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美国:现实、媒介与省思-关于美国媒体的考察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媒体是美国的第四种权力;美国的媒体是全世界最自由的;美国媒体产业全世界最为发达;美国的新闻最有公信力……到美国之前,我对于美国媒体的印象几乎全是正面的,美国就是媒体、媒体人的乌托邦。

    访学期间,曾参加了一次由教授带队访问位于蒙哥马利市、隶属于NBC集团的一家缩写为WSFA12的小电视台的活动,该台主要负责亚拉巴马州和佛罗里达州的新闻制作,当时正值飓风袭击佛州,电视台一片繁忙,但与我在中国国内体会到的紧急时刻媒体通宵达旦的忙碌情形相比,还是显得冷清和节奏慢了。座谈中,我了解到一位已经毕业在此实习(约等于我们所谓转正前)3个月的女孩,年薪只有2万美元,我将此信息发到朋友圈,一大拨国内朋友被惊到了。亚拉巴马州收入在全美本来就排在后几位了,此女的收入比州平均年收入还要低1万美元左右。要维持正常的工作和生活,她必须另外打工或者至少住在父母家以免去房租。这是初涉媒体的美国年轻人生存状况的一个缩影。我想起曾经在中国国内听到的一个外国记者的讲座,针对听众提问记者如何在社会责任和想要挣更多钱之间取舍,老外毫不迟疑地回答:“想要挣钱,就不要当记者!”特洛伊大学新闻专业老师也告诉我,媒体从业人员起步的薪水都很少,基本都兼职或者住在家,但只要愿意,积累一定经验后就不停地往更大的城市、更大的媒体流动,薪水就会越来越高。看上去,这是一条前途光明、过程曲折的路。

    我在美国接触的无论是新闻传播还是影视制作的业内人士都十分有限,相比之下,对媒体内容的了解更深入。

    一 仿像与真人秀

    这是一个仿像世界,让·波德里亚对当下世界的论断在很多地方被证实。1998年派拉蒙出品的电影《楚门》准确来说是一部关于真人秀的电影,尽管该片能解读出深邃的关于个人处境的自返式认知。《楚门》不是真人秀节目的前身,后来风靡世界各国的真人秀节目在我看来也没有哪一档的思想深度可与之相提并论。因为有网络传播,去美国之前对《美国偶像》《学徒》等真人秀节目有所了解。真正到了美国看了电视上五花八门的真人秀节目,对这个当今世界媒体最发达的国家的电视节目尺度之大、想法之千奇百怪还是有震惊体验。

    我先后看过以下美国的真人秀节目:《裸体约会》《一见面就接吻》《一见面就结婚》此三档是给人印象深刻的与婚恋情感相关的真人秀节目;《选美小皇后》是一档2岁左右小女孩的选美真人秀;《鲨鱼坦克》(又翻译成《创智赢家》)是一档通过展示实力吸引评委投资加盟的真人秀;《砍》是一档西餐烹饪比赛的真人秀。[1]在某些文化圈里,欲望通过传统、规制等使其始终处于被压制状态。我身处宁静的美国乡间,看见时不时有惊人之举出现的电视画面,有时很迷惑:宁静的、疯狂的,自制的、奔放的,到底哪个才是真的美国?

    婚恋节目约等于实验

    我在国内对婚恋节目的印象基本停留在《非诚勿扰》中纠结于宝马车还是自行车的段落,争议无非停留在某位嘉宾出格的着装或言语,或者湖南卫视《我们约会吧》中一大拨人搔首弄姿地等待异性的青睐,无论哪种,都是娱乐为主,无伤大雅。如果把《裸体约会》一类节目看成美国婚姻恋爱的微缩版那就大大上当了。我首次在VH1电视台看到也是大吃一惊,在国内有耳闻,但没有真的看过,真的看了脱得光溜的嘉宾,震惊之余,赶快把电视画面拍下来发在微信上。结果收到朋友留言无数,都觉得尺度大得惊人,同时也很奇怪为什么没有任何机构对此类节目提出抗议,无关乎言论自由,至少要考虑观众中有很多未成年人。其播放时间在不停地有广告打断的情况下,从下午持续到晚上十点左右。

