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陈佩斯之前,宋丹丹也告别了小品,也演电影电视去了。不过宋丹丹演《爱你没商量》里面的一个角色,却没怎么演好,我还是更喜欢她演的小品。
陈佩斯和宋丹丹都是演小品出的名,正在热头上,他们能看清形势,急流勇退,真是难为他们了。改换一种形式,来一点新鲜的,不断地保持自己在观众眼里的新形象,这是大智大勇、大家风范、大家追求,是有出息的艺术家,是十分可贵的。
这比那些耍贫嘴,在电视剧里当侃爷,一部是这样,两部是这样,三部还是这样,侃得观众烦透了的人,是要聪明多了,理智多了。
“防止老一套”,这五个字压在我的玻璃板下有两年了。这五个字我是摘自美国的广告商人雷蒙德·鲁比肯的文章。这五个字是这个美国人工作的信条,人生的座右铭。真好,这五个字,通俗易懂,却又蕴涵无穷,运用的面既宽又广。
初看到这五个字,我心里一震,于是赶紧写下来。我觉得这五个字对我很有用,可以用一辈子的。
当了多年的编辑,编一本省级文学刊物,每期都是小说、诗歌、散文、报告文学、理论几大版块,多少年不变,是不是老一套?年年如此,月月如此,编得烦不烦?烦,就要想法改换面貌,编出新意来。如今期刊如林,谁办得最好看?读者层不同,标准不一样,但出新弃旧,则是大家共同的追求。当然,一个刊物有一个刊物的方针和风格,不能今天一种风格明天一个方针。但是在我们选编的稿子的形式与内容方面,难道不可以出新吗?难道不可以防止老一套吗?当然可以,而且应该。在形式和内容上防止老一套更重要。我们要不断地动心思,想主意,给读者一期一个新面貌。
我写诗也有好多年了。写乡土诗,写农村,写了好多好多。现在是不怎么写了,是怕老一套。离开农村很久了,今天农村的变化知道得不太多,难以写出今日乡亲们的情感和内心来。有次读到一位理论家的文章,文章中有段话说:有的作家,一写起他那一亩三分地,那小河边的家,那童年捉萤火虫来,充满了感情,诗思不断。可是,昨天是这样写,今天还是这样写,明天仍然这样写,还有谁读?对新事物难以接受,对新变化不去体验,这类作家迟早会被时代抛弃,被读者疏远。我读了这段话后,出了一身冷汗,就再也不敢轻易写那一亩三分地了。不仅写农村诗的诗人,还有写长江的,写钢铁的,写石油的诗人,如何在老题材中写出新意,防止老一套,真是十分重要的事情。几十年了,还是搭肩一抖、杠子一抬的装卸工,是跟不上时代了。
夫人颇喜欢时装,虽说不能像有钱人家里的眷属,高级时装不断地更换,但在有限的经济条件下,更换一下装束,不敢说一天一个新模样,只说一周一个新模样,一月一个新模样,也觉得赏心悦目,使人没有陈旧之感,这是我内心颇有点引以为自豪的事。我比较赞赏这样作,是因为我心里有“防止老一套”这五个字。
演员的演出老一套,作家写作品老一套,女人穿服装老一套,工厂生产的产品,其样式、包装和质量老一套,都是跟不上时代的。这是一个求新套的时代,这是一个要变化的世纪。求新,求新,要不断地冲向前面去,高举一面旗帜,旗帜上写着:防止老一套。
我想,美国人雷蒙德·鲁比肯一定是个了不起的广告商,从他说的这五个字就可以推断出来。电视里,广播里,大街上,听的看的,广告形形色色,琳琅满目,有的能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有的则使人腻味反胃。广告商都要“防止老一套”,作家艺术家以及其他领域的人,难道能够忘记这句话么?
防止老一套。我们人人都这样念叨,我们才能前进。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