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秋雪-山色溪声穿闽北 湖光塔影映榕城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话说游酢提起乘木排去南平、福州游玩之事,林志宁与叶默都赞成。他傍晚时去找二叔公,游元听了,说:“年轻人就应该出去见识、见识。叔公支持你。我这回没有办法去,但是这个事包在我身上。晚上我会去跟他们交代,他们哪个敢说声不?”

    游酢回来告诉大家:“我二叔公说没有问题,我们明天去。”大家听了都无比兴奋。这天晚上,三四个朋友聊到半夜才休息。

    第二天一大早,四个青年起床吃过饭,游酢的母亲将一个大饭袋交给他说:“这是路上吃的,带好啊。”游酢“嗯”了一声,对伙伴说:“我们走。”

    四人来到装木排的码头,一位年长的艄公约五十来岁,头戴着斗笠站在排头,挥手招呼他们:“你们几位相公快上排,不然你们得自己走路去。”木排后面是个年龄约二十出头的小伙子,咧着嘴笑着。游酢说道:“木德公,我们打扰你了。”四人奔上了木排,走到了中间,只见有一根横着的木头面上已经削得平整光滑,木德公说:“这回去的路途长,你们在那横木上坐吧。”四人向老人投去感激的目光,游酢又说道:“木德公,你想得真周到、细致,谢谢你了。”木德公说:“不用谢,你们是天下的人才,应该的。”木排上放着竹竿、油蜡、包袱,还有草饭包,木屐等。木德公回答:“定夫,你跟我还客气什么。能够带你们这一帮秀才们去,是我的福气,让我也沾一点你们身上的斯文呢。将来,你们考中状元、榜眼等,可别忘了请我喝一杯喜酒。”游酢回答:“好的。我们如果真的能够考中状元,一定请你。”木德公听了,捋一下胡须,乐呵呵地笑得扬开了双眉,说:“这话中听。读书人就是会说话。”过了半个时辰,木排开拔了,木德公大声说道:“相公们,坐好罗。”十几个木排像一条长蛇逶迤地朝麻阳溪方向而去,转了一个大湾消失了。

    夏水本来就大,加上下了雨,河道上一般的礁石都看不见露出水面,所以木排能够顺畅地漂流,行驶得快。游酢问道:“木德公,排流得这么快,一个时辰能够走多少里?”木德公回答:“今天是下沟水,顺当的话,三个时辰可以到县城,下午天暗左右可以到建安。”熊敦常听了说道:“这么快呀!”木德公说:“要说快,取角水时还更快呢。”林志宁问:“下沟水、取角水什么意思?”木德公说:“哦,这是指放排时溪面的水大小,我们艄排人,发大水没有人敢放排,中水可以放,放排时溪面直的地方顺水漂流,转弯处只要顺弯角方向划去,就叫取角水;小浑水时,木排挨着岩石的水沟放去,就叫下沟水。”游酢问道:“木德公,那么取角水木排不是可以装得更大,流得更快吗?”木德公回头笑了笑,说:“取角水排流得是更快,可是危险也更大。如果排装得大或者太长,转弯时万一碰到岩石,排很快散掉,生命就难说了。”林志宁感叹道:“原来这样。”木德公应道:“我们艄排人挣饭吃硬得很,在山溪里呢河床浅,水路曲、礁石、漩涡多,随时提心吊胆;到了大河、大江水深得没底,遇到风大浪高,也心惊胆战,水上走的人靠漂命吧。”听到这里,几个年轻人都不敢再说什么了。木德公又说:“其实,天下没有多少闲饭吃,当官贪污得多或者与人争权夺利得厉害,轻则丢了乌纱帽,重则会掉脑袋,做生意运气不好时血本无归,所以古人讲‘百般生意耕田好。’”熊敦常说道:“从古到今最穷苦的是耕田的。”木德公说:“耕田人生活是穷苦,可是生命没有风险。”林志宁讲:“当个小官,拿一份俸禄吃,不贪名利和钱财,或者做点小本生意,能够过个比较富裕的生活总没事吧。”木德公应道:“你这么说还行。不过,人心不足,财、色、名、利谁不爱呢?这是四把刀啊,天下极少真正君子,不少人明知是灾祸还是往刀口上撞啊。”老人的话太深刻了,对世态剖析得一针见血,几位青年听到了这里,不知说什么好,都沉默了。游酢默默地回味着老人的话,想到老人的话说得多好,自己今后的人生中不论干什么,时时、处处都要记住财、色、名、利“四把刀”呢。

