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美国:现实、媒介与省思-美国种族问题:基于媒体的视角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当我再次梳理美国种族问题的时候,已经离美回国,且时间紧邻美国爆发10年内最大的“白人至上”主义游行事件:弗吉尼亚州政府决定拆除该州夏洛茨维尔市一座充满争议的雕像,即南北战争时期南方蓄奴州的统帅罗伯特·李的雕像,引起白人种族主义者抗议,声称白人正在丧失在美国的主体地位,第二天反对者即上街游行;事件在一个20岁的白人男子蓄意驾车冲撞人群之后升级。舆论担忧美国白人至上等极端保守思想由此走向公开,种族歧视将更加明目张胆。媒体普遍认为这一事件与新总统特朗普因白人劳工的大力支持而上台,并在上台后实施移民收紧的政策关系密切。这一事件再次反映出,长时期隐藏民间主要限于言论自由的“白人至上”主义一有合适的机会就演化成歧视、暴力,甚至公开的杀戮。[1]我难以置信,那些平时看上去温和的人,会在瞬间成为凶手,因为这个自由国度有民主的自由,一定程度也有暴力的自由。极端肇事者可能有“群氓”的心态,更体现了美国社会在和谐大熔炉的表象之下,掩盖着稍有风吹草动就难止沸腾的实质。

    然而,回首在美国经历的与种族有关的事件,相比当下通过媒体了解的街头行为,我以为过去的事件是相对温和的,甚至可以说是一个移民国度必需的、带有日常性的民众情绪宣泄和社会自我调整的方式。

    一 肤色有别一 黑白之间

    儿时家中有一本小人书,所讲故事发生在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两个黑人姑娘开车旅行,遇到诸多不公正对待,莫名其妙被抓进监狱,遭受包括强奸在内的各种非人待遇。后来接触外国文学,知道了表现黑人的小说是美国文学强劲的一支。小说《根》,讲一个从非洲被贩卖到美洲大陆的黑人及其后几代人仅仅因为肤色的不同而经历的悲惨生活。“根”的体验对今天的美国非裔而言,那也是属于过去祖先们的事了,如何在当下生活幸福才是最重要的。

    影视领域,美国电影大师格里菲斯导演的《一个国家的诞生》(1915年)也是一个典型的歧视黑人的文本。我们没有太多的理由苛责格里菲斯的观念没有超越该片出品的时代。好在经过几个世纪的发展,美国主流社会显在的种族歧视观念没有了。美国主流社会对于贩卖黑奴、曾经粗暴对待黑人的过去有集体歉疚之意,相关题材影视剧容易获得公众好评是证据之一。我最近的体验是看2014年的奥斯卡金像奖影片《为奴十二年》,对一般中国观众而言,电影所展示的黑人的悲惨境遇或者不及美国南部的景观打动人心。电影的高潮部分不是所罗门重获自由,事实上十二年后他回到纽约的家中,儿女们已经长大成家,对这个突然回来的父亲充满了陌生感,幸而妻子未再嫁,物是人非的感觉使得这个本该兴高采烈的结局略显尴尬。观感最强的一段是女奴帕特茜裸身被鞭笞一段,真实的鞭痕、惨烈的叫声在盛夏午后的艳阳里使得空气都变浓烈了。虽然社交媒体的发达使得国人很容易看到美国荧屏上负责搞笑的黑人明星的表演,但由于长期的印象,到来之前我以为黑白差距应该是这个国家种族的典型问题。

    亚拉巴马州属典型的美国南部,非裔人口占人口总数近三成。州府蒙哥马利市在美国内战、民权运动中有重要地位。黑人领袖马丁·路德·金在此创下系列光辉业绩。路德·金纪念教堂、南方小白宫等系列建筑矗立在南方的艳阳天下,无言地诉说着历史。启程之前,来过美国的朋友好心告诉我:南部种族歧视严重,晚上少出门;注意提到黑人不要用“Negro”,少用“Black man”,最好用“African-American”,以免惹来不必要的麻烦。亚拉巴马州相邻的佐治亚州之州府亚特兰大市也因为黑人多治安不好。黑人给我的印象和很多人一样是双面的:一方面因为历史原因遭受不公平待遇让人同情,另一方面又是许多不安全因素的来源。

