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最陌生的邻居-中日关系该向何处去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日本人为何支持安倍的强军政策

    桥本隆则

    世界史上与船有关的故事很多。有些王朝的兴起源于一艘船,有些王朝灭亡也因为一条船。南宋最后在广东崖山海面,与蒙古水师决战,力战不敌败退,宰相陆秀夫抱着小皇帝从一艘船上跳入伶仃洋(又作“零丁洋”),南宋的百多年王朝就此灭亡。

    而日本近代崛起也与船有关。幕府末期,美国海军佩里黑色舰队来到横滨,要求日本开放海港,这就是日本历史上著名的黑船来袭事件。迫于美国利舰强兵,日本被迫打开国门,向列强开放港口与贸易,促成之后日本内部自上而下的政治变革,即明治维新。

    明治维新百多年以后,日本已成为世界上第二大经济强国,本有着豪迈之心,要用经济实力征服世界,却因泡沫经济之累不得不蛰伏于亚洲一角,这就是日本历史上所谓“失去的十年”,这个痛苦经历使得日本国内一直有立志强国的愿望,却苦无进入重振之门的通道。

    同时,亚洲邻邦的中国却突然崛起,经济开放、工业发展,当2010年日本GDP总量被中国超过时,日本上下都在惊呼要注意身旁的“中国龙”。这种呼吁当时还只停留在口头,虽然那些日本“爱国人士”常在各种场合呼吁:“警惕中国的入侵,警惕中国的崛起”,但鲜有市场,大气候还是经贸为主,和平友好是主旋律。

    因日中两国有着巨大的商业往来,经济有着极好的互补性,所以对中国国力的警惕与对中国市场的向往,交织在日本财界以及政界领导的心中。

    这时,一条船的出现打破了表面的安静,2010年一条中国的渔船进入钓鱼岛海域捕鱼,本来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根据《中日渔业协定》规定,中国渔船可在钓鱼岛海域捕鱼),当日本海上保安厅要求停船检查时,船长詹其雄却突然开足马力逃跑,于是就在这片海域上演了“猫捉老鼠”的游戏,之后渔船与阻拦的海上保安厅船只相撞,这就是有名的钓鱼岛撞船事件。

    之后,渔船船长被日本逮捕扣留,一度传出要判刑的消息,中国方面要求日本立刻释放被扣的本国渔船与船长。两国上空响起了警报。

    民主党上台后,与中国政府间的联系渠道并不通畅,唯一与中国关系比较好的前干事长小泽一郎也被最高当局勒令停止党籍反省,而在台上的人,都没有有效的渠道能与中国进行斡旋,于是所谓的正面突破意见占据主流,硬碰硬是当时日本外交的不二方针。

    与此同时,中国方面也缺少与日本的沟通渠道。与自民党各派建立的联系,因自民党下台无法发挥作用,通过一般人士的斡旋对民主党也不能起到作用。

    中国就被扣留船长交涉无果以后,恰有4位日本人因擅闯中国军事禁区被审查。双方手上都有了对方人员。同时,中国还宣布将停止向日本出口稀土等战略物资。中国方面的多管齐下,让民主党政权确实感受到了压力,不得不用政府特别方式,暗示冲绳那霸地方法院无罪开释中国船长。这场中日外交纷争以中国胜利日本服软收场。

    但是事情并没有结束,钓鱼岛撞船事件让日本财界、政界对来自中国的力量有了实际感受,一向有危机感的日本政界与财界开始联手对付中国。首先披露出来的就是日本制造业开始寻找稀土替代品,也就有了日本考察船在日本周围海底转圈勘探稀土的故事。

    同时,钓鱼岛撞船事件后,日本方面有这样的考量:现在中国是用停止稀土、扣留人员等施加压力,明天如果又遇到相同情况,还会有更加激烈的手段。这样日本所有财界、政界的领导在私下有了一个共同的认识——日本要有集体自卫权,也就是战争的主动权。

    随后,本来交流不畅的日美关系在很短的时间内被修复,中日间的小插曲为日美同盟再认识提供了一个很好的佐证。

    民主党的施政能力,以及在日本大地震时的应对,遭到了日本国民的强烈质疑,这时的日本民众开始回忆起之前自民党时代的安定生活,好在还有一个选举,正好高喊要“强化军备”“保卫钓鱼岛”的安倍(晋三)出现,日本民众毫不犹豫地把他选上了台,因为安倍是他们声音最好的代表。

    现在,日本朝野已达成共识,也就是日本一定要加强与美国的关系,加强自身国力、提高军备能力,以保卫日本的国土安全。

    回忆起来,当撞船事件发生以后,中方的组合拳虽迫使日本释放了船长,但也在某种意义上帮助了日本国内的右翼势力、安倍之流,让他们获得重新抬头的良机。有人会说就算没有撞船事件,也会有其他事件出现,但是我想说:“与其他国家保持和平时间越长,对自己国家越有利。”在国家整体利益(经济发展)前面,是否要拿出全部底牌来制衡对方,这值得好好考虑,毕竟好钢要用在刀刃上。否则就像我遇见的一位评论家所说:“一条船唤醒了日本民众认识,成为日本中兴的动力。”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