    事实上,此节目在2014年第一季开播时,抗议声不少,后来大概观众也就习惯了,并且节目也没有引起社会风气的逆转。对于裸体的看法,东西方向来差距很大。西方雕塑和人体渊源深远,有健美的身材并大胆地秀出来是西方视觉文化很重要的组成,各种模特、人体艺术照都源自西方,西方观众觉得很美,不会觉得不好意思。以欧洲移民后代为主体的美国人对于人体的看法自然可追溯到古希腊,古希腊无论现实中的人还是神话里那些搅动神心和人心的人与神,无不具有健美而外露的身姿。日常生活中,美国人对于美丽的裸体也是欣赏的态度,我试图在这里买一件游泳衣,结果发现全部是三点式比基尼,国内那种裙装样式的完全不见踪影。我曾去有清澈水潭的大雾山国家公园,很多人到此忍不住下水游泳,但非事先计划,于是我们一路上碰到上身只穿着湿漉漉的胸罩的各年龄的女性。人家很自然,观者如果过于执着地盯着看,自己反倒不好意思。《裸体约会》即使在美国的电视真人秀节目中,也算尺度的极致了。年轻的男女见面,特别是男性见到心仪的女性会有生理反应,男性生殖器最能直观地表现这一点,虽然画面有马赛克,但保留了见面双方的语言和表情,让稍有经历的观众非常清楚是怎么回事,这是幽默还是对观众欲望的引诱?

    《裸体约会》试图把人还原到《圣经》所描述的伊甸园时光,男人和女人、亚当和夏娃,没有任何外物遮挡地相处,将人还原为原初状态的自然人。如果这个算实验比较勉强,《一见面就结婚》则是一个严肃的实验。该节目从应征者中选择身高、体重、血型、教育、职业、家境、信仰等各种外部元素都很匹配的男女,接着让他们第一次见面就各自作为对方的新娘、新郎,然后跟踪拍摄他们作为夫妻生活在一起的六个星期。六个星期后他们自行决定继续生活在一起还是离婚。从网络上视频的留言看,很多网友表示羡慕,认为节目组比他们自己考虑得还要周全。节目在开播时也遭到宗教人士的抗议,理由为婚姻是神圣的,不能作为实验。相比《裸体约会》不停冒出的状况,《一见面就结婚》节目形态比较严肃,婚后两人之间的各种摩擦和现实生活里任何一对夫妻的状况有很大的相似之处。《一见面就接吻》虽然节目开办的目的是希望人们通过第一次接吻就找到真爱,但画面看上去确实很具有挑战性,在一个布置得十分具有超现实色彩的演播室里,陌生男女从不同的方向走到一起,接吻。也有吻不下去的情况,多半因为女方没有办法把动作完成,此种情况出现时,男嘉宾虽然一方面表示理解,另一方面也对工作人员表示很受伤:“我很糟糕吗?”“我很难看吗?”这个真人秀如果也算实验的话,我以为有一定哗众取宠的意味。

    现实婚姻的不尽如人意使得人们对荧屏上的婚恋真人秀节目有很宽容的态度。现实生活中对保护隐私的高度重视使人们对荧屏上的各种私密信息的暴露保有好奇之心,即便是生活中对身体的裸露习以为常的美国人。从另一个角度看,类似节目的顺利播出也需要男女平等观念真正深入人心,节目中,男、女露的一样多,男、女承受的一样,但从观众反响看,不同文化圈的观众反响差异很大。《裸体约会》在节目开播不久就被一些在美国的留学生介绍到中国,包括视频资料,中国国内受众对于节目的大尺度基本都持批评态度,且对于参与节目的女性出言更不客气。2014年8月参与该节目的一名女嘉宾状告VH1电视台的母公司,要求其赔偿,原因是有一期节目她有摔跤场面,节目没有遵照合同给女性的胯部打马赛克,造成私处被直接呈现在荧屏上。该信息很快被翻译成中文发在国内的网站上,但是留言者几乎没有一个人认同女性参与者的做法,或者给予一定的同情,或者就事论事讨论,都认为该女子“做了婊子又要立牌坊”,评论充满了侮辱歧视性语言。在中国,通过网络看国外节目的多为年轻人,他们尚且这样认为,更不要说上了年纪的人看这类真人秀当如何反应了。

