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动物常识必读-昆虫常识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螳螂

    螳螂也称刀螂,是一种中至大型昆虫,生得很漂亮,身材颀长,后腿发达,前腿像手臂,把长长的前胸挺得高高的。它的长脖子上有一颗能朝各个方向转动的头,时刻机警地了望四方。螳螂以捕食别的小昆虫为生。它前足上生有两排锐利的锯齿,能捕捉苍蝇、蛾子、蝴蝶、蚱蜢、蝗虫等害虫。螳螂身体的颜色为绿色,和植物颜色一样,可以隐蔽自己。螳螂还能在植物丛中把一对足装饰成花瓣,以诱使别的昆虫来采蜜。螳螂最喜欢捕蝉吃,但黄雀却喜欢吃螳螂,于是便有了“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故事。

    蝉

    蝉属于同翅目蝉科,全世界约有1500种。最常见的有3种:一是鸣蝉,又叫知了,体长约4厘米,浑身漆黑发亮,鸣声粗犷而洪亮;二是蝰蛄,体长约2厘米,全身黑褐色,鸣声尖而长,连续不断;三是寒蝉,体长约2.5厘米,头胸淡绿色,因它在深秋时节叫得欢,故又称秋蝉。蝉之所以能鸣叫,是因为它的腹部有一对鸣器,由镜膜和鼓膜组成,当膜内发音肌收缩时,便产生声波,发出嘹亮的声音。不过别忘了鸣器只雄蝉才有,雌蝉是“哑巴”。

    蝉的生活方式

    蝉的生活方式较为奇特。夏天,蝉产卵后一周内即死去,卵经过一个月左右即孵化,孵化后若虫掉落到地面,自行掘洞钻入土中栖身。在土中,它们要经过漫长的幼虫期。老熟幼虫爬出洞穴后,徐徐爬上树干,然后自头胸处裂开。不久,成虫爬出蝉壳,经阳光的照射,翅膀施展、干燥。羽化过程约需1~3小时。最着名的种类要数美国的17年蝉,此外还有3种13年蝉,它们都是昆虫中的寿星。蝉有趋光性,当夜幕降临,只需在树干下烧堆火,同时敲击树干,蝉即会扑向火光,此时迅速上前活捉,十拿九稳。

    黑蚱蝉

    黑蚱蝉就是人们较为熟知的“知了”,在昆虫纲属于同翅目中的蝉科,是蝉科中体形最大的种类,体长50毫米,中胸背板宽大,中央有黄褐色“X”形隆起,体背金黄色绒毛;翅透明,翅脉浅黄或黑色。雄虫腹部第1~2节有鸣器,雌虫没有。黑蚱蝉也是昆虫中发音最响的鸣虫,一般1千米之外便可听到它的鸣声。蝉的声音不是从口腔中发出的,而是依靠生长在腹部的特殊发音器官发出声音。

    “金蝉脱壳”

    我国,黑蚱蝉2~3年才完成一代。雌性成虫发育成熟后,便用腹部锥状的产卵器,把卵产在植物新生的枝条上,每处产卵30~50粒,一只雌虫可产卵300~700粒。雌虫产完卵后,将身体退居到产卵部位的下面,并用前足上的锯齿将枝条的韧皮部锉伤,伤口上部的枝条不久即枯萎,待冬季来临时,寒风便将枯枝自伤口处折断,连同卵粒落到地面。在枯枝内过冬的卵,在来年春暖时节,便借助地表湿度,孵化为一只只白色的若虫,挣脱开裹着的卵膜,利用它那善于掘土的前足,很快便钻入土中,以树根汁液为生。经过漫长的时间,若虫蜕皮5次,才进入老熟期,到夏季多雨季节,挖个垂直的洞,趁天色暗淡时钻出地面,爬上树干,通过“金蝉脱壳”之计,蜕下若虫时期的外壳,变成成虫。

    沫蝉

    据《自然》杂志报道:最新研究显示,身体仅6毫米长的昆虫沫蝉,最高跳跃高度可达70厘米,这相当于标准身高男性跳过210米高的摩天大楼,其跳跃能力远远超过了人们以前所认为的自然界跳高冠军——跳蚤。沫蝉分泌一种泡沫状物质,用来保护自己不至于干燥同时免受天敌的侵害。沫蝉栖息在植物的叶子上,分布在世界各地,但是它的存在并没有引起过人们的注意。沫蝉的后腿肌肉非常健壮,可以在瞬间的跳跃中爆发后腿的蓄力。有学者认为,沫蝉具有如此强的弹跳能力,是为了逃避鸟和其他昆虫的袭击。

    榆叶蝉

    榆叶蝉是一种危害榆树、大麻、甘草等植物的害虫,以卵散产在榆树嫩枝皮内越冬。成虫体长约3.5毫米,触角刺状,鞭节基部有一小分叉,翅端1/3处也有一黑点。内蒙古、宁夏等我国西北地区广泛分布。

    小绿叶蝉

    小绿叶蝉别名桃叶蝉,成虫体长3.3~3.7毫米,淡黄绿至绿色,复眼灰褐至深褐色,无单眼,触角刚毛状,末端黑色。一年生4~6代,以成虫在落叶、杂草或低矮绿色植物中越冬。翌春桃、李、杏发芽后出蛰,飞到树上刺吸汁液,经取食后交尾产卵,卵多产在新梢或叶片主脉里。危害大豆、小豆、菜豆、绿豆、十字花科蔬菜、马铃薯、甘薯、甜菜、麦、稻、甘蔗、苹果、桃、李、杏、葡萄、梅、山楂、山荆子、柑橘、杨梅、线麻、烟、棉花、木芙蓉等。成虫、若虫吸汁液,被害叶初现黄白色斑点渐扩成片,严重时全叶苍白早落。

    黑尾大叶蝉

    黑尾大叶蝉分布于我国东北、华中、华东以及台湾、广东和海南;也产于朝鲜、日本、缅甸、菲律宾、印度、印度尼西亚和非洲南部。成虫体长12~13.5毫米,身体呈橙黄色,并常有变异。一年生1代。成虫在杂草、常绿树及竹林中过冬;翌年春出蛰后刺吸寄主嫩叶。危害甘蔗、高梁、玉米、甘薯、桑、茶、油菜、葡萄、柑橘、梨、苹果、桃、枇杷、奎宁树、月季、大豆、向日葵。

    大青叶蝉

    大青叶蝉别名菜蚱蜢,分布于全国各省区;国外分布于朝鲜、日本、原苏联及欧洲地区。成虫体长7.5~10毫米。身体青绿色,各地的世代有差异,从吉林省的年生2代而至江西的年生5代。成虫或若虫均喜弹跳。危害高粱、玉米、粟、小麦、稻、甘蔗、麻、花生、豆类、蔬菜、桑、梨、桃、苹果、杨、柳、洋槐以及禾本科、豆科、杨柳科、蔷薇科植物。可传播多种植物病毒。

    臭虫

    臭虫在我国古时又称床虱、壁虱,是一种非常不受人喜欢的昆虫。臭虫爬过的地方,都留下难闻的臭气,故名臭虫。它有一对臭腺,能分泌一种异常臭液,不过正是这种臭液可以帮助它防御天敌,吸引配偶。臭虫是以吸人血为生的寄生虫。若虫的腹部背面或成虫的胸部腹面有一对半月形的臭腺,能分泌一种有特殊臭味的物质,使它臭名远扬。全世界已知臭虫约有74种,但嗜吸人血的只有温带臭虫和热带臭虫两种。

    吸血的臭虫

    臭虫一般都过着群居的生活,在适宜隐匿的场所,常常可以发现有大批臭虫聚集。不论雌、雄成虫,不论成虫、若虫,一到晚上,它们就偷偷地爬出来,凭借刺吸式的口器嗜吸人血;在找不到人血时,也吸食家兔、白鼠和鸡的血。臭虫吸血很快,5~10分钟就能吸饱。人被臭虫叮咬后,常引起皮肤发痒,过敏的人被叮咬后有明显的刺激反应,伤口常出现红肿、奇痒,如搔破后往往引起细菌感染。

