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名言】
每个人都不是一座孤岛。
——海明威
多个朋友多条路
1.同事能否变朋友
一个人自从来到这世上,注定就不可能孤立的生存着。小时候有父母、亲人;上了学有老师、同学;踏入社会有同事、朋友。而今天我们是讲怎么和同事相处,同事变朋友。同事成为朋友后,会给个人和工作带来许多益处。比如,更有利于满足他们建立友好亲近的人际关系的情感需要,在苦恼的时候有人倾诉,获得理解和心理上的支持。同事交往中的满足感,还可以使他们更加热爱自己的工作,促进彼此在工作上的支持和理解,在相互帮助中出色地完成各自的任务。也正因为这一点,单位领导大都努力给大家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工作气氛,希望员工成为好同事、好朋友,以便更积极、主动、高效地工作。那么同事怎样才能变为朋友呢?
2.真诚相待
我们每天有三分之一的时间都是和同事在一起的。大家互为同事,共处一室,除了一些必需的礼仪以外,让同事感受到你的真诚,也是非常有必要的。
在团队中工作,若想事半功倍,不妨多关心、体贴别人。而赞美的话总是能带给对方美好的感觉。如果你做错了事,而且给别人造成了损害,请尽快道歉。勇于认错的人所表现出来的诚恳总是能得到他人的原谅和赞赏,而且这样做会给对方留下很深的印象。
当同事需要你的意见时,不要一个劲地戴高帽,发出毫无意义的赞叹。但若是同事表示出自己非常能干,获得了上司的赏识,请诚心诚意地称赞对方的长处。当他遇到工作上的疑难时,你要尽心尽力施以援手,而不是冷眼旁观,甚至落井下石。
如果有同事无意中冒犯了你,又忘了和你说对不起时,你要抱着“宰相肚里能撑船”的心态,真心真意地原谅他,日后万一他在工作上有求于你时,要毫不犹豫地给予帮助。同时,善于原谅别人并不意味着你要盲目容忍同事出错。当同事犯错而不自知时,可以坦诚相告,让他了解到自己的失误,但要态度婉转。
3.加强沟通
工作是一大机器,员工就好比每个零件,只有各个零件凝聚成一股力量,这台机器才可能正常启动。这也是同事之间应该遵循的一种工作精神或职业操守。其实生活中不难发现,有的企业因为内部人事斗争,不仅企业本身“伤了元气”,整个社会舆论也产生不良影响。无论自己处于什么职位,首先需要与同事多沟通,因为你个人的视野和经验毕竟有限,避免“独断独行”的印象。况且,随着社会分工的越来越细,这种沟通协调也是必须的。当然,同事之间有摩擦是难免的,即使是一件事情有不同的想法,我们也应具有“对事不对人”的原则,及时有效的调解这种关系。不过从另一角度来看,此时也是你展现自我的好机会。用成绩说话,真正另同事刮目相看。
4.适当赞美
一成不变的工作容易使人变得乏味,如果你能生活中适当加点“调味”,相信会使你的工作变得多姿多采,同事间的关系也会更加融洽。比如:一句由衷的赞美或一句得体的建议,同事会感觉到你对他的重视,当然,也无形中增加对你的好感。
只要你做到上面几点,把真诚放在第一位,同事就可能变为朋友。能够做朋友的同事,往往是那些志趣相投、兴趣相近、观点相似、背景相同且没有严重利益冲突的同事。正是有了诸多的相似之处,彼此之间才能谈得来、渴望交往,才会相互关心、相互帮助,在真诚的合作和友好的竞争中共同发展。
其实同事的关系也是一种很微妙的“化学反应”,也许一件小事就能让你和他或(她)的关系很好,也可能很坏,关键是在于这个“度”。所以作为职业人的你,只有在不段的经验积累和学习中,才能更好得把握这种“度”。
【点评和建议】
同事讲求的是利益,朋友看重的是情谊。同事与朋友之间的关系,其实就是工作和感情之间的关系。人们应该在工作上讲原则,客观地处理同事之间的利益关系,在感情上要真诚,理智地把握同事之间的朋友之情。
5.让朋友多起来
你的朋友多吗?当然我们这里所说的“朋友”是一种广义上的交友,而普通朋友和我们所说的“知音”、“知已”是有所区别的。因此,我们交友要因人而宜,在坚持一定原则的情况下保持弹性。以下交友原则可供参考:
(1)没有不可交的朋友
如果你对一个人看不顺眼,或与他话不投机,但这个人并不一定是“小人”,他们也有可能成为对你有所帮助的君子,如果你一律拒绝,将来未免感到可惜。也许你会说,一个人话不投机、又看不顺眼,自己还要装出副样子去“应付”,这样做人做事未免太辛苦了。是的,这样是有一点你让你觉得委曲,但一个人要有一点这样的功夫,并且还要不让人感觉到你是在“应付”他们。要做到这样,只有敞开自己的心胸,主动去接纳他人。
(2)相逢一笑泯千仇
如果他人因为某事得罪了你,或者你曾得罪过别人,双方心里确实有点不愉快,但绝对没有必要结仇;如果你觉得有必要,应主动化解僵局。俗话说,不打不相识,有了这次相交,也许你们会因此成为好朋友,或者关系不再那么僵化,至少你少了一个潜在的敌人。很多人就是难以做到这一点,因为他们就是拉不下脸!其实只要你放下自己的架子,采取主动的态度,你的这种气度会赢得对方的尊敬,因为是你先给了他面子。如果他还是故作高姿态,那是他的不对!不过化解僵局要找一个合适的场合和时机,也就是说要有个借口!