    对于在我的微信朋友圈反响热烈的问题,我身边的几个美国人都不感兴趣。一个教外国人英语课的中年美国老师对我的问题“对《裸体约会》的看法”的回答大概能代表美国人普遍的心态:“噢,你说那个节目,十几岁的孩子可能会喊几句‘快看了,衣服都不穿!’我会看一眼,然后赶快去看我的美式橄榄球赛。”

    孩子的真人秀

    在国内我对于美国人养育孩子的印象全部来自媒体和别人的著作。美国人热爱自然、崇尚自然的放养方式给笔者的印象是,对孩子不怎么管,任其自由成长。到了美国,遇到的小孩,无论是刚刚会走路,还是接近成人的大学生,都喜欢脱鞋子,光着脚丫子到处跑,坐在地上、椅子上、桌子上,极其随意,校园里几乎没有美国本土学生在平常穿比较正式的衣服,夏天清一色的T恤衫、运动短裤,直到看到《选美小皇后》。

    这档真人秀将父母特别是母亲打扮女儿的本事发挥到极致,节目播出之初也受到争议,主要是因为对于孩子过分成人化的装扮。所有孩子都化浓妆,口红、假睫毛、眼线、烫发等一样不落下,为了在台上赢得评委的青睐,各种情景都被搬上舞台,如有位妈妈就让女儿在舞台上叼着香烟,虽然是假烟,还是受到批评。通过层层淘汰,当选为小皇后的女孩自此生活也难回归平静,成为广告、各种公开活动中的常客。新闻报道中有个妈妈为了维持3岁小皇后的外在,用于置备各种行头的月开销近5000美金。谷歌显示美国人的人均月收入2011年才只有3769美元。国人对于“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家长所表现出的急切心理,常持批评态度,特别是对于小小年纪的孩子们的“造星”行动。传媒时代,这样的家长每个国家都不缺乏。另一方面,如果小选手3岁以上,基本都拥有舞蹈、唱歌、乐器等方面的才艺。这源于孩子的天赋和家庭投资,来参加比赛的家长,无不有“望女成凤”的心情。

    来美国发现各种厨师真人秀节目有很高的收视率,还有一个频道就叫“Food”(食物)。该频道播放的是各种围绕厨房的真人秀,其主题是制作最好的食物、最差的食物,谁是厨房表现最手忙脚乱的。各种烹饪真人秀都不乏青少年的参与,看到那些年纪不大的小厨师在厨房游刃有余,笔者立即想起“治大国如烹小鲜”,厨房对一个人的锻炼是非常全面的。在一期名为《砍》的西餐比赛真人秀节目中,一轮一轮的比赛是让选手用规定的食材在规定的时间内制作规定的食物,介绍自己的成果,然后由评委决定谁做得最好,谁被淘汰,上场的选手均为13到18岁的少男少女。我收看的几期中,年龄最小的是一个13岁女孩,她沉着冷静,解说自己的作品时落落大方,最后赢得当期的冠军。即使是那些没有晋级的选手,在赛场上的表现也是可圈可点,原因除了小选手自身的钻研劲头外,一定有父母的精心指点或者请专业厨师进行过指导。在中国国内,愿意让孩子学习如何做菜的家长恐怕是少之又少,即便是学习,多半也是在成年之后实在没有其他选择才让其学厨。一般家境好的家庭,家长愿意让孩子学习琴棋书画、运动球类,没有人会把每天必不可少的烹饪作为业余爱好并有意培养。

    烹饪节目在美国之外的其他国家也颇有市场,四川的“金熊猫”国际纪录片节前两年曾颁奖给一档加拿大制作的以手机为主要终端的节目《世界厨房》(One Wold Kitchen)。换个角度,烹饪事关每个人的生活,是极好的锻炼操作能力的事情;烹饪事无巨细,对一个人的统筹规划能力有很好的锻炼;热爱烹饪的人一般热爱生活,朋友也比较多。这样看来,烹饪节目的流行,热衷于上节目的年轻人增加,这些现象对个人、家庭、社会都是极好的事情。

