姑娘去看电影和戏剧演出。

    幸福的生活是所有人的梦想,是需要用一辈子去追求的东西。幸福是一种谁都可以拥有,是非常现实、非常简单的。这个阶段,两个心心相印的年轻人在一起就是幸福。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