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丧喜庆指南-丧葬老风俗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丧之礼俗

    临终

    搬铺

    病重临危之时,则将病人由卧房移至正庭中临时铺设的板床上,称“搬铺”。凡男人或女人,中年以上有配偶子嗣的,谓之寿终,而依古礼,男移正寝,女移内寝。男移正庭右侧,女移左侧。移至正庭,认为死者能在家屋中最好的地方死得安定。俗信死者在睡床上死,冥魂将被吊在床上,不能超度。因此,未成年者夭折,虽不移正庭,也要移至床前地上。家有长辈,亦不移正庭而移侧屋。凡被搬铺者,已知将离人世,召唤家人留遗言,分配遗物,此谓“分手尾钱”,嘱家人预备办理后事。

    竖魂帛

    人死后,死者身上盖“水被”(白布中央缝红绸的被布),以银纸或石头为枕,并在死者脚边供“脚尾饭”(米饭一碗,饭上置鸭蛋一个并插筷子一双),烧银纸与香烛,意在充其食用及路费,并照明其行路。另外用厚纸或白布,在上面写上死者姓名、死亡年月日,做“魂帛”暂代牌位,供于正庭一角,燃烛烧香,谓之“竖魂帛”。又取下庭中天公炉,用布遮盖神明。祖先灵位,待纳棺后始复原状。又将碗器击破其一,门联上斜贴白纸条,烧纸制的小轿,门前置香案等,借以对天奉告。

    开魂路

    至弥留状态或死亡后,即请道僧诵经“开魂路”,由道僧制“幡子”,男的用绿色,女的用黄色,三四尺长白布,上写死者姓名生卒年月日,将之悬于有叶竹枝,葬仪时由丧主家执幡子,作为领先标志,除灵时烧掉。

    乞水

    人死后,家人穿孝服,往河边“乞水”。即掷签,以铜币投于水中,作为买水之意。水乞回后,用竹端夹白布沾之,由父母双全的“好命人”以此水拭净死者,或仿作其状以为一种仪式。

    套衫

    继而为死者剃头挽发及穿寿衣,称“张穿”,将使用的栉具折断,一片丢弃于路上,一片留放在棺内。为死者所穿的寿衣,古时按贵贱之别,穿以三重、五重、七重等,而寿衣是在死者生前寿辰时由其儿女赠制的,女寿衣即用婚嫁时穿服的“白衣衫,白布裙”。寿衣,男需用裤二条,女需用裙三条。给死者穿的内衣俗称“贴肉绫”,系指丝质柔软白绫,共有衬衣、衬裤、袜三件,由孝女负担。“张穿”以前,过去有“套衫”礼仪。所谓“套衫”,即由丧主先套穿寿衣的仪式。通常在正庭或门庭放一竹篾编制的扁平器物,内放一只低椅,丧主穿履戴笠,立在椅上,手持麻绳伸直两侧,由另一人与其相对,将寿衣一重一重穿套在丧主双手上,丧主即用麻绳将其系结,然后脱手则成全套。再做秤量状,并口中念寿衣为儿孙赠制的吉祥套语。

    抽寿

    “套衫”仪式后,还有“抽寿”之俗。即寿主及家人均食面条(寿面)煮乌糖或红糖。糖原用于吉事,丧事用糖是以此假借化凶为吉。之所以抽寿,是由于民间认为死者年岁可添加到子孙寿命上,为吉兆。

    哭路头

    人死亡以后,全家遗族围在死者身边号哭恸哀。未死时严禁在病者前哭泣,以免意外刺激。嫁出去的女儿,接到讣音,随即回家。其时沿途号哭称“哭路头”

    ,由家人接进家中,随之哀号更为凄绝。其哀词有如“我父哟兮,亦无可加食(不肯多活)十年八年,可来成子成儿啊,我父哟兮”之类,无不剔人心窝。

    报外祖

    母死,报丧于外祖称“报外祖”。其时因随带白布赴之,也称“报白”。外祖至丧家,子女跪下迎接,称“接外祖”。此时,外祖对于亲生儿女之死因查明详备,偶或认为子女疏忽,应加咎责,即举手执木杖打骂,毫不容赦,足见外祖对丧家权限极大。外祖未往丧家,可由其余外戚代替其事。母死,按其生家母舅母妗,称“接外家”

    ,或称“接外客”。届时,丧家门前排桌,其桌裙反面结之,桌上虽放置烛台香炉,却不燃之,孝男等跪而接。奔丧外家则掀开桌裙一角于桌上,而入丧家。没有外祖的,要由舅父舅母来行事。待外家入丧家后,方可入殓。

    守铺

    死后至纳棺期间,丧主等人全部侍服死者铺侧,称“守铺”。以示孝服。纳棺后,遗族睡在棺旁,作“困棺材”。

    埋丧

    人死未殓,等到亲朋友前往悼念,称“埋(取音)丧”。即至灵前焚香,丧事限烧香条二枝。亲朋所赠,称“送礼敬”,多是挽联、挽帏、大银烛、糕仔封(即用白纸包封的白蜡烛、银纸、糕仔、香条等),以此吊丧。

    买寿板

    即买棺木,避言买棺材,而称“买大厝(大厦)”、“买寿板”,以取吉祥。运棺途上,过桥及十字路处,需留置银纸及红布一条,称“放纸”,举行仪式时亦要放纸。棺木运回后烧金纸“接棺”,奉放庭中。

    围库钱

    接棺后,举行“围库钱”的礼仪。库钱或称“随身库”,即冥币,是由遗族焚烧库钱及纸制库官库吏。所焚化的库钱灰,日后埋入墓畔。“围库钱”须多烧,此为寄托死者转交早前亡故的其他家族,此称“寄库”。

    挂孝

    丧家在门柱上挂“挂孝”帖用的白纸,亡父贴斜左,亡母贴斜右。门外另贴“讣白”,书明卒者姓名生卒年月日时。

    入殓

    入殓指置死者于正庭一二日,请道士择定时刻,将尸体纳入棺内。

    辞生

    纳棺前,备12种菜碗供祭死者,称“辞生”。此为对死者表示告别。

    菜供好后,由道士取各种食料作给食之状,口念吉祥之句。

    放手尾钱

    入殓前有“放手尾钱”(留身后钱财)之俗。俗谓“入手尾钱,富贵万年”,认为死者身后有钱留存子孙为吉兆。于纳棺前预先在死者袖中置120枚铜钱,而将其倒入容器。然后取出分与子孙,系于各人手上,称“结手尾钱”。死者临死“分手尾钱”或“分手尾物”,其意相同。分得遗物如金饰、衣服、钱币等,子孙均极为珍重。

    割阄

    丧俗中有“割阄”之俗,即以长麻丝一端系于死者身上,另一端则由遗族各执其一段,而由道士念吉句,将丝一一斩断,然后各人将手中麻丝包入银纸烧掉。民间认为这样可与死魂断绝来往,以免此后死魂缠扰。

    洗净

    丧事中,道士在一盆水中放黑麻油,丧家每人用指头沾濡此水于眉下处,称曰“洗净”,意为洁净。纳棺、出葬、做功德时,均有此俗。

    收鸟

    纳棺,请道士供祭,俗曰“收鸟”。收鸟后,始正式盖棺。移尸入棺前,先于棺底棺侧填满银纸库银等冥币金器类。纳棺后棺上盖“水被”,再盖以“掩身幡”

    。

    居丧

    居丧指遗族自从死者断气时开始服丧,称曰“居丧”。死者的亲族须脱冠履,披发跳足。妇人则脱去身上装饰品,脱下彩色衣服。男子不穿皮鞋,不着华服。男女各依其轻重,穿孝服,戴麻冠。居丧之孝子禁理发,夫妇不能同房,禁会宾友、赴宴、参拜寺庙等。此类居丧之俗,尤以殓葬以前为严格,以后直至“除灵”仍遵守它,以昭孝道。

    孝服

    服丧的孝服如下:

    麻——麻布,子女、儿媳、长孙用之。

    萱——萱布,孙、甥、侄用之。

    浅——浅布,曾孙及其同辈用之。

    黄——黄布,玄孙及其同辈用之。

    红——红布,直系玄孙之儿子用之。丧事用红暗示出自死者有五代子孙,含有引为荣誉之意。

    白——白布,与死者同辈及外亲用之。略式者仅以白布附于衣上,正式者穿白长衫戴白帽。

    孝帽——大人戴“草箍”(丧布圈以藁绳者),孩儿带“包”(丧布折成帽状)。孝鞋,男用草鞋,女用布鞋,上缝丧布。

    戴孝

    由于孝的轻重不同,男分白蓝青黄四色,用绒线折缝小球佩之。男佩左腕,女结头发。待至“除灵”后依次换其颜色,由“粗孝”换为“幼孝”,此称“换孝”

    。服父母之孝,古时至百日,须服麻布衣而不斩衰,不剃发。等到过百日,开始剃发。用麻布条扎腕,至七旬换白布条,至百日“脱孝”。女儿嫁出的,其戴孝方式多以“手尾钱”寄于生家灵桌上,限于归宁致祭时,始带之。

    麻灯

    丧用灯类统称“麻灯”,有下列各种:

    大门灯——圆型白地蓝字,前后两面书写宋体“大门”两字,悬檐下大门正中。

    柑灯——柑橘型白地蓝字。男写“乡饮大宾”,女写“孺人”,悬大门灯两侧。出殡时,持行前面。

    孝灯——圆锥型白地蓝字,前面写“几代大父(母)”,后面写姓字。视死者代数,以白红蓝布及麻布,折其层数烧之。人死则多加一代算,由此无孙者书为三代,有孙者书为四代。此灯悬于柑灯之次。出殡时,随行魂轿两侧。