    臭虫的生存习性

    臭虫的繁殖能力极强,通常每次下卵一至数个,总数可达100~200个。在冬天,臭虫通常停止吸血和产卵。若虫得不到血食,可活30天以上,成虫得不到血食,通常可活六七个月。它们主要栖息在住室的床架、帐顶四角、墙壁、天花板、桌、椅、书架、被子褥子、草垫、床席等的缝隙和糊墙纸的后面。所过之处经常留下许多褐色的粪迹。臭虫会传播多种疾病,如回归热、麻风、鼠疫、小儿麻痹、结核病、锥虫病、东方疖、黑热病等。

    温带臭虫

    温带臭虫是吸血昆虫。白天它们栖息在室内缝隙中,夜间出没,吸吮人血,一次吮血量常常比它自身还重,得不到人血时也吸食兔、鼠的血。人被叮咬后,皮肤红肿,痛痒难忍,如搔破,带入细菌,还可以引起溃疡。全国各地均有分布。臭虫是危害人类健康的害虫。消灭臭虫可以采用开水烫杀、日光曝晒、药物喷射等方法。

    热带臭虫

    热带臭虫也是吸血昆虫,只分布于长江以南地区。危害是频繁叮人吸血,扰人睡眠休息,影响人们健康和工作。它除吸人血外,也能吸其他动物血,如鼠、鸡、兔等。臭虫极能耐饥,喜群居,可随衣物、家具带往其他地方,实现远程传播。

    蟋蟀

    蟋蟀俗称蛐蛐,古人称之为“促织”、“蛩”等,在沪苏一带方言称之为“赚积”。属直翅目,蟋蟀科,体呈黑褐色或黄褐色,体形粗壮,体长约15~40毫米,头呈圆形,具光泽;触角丝状,有30节,往往超过体长。雄虫好斗,且善鸣叫。雌虫则默不作声,是个哑巴,俗称“三尾子”。蟋蟀是人类最早认识的昆虫之一,在我国已有数千年的历史。全世界约有3000种,我国有50多种。饲养蟋蟀作为一种娱乐活动,在中国已有千余年历史。

    蟋蟀的生存方式

    蟋蟀是不完全变态昆虫。生性孤僻,是独居者,通常一穴一虫,要到成熟发情期,才招来雌蟋蟀同居一穴。但在幼虫期,往往30~40头共居一室,十分亲热。雌虫一生可产卵500粒左右,分散产在泥土中,以卵越冬。蟋蟀每年出生一代,喜居于阴凉和食物丰富的地方,常在夜间出来觅食。成虫喜跳跃,后腿极具爆发力,跳跃间距为体长的20倍左右;少数种类后翅发达能飞行。每年夏秋之交是成虫的壮年期,也是捕捉斗玩蟋蟀的大好时期。

    蟋蟀为何好斗

    蟋蟀爱打架在昆虫界是出了名的,每年一到秋天,两只蟋蟀狭路相逢,大打出手的事儿经常发生。正是这种争强好斗的性格和精彩的打斗表演,牢牢抓住了人们喜欢观看竞技比赛的眼球。早在2000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开始养蟋蟀、斗蟋蟀了。最早是农民庆祝丰收,丰收了当然很高兴,就要找点乐趣,他们就捉了蟋蟀,在地上挖一个坑,圆圆的坑,然后把蟋蟀放到一起开始打斗。后来斗蟋蟀的风气还传到了皇宫里,明朝的宣德皇帝是一位酷爱斗蟋蟀的皇帝,民间为了进贡一头蟋蟀而倾家荡产、家破人亡的不在少数。为什么蟋蟀在秋天格外好斗呢?因为每当秋收来临之时,特别是中秋前后,也正是蟋蟀风华正茂、身体最强壮的时候。这时的蟋蟀打起架来,都跟参加拳王争霸赛一样卖力气。欣赏斗蟋蟀这可是最好的时机了。

    象鼻虫

    象鼻虫又称象甲,成虫体态特殊,因为它的口器延长成象鼻状突出,称做头管。有些种类的头管几乎与身体一样长,十分奇特。象鼻虫在鞘翅目昆虫中是最大的一科,也是昆虫王国中种类最多的一群,在全世界达6万多种;它们个体差异甚大,小的仅0.1厘米,大的可达5厘米。象鼻虫主要危害花木果树。幼虫体肥而弯曲成“C”形,头部特别发达,能钻入植物的根、茎、叶或谷粒、豆类中蛀食,是经济作物上的大害虫。象鼻虫不会咬人,也没有异味,故那些大型的象鼻虫常被人们捉来饲养,把弄玩耍。

    天牛

    天牛俗称“锯树郎”,种类很多,大小不一。全世界约有2万种左右,我国超过2000种。天牛有牛劲,力气大,颜色形态各式各样,但它们对植物的危害是相同的。天牛以植物的皮、花、芽、叶、花粉等为食。幼虫蛀食茎干,造成植物枯萎,是林业上的大害虫。雌虫常把卵产在树干的裂缝里,待卵孵化后,幼虫钻入茎内或树心,穿凿洞穴,造成危害。天牛的幼虫为黄白色,肥长无脚,体形弯曲,是啄木鸟最爱吃的食物之一;在北美洲的印第安人以及我国云南、台湾等地的少数民族,十分嗜食天牛幼虫。天牛一般以幼虫越冬,或以成虫在蛹室内越冬,即上一年秋冬之际羽化的成虫,留在蛹室内到第二年春夏间才出来。成虫的寿命一般不长,十数天到一二个月,但在蛹室内越冬的成虫可能达到七八个月。

    天牛的游戏

    在许多地区,要数星天牛最为常见。此虫体长约4厘米,体形壮硕黑亮,翅鞘上有白色斑点,十分醒目。触角呈丝状,黑白相间,长约10厘米。有趣的是当你抓住它时,会发出“嘎吱嘎吱”的声响,企图挣脱逃命。如若在其脚上缚一细线,任其飞翔,还能听到“营营”之声呢。天牛的玩法很多,如天牛赛跑、天牛拉车、天牛鱼、天牛赛叫等等,比起目前充斥市场的电动玩具来,玩这种“自然宠物”要有趣得多。

    世界上最大的甲虫

    亚马逊巨天牛和大牙天牛是世界上最大的甲虫。它们身长18厘米。大牙天牛的角(长颚)是专为切割树枝所设计的,当它用锐利的角钩住枝条后就绕着树枝做360°的旋转,直至把树枝锯断为止。

    大牙土天牛

    大牙土天牛又名大牙锯天牛,1年发生1代,以幼虫在土壤中越冬,成虫7月中下旬出现,在降雨后大量从土中钻出,而后交尾,1头雄虫与多头雌虫交尾,雄虫交尾后死亡,雌虫产卵后死亡。在下过大雨后约在梅雨季前后,会大量爬出地面,似乎不太会飞行,雌虫产卵于土里,幼虫摄食禾本科作物的根茎。分布于内蒙古、辽宁、河北、山西、陕西、甘肃、山东、四川。

    锯天牛

    锯天牛体长32~45毫米,2~4年完成1代。幼虫生活在衰弱的树内和砍伐后的树根内。成虫出现于春、夏二季,生活在低海拔以下林区。危害松、柳杉、冷杉、云杉、扁柏、苹果、柳、槐、榆、山毛榉。分布于内蒙古、北京、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浙江、江西、四川、台湾。

    褐幽天牛

    褐幽天牛危害日本赤松、马尾松、华山松、油松、柳杉、杨树、榆树、栎树、日本扁柏、桧、冷杉、白皮松、柚属植物。主要分布于内蒙古阿拉善盟(阿拉善左旗贺兰山)、黑龙江、吉林、辽宁、陕西、江西、云南、欧洲、朝鲜、俄罗斯(西伯利亚、库页岛)也有分布。

    松幽天牛

    松幽天牛为危险的入侵害虫,我国动物检疫重点防范对象。主要以幼虫蛀干危害落叶松,幼虫切断疏导组织,使整株落叶松树死亡。危害红松、鱼鳞松、日本赤松、华山松、油松、云杉。分布于内蒙古阿拉善盟(阿拉善左旗贺兰山)、黑龙江、吉林、河北、陕西、新疆、山东、浙江。

