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史》内容所载,包括传说中的黄帝时代,到明朝崇祯十七年,长达四千余年中华民族的历史,是我国最详细、最权威的一套史书。毛泽东从1952年开始到1976年,一部《二十四史》读了24年,并留下了大量评点和各种读书标记。影印出版的精装本和线装本《毛泽东评点〈二十四史〉》原貌展现了毛泽东的读史心得。彭真十分喜爱《二十四史》,早在50年代起就开始阅读。《后汉书》第二十一册(卷九十一至卷九十四)各传记赞美了后汉朝廷中的良臣和有品德的人,同时可看出后汉所以衰亡的原因。1965年毛泽东研读此册时,认为很有意义,就在封面上批道:“《后汉书》写得不坏,许多篇章,胜于《前汉》”(即《前汉书》)。“送刘、周、邓、彭一阅。”“送陈毅同志阅。”于是这册书像传阅文件一样在这些领导中间传阅,彭真当时也认真阅读了。现在《毛泽东评点〈二十四史〉》出版了,彭真的心情可想而知,他是想再认真读一下毛泽东评点过的《二十四史》。
9月下旬,彭真的秘书从发行部取回了第一批《毛泽东评点〈二十四史〉》,内容是《旧唐书》和《新唐书》,这是彭真最喜欢看的两部书,也是毛泽东评点最多的书之一。按付彦考虑,想在她父亲10月12日生日那天作为生日礼物送给他,以让他高兴。后因彭真多次询问购书办理情况,看到父亲迫不及待的心情,付彦实在沉不住气了,在与其母亲和身边工作人员商量后,决定在生日前夕提前几天把书送到她父亲手里。看到印制精美的线装本《毛泽东评点〈二十四史〉》,彭真如获至宝,爱不释手,立即拿起《旧唐书》翻阅。据他秘书介绍,彭真退休后,不顾高龄有病,仍然坚持每天看书、看报。自从拿到《毛泽东评点〈二十四史〉》后,他除了每天坚持看《人民日报》、《参考消息》和文件外,余下时间就是读这部心爱的书。因为彭真身体不好,很多时候只能躺在床上看书,十分吃力。女儿、夫人和身边工作人员从身体健康考虑,多次劝他每次少看几页,注意休息,但他时常不听,只要身体能坚持得住,拿起书就看,而且看得十分认真。尽管当时彭真已不能写字,但还不时用颤抖的左手,用红黑两种不同颜色的铅笔,在许多章节的文字旁画下了着重线。光在《旧唐书》第一、第二两个分册上就有41个筒子页上画下了线道,占两册总页数的四分之一。看到这些弯弯曲曲、时显时断的线道,我们可以看见一个重病在身95岁高龄的老人在审读历史时的顽强毅力和刻苦精神。1996年11月8日,彭真自感精神较好,在女儿和身边工作人员的搀扶下坐在椅上与老伴张洁青一起研读《毛泽东评点〈二十四史〉》,工作人员立即按动照相机快门,留下了这感人的情景。从照片上我们可以看到两位老人读书时那全神贯注的情态,他们那“活到老,学到老”,倾心追求真理和知识的精神,无不为之感动。
《二十四史》共有850册,13万页,4千多万字,彭真自知身体已不允许看完这部浩瀚的历史长卷,他对秘书说:“我已不可能看完全书,但重要的卷册我一定要看一遍。”秘书根据彭真的要求,从发行部陆续送到的书中挑选一些写得较好、毛泽东批语较多的卷册陆续分批送彭真阅读。彭真也因此争分夺秒地拼命看。遗憾的是,1997年2月9日彭真因病情恶化住进了医院,直到4月26日逝世,他不仅没有能亲眼看见《毛泽东评点〈二十四史〉》全书出齐(至5月底全书全部印制完毕),也未能实现重要卷册再看一遍的意愿,就匆匆离开了我们。彭真虽然走了,但他的光辉业绩和追求真理、刻苦读史精神将永远铭刻在我们心中。
邓小平说过:“总结历史是为了开辟未来。”江泽民最近号召全党,要学习历史,以史为鉴。历史给我们的是信心、智慧和力量。我们一定要像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那样,认真学习中华民族的历史,学习毛泽东思想,学习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紧密地团结在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承前启后,继往开来,把我们的祖国建设得更加美好富强。
(周留树)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