    红灯——小型红地无字,或称“小孝红灯”。出殡时,遗族各持其一。

    富贵灯——小型,书有红色条,中写“富贵春”三字,用于葬列后面及陪墓。

    麻灯——因用竹托之,亦称“托灯”。又用红灯象征求吉祥,蓝灯在前,红灯在后,取逢凶化吉之意。

    葬之礼俗

    埋葬

    过去民间埋葬多采用土葬,埋葬由择日师择定日时进行。

    出山

    即出殡,其仪式如下:

    转棺——将棺木移出门外。

    起棺材头——或称“起车头”,备牲醴供祭跪拜。此时丧主跪在桌下,答礼外祖、女婿、孙婿之跪拜。另有礼生主持礼仪,代读祭文。祭文读至未句“呜呼哀哉,尚飨”,献吊祭文者须行三跪九拜,俗称其状为“喷土粉”,丧主须在背后“随拜”。

    封钉——将棺盖盖在棺木上,四端各打长钉一支。封钉时,道士念吉句如下:

    一点东方甲乙木,子孙代代居福禄。

    二点南方丙丁火,子孙代代发家伙。

    三点西方庚辛金,子孙代代发万金。

    四点北方壬癸水,子孙代代大富贵。

    五点中央戊己土,子孙寿元如彭祖。

    旋棺——由道士领导,孝男孝妇围行棺侧转三次。

    绞棺——以担具缚棺,棺上盖棺罩。

    哭棺材头——出棺前,丧家妇女身穿丧服倚棺而哭,俗称“哭棺材头”。

    吊祭

    “起棺材头”时,外祖女婿等供牲醴:“吊祭”。对此,丧家视其费用答以比之多额的回礼。

    发引

    吊祭后,丧葬行列开始起行,此曰“发引”。其丧葬行列如下:

    草龙——稻叶束如龙形,焚其端,使有烟。

    铭旗——写故人姓名的白旗。

    孝灯——灯上,第三代人绕以麻布,第四代人绕以浅黄色布,五代者绕以黄布,正五代者绕以红布。以实际代数加一代表示孝灯代数,而灯上写“大父几代”、“大母几代”等字样,由嫡系子孙举之。

    吉灯——上写字姓来源如颖川、南陈、太原等字,或者“百子千孙”等字。

    放生笼——往笼中放活龟活鸟,后则放鸽子,至墓地放生。

    铭旌——指由女婿孙婿赠吊者。挽轴、花环、艺阁等,多排二十四孝、三藏取经等故事场面。

    香亭——轿亭,内置香炉。

    像亭——内置故人遗像。

    魂轿——内置五升米案,案中安置牌位,魂帛,并放五谷种子、铜币、铁钉等,以象征五谷丰盛、子孙昌荣。

    纸轿——内置纸制魂身,由子孙抬杠。

    鼓吹——南北管、西乐等大小乐队。

    灵枢——由孝男沿途哀号,跟随其侧。棺,通常为8~16人,亦有32~64人,雇人或由宗亲、结拜抬之。

    遗族——妇女则由一人在前领头,用长布条拽行之,其后行者各手执其布条,沿途号哭而行。

    道僧、金童玉女——指装扮成伴随死者升天之男女天使。

    吊祭者——即送葬者。往时,亲戚头扎“白头布”,朋友左腕扎白布会葬,今多以丧徽戴在胸前。葬列行至一小段,丧主即“谢步”,婉谢其送行,并以面巾手帕等答谢。葬列多极、盛大、庄严,为此倾家荡产者时有所闻。

    排路祭

    丧葬途上有“排路葬”之俗。此为其亲戚故旧或受恩于故人的人,为答谢其生前恩德,特于葬列行途上供办香案供祭。对此乃由丧主以白布金品作为答礼。

    落葬

    埋葬时,先将棺材置墓前,哀哭一番,然后由僧道诵经,又在棺木上穿气孔,即“放栓”,以便棺内尸体与地下土气相通。然后,由土工在场内安棺,而由丧主动土埋之。

    点主

    埋后另有“点主”之俗,以求子孙吉运。多由学者官人充为“点主官”,在“神主”(灵牌)上点朱,继而在朱点上点墨。用后的朱笔掷向太阳方向,墨笔留之。

    近主

    落丧后,由道僧或地坦师将木盒内五谷种子播于墓地上,以期五谷丰登,亦为多子多孙的象征。然后取墓土一块放入盘中,连同留存的少量五谷种子,由长孙乘“魂轿”带回,此称“返主”。其时,长孙脱丧服而改穿浅黄长衣,表示“返主”为古事。

    竖灵

    “返主”回家后,设灵位于庭旁,称“竖灵”或称“安灵”。也有由“糊纸店”装置孝堂的,俗称“结影坛”。坛的背景为神桌,正壁贴以白纸,白纸四边分贴蓝色剪纸的蝙蝠图样,白纸正中又贴圆形图纹。坛前顶桌正中祀置魂身(仿制死者之纸像)、魂帛(写死者姓名生卒年月日者,置于魂身前面),两旁并置纸制之男女仆婢各一,金童玉女纸像、幛幡,下桌置香炉灵烛等祭具。坛后排放灵桌,桌上放油灯,桌下放竹凳,凳上置死者衣服鞋袜。影坛于旬祭期满“除灵”时撤除,而往时多将撤除的灵桌弃于郊外。

    孝饭

    丧家妇女自收殓时起至除灵日止,每日早晚两次在灵前哭泣,俗称“叫起叫困”,即藉以哭醒其起床与入睡。同时并在灵前晨夕供膳祭之,称“孝饭”,祭至除灵之日。惟逢七日,因属于鬼日,所以废弃。还有因到除灵日时间过久,所以在“五旬”以后改为“寄饭”,平日以新米供奉于灵桌,以代替每日二次孝饭之烦。

    巡山

    葬后一两日丧主穿孝服到墓地参拜,并察看埋葬后的情形,称“巡山”,或称“巡灰”,同时拜谢后土,而举行“完坟”(坟墓竣工)之仪。富家另择吉日完坟。此后每年清明节前后十日间,均往扫墓。

    做旬

    做旬是指出葬后,除每日朝夕“孝饭”外,另每隔七日旬祭一次,称“做旬”。其各旬旬祭情形如下:

    头旬

    第七日称“头旬”,或称“头七”。民间认为死者直到此日开始自己死亡,其亡灵将归宅哀哭。为此,丧家要于亡魂归宅以前,即于当日午夜以后,开始号哭。

    而至正午,请僧在灵前诵经“开魂路”。道僧举行法忏,多设法坛于葬家(一、三、五、七旬的大旬均设之)。坛中系三宝佛,左右系十八地狱图,丧家遗族随僧道献敬。二、四、六旬为小旬,奠祭从略。

    三旬

    或称“某子(女儿)旬”,嫁出女儿需于当日回家祭奠,故有此称,中等以上家庭举行“做功德”,系由嫁出去的女儿及女婿备办丰富祭品至岳家致祭。其仪式为:先由僧道诵经,继由礼生司仪,女婿致祭读祭文等,仪式极隆重。当夜,丧家设宴酬谢。做功德,为期一昼夜,也有做二三日的。如果逢五旬、七旬等大旬,也做功德。

    做功德之后,有时还做“弄铙”,类似技艺表演。做功德时,或另在灵前由道士举行“打虎炼变”“目莲救母”两出节目。前一出扮演一行者为寻觅吉地安葬,途上逢猛虎,经与之搏斗,虎终于为孝恩感动,放其通过。后一出演目莲上人设法救出其母在地狱受苦。均为宣扬孝道。

    五旬

    由孙女侄女致祭,因而称“查某孙(侄)女旬”。

    七旬

    即尾旬,俗称“做尾日”。尾旬除“做功德”奠祭,入夜有“烧灵厝”之俗。灵厝为纸竹所扎,并焚烧,以供死者在冥界居住之用。

    丧家的纸制饰物还有“二十四孝山”,即将二十四孝的故事场面,悬于大门上。大门两侧又由出嫁女儿赠制“金银”为装饰,类此均为答谢死者之亲恩。

    旬祭多者做至十一旬,关于祭日期,俗谓“死人快过日”,因此一旬缩短为七日,且初旬以后又以六日为一旬,由此七旬原为七七四十九日,习惯则做旬四十三日。惟有上寿者仍按照四十九日为尾旬。民间又俗称“死人无闰日”,其周年忌,均以实日即包括闰月于其内计算。

    除灵

    于尾旬或“做百日”、“做封年”时“除灵”撤灵桌。古俗,除灵次日丧家妇女换穿素衣,至寺庙行香后,始准回家省亲,称“行圆”,盖视丧中为不吉祥。丧中,丧家邻右门上悬红布,以示其为安康之家。

    换孝

    戴孝至“做百日”或“推灵(除灵)”安位后,则由“粗孝”更换为“幼孝”,此称“换孝”,而于“做封年”(一周年忌)、“合垆”(合祀于祖先位牌)后,开始“脱孝”。戴孝期日,丧家年节概不作糕粽类,反由亲戚馈赠。

    千奇百怪的葬礼

    人逝世以后,到底怎么处置,中国传统做法是土葬。当然也有水葬等其他方式。今天,土葬也仍保留着,但随着国家丧葬政策的影响,火葬已开始普及。无论采取什么方式,人们都将选择一个风景宜人的地方,埋入土中,筑坟树碑,永驻纪念。

    但远古时代,人死后并不一定埋葬。《孟子》说:“上世尝有不葬其亲者。其亲死,则举而委之于壑。他日过之,狐狸食之,蝇蚋姑嘬之。”景象颇为凄惨,于是“反垒埋而掩之”。从现存资料来看,中国旧石器时代的早、中期,不论元谋人、蓝田人、北京人或是丁村人,都还没有产生埋葬死者的观念。旧石器时代的晚期以后,埋葬死者的观念才出现。