(3)不是对手就是朋友
有些人奉行一个原则,“不是朋友就是对手”,如果这样,敌人就会一直增加,朋友一直减少,最后让自己变得孤立;应该改变一个原则,“不是敌人,就是朋友”,这样朋友就会越来越多,敌人越来越少!
(4)放下你的身价
身价是交朋友的一大阻碍,也是树敌的一个原因,你千万不要以为你是博士,就不去与日俱增一个勤杂工,在交朋友这件事上,这种自我标榜的身价会使交不到真心的朋友!
【点评和建议】
如果你做到了上述弹性交友的法则,你就不用担心自己交不到朋友,不用担心自己的路走不通。
6.如何与朋友交往
朋友,是人际关系中甚为重要的交际对象,有的人与朋友交际有始无终、半途而废;有的甚至反目成仇、相互暗算、攻讦。其实,说到底这都是没有掌握与朋友成功交际的技巧。那么,如何与朋友成功交际呢?看看下面这些对你可能有帮助。
(1)倾听朋友诉说
作为朋友,你要学会倾听。当你的朋友遇到挫折、碰上烦恼,她便要找一个发泄情感的对象,而你作为朋友,能够真诚、耐心地倾听对方的诉说,就是为朋友开了一个情感的发泄口。朋友在向你诉说的过程中,你不仅要耐心地倾听,而且时不时地插上一两句富有情感的安慰话,或为朋友出出点子、想想法子,所谓的出谋划策。
(2)在最需要时出现
面对鱼龙混杂的社会、变化多端的自然,谁也不能保证自己万事周全不求人,谁也不夸口自己终身无危难,因此,人们遇到难处总渴望得到别人帮忙。所以,作为朋友,在别人需要你帮助的时候,一定要及时到场并真诚地伸出手去帮朋友一把,使朋友渡过难关。
(3)往来要有“度”
中国有句极富哲理的话叫“物极必反”。生活中,任何过头的东西都会,走向它的反面。朋友之间的交际也是如此,过往甚密,反容易出现裂痕:而把握适中的度,才能使朋友的友谊成为永恒。这是因为,每个人无论在文化、道德、性格、处世态度、做事潜能,及至家庭情况等方面都会存在差异,这种差异的大小,有时会与朋友间的交际频率成正比,即交际越频繁、越过密,拉得也就越大。所以,朋友间的交往,无论是相处的时间次数、距离等等,都要保持逢到分离,才能达到“意犹未尽、情犹未了”的意境。
(4)敢于说“不”字
朋友之间常常有事相托相求,这是正常的。但也有的人相托相求的事常常超出原则范围和客观现实。比如:有的朋友托你办的事超出了你的主办承爱能力,是你无能为力的;还有的朋友托办的事是违反法律法规所规定的……如果遇到此类情况,作为朋友,你应该果断地说一声“不”。
(5)留有自由时空
人们跟朋友交际,是为了加深友谊,但朋友除你这外还可能另有交际圈。因此,你首先要允许朋友跟与你意见不合的人交际。当你发现朋友另外所交的人正是跟你曾有磨擦的人时,你应该宽宏倘若你对此眼里容不得沙子,去责怪朋友,那么,朋友将左右为难。其次,不可将朋友的交际半径仅仅局限在你的空间里。如果你不管别人乐意不乐意,客观上允许不允许,都把朋友“缚”在你的身边,只能适得其反。
【点评和建议】
交友得法,交友有道,友谊长久,反之,朋友之间的友谊会如同昙花一现,稍纵即逝。但愿人人都能掌握科学的交友方法,进而使你我与朋友的友谊地久天长、永葆青春。