    “婴儿热死车上”事件中的黑白较量

    密西西比州一个叫Genera的县,25岁的黑人父亲约书亚把8个月大的女儿放在车的后座上,后来忘记了,导致婴儿死亡,县大陪审团准备以二级谋杀罪起诉父亲。这件事发生在我到美国之前,我到美国后从电视新闻上看到的,约书亚的女友也是婴孩的母亲向媒体表述她已经原谅孩子父亲了,希望能给他轻一些的判决。约书亚女儿之死不是美国的第一例也不会是最后一例。据媒体报道,这个“车轮上的国家”从1998年到2016年7月25日就有682个孩子死于高温下的汽车里,原因无一例外都是父母各种各样的粗心。约书亚的女儿出事的8天前,同一个州的Madison县,一个白人母亲忘记把放在后座上的2岁女儿送到托管中心,导致女儿死亡,但母亲没有被起诉。孩子的意外死亡对任何家庭来说都是一个悲剧。林达的著作《近距离看美国》中也提到中国留学生夫妇因为照看孩子的疏忽导致孩子被政府收走的情况。政府、司法机关对婴儿权益的维护很多时候超过了成年人,但让人难以接受的是,同一个州当事人面对一样的法律条文,近似的父母原因导致婴孩的死亡,一个要以二级谋杀论处,一个都没有被起诉。

    在婴儿夭折的5月份,约书亚的辩护律师就两个婴儿死亡案件中父母所得到的天壤之别的法律对待提出抗议,认为这是公然的种族主义表现,但并没有改变地方司法机构的意愿,不知是因为程序还是约书亚女友的功劳,约书亚最终的判决结果将被推迟。

    从媒体报道看,整个事件到10月底,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事件发生的5月20日发表第一篇报道到5月27日的一周时间里,新闻报道重在报道客观事实,包括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经过、原因,尽管辩护律师提出了司法机构处理不公平的意见,但没有引起黑人群体的反响,没有发生诸如示威游行等群体事件,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是孩子因为父亲的疏忽死亡,这是事实,大家认为父亲应该受到惩罚;二是司法机构只是商议,并没宣布判决结果,结局有待观察。第二阶段是约书亚女友对媒体表述希望男友能被从轻发落,司法机构没有明确回复。对于同一个州的白人母亲犯了同样过错却完全不被起诉的质疑,陪审团明确回复:“陪审团除非得到证据和延迟审讯,否则不会起诉孩子的妈妈(The grand jury, after having heard testimony and prolonged deliberations, declined to bring charges against the mother of the child)。”第三阶段在8月24日以后,约书亚在孩子死亡后,首次面对镜头流着泪讲述自己的感受,忏悔自己的行为,而CBS等大型媒体在报道中有意将“黑—白”“谋杀—无罪”“父亲—母亲”放在一起对比,使约书亚得到更多的同情。但还是有不一样的声音,有一篇文章题目写道:“打种族牌逃避将女儿留在车上导致死亡应得到的起诉(Man Plays Race Card to Avoid Charges for Leaving Daughter to Die in Hot Car)。”