    据北京周口店龙骨山山顶洞下室的考古发现,所葬三具人骨中,一个是老年男性,一个是中年妇女,一个是青年妇女。在这几具人骨上和他们的周围,都撒有红色的赤铁矿粉粒,随葬品有用石头制作的生产工具、石珠和穿孔的兽牙等,装饰品用赤铁矿粉末涂成了红色。距今一万七千年前的山顶洞人有意识地埋葬死去的氏族成员,不仅反映了氏族成员之间的血亲感情,也反映了当时人们已产生了灵魂观念。相信灵魂的存在与妥善地安置遗体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由死而不葬到埋葬,应该说是人类文明的进步。

    最初的丧葬方式是极为简单的,据《淮南子·要略》上载,禹之时,“死陵者葬陵,死泽者葬泽,故节财薄葬闲服生焉”,这是说人死在哪里就埋在哪里。因此《礼记》上载孔子的说法:“吾闻之,古也墓而不坟。”埋葬之后,连坟堆也没有。即使到距今六、七千年前的仰韶文化时期,墓葬比以前讲究了,出现了公共墓地,有单葬、合葬和二次葬的区别。墓葬的方向,中原地区基本上都是头向朝西,据认为源于以下三种认识:第一,认为人死后灵魂要回到原来的老家去,所以头朝向老家;第二,认为西方是一个特殊的鬼域世界,人死后必须到那里去生活;第三,认为人的生死和太阳东升西落一样,人死如日落。尽管有了如此的认识,但仍如《易经·系辞传》上说的“古已葬者,原衣之以薪,葬之中野,不封不树。

    ”随着鬼魂迷信的产生和强化,人们相信灵魂不灭,在另一个世界里它们也像活人一样生活,于是就产生了保护尸体、讨好鬼魂的想法,想方设法保证尸体不受损伤。

    那么,尸体保存在哪儿呢?这和人们居住的自然环境、居民的生产方式、生活习惯、宗教信仰有着密切的关系,各个民族都表现出不同的丧葬方式。

    悬棺葬

    福建、云南、四川、贵州等地少数民族中曾流行悬棺葬,当地俗称“挂岩子”。在陡峭的岩壁上,凿洞插桩,置棺其上,或将棺材置于天然的岩面、岩洞、岩缝内。距地面低则二十多米,高达百余米。悬棺葬是中国古代南方一些民族的葬俗,其中以福建悬棺葬的年代最为久远,大约在夏代之前,距今已有三千多年。由于年代久远遗留下来的悬棺已不多见,只在武夷山的千仞绝壁上还能看到一处虹桥板。全国保存悬棺最早和悬棺遗迹最多、最集中的当推四川省的珙县麻糖坝,那散布在绝壁上的悬棺是研究历史和民俗文化的重要资料。这种丧葬礼制的产生和形成,是同采用悬棺葬的人的灵魂信仰、祖先崇拜,即原始宗教有着密切关系的。在实行悬棺葬的人思想里,为了保护好死者,使他不受侵犯,必须把他悬葬在下临江河的绝壁上,使死者能继续发挥他的智慧和权威,保护和监视他的子孙和臣民。悬棺葬就是在这种祖先崇拜和灵魂不灭的观念上建立起来的。

    土葬

    就汉民族最为普遍的葬俗而言,当首推土葬。这是因为中原土地肥沃,人民世世代代以农耕为主,人们把黄土地视为生命之本,自古以来就有“有地则生,无地则死”的说法。面朝黄土,背朝青天,是人们最基本的劳作习惯,生命是从泥土中来的,然后再回到泥土中去,汉民族的这个观念是根深蒂固的。汉代崇尚黄色,历代帝王都以黄为显贵之色,黄色实为土色。在阴阳五行中,土又居五行之中位,是一个最稳定、最可靠的基础。因此,人死后葬于土中,是使灵魂得到安息的最好办法。土葬符合汉族人民的生活习俗,以及慎重追远的伦理情感。此外,对于封建制度来说,土葬也是最有条件表现阶级与等级差别的丧葬形式。因为只有土葬,才有必要建造并能长久地保存死者生前权势和地位的象征物,如雄伟的墓体,各种墓碑、石人、石兽、华表和其他附属建筑,才能经常在墓前进行各种象征性的活动,既表示生者对死者的追悼之情,又显示了豪华的排场和满足了宗法政治的需要。因而,在中国的传统丧俗中,土葬已经发生了深入人心的影响,即使在普遍强调火葬的今天,人们还是要将骨灰盒埋入土中,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火葬

    火葬,尽管中国古代先贤的典籍中有所记载,而且在20世纪40年代,人们在甘肃省临洮县寺碧山的史前遗址,曾发掘了一个盛有人类骨灰的灰色大陶罐。不过。火葬的习俗与传统的伦理观念是难以相容的。火葬之俗自然是外来文化(首先是佛教文化)长期影响的结果。在漫长的古代社会里,它长期遭到禁止。传统的儒家观念向来主张土葬,认为自己的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在传统卫道者的眼里,火葬不但有违孝道,而且简直是大逆不道。汉代以前都是将焚尸作为最大的耻辱和最严厉的刑典。比如燕军攻齐国即墨,掘齐人家墓,大火烧死尸,齐人“望见皆涕泣,俱欲出战,怒自十倍”(《史记·田单列传》)。宋太祖赵匡胤有禁止火葬的诏书。明朝更有惩处火葬者的法律。《大明律·礼律》记载说:“其从尊长遗言将尸烧化及弃置水中杖一百”;《刑律·盗贼》:“其子、孙毁弃祖父母、父母及奴婢、雇工人毁弃家长死尸者斩。”这里的毁弃,包括火葬。清代法律不但留了明代法律的这些规定,更加一条:旗民丧葬概不许火化。同治年间高邮地区还规定:

    地保、邻右知有火葬而不告发者,要一律治罪。禁令完全是维护统治秩序而对丧俗所作的强制性规定。千百年来,尽管屡遭统治者的明令禁止,火葬的形式在民间仍悄悄进行。汉代以后,佛法东移,印度僧侣盛行之火葬也随之而来。依照教规,和尚僧人死了是要通过火化圆寂的。后来此俗也向民间渗透。翻开历代史书,这种合法与非法的火葬,即使在朝廷的高压统治下,仍然绵延不断,这当然不是证明佛教势力的强大,也不是寺院替世俗民众办理火葬以此牟利,更有经济上的原因。火葬省钱,又不占用土地,容易被赤贫如洗、身无立锥之地、家无鼠雀之粮的劳苦大众所接受,城乡皆然。宋人吴自牧的《梦粱录》卷十五就记载了一个叫蔡汝拔的人,庶母死后因无地埋葬而火化的事。民间的火化自然十分简单,不可能像大和尚那样,修一座骨灰塔。他们的骨灰或弃于水中,或撒在田野,或寄放寺院,即使放在瓦罐、木匣里埋葬,也没有坟头,可见像《寰宇琐记》中所说,采用火葬的,“其间无资营葬者半,惑于释氏之说者半”的说法是有一定的道理的。

    丧葬方式,变化多端,当今人类已经进入了“永垂不朽”的丧葬方式。据说在美国已经出现了“太空葬”的新方式,就是把死者用新方法焚化,装入专门制作的骨灰盒,然后存放于“坟墓卫星”之中,利用火箭送到离地面3000公里的环球轨道上,让其不断地随着地球旋转。这些骨灰可在冥冥太空中漫游6300万年之久,真可谓“永垂不朽”了。

    初终

    我国民间习俗认为,凡人享有50岁以上因老、病而死的,都算寿终,称之为“喜丧”,也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白喜事”。对于这种正常的死亡,家人早有准备,儿女子孙都要在死者临终前日夜守候,谓之“送终”。此时,家人在心理上、物质方面早有准备。弥留之际,其家中男女,哭泣尽哀。接着将尸体抬放在堂内席垫之上,谓之“下榻”,旧称“小殓”

    ,卧于灵床,依礼设帏,惟帏外暂不设灵位,以便棺殓。此时,尸体卧向朝外,脚头习以羹盛茶油放灯芯点燃为灯,谓之“佛灯”。以上“初终”的做法,主要是沿乡俗,据说这样,可尽孝之心,是不欲遽以死待其亲。尸身安置于灵床谓之“正寝”。正寝后,一面发出报丧条报告各亲友,一面家人商议治丧各事。

    接下来是“复”礼,也就是招魂。一般是家人到屋上或高坡,朝祖先发源地呼唤死者。复礼是亲属希望亲人魂归的礼仪,其后还要检查死者的鼻息、脉搏。接着便是“初哭”。

    初哭是哭的开始,在确认亲人已经去世的时候爆发性地发出。这种情形不仅汉族存在,许多少数民族亦有此俗。

    我国大部分地区有给死者口中含物的仪俗,一般多含钱币,旧时富家也含珠玉珍宝。这种仪俗古礼叫“饭含”。一些地区还要在死者衣袖内放小面饼(俗称“打狗饼”)、纸钱(俗称“买路钱”),饼是去冥府的路上给拦路的狗吃的,钱给拦路鬼。另外,俗说去冥府的路上要渡河、过桥,都用得着钱。西南纳西族人在将断气时,由孝子往死者口中放“含口”

    ,含口是一个小纸包,里边放大米、碎茶叶和银屑,分装三小包,第一包作渡河船费,第二包送给守阎王殿的两个大将,第三包带给祖先。

    装殓

    装殓是指把死者装裹、放入棺木。古礼装殓分大殓、小殓。三日小殓,五日大殓,或次日小殓、三日大殓。这是和所谓“三月而葬”相应的。后世一般家庭停丧时间较短,装殓也就比较及时,大多临终时穿好寿衣,次日便装殓入棺。