结识陌生人
1.人脉即财脉
麦凯大学毕业后找工作,当时的大学毕业生很少,他自以为可以找到最好的工作,而结果却是差强人意。好在麦凯的父亲是位记者,认识政商两届的一些重要人物,其中有一位叫查理·沃德。查理·沃德是布朗比格罗公司的董事长,而他的公司是全世界最大最好的月历卡片制造公司。四年前,沃德因税务问题而服刑。麦凯的父亲觉得沃德的逃税一案有些失实,于是赴监狱采访沃德并写了一些公正的报道。沃德非常感激他的那些文章,他几乎落泪地说到,在一些不实报导之后,麦凯最终写出了公正的报导。出狱之后,他便问麦凯的父亲是不是有一个儿子。
“在上大学。”麦凯的父亲说道。
“什么时候毕业呢?”沃德问。
“他刚从学校毕业,现在正在找工作。”
“噢,那太好了,假如他愿意的话,就叫他来找我吧。”沃德说。
麦凯第二天就给沃德的办公室打电话,刚开始秘书不让他见,提了三次父亲的名字他才得到与沃德通话的机会。
沃德说:“明天上午10点钟你直接到我办公室面谈吧!”第二天,麦凯如约而至。不想招聘变成了聊天,沃德兴致勃勃地聊麦凯父亲的那一段狱中采访。整个过程当中都非常轻松快乐。
谈了一段时间过后,他说:“我想派你到我们的‘金矿’工作,就在对街品园信封公司。”
谁也没想到在街上闲逛了一个月的麦凯,现在站在铺着地毯、装饰得非常好的办公室内,不仅顷刻间有了一份完美的工作,而且还是个“金矿”工作。所谓“金矿”也就是薪水和福利最好的单位。
而且那不仅仅是一份工作,更是一份事业。42年后,麦凯还在这一行继续寻找那个捉摸不透的“金矿”,他成为全美著名的麦凯信封公司的老板。
麦凯在品园信封公司工作过程中熟悉并掌握了经营信封业的流程,懂得了如何操作模式,学会了推销的技巧,并且积累了大量的关系资源。这些关系成了麦凯成就事业的关键。
麦凯说到:“感谢沃德,是他给我一份好工作,创造了我所成就的事业。”
这就是《人脉即财脉》一书中世界一流关系资源专家麦凯如何利用关系来推销自己,然后又找到理想工作的例子。
【点评和建议】
成功就是70%的人脉+30%的知识,全世界最成功的人都是人脉关系最好的人。
2.与陌生人相处
生性腼腆的小葛参加了一个论坛的版聚,因为是第一次参加这样的活动,小葛一直不敢主动和人打招呼,尤其是在都是陌生人的情况下,她更加紧张了。为了消除紧张,小葛决定去拿一杯饮料喝。“那杯饮料是含酒精的,你不一定喝得了。”小葛刚拿起一杯饮料,就听到有人这么对她说,她回头就看到一个女孩端着一杯果汁对她微笑。“喝这个吧,女孩子多喝果汁对皮肤很有好处的。”“谢谢,你很了解嘛。”“还好,我经常参加这样的活动。”
就这样,小葛和这个叫小郑的女孩开始了聊天,并成了好朋友。经过这件事之后,小兰与人交往也有了进步,因为她知道要打破与陌生人之间的障碍,最好的办法就是主动打破僵局。
怀特曼说过:世界上没有陌生人,只有还未认识的朋友。