    我还看过一档表现女孩成人的真人秀节目,参加者为16岁左右的女孩,节目相当于这一天电视台工作团队和家人给她一个成人仪式。家人等在外面,工作人员将女孩像公主一样精心打扮,大幕拉开,女孩无比美丽地出现在亲人朋友面前,先前那个穿T恤、牛仔裤的普通女孩美得不可方物,一般都可以让亲眼看着她长大的众多亲人热泪盈眶。女孩优雅又真诚地向父母、长辈表达对他们养育之恩的感激。高潮部分是父亲邀请女孩共舞,其他亲友也一起跳舞。这是一个即将步入成年的女孩的成人式,也是这个家庭的大聚会,这个女孩自此也会在同性的羡慕和异性的青睐中开启人生的新篇章。无论今后这个女孩怎么样,这个经历都会让她印象深刻,很少人能如此幸运地被打造公主的团队选中并真正变得和公主一样,哪怕只有几个小时。这个真人秀节目对于塑造孩子信心、增强家庭凝聚力等都有相当的好处。

    真人秀上的“美国梦”

    很多真人秀节目帮助人们实现梦想。客观地说,所有真人秀节目都是帮助人们实现梦想的,它的魅力就是让观众看到和他/她一样的普通人在荧屏上梦想成真,从而激发普通观众观看参与的热情或者在现实生活中的斗志。

    从《美国偶像》选秀舞台上一炮走红的苏珊大妈是中国人最早熟悉的美国真人秀节目明星。臃肿的体型,绝对缺乏吸引力的外在,这种形象在她开唱的刹那被颠覆了。人们从开始以为她走错了地方到愕然到醒悟并给予热烈的回应,苏珊大妈把真人秀节目自带的戏剧性充分地表露出来。

    我观看的名为《鲨鱼坦克》的一期,一对在加利福尼亚某市做类似于烧饼的食物的兄弟来申请资金扶持,他们制作了精美的视频,充分展现了食客对他们制作的食物的喜爱,向评委展示了详细的财务报表以表明这是一个非常有投资价值的店铺,最终他们获得了评委的青睐。尽管兄弟俩做了充分的准备并努力保持镇静,手还是忍不住轻微发抖。胆怯或者激动之情是难免的,毕竟那是十万美元以上的投资,能拿到或者失之交臂全凭评委的刹那一念。

    美国人的冒险精神在真人秀节目中也得到很好的体现,如《幸存者》《极速前进》等节目,《学徒》是职场的微缩版。类似《乔恩凯特和他们的八个孩子》是家庭真人秀节目,这类节目常常状况迭出,引得观众们开怀大笑。

    《小妇人》(Little Women)是我在美国看见的一档残障人士为主角的真人秀节目,参与者均为患了侏儒症的女性。她们虽然个子小小,但和普通女人一样热爱打扮、八卦、秀自己,一样会嫉妒与恨,一样渴望爱与被爱。我只看过其中的几期,但她们给我留下强烈的有主见与个性的印象,使得人人生而平等的观念在我心中更加深入和具体。参与节目的其他人士,医生、服务员或者任何一个路人,对这个特殊群体表现出的没有任何意外或其他让人尴尬的表情,也表现出这个国家对残障人士的一视同仁。我在特洛伊大学遇到的高度弱视接近盲人的音乐专业男生约书亚就生活在我们中间,他每天用盲棍匆匆行走在校园里,如果不是多了一根棍子,根本看不出来他是有残障的人。约书亚在校园里知名度很高,但我从没有听到任何关于他的议论,其他学生碰到他都会不约而同给他让出安全的空间,不会有人前去帮忙给他带来尴尬。约书亚对于中国文化特别是音乐有浓厚兴趣,乐于和中国来的学生及学者交流,给人感觉十分自信,他对未来也有自己的规划。他比《小妇人》真人秀更真实地展示了这个国家人人平等的社会环境。