    懒散、不遵纪守法,这不只是美国白人,很多中国人对于黑人也有这样的刻板印象。我前几年曾看过一个实验短片:一个年轻男性从一处民宅跑出来,后面一个老人追着喊“抓住他”,当年轻人是一名黑人时,几乎所有路人都立即帮忙;当年轻人是一名白人时,路人却想办法阻挠。当然,这部短片目的性很强,一些环节的设立有失偏颇,如设置的路人都是白人。媒体对同样有过失行为的黑白父母的报道方式有很大不同。我从2016年5月下旬到2016年10月11日收集了各阶段的相关报道25篇,其中标题中带有“黑色”的报道11篇,有“白色”的仅6篇。这使得不了解事实的读者们还没有读内容就有了这样的印象:“又是一个不负责任的黑人。”我也在评论中看到这样的句子:“黑人总是不负责任地未婚先孕。”事实上,新闻主角已经25岁,有作为一个父亲的资格了。读图时代,相片可在相当程度上影响人们对人物的判断。25篇新闻报道中没有一张白人母亲的照片,仅有的一张相关照片是她居住的社区外景,没有当事人,仅是非常普通的景观。关于白人母亲的名字、丈夫及其他情况,我努力了很久竟然一点有效信息都没有从报道中找到。涉事黑人父亲的照片则到处都有,大部分报道中他都是穿着蓝色T恤衫,满头小辫子嘻哈风的装扮,使他看上去比实际年龄年轻,但也更显得不严肃。黑人父亲约书亚和白人母亲都是本来计划将孩子送到目的地,然后上班,约书亚是去餐馆打工,对于白人母亲新闻报道没有说明做何种营生。婴儿被留在车上发生的事故对美国人来说也许不是什么大新闻了,但这样类似的事却得到不同的司法对待,这一点还是引起相当多的人关注。在网络新闻报道的读者评论中,有人写道:“不是因为种族、性别,是因为阶级、收入,我所在的社区以前也发生过婴孩被忘记在车上导致死亡的事故,但因为他的父母是医生,没有人起诉,就好像什么事都没有发生一样。”约书亚及女友在餐馆打工,属于蓝领阶层,且工作不稳定。而白人母亲及家人是不是社会中上流人士,是不是对当地司法机构有很大影响力,且善于操控媒体,这就不得而知了。

    约书亚的辩护律师从开始就对媒体说司法有失偏颇,因为当事人是黑人就得承受更多惩罚,但他的呼吁没有像其他很多事件一样引起黑人的群体行为,比如警察枪杀黑人一类。在整个事件中表现很弱势的约书亚应该也有危机公关顾问、媒体指导。他在8月24日面对WJTV电视台的《把女儿留在车上Grenada县的父亲有话要说》视频中,一改嘻哈风格,头发推成平头,穿着老成的夹克,泪流满面地诉说对女儿的思念和忏悔,塑造了痛失爱女、倍受打击的父亲形象,大大增加了同情分。

    我在网上查了一下关于密西西比州种族问题的状况,结果很不乐观,诸如“密西西比种族歧视依然存在”这样的说法很多,“对黑人最坏的5个州”密西西比榜上有名。虽然美国内战的结果是北方战胜了南方,新兴的资本主义代替了种植园经济,但南方的种族等级观念仍然根深蒂固,黑人群体在南方更容易被区别对待。然而,我也有一系列疑惑。比如这些地方黑人数量多,其他人不是就不敢欺负他们了吗?这样黑人不是更容易争取权利吗?难道多年来黑人因为在白人主导的社会受伤太多,已经形成集体无意识?无论是否因为种族原因造成的影响,统统都应归因于种族歧视?

    无论是媒体还是我个人,对于约书亚的关注很快被总统大选冲淡了,直到2017年2月份,又想起约书亚的判决结果。法院最终给了疏忽过失杀人的结论,判了缓刑五年,这个结果无论公众还是约书亚本人应该都能接受,但如果没有之前虽然规模不大,但毕竟实施了的一系列抗争行动,约书亚可能就真的被以“二级谋杀罪”论处了。即使是关于判决最终结果的报道,还是有媒体提到了那位同一个州发生类似问题但完全没有得到法律惩处的白人母亲。

    群体的力量:夏洛特的黑人被杀事件

    我动笔写这一段文字时,刚好是北卡罗来纳州夏洛特市黑人基恩被警察枪杀事件过去一个月。关于这个事件的处理已经下了定论还是进行到了某一步?基恩的家属获得多少赔偿?枪杀基恩的警察是合理开枪还是被起诉?太多的问题查不到确切答案。能查到的最晚的新闻报道是2016年10月14日,也就是家人朋友为基恩举行葬礼的那天。新闻报道对事件的处理没有提供有价值的信息。从基恩被警察枪杀、当地黑人群众上街集会抗议、小女孩热娜在集会上的动情发言,虽然事情结果没有如参与集会的黑人希望的一样——判基恩是无辜被杀,但这一事件充分显示了黑人群体的团结、群体性事件组织及实施的经验丰富和高效率。

