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虽然朝韩危机进入低潮,中日之间的关系却依旧持续向冷。
日本方面多次高调宣布强军计划,中国方面也宣布下水第十艘中华神盾舰并且多次召开临战级别的会议。俄罗斯媒体更是很不低调地报道,2012年俄罗斯军品销售总额高达150亿美元,比两年前几乎增长了50%,大部分增长来自于亚太地区。美国自然不会落后,去年就开始调整对亚太地区的军事产品出口政策,宣布进行“再平衡战略”,避免亚太地区出现因为中国崛起而军力失衡,这直接导致美国在亚太区域的军事产品出口迅速增加。不仅日本开始雄心勃勃的整军计划,连菲律宾这个经济持续低潮且总量低下的国家,也开始对军事产品表现出极大的兴趣。随着各国军备热情的持续升温,现在的东亚及东南亚地区,已经成为中东之外最具活力的军事产品市场。
这种情况导致整个东亚及东南亚地区出现了军备竞赛的苗头。一般而言,军备竞赛阶段是战争准备阶段必然出现的一种现象。比如,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欧洲,各国疯狂建造无畏级战列舰和各种巨炮;二战前的“虚假和平”时代,不仅纳粹德国在疯狂地扩充他的陆海空军,大洋彼岸的英美和日本也在进行前所未有的海军造舰竞赛。
如今,这种大战前的军备竞赛似乎正在今天的亚洲重演。不仅日本和中国在努力制造航空母舰、直升机母舰和神盾驱逐舰,连韩国也宣布考虑加入建造航母的行列。仅从其国防需求而言韩国并不需要航母,然而,除朝鲜之外,韩国周边国家全都拥有航母或者准航母。这次高调宣布将会筹建航母显然是因应地区形势作出的判断,属于被迫跟进航母的典型。
从韩国打算造航母这个事件基本可以看出,东亚地区的军备竞赛趋势已经无可避免,并且将会愈演愈烈。那么到底是什么带动了本轮军事竞赛发展呢?很多评论家往往将原因归咎于美国或者日本,舆论则普遍认为中国的国防发展是基于自身国防的需要,外人无权指手画脚。理论上来讲,这个论调是毫无疑问的正确。但是周边国家显然不可能随便看着力量的平衡翻转,所以自然也会对自家国防政策进行相应的调整。在这种情况下,除了自己加油,中国似乎没有什么更好的办法阻止周边国家加强军力,尽管从历史上来说军备竞赛并不是一个美好的现象。
当然,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军备竞赛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坏。传统的国际关系理论认为,军备竞赛导致战争的情况无非以下几种:
某个国家认为到了某个时间节点,自己的军备达到顶峰,而对方尚处于劣势,发动战争可以阻止对方赶上,并且获得相应的利益。德国在一战前就是基于这个判断而发动了战争,事实证明当时德国的选择是错误的。
某个国家认为自己的军备水平足以轻松获胜,并且能够通过战争获得巨大利益。二战中的日本对华侵略,就是基于这种判断。
某个国家认为自己的军备水平虽然不能获得完全的优势,但是可以通过突然发动战争而获得优势,并且因此而能够保持优势。二战中日本对美国的偷袭,就是基于这种考虑。
以上所有的开战判断,全部是某个国家基于军备上的优势或者通过开战可以获得军备上的优势而自己选择开战,这在传统武器时代是非常合乎逻辑的想法,然而这种想法在核武器时代却行不通。因为在拥有核武器的国家之间,即便对方的核武器数量高于你1000倍,你仍旧有让对方重伤的机会。在两国传统武器的较量中,如果相差太远就会被对方轻松击败,而对方的收益与损失相比却可以是微不足道。
这种武器的改变直接影响了战略决策的结果,整个冷战中苏联和美国都在进行全方位的军备竞赛,而两国却并未因此爆发战争。甚至两国在处理代理人战争的问题上,都必须极端谨慎小心,以免因此可能引发两国间的直接武装冲突。
在东亚地区,中国、朝鲜、俄罗斯都拥有核武器,日本和韩国被美国的核保护伞笼罩。军备竞赛如果发展成战争的话,虽然韩国和日本无法进行核反击,东亚的核国家却仍然很难选择在战争中使用核武器。甚至还必须考虑到,对方的核保护伞可能在紧急情况下发挥作用的问题。其中典型的情况就是,如果东亚某个小国使用弹道导弹对日本或者韩国的大城市进行突袭,那么对方很难判断这是否为一次核进攻(任何弹道导弹的发射均会被美、俄的战略武器检测网络侦查到和进行跟踪),只有等落地后才能辨别这是常规进攻还是核武器进攻。在这种情况下,日韩除了拦截之外必须做出有效的反应,那么此时美国的核保护伞将会发挥威慑的作用。至少会做出姿态宣称自己将会进行核反击,以应对可能的弹道导弹攻击。这个小国再进行下一次导弹攻击的时候,就必须考虑到可能的后果。事实上,任何核国家即便是进攻没有核武器的日本和韩国时,都必须谨慎选择自己的攻击手段,以免造成误会。
显然,在核武器的威慑力量下,因军备竞赛而升级成战争的风险其实并不大。相反,由于中日韩均为制造业大国,适量的军备竞赛其实有助于提升各自的重工业发展。苏联的解体虽然和军备竞赛有关,实际上却是自己工业结构严重失衡的结果。对于中日韩这种工业门类齐全而且军民制造业市场化的国家而言,有限度的军备竞赛并不一定是坏事。
从这个角度来看,东亚地区的军备竞赛也许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坏。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