    当今时代,几乎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真人秀节目,各种各样的真人秀节目或者反映了社会中某些东西的缺失,或者表现了人们的欲望。吃喝拉撒、婚丧嫁娶,真人秀几乎无所不包,把全部的真人秀组合起来称为美国社会的哈哈镜未尝不可。真人秀节目所呈现的众声喧哗很容易使观众感觉全社会都如此,所有的人都忙于此,成为真实社会的仿像。事实上,热闹只限于荧屏、网络、电视人和参与电视节目的人。观众也只是全部观众中的一部分,就美国而言,很少有真人秀的影响力能超过美国足球,2016年没有一个真人秀的影响力可以超过全球瞩目的最大“真人秀”——总统竞选。

    二 政治与媒体:基于2016年美国总统大选

    “在美国,就算是一条狗,也能当总统。”这句笑话的背后含义是对美国的民主和制度化的高度赞扬。自从有大众媒体以来,总统竞选也是媒体大战。总统上台、下台,就任期间的大小事件,经过媒体的传播或影视故事的演绎,都可能比事件本身更具有传奇性和公众效应。如取材于水门事件的好莱坞大片《尼克松》《总统班底》。克林顿总统和实习生莱温斯基的事件至今在YouTube上还能找到,1998年1月26日下午克林顿面对媒体笃定地说:“我和那个女人没有性关系。我要为美国人民工作了。”到同一天的傍晚,在同一间屋子的同一把椅子上,克林顿向全国人民承认他和莱温斯基有关系。媒体将总统半天内戏剧性的改口传播给了全美国及全世界的观众。即使在一个民选政治领袖的国家,总统仍然时刻引起媒体的关注。

    喧嚣的2016年,美国总统竞选终于落下帷幕。众多电视频道已经回归正常,电视剧、电影、真人秀节目全部回来了。虽然公寓的常规新闻频道MSNBC的政治版块每个时刻仍然高频关注新旧总统交接之际的系列事情,但连纽约的特朗普塔(Trump Tower)前面的示威者也随着寒风离去,总统竞选已经淡出人们的视线。尽管2016年总统大选早就启动了,我真正定下决心来认真关注它时,距离投票日只有10天了。

    媒体大战

    在最后十天里,众多的媒体都以“驴象之争”为中心。没有指导意见,没有什么会议统一精神,所有的媒体这一段时间都集中关注美国国内,关注四年、更多时候为八年的白宫易主。

    我在电视上重点观看了MSNBC的新闻,网站上关注了CNN、华盛顿邮报、纽约时报,这些媒体均为权威、具有精英姿态的资深媒体。我初看之际,注意到几家媒体里特朗普的出镜率明显高于希拉里,于是得出这几家媒体更关注特朗普的结论,并就这个结论和特洛伊大学的几位教授展开对话,结果很出乎意料。R教授说:“你搞错了,他们虽然报道了众多特朗普的信息,但是为了让特朗普出丑,他们都是为希拉里说话的,很多年来都是站在民主党一边。你还要看看FOX电视台、Drudgerepoter等媒体。”J 教授则道:“不要看其他,就看MSNBC、CNN就可以了。”当我把 R教授的意思告知 J 教授时,他说:“他们的观点太不一致了,我怕你被搞糊涂了。”S教授忧心忡忡:“我也喜欢看MSNBC,我是俄罗斯移民的后代,我和我们家一直喜欢民主党,我希望希拉里赢,但是结果可能不尽如人意,太多的受教育程度低的人喜欢特朗普。”我对S教授表达了对特朗普的看法:说话不着调,一点不像之前总统给我的有修养的印象。S教授说自己极不喜欢特朗普,至于特朗普的表现,从来都这样,他已经很出名了,到处都有他的身影,但那些受教育水平低的人喜欢他。如果特朗普当选,S教授为美国的未来深深忧虑。S教授还透露,与她关系最好的友人支持特朗普,她俩多年的友情可能因为这次大选结束。我感叹:“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几位教授的态度能在一定程度上代表南方知识分子对于传统主流媒体的态度:认可度比较高。他们和初来美国的我有类似的取向:从传统主流媒体了解时事。