害怕陌生人的心理每个人都有,只有懂得做到毫无拘束与人结识,才能扩大朋友圈子,使生活更加丰富起来。其实,你之前从来没有见过的人,往往能帮助你认识自己。因为一般人可能不会对熟人说出最想说的心里话,却常常会对陌生人说出一些从未说过的话,把陌生人当作重新认识自己的一面镜子。而且你一生中的朋友,有哪一个不是从陌生人而来的。
你应当时常走出自己的小圈子,去结识更多的朋友。许多亲密的友谊,工作机会,甚至爱情都可以从同一个与你以往的朋友风格迥异的陌生人第一次会面中蕴育而生。不要因为置身在不认识人的圈子里面感到拘谨。不用害羞,你可以用闲谈的方式开始,比如:“今天我很高兴来这儿。”慢慢地你们就会了解对方并拥有更多话题。
曾经有人说,谈论天气是最好的办法,但事实上这却是最不实用的一招。一个人说:“今天天气不错。”另一个人则回答:“是啊,是不错。”话题就无法进行下去了。最好的办法就是用提问的办法,比如以“如何”、“怎么样”、“为什么”之类的词语提出问题。以“你最近身体或工作怎么样”等问题展开话题,远比以“天气”为话题适合多了。
要注意的是,在与陌生人第一次交流的时候,一定注意避免谈及生活和家庭琐事的话题,还有和你自己有关的话题,虽然这些话题能成为你的谈资,却无法引起对方的兴趣。与陌生人一次良好的沟通,不仅会对你产生影响,还可能因为意气相投,让陌生人成为朋友。
【点评和建议】
主动是打破与陌生人初次见面僵局最好、最直接的办法;无意是与陌生人初次见面时的一种技巧的沟通方式;提问可以算得上是打破初次见面僵局最简单的方式了。
3.掌握方法奏奇效
怎样才能在各种环境里都能轻松自如地与任何人交往,怎样才能很快就与陌生人交上朋友?美国总统罗斯福就有这种本领。
一次宴会上,罗斯福看见席间坐着许多陌生人,如何使这些陌生人成为自己的朋友呢?他找了个熟悉情况的记者,从他那里把自己想认识的陌生人的名字、兴趣、爱好、专长等情况打听清楚,然后主动走过去,叫出他们的名字,谈论他们所感兴趣的事。此举大获成功,一下子就赢得了他们的心,前一分钟还互不相识,转眼间就成了很好的朋友,成了罗斯福竞选总统的有力支持者。“先了解对方”,“谈对方感兴趣的事”,是罗斯福成为交际高手的最大秘诀。他每每与陌生人交往前,都要想方设法了解对方的兴趣,甚至专门花费时间阅读、研究来访者感兴趣的题目,因而,他不管与谁都能谈得来,都能成为朋友。
前苏联长篇小说《大学生》的主人公塞尔盖伊也有着广交朋友的本领。他的做法跟罗斯福很类似:他跟一些人大谈特谈足球,跟另一些人文诌诌地讨论语言学上的问题,又讲些生动的战争故事给年青小伙子听……对不同的人,采用不同的谈话内容,但有一点完全相同——都谈对方感兴趣的东西。这使他获得了极大的成功,每个人都喜欢他,他跟许许多多的人都交上了朋友。
“谈对方感兴趣的事”,对方必然喜欢谈。古人说:“话不投机半句多”。只要抓住了对方的兴趣点,不仅不会“半句多”,而且会千句也嫌少,越谈越投机,越谈越相好。
谈对方感兴趣的事虽然只是一个简单的方法,但一经使用,就能带来如此奇效,可见方法的神奇威力!
【点评和建议】
交际,不仅需要友善、真诚的态度,而且需要正确、有效的方法。如果能够熟练掌握、切实运用交际的种种方法,你一定会在交际上获得很大的成功!
