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林集-不声不响地做自己的工作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我很喜欢读沈从文,七十年代初我从大学毕业出来做编辑时,还不知道沈从文。那时,中文系的教师不讲沈从文,我们在图书馆里也没借到过沈从文作品。参加工作后,单位里有个资料室,藏了一些当时从港台弄过来的书籍,我看到一本香港出版的《沈从文散文选》,厚厚的一本。当时我接到去宜昌、秭归等地出差的任务,就带上了这本厚厚的《沈从文散文选》,在火车上轮船上读起来,没想到这一读,就叫我大吃一惊。我真不敢相信,世界上还有这么美,这么朴实,这么深刻,这么有趣的散文。从这时开始,沈从文三字就深深地刻在我的脑子里了。在出差宜昌的旅途,我带着一本沈从文的散文,觉得非常愉快而充实。

    八十年代之后,沈从文的文集、小说选、散文选、传记、丛书、改编的电影,一下子出得很多很多了。今天不知道沈从文的人,恐怕很难从文学圈子中找到。我仍然非常爱读沈从文,他的所有的书我都读,有关他的一切研究文章,以及消息报道轶事书信,只要见到的,我也要来读。我曾经到过湘西,在一个傍晚,来到凤凰,在那古城墙上留过影。也到过茶峒,据说是沈从文写《边城》的那个小镇。我们去时,为拍电影而搭的吊脚楼与一些布景还没撤去。

    毫不夸张地说,这辈子我热爱沈从文,不仅是他的作品。在我书桌的玻璃板下,压着一封巴金先生写给沈从文夫人张兆和的信。这封信只有几百字,是我从一张报纸上剪下来的,现在剪报已经发黄陈旧了,但那铅字却变得更醒目,更能静静进入我的心灵。

    这封信发表时,标题是“不声不响地做自己的工作”。信是巴金先生在沈从文去世后写的,巴金称张兆和为三姐,信中回忆了三十年代四十年代巴金在沈家作“食客”的事情,写了张兆和对沈从文的照顾。信中提到沈从文时,巴金说:“想到从文,我觉得眼前多了一个榜样:不声不响地做自己的工作。我要向他学习,这不是客气话。”几句很朴实的话,巴金却给了沈从文一生以很高的评价。榜样,是巴金先生的,也是我们一切热爱沈从文先生的人的。我想巴金老人确实不是说的客气话,而我们读到这封信的人,也不会只是在口头上说说,而是已经入脑入心了。

    沈从文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在国际上的影响,他的为人,他的文学及解放后在文化研究上的成就,不是我这小文章所叙述得了的。沈从文这一辈子不为名困,不为官累,而只是不声不响地做自已的工作,淡泊明志。连他去世时,也是巴金在信中所说——“去得安安静静,没有痛苦,又不惊动别人”。他这一生,确确实实是我们的榜样。

    人,以他不声不响的创造,为人类留下财富,然后又悄悄地离去。这种品格,这种境界,不是极高极高的么!

    不声不响地做自己的工作,我永远记住这句话。我读沈从文时,我会记住这些伟大作品都是他不声不响地工作的结果。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