    黄昏时,排到建安城外的码头停泊。木排师傅们带着游酢几个青年到街上吃饭,接着去一家客栈过夜。那客栈不很大,夜里只点着一盏灯,在一个大房间里摆着两溜的通铺,灯光不亮,大家顺着朦胧的灯光摸到通铺上睡。因为旅途的疲劳,木排师傅们很快睡着,而年轻的书生们有的却睡不习惯陌生的床铺,说了些闲话。可是不久,他们也睡去了。

    天亮醒来,一个师傅带着大家到附近的街上买了些吃的,回到排上边准备起程。

    一大早,大家草草吃了饭,赶到河边上了木排,又出发了。

    建安城关至南平水路有一百三十多里。出了建安城,到了徐墩的长源村后因为南浦溪、崇阳溪汇合,河面变得宽阔起来,河床虽然趋于平直,然而下切度较大,木排的行驶速度骤然加快。上下的货船、客船、竹排、木排也多了起来。

    约莫走了半天多,离南平已不远。木德公边撑排边讲:“传说,古代时有雌雄两把宝剑,雌剑为‘莫邪’,雄剑为‘干将’,剑的名字就是两个铸剑大师的名字。这两把剑本是献给越王的,但到后来不知去向。晋朝时,有个人叫张华,一天夜里他发现很远的一个地方有紫气萦绕,知道有宝物,就让雷焕去挖,结果获此二剑。雷焕把一把剑献给张华,自己留下一把。后来张华被杀害,宝剑不知去向。一次雷焕乘船经过闽江,到了现在这里,突然风雷大作,狂涛怒卷,佩带的宝剑飞入水中,他忙命人下水打捞。手下人潜入水里,看见两条龙盘在水底,目光如炬,手下人不敢进前而返。宝剑双双化龙而去。后来,人们便把这里叫做‘剑津’,也称‘剑浦’。”

    四个青年听了频频点头。这些与南平邻近的秀才们,都知道南平的历史:南平地处福建省北部,武夷山脉北段东南侧,位于闽、浙、赣三省交界处,俗称“闽北”,是福建的“北大门”。建溪、富屯溪、沙溪三条溪流在南平城南汇合,始称闽江。南平扼闽江之喉,是通往闽西、闽北、闽东水陆交通的门户。这里为福建古越文化、闽越文化重要基地。历史上,人们习惯把这儿叫“延平”或者“南平”。

    艄排人一边艄排一边讲着南平、福州等的地方掌故,秀才们也少不了说笑。

    建溪至南平的延福门与沙溪、富屯溪汇合,注入闽江干流。这时,江阔浪大,艄排人一个个精神起来,用力地划桨应对眼前的情况,没有空闲扯了。

    在离南平约五里处有一个“暗淡滩”,为建溪上最后一个险滩。这里水大浪高,而且礁石狰狞,木排一到这里只见大浪啪啪地扑到排上,木排在浪里穿行,时沉时浮。游酢和林志宁、熊敦常等不免有些紧张,站了起来,木德公见了安慰说:“你们是文曲星下凡,加上有我老手在,没有事。”

    几分钟后,木排顺利地越过这个滩。木德公得意地笑道:“相公们,咱们到南平好好睡个大觉。”

    到得南平河岸边,艄公道:“相公们,那城里的娘们可骚呢,到那里可别被迷住不知回家呃。”林志宁回道:“你快快走,福州的娘们等得急呢。”四人上岸一看,原来这是一座山城。群山环抱,绿水相依。

    林志宁带着他们俩友来到了黄裳的家。黄裳见了四位朋友,喜出望外,高兴得直蹦,热情地将远来的客人迎进家里。游酢等三人拜见了黄裳的双亲,才坐下。

    傍晚,大家到南平城漫步。原来,南平是一座地道的山城,大多的街巷都在半山腰上。从这条街走到那条街巷都得上坡下坡,这对于生活在地势较平坦的游酢等看来,是一件稀奇的事情。可是,黄裳去年到富垄时早已经跟他讲过,因此还不至于吃惊。

    当晚,黄裳邀了附近的一些文友一起宴请建州来的朋友。游酢他们在那里又认识了一些新青年朋友。席上,两地朋友觥筹交错,飞觞流羽。用完餐,大家坐下来泡茶、闲谈。游酢问道:“听说茫荡山风景很好,这里去多少路程?”黄裳答道:“不远,一个多时辰的路,要去容易,明天我们就去那儿怎么样?”林志宁应道:“好极啦。”