    云杉小墨天牛

    云杉小墨天牛1年发生1代,以老龄幼虫越冬,次年5月化蛹,成虫于6月中旬产卵。幼虫蛀食木质部,形成如指状粗大虫道,木材失去利用价值,成虫补充营养时啃咬树枝韧皮部,影响立木生长。是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兴安落叶松最主要的木材害虫,可以侵害活立木、衰弱木、倒木,使树木的价值降低,成虫在补充营养时可以啃食枝条的树皮,影响立木生长,是危害性很大的害虫。分布于内蒙古、黑龙江、吉林、辽宁、山东。

    青杨楔天牛

    青杨楔天牛是我国华北、西北等地区杨树的主要枝梢害虫。1年发生1代,以老熟幼虫在枝杆的虫瘿中越冬。青杨楔天牛形成的虫瘿对枝梢的连年生长量影响时间长,影响量大,危害山杨、毛白杨、小叶杨、箭杆杨、银白杨、黄华柳、白柳、青冈柳。分布于内蒙古、吉林、辽宁、河北、陕西、甘肃、山东、江苏、河南。

    瓢虫

    瓢虫因为它的形状很像用来盛水的葫芦瓢,所以叫它瓢虫。许多瓢虫的幼虫和成虫,是吃吹绵介壳虫、蚜虫、壁虱等害虫的能手,因此,人们称瓢虫为“活农药”。瓢虫长得圆鼓鼓的,黄豆那么大,背上有两层翅膀,上层是坚硬的鞘翅,下层是薄膜的软翅,颜色鲜艳多彩,有形形色色的斑纹,因此也有人叫它“花大姐”。瓢虫是肉食性昆虫,主要捕食蚜虫、介壳虫等小型昆虫,是植物忠诚的铁甲卫士。现在人们常用瓢虫来防治为害农作物的蚜虫。七星瓢虫、小红瓢虫和异色瓢虫都是捕食蚜虫和介壳虫的益虫。

    瓢虫的生存方式

    瓢虫有100多种,类别有益、害之分。鞘翅上闪光亮晶的,是有益的瓢虫;鞘翅上有密集的绒毛的,是有害的瓢虫。有趣的是,益、害瓢虫之间是各据各的地盘,互不干扰,即使强迫它们交配,也只能孵出第一代杂种,第二代就没有繁殖能力了。绝大部分种类的瓢虫,都是在树根底泥土里15~30厘米的深处集合在一起共同过冬,到了第二年春暖花开的季节,它们就破土而出,全体出动,有时在暖和的阳光照耀下,成群的瓢虫,熙熙攘攘地爬来爬去。从这以后,有益的瓢虫就开始歼灭害虫了。

    七星瓢虫

    七星瓢虫体长5~7毫米,卵圆形,背面拱起像半个球,背上有七个黑斑。喜欢成群地迁飞,我国北戴河边,每年5~6月,被瓢虫遮盖,成为一大片红色。七星瓢虫以成虫在土石块下、墙缝内越冬。一年发生多代。以成虫过冬,次年4月出蛰。产卵于有蚜虫的植物寄主上,以棉蚜、麦蚜、菜蚜、桃蚜、槐蚜、松蚜、杨蚜等为食,是害虫的天敌。分布在我国东北、华北、华中、西北、华东和西南等一些省区;另记载于蒙古、朝鲜、日本、原苏联、印度及欧洲地区。

    十一星瓢虫

    十一星瓢虫成虫飞翔能力强,具有明显的群集越夏特性;冬季成虫栖息在树皮缝隙中或枯枝落叶下,在零下15℃的气温下,成虫仍能安全越冬。捕食麦蚜、棉蚜、艾蒿蚜等。分布于河北、山东、山西、陕西、甘肃、新疆;欧洲、非洲北部。

    茄二十八星瓢虫

    茄二十八星瓢虫是茄科植物的主要害虫,寄生于马铃薯、茄子、番茄、青椒等茄科蔬菜及黄瓜、冬瓜、丝瓜等葫芦科蔬菜,以茄子为主,此外,还见为害白菜。成虫和幼虫食叶肉,残留上表皮呈网状,严重时全叶食尽,此外尚食瓜果表面,受害部位变硬,带有苦味,导致产量和质量降低。分布于内蒙古、河北、陕西、山东、江苏、安徽、浙江、福建、河南、江西、广东、广西、云南、四川、台湾。

    马铃薯瓢虫

    马铃薯瓢虫在东北、华北、山东等地每年发生2代,江苏发生3代。其危害马铃薯、茄子、番茄、瓜类。成虫和幼虫均取食同样的植物,取食后叶片残留表皮,且成许多平行的牙痕。也能将叶吃成孔状或仅存叶脉,严重时全田如枯焦状,植株干枯而死。主要分布于我国的北方,包括东北、华北和西北等地。

    多异瓢虫

    多异瓢虫有100多种,以成虫在土块下、土中以及墙缝内越冬。捕食棉蚜、麦蚜、豆蚜、玉米蚜、槐蚜等。捕食性和寄生性天敌的联合作用成功地消除了蚜虫的危害。分布于北京、内蒙古、吉林、辽宁、河北、山西、宁夏、新疆、山东、福建、河南、云南、四川、西藏。

    六斑显盾瓢虫

    六斑显盾瓢虫雌虫体长2.70~3.20毫米;体宽1.90~2.30毫米。卵形,拱起。体黑色。前胸背板两侧有1橙黄色斑,鞘翅上各有3个橙黄色斑,因此而得名。雄虫为额橙黄色;前胸背板前缘有黄色带,将两斑相连。捕食麦蚜、麦二叉蚜、蓟菜蚜。分布于内蒙古、黑龙江、辽宁、河北、山西、山东、河南。

    方斑瓢虫

    方斑瓢虫体长3.5~4.5毫米;体宽2.5~3.6毫米。头部黄色或有黑斑,少数全为黑色。捕食林木、果树、菜园、大田作物上的蚜虫、蚧虫、粉虱。分布于内蒙古、黑龙江、辽宁、陕西、甘肃、新疆、江苏。

    盾瘤胸叶甲

    盾瘤胸叶甲别名杨潜叶甲、杨潜叶金花虫,1年发生1代,以幼虫在土中越冬。危害杨属、柳属植物,一般在叶的背面取食叶肉,成虫有假死性。在我国分布于内蒙古、辽宁、新疆等地,前苏联、瑞典、中欧、北美也有分布。

    金绿树叶象

    金绿树叶象为昆虫纲鞘翅目象甲科。成虫发生于6月份。危害杨树、李子树。分布于内蒙古、北京、黑龙江、吉林、甘肃等地,欧洲、俄罗斯西伯利亚也有分布。

    峰喙象

    峰喙象别名小绿象,为昆虫纲鞘翅目象甲科。1年发生1代,成虫大量发生于6~7月。危害高粱、大豆、马铃薯、棉花、大麻、甘草、枣树。分布于内蒙古、北京、黑龙江、吉林、河北、山西、陕西、青海。

    西伯利亚绿象

    西伯利亚绿象别名杨柳青象甲,成虫在北方发生于6~8月。危害苹果、杨、柳。分布于内蒙古的广大地区、北京、黑龙江、吉林、辽宁、山西、陕西、宁夏、甘肃、青海、四川。

    黄褐纤毛象

    黄褐纤毛象为鞘翅目,象甲科。1年发生1代,成虫发生于5~6月。危害甜菜、榆、杨、柳。分布于内蒙古、北京、宁夏、甘肃、青海、新疆、河南和前苏联。

    东方甜菜象

    东方甜菜象为1年发生1代,以成虫在土中越冬。成虫于5~6月活动取食,有假死性。危害藜科植物。分布于内蒙古、新疆。

    蜘蛛

    全世界的蜘蛛已知约有4万种,截至2007年11月,中国记载约3000种,分属于66个科,在我国生存的有39科。最大的蜘蛛体长达9厘米,最小的仅1毫米。在我国古籍中,记载蜘蛛的异名甚多。如网虫、扁珠、园珠等,在李时珍着的《本草纲目》中记载:“蜘蛛即尔雅土蜘蛛也,土中有网。”蜘蛛对人类有益又有害,但就其贡献而言,主要是益虫。蜘蛛在农田里捕食的,大多是农作物的害虫。许多中医药中,都有用蜘蛛入药的记载,因此,保护和利用蜘蛛具有重要的意义。