亲君子远小人
1.交什么样的朋友
孔子的《论语》中关于交友的论点就不少:“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损矣。”西方学者西塞罗、蒙田、培根、爱默生等也有不少关于交友的高论。到了当代中国,朋友更是“兴旺”,什么文友、商友、学友、棋友……派生出这么多的友,恐怕也是现代社会强调分工的烙印。年轻朋友则更喜欢创新,觉得“哥们”不定期不够味,再加上个“铁”,似乎表明现代人之间的友谊犹如铜墙铁壁、坚不可摧。
朋友有许多种,有同性朋友,有异性朋友,有老少朋友。有一种朋友叫忘年交你知道吗?就是忘记年龄的交往,所谓老少朋友。还有一种叫生死之交,可谓朋友到了极点。
交什么样的朋友,是人生一个重要问题。“是以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自芳也;与恶人交,如入鲍鱼之肆,久而自臭也。”朋友常常能改变你的方方面面,所以选择朋友一定要慎而又慎,以正直、诚实、互相帮助为标准。真正的朋友不可能是一好百好,而是包含着互相勉励、规劝、批评与自我批评,朋友之间坦诚相待,不护短、不妒长,在大是大非问题上不迁就,这样才能对双方有益,从而友谊才能天长地久。要注意的是,友谊是不能“透支”的,朋友之间重在给予,又不是索取。如果一心想从朋友那儿得到些什么好处,那其实只是利用,而非友情。更为重要的是,友谊就像沙里淘金需要长时间的洗炼,只有经得时间考验的友谊才是最难能可贵的。“死生贫富转换之际而始终不渝者,知已也。”愿我们的人生中多一些真正的朋友。
庄子曰:“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亲,小人甘以绝。”友谊因为淡所以才不腻,才能持久。
不管哪种朋友,朋友之间讲的是友情,是理解,理解才能宽容,宽容的待对方,朋友间感情就自然产生了。什么样的人能成为自己的朋友乃至于知心朋友呢?一个人要善良,这是本性,不善良的人不能成朋友;一个人要有诚信,这是素质修养,诚实有信,没有诚信的人不能成为朋友。与没有诚信的人交朋友,早晚把你卖了。
作为朋友,要站在他人的角度上想问题,真情就会产生了。人与人之间确有没有被污染的情感,真正的友谊、友情是存在的,那要看你怎么去栽培,怎么去浇灌了。
【点评和建议】
相识、相知、知己的朋友,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以诚相待,就能到达理想的彼岸。
2.远离不良的朋友
一只虱子常年住在富人的床铺上,由于它吸血的动作缓慢轻柔,富人一直没有发现它。一天,跳蚤拜访虱子。虱子对跳蚤的性情、来访目的、能否对己不利,一概不闻不问,只是一味地表示欢迎。它还主动向跳蚤介绍说:“这个富人的血是香甜的,床铺是柔软的,今晚你可以饱餐一顿!”说得跳蚤口水直流,巴不得天快黑下来。
当富人进入梦乡时,早已迫不及待的跳蚤立即跳到他身上,狠狠地叮了一口。富人从梦中被咬醒,愤怒地令仆人搜查。伶俐的跳蚤蹦走了,慢慢腾腾的虱子成了不速之客的替罪羊。虱子到死也不知道引起这场灾祸的根源。
在你的生活中,特别是在你为成功而奋斗之初,你可能需要寻求朋友,但是,你要注意,不要结交那些对你有害无益的朋友。
我们的环境和朋友,对我们的一生有莫大的影响,可以说,交上怎样的朋友,就会有怎样的命运。
因此,在选择朋友时,你要努力与那些乐观向上、积极取心、品格高尚和有才能的人交往,这样才能保证你拥有一个良好的生存环境,获得好的精神食粮以及朋友的真诚帮助。相反,如果你择友不慎,结交了那些思想消极、品格低下、行为恶劣的人,你会陷入这种恶劣的环境难以自拔,甚至受到连累,成为无辜受难的“虱子”。如果你不慎交上了坏朋友,应该采取敬而远之的态度。
交友大有学问,那么,要与什么样的人交朋友呢?
(1)懂得自尊自爱的人。因为一个人如果不自尊,便无法尊敬别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假使我们所结交的朋友都是懂得自尊自爱的人,相信大家都会互相尊重的。
(2)身心健全的人。与身心健全的人交朋友,不仅可以使自己得到别人的尊敬,而且也可以促进自己的身心健康,提高品德修养。
(3)有自尊心的人。通常都有很强烈的个人主义意识,不喜欢轻易附和别人的意见。但其具有诚实的本性,不仅能忠实于自己,也能忠实于朋友。
【点评和建议】
选择朋友一定要谨慎!地道的自私自利,会戴上友谊的假面具,却又设好陷阱来坑你。
3.交君子防小人
道德只宜律己,难以治人,道德的效果在感化,但是人的品流太复杂,每个人的动机太复杂,不感无化待如何?感而不化又待如何?
从前有一位圣者率领门徒出国考察,来到某个地方,这地方本是一个国家的首都,可是这个国家早已灭亡了。
这位圣者是研究兴亡治乱的专家,他立即展开调查访问。他向一个年纪最大阅历最多的人请教:“贵国为什么会灭亡?”