    第二天早晨是个大晴天,黄裳带着建州的朋友去游茫荡山。

    那茫荡山位于南平西北面。

    路上,阳光灿烂,花香鸟语。黄裳介绍说:“古代的时候,延平有个人跟另一个人到这里的山上干活,看见山很大,树林茂密,走了大半天不知道哪里出来,于是对另一个人讲,来到这里我懵懂了。人们把这里叫做懵懂山。后来,我和一群读书的朋友来到山上,看见此山气势很大,芒花和茅草一望无际,因此把它改为茫荡山。”林志宁称赞道:“改得好呀。看来,读书人的墨水就是好用。”游酢插嘴说:“那当然。当朝的宋太祖讲‘宰相须用读书人’。何况一座山的命名。”叶默讲:“冕仲兄这一改,使这座山富有诗意和灵性起来了。”

    众人步行不到一个多时辰,就到了茫荡山山麓。他们一路走来被炎热的阳光晒得直冒汗,一到了山麓立刻汗水顿收。这时,众人抬头一看,山幽林深,清泉潺缓,云雾缭绕,森林茂密,即便盛夏到此,也会感到凉意袭人。四周鸟声唧唧,他们站在山麓,仰首往山道上远望,可见一尊高约十余米,低头俯视的石佛。从东部那一条用石块铺砌的闽赣古道上山,这条古道俗称“三千八百坎”,全长约十里,沿途两边古木参天,松涛轻拂,奇树异花,触目可见。先是见到有一棵粗壮的水杉亭亭如盖、遒劲峥嵘,在周围的山林中若鹤立鸡群。沿山径绕山谷而行,则见怪石嶙峋,有仙人叠石、蛤蟆石。林志宁赞叹:“这里真是一处极好的避暑胜地。”游酢说道:“这地方是好,我家如果在附近肯定会搬到这儿读书。”叶默讲:“这地方适合修身养性。可惜连个寺庙都没有。”游酢说道:“天下的寺庙够多了,要那么多干什么?”黄裳说:“寺庙清净,好做学问。”叶默听了,劝道:“读书人应当安邦治国,到寺庙做学问太可惜了!”黄裳回答:“人生之事,由不得自己。”林志宁也讲:“冕仲兄的话有道理。”山中美景甚多,还看见了一道长百余丈的瀑布犹如一条银龙从高崖飞天而降、喷起满天的雪花。潭底雪花滚浪,响声在山间久久回荡。又走一里多路,见山峦一棵大香樟树挺拔拂云。走到半山腰,听到了“呜——”、“呜——”的叫声,林志宁问:“这是什么东西在叫。”黄裳应道:“好像是狼的声音。”游酢讲:“山中的动物多呢,我前些年在山中看见过老虎、猴子,有一回还看见过一只山魈,模样跟人差不多,它咿咿呀呀的像在说话。”林志宁说:“我很少到过山里。所以,刚才听到那叫声有一点怕。”大家边谈边继续登山。

    两个多时辰之后,众人登临茫荡山峰巅朦憧洋。传说,这里每当雨后初晴,登高望远,云蒸霞蔚,彩虹高挂,颇有“懵懂”之感。大家在山顶远眺,但见天空高阔,云雾飘绕,千峰竞秀,万岩争奇;俯瞰山下群山起伏,溪水蜿蜒,田舍俨然;回首东望,古道犹如天梯,林海无边;放眼西瞻,近处天湖与瑞龙桥等历历在目,远则山色苍茫。

    将近中午时分,他们开始下山。

    归途经宝珠村,观赏了晴雨树等美景。那“晴雨树”最为奇特,它是一株古老的红豆杉,树高十七米。每逢夏秋季节,烈日当空,树下必有丝丝细雨飘落,而且日照越强雨点越密,游人无不惊叹为奇观。