    2016年9月20日下午4点左右,警察正搜查另一名嫌犯,基恩本来坐在停在路边的车里,警察命他下车,警察认为他没有听命令却拿起枪,并且对警察有明显的威胁,所以开枪导致基恩死亡。事件发生后,基恩的姐姐对着电视媒体说警察没搞清楚就开枪,并强调弟弟残疾。基恩的弟弟对媒体强调基恩是在等他的孩子放学,他拿的是书不是枪。一个邻居也告诉媒体他拿的是书。媒体把这些访谈即时放出来,结果当天晚上9点夏洛特街道上就已经挤满了抗议的黑人。第二天基恩的女儿莱瑞克在Facebook上发布视频称她相信父亲被杀就是因为“他是黑人”,他拿着书等待儿子从校车下来,他被开了四枪,他是残疾人,她还在视频中说射杀父亲的是白人警察(后面的新闻报道澄清了开枪者是一名黑人警察)。这条视频一小时有70万的点击量。莱瑞克的视频引起大量黑人的愤怒,大家觉得不公平,要聚众闹事。人群很快就聚集起来,大家唱着:“没有公正,就没有和平!”第二天晚上,聚集的黑人群众由和平抗议转为暴力,16名警察受伤,人们向警察投掷石块和瓶子,高速路被迫关闭。

    因为黑人被警察枪杀引发暴乱的城市不止夏洛特市,其他如巴尔的摩、纽约、芝加哥、密苏里、弗格森、密尔沃基都发生过这种事件。媒体指出基恩是2016年截至9月20日被警察开枪射杀的821人中的第214个黑人。其带来的反应也是激烈的,骚乱持续了一周。在第二周星期一一个名为“城市女王”的集会上,由基恩事件产生的愤怒情绪还在高涨,直到一个叫热娜的9岁女孩羞怯又大胆地在讲台上流着泪说出她的感受:“爸爸妈妈被杀让人感到羞耻。我们再也看不见他们了。我们必须去墓地埋葬他们让人感到羞耻。我们有眼泪但我们不能再有眼泪。我们需要我们的爸爸妈妈在身边!”这段视频在YouTube被配上悲伤的音乐,穿插数段就因为是黑人而被粗暴对待的影像资料,一个种族的伤痛让我这个异族人也被深深地触动。随后,由警察枪杀黑人引发的夏洛特骚乱也因为这个女孩的发言转为平静。女孩后来又被多家媒体采访,成为一段时间里的小明星,她面对媒体时爱说爱笑,是个活泼的小姑娘。这个孩子的家人是否参与了这场骚乱,没有媒体提及,但孩子原本应该无忧无虑的童年被染上了阴影是肯定的了。热娜对自己肤色、种族的体验是残酷的,这种体验应该也是成千上万个黑人在成长过程中的共同经历。

    一般认为以黑人争取平等权为主要内容的美国民权运动以1965年选民登记法通过为结束标志。黑人奥巴马连任两届总统对黑人地位的提升有很强的象征意义,但在很大程度上也止于象征,现实生活中黑人的境遇并没有根本性改变,仅仅因为肤色遭受各种不公平待遇甚至付出生命的代价,这种事时有发生。另一方面,黑人在长时间斗争中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本文提到的两个例子,关于密西西比黑人父亲约书亚,无论他的辩护律师、媒体还是他自己都没有引发黑人抗议行动,从中看得出他们的理智,说明黑人并非任何事都聚集抗议;关于夏洛特被枪杀的黑人父亲,短时间内人们自发地上街集会、抗议这一事件,虽然后面发展为骚乱带来诸多不良影响,但也以另一种方式提醒主流社会:哪里有不公正的对待黑人的事件发生,哪里的黑人就会迎难而上。

    两次事件有一个共同之处:代表官方对黑人行使权利的直接当事人也是黑人。在约书亚事件中,代表本地司法人员在媒体上露面的是一名黑人女性;枪杀基恩的警察是黑人,夏洛特市警察局长也是黑人。这位局长是该市历史上第二任非裔警察局长,关于他的报道中还有少年时期目睹父亲因为黑人身份受到不公平对待无辜死亡,发誓要当律师以寻求公正这么一段,而且在之前几件事件中他也以公正得到业界和民众的好评。但在调查这件非裔下属枪杀非裔百姓的事件中,他的公平、透明饱受质疑,他本人在警察局就辖区内警察枪杀黑人事件的新闻发布会上,态度模糊,且表现出了对下属的维护。不知道这样的情况,黑人群体内部怎么看。