    蜘蛛的生态习性

    蜘蛛的种类繁多,分布较广,适应性强,它能在土表、土中、树上、草间、石下、洞穴、水边、低洼地、灌木丛、苔藓中、房屋内外结网生活,也能在淡水中(如水蛛),海岸湖泊带(如湖蛛)栖息。可以说,水、陆、空到处都有蜘蛛的踪迹。

    黑寡妇蜘蛛

    黑寡妇蜘蛛,简称黑寡妇,是一种具有强烈神经毒素的蜘蛛。它是一种广泛分布的大型寡妇蜘蛛,通常生活在温带或热带地区的森林和沼泽地区。它身体黑色,夹有少量灰黄色刚毛,带有人字形重叠斑纹,足长而粗壮,善于奔走。雌性包括腿展大约38毫米长,躯体大约13毫米长。雄性大小约只有雌性蜘蛛的一半,甚至更小。上颚内长着毒腺。当遇到人、畜时,黑寡妇蜘蛛就迅速从栖所出击,用坚韧的网将猎物稳妥地包裹住,然后刺穿猎物并将毒素注入,受害者的神经中枢系统很快中毒发生麻醉,最终导致死亡。黑寡妇蜘蛛咬人导致死亡的案例,在1950年~1959年间美国发生了63例报道。

    黑寡妇蜘蛛致命的交配

    黑寡妇蜘蛛有坚硬的外壳,内含几丁质和蛋白质。当雄性成熟,它会编织一张含精液的网,将精子涂在上面,并在触角上沾上精液。黑寡妇蜘蛛繁殖时,雄性将触角插入雌性受精囊孔进行交配。但是,黑寡妇蜘蛛在与配偶的交欢过程中,常把与之交配的雄性蜘蛛杀死,并且吞噬其脑袋。但是,只有雄性蜘蛛被虐杀后,才能完成射精的过程。它们就是通过这种残忍的方式达到性唤起的。不过,在雌性饱食的情况下,雄性偶尔可以逃脱。黑寡妇蜘蛛发育成熟需要2~4个月。雌性在成熟后能继续生存约180天,雄性则只能存活90天了。

    食鸟蜘蛛

    在南美洲的热带丛林中,生活着一种食鸟蜘蛛,它的身体超过了100毫米,它的脚伸展开来足有250毫米,如果动物被它咬上一口,就会有致命的危险。食鸟蜘蛛的毒素经试验,证明对人类无严重危害。食鸟蜘蛛的身体和附肢都被带红色的粗毛包围着,只有腹部的毛比较细小,粗毛是它的防御武器。当食鸟蜘蛛发觉自己身处险境时,它便会立即用附肢猛擦腹部的毛,使腹毛脱落,使敌人产生暂时性的错觉,以便防止敌人进一步的侵袭和追踪。食鸟蜘蛛生长在亚马逊河流域,也有的生长在西印度群岛的橡胶树上。食鸟蜘蛛的身体比普通蜘蛛大得多,构造上和普通蜘蛛也有不同。它们只有两个气囊和4个吐丝孔,爪可以上下活动,是无脊椎动物中寿命最长的一种。在动物园里,食鸟蜘蛛通常能够活上30多年。

    食鸟蜘蛛的生存方式

    食鸟蜘蛛可以分为两类:一类住在树上;另一类住在地下。居于地下的食鸟蜘蛛,通常筑巢在洞穴之内,食鸟蜘蛛的巢是满布类似图案的蜘蛛网。食鸟蜘蛛的猎食方法是等候猎物自投罗网。它们的食物是青蛙、蜥蜴、小蛇和老鼠等等。住在树上的食鸟蜘蛛,身体比地上的要大,它们通常筑巢在树干的裂缝和低处的树枝上,当猎物(如燕雀、金翅雀等)触网被困时,它便立刻出来享受这一顿美食。

    近亲幽灵蛛

    近亲幽灵蛛属蛛形纲蛛形目,常在室内、山区及农田的隐蔽处结不规则网,蛛体倒悬于网上,捕食小型飞虫。蜘蛛倒悬网上,受惊动后即在网上颤动。雌蛛用螯肢衔卵袋。分布于内蒙古、北京、吉林、辽宁、河北、陕西、江苏。

    北国壁钱

    《本草纲目》记载:壁钱,大如蜘蛛而形扁斑色,八足而长,亦时蜕壳,其膜色光白如茧。常见于室内墙壁及林间树皮间缝内等,布有小圆盘状住所及产室,并在其周围引有放射状触丝,白天隐匿其中,夜间出巢掠捕小虫为食。此蛛的体躯及其卵囊可供药用,有清热解毒、活血止血功能。分布于内蒙古、北京、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甘肃、山东、江苏、河南。

    蝶斑柔蛛

    蝶斑柔蛛属蛛形纲蜘蛛目园蛛科,多布网于灌木丛及高草丛中捕食昆虫。分布于河北、山西、内蒙古、陕西、宁夏、甘肃、新疆、山东、浙江、河南、江西。

    大腹园蛛

    大腹园蛛雌蛛长达30毫米,灰褐色。多在庭院房前屋檐及山洞和大石间布大型圆网,以捕飞虫为食。夜间居网的中心,白天在网旁的缝隙或树叶丛中隐蔽。卵袋产于墙或树皮裂缝等处,每卵袋中含卵500~1000个。内蒙古大部分地区均有分布;我国大部分省区市也有分布。

    八痣蛛

    八痣蛛多布网于农田、草原的高草丛中,以昆虫为食。分布于内蒙古、吉林、新疆。

    横纹金蛛

    横纹金蛛多在光线充足的灌丛、高草丛布垂直圆网,通过网中心有一上下相对的锯齿状白色支持带,蛛体居于其中,网捕昆虫为食。分布于内蒙古呼伦贝尔盟(海拉尔市、鄂伦春族自治旗)、兴安盟(突尔县、科尔沁右翼前旗、扎赉特旗、科尔沁右翼中旗)、巴彦淖尔盟(乌拉特前旗);我国大部分省区市均有分布。

    八瘤艾蛛

    八瘤艾蛛多在山林、草原结圆网,网中央有一缠缚了猎物残骸和卵囊的纵带,蛛体常居网中央,外观色泽与纵带一致,故不易被发现。分布于内蒙古兴安盟(科尔沁右翼前旗、扎赉特旗)、巴彦淖尔盟(磴口县);我国大部分省区市均有分布。

    四点高亮腹蛛

    四点高亮腹蛛为稻田、麦田及草原常见种类,多布小型网于植株间,以飞虱、叶蝉等小型飞虫为食,食量大,耐饥力强。常以丝将植株叶子卷折成卵室,产卵其中。我国大部分省区市均有分布。

    机敏漏斗蛛

    机敏漏斗蛛结大型漏斗状网。主要出现在棉花生长中后期。在农田、草地、灌丛的植株或叶间以丝结漏斗状网,网口向外拉出乱丝,蛛体伏于漏斗口内,以昆虫为食。分布于呼伦贝尔盟(海拉尔市、根河市)、兴安盟(科尔沁右翼前旗);我国大部分省区市均有分布。

    迷宫漏斗蛛

    迷宫漏斗蛛结大型漏斗状网,低龄幼蛛结不规则平网,随着龄期的增加渐呈漏斗状,一般到5龄时其漏斗状网比较典型。该蛛一般在农田、草原的植株及灌丛中结网,捕食昆虫。迷宫漏斗蛛受惊后,多从漏斗网的下端开口逃走。离网逃走的蜘蛛,一般不回原网,多寻找合适的地方另行结网。自残习性较强,雌蛛残食雄蛛现象较普遍,有时雄蛛亦残食雌蛛。我国大部分省区市均有分布。

    华丽漏斗蛛

    华丽漏斗蛛布网于豆株枝叶间。网为漏斗状,网丝无黏性,在网的上方引出多数蛛丝,昆虫一入其中,遂迷路而不易逃出。卵囊为白色的圆盘状,表面粘有枯叶小片。常见于农田、山地灌丛,结网捕虫为食。分布于内蒙古、吉林、辽宁、安徽、浙江、云南、四川、台湾。

