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天任
唐山大地震的当时笔者在农村插队,当时上面发下来了不少材料告诉人们遇到地震应该怎么办,笔者学了之后还向老乡们宣传,俨然很知道如何应付地震。
后来笔者到了日本,到日本不久就遇上了死亡人数6500人,伤者上万的1995年7.3级的阪神大地震。地震发生之后,笔者抱着四岁的儿子带着老婆赶紧跑出来,还有一位住在隔壁的国内来的交流学者也跑了出来,过了一会儿才有日本人跑来问你们蹲在马路上干吗?因为住的房子没有垮掉,所以人家不理解我们的行动,这才知道其实我们当时的反应是错误的,是国内那种不伦不类的地震教育的结果。
这几天听广播,电台里还是有各种挂着很吓人头衔的专家跑出来教人遇上了地震应该怎么保护自己,应该往哪儿躲什么的。一听就知道那些所谓的专家根本就没有经历过地震,实际上小的地震就是晃那么一下,大的地震也就只有十来秒时间,人根本就来不及反应,等反应过来,地震也已经结束了。只有一位参加过汶川地震救灾工作的地质学教授说的话内行,他说人们在发生地震的那一瞬间能做到的就只是用手护着头,其余的什么“安全三角区”都是一些可遇不可求的玩意。
实际上在真正遇上了地震的那一刹那,人就只能被动地承受了。能做的是事先的防灾减灾工作和事后的救灾重建工作。
当然这一次的芦山地震比五年前的汶川地震在规模和范围上要小得多,但是和五年前的汶川地震相比,还是可以知道中国在应对地震救灾方面已经有了飞跃性的进步,整个救灾过程无论是从救灾人员的动员还是救灾物资的调配方面看来已经是有条不紊多了。
日本是地震多发国家,在应付地震方面很有一套经验,但实际上从这次来看两国的差距已经很小了,起码不是像五年前那么大了。现在的道路交通体系比五年前更加发达,更加畅通了,救援部队的装备也更加精良,像直升飞机的保有数量就已经是五年前所不能比拟的,这样在把握灾情,向急需的地方运送人员物资方面有了更大的选择权。
信息通讯系统和五年前也大不同了,手机互联网系统对于地震这种自然灾害的重要性在前年日本3·11地震时就充分体现了出来,这几年来智能手机以及微博微信等社交网络的普及,更是为信息的传递提供了畅通的信道。
五年前,笔者曾在博客上设想武警部队成立一两个师的专门救灾部队,虽然没有成为现实,但这次看来,部队和消防力量所拥有的救援装备和使用这些装备的能力比五年前有了长足的进步。
接受了上次地震救灾的经验教训,除了政府部门的工作有了很大进步之外,一般人的行动也逐渐规范起来,像这次在一开始就有相当多人主动倡导呼吁无关的人员不要一窝蜂去往灾区,以免不但起不到作用,反而还会给救灾工作添乱。对于爱心捐助工作也不像上次那样到后来成了一场单纯互相比金额的表演,而是更注意实际。
但是对比一下中日两国之间的地震救援工作,还是能够看出中国有不少可以改进的地方,这些地方主要都体现在软件上。
日本在发生大地震之后和中国的主要流程实际上差不多。实际上世界各国都一样,救灾都是军队唱主角,这是因为只有军队才能在人员、组织、开销以及体能方面满足救灾工作所必需具备的苛刻条件。
但日本的准备工作要做得更好一些。
日本平时就对各处可能发生的自然灾害准备好了很可行的预案,比如就物流来说,救灾物资的运送由物流公司运到灾区之外的指定地点,能够进入灾区的只有自卫队“救灾出动”的车辆,这样整个物流通路显得很干练。只要道路畅通就不至于会发生大规模堵塞或者进了灾区以后找不到卸货点和加油站的事故。这一套方法在3·11地震时一开始被没有执政经验的民主党内阁给取消了,他们认为救灾物资在灾区外重新装卸一次是在浪费时间,结果反而造成了极大混乱,后来不得不恢复了原来的做法。
从公布出来的信息上可以看出,虽然到处都口口声声是“启动了应急预案”,但这些“应急预案”的内容有待于改进的地方似乎还很多。比如从公布的信息来看,灾区缺少很多物资,但其中有不少像急救药品和粮食这样的物资在平时就应该储备起来,准备在灾情袭来的时候使用,这一点应该向日本学习。日本各地政府都有自己能够使用几天的灾害储备,定期点检更换,这样就是在受到灾害,道路完全断绝的情况也还能对付一段时间。
前年的3·11地震之后,大量在东京工作的人因为交通网断了而无法回家从而成为“归宅难民”,于是东京都特地制定了《归宅困难者对策条例》,规定各用人单位都必须确认所有员工在发生灾害时的回家路线,在本单位房子没有危险的情况下要把员工留在本单位以免造成混乱,所以各单位必须储备三天以上的饮用水和口粮以及防寒毛毯。这种以法令规定下来的防灾减灾准备很值得学习。
在进行防灾准备的时候,应该尽可能把可能发生的灾害规模预想的大一些,只有这样才能在灾害真正到来的时候拥有更多的余地来对付。有些地方只考虑到“别造成不必要的恐慌情绪”,有意无意地乱打极为廉价的安全包票,经常能够看到各种专家在告诉人们这里几百年不会发生地震,那里几千年不会发生地震,其实他们自己都根本不知道这些铿锵有力的包票的根据在何处。这样做的结果是恐慌情绪是没有了,但是防灾减灾的准备工作也就跟着松懈了。
