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秀和优秀是相对立的词。善于作秀的作家,也可能写过些好作品,有的甚至在当下是很热的作家,但从根本上来说,这类作家决不是优秀的作家。而优秀的作家,是凭自己的作品屹立文坛的,他是不会去作秀的,也不屑于作秀。作秀这词是新词,在词典里查不出,是个贬义词,我的理解是故作姿态,故意表现或干脆就是:作秀。作秀对于作家来说,是一种“功夫在诗外”的行为。
比如说谈出身家庭,叶赛宁自传开头就说自己是个农民的儿子,沈从文说自己是个乡下人,余华说他是个乡下的牙医,这很好,读者喜欢他们的作品,并不觉得他们出身的低下。而作秀的作家呢?在他的自叙中说他的父亲在某个重要革命根据地做共产党的某一级书记。要知道这个作家是50年代中出生的,他这样的表述好像他的父亲是个多大的官,其实他的父亲也就是做过现在的乡镇级党委书记吧!如果很明白地说出来,难道就影响了你的声誉了么?再比如说读书,米兰·昆德拉热时,他就说他喜欢昆德拉,当记者问他喜欢昆德拉哪本书时,他却一本也说不出来,事实上他一本昆德拉的书也没读过。时隔不久,博尔赫斯热起来,他不吸取教训,又说喜欢博氏,结果又闹笑话。再比如说学历,他本是上了某个大学的不脱产函授之类的班,可他经常在文章里回忆他上某大学中文系的事,让人觉得他是正规科班出身。还有,他特别喜欢在文章中写到,刚与某名作家通过电话,或是《人民文学》某编辑刚给他写约稿信,他正为某名刊写什么稿子。还有,他的名片是见人就撒的,名片上密密麻麻的有上十个会员、理事、委员的头衔,他是一个不落的。如果有幸是个“创作一级”的职称,他定会印上“国家一级作家”,哎呀呀,看那名片,就要令人拜倒。如果出过一次国,那他在几十篇文章中都会写到,“那年我到法国”之类的话。这类人出过一次国,回来后,那出国的文章是要写许多的,在哪里上车在哪里吃饭在哪里做什么,细得很,只可惜败坏了读者的口味,弄得读者一见到作家回国后写的出访文章就不看。
作家的作秀,还可以列出好多种类型来,但列得再多,也无非是说明一个问题:作家的作秀,自我炒作,是一种想通过捷径使自己变得更受重视、更走红更畅销更出名。这种作秀也可能达到一定的目的,有一群读者就信这个,这是没办法的事。但最终,作秀的作家如果拿不出优秀的作品,还是要被读者抛弃遗忘的。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