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坛杂俎-后记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这是我面世的第三本散文随笔集。

    读者们可能大都知道,我是一个以读书为业的专业读者,也就是人们所说的以文学评论为主业的评论家。大概在上个世纪80年代末,评论写得累了,有朋友建议我写点散文随笔,做点调节。于是我试着写了一些散文随笔,真尝到了宣泄感情的快感,于足就坚持地把它作为我写文学评论的副业。没想到长期积累下来,竟然还写了不少,除了收在《笔墨春秋》、《文化屐痕》中的西余篇作品外,这本集子中又收入57箱作品,再加上还没有结集的以“边走边吃”为总题写美食、山川、风情、友情的50多篇小散文,就有二百多篇60万余言的创作成果了。这是我玛年练习写散文随笔时所始料不及的。

    收人这个集子中的文锸,大都是写文坛一些故旧新朋的遗闻逸事的,故名之曰“文坛杂俎”。写这类文字,是有个缘起的。1996年秋,我应邀到山东枣庄参加一个青年作家的作品研讨会,在会上碰到《时代文学》的主编李广鼐,闲聊中我提出可以在他们刊物开一个专栏,每一期请出一位著名作家、再约几位熟悉这位作家的文坛朋友一起来聊聊他的为人和创作背后的故事。我想,这种多角度聚焦的方法,这种名家写名家的构想,是很有意思的。没想到,李广鼐和《时代文学》编辑部的朋友们真把这当一回事,我回到北京后不久,他们就派了两位编辑专程赶到北京同我商谈在《时代文学》开设专栏的事宜。经商定,这个专栏叫“名家侧影”,每期推出一位名家,请几位熟悉他的名家来一起写,意在为读者和当代文学史研究者提供一些第一手材料,此栏从1997年第一期开设,由我当主持人,负责组稿和初编,第一期准备先拿当时还健在的汪曾棋“示众”。我找了汪老,那么一说,老爷子居然痛快地答应了。就这样,这个栏目从1997年第一期至今,已经将近九个年头,推出五十一位名家,发表了300余篇文章,约150万字。成了文坛同行瞩目的一个栏目,也成了读者了望文坛名家的一个窗口。我在编每一辑稿子时,有点余兴。也就写点文宇,或长或短,作为补白之用,居然也就有了43箱。这43箱全都抽出来收在这个集子里了。

    除了收人闲话各位文坛名家遗闻逸事,表述对名家感受的40余篇文字的“文坛杂忆”外,本集还有两个小辑:一是收入近年来描述各地游踪的“文化之旅”,共6篇,一是收入近年来敢发于各报刊边边角角的随笔杂谈的“文坛杂说”,共8篇,也只是补个白而已。

    编完这个集子,感慨良多,在文学逐渐被边缘化而我在文坛又处于边缘位董的当下,每一两年还能有一本小书奉献给读者,可以说是一点小小的慰藉。我早就说过,我是一个随遇而安、没有多高奋斗目标的人,既不想也不可能去当什么“首席评论家”和头上有着光环的“权威学者”,只能鼓捣点小文章去换柴米油盐,只是有时看不惯社会和文坛的丑事,实在忍不住出来喊几声,明知没什么用也要那样做,也是对自己的一种抚慰,想起来挺没出息的。但是尽管如此,能出一本书还是令人高兴的事。这要感谢催促我编此书并帮我吆喝出去的学兄王春瑜以及为此书付出辛勤劳动的文化艺术出版社的领导和此书的责任编辑张勍倩同志,当然,还要感谢为此书面世做了很多具体编务的家人和朋友们。

    只要还有一口气和一支笔,我就会继续写下去。

    作者2005年3月24日于北京亚运村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