    家隅蛛

    家隅蛛多在居室的墙角布漏斗状网,其前面有一平网,形如白布,亦见于农田、草地。分布于内蒙古、辽宁、河北、安徽、河南、四川、台湾。

    三突花蛛

    三突花蛛多在植物枝、叶及花上捕食多种昆虫,随环境有多种体色变化。我国大部分省区市均有分布。

    草皮逍遥蛛

    草皮逍遥蛛是北方棉区发生数量很大的一种游猎性蜘蛛。在辽宁省朝阳地区的6~7月份,每亩棉田可达2000头以上,约占棉田蜘蛛总量的50~70%以上。南方棉区数量较少。草皮逍遥蛛生活于农田、草地及树上,以蚜虫、叶蝉等为食。该蛛活动迅速,受惊有吐丝下垂习性。分布于内蒙古、吉林、辽宁、河北、陕西、甘肃、江苏。

    蜱

    蜱属蛛形纲、蜱螨亚纲、寄螨目蜱总科动物的总称。成虫在躯体背面有壳质化较强的盾板,通称为硬蜱,属硬蜱科;无盾板者,通称为软蜱,属软蜱科。蜱是许多种脊椎动物体表的暂时性寄生虫,发育过程有卵、幼虫、若虫和成虫四期。多生活在森林、灌木丛、开阔的牧场、草原、山地的泥土中等。软蜱多栖息于家畜的圈舍、野生动物的洞穴、鸟巢及人房的缝隙中。蜱的幼虫、若虫、雌、雄成虫都吸血。

    蜱的危害性

    蜱有吸血习性。宿主包括陆生哺乳类、鸟类、爬行类和两栖类,有些种类侵袭人体,吸血量很大,各发育期饱血后可胀大几倍至几十倍,雌硬蜱甚至可达100多倍。蜱在叮刺吸血后,可造成局部充血、水肿、急性炎症反应,还可引起继发性感染。蜱是一些人、兽共患病的传播媒介和贮存宿主,会传播森林脑炎、新疆出血热等疾病。

    银盾革蜱

    银盾革蜱多见于半荒漠草原、亦见于河岸草地,成虫寄生于牛、马、绵羊、骆驼、獾、驴等大型哺乳动物,也侵袭人,幼虫和若虫寄生于啮齿类及刺猬等小型哺乳动物。分布于内蒙古阿拉善盟(额济纳旗)、新疆、西藏。

    草原革蜱

    草原革蜱生活于草原,成虫寄生于牛、马、骆驼、绵羊、山羊、犬、黄牛等大型动物,也侵袭人,幼虫寄生于啮齿动物及小型兽类,如鼠、兔、艾虎、猫等。分布于内蒙古、北京、河北,我国东北和西北各省区市。

    中华革蜱

    中华革蜱生活于农区及草原区,成虫寄生于马、骡、牛、山羊、绵羊、野兔、刺猬等动物上,幼虫和若虫寄生于刺猬及啮齿类小型动物上。分布于内蒙古、北京、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新疆、山东。

    嗜群血蜱

    嗜群血蜱是哺乳动物和禽类的外寄生虫,以吸血为生,能传播森林脑炎、回归热、蜱传斑疹伤寒等人、兽共患病。多见于针阔混交林和沿河林,寄生于大型哺乳动物,如山羊、牛、马、狗、狼及人,幼虫及若虫寄生于小型哺乳类(松鼠)及鸟类(山雀、野雉等)。人和动物被叮咬后引起局部丘疹、红肿、瘙痒等皮炎症状,多数患者因搔痒而继发感染,伤口愈合后痒痛和色素斑仍持续数月。分布于内蒙古兴安盟、黑龙江、吉林、辽宁、新疆等北方地域,南方少见。

    日本血蜱

    日本血蜱生活于林区、山地,多见于柞阔林,寄生于牦牛、马、山羊、野猪、牛、狗、獾及熊等,也侵袭人,幼虫和若虫寄生于鸟类及啮齿类动物。分布于内蒙古、黑龙江、吉林、辽宁、陕西、甘肃、青海。

    草原血蜱

    草原血蜱多生活于干旱性草原,寄生于洞穴型哺乳动物,如鼠类、兔、鼬,也寄生黄羊、黄牛、犬及麻雀等。分布于内蒙古、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山西、宁夏。

    亚东璃眼蜱

    亚东璃眼蜱生活于荒漠或半荒漠地区的戈壁滩胡杨林和红柳沙包附近。成虫寄生在骆驼、绵羊、山羊、牛、马、骡、驴、犬及蒙古兔等,也侵袭人,幼虫和若虫常寄生在野生小动物上。分布于内蒙古、吉林、陕西、宁夏、甘肃。

    草原硬蜱

    草原硬蜱分布于草原或半荒漠草原,常见于洞穴型兽类体和洞穴。如旱獭、草狐、獾、刺猬、长尾黄鼠、犬以及麻雀、紫翅椋鸟等。分布于内蒙古、黑龙江、吉林、甘肃、青海、新疆、四川、西藏。

    全沟硬蜱

    全沟硬蜱生活于原始林区,多见于针阔混交林,成虫寄生于人及多种哺乳动物,幼虫寄生于小型哺乳动物及鸟类。分布于内蒙古、黑龙江、吉林、辽宁、新疆。

    螨

    螨属节肢动物门、蜘蛛纲。它有许多种类。螨分躯体和腭体两部分。成虫躯体呈卵圆形,长约350微米,在对比良好的情况下刚能为肉眼看到。雌螨一生中共产卵3次,第一次25~50个;第2次15~30个;第3次仅产数个。螨喜欢生活在潮湿温暖的环境。水分占螨体重的81%,当体内水分降至46.5%以下时螨即死亡。人皮肤脱屑是螨的理想食料,褥尘中有上皮脱屑,又能保持一定湿度和温度,因而是螨生长繁殖的良好环境。粉尘螨则以粮食为食料,所以常存在于粮尘中。螨除可作为传染源引起传染病外,也可作为致敏物引起变态反应病。

    牛蠕形螨

    牛蠕形螨寄生于牛的耳、颈、肩、面或腹部两侧及腋部,可形成脓肿,有时大如鸡蛋。蠕形螨寄生于动物毛囊或皮脂腺,而引起的顽固性皮肤病,称蠕形螨病,又称毛囊虫病或脂螨病。各种家畜各有其固定的蠕形螨寄生,犬和猪较常见,牛、羊可寄生,但较少见。内蒙古各盟市均有分布。

    脂蠕形螨

    脂蠕形螨寄生于人的皮脂腺、多发生于鼻及眼睑,可致痤疮及酒糟鼻,有的可与毛囊蠕形螨混合感染。全国各地均有分布。

    鸡皮刺螨

    鸡皮刺螨也叫红螨、栖架螨或鸡螨。虫体呈长椭圆形,后部略宽。虫体淡红色或棕灰色,雌虫长(0.72~0.75)毫米×0.4毫米,吸饱血的雌虫可达1.5毫米。雄虫0.60毫米×0.32毫米。假头长,螫肢1对,呈细长的针状,足很长,末端均有吸盘。能侵染家鸡、麻雀,亦能侵袭人,叮咬后可致皮炎等疾病,也可以传播禽霍乱、禽螺旋体及脑炎病毒等。内蒙古有分布。

    仓鼠真厉螨

    仓鼠真厉螨可寄生草原黄鼠、五趾跳鼠,草原鼢鼠等多种鼠类。分布于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哲里木盟(通辽市、库伦旗、奈曼旗、科尔沁左翼中旗、扎鲁特旗、开鲁县)。

    东北血革螨

    东北血革螨能寄生草原黄鼠、长爪沙鼠、跳鼠等多种鼠类及旱獭、鼠兔。分布于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呼伦贝尔盟(牙克石市、满洲里市)、锡林郭勒盟(阿巴嘎旗)。

    毒厉螨

    毒厉螨能侵染社鼠、黑线獭鼠、褐家鼠等鼠类,亦能侵袭人致急性皮炎。分布于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土默特左旗)、哲里木盟(通辽市、奈曼旗)。