    傍晚时分,他们才返回城里。

    过了一天,他们三人又与黄裳等一起坐船前往福州游玩。

    当晚,他们在水口镇过夜。

    第二日早晨,大家早起随便吃了个饱,上船继续前行。因为到了水口滩险已尽,而列石江中,参差数里,水势震荡,势犹汹汹。出了水口则江流浩荡,行船主要是担心受到江面上的大风阻碍。熊敦常感叹说:“这里确实开阔,让我大开眼界了。”林志宁说:“这算什么。到北方走走,平原上一望无际,长江、黄河上那才壮观呢。”游酢问道:“怎么壮观法?”林志宁讲:“嗨,长江一泻千里,浩浩荡荡,黄河屈曲连环,波浪滔天。至于京城开封,那是百万户人烟,繁华热闹非凡,这些不是困居山区者所能够想象的。”游酢看了看一旁沉默不语的黄裳,问道:“冕仲兄,他说的是真的吗?”黄裳答道:“是的。”游酢听了想到:如此说来,自己非得努力攻读,拼搏个前途不可,将来一定要好好地领略一番祖国的大好河山。

    傍晚,他们来到福州西门孙大廉的家。孙大廉叫一个“依妹”去通知黄国才、余深。他们两人闻讯便立刻赶来。

    晚间,林志宁问道:“听说福州很大,能不能介绍介绍?”余深介绍道:“福州不但城大,城内有乌山、于山、屏山,有白塔和乌塔,而且还有四十九坊,六十多巷。其中,著名的有太平巷、黄巷、花巷、朱紫坊、鳌峰巷、水巷、文儒坊,还有祭酒岭等。”黄裳叹道:“这么多坊巷呀!那么有很多姓氏吧。”黄国才应道:“晋朝以来,由于中原内乱,大量北方人口南移入闽,这时幸存的衣冠士族也纷纷南逃,以陈、林、黄、郑、詹、邱、何八大姓最为显著,史称‘衣冠南渡’。”孙大廉觉得自己也应当给客人讲点什么,他思考了一会儿,说道:“福州不仅有三山两塔和诸多的坊巷,宋治平六年太守张伯玉遍户植榕,因此福州又有榕城的美称。”

    次日吃过早饭,余深说道,“你们几位朋友昨天刚到,旅途劳累,今天我们就随便走几个坊巷吧。”众人一起参观了“光禄坊”、花巷、“黄巷”,游览了乌山,在此不加细表。

    第三日,大家去游西湖。西湖位于福州城西北部湖滨路,在卧龙山下。整个西湖公园由三个小岛组成,分别由柳堤桥、飞虹桥、步云桥、北闸桥连接而成,犹如三块翠玉镶嵌在碧水之中。园内长堤卧波,垂柳夹道。“悦虹桥”东,有建于唐代的开化寺。这里垂柳拂堤,春天莺啼燕舞,夏荷映日,秋桂飘香,冬阳宜人,四时风光绝佳,令人怡然自得。北闸桥又称玉带桥,连接窑角屿,游客四时不绝。此时正是秋高气爽之际,众人在西湖游览,可见湖上游人如织,穿梭往来,湖中坐船的人说笑声不绝于耳,湖边的阁楼有人说书,湖心的小亭里有艳妆女子抚琴而弹,琴音缭绕。大家沿着堤岸悠然边看风景边闲谈,到了茶楼下,余深说:“大家上楼休息,喝喝茶。”于是,众人便上了茶楼,坐下来品茶聊天。

    午饭后,黄国才说:“我们去于山走走。”

    他们先去看朱紫坊。这个坊位于于山北麓安泰河边。因宋通奉大夫朱敏功居此,兄弟四人皆登仕途,朱紫盈门,故名。进入坊内,但见石牌坊高耸而立,门楣上题刻着“朱紫达善境”五字。这里一街水巷,河水荡漾,古榕苍髯,坊路交错,白墙青瓦,山墙屈曲,极富福州地方风物特色。人们曾将它比作金陵秦淮河。唐天复初年(公元901年),这里为罗城南关,人烟绣错,舟楫云排,两岸酒市歌楼,箫管从柳荫榕叶中飘出,足见当时这一带繁华的景象。宋时,修筑外城,朱紫坊已包在城中。宋朝龙昌期诗曰:“百货随潮船入市,万家沽酒户垂帘。”可见这一带风光的不凡之处。

    接着,他们去白塔。黄国才介绍说:“白塔是唐朝天祐元年(公元904年)闽王王审知为报父兄教养之恩所建。因为在建塔开地基时挖出夜明珠,故取名‘报恩定光多宝塔’,俗称‘白塔寺’。后来改名为‘万岁寺’……”众人先到万岁寺,游览观看了天王殿、大雄宝殿、法雨堂等,最后来到白塔脚下,只见塔为七层八角,砖木结构,与乌山的乌塔东西遥遥相对。众人攀上塔顶,榕城在望,街衢纵横,巷坊林立,炊烟袅袅,气势茫茫。太阳西斜时分,他们才依依不舍地返回。