    希拉里和特朗普相比,尽管特朗普已经是美国媒体的红人很多年,显然希拉里的团队更善于运用媒体打造形象,但特朗普的路数也不差,恰好和希拉里形成对照。我印象最深刻的特朗普荧屏秀是在一档谈话节目中,男主持突然问能否把他的头发弄乱,特朗普同意了。众所周知,特朗普的头发本来就稀少不成型,男主持起身将特朗普虽然有点怪但顺溜的头发搞乱,全场大笑。这个场景中的特朗普可笑但更可亲。希拉里在任何时候面对镜头时都很得体,以套装为主的着装表现出女性的权威不输于男性,言语干净利落、逻辑严密,动作适度,无不透露出一个资深政治家的外在与内涵,特别在三场辩论会上,希拉里的沉稳、大气、睿智衬得比她年长的特朗普就像个沉不住气的乡巴佬。

    最后十天里,陆续有由希拉里的高级助手的前夫引发的邮件门事件、特朗普妻子当年的VISA能否用于工作等节点事件,高潮迭起、险象环生,效果超过了任何一部扣人心弦的美剧,微信朋友圈里有人写道:“看美国总统大选,就像看现实版《纸牌屋》。”

    以支持民主党为主的传统媒体团队却分享了大选结果的苦涩。11月8日晚,我和全世界很多关注这场旷世大选的“吃瓜群众”一样不出结果誓不睡。各州票选结果公布还不到五分之一,有人已经预言:“按这个样子,特朗普就算输,也不会输得很难看。”最终却是希拉里输了,而且输得很难看。

    大选结果出来后,传统媒体几乎集体失语,除了FOX等少数媒体表现出来的态度和大选结果相差不远,其他媒体的预计和结果可谓南辕北辙。很多文章反思,传统媒体自我感觉太好,但社交媒体在大选中起到了决定性作用。特朗普和希拉里的Twitter均起了重大作用,但特朗普的Twitter作用更大。

    传统权威媒体几乎都旗帜鲜明地表明自己支持希拉里的取向,结果却事与愿违,这个现象不但让媒体难以接受,即使我这个外国人接受起来也有相当的难度:怎么这样呢,明明希拉里各方面表现都很好啊?她的形象、经历和媒体运作能力都远超过特朗普,稳重大方、经验丰富,还邀请了碧昂斯、NBA球星等众多人士为其呐喊站队。站在媒体角度,这一场战役,与其说是权威媒体之间的,不如说是新媒体和传统媒体之间的。传统媒体的振臂高呼使得整个社会洋溢着民主党、希拉里必胜的气氛,先前捧得多高,后面跌得就有多惨。新媒体以老少咸宜的低门槛默默运作,当“沉默的大多数”聚集在一起时,强大的反攻能力势如破竹。有人说,特朗普和希拉里之间的战争实质是新媒体和传统媒体之间的战争,新媒体的低门槛、亲民性让特朗普迎来了人生新篇章,也迎来了美国总统的新时代。新旧媒体也使得美国被史无前例地“分裂”得很厉害。

    民间言论

    新媒体由一个一个的单原子式的不可见的个人组成,代表了民意。这个民意与传统媒体对照,很多人将这一现象称为“分裂的美国”。这是传统媒体代表的社会精英、上流阶层和新媒体代表的普通人之间的分歧,这个普通人是比通常意义上的中产阶级收入和生活水平更低的工人阶级,这两个人群互不理解。

    我所在的亚拉巴马州是传统的“红州”,是资深支持共和党的州,同时也是经济收入全美排名倒数的州。接近投票日,我在校园及附近做了小规模的随机访谈,包括老师、学生、校内一般工作人员和附近居民共14人,还包括前文提到的3位教授,访谈的问题包括:“总统大选你将投票给谁?”“为什么?”“关于总统候选人的消息主要来源是哪里?”除了1名黑人大男孩酷酷地说“我对政治没有兴趣,不会投票”,以及1名黑人女子认真地拍着胸脯说“这是我自己的主意,不会告诉你”,其他人都回答了我的问题。

    3名教授中只有1名坚决支持希拉里,1名说要到投票的时候才决定,最终他也没有告诉我这一票投给谁了,另外1名投给了第三方的候选人。2名教授的信息来源主要是NBC、CNN,1名的信息来源是FOX等观点不同的媒体。大学教授在什么地方都算得上社会精英人士,何况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南方。