    山楂叶螨

    山楂叶螨危害苹果、梨、桃、杏、李、山楂、樱桃,海棠等的嫩芽,对果树生长及果实质量、产量有严重影响。全国各地均有分布。

    恙螨

    恙螨的成虫和若虫营自生生活,幼虫寄生在家畜和其他动物体表,吸取宿主组织液,引起恙螨皮炎,传播恙虫病。重要种类有地里纤恙螨和小盾纤恙螨等。北方纤恙螨栖于鼠类洞穴及潮湿地带,侵染褐家鼠、黑线姬鼠、林姬鼠等鼠类。分布于内蒙古呼伦贝尔盟。小盾纤恙螨侵染东北鼠兔、黄毛鼠等鼠类,常见栖于鼠巢内及潮湿地带。人被恙螨幼虫叮咬可引起恙螨性皮炎。恙螨还会传播恙虫病。

    沙土甲(欧洲沙潜)

    沙土甲分布于干旱沙漠及草原地区,以成虫在土中、石块下越冬。成虫及幼虫喜潜伏生活,危害大田作物及棉花、甜菜及果树。分布于内蒙古、甘肃、新疆。

    类沙土甲(沙潜)

    类沙土甲成虫具杂食性,在田间危害玉米、谷子、高粱、小麦、棉花、麻、豆类、蔬菜及多种野生植物。分布于内蒙古、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山西、宁夏、山东、河南、台湾。

    拟裸蛛甲

    拟裸蛛甲1年发生2~3代,成虫或幼虫在粮食碎屑或地板,包装物缝隙中越冬。危害储粮和面粉、干鱼、干肉。国内大部分省区市均有分布。

    裸蛛甲

    裸蛛甲以成虫在粮食碎渣或包装物的隙缝内越冬。成虫行动迟缓,有假死性,每头雌虫可产卵数十粒。多者500余粒。对环境的适应性很强。危害贮粮,尤其是面粉等粉状物质。全国各地均有分布。

    日本蛛甲

    日本蛛甲1年发生1~2代,多以幼虫在缝隙内及粮粒之间越冬,但也有以成虫越冬,越冬幼虫于翌年春季化蛹、羽化。成虫喜在食物表面活动,有假死性,成虫寿命约5个月,每雌常产卵40粒,散产在粉屑中。幼虫喜潜伏在食物碎屑下或面粉近表层处连缀碎屑或粮粒成球形小茧,居内取食。从卵发育至成虫100天左右。危害面粉、谷物、粮油种子、干果、皮毛、中草药材和动物标本。全国各地均有分布。

    蟑螂

    蟑螂是人们生活中常见的讨厌而可恶的昆虫,从石炭纪开始,它们就出现在地球上了。石炭纪,在地质学上是古生代的第五纪,距今大约有35000万年~27000万年。那时候,地球上的气候温暖,植物生长得高大茂密。后来,海水浸满大陆,这些茂密的植物,就沉积在地层里,逐渐形成了煤层。就在这个地质年代以前,蟑螂就已经在这个地球生活了。

    从石炭纪以后,地球表面发生了无数次变迁,很多昆虫类销声匿迹,可是蟑螂却顽强地生存了下来,一直到今天。

    蟑螂的自我保护能力

    蟑螂令人讨厌,但如果人要想用手去抓它,又是非常不容易的,只要你一伸手,它就逃掉了。为什么蟑螂这样敏感呢?原来,它有一对构造特殊的尾须。正是这对尾须,保护了蟑螂这种古老的昆虫,使它在大自然的选择过程中,能世代绵延3亿年之久。

    蟑螂的尾须上,密密麻麻地覆盖着许多细小的毛,这些毛分两种:一种细毛形似猪鬃,较短而尖;另一种细而长,看上去像单根的人发。它的茎部在一个圆盘状的小丘中央。正是这种“丝状细毛”的根部构成了一个高度灵敏的微型震动器,它不但能感觉震动的强度,而且可以感觉震动来自何方。蟑螂得到了尾须传来的信息,就立即逃之夭夭了。

    蟑螂的危害

    蟑螂是在黑夜人们都睡熟的时候才出来找食的。如果寻找不到食物,就爬到厕所、马桶、便盆里去寻找,不管是粪便、尿液,凡是含有有机物质的,不管是香的、臭的,它都要吃。吐在地上的痰液、动物的粪便、腐烂小动物的尸体,它都吃。在这些脏东西里,有各种各样的细菌,蟑螂带着这些细菌爬到食物上来,就把细菌带到食物和器皿上了。蟑螂虽然不是传播某种传染病的特定昆虫,但是在它们爬过食品时却会通过其排泄物和机械途径(脚爪和体表)传播微生物。它是痢疾杆菌、大肠杆菌、霍乱菌、鼠疫菌等病菌传播的媒介。蟑螂不但能传染肝炎等许多消化道疾病,还能传染结核病。科学实验表明,这些病菌在蟑螂的粪便中都有活动。蟑螂也是寄生在老鼠和人身体里的棘头虫、成虫类的中间宿主。如果蟑螂实在找不到食物,就到书柜、书箱里去吃书脊上的浆糊,把书籍咬坏;还会钻到收音机、电视机里面,把线路的包皮咬破。蟑螂的破坏性极大,在我国,蟑螂是四害之首。

    蟑螂的防治

    蟑螂的耐饥能力极强,红棕色蟑螂的成虫能挨饿40昼夜,幼虫能挨饿22昼夜;黑色蟑螂的幼虫能挨饿80昼夜。蟑螂不但触角灵敏,又很会利用假死来伪装自己。由于蟑螂的身体扁平而柔软,只要有2~3毫米宽的缝隙,就能钻进去藏起来,使人们对它束手无策。现有的防治蟑螂措施:有环境防治、物理防治、化学防治和生物防治,每一种防治都有自己的特点。但是,彻底灭掉蟑螂是需要一定气力的,而且必须时时防止蟑螂死灰复燃。

    蜣螂(屎壳郎)

    屎壳郎,学名叫蜣螂,别名推粪虫、推屎爬、屎壳郎、粪球虫、铁甲将军、牛屎虫、推车虫。屎壳郎是一种鞘翅目昆虫。这种昆虫有肥厚的角质前翅,无明显翅脉,而称为“鞘翅”。因它体躯比较坚硬,有光泽,通常也称为“甲虫”。鞘翅目是昆虫纲目中最大的目之一,约占虫类总数的40%。蜣螂就是鞘翅昆虫的一种。它的虫体是暗黑色,触角赤褐,末端膨大。世界上有2万多种蜣螂,分布在南极洲以外的任何一块大陆。

    “屎壳郎推粪球”

    屎壳郎是有“专长”的,只用它来打趣取笑是有点不公道的。每年夏秋季节,当你漫步山间小径或草原旷野时,常会看到一对对黑色的小甲虫在用力滚动着一块乒乓球大小的垃圾,漫无边际地行进着,这就是人们经常引为趣谈的“屎壳郎推粪球”。屎壳郎推粪球的本能,在昆虫中最为特殊。

    屎壳郎的粪球得来也不容易,当找到粪便时,先用头上的触须去试探温度是否适宜,味道是否可口,然后使用角和足翻动搓揉起来,潮湿的粪便终于被揉成了不大也不甚圆的粪块,便开始滚动起来,粪块经过滚动时的挤压力,越滚越圆,同时粘上一层又一层的土粒。如果地面太干,粘不住土时,这看来笨拙的甲虫,还会从肛门排些稀粪粘上,直到粪球增大到像个乒乓球大小时才算满意。

    屎壳郎推粪球时,一个在前面,用后足抓球,用中足和前足爬行,用力向前拉;在后面的一个,用前足抓紧,用中足和后足行走,用力向前推。如果碰上障碍时,后面的一个也会把头俯下来,用力向前拱几下。原来这对同心协力拉球又推球的甲虫,还是一对不久前刚成亲的新婚夫妻哩。

    蜣螂的生育方式

    蜣螂(屎壳郎)为什么要竭尽全力去滚动这个粪球呢?原来是为将来生儿育女做准备。当它们把粪球推到一处安静而隐蔽的地方时,便由雌屎壳郎用头上钉钯状的角和三对带齿的足,把粪球下面的土挖松,粪球便随着松动的土越陷越深,直到它认为将来的幼儿不会被天敌伤害或寒冬摧残时,才在粪球上挖个小洞,产下一粒白色的卵。略为休息后,便顺着松软的土洞向上爬,每爬上一段,还要把松土踏实,直到爬出洞来。这时在洞外等待并负有警戒任务的雄屎壳郎,还会协助雌屎壳郎用足蹬,用腹部压,直到认为地表上的土与周围完全一样时,才算完成了一次生儿育女的繁忙工作。蜣螂产在粪球上的卵,经过一段时间,便发育成一只白胖的幼虫来,人们称它为“蛴螬”,粪球便成为这只小生命的食料。