    小殓、大殓之分,在于前者指穿好寿衣等,后者指装殓入棺。古礼小殓并不在临终之时,后世则多是趁弥留之际给将死者穿好寿衣。这一方面是因为死后尸体僵硬,不好穿戴;另一方面则出于俗信,民间认为,没有来得及穿好衣服就咽气,是“光着身子走了”,亲属会感到十分内疚的。

    寿衣俗称“装裹”、“装老衣裳”,有的是生前就做好了的。通常是选择有闰月的年头做寿衣。旧时北京一般人家主要是棉袄、棉裤、棉长袍,不论什么季节一律穿棉的,鞋必须是布底,做出莲花图案,表示脚登莲台,成了正果。同时绝对不能用皮货,俗说亡人如果穿皮衣、皮鞋或皮底鞋,下辈子就转身牲口了。内衣不钉纽扣,只缝飘带,因为“纽子”和“扭子”谐音,怕犯不利子孙的忌讳。衣料也不能用缎子,因为“缎子”和“断子”谐音。

    如果不是及时装殓入棺,装裹好的尸体就要停放在屋里。如果死者上边没有长辈就停放在堂屋正中,否则只能停在旁边。灵床前要设置一个临时的供案,上边放“长明灯”,给死者在阴间照明;摆一碗“倒头饭”,上插三根秫秸棍,棍顶裹一个棉球,称“打狗棍”。为了防止“诈尸”,要用麻绳把死者的双脚捆起来。此外,还要防止猫狗进入屋内。至此,小殓也就结束了。

    大殓也叫“入木”。大殓的时候,死者的孙男弟女们都要守在旁边,称“亲视含殓”。

    棺木中,自然是铺盖俱全,比较讲究。死者放入棺中以后,还要放入许多小的陪葬品。遗体放好以后;接下来还有“开光”、“挽发”等礼俗。

    开光指死者的长子为亲人揩拭面颊,亲友最后一次瞻仰遗容。揩拭的时候用筷子挟一个温棉球,依次擦拭眼圈、耳朵、口,最后为死者擦脸,用一面小镜子照照,转身摔碎。这时,全体孝子瞻仰过遗容以后,要大哭,表示最后的诀别。

    开光之后要把棺盖钉上,这时便要挽发。一般钉棺盖时,孝子要喊“亲人躲钉”,以免木舛伤及死者的灵魂。如果孝子孝妇把头发梢缠在钉子上,便是挽发了。其意义,大略是说“身体发肤受之父母、还之父母”,以维系幽明,联络心性。

    在许多少数民族的丧葬礼俗中,死者入殓前一般都要作些处理,最突出的就是沐浴。毛南族人死后,孝子们要到水井或山塘边,投一两分钱于其中,买一大碗沐浴水来,然后掺入米草碱用白布沾水男左女右自上而下象征性地抹三次。壮族的情形也大体相同。死者咽气后,孝男要由师公或道公带着到河边取水,到河边师公念经,孝男向河里投几枚硬币。用小瓮打水。回家温热,在水中加入柚子、柑子叶,亲自给死者沐浴洗尸,有的地方男性死者剃发,女性死者梳头。以柑叶水将死者全身洗净,然后把眼皮合上,有的地方的浴尸只是一个仪式,孝子们用柚叶醮水滴在脸上就算完成。

    大殓一般在成服以后进行,此时的主要亲友业已基本到来,生死诀别的意义十分明显。

    这项仪俗也理清了许多人际关系,如死者与长子、死者与孝子及孝子们之间的关系,死者和“人主”的关系,如果这些关系没有理清、顾及,往往就要发生礼仪性的纠纷,那就是所谓“闹丧”。

    闹丧的仪俗基于特定的社会关系,即死者和其监护人的关系。民间称监护人叫“人主”

    ,如男子的本族族长,已婚女子的父兄。这种关系平常并不明显,只在丧礼中表现得十分突出。人死后,必须报知人主,并请示、商讨有关丧葬的事宜。只有人主到来,问清死亡原因及丧葬规格,觉得没有欺瞒,丧礼的操办也比较合理,才准许入殓盖棺,否则不得入棺。倘若未得人主首肯就入殓、下葬,人主有权要求丧家开棺、启墓。这种情形一般在正常情况下不会发生。

    报丧

    报丧指丧家向亲戚朋友邻里等报告死讯、丧期、葬期,初终后的挑钱、小殓后的报丧,都可以算是其中的内容。

    像人初生时在家门挂出诞生标志一样,人死以后,丧家在门上要挂出标志,称“挑钱”

    。所谓钱,也就是纸幡,有的地方叫“通天纸”;有的地方因为纸的张数要和亡人的岁数相等,所以也叫“岁数纸”。纸幡挂在院门口,男左女右。在浙江建德县的畲族,人死后要“门竖一幡,上书死者姓名”。满族人死后不挂纸钱,而是在门前挂红幡(满族贵白贱红,故送终用红),称“丹”用木杆高悬,日出挂,日落取下放在棺材旁侧。近世满族民间多用红布制成,全长四米有余,红幡形状是将整幅红布分为四条,头和尾用墨布装饰。

    小殓以后,丧家就要将死讯等报告亲朋好友,以便他们及时地赶在大殓前来。报丧的形式有口头的,也有持讣文的,后世还发展出来在报纸上登讣告报丧的。民间一般以口报为主,即孝子亲自前往报丧,对那些至戚以及关系特殊的尤其要如此,否则礼数不到;而对那些较为疏远的,则捎个口信即可。报丧去的孝子要穿孝服,或者戴顶孝帽,腰里扎条孝带子(麻)。到了别人家,不能进门,有人来接,无论长幼,都要叩首。毛南族的报丧有两次,第一次是孝男手中点支香,带一些纸钱、一斤酒、三斤黄豆,向舅家报丧,在舅家要吃一顿素饭,这叫“报素丧”;第二次是在出殡的当天清晨杀猪宰牛时候,先割下三五斤肉,再将内脏各取一些(如宰牛,则多取一碗牛红,一节牛粉肠),外加一斤酒,带香纸,和第一次一样到舅家报丧,目的是向舅家禀明出殡的时辰,并请舅舅提早来主持祭丧仪式,这叫“报荤丧”

    。在广西大新县的壮族,则是人死后马上连放三响地炮,称“报时”,也就是报丧。此外,还有送“报丧条子”的。报丧条子上写“本家某老爷(或某大人,或本家夫人)恸于夏历某年某月某日某时寿终正寝(男曰正寝,女曰内寝)。谨择于某日某时大殓,某日接三。特此讣告。”下款写府第和禀报人,收口报人的姓名则用红纸条写了,贴在口报上端。由日报条子的内容可知,这还不是正式的讣闻。简单一些的报丧就要与讣闻合二而一,一次报丧。

    正式的讣闻也叫讣告、赴告、告丧等。这一般是世家大族施行的仪俗,贫民百姓则仅是一次口报。讣闻一般为书礼形式的,有一套固定的文辞,大体如:“不孝某某罪孽深重,弗自殒灭,祸延显考某某公、讳某某、某府君恸于某年某月某日某时寿终正寝,距生于某年某月某日某时,享年几十有几。不孝某某随侍在侧,亲视含殓,遵礼成服。”最后写上“叨在:戚、友、寅、学、乡、世”(红字)字样,结尾写“哀此讣”。在列上丧礼日程的下边,依次开列子孙的名单。

    无论是至亲还是好友,接到讣告以后,都要及时地赶到丧家参加丧葬活动。

    成服

    简单来说,成服也就是穿孝、戴孝。旧时的穿孝、戴孝必须严格遵守有关礼制,不允许有所差错,所以叫“遵礼成服”。

    成服最基本的“礼”,即传统的所谓五服制度。“五服”之制是我国在周秦时代就基本定型的丧服制度。其实际情形是,这种制度不仅见于丧葬,也是亲族关系远近亲疏的标志,与礼仪规制或实际的权利、义务关系多有联系。就丧礼而言,它规定了何种关系应该属哪一服,这一服应该穿什么样的丧服,服丧多长时间;相反,见到所着丧服,也就能知道服丧者与死者之间关系的远近亲疏,并且大略推知服丧人相互间的关系。

    五服不仅标明了亲族内部的人际关系,也约定俗成地规定了这些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假如与死者的关系是父子或父女(未嫁)关系,属五服的“斩衰”,那就要穿最粗的麻布做的毛边孝服,服丧三年,同时也有继承死者遗产的权利;假如死者是已嫁的姑姑,相互间的关系为“大功”,那就穿熟麻布做的锁边孝服。当然,礼仪规定的不同关系间亲族成员相互应有的态度、作为并不那么简单,而是复杂多变、细致而微的,比如姨表亲、舅表亲同属五服中的“缌麻”,但俗语又有“姑舅亲辈辈亲,姨表亲当辈亲”的说法,说明二者又有一定的差别。

    什么关系的人穿什么样的孝服,而“分配”孝服也有一定的礼节。一般的关系,主家送上即可,而特殊的关系如人主、四门亲家等,虽说孝不重,但却要由孝子跪叩呈上。在这种礼节中,起决定作用的不是关系的远近亲疏,而是尊卑等。如果这些礼节没有做到,把尊卑、先后、亲疏的关系搞错了,就可能出现争吵。

    孝服遮体的多寡(民间叫“轻重”)和五服制度相关。若是斩衰一服的,即父子、父女(未嫁)关系,孝要从头到脚一片白,衣服不锁边,腰扎麻绳,即所谓“披麻戴孝”。如果双亲中有一人健在,则鞋后跟处不用白布包严。此外的几服各依其制。有的只戴孝帽子,却无孝服。孙、重孙除孝服外还有些特别的标志,如孙子、孙女孝衣肩头钉一块红布,重孙钉两块;如果亡人是外祖父母,则钉蓝布。