    另外11名访谈对象中有2名明确表示支持希拉里。有一家子支持特朗普,理由就是该州历来都支持共和党,无论候选人是谁。2名校警和1名前来跑步的白人男子选择特朗普,他们的理由差不多:政治经验丰富的人更容易当面一套背后一套,我们不需要,我们就是要生意人把管理美国当成做生意一样,让大家都富裕起来。1名第一次拥有投票权的女孩比较有意思,家人叮嘱她投特朗普,但她自己想投票给第三方,于是她电话里敷衍家人,答应投给特朗普,其实按照自己的意愿投给了希拉里和特朗普之外的候选人。11人都认为自己的信息来源主要是社交媒体的朋友圈和现实中的朋友家人的口传,9人基本不怎么看传统媒体,2人态度鲜明地说传统媒体NBC、CNN之类都被希拉里收买,FOX以前还可以,现在也不怎么样了,他们甚至好心提醒我:“一定不要看那些电视台,那会蒙住你的眼睛。”我在美国听见中国学者夸奖美国的物价稳定,美元的购买力强,但是另一方面,美国普通民众认为生活多年来没有改变,收入、消费几年甚至十几年来都没有什么变化,家里状况自然也是一成不变,他们希望改变,于是选一个与常规不同的总统是他们首先要做的事。

    虽然是一系列小小的访谈,但结合后来看到的各种报道,我关于美国媒体的很多看法还是被改变了。在国内的时候,老听见国人诟病国内媒体如何随波逐流、没有主见,国外媒体特别是美国媒体如何公开公正公平。在大学课堂上教师也屡屡列举美国媒体是“第四种权力”的代表。这里的媒体主要是指传统媒体,比如CNN网站2008年对西藏“3·14”事件的报道使其一下子为国人所知,成为中国人又爱又恨的美国媒体的代表。然而2016年美国总统大选各家传统媒体的表现和民众对其信任度,都令我极其惊讶。老牌传统媒体从一开始就旗帜鲜明地表现出“倒红挺蓝”的姿态,压根谈不上公允。大概不止这一回,大选期间媒体越俎代庖已成规律,导致其在受众中的公信力达到最低点,很多选民直接拒看,而新兴的社交媒体成为选民获取信息最好的选择。

    社交媒体推送的真正就是朋友、家人的意见么?就是成千上万个普通选民意见的综合反馈么?虚假信息、病毒式传播、和真人操作无甚差别的网络机器人共同制造了2016年美国总统大选中的新媒体影响力。两党制下的总统选举,虽不至于“成王败寇”,但也是“一日定输赢”,11月8日的投票结果,尽管事后有许多种揣测,仍然是不得不接受的结局,无论对于落败方的希拉里,还是其后跟随的千万个支持者。

    大选之后

    作为一个出生于20世纪70年代末的中国人,看到大选结果出来后那些对着镜头哭泣的人们,那些在初冬的冷雨中走上曼哈顿街头表达对新选总统抗议的人们,那些在校园里或许将青春的情绪和对总统选举的结果不满的情绪混合在一起的人们,我觉得新鲜又感动。20世纪60年代全球性的青年运动已经远去,在全球性追求物质、享乐的世俗氛围中,左派文化总体来说已经式微。记忆里,中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被美国导弹袭击那一年,在大学上本科的我和同学们一起走上街头抗议美国暴行,那是在学校老师的组织带领之下的群体活动,有序,且大部分同学是冷静的。

    对于一个在乡镇长大的女孩来说,外面的大城市曾经是那样得遥远,日后有机会生活在城市里,却又被眼前的学业、工作、挣钱、买房、带娃等琐事缠身,很少有真诚的为一个其实有点遥远的梦想而哭泣的冲动。这样一个置身大洋彼岸近距离观看、感受美国人选总统的机会,也让我体验到多重意义的美国。