    有人说美国当代社会在“政治正确”的前提下,主流的偏向是“黑人永远正确,女人永远正确,穷人永远正确”,事实好像不是这样。当然,一个国家每天都在上演数件可登上媒体的新闻,仅凭一两件事不可能得出一个真正具有普遍意义的结论。

    作为肤色最深的人种,黑人在世界各地出现的形象以两级化居多。我再次修改本节时,刚刚过去的2017年2月,法国巴黎东北部市郊城市发生因一名黑人青年和警察对峙受伤引发骚乱的事件。黑人要么是种族歧视的受害者,要么是体力强健的施害者。黑人因为从非洲大陆来到世界各地的黑暗历史和绝对人口的数量,总是容易引起关注。当下世界,明显的种族歧视、种族主义对多数文明社会来说已经成为历史,但各种隐性的种族区别对待无处不在,真正建立在相互尊重、相互理解基础上的种族和解恐怕还需要较长时间。

    二 肤色有别二 黄、黑及其他

    作为一个移民国家,来自各个国家的移民之间的关系在相当程度上影响了美国的政治、经济等。刚来美国,差不多时间到的另一位访问学者说:“我们之前的同事回去说,反正这边就是白人看不起黑人,黑人看不起黄种人;拿到绿卡的看不起没有绿卡的;先来的看不起后来的。”这一幅民间等级图描绘的世界并不那么讨人喜欢。

    校园里的微政治

    很多论著都在说这个时代已经从“大政治”进入“微政治”,连我们这个国家传统上习惯内敛的国家领导人,也开始在着装、表情、肢体语言上下功夫。第一天进美国的大学课堂,先是类似于校级公选课的“传播学介绍”,近百人的大课堂,学生来自文、理、工、艺术、医学等学科,几乎包含了所有专业。先来的能挑选地方坐,后来者只能就空座位坐下,学生的选择不太明显。接下来是三十人左右的课堂,第一天上课奠定的格局后来没有再变,即便哪个学生缺席了,也没有人坐暂时空了的座位。第一二排是黑人学生,三四排白人,第五排六个中国学生,第六排白人和黑人分别三个各坐在两端。我总共旁听了三门课,除了大教室,其他两门课都是这样:课堂按照色块分布,黑白黄各占一块,基本不穿插。肤色即人种认同,这种选择既有下意识的,也有出于共同的文化经历、共同的母语、共同的文化根源的考虑。少年时刚刚学英语,老师就提及黑人英语有很多俚语,即使同一个国家的白人也未必能懂。

    开学典礼上的特洛伊大学的乐队惊艳了我。几百人的管弦乐队,经过长期在操场上的刻苦训练,成为所有集会最亮眼的存在。女子啦啦队更抢眼,不过我很快就发现校园啦啦队中的黑人女孩很少,只有百分之十左右,与校园的黑人比例极其不相符。何况通常我们认为黑人天生会跳舞,有更强的肢体表现力。这几颗“黑珍珠”被排在队伍很不显眼的位置。

    特洛伊大学在美国名气虽然不大,但国际生很多,其中中国学生数量最大,特别是在我到来的2016年秋季学期。然而我所到的课堂里,不知道是语言障碍还是其他原因,中国学生的存在感很弱,老师提问,从没有中国学生主动回答。中国学生在课堂以外的其他时间里,抱团生活。他们和别的种族的人交往怎样?有一个个子高大的体育专业的男生,不但擅长多数体育项目,还烧得一手好菜,某些菜的水平超过了餐馆普通厨师。他告诉我,一次和黑人打球,黑人不屑地说中国人是猪,中国学生非常生气,发誓要打赢黑人学生并要他们道歉,结果如愿以偿。他有一个白人朋友,那位朋友的父母很看不起黑人,叫孩子不要和黑人交朋友,但挺喜欢中国人。“因为他可以免费吃到美味的中餐”,他身边朋友的插话或许点到了关键。