    总之,颇具礼仪意义的成服不仅让孝子们都穿上了孝服,并且也明确了多重关系,并且影响着其后的丧葬仪俗。同时可以根据穿着可以看出与主人间的亲疏关系。

    守铺

    死者家人在老人死后到正式放入棺材期间,要昼夜轮流守护在死者铺侧,以示服孝,叫做“守铺”。死者入棺之后,家人守护、睡卧在棺旁,叫“守灵”,也叫“困棺材”。

    搁棺

    因为要选择吉日吉寺安葬死者,因此,可能要停柩在家,称为“搁棺”或“停棺”。“搁官”的风俗,在古代常见,一般要搁七天,有的甚至搁棺十几天,几个月,现今则不常见,即使搁棺,时间也不长。

    送葬

    “习爵先生”(遵照大唱者所唱点的祭点逐一点献)、“读文先生”(读祭文)。其仪节不外盥洗、上香、奠酒、跪叩、读祭文等。祭供要有三次,三叩首时进茶、酒、饭、豆腐等,六叩首时敬茶、酒、面条、黄豆和各种水果,九叩首时进茶、酒及各种肉类食品。之后,孝子们向亡灵作“永别鞠躬礼”,礼毕司尊者颁福赐酒,合孝受福。

    发引起征的时刻即将到来,送葬的队伍就要做好一切准备。一般是长子打幡在前,次子抱灵牌,次子以下的孝属们都持裹着白纸穗的“哭丧棒”,大儿媳妇抱“馅食罐”。等这一切准备妥当,就要起杠了。伴随起杠的还有两个仪俗。一个是把死者生前所用的枕头拆开,将里边的荞麦皮和枕头套一起烧掉。另一个仪俗是“摔盆”,即把灵前祭奠烧纸用的瓦盆摔碎。这盆叫“阴阳盆”,俗称“丧盆子”,也叫“吉祥盆”。摔盆的应该是死者的长子或长孙,即遗产的第一顺序继承人。如果无儿无孙,由别人来摔盆,这一仪俗就要把摔盆者和死者的关系陡然拉近,确立起财产继承关系来。摔盆讲究一次摔破,越碎越好。俗说这盆是死者的锅,摔得粉碎才好带到阴间去。瓦盆一摔,就如一声号令,杠夫迅速起杠,摔盆者扛起引魂幡,驾灵而走。

    关于具体的出殡行列,贫富相差极为悬殊,有的绵亘数公里之长,有的不足二三十米长。一般的都要包括鼓乐、松活、纸活、花圈、挽联、执事、僧道、孝属、执绋亲友、灵棺以及送殡的车轿。这里举清代汉族出殡行列一例,以见其状貌:(1)开道锣,走在最前边开路。

    (2)纸糊的“引路王”一对、“打道鬼”一个,各高一两丈,身披销甲,头如斗,戴盔,作金刚怒目状,脚下装有木轮,可以推着走。

    (3)铭族,是一种幡形的长亭,中央用红绸金字写死者官衔、历史、生平事迹。

    (4)香幢、筒幢,四对、八对、十二对不等。

    (5)金执事,即金卧瓜、金立瓜、金钺斧、金天镫、金拳、金掌、金兵符。

    (6)清道、飞虎、飞龙、飞凤、飞熊、飞豹、飞鱼、飞鳌、粉棍、格漏、噜锣等不同图案的大旗,共十一对。

    (7)玉堂半或三堂半执事。

    (8)四人抬影亭一座,内悬死者放大影像。

    (9)四人抬引魂桥一乘,内供死者牌位。

    (10)影亭、魂轿这间用三把红缎乡花大伞隔开,称“座伞”。

    (11)官鼓大乐一班。

    (12)清音锣鼓九名,二人抬一小鼓,四人吹笛,一人打小锣,一人手打皮鼓指挥。

    (13)番(喇嘛)、道(道士)、掸(和尚)。

    (14)孝子、孝孙。

    (15)大杠。

    (16)“后拥”,即将若干干戈钺斧执事用黄条子连系成一排,由人举着。

    (17)送殡的车马、轿子。

    传统丧礼出殡的路上,也还有几项仪注,比如扬纸钱、摆茶桌、路祭。据说扬纸钱之俗始于晚清。纸钱即用白纸砸成的“铜”钱,出殡时由专人在孝子前头扬撒。起杠、遇有路系时以及经过十字路口、河沿、桥梁、井台、祠庙、城门以及下葬时,都要把纸钱高高扬起。

    旧时北京的大殡有专门的扬钱者;简单些的则由打发“外祟”的人代劳——旧时无论大小殡仪,都雇一个人挎着放有烧纸、冥钞的筐子,手里拿着香火,逢过十字路口。井台、词庙等处点纸,打发“外祟”。

    茶桌和路祭棚多是丧家的亲朋等摆设,意在表示哀悼和慰问。茶桌供孝子和亲友们饮水,一般是得知丧家出殡日期和所经之路,届时摆出茶桌,设茶壶、茶碗、茶盘。等灵柩走近的时候,端给孝子,孝子无论喝与不喝,都要跪下叩谢,路祭则指在出殡队伍所经之路设供桌或祭棚,祭奠亡灵。

    落葬

    到达墓地以后,先将墓坑再次整理,把随葬的馅饭罐、长明灯放在墓坑壁上的龛内,扫去脚印,然后将棺木徐徐放下,再由阴阳先生用罗盘仪矫正方向,填土埋葬。填土先由孝子进行,他们排成一行,沿着墓边,用手将土里一把外一把撒向墓坑和墓外,转一圈为止,俗称“圆坟”,接着才用铁锹填。墓坑填满后,要堆坟丘,然后用抬棺的杠子将坟丘滚圆。

    向南的一面要垒墓门,以后人们祭扫上坟,纸钱都在墓门口烧化,带来的祭品也放在此处。

    有些地方的风俗则是立墓碑,写明死者的姓名、身份等。引魂幡也要栽在墓中。接下来是将带到墓地来的纸制明器烧掉。这些纸制明器也叫作“冥器”,俗称“社火”、“纸货”。它是上古随葬实物的变异,从宋代开始流行。其中有仿实物而造的,如盘盏碗碟、衣服鞋帽、被褥枕头、桌椅床铺、车马鞍鞯乃至书童婢女、住宅院落,也有想象中的象征性物品如聚宝盆、摇钱树等。随葬品是随同遗体一起埋入墓坑的,纸制明器则在下葬后烧掉,表示已经让死者带走了。满族此俗称“烧饭”。清朝清太宗曾经规定:“和硕亲王以下,牛录章京以上车,只许烧夏衣、春秋衣、冬衣各三件;平民只许各烧一件。”故此,一般平民只是焚烧枕头内的荞麦皮、谷物和纸制的祭奠品。

    居丧

    居丧的基础是孝与亲情,即孝子们在其亲人去世后的一段时间内节制其生活的许多方面,以表示对亡人的哀悼、思念。居丧,有的地方又叫守孝,通常是三年。居丧的人应是死者的直系亲属。传统的观念是:小孩子出生后三年不离母亲的怀抱,时刻都要父母的呵护、照料,因此,父母亡故后,儿子应该还报三年。

    其实,出殡以后一直到三年居丧期满,又可以分出好多小环节来。古礼埋葬以后有反哭、虞礼、卒哭的仪注。“反哭”即指埋葬以后的哀悼。“虞礼”是安魂礼,要进行三次。三次虞礼之后行“卒哭”礼,即向灵位献供、举哀,之后,早晚可以不再哭悼。卒哭次日即将新神主迎入祠堂,附于祖考或祖妣之旁,礼毕将新神主移回原处。丧后十三个月、十五个月举行“小祥”、“大祥”礼。

    居丧三年,是对斩衰一服的孝子的要求。居丧也叫“丁忧”、“丁艰”,又叫“守孝”,是对父母孝心的最好体现,也是对儿女是否孝顺的考验。按照古礼,居丧的三年间不能外出做官应酬,也不能住在家里,而要在父母坟前搭个小棚子,“寝苫枕块”,即睡草席、枕砖头土块,而且要粗茶淡饭,不吃肉,不喝酒,不与妻妾同房,不听丝弦音乐,不洗澡,不剃头,不更衣。居丧期间出来做官,不仅官做不成,还要受到别人的耻笑、舆论的谴责;违礼者会自觉不安、内疚、自责。

    不过,居丧的时候也还是可以有些权变的,《礼记·曲礼》明确规定说:“居丧之礼,头有创则沐,身有病则浴,有疾则饮酒食肉,疾止复初。不胜丧,乃比于不慈不孝。五十不致毁,六十不毁,七十惟衰麻在身,饮酒食肉,处于内。”也就是说,权变的杠杆有两个,一是是否有疾病,有则要随便一些,不必拘礼;二是年龄如何,若年迈也不必拘礼,七十岁的孝子甚至可以只是披麻戴孝,可以饮酒食肉,也不必到父母墓旁搭草棚寝苫枕块。此外的例外是碰到家与国的冲突,家礼服从国事,孝子可以不拘居丧之礼,出来为国效力。

    服丧丁艰,许多少数民族亦有此俗。毛南人的服孝期也是三年,是沿用周秦古礼而来的。

    其斋文称:“盖闻周公制礼,丧事大备,族分以九,服分有五,自惭悲哀,以至缌麻,皆谢红而挂白,……服制三年,须当尊重。”实际上,毛南人的服孝期就如同汉族的一样,执行上大大缩短了,只有四个月。其间,孝子们不准穿新衣裳,不得剃头、洗头、梳头,忌夫妻同床,不能举办婚事。服孝期满后,要找先生择日子“脱孝”。脱孝日,主家要杀鸡、煮红蛋,在死者灵位前烧香点烛祭奠,请舅父来帮助剃头洗头。至此,服丧期结束。