老者摇头,叹息。
圣者在一旁温顺地等着。
弟子们在圣者背后肃立着。
良久,那老者说:“亡国的原因是:国君用人只肯任用道德君子。”众弟子愕然。
良久,那老者慢吞吞地说:“好人没办法对付坏人。”
人心向善,不是天生的,而是“被迫”的,因为只有如此,才能更好合作,每个人都能从中得到利益。可是这种群体利益与每个人的利益并不总一致,所以才不断有人钻空子损人利己,而我们这个世界又总有空子让人来钻。
有一句老话讲:宁可得罪十个君子,绝对不得罪一个小人。因为君子做事光明磊落,讲究公平竞争,即使与你为敌,也不会、更不屑耍弄下三滥的阴谋诡计。而小人则不择手段,斩尽杀绝。从这个意义说,君子斗小人难免吃亏。
【点评和建议】
我们都该做君子,因为只有君子能成就大事;我们也都该防小人,因为小人能败坏大事。因为败坏一件事要比做好一件事容易得多。当你全力以赴成就你的事业时,“当心小人”应该是你时时应谨记在心的律条。
4.慎交友交益友
明代苏浚在《鸡鸣偶记》中曾把朋友分为四类:畏友、密友、昵友、贼友。“道义相砥,过失相规,畏友也;缓急可共,死生可托,密友也;甘言如饴,游戏征逐,昵友也;利则相攘,患则相倾,贼友也。”
英国大文豪莎士比亚说:“有很多良友,胜过有很多财富。”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也说:“世间最美好的东西,莫过于有几个头脑和心地都很正直的严正的朋友。”的确,友谊是人生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人在一生中,诸类朋友或多或少都会有一些,但真正可贵的是纯洁、高尚的友情。纯洁的友情千百年来被人们传诵,它和亲情、爱情交相辉映,成为人生绚丽多彩的光环。陈毅同志诗云:“一喜得帮助,周围是友情。难得是诤友,当面敢批评。”真诚的友情贵在坦诚相见、共勉共励。需要警惕的是以利相交的“贼友”。贼友貌似肝胆相照、休戚与共,实际上是拖人下水,谋利自肥。尤其对领导干部而言,交友要有原则,要慎重,不能良莠不分。“与邪佞之人相交,似入墨池,身上必染污迹。与端方之人相交,如临雅境,心地必受薰陶”。
现实生活中,有些人为达到自己的目的,往往采取“迂回侧击”的办法,跟领导交“朋友”、结“干亲”,以此进行“公关”。有些人为了“背靠大树好乘凉”,不惜以重金开路,或用美色投某些干部所好。俗话说:“物必自腐而虫后生。”有的领导干部禁不住“朋友”的诱导,放松了警惕;思想上一旦溃口,就会做出违背党纪国法的事情,一发而不可收拾。一些领导干部利用手中权力为那些“朋友”和“干亲”大开“绿灯”,谋取私利,从而陷入行贿者早已挖好的陷阱中,身败名裂,这样的教训值得牢牢记取。
【点评和建议】
交友不仅反映个人的兴趣爱好,也反映一个人的人生观、价值观。清末名人曾国藩曾说过:“一生之成败,皆关乎朋友之贤否,不可不慎也。”
获得朋友
1.心胸宽则朋友来
宽宏大量,与人为善,宽容待人,能主动为他人着想,肯关心和帮助别人的人,则讨人喜欢,被人接纳,受人尊重,具有魅力,因而能更多地体验成功的喜悦。
李义琰曾为唐朝宰相,他的住所没有像样的房舍,他的弟弟为他买了建房的木料。李义琰知道这件事后,对弟弟说:“让我担任国家的宰相,我已经感到非常惭愧,怎么可以再建造好的房舍,从而加速罪过和祸害的到来呢!”他的弟弟说:“担任地方丞、尉官职的,尚且扩建住宅房舍,你位居宰相,地位这么高,怎么可以住在这样狭小低矮的宅舍中呢?”李义琰回答:“人们希望中的事情很难完全实现,两件事物不可能同时光临。已经处在显贵的官位,又要扩展自己的居室宅舍,如果不是有美好的品行,必然遭到祸害。”他最终没有答应建房。