    正值青春年华的留学生们,在异国可能会经历一场或几场恋爱,也许就此结婚、成家。中国学生无论男女,愿意接受黑人作为人生伴侣的比例极低。男孩比女孩更保守,很多男孩的底线是亚裔女孩,至少外表看起来是一个种族。我知道的一个已年过三十在国内被视为“剩女”的访问学者,赴美找个老外于她是个十分明显的目的,但面对一个外表在黑人中是上乘的警察的追求,她还是下不了决心,无奈归结为一句话:“谁让他是黑人呢?!”即便自己不介意,带回国去父母也接受不了,想想生个娃可能还是黑的,长痛不如短痛,遂舍弃了。特洛伊大学教师中的亚裔、非裔不少,我接触到某学院的一名亚裔老师,他会邀约几个朋友来访学楼串门,其中有华裔、韩裔也有本土白人。在我们看来,每次聚会都是这名亚裔老师出钱、干活等,这种行为是刻意地讨好其他人,还是从其他地方得到补偿获得平衡也就不清楚了。

    《遇见劫匪》和华人持枪游行

    2016年的华裔遇到的事情比较多,在Google搜索“Chinese-American”,来自2016年的新闻多于前几年,当然也可能因为过去的新闻不少已经被删除。巧的是,震动华裔世界的几件大事都发生在华裔与非裔之间。4月份华裔警察梁彼得误杀非裔青年案宣判,在此前后一直有华人游行抗议陪审团对梁的结论;9月底佐治亚州华裔女性陈凤珠枪杀入室持枪劫匪;10月初费城等地华裔抗议嘻哈歌手YG煽动抢劫华裔的歌曲并上街游行,这是首次华裔持枪游行。

    如果要评选2016年度华人英雄,36岁(有的媒体说是39岁)的陈凤珠必定榜上有名。陈凤珠是居住在佐治亚州Gwinnet县的水产生意老板,2016年9月16日早上4点,3个持枪黑人歹徒闯入她家,在歹徒在仓库及其他房间探望,大概正在估摸贵重物品藏在哪里时,陈凤珠从卧室冲出来,面对3个持枪的大男人毫无惧意,她穿着睡衣,勇敢向歹徒开枪,打死1人,另外2人逃跑,并及时报警。陈凤珠的行为在美国社会得到极高评价,没有人认为她不应该开枪,为保护自己的生命、财产而战受到众人好评;她面对敌众我寡时的沉着、冷静更被数人称赞。监控拍下了陈凤珠与歹徒交战、与警察局互动的全过程,影像传回中国,中央电视台专门播报了这条新闻,十分肯定她的勇敢。陈凤珠面对国内媒体的采访很平静,表示没有想那么多,仅仅想着自己的房子不能让外人胡作非为。陈凤珠的丈夫买给她枪时间不长,才进行过一次实弹练习,但她危急时刻发挥得如此之好,不由得让人称赞。性别身份使她的形象很快传到其他文化圈,包括美国之外的其他国家,成为以弱击强的典型。对美国国内的华裔而言,陈凤珠的意义更非同寻常,甚至有人称陈凤珠事件意味着美国华裔社会形象的转型。很多年来,华裔不像非裔那样人口数量大,在这个国家时间长,非裔一方面遭受到更多不公平待遇,另一方面也更具有反抗精神。改善非裔待遇,成为历届总统竞选的口号之一。华裔人口数量少,一向遵纪守法,即便有不公平待遇,也是能忍则忍,“沉默的羔羊”是很多媒体给予华裔的评价。陈凤珠事件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人们对华裔的这一刻板印象,美国境内的华文媒体给予了她高度评价。