    傍晚,余深带大家去他家吃饭。

    到了他家,他的家人十分热情。桌上早已备好宴席,酒菜丰盛,他父亲招呼大家坐下,并且亲自出来作陪。席上,他多番敬酒,接着余深母亲也上场敬酒。游酢、林大志放胆应对,黄裳和熊敦常跟着唱和,勉强应付下来。游酢见大家喝得有几分醉意,忙说:“我困了,明天再喝。”于是都退席下来,喝了几杯茶,烫个脚睡觉去。

    第四日,余深雇了一辆马车带着客人前往鼓山。

    鼓山寺辟建于五代梁开平二年(公元908年),到宋朝已经成为名扬天下的寺庙,为“八闽第一刹”。

    马车到鼓山的廨院停下,人们开始步行。上山沿途地势险峻、道路崎岖,但有一条古道长约七里,至半山亭一歇,便继续登山。行走了近一个时辰才到鼓山山门外。寺庙建在山腰上,寺前有坪院。环顾四周古木参天,一座依山而立、古香古色、红墙绿瓦的寺庙映入眼帘,那便是“涌泉寺”。这时,眼前香客络绎不绝、梵语声声入耳。余深招呼道:“众友都进去看看吧。”入门第一眼自然是大肚弥勒佛大笑相迎,两侧为走廊,继而进入则有天王殿、大雄宝殿、钟楼、鼓楼、法堂、藏经阁等。殿内供奉四大金刚、弥勒韦陀、三宝如来、十八罗汉等镶金泥塑,高大威严,造型栩栩如生。殿内柱上到处是楹联,让世人明白“苦海无边,回头是岸”的道理。最后到了后堂的藏经阁,阁前植有两棵铁树:传说一为开山祖师神晏所植,另一棵为闽王王审知所栽,已经有数百年历史。两棵铁树长得非常茂盛,众人看着无不称奇叫绝。

    出了寺庙,孙大廉领着大家经回龙阁,穿密林,过幽径,往东“灵源深处”。傍崖而下石阶六十余级,中裂一条深涧,宽约三米,深约十米,有似石洞,故名“灵源洞”。宋嘉祐辛丑年(公元1061年)施无长题的“喝水岩”三个楷书大字。关于喝水岩,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相传几百年前,涌泉寺祖师神晏法师在此诵经,因恼于涧中流水之喧哗,于是大喝一声令溪水改道,从此,涧水改道从东侧半山观音阁石壁涌出,原来的溪涧也就干涸了。所以,人们把那里称为“喝水岩”。那里一路古松,荫凉宜人,松涛轻送,极为清净幽雅。路边岩石或露或藏,千奇百状,到了灵源洞东壁偶尔见到一处摩崖题刻,是宋代杰出书法家蔡襄任福州知府期间宋庆历六年(公元1046年)游览后的题刻,其文曰:“邵去华、苏才翁、郭世济、蔡君谟庆历丙孟秋八日游灵源洞。”共二十四字,楷书,字径四十厘米。众人经过时那里只是粗略地端详一眼,游酢也没有多想就往前走。后来,又见到一处“忘归石”三个大字,字径约七十厘米,笔力遒劲。游酢见其字书写独特停住了脚步,细细地端详和揣摩着精湛书法技艺:“忘”字上面的亡字写得粗拙,底下的心字,三点笔画各不同,中间的斜卧一笔张翕自如,而“归”字左边写成有一点像“止”字,具有创意,“石”字又书写得朴拙而沉稳有力。这是他人生第一次见到当代名家的摩崖石刻,让他大开眼界。众友经过虽然也收步观赏一眼,可是没有人像他如一尊塑像似的,站立在那里一动不动。林志宁走着发现不见游酢回头来,一看他果然在看摩崖上的字呢,用手拉他,大声道:“你是石头吗?走啊!”游酢才猛然地想到自己已经离群了,“哦”的一声跟上林志宁。过了“喝水岩”,便到观音阁。这里的泉水从石隙中滴落,清冽甘美。众人入阁一边休息,一边品尝这里的半岩茶,别有一番情趣。之后,大家带着茶后的清爽和游兴,沿着山径一路谈笑着踏上了归途。