    美国总统大选,中国人自然没有选举权,无论在美国土地上还是在国内。因为在美国的熟人有限,从社交媒体上自然感受不到美国人的民意,我的信息主要来源就是主流媒体,而且以MSNBC、CNN为主。11月8日晚上9:30之前,我都是笃定了希拉里会胜出,结果让人惊讶得合不拢嘴。身在南方资深“红州”,又在大学里,我以为第二天至少有小范围的活动,抗议或者庆祝的,结果却静悄悄的,一切都和11月7日一样,只有当期的校报将特朗普当选放在头版头条,并增加了其他内容。不知是人们早就认定了这个结果,还是“山高皇帝远”,人们对政治比较淡漠。我认为,即使选举结果是希拉里获胜,这里也仍然是平静的,不会有北方城市的躁动。

    相比总统候选人在电视辩论和其他场合的表演,选民的态度更真诚。电视新闻连续数天表现曼哈顿街头规模庞大但并不喧哗的游行队伍,人们走上街头抗议特朗普当选新总统。友人在作为资深“蓝州”的加利福尼亚州,她的微信里呈现了关于新总统梦想破灭的加州人的苦闷和不乏极端的举动。特别是大学校园里,从学生到老师,从感性的文科生到理性的工科生,种种行为让我感受到激进政治、社会运动就在身边。与其说这是分裂的美国不如说这是多样化的美国,之前我在国内知晓的美国都是一鳞半爪,现在仍然是,但看到的面积更大。大城市和小城镇,受到良好教育和一般教育,从事白领或者更高层次工作和蓝领工作的人……他们的生活状态是完全不一样的。我所在地方的居民偏向于后者,无论谁当总统,生活还要继续,超市收银员若旷工老板会扣钱,不管你为哪个候选人伤心。

    大选日之后的两周,我刚好有机会去纽约,在这段时间出镜率很高的Trump Tower(特朗普塔)下面走走,先前对于这里可能还有抗议者的担忧完全多余,这栋高大的建筑在高楼林立的曼哈顿没有任何特点,匆匆前行的纽约人不会为其驻足半分钟。两党制下,无论结果怎样出乎意料,只需借以短暂的时日,民心便自动平静下来,无论民主党还是共和党上台,只是左右略有摇摆,不会走得太远。特朗普在真正入驻白宫以后也谨慎多了,第一次接见媒体60分钟,对于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什么打马虎眼,十分清楚,全不见“大嘴”风范,由此推断之前竞选期间不管不顾的形象应该就是为了彰显与老练希拉里不同的差异化竞选策略。

    作为一个有多年职业生涯的成熟政客,希拉里的性别身份打动了很多人,包括我在内。很多人都期盼当今世界唯一超级大国能出现第一位女总统,就如八年前把第一位黑人总统推上舞台一样。希拉里竞选失败了,但仍以宽广、顾全大局的胸怀祝贺特朗普,在特朗普上台前后没有使绊子。希拉里的竞选失败演讲不知感动了全球多少观众。无论真实的她怎样,是否如某些媒体所爆料的那样贪污腐败,她的失败演讲悲痛但克制、智慧、有风度,有十足的政治家风范,对民主党特别是全球女性而言,都很好地体现出正能量。希拉里的退出,亦是华丽丽的。退下预备总统光环的希拉里更加亲民,媒体上登载了前一日还在万人集会倾情演讲的希拉里当日在寓所附近遛狗,遇到她的铁杆粉丝,一个背着奶娃的年轻妇女,并欣然应邀与之合影。希拉里没有穿象征权威的套装,头发也不是纹丝不乱,笑眯眯地逗弄着小娃娃,十足的慈祥奶奶样。年轻的妈妈粉丝双眼含泪,希拉里则很平静,也很享受,表现出能屈能伸的气度,这也体现了美国文化的魅力吧。如果愿意,特朗普的女儿伊万卡在不久的将来可以拥有比希拉里更好的政治前程,她的美貌与智慧并存,在大多数时候力战群舌,将如脱缰野马一般的父亲的言论引向正常的轨道。奥巴马夫人米歇尔在为希拉里站台助选的过程中的几次关键性演讲更是数次让我饱含热泪。或许,女性到达权力巅峰的时间指日可待!

    注释

    [1]节目的英文名字依次为:Dating Naked、Kiss at the First Sight、Marry at the First Sight、Toddlers and Tiaras、Shark Tank、Chopped。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