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掂量:王蒙最新演讲录-三联书店座谈会发言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2013年7月1日

    收到参加这个会的通知以后,我回忆起少年时代受到生活、新知、读书出版社等给我的教育和指导。从1945年到1949年,在我的少年时代,我如饥似渴地追求真理,追求救国救民的思想、知识、书籍。那个时候在旧的北京,这些进步书籍的来源有苏联对外文化协会所出版和发放的苏联外文出版局的中文书,例如《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有上海以苏侨的名义办的《时代》书店与《时代三日刊》,我在《时代三日刊》上读过延安广播的有关消息,但是更重要的是生活书店等这一批进步的出版社,比如华岗的《社会发展史纲》、艾思奇的《大众哲学》、沈志远的《新人生观讲话》、杜民的《论社会主义革命》、胡绳的《思想方法和读书方法》等等,还有大量的进步文学书籍,包括我在咱们的参考资料里看到的《我是劳动人民的儿子》,那是卡达耶夫著的,我还记得这本书出的时候用了一个副题,叫《孤村情劫》。我还想到了当年在旧北平的和平门新华街,就是后来厂甸那一带,有一个很不起眼的二层楼,挂了一个牌子叫朝华书店,我在那儿翻阅过进步的书籍,因为买不起。那个心情就像见到了火焰一样,对于这些进步出版社的崇拜、感激真是难以言表,在短短的半年之后,朝华书店就被国民党政府铲除了,我又有几次走到那个门口,门、窗户都是紧闭的,再也进不去了,也看不到任何一本书了。后来,国民党政权垮台了。

    恢复生活书店的品牌对我来说,也是一个激动人心的事,我希望我们能够弘扬生活书店邹韬奋先贤追求真理、献身真理的精神;能够恢复、继承和弘扬为读者服务、为人民服务、为社会服务的精神;我希望能够继承、恢复、弘扬这种追求国家进步的胸怀和气魄。当然今天我们在完全不同的情况下,和国民党反动派统治下的中国已经大大不同了,但是我们今天也面临着新的挑战。恰恰就是在恢复生活书店的时候,我举一个噱头的小例子,网上现在盛传死活读不下去的书,第一本是《红楼梦》,反正所有的好书比如《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等,都在读不下去的书榜上有名。尽管这是一个噱头,不用太重视它,但这也反映了在现在的形势下,用浏览代替阅读,用传播来代替服务,用碎片来代替经典,以致正在造成我们的文化,尤其是进步文化、革命文化断裂的危险。昨天晚上和几个老同志一块儿吃饭,他们开玩笑说,我们已经被称为是革命文化留守处的人了。我相信通过生活书店的恢复,人类的进步文化、革命文化,真正为人民服务、为进步服务,追求真理的文化,是不会仅仅进入留守处的,是会越来越发扬光大、繁荣发展的。

    我祝福恢复设立的生活书店!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