前年日本的3·11地震时,地震带来的损失并不大,主要都是海啸带来的,当时日本气象厅发布的海啸预报不准确,不少人听信了预报未能及时逃生。痛定思痛,日本人认为在海啸预报一时还无法做准确的时候,使用模糊的语言反而有可能更加提醒人们警觉。从今年三月份开始,日本不再预报海啸的预计高度,而只用“高海啸”“巨大海啸”等模糊字眼来催促居民赶紧逃生。
也就是说在防灾减灾这个问题上的基本方针,是要最大限度地引起人们的警觉,而不是什么“安抚人心”,因为那样只会带来松懈大意。
防灾、减灾、抗灾和救灾这一切对付自然灾害的能力都是在和自然灾害作斗争中积累起来的,但是这要有一个前提,就是要有一个“横挑鼻子竖挑眼”的传媒系统。只会报喜不报忧的媒体是无助于事的,像1976年唐山大地震的死亡人数高达24万,可这个数字几乎在十年以后才由钱钢先生通过报告文学的形式告诉人们。全国人民都被蒙在了鼓里,不知道唐山到底出了什么事。那个时候的传媒只是在粉饰太平。
记得唐山地震后,有一部纪录电影叫做《英雄抗震灾》,人们就只能看到一队队军队在跑步进入灾区,一个又一个人被救出来,高喊一句“毛主席万岁”之后就马上精神抖擞地去参加“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去了。哪里是一场吞没了几十万人的大灾难,简直是一场郊游。所以在经过了这么一场大灾难之后,大部分中国人还是不知道地震到底有多么恐怖,甚至不少搞建筑工程的都仅仅知道防震很重要,却并不真正知道为什么重要。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当年的新闻封锁是一种严重的犯罪行为。而五年前的汶川地震,各媒体都详细地报道了地震的凄惨,之后再也不会有人会开口就来“地震不可怕”的傻话,相反防灾减灾的意识都大有提高,即使实际工作还没有跟上,但起码不会有抵触了。
日本在发生大地震时,从内阁到地方政府都是传媒攻击的对象,无论采取了什么行动,在传媒看来首先是“愚蠢”。这种攻击有些有道理,有些则根本没有道理,但这也是一种不可缺少的批评。不能用“别人在流血流汗,你们却在一边指手画脚”来反驳,只有在即使是批评错了,也只是在某件具体的事错了,但对于其他地方可能还是很有启发意义的。
比如1995年的阪神大地震中的消防问题,就是这样,当时地震震坏了煤气管道造成煤气泄漏,不知道这件事的电力公司在停电之后强行送电打出的火花点燃了煤气,遇上日本还是木制房屋居多,这就烧了起来。当时是束手无策,道路全垮了,消防车根本来不了。就是来了,水管也全垮了,消防水栓里出不了水,救不了火,只能眼睁睁看着它烧。
但这不成为理由,事实大家都知道,大家愤怒的是:为什么不用直升飞机?神户就在海边上,海水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发生森林火灾,人进不去的时候不就是用直升飞机吗?而且当时的陆上自卫队有453架直升飞机,其中187架装备有消防设备,为什么不用?
不用的原因是,在1995年时,直升飞机只能用于森林火灾,不能用在人口稠密的居民区。理由多得数不清:消防水里的添加剂对人体有害;火焰的热量影响飞机的稳定;直升飞机无法瞄准,不一定能把水浇到要浇的地方;飞机无法控制水压水量,会伤害地面的人员和建筑物,这样在二次灾害之上还会弄出一个三次灾害出来,等等等等。
这么多理由能不能使人信服?不能。人们问的是,有这么多困难和问题,你们是不是作了努力去克服和解决?如果没有,那就是失职。因为地震时消防车无法工作是你已经知道的,为什么没有采取措施?
从那次以后,各个地方自治体就开始真的和自卫队一起成天搞空中消防试验。现在陆上自卫队已经可以用15架CH-47大型直升飞机编队以“地毯轰炸”的方式对指定的居民区进行水压水量得到控制的消防作业。没有传媒的鸡蛋里挑骨头,到现在是怎么回事也不好随便猜想了。
前年日本的3·11地震,道路全垮了,码头也都被海啸冲坏了,救灾物资运不上去,也是媒体在骂自卫队拥有大型气垫式登陆艇为什么不用,这才提醒了自卫队。就是民主党内阁改弦更张造成灾区内部的交通混乱也是在被传媒批评了之后才得到改进的。
所以任何时候都要让人说话,哪怕是牢骚。那些在行家眼里不屑一顾的外行牢骚,很可能孕育着一个好主意。救灾人员当然辛苦,值得感谢,但是正因为这样才应该想法子让他们减少一点辛苦或者以后可以不要这么辛苦。
指责传媒“为什么对99%的成绩视而不见,却津津乐道那1%的缺点”是毫无意义的。站在与己无关的立场上,可以扯99%和1%的蛋,但如果你是灾民的话,救灾及时不及时就是100%和0%的关系,得到了救援就是得到了,没有就是没有,和没有得到及时救援的人去说另外的99%已经得到了那叫没心没肺。
行政当局是由人组成的官僚机构,肯定会出错,肯定有遗漏,有嘴的传媒不提就没有人来提了。更为重要的是。这个1%是冷酷无情的,自然灾害不知什么时候在什么地方以什么形式还会出来,所有的人都面临着自然灾害的威胁,和所有人都有关。谁都希望行政当局在救灾的时候能够以更有效、更透明、更公正的方式运营,以避免或减少自己在遇到自然灾害时成为1%的可能性。要做到这样,除了传媒和公众不断地横挑鼻子竖挑眼、鸡蛋里面挑骨头之外是没有别的方法的。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