    服丧期间必须遵行种种禁忌,这是各民族普遍一致的。比如壮族孝子守孝期间绝对禁止同房,不坐高凳,不赶圩,不剃发,不参加歌圩,停止一切社交活动,且每顿饭必须先祭亡灵。

    达斡尔族服孝期内不理发,不刮胡子,不出远门,不接受叩头礼,不剪指甲,女子不许戴头饰、耳环、手镯等,不和别人斗殴,不准婚嫁,不睡炕上,夫妇禁同房。此外,春联不用红纸用蓝纸,年节守灵不出外拜年。苗族人禁止在服丧期间结婚,三年之内不招揽春节间的“狮子”、“龙船”等喜庆的娱乐活动。满族人在服丧期除遵守许多禁忌之外,服饰上有许多特别的仪规。清初,满族孝服有“男摘冠婴截发,女去妆饰剪发”之俗,后来相沿成宫廷习俗。在民间,男子腰系白布带,女戴包头。如果是一个老人去世,腰带、包头飘带为一长一短,二老双亡则一样长短,孙子辈在带子上加一红布条,重孙辈加两条,称“花孝”。

    没有过门的儿媳为公婆戴孝,白孝服内穿红孝服。妇女在服孝期间,鞋面上蒙浅灰色布面。

    服丧期间的这种服饰装扮,与未婚和已婚的服饰区别一样,具有浓烈的礼俗意义。

    传统祭扫仪式

    传统祭扫仪式是对已逝先人及先人墓的祭扫,一般可分两类,即:家庭祭奠和扫墓祭奠。

    家庭祭奠,一般是在父母、祖父母的生辰或忌日时举行。但不过是面对遗像,馨香三柱和供奉水酒三杯,或者是以素色的鲜花一束作为清供,以示后辈对先人的纪念。

    扫墓祭奠,一般在清明节、中元节或春节举行。传统的祭扫先人墓地,有以下几项内容:

    (1)馨香三柱,鞠躬悼念。点燃馨香,和摆设一些水果或先人生前所喜好的食品作为供,这是人们寄托哀思的一种方式,不能简单化地以迷信视之。当然,如果烧化冥钱,就有迷信成分了。对墓前祭奠,过去凡晚辈都要行跪拜大礼,现在也只要三鞠躬就行了。

    (2)整修陵墓。一般是给坟墓培土,并整修墓道。由于每年雨水冲刷或其他原因,会使墓道或坟头受损,利用祭扫之际,可以进行整修和加高。墓表可铲些草皮贴上,草蔓延覆盖后可减少水土流失。有的还可植物以作纪念。

    墓碑联

    吉人眠吉地伴牛山眠千秋禄

    佳偶奠佳城与虎形居万代福

    牛山迎龙水倒骑龙本牛眠地

    青冢伴佳田须坐虎是马鬣封

    银女凤凰福地远水绕玉带状对马鬣

    金童龙虎仙山泰岱列名堂穴起牛眠

    慎终须尽三年礼法祖尊亲佑起万代兴隆

    追远常怀一片心酬功报德培植百年仁义

    一生心性厚祖德无穷千秋常祀典

    百世子孙贤儿孙百代万古绍书香

    墓碑匾额

    余荫泽后功德永昭

    青史永垂源远流长

    教思维永治世久远

    佑护后人千秋楷模

    德音永响明德维馨

    风范遗世祀事孔明

    祭轴称呼

    挽业师之妻,称师母某母某太某孺人,自称门下生;如业师兼前辈姻亲,称姻伯老夫子大人,自称受业眷晚,若称内侄为受业内侄;平辈称受业姻弟旁亲不序,非子女亲不序。

    挽业师之父,称太老夫子大人,自称晚生;

    挽业师之母,称师太母老孺人,自称门下晚生;挽业师之胞伯叔,称太老伯(叔)夫子,其妻称师伯(叔)母,自称世再侄;挽业师之胞兄弟,称老伯(叔)夫子,其妻称师伯(叔)母,自称愚世侄;挽门生之父,称仁兄某号某大人,自称世愚弟;挽门生之母,称尊兄嫂某母某氏孺人,自称世侍生。

    挽母之父

    外祖某公号老大人灵座

    外祖母某母某老孺人捐尘

    奉命愚外孙某姓名顿首拜挽

    挽姑丈

    姑丈某公某号大人捐馆

    愚内任某顿首拜挽

    姑母某母某孺人

    愚脉侄某顿首拜挽

    挽姐夫称姐丈,自称愚内弟

    挽妹夫称妹倩,自称愚内兄

    挽姨夫称襟兄,自称愚襟弟

    挽姨父称姨丈大人,其妻称姨母,自称愚姨侄

    挽妻之祖

    岳祖某公某号老大人,其妻称岳祖母

    愚孙婿某某拜奠

    挽岳伯、叔祖与伯叔祖母,自称愚侄孙婿

    挽岳父(母)某公(母)某号某孺大人

    愚子婿某率男某顿首拜奠

    挽岳伯(叔)父母,自称愚侄婿

    挽妻之兄,称内兄,自称如弟

    挽亲家,称亲家某大人,自称姻愚弟,其妻称亲母,自称姻愚弟挽父之亲家,称太亲翁大人,其妻称太亲母,自称姻愚侄挽庚祖称太老伯,其妻称太老伯母,自称庚再侄挽庚父称庚伯,母称庚伯母,自称庚愚侄挽窗友称仁兄,自称砚弟以上是按乡俗而采用,随着时代的前进,移风易俗,有很多传统习俗已经改变。在运用时需因地因时而变化更新。

    祭文

    吊丧祭文通常简称祭文,祭文是为祭奠死者而写的哀悼文章。祭文出于汉代,那时,人们在祭扫山坟陵墓时,往往要诵读“哀策”——这就是早期的祭文。至唐宋,祭文开始兴盛,种类也繁多,并出现了不少写此类文章的大家,如韩愈的《祭十二郎文》,欧阳修的《祭石曼卿文》,都是脍炙人口的祭文名篇。尔后人们对这种文体沿用不衰,用它来表达对亡亲故友的哀悼之情。

    祭文的格式可分为四部分:

    (1)开头,人们写祭文,习惯以“维”字开头。“维”是助词,作发语词用,无其他意义。

    (2)以“维”字开头后,紧接着言明吊祭文时间及吊祭对象,由谁来祭。这是开宗明义,首先要点明的问题。

    (3)祭文的内容。主要铺叙死者生平事迹,藉以怀念,并抒发悲哀沉痛之情。这部分内容要充实、精练,语言简洁,感情深沉。

    (4)结尾。祭文用“尚飨”一词作结尾。“尚飨”是临祭而望亡人歆享之词。“尚”

    希望之意;“飨”,设牲醴以品尝之义。

    男丧祭文

    维

    公元二年岁次××,×月×日××等谨以三牲不腆之仪致祭于。

    德望公××老大人之灵前曰:呜呼!天之生人兮,厥赋维同,良之秉分兮,独厚我公。雍容足式兮,德望何崇,优游自适兮,攸尔潜宗,怅望不见兮,杳杳音容,只酒斗酒兮,仪愧不丰冀,公陟降兮,釜我微哀,伏维。

    尚飨。

    女丧祭文

    维

    公元×年岁次××,×月×日××等谨以清酌庶馐之仪致祭于大淑德×母×太夫人之灵前曰:夫人之德,百世流芳,夫人之誉,千村颂扬,早为人妇,相夫有光,及为人母,教子有方,待人以慈,内外皆康,持家以俭,巨细咸藏。岂期大数,遽梦黄梁,幽明水隔,实为可伤。黍叨眷属,闻噩彷徨。爱具牲礼,奠敬于堂,仰祭灵贶,是格是尝,伏维。

    尚飨。

    祭祖父文

    维

    公元××年×月×日,乃祖父安厝之前夕,齐期孙×××等率全家大小,虔具清酌庶馐之奠,致祭于先祖父××老大人之灵前而哀泣曰:祖父梦入华胥,年逾古稀。奔波劳碌,终生耕耘。风雨无阻,不畏艰辛。勤俭持家,生活平稳。教育吾辈,身体力行。对待敌友,爱憎分明。维护集体,不黎私情。祖父之德,光彩照人。老当益壮,益寿长春,无奈不测,急病缠身。一卧不起,参苓难进。呜呼祖父,百喊不闻。肝肠断绝,血泪沾巾。哀号祭奠,悲痛难陈。祈祷天地,虔祈英灵。保我后代,佑吾儿孙。成事享通,家振业盛。五谷丰登,六畜旺盛。天长地久,福禄长存。黄泉有觉,常来显灵。今备牲醴,以表哀情。来品来尝,九泉英灵。呼呼哀哉!

    尚飨。

    祭祖母文

    公元××年×月×日,乃我祖母仙逝安厝之前夕,不孝孙×××率全家人等,虔具清酌时馐,致祭于先祖母××老孺人之灵前而哀泣:天苍苍,地茫茫,我哭祖母别家堂。千呼万呼不闻应,捶胸顿足泪汪汪。忆往昔,我孤苦伶仃失爹娘。饥寒交加,艰难成长。祖母苦心,含泪抚养。

    相依为命,甘苦共尝。形影相吊,寒暑相望。教我耕耘,训我麻桑。引我习字,育我词章。

    教孙正直做好人,勤劳俭朴把家当。海深思情长,祖母深情永难忘。今我长大,配偶成双。

    云开日出,初见阳光。童子扑怀,天伦刚享。敬奏馀年,晨昏周祥。惟愿祖母,长寿无疆。

    无奈黄天降不祜,祖母染疾卧榻床。气息奄奄,速归帝乡。喊天天不应,哭地地不响,祖母,祖母,你去得太早,走得太忙,你劳苦一生,晚福未享。我犊情未报,无限悲伤。号泣祭奠,难诉衷肠!愿祖母九泉有灵,信我家振业旺。天长地久,福禄齐芳。愿祖母神赴瑶池,来品来尝。祖母,你安息吧!呜呼哀哉!