    没有明显的证据表明陈凤珠事件中的罪犯即那3个黑人青年是否受到黑人嘻哈歌手YG歌曲《遇见劫匪》的影响,该歌曲在YouTube上已经传播2年多了。针对华人的抢劫案件近几年有明显增加,因为华人在海外炫富的新闻在中国国内的受众也时有耳闻,加上华裔一向不赞成以暴制暴和人口数量少,因此成为美国犯罪人士的主要目标之一。《遇见劫匪》对抢劫华裔火上浇油,歌词写道:“第一步 找到一个房子 打量一番/找到一个中国人的社区/因为他们从来都不相信银行啊/第二步 找到一伙人和一个老司机/还有一个按门铃的人……”歌曲是一个简版的抢劫指南,包括如何找到打劫对象,进门后要找首饰记得尽快将其变成现金,然后迅速逃走——每个步骤都涉及,有很强的针对性。长期以来,华人特别是早年来美国的华人由于语言和家乡习惯,爱把现金或者约等于现金的珠宝放在家里。《遇见劫匪》的指南意义和现实中华人被劫事件的增加在这一点上互为证明,效果恶劣。我在美国期间,就听闻媒体报道一个非裔在拉斯维加斯枪杀一名华人导游,审讯嫌疑人问他为什么开枪,他的回答令人哭笑不得:“他是中国人,他们都说中国人有钱。”事实上这个年轻的导游就没有几个钱。艺术既可以彰显人类社会的真善美,也可能放大人性中的罪恶,这个罪恶在有的受众那里成为对现实的反讽,使其自觉规避其影响,但在另一些受众那里,却可能成为具有社会学意义的样板。

    应该是受到陈凤珠事件的激励,10月份多地华裔汇集到费城,开展了美国华裔历史上第一次的持枪大游行。在一个民主同时又是多种族聚居的社会,除了向主流社会、国家机器吁求保护(事实上,如果群体数量过分单薄,这种吁求短时间很难有效),拿起武器自卫是最有效便捷的方法。虽然《遇见劫匪》仍然在YouTube上,但华裔游行并向白宫请愿的举动以及华裔改变自身形象的努力应该会使华裔群体在全社会更有话语权。

    发生于2014年的纽约华裔警察梁彼得误杀非裔青年的事件, 2016年4月份才最后判决,最后的结果是梁彼得被判缓刑5年和社区服务800小时,远远好于最初的谋杀指控及可能带来的5到10年的监禁。重看当时的诸多报道,非裔青年在医院身亡,他是当年众多被警察误杀的黑人中的一个,但是非裔人群得知开枪警察是华裔后,如发现新大陆:“他不是白人,是亚裔!”随后一直有支持梁彼得的华裔和支持死者的非裔双方的游行,对于梁彼得最初的指控在警界是非常严苛的。我从众多新闻中得到的印象是这样的:警察在执勤过程中误伤甚至误杀他人特别是非裔,大部分都没有被起诉,更不要说以谋杀罪的名义被起诉。但这一事件却是例外,而这一切只因为警察长着一幅亚洲人面孔。

    华人在美国社会的处境一直说不上很好。由于华人缺乏话语权,历史上其形象多数时候任由白人为主的美国大众媒体打造,时而被抹黑妖魔化,时而被洗白,具体如何操作要看当时美国主流人群的需要。陈查理和傅满洲这种好莱坞历史上经典的华人形象的出现,即体现了这一点。

    林达在《近距离看美国》中提到美国的一些事务,看上去是少数族裔和白人主体之间的问题,后来发现是少数族裔之间的矛盾。虽然没有亲临现场,但以上提及的2016年度直接发生于华裔与非裔之间的事件,刚好为我通过网络、电视同步关注,这些事件并没有引起大规模的华裔和非裔之间的冲突,双方都通过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的游行、示威,给司法机构施加压力,以获得对自己有利的结果。

    生存压力更大的少数族裔之间的摩擦不会停止,前文提及华裔及在美国暂居的华人对黑人的偏见根深蒂固。我也见过一些华裔对墨西哥人的态度,两个华裔提及一个打黑工的墨西哥人说的是:“他们老墨儿,只要给钱,啥都干!”

