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巷-霍老太爷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中午,一过了饭口,霍老太爷就直着腰板儿,腿脚硬朗地跟在两个服务生的后面,从酒店里走出来。两个服务生抬着一只大号的洋铁盆,上面盖着一层厚厚的白帘子,盆里盛满了薄皮大馅的包子,霍老太爷要亲手把这些包子分给乞丐们。

    这已成了桃花巷的一道风景。

    看这道风景的;都是过路的闲人,看那些乞丐狼吞虎咽吃东西,总能激发对自己生活的满足感。

    胖大姐有一回对刚刚上学的柳宝儿说;宝儿,你都看到了吧,不上心学习,将来就得像这些乞丐,伸手要人家的东西吃。

    宝儿说,天天有包子吃呢。

    有一阵子,看热闹的人里面来了个年轻人。这个青年面黄肌瘦,表情沉郁,头发较长,焦枯着粘在一起,他穿了一身破旧的衣服。看上去,像个乞丐,又不像乞丐。与那些偶尔过路的看客不同,他是天天来,不光看乞丐,更多的时候是看霍老太爷。他总是等最后一个乞丐走后,才离去。

    霍老太爷从年轻人过于专注的眼神里,感觉出这年轻人有些与众不同,心里很纳闷。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巷子里的人都称他霍老太爷了。巷子里的人都对霍老太爷心存敬意。要知道,桃花巷的人不会轻易把敬意赏给什么人的。大家敬重霍老太爷,不仅仅因为霍老太爷年轻时,曾做过本城最有名酒店的老板,也不仅仅因为他是桃花巷里年龄最长的人,更主要的是,霍老太爷至今仍经营着巷子里最有名的酒店——德馨酒店。

    在桃花巷,人们只知道霍老太爷年纪大,可是没有人知道他确切的年龄。如果你问霍老太爷今年高寿了,他的回答总是九十多了。今年问是九十多,明年问还是九十多。霍老太爷的年龄到了九十多就不长了,永远九十多。街角修鞋的徐宝贵估算他差不多有一百岁了,柳遇春说恐怕远不止这个数。总之,谁都说不清楚。

    霍老太爷瘦高的个儿,满头鹤发,面庞红润,长寿眉下一双眼亮得出奇,目光深邃,望你一跟,慈祥中有一种摄魂摄魄的感觉;说起话来声音洪亮,底气也足。大约是十几年前吧,霍老太爷重新长出了一口新牙,洁白如玉。有人说霍老太爷大概要成精丁。广告公司的人不这么看,多次来请他去做牙膏广告,广告词早就写好了:“牙好!精神就爽,寿命就长,百岁人胜新郎。”霍老太爷一抱拳说,得罪得罪!我的新牙是用来吃饭的,不是用来做广告的。拒绝了。

    霍老太爷的腿脚仍然灵便。他肩上搭条白毛巾,白得耀眼,站在门口迎客送客。霍老太爷迎客送客有一套独特的方式:凡是到店里来的,无论是初次光顾,还是回头客,无论年龄大小,一律唤作“孩子”。客来时,便声如洪钟地相迎:孩子回来啦,里边请!里边请!客去时,又声若大吕地相送:孩子走好,常回来坐坐!或迎或送,都是慈眉善目,言谈举止透着诚信与热情。

    来德馨酒店的食客,可以不用菜谱,按照口味儿自行决定每道菜的做法。客人如果高兴也可以自己下厨。叫菜、点菜是不可铺张的,吃好吃饱即可,不能浪费。一旦叫多了,霍老太爷就会和颜悦色地阻止你:得啦得啦,好东西不能一次吃完,还有明天呀。酒也是不可过量的,尽兴就好。一旦过量,霍老太爷就面带愠色,上前阻拦:酒不是喝的,酒是品的,用多了伤神乱性,多好的酒也都没滋味儿了。所以,来这里的回头客,从不胡吃海饮,乘兴而来,尽兴而去,个个都是理性的、成熟的消费者。

    霍老太爷有儿有女,可谓子孙满堂,却都不在身边。儿孙们常回来,总要劝霍老太爷别再开店了,该养养老了。

    霍老太爷说,养老,养老,越养越老。我不养老,我养生——开店就是养生。

    霍老太爷除了养生之外,还养了一帮乞丐。说是乞丐也不确切,其中也有贪小便宜来吃白食的。早几年,每天中午霍老太爷都会亲自提‘桶粥到门口;分给乞丐们。只准在门口吃,不准带走。每个乞丐只可以在这里吃一个月,超过一个月的就不再给粥吃了。说来也奇怪,从来没有乞丐连续吃过一个月的。看着乞丐们风卷残云的吃相,他就会一边朗笑,一边说,傻孩子,慢点儿,慢点儿。

    这样的施舍,到如今已坚持了几年了。这种由五谷杂粮熬成的粥,已成了店里的又一特色。霍老太爷把这种粥叫做“乞丐粥。”常有远客慕名而来,就为了吃一碗乞丐粥。现在,霍老太爷每天仍然给乞丐施舍,只不过不再是乞丐粥,而是一种薄皮大馅的包子。

    霍老太爷说:穷人觉得富人的饭好吃,富人又觉得穷人的饭好吃。其实,饭好不好吃,不在穷富,在心。

    巷子里的老人们还时常讲起霍老太爷当年的事。达子最愿意听老人们讲霍老太爷的“桃花皇后案”。

    说是早年间,桃花巷里的姑娘以桃花居的最为有名。其中人称“桃花皇后”的,是公认的花魁。与桃花皇后有过亲密接触的达官显贵,个个都想把她赎回去做小,或养在府外包二奶;商贾富豪,更是不惜一掷千金,梦想着将零售转而变成批发。然而,桃花居的掌柜是个绝顶精明的人,自然懂得招牌对企业的重要。所以,任你多大的客,出多大的钱,都没用。至于平民百姓,都以亲见桃花皇后为荣;也有人为与桃花皇后一夜倾情,而不惜倾家荡产的。