    神圣的蜣螂

    在古埃及人看来,蜣螂是一种神圣的动物。他们相信在空中有一个巨大的蜣螂,名叫克罗斯特,是它用后腿推动着地球转动的。据说,古埃及人是从蜣螂的孵育室中得到启示而找到了使法老遗体防腐的方法。在埃及到处可见它的图腾商品、形象、文字,在那里,它不仅是避邪的护身吉祥之物,也是象征生命不朽及正义之物。另外还有如《鹰和蜣螂》这样的寓言故事,告诉人们,弱者可以向强者挑战,只要不屈不挠,坚持战斗,最终弱者也会取得胜利。

    蜣螂的益处

    屎壳郎(蜣螂)有没有好名称呢?也有。埃及把它称为“宣圣虫”。这种宣圣虫收集了龌龊的东西滚成球,滚到地下的洞里。它吃这个球是无厌的,往往一连吃十几天都不休息,直到吃完为止,埃及人曾把这种能去污的带有不良气味的甲虫,视为红鹤一样神圣。有的蜣螂还可以入药,具有解毒、消肿、通便作用,可用于治疗疮疡肿毒、痔漏、便秘等。总之,屎壳郎虽然有许多不好的名声,实际上它却做着有利于人类的工作,应当属于益虫之列。

    臭蜣螂

    臭蜣螂通体黑色,雄虫头顶有一角状突起,前胸背板强烈向后下方凹陷,并在凹陷边缘形成尖角;雌虫头部和前胸背板正常;鞘翅上有纵脊。有趋光性。体长20~30毫米。臭蜣螂生活在草原牧场,成虫取食牲畜粪便。对促进草原有机物的分解转化,保持生态平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分布于内蒙古、吉林、辽宁、河北、河南、山东等地。

    墨侧裸蜣螂

    墨侧裸蜣螂别名北方蜣螂,成虫栖息在草原牧场的马粪上,雌、雄有滚粪球的习性,前拉后推,并在滚好的粪球上产卵一枚,埋入土中。成虫群集性,受惊后集中迁飞。鞘翅飞行时不打开,从鞘翅下面伸出后翅,飞行速度相当快,并发出嗡嗡响声。成、幼虫均以食粪为生。分布于欧洲南部、北非、巴尔干半岛、高加索、小亚细亚、巴勒斯坦;我国黑龙江、吉林、辽宁、新疆、内蒙、河北、山东、江苏、浙江等地。

    立叉嗡蜣螂

    立叉嗡蜣螂生活在草原牧场的牛、马、羊的粪便中,成虫取食牲畜粪便,在牲畜粪便下面土中打洞产卵。对促进草原有机物的分解转化,保持生态平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分布于内蒙古、山西等地。

    台湾蜣螂

    台湾蜣螂生活在草原牧场,成虫取食牲畜粪便,对促进草原有机物的分解转化,保持生态平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分布在台湾、内蒙古等地。

    黑蜉金龟

    黑蜉金龟成、幼虫生活在牛、马、羊粪便中,以牲畜粪便为食。成虫有迁飞性,产卵于粪便下方的土中。可促进有机物的分解转化,在保持生态平衡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内蒙古锡林郭勒盟正镶白旗有分布。

    三斑蜉金龟

    三斑蜉金龟生活在草原牧场的牛、马、羊粪便中,成虫以牲畜粪便为食,有迁飞性,产卵于粪便下方的土中。对促进草原有机物的分解转化,保持生态平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分布于东北、华北地区。

    华北大黑鳃金龟

    华北大黑鳃金龟体长2厘米左右。2年发生1代,以幼虫、成虫隔年交替越冬。白天躲在土里,晚上出来活动。爱吃植物根苗,可危害29种植物,喜食大豆、花、苜蓿、甜菜、玉米、榆树、花椒的叶片。分布于北京、天津、河北、内蒙古、山西、陕西、宁夏、甘肃、山东、江苏、安徽、浙江、河南、江西。

    小黑鳃金龟

    小黑鳃金龟成虫危害高粱、玉米、谷子、豆类、甜菜、马铃薯、蔬菜。分布于北京、内蒙古、吉林、辽宁、河北。

    大云鳃金龟

    大云鳃金龟3~4年完成1代,以幼虫越冬,6月下旬成虫始见,成虫趋光性较强。成虫危害松、杉、杨、柳等树叶,幼虫危害树苗、大田作物,灌木及牧草的地下茎和根,常造成很大危害。分布于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山西、内蒙古、陕西、山东、江苏、安徽、浙江、福建、河南、云南、四川。

    大皱鳃金龟

    大皱鳃金龟2年发生1代,以幼虫和成虫隔年越冬。老熟幼虫7~8月羽化,当年不出土,在土中越冬,翌年早春上升地面,取食植物芽、叶及嫩茎。幼虫食害植物根皮,食性杂,对固沙植物危害极大。分布于内蒙古、陕西、宁夏、甘肃。

    黑皱鳃金龟

    黑皱鳃金龟成虫体中型,长15~16毫米,宽6.0~7.5毫米,黑色无光泽,刻点粗大而密。2年完成1代,以成虫、幼虫越冬。成虫白天活动,以中午12时至下午2时活动最盛。卵多产于大豆、小麦、玉米、高粱、马铃薯等作物田中,严重危害玉米、高粱、谷子等禾本科作物和豆类、花生以及块根,块茎类作物,常造成缺苗断垄。分布很广,内蒙古、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山西、陕西、山东、安徽、河南、湖南、江西、台湾均可见。

    中华弧丽金鱼

    中华弧丽金鱼1年发生1代,为我国北方地区重要地下害虫之一。成虫杂食性,可取食19科30多种植物。幼虫严重危害花生、大豆、玉米、高粱等大田作物。分布于内蒙古、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山西、陕西、宁夏、甘肃、山东、江苏、安徽、浙江、福建、河南、湖北、广东、广西、贵州、台湾。

    苹毛丽金龟

    苹毛丽金龟成虫体卵圆形,长10毫米左右。头胸背面紫铜色,并有刻点。鞘翅为茶褐色,具光泽。由鞘翅上可以看出后翅折叠之“V”字形。腹部两侧有明显的黄白色毛丛,尾部露出鞘翅外。后足胶节宽大,有长、短距各1根。1年发生1代,以成虫越冬,成虫3月下旬至5月中旬出土,白天活动,无趋光性。是我国东北西部防护林带的主要害虫之一。成虫可食害11科30余种植物,喜食嫩叶和花,幼虫以腐殖质植物须根为食,一般危害不显着。分布于内蒙古、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河南、山西、山东、江苏、安徽、四川。

    阔胸禾犀金龟

    阔胸禾犀金龟在华北地区两年完成1代,以幼虫、成虫越冬。是东北、华北地区主要的地下害虫,喜保水肥碱性土壤。幼虫危害大麦、小麦、高粱、大豆、白薯、花生、胡萝卜、白菜、葱、韭菜等地下的根、茎。分布于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山西、陕西、内蒙古、宁夏、甘肃、青海、山东、江苏、浙江、河南。

    赤斑花金龟

    赤斑花金龟别名乡锈花金龟、褐锈花金龟。成虫食害苹果、梨、棉花、麻栎、榆树、柏、松树、农作物和林木的花和嫩枝芽。分布于内蒙古、黑龙江、河北、江苏、安徽、河南、江西、四川;俄罗斯、日本、朝鲜也有分布。

    蜻蜓

    蜻蜓的头部有两个大而突出的眼睛叫做复眼。每个眼睛是由许多小眼睛组成的,约有2800多个。蜻蜓的复眼里为什么长这么多小眼睛呢?原来每种昆虫的复眼都是由许多小眼睛组成的,只是数目不同。小眼睛越多,看东西越清楚。蜻蜓的视力很好,它在空中飞翔时就能看见食物,以闪电般的速度捕捉到蚊、蝇等小昆虫,这种吃东西的方法叫做飞行捕食。

    飞行的蜻蜓

    蜻蜓有两对翅膀,翅膀很薄,像一层苇膜似的。它的翅膀不但薄,而且透明柔软,翅面里有许多翅脉,像骨架支持着翅膜。长5厘米,面积约4.6平方厘米的翅重量仅0.005克。蜻蜓的翅虽然很薄可是特别结实,每秒钟扑动30多次,每小时飞行50多千米不损坏,真令人惊叹!