    尚飨。

    祭父文

    维

    公元××年×月×日,乃吾父安厝之前夕,不孝男、不孝女××等率全家大小,谨以清酌时馐祭奠于显考××府君之灵前而哭曰:呜呼,痛维吾父,年仅六旬。偶染微恙,一病亡身。

    嗟余不孝,祝延严君。号天泣血,泪洒沾尘。哭吾父,毕生艰辛。出生微寒,世代清贫。日夜奔忙,勤耕苦耘。艰苦创业,俭朴忠信。处世有道,克己恭人。和睦邻里,敬重乡亲。关心他人,胜过至亲。养育吾辈,爱护如珍。抚养教育,苦口婆心。教吾书耕,严格认真。教吾处世,身体力行。如斯人德,宜寿长生。俾为吾女。定省晨昏。侍奉敬养,颐养天伦。胡天弃我,夺吾父身。魂游冥府,哭喊不应。瞻望不及,音容莫亲。天昏地暗,黯然伤神。哭断肝肠,情何以伸。养育之恩,吾向何陈。兹当祭奠,聊表孝心。化痛为忠。化悲为诚。化哀为俭,化伤为勤。继承遗志,耀祖光宗。先父有灵,佑我儿孙。百业兴旺,万事亨通。财福齐运,家声永振。先父有觉,来尝来品。呜呼哀哉!

    尚飨。

    祭母文

    维

    公元××年×月×日,乃吾母安厝之前夕,不孝男、不孝女×××等率全家人等,虔具素酒牲醴之奠,致祭于先慈之灵前,吊之以文曰:天黑地沉,风凄雨冷。生死永诀,黯然伤神。

    不幸吾母,神赴瑶城。魂迷屺岭,泪哭无应。忆思吾母,贤淑一生。善良处世,克俭克勤。

    奉侍翁姑,恭敬孝顺。妯娌共处。相爱相亲。迨生我辈,苦育成人。筹谋媒娶,万苦千辛。

    职尽内助,居贱食贫。劳劳碌碌,以度长春。具斯淑德,宜寿百旬。菽水承欢,略报深思。

    胡天不祜,疾患侵身。哀哀儿女,求医拜诊。无奈神竭,参苓无应。哭天喊地,难留母存。

    南柯一梦,胡天负人。今来祭奠,薄酒微枕。黄钱数束,灵堂一栋,宝马一匹,箱架两笼。

    锦衣数匝,玉食千盅。愿母品尝,九泉无凶。依我儿孙,护我家龛。千秋万代,人旺业盛。

    呜呼哀哉!

    尚飨。

    祭兄弟文

    维

    ××年×月×日,乃吾兄(弟)安厝之前夕,不恭弟(兄)××吾弟;××等,谨以时馐之奠,致祭于吾兄弟××之灵前而哭曰:帷弟与兄,情如股肱。少小共被,厮磨耳鬓。长大同衾,两翼齐行。兄友弟恭,患难同心。撑门立户,治家行仁。中年当道,正值鼎盛。晴天霹雳,一诀别于今。往事难堪,雁群散分。门庭萧索,痛切同根。棣萼凋谢,兄意别亲。浮土一堆,野冢藏身。、黄沙白草,寥落英魂。悲风哀号,蓬绕孤坟。杜鹃啼血,惨不忍闻。吾兄何在?睹物思人。历历在目,人去房空。阴阳相隔,何处问津?悼念吾兄,情何以伸?哀奠椒浆,酒洒言陈。吾兄有灵,鉴经香薰。呜呼哀哉!

    尚飨。

    祭夫文

    维

    公元××年×月×日,贱妻×××惊闻夫君不幸溘世×日,远具庶馐之奠,谨向先夫×××之亡灵吊以文而哭曰:数年恩爱情意长,同宿共枕如鸳鸯。你耕垄田我织麻,日勤夜劳把业创。生儿育女常思量,严管严教做榜样。忆往昔,苦心教儿郎。心性宽宏本善良,扶贫救弱莫张狂。忆往昔,你床上教妻语意长。教我恭敬待翁姑,教我殷勤待邻乡。教我慈心一片爱儿女,舔犊之情不可忘。夫君呵,你我本是同林鸟,比翼齐飞福无疆!恨灾祸,恼疾攘,胡天不祜拆鸳鸯。折我巨擘损我将,中年分途好凄凉。天苍苍,地茫茫,如今生死两栖乡。你归冥府我留阳,抛下儿女我独养。明朝灵堂永诀别,先夫英灵归山岗。房空人去何悲伤,叫我找谁话凄凉。哭先夫,九泉有灵佑儿郎,逢凶化吉消灾殃。保我抚儿家兴旺,助儿事业青云上。临天祭拜心彷徨,聊备素果寄衷肠。先夫有灵来品尝,梦中相会莫相忘!呜呼哀哉!

    尚飨。

    祭妻文

    维

    公元××年,岁次×,×年月×日,不德夫×××特以时馐果品,致祭于亡妻×××之灵前泣曰:爱卿伴我几十年,恩恩爱爱心相连。日耕夜织呕心血,起早摸黑无怨言。待翁姑,你廉让恭温讲礼贤;待邻友,克己宽人爱无边。养儿女,慈心诲训衔泥燕;敬夫君,相敬如宾花常鲜。操持家务,你百事殷勤,冷泉当酒也要让宾客露笑靥。你宜家宜室,德淑堪羡;你如斯贤良,百寿应延。胡为门衰运厄不幸显,无情疾患将卿染。数月医诊不见效,魂分魄散归仙天。弃夫丢儿多可怜,一家重任落我肩。忆往昔,你我同把家业建。男耕女织多美全,比翼连理花鲜艳。而今天,同林寂寞泪巾沾。阴阳相隔,何处再见你芳容颜?谁来话我身前事,夜间谁来与我眠!贤妻呵,你走得太匆忙,你去得太猝然。不德夫哭天喊地无处应,吊祭尽情哭灵前。灵堂一栋表恩爱,奠酒一杯并黄钱。你九泉有知,梦中来相见,哀哉!

    尚飨。

    祭师文

    维

    公元×年,岁次×××月×日乃吾师安厝之前夕,窃生×××、×××筹虔具三牲果品,致祭于尊师×××老大人之灵前而泣曰:呜呼!人生斯世,如叶飘风。彭修颜短,同归一空。

    缅怀尊师,德高望重。才高八斗,贾生望尘。文成锦乡,艺坛豪雄。桃李千万,同出一宗。

    学识渊博,八方称颂。生虽不才,随师可通。如斯俊才,寿应长生,胡为苍天不祜,哲人遇凶。与世长辞,难见音容。嗟我小生,悲切哀痛。捶胸顿足,万箭穿心。尔后何处求教,何处问津?疑惑谁解,难关怎攻?有如扁舟一叶,学海迷蒙,寻径无踪。呜呼!嗟我小生,何所适从?哭恩师,在生为人忠诚。传道授业,春蚕吐芯。爱生如子,风范永存。小生化悲为勤,去痛用功。继承师志,勇攀知识高峰。告慰师魂,惟有行动。千言万语,难陈悲痛。聊具薄奠,微表苦衷。慰师九泉安息,神归昆仑。尊师黄泉有知,佑我弟子学海青云,万事亨通。呜呼哀哉!

    尚飨。

    祭男女通用文

    维

    公元×年,岁次××,二月×日××谨以三牲不腆之仪致祭于××之灵前曰:呜呼!×意溘然长逝耶,登其堂不闻其声,入其室不见其人。此际此情能勿黯然神伤,怆然心痛也哉。回忆××之生平,勤以持身,俭以理家,忠厚处世,和平待人。方期永厚遐龄,吉人天相。讵料一疾不起。膏肓为患,竟辞世而仙逝耶。所幸兰桂腾芳,头角峥嵘,×亦可以含笑于九泉矣。×聊备微仪,以神微忱。灵其有知,来格来歆。

    尚飨。

    挽幛

    挽幛,又称礼幛。挽幛一般是竖着批文的,上面也有直写或横写的。其质古代一般是用绸布做成,现在一般用纸立轴,统叫做“礼”。

    挽幛题辞不拘格式,不限字数,有只写一个“奠”字的,但通常以四个字为多。挽幛用语可用固定词语,也可自撰合适的辞句。但应注意,挽幛属哀悼送礼用的,其用辞应具有褒扬、吊唁之意。