    这位桃花居的掌柜不是别人正是鞋匠徐宝贵的亲爹。

    那时的霍老板,风流倜傥,人长得也规整,也是桃花居的客人。但是他与别的客人不同,只是偶尔一去,倘或这女子有客,霍老板扭头便走,从不拖泥带水,颇有些“除却巫山不是云”的意思。因之,霍老板与桃花皇后的关系也就有些与众不同。烟花女子首先是女人,除了在乎钱,女人有时也在乎情的。桃花皇后在霍老板那里除了得到应得的物质满足,还会得到与别人不同的精神文明——平等、人权、体贴、关爱……于是乎,桃花皇后就成了霍老板红粉知己。

    那时候,桃花巷的百业是靠着桃花居的兴盛带动的,用现在的话说桃花居应叫做龙头企业。首先受益的是餐饮业。原来从事其他买卖的也纷纷转产,开起了饭馆、酒店。有些官人也都看好了这块风水宝地,通过正当的和不正当的手段,或租或买下房产,争做酒店生意。巷子里的原有几家店铺都是小本经营,经不起排挤,惨淡经营,很快就关了门。

    德馨酒店却不然,不仅没受到冲击,却更加兴旺。原因是,霍老板常请桃花皇后到店里来,免费吃午饭。名人效应果然了得!德馨酒店的生意好得不能再好了:家家饭店都是桌等人,只有德馨酒店是人等桌。这样一来,附近的几家饭店、酒馆便日渐门庭冷落,店主老板们妒红了眼,却也只能干着急。你总不能到街上强拉硬拽吧。

    于是,有人投毒把桃花皇后毒死了。

    官人们追查好长时间,也没有查出个究竟,桃花皇后案也就成了历史上的悬案。桃花皇后的后事,是霍老板操持的。据说,出殡的场面十分地奢华、壮观。事后,霍老板请人为桃花皇后画了幅肖像,挂在酒店显眼的地方。在皇后目光的注视下酒店的生意一如从前,十分红火。

    这天中午,霍老太爷正把包子分给乞丐们,那青年走过来,不容分说就伸手去拿过包子,霍老太爷拦住了他:你别动手,我来给你拿。青年把包子抓在手里,却不吃,而是帮着分到乞丐手里。

    霍老太爷说,你得把手洗净才好。

    青年听了,进到店里洗净了手,回来继续分包子。

    分过包子,青年就站着不动,鼓动着嘴唇儿,看乞丐们狼吞虎咽地吃。霍老太爷就随手拿了两个包子递给青年。青年却摇摇头,没接。

    青年说,我不是乞丐,不吃这种包子。

    这种庄重语气,让霍老太爷重新打量起这个年轻人来。这人看上去二十岁左右的年龄,面色灰白,像是刚刚得过一场重病的样子,可是眉宇间有着一种灵气。

    不吃包子,那你来做什么?霍老太爷问。

    青年说,我来这儿,是想找一份工作。

    霍老太爷笑着说,我这儿不缺人手。

    我不想干别的活儿,我帮你分包子。青年固执地说。

    霍老太爷笑了,雪白的胡须下露出雪白的牙齿。

    我不要工钱。青年补充道。

    霍老太爷问,那你总得图点什么吧?

    我什么也不图。青年说。我只分包子。

    分包子的事儿,我一个人干就够了。霍老太爷意味深长地说。

    就让我替你干吧。青年央求道。

    该我干的事,你不能干。霍老太爷说,你走吧。

    青年不再说什么,低着头走了。然而,第二天的中午,青年仍然早早地来到德馨酒店门口,等店里的人把包子搬出来,青年就抢着分包子。

    霍老太爷无可奈何地笑了。

    在最初的一段时间里,青年分完包子就走,不肯在店里吃饭。在霍老太爷的一再说服下,青年才进到店里去,跟雇员们一道吃工作餐。青年吃过了饭,就在店里做些力所能及的杂活儿:擦桌子,扫地,倒垃圾……客多的时候,也到厨房里去帮帮厨。但是,谁都看得出他更热心于分发包子。这青年的话不多,人却很勤快,耳目灵活,手脚也麻利,和雇员们的关系处得十分融洽。

    霍老太爷也渐渐地喜欢上了这个青年。只是他心存疑虑:这样一个年轻人怎么会心甘情愿地在店里干杂活,且分文不取?这样的疑虑在霍老太爷心里仅存了半个月,他就心里有了数,如此,他就更喜欢这个聪慧的年轻人。青年人也愿意和霍老太爷在一起聊天。

    两年之后,青年离开了德馨酒店。

    又两年之后,城里出现了一家“德鑫大酒店”。酒店的地理位置虽不占优势,却红火异常。每天到了饭口,食客挤破了门,常常会为了一张饭桌而争得面红耳赤。’这时,店老板绝不出来阻拦,任他们吵闹,等吵闹双方近乎动手的时候,老板才会不失时机地走出来制止。

    这位老板便是当年在德馨酒店分包子的青年。

    青年自称是霍老太爷的孙子。

    那一年,青年高考落了榜,觉得无脸面对父母,就谎称考取了大学,来到德馨酒店向霍老太爷偷艺。

    眨眼的工夫,在这城市的各个角落出现了一批与德馨酒店相似的招牌:德新、德心、德信、德兴……这些酒店的老板十有八九都自称是霍老太爷的儿孙。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