李义琰作为一朝宰相,非常注重自己的品行,他清廉,不贪婪。历数人类历史上所有才华横溢、成就显赫的人物,莫不具备博大的胸襟、高尚的品德、远大的理想和悲天悯人的情怀。没有这些做根基,要想成就一番大事业,很难。做事,归根到底还是做人的功夫,也就是首先要拿自己当一个高雅的、文明的、有觉悟的、有道德的、有所不为的人。比如经商,成功的商人离不开诚信起家,靠投机取巧、坑蒙拐骗,骗得了一时,骗不了一世;做人或做事,越做到最后,较量的是真魂魄和纯粹的人格,所有的机巧、模式、面具都派不上用场,所有虚伪、不负责任、朝三暮四、贪婪、任性、刻薄、骄纵、矫揉造作,都与成功者的品性无缘。社交更是如此,一个刻薄、自私、贪婪、任性的人在社交场上是不受欢迎的。
微软副总裁李开复博士曾经说:“我把人品排在人才所有素质的第一,超过了智慧、创新、情商、激情等,我认为一个人的人品如果有了问题,这个人就不值得一个公司去考虑雇用他。”
要我们常听说:孔子所说的“仁”,含义非常广泛,总体上说是以人为本,包括恭、宽、信、敏、惠五种品行和智、勇、忠、恕、孝、弟六项基本要求。
恭:恭敬、恭谦,端庄而有礼貌,要求人们既谦逊又自重。“恭则不侮”,意思是庄重就不会遭到侮辱,或只有自重才能赢得别人的尊重。
宽:宽容、宽厚、广博。人世间不如意事之八九,应有大海般的胸襟。“宽则得众”,否则,人们无法与你相处。
信:诚实有信,信任别人也让别人信任你。往深处说,还指信仰,人必须有信仰,有信仰做人才会有原则、有戒律。
敏:敏捷、聪敏。“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敏则有功”,只有勤奋聪敏的人,才有可能获得成功。骄狂的人不“敏”。
惠:恩惠、仁慈。乐于给人以便利,才容易得到他人的帮助和拥戴。所谓互惠互利,就是这个道理。
以上为五种品行要求,但光有品行是不能称之为“仁者”的,真正的“仁者”还必须具备实实在在的东西。儒家文化的深刻性及实用性,在此也就体现出来了,务虚不行,空谈更不行。
智:智慧、智谋,泛指知识,技能,以及对人对事本质的认识能力和辩析能力。
勇:勇敢、勇气、勇于行动。有胆有识,不怕危险和困难,勇于尝试和进取,方显英雄本色。“仁者必有勇”,输得起才能赢得下,不敢行动的人是不会有出息的。
忠:忠诚、忠义,这是贯穿孔子学说的主线和基础,要求人们“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意思是尽自己的能力帮助他人实现理想和目标,并以此来实现自己的理想和目标。当我们想在社会上闯一番事业的时候,一开始,你只有通过“忠”来取得别人的信任,因为这时候你一无所有,只有当别人信任你之后,你才有可能获得发展的空间和有力的帮助。而这才恰恰是你最要的。如果一上来就不忠不义,贪图小利,人们像防贼一样防著你,你还会有机会吗?
恕:宽恕、原谅,设身处地为他人著想。这是“宽”的具体运用。什么事都“宽”不往心里去,那不现实。只有“恕”,努力承受下来并自我消化。这是一种坚韧和强大,必须具有非凡的意志力才能实现。
孝:孝顺、善事父母。中国传统伦理道德最重要的标准之一。
弟:兄弟、弟子。一方面要像兄弟般对待我们周围的人,“亲亲为大”即亲近亲人,一方面要像弟子般向人请教,主动将自己摆在下风“三人行,必有我师”,这是极为实用的处世哲学。
总之,仁者是种很高的人格境界,真正的仁者,敢于为理想和事业牺牲一切。“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只有成为一个仁者,才能“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仁应该是每个人毕生追求的目标和信仰。
【点评和建议】
求仁的道路并不渺茫,一是靠自己修炼“为仁由自己”;二是要“克己复礼”使自己的言行符合社会道德规范;三是要忠恕,乐于助人并以度人,尽忠尽义。
2.雪中送炭存人情
三国争霸之前,周瑜并不得意。他曾在军阀袁术部下为官,被袁术任命当过一阵小小的居巢长,一个小县的县令罢了。