    余深、孙大廉等又留他们在城内休顿了一天。吃住了几天,游酢觉得福州的吃食与建州大不一样:一是海味多,鱼、虾、鳖应有尽有;二是这里人喜吃甜;三是饮食讲究,菜肴的做法极讲究做工并且有艺术技巧。另外,这里有的女人确实大方泼辣,完全不像建州女子那般的温柔胆小。

    游酢准备第二天回家,傍晚到街上买了一把福州产的彩画花伞、几把角梳给家人。福建有一句谚语:“福州伞、延平枕头,沙县女子不用选。”那福州的伞,伞骨专门选用深山的老竹,经过防蛀、防腐等处理,涂上黑漆做成;伞面则用特制的绵纸,褙纸、画花、上油、装配而成,不但做工精细,而且美观耐用。那角梳是犀牛角做的,梳头既光滑不涩,又不易磨损坏,十分耐用,是女子们最喜爱的日常生活用品。

    第五日,他们才启程返回自己的家乡。

    游酢从福州回来,将伞赠给堂兄游醇,而三把角梳分别给了母亲、堂嫂等人,几位女眷见了欣喜无比,都夸游酢会买东西。其兄游醇劝道:“古人云游必有方。你不可一直往外跑,得静下心来好好修学问,早日进京赴考才是正道。”游酢听了道:“哥哥所训极是,小弟谨记。可是,男子大丈夫志在四方,成天守在家里,外面世界一点都不知道,所做的学问不知何物呢。”游醇听了觉得有道理,也不再说什么。

    游酢回到家里,首先想到:原来外面的世界那么宽广和多彩,一个年轻人必须闯出去,才有出息!接着,他又静下心来,回想起闽江的途中林志宁叙说长江、黄河的话语,更加强烈地认识到自己确实应该静心读书,以图将来进京去考场一搏。

    光阴似水,秋冬转眼即逝。

    年底,他决定明年开春即进京投考太学生。去京城千里迢迢,要一笔盘缠和其他的用费,他了解家中的景况不好,想到:自己认识的学友有的同样要去考试,有的刚刚结婚不久,亲戚中又都是贫穷人家。向什么人借钱去呢?附近虽然有几家财主,但是他们大多看不起穷人,怎么肯借钱?再说,自己宁可饿死,也不向有钱人低三下四求情。可是,为了将来的前途,京城非去不可。这事情只能跟父母说,看他们有没有办法。

    一天晚饭后,游酢见没其他人对父母说:“我打算明年去京城考试。”游潜听了说:“家里没有钱。”游酢的母亲却说:“孩子要去考试是人生大事,咱们想想办法吧。”游潜说道:“这都年关了,哪里借钱去?”游酢的母亲叹气道:“嗨!妈也想不出办法。孩子谁叫你投胎到这么穷的人家呢。”说完眼圈潮湿发红了。游酢见情,安慰说:“爸、妈,你们不用愁。我问一问我的学友们。如果筹得到钱就去,筹不到就算了。”转身出门去。

    腊月二十三了,游酢觉得在家憋着很闷,出了村到禾坪街走走。他想:出来散散步,到街看看热闹。到了街上,见人来人往,街的两旁有卖年货的,也有卖菜的,卖鸡鸭的。忽然,他看见了母亲。母亲怎么会这时候来街上?他从侧面绕过去,一看母亲站着的面前摆着一只自己家的鸡笼。他想:母亲莫非把家中留着除夕晚上吃的那只公鸡拿来卖?不行,那是全家人过年唯一的一只鸡。他走到母亲身旁,问道:“妈,你做什么?”游酢的母亲见儿子突然出现显得吃惊和慌张,她答道:“没、没事,我来——”笼里的公鸡“喔喔”地叫起来,游酢说:“妈,这鸡不能卖。”说着提起鸡笼掉头就跑。她喊道:“孩子,你放下。”她见游酢头也不回跑远了,只好跟着回家。街上人看见的不知什么原因都觉得好奇,有人议论起来:

    “她的家很穷。可是,儿子很孝顺。”

    “听说,他的儿子一心想考功名,是个很有志气的后生人。”

    游酢的母亲回到家坐着小声地哭泣。游三礼听到了过来问:“什么事情哭?”游酢听到了爷爷的声音,出来把事情说了一遍。游三礼说:“孙崽,这么大的事情你怎么不跟我说。有阿公在,你别怕!天下没有难倒人的事情。晚上,我再跟大家商量商量。”究竟事态如何?下回分解。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