    苍蝇

    全世界有双翅目的昆虫132个科12万余种,其中蝇类就有64个科3.4万余种,主要蝇种是家蝇、市蝇、丝光绿蝇、大头金蝇。苍蝇的一生要经过卵、幼虫(蛆)、蛹、成虫四个时期,各个时期的形态完全不同。苍蝇具有一次交配可终身产卵的生理特点,一只雌蝇一年内可繁殖10~12代。苍蝇食性很杂,有专门吸吮花蜜和植物汁液的,有专门嗜食人、畜血液或动物伤口血液和眼、鼻分泌物的,有的蝇类还广泛摄食人的食品、畜禽分泌物与排泄物、厨房下脚料及垃圾中有机物等。

    苍蝇是怎样飞行的

    我们都知道昆虫不完全都是两对翅膀,像臭虫、跳蚤没有翅膀,地鳖(俗称土鳖)雌的没翅膀,雄的有翅膀。像蚜虫、蚂蚁有时候有翅膀,有时候又没翅膀。像苍蝇、蚊子只有一对翅膀,那么,它们那对翅膀哪去啦?原来在翅的后方两侧各有一个哑铃状的小棒,这个棒状结构就叫做平衡棒,它是由后翅变化来的。这一对小小的平衡棒可有大用途啦。

    苍蝇在飞翔时,可以突然掉过头来,还可以定点悬空。落在某处起飞时,不用跑道直接飞起、直上直下,速度之快,令人惊讶。苍蝇在飞翔时,平衡棒就振动起来了,每秒振动330次,它的振动次数与前翅一样,但是方向相反。苍蝇在水平飞翔时,平衡棒就起到平衡和稳定身体的作用。平衡棒一振动就刺激苍蝇的大脑,大脑就可以判断飞翔的方向。如果飞翔的方向偏离了,平衡棒的振动平面就发生变化。苍蝇的大脑就可以指挥进行纠正,使它向着要去的方向飞翔。所以平衡棒是苍蝇的平衡器和导航仪。

    苍蝇的害处

    苍蝇的繁殖能力极强,繁殖速度极快,存活能力极强,生存环境极广,食性极其复杂,在20~30℃时非常活跃。有的苍蝇连续地叮爬食物,边吃边吐、边吃边排粪,极其令人厌恶。小家蝇在我们生活周围的垃圾箱最常见;绿蝇和丽蝇在农贸市场的水产摊位和水果摊位最多见;大头金蝇常在倒粪池等处见到。苍蝇身上带着无数的细菌、病毒,能携带病原体传播疾病,如细菌性疾病的霍乱、伤寒、痢疾、细菌性食物中毒等;病毒性疾病的脊髓灰质炎、病毒性肝炎、沙眼等;原虫性疾病的阿米巴痢疾;寄生虫病的蛔虫和囊虫病等。苍蝇中还有一种吸血蝇,顾名思义,它是以骚扰吸血为生,好在它主要侵犯家畜,对人类危害不大。但苍蝇的存在,极大地影响了环境和食品卫生。苍蝇是“四害”之一,必须坚决地铲除苍蝇孳生地,保持环境卫生。

    林莫蝇

    “林莫蝇”,莫蝇科莫蝇属。它们主要分布于朝鲜、日本和欧洲大部分地区。成虫栖息于森林、草原、粪块、垃圾、室内动物身上,也到植物上采食花蜜。我国内蒙古、黑龙江、山西、青海、新疆、四川有分布。

    秋家蝇

    秋家蝇雌虫几乎同家蝇相同,雄虫腹部橙色,中央有黑色标记。雌虫长约6~7毫米,通常大于雄虫。在野外动物粪便中繁殖。根据环境温度,整个生活史大约12~20天,一个夏季大约繁殖12代。成蝇血食性,晚秋种群密度高。秋家蝇侵袭牛和马,通常在脸上,特别是眼睛周围。秋家蝇非常强壮,能够飞行几英里,但大多数时间在繁殖地附近活动。分布于内蒙古、河北、山西、宁夏、甘肃、青海、新疆。

    逐畜家蝇

    逐畜家蝇幼虫孳生于牛粪中,成蝇主要在牛粪上,雌蝇有吸血习性,舐吸牛身上被其他昆虫咬伤后流出的血液。分布于内蒙古、北京、上海、吉林、辽宁、河北、山西、宁夏、甘肃、山东、江苏、安徽、浙江、福建、河南、湖北、湖南、江西、广东、广西、海南、云南、贵州、四川、西藏、台湾。

    家蝇

    家蝇是喜室内性真住区的蝇类,幼虫杂食性,喜食人畜粪便,是农村城镇中常见的蝇类之一,与人的饮食物及食具接触频繁,与疾病的传播有很大的关系。全国各地均有分布。

    孕幼家蝇

    孕幼家蝇成虫栖息于树林、果园、草地、家畜身上,屠宰场、畜棚畜园、庭院。吸食牛伤口上的血,也舐食人血。是牛眼线虫的中间宿主。分布于内蒙古、陕西、宁夏、甘肃、新疆。

    鱼尸家蝇

    鱼尸家蝇的幼虫孳生于动物内脏、腐鱼等腐败动植物中。分布于内蒙古阿拉善盟(额济纳旗)、广东、广西、云南、四川。

    夏厕蝇

    蝇科厕蝇亚科昆虫的一种。又称小家蝇。世界性分布。幼虫孳生在人或动物的粪便腐败动植物中,也孳生于动物尸体及发酵的或溃制的食物中。成蝇常侵入室内,幼虫形状特殊,体略扁平。卵与幼虫常随食物进入人体,亦可进入尿道和肠腔,引起蝇蛆症。蛹壳仍保留幼虫期的分枝突起,很像幼虫。成虫栖息在野外或人群聚居场所,会传播一些疾病。

    肠胃蝇

    肠胃蝇幼虫寄生于马、骡、驴胃内,有时也在食道及十二指肠内发现,卵产于马体鬃、胸、腹及腿部的毛上,成虫6~7月始见,8~9月份进入盛期。可致使寄主胃消化、运动和分泌机能障碍,以及由于幼虫分泌毒素,致使宿主慢性消瘦和中毒,严重时可引起死亡。分布于内蒙古、山西、陕西、甘肃、新疆。

    驼头狂蝇

    驼头狂蝇成虫5~6月出现,在晴天无大风时活动,雌蝇产卵于骆驼鼻腔口处。幼虫在骆驼鼻腔内钻入鼻窦,约10个月,成熟后又移至鼻腔,当骆驼打喷嚏时,随之而出,钻入土内化蛹。每头雌蝇可产800~900头幼虫。分布于内蒙古、黑龙江、吉林、辽宁。

    驯鹿蝇

    驯鹿蝇幼虫寄生于驯鹿。检查驯鹿,如果从鼻腔中采到大量蝇蛆,那么感染率就100%。感染强度为102~223条。分布于内蒙古呼伦贝尔盟。

    羊狂蝇

    羊狂蝇成虫于4~9月活动,在晴朗无风的时候飞向羊身,产幼虫于羊口旁鼻孔附近,然后进入鼻腔,用口钩钩着鼻黏膜再进入鼻窦,蜕化,发育和成长。成熟后再移回鼻腔,随羊的喷嚏而出,落地化蛹,经过1个多月羽化为成虫。分布于也内蒙古、山西、陕西、青海、新疆。

    紫鼻狂蝇

    紫鼻狂蝇成虫于夏季6~9月活动,每头雌蝇一生可产幼蛆700~800头。幼虫产在马、驴等鼻孔附近的毛或皮上,然后进入鼻腔内,再进入鼻窦,经过10个月左右,幼虫成熟后再返回鼻腔,落地后化蛹。此蝇偶尔也产幼虫于人的眼边,侵入眼内。在我国的分布范围比较小,仅在内蒙古、新疆和西藏阿里地区有见。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