这时候地方上发生了饥荒,年成既坏,兵乱问又损失不少,粮食问题日渐严峻起来。居巢的百姓没有粮食吃,就吃树皮、草根,活活饿死了不少人,军队也饿得失去了战斗力。周俞作为父母官,看到这悲惨情形急得心慌意乱,不知如何是好。
有人献计,说附近有个乐善好施的财主鲁肃,他家素来富裕,想必囤积了不少粮食,不如去向他借。
周瑜带上人马登门拜访鲁肃,刚刚寒暄完,周瑜就直接说:“不瞒老兄,小弟此次造访,是想借点粮食。”
鲁肃一看周瑜丰神俊朗,显而易见是个才子,日后必成大器,他根本不在乎周瑜现在只是个小小的居巢长,哈哈大笑说:“此乃区区小事,我答应就是。”
鲁肃亲自带周瑜去查看粮仓,这时鲁家存有两仓粮食,鲁肃痛快地说:“也别提什么借不惜的,我把其中一仓送与你好了。”周瑜及其手下一听他如此慷慨大方,都愣住了,要知道,在饥馑之年,粮食就是生命啊!周瑜被鲁肃的言行深深感动了,两人当下就交上了朋友。
后来周瑜发达了,当上了将军,他牢记鲁肃的恩德,将他推荐给孙权,鲁肃终于得到了干事业的机会。
人对雪中送炭之人总是怀有特殊的好感。一位朋友说:“我有一位朋友,我每次需要帮助的时候,他一定出现。例如:我有急事需要用车或上班迟到时需要用车,只要我打个电话,他一定到,可以说每求必应。事情一过去,我们又各忙各的。到过年过节的时候,我总是忘不了给他寄一张贺卡,打传呼给他拜个年。”
我们生活在一个全新的现代社会,友谊的内涵变得丰富、深刻,但是朋友的重要仍是非常明显的。当你有困难时,如果得到了朋友的帮助,你会领略到友谊的真谛:朋友应该出现在你最需要的时候。
做人情,就好像你在往银行里存款,存得越多,存得越久,利息越多。
【点评和建议】
对身处困境中的人仅仅有同情之心是不够的,应给以具体的帮助,使其渡过难关。别人有难处才需要帮忙,这是做朋友最起码的常识。
3.友谊长存靠信赖
有一个富翁为了测验别人对他是否真诚,就伪装患病而住进医院。测试的结果,富翁却感到非常沮丧。
“很多人来看我,但我看出其中许多人都是希望分享我的遗产而来探病的。经常和我有来往的朋友都来了,但我知道他们不过是当作一种例行的应酬。”
“有一个从前欠我许多钱的人也来了,但在来看我之前,他已把所欠的钱还给我了,所以他在病床前很自负地说:‘先生,我是还清了债才来看你的。’所以我认为,这人是为了争一口气而来的。”
还有几个平素与我不和的人也来了,但我知道他们只是乐于听到我病重,所以幸灾乐祸地来看我。
“有一个和我素不相知的人也来了,他说久仰大名,得悉阁下有病,特来探问,谨祝早日健康。这人不外是为了好奇,所以就来看我了。”
富翁的的测验是完全失败的。
现在很多青少年在人际交往中存在的一个问题就是对他人难以信任,认为他人都是心怀叵测,不可相信的。在朋友交往中,诚实是相互信赖和友好交往的基础。知心朋友和牢固的友情是通过真诚相处而获得的。只有诚实对待对方,才能赢得对方的信赖,才会使友谊长存。
总结一下富翁失败的经验不难想到:我们为什么苦于测验人对自己的真诚?测验一下自己对别人是否真诚,岂不更可靠?其实我们并无权去苛求别人。挑剔别人的缺点总是容易的,然而在这之前先反省一下自己吧!
我们每个人所渴望的关心和爱护,所希冀的理解和友谊,所需要的尊重和承认,都只有在他人那里才能得到。没有他人对自己的期待、信赖、友情与尊敬,我们就无从获得我们所需要的安全感、幸福感和成就感,我们的存在也会失去价值和意义。
因此,在与人交往中,疑虑重重,惟恐上当受骗。有些居心不良的人固然是要防备的,但毕竟是少数,不能因此连朋友也拒之千里。过分的狐疑、猜忌、不信任,会使人难于交友,无法形成相应的人际关系,在这种氛围中工作学习都会受到影响,个人心理压力也会很大。
【点评和建议】
为了获得精神上的情感上的满足,就要学会与他人和谐相处,要学会调节自己与他人的关系。形成良好人际关系的一个重要条件就是信任。人的感情沟通是同质的:爱引起爱,嫉妒引起嫉妒,恨引起恨。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