    挽幛只在死者灵堂出殡当日张挂,通常多用七尺白布写字。若是采用直写方式,就必须从右向左安排一部分书写:若是采用横写方式,则应从上往下安排三部分书写。

    (1)面向幛子右手边(或顶边),顶头主要写死者姓名加颂词称呼。

    (2)正中间写祭幛语,字距要一致,如写挽联,则两边对称,也可不要这一部分,直接写第三部分。

    (3)面向幛子左手边(或底边)顶尾写送祭幛人姓名加身份称呼和悼词,如送祭幛者与死者系亲属同姓,送者可只署名,不写姓。

    横式挽幛实例

    例一:挽岳父

    ×府××岳父大人千古

    公不少留风骨伤心分半予吾将安仰音容回首隔重泉子婿×××偕家兄××弟××侄××同哀挽例二:挽姐××姐孺人仙游灵鉴泪洒同根。

    弟×××哀挽

    例三:挽朋友

    ××仁兄千古灵鉴

    痛失知音

    友弟×××偕家兄××弟××同××同哀挽

    例四:挽朋友之父母

    ××世伯父老大人千古

    典范犹存

    世侄×××哀挽

    例五:挽英烈

    英雄为国千古

    ×××村全体肃挽

    例六:挽同志

    ×××同志千古

    ×××敬挽

    例七:挽友人

    ×××先生千古

    愚友×××哀挽

    传统挽幛实例

    例一:挽岳父

    恭挽

    大德望尊岳父×公讳××老大人

    千古

    愚半子×××泣血拜奠

    例二:挽岳母

    恭挽大懿德尊岳母×门×氏老安人千古愚婿儿×××泣奠通用挽幛浩气长存懿德常存功名不朽品德高尚福寿全归

    鞠躬尽瘁风范永存典型宛在遗爱千秋重如泰山

    松柏长青流芳百世德及梓里功在乡里壮志常存

    高风亮节勤劳一生功业常存忠厚待人碧落黄泉

    千古流芳名留后世俭朴家风望云思亲德高望重

    永垂千古舍己为人清廉正直德范常在一别千古

    天人同悲劳苦功高音容宛在

    挽老年男丧

    范典永垂返真归朴德仪永昭清芬裕后耆德流徽

    长仰德徽典型永式高风安仰福寿全归硕德永念

    典型足式老成凋谢硕德常昭德范流徽盛德扬芬

    五福全归庚星韬彩硕德堪钦高山景行蓬钪归真

    乡邦硕望国丧耆贤鹤归华表望重斗山耆年硕德

    北斗星沉化鹤仙逝南极星沉遗范长存硕德芳徽

    水钦德范斗山安仰道范常存硕德永昭德望常昭

    至德流徽驾返蓬莱硕德大年德望长流

    挽中年男丧

    仪型足式文星遽落千秋永诀功勋不朽光耀寰宇

    典型足式仪型宛在长才未尽行谊可师言为世法

    人琴俱亡懋绩永昭痛失良朋痛失老成德业流芳

    天丧斯文大雅云亡功在乡国天不假年天下永年

    哲人其萎典型犹存典则空留英灵永存虽死犹生

    痛失师长浩气长存教范犹存教模永昭

    挽老年女丧

    慈竹风凄驾返瑶池温恭淑慎懿德流芳凤落长空

    女宗安仰壶范犹存懿范淑德宝婺星沈女史留芳

    坤仪足式慈范永存驾鹤西归萱帏月冷芳容永存

    母仪垂范壶范垂型懿德永昭

    挽中年女丧

    阃闺之师彤云流芳母仪足式母仪垂范永怀贤母

    巾帼称贤懿德堪钦绣阁花残孟母高风相夫有道

    妆台月冷风寒绮阁懿德长留婺星韬彩萱荫长留

    挽联

    挽联,是为了表示对死者无比怀念、悲痛而做的对联,它是古时候挽歌的变体。挽歌,是古时丧家的音乐,执绋者相和的声音。古人参加送葬,皆执绋挽丧车缓步前行,故谓之“挽”,也作“”。后人由此挽歌,变而为哀悼死者的联语,悬之丧幄。

    通用挽联

    良操美德千秋在梅吐玉容含孝意美德常与乾坤在

    亮节高风万古存柳拖金色动哀情英名永同天地存

    空梁月冷人千古千里吊君惟有泪白马素车挥别泪

    华表魂归鹤一声十年知己不因文青天碧少寄离言

    江河大地存忠骨山耸北效埋忠骨南极无辉寒北斗

    哀泪悲歌悼英灵泽留乡里仰遗风西风失望痛东人

    雨飘翠竹垂红泪面命只今无一语而中竹叶含珠泪

    云压青松带素冠心丧未可短三年雪里梅花戴素冠

    三径寒松含露泣盛德合应传后世欲见严容无处觅

    半窗残烛带风吟遗形从此望前贤惟思良训弗能闻

    风骨真超双鹤上月阶静夜蛩声切遗容遗节亲友忆

    语音犹在五云中竹院秋声鹤梦惊遗方遗风后人承

    未酬壮志身先死风号鹤唳人何处膝下承欢未尽意

    留取丹心照汗青月落乌啼霜满天床前伺奉尚余心

    绿水青山悲去边一曲衷肠凄风悲三春晖阳今未报

    落花啼鸟泣斯人满腔血泪寒天哀寸草孝心实难平

    一世精神归华表想见仪容空有影严亲已去思未报

    满堂血泪洒云天欲闻教诲杳无声慈怀不留孝难行

    英灵已作蓬莱客直同松柏清同竹一脸皱纹因何皱

    德范犹熏后来人言可经纶行可钦满头白发为谁白

    何堪一梦飞蝴蝶情凝雪片皆飞白秋草独寻人去后

    竟使千秋泣杜鹃泪洒枫林尽染红寒林只见日西斜

    情深风木终天恸流水夕阳千古恨慈惠常留众口颂

    泪点寒梅触景思秋霜春露四时悲典型堪作后人师

    人间未遂青云志眉间爽气无由见桃花流水杳然去

    天上先成白玉楼座右清言不再闻明月清风自在游

    倏然而去深恩未报往事昭昭长传宇内

    溘然竟逝隐憾难消精忠耿耿犹在人间

    一世辛勤范式乡里福寿全归音容宛在

    终生节俭泽留村邻齿德兼隆名望常昭

    再思再痛痛定思痛未弭前思顿成永别

    越想越哀哀上加哀追录笑绪皆为悲端

    事业垂成瞑目无悲可歌可泣勤风朴范

    功德无量于心有情可哀可怜缩食节衣

    日月驶如流一朝永诀勤劳美德愿儿孙永继

    风云诚不测千古同哀简朴家风望后代长传

    生前忠节似松凌霜雪群山披素玉梅含孝意

    死后高风如水照青天诸水悲鸣杨柳动伤情

    多少人痛悼期人难再得青山绿水长留生前浩气

    千百世最伤此世不重来苍松翠柏堪慰逝后英灵

    敦厚可负实为前辈表率少者亡老者存数城难测

    和谦共仰堪作后人典型天之涯地之角情不可终

    烟雨凄迷万里红花洒血泪规律难违自古谁能千年寿

    音容寂寞千条流水放悲声高风永继而今人仰一世功

    寿越七旬睦邻精神今犹在默默无言亲人挥手从兹去

    含笑九泉勤俭作风永世传滔滔垂泪不孝叩首今难留

    德重如山寸草春晖难报德时事伤心风号鹤唳人何处

    恩深似海空庭月夜痛思恩哀情惨目月落乌啼霜满天

    天若有情应寿百年于俊杰鞠躬尽瘁寸心不感尤不愧

    人谁不死独将千古让英雄光明磊落一生无谄也无骄

    大雅云亡绿水青山叙遗志风云忽变天愁地哀无日暖

    老成凋谢落花啼鸟总伤情松竹猝折山悲水怨剩月寒

    男丧通用联

    德传百世名留千古秋风鹤唳奉越七旬清白磊落

    名耿千秋光启后人夜月鹃啼含笑九泉正大光明

    高风传梓里天不留耆旧欲祭疑君在海内存知己

    亮节昭后人人皆惜老成无语泪沾衣云间渺嗣音

    天不遗一老一生权美德寿终德望在英名垂千古

    人已足千秋半世传嘉风身去音容存丹心照汗青

    悲音难挽流云住老泪无多哭知己人间未遂青云志

    哭声相随野鹤飞苍天何遽丧斯人天上先成白玉楼

    九原有泪流知己千里昂君惟有泪黄土一埋忠骨

    万户同声哭善人十年知己不因文心香三瓣吊雄魂

    美德堪称吾辈典范福寿金归音容宛在

    遗训长昭后世子孙齿德兼隆名望常昭

    未弭前思顿成永别海阔天空忽悲西去

    追思笑绪皆为悲端乌啼月落犹望南归

    君子终日朝乾夕惕悼唁至隆旧情犹炽

    先生之风山高水长鞠躬尽瘁遗爱难忘

    生前忠节似松凌霜雪多少人痛悼斯人难再得

    死后高风和月照云天千百世最伤此世不重来

    女丧通用联

    香消夜月梅花寂懿德传诸乡里口蕙质兰姿归阆苑

    韵冷苍天鹤梦寒贤慈报在子孙身琼林玉树绕庭阶

    花落萱帏春去早冰霜高洁传幽德春雨梨花千古恨

    光寒婺宿夜来沉圭壁清华表后贤秋风梧叶一天愁

    西池驾已归王母幽兰仍觉遗风在身似兰芳从此逝

    南国辉空仰婺星宿草何曾雨露干心如皓月几时归

    了无遗恨留闺阁绣阁花残悲随鹤唳女宗靡依痛深戚里

    自有余徵裕后昆妆台月冷梦觉鹃啼母范何恃泪滴兹帏

    挽父联

    教诲永记想父音容空有泪珠泪洋滚哭家父

    风范长存欲闻教训杳无声奠酒滴滴祭英灵

    寿终正寝痛心我哭亲长逝门对东方常见日

    鹤驾西天棘耳童呼岁又更云对屺岭不逢亲

    父去言犹在耳深恩未报惭为子心因父逝心滴血

    春来我不关心饮泣难消羞作人月窥吾悲月无光

    父逝悲从心头起慎终不忘先父志只见三秋多苦雨

    子存教诲记永年追远常存孝子心谁知九月别严亲

    陈辞祭酒表赤子孝意俭朴一生撒手永抛家室累

    洒泪讴歌悼严父英灵沉疴百日归魂犹望子孙贤

    挽母联

    深恩未报愧为子慈母一去杏无影思母苦恨音容杳

    饮泣难消欲断肠怜儿千声呼不回痛儿难酬养育恩

    玉洁冰清归泉路婺星顿失天光黯终天惟有思亲泪

    孙贤子肖哭灵台美德犹存家景长寸草痛无益母灵

    未报春晖伤寸草忆慈颤心伤五内去岁慈言常在耳

    空余血泪泣萱花抚遗物泪流双行今春子请再无言

    音容莫睹伤心难禁千行泪凉月写凄清环砌秋声听倍惨

    亲恩未报哀痛不觉九回肠慈云归缥缈空庭落月恨何如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