    白人主导社会的少数族裔之间[2]

    美国社会黑人与白人之间的矛盾从第一个黑奴被贩卖到北美大陆就开始了,并将一直延续下去。美国是白人主导的社会,除了黑人,还有数量颇多的拉丁裔、近年数量增长很快的亚裔以及其他少数族裔。回想美国建国史,大概可以简化为:一片蛮荒地,白人作为闯入者,先占领了,大量屠杀本土的印第安人,从非洲买来黑人为其干粗活;国家成立之后,设立规则和苛刻条件,允许少量其他族群进入,一方面想给世界一个多族群自由和平共处的印象,另一方面又希望让白人之外的少数族群能按照白人制定的规则生活在一起,规则的实质仍然是白人受益为主。旅居美国的几个月时间,要充分感受和领会这一点比较难,好在一些资料为得出这一结论进行了很好的补充。

    我无意中看见“模范少数族裔理论”,觉得这是当下部分美国人认为亚裔优秀,甚至于需要防止亚裔对白人权利产生威胁这类观点的来源。这个观点的某些文献又漂洋过海来到中国本土,滋生了不少中国人对于美国黑人“懒惰,靠吃救济”的印象。“模范少数族裔理论”是20世纪60年代民权运动背景下,联邦政府在通过一系列反种族歧视法规的形势下出台的。其源于加州大学教授威廉·皮特森在《时代》杂志发表的《日裔美国人的成功》一文,20世纪80年代该理论再次升温,赞美范围由华、日裔扩大到韩、菲、越等亚裔族群。该理论表面上夸奖了亚裔的勤奋、自律,不靠任何外力帮助自力更生取得成功,实质是借夸张宣扬亚裔族群的成功实例,影射黑人的惰性及其对联邦政府的经济依赖,结果不仅掩盖了亚裔族群遭受的种族歧视,而且煽动了其他族群特别是黑人对亚裔族群的不满。美国主流媒体乐于散布“中国威胁论”:中国什么都厉害,中国人有钱。这种认识首先落在美国的华人身上,结果就是让一些黑人完全搞不清楚状况地认为所有华人都有钱,所有黄种人面孔都成为他们打劫的潜在对象。

    我在美国的暂居地为南部,大部分华裔人口居住在美国东西海岸,特别是加利福尼亚州,对于华裔家庭培养子女的努力、父母的勤勉持家没有大范围的感性认识,对他们主要还是从美国的媒体得来的印象。我遇到的移居美国时间较长的个体华人家庭,仍然很努力,比如从国内高校辗转来到T大学附近另一所大学任教的老师,他的妻子提前退休来美国照顾家庭,没有收入,他们的两个女儿在加拿大读书估计没有或者有额度很低的奖学金,丈夫工作十分努力,妻子善于持家,将“一分钱掰成两分来使”的本事在美利坚的土地上发挥得淋漓尽致。虽然已经来美国好几年了,妻子基本没有购买过像样的服装、包等中国人在美国通常爱买的东西,但他们对女儿未来的设计,十分周到和细致。

    刚来特洛伊大学,比我先到的访问学者警告我夜间少出去,因为这个州的黑人挺多,如果一定要出去记得带点“买命”钱,以前是二十美元,现在可能得五十美元。自始至终,我及周围的人都没有遇到被拦路打劫的情况。唯一听来的是以前的一个男性访问学者曾经遇到一个黑人老头向他伸手,也没有拿武器之类的,他就把身上的全部零钱都给老头了,数额很少,老头就走了。黑人的数量虽然多,但在高级别工作领域里所占比例很少,大学也算其中之一。特洛伊大学的教职人员中,我所见的黑人确实不多。我的邻居,一个从国内来孔子学院教授汉语近两年的老师,有两个关系比较要好的朋友都是黑人,另外一个访问学者暗地里说:“她倒是想和白人交朋友,人家不乐意啊,请上门人家也不来。”这是酸葡萄心理作用还是中国人自带的根深蒂固的种族歧视使然?然而这些促成我的印象是黑人和华裔之间的关系,在有的地方也不差。或许因为一叶障目无法使人看见种族关系的全貌,姑且留下这段不算糟糕的回忆吧。

    注释

    [1]参见《美10年内最大的“白人至上”主义游行爆发背后的问题由来已久》,;《白人至上主义重新抬头 极右势力走到聚光灯下——暴力冲突深深刺痛美国社会(深度观察)》,《人民日报》2017年8月16日;《美白人至上论:“我不恨亚裔就像我不恨我的狗”》,。

    [2]本节参考黄际英《“模范少数族裔”理论:神话与现实》,《东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6期。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