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促进工作的顺利进行和公司事业的发展,一定要与周围人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其中包括上司、前辈、同事、客户等与自己工作有关的人。
当你所从事的工作是学生时代就向往的,那就更要珍惜这份来之不易的工作。在工作中,如果处理不好与上司、前辈之间的人际关系,那你每一天的工作都不会愉快。好不容易进入了向往已久的大公司,却因人际关系处理不好而被公司辞退,这在年轻人当中是常有的事。那么,所谓的“人际关系处理得好”“人际关系和谐”指的是什么呢?
在私人关系上,人与人之间关系好得像一家人是人际关系和谐的标志。可是,在公司里的人际关系如果只是这样的话,是不充分的、不全面的。公司里的人际关系主要是通过工作建立起来的,主要是指工作上的人际关系。公司里的人际关系和谐主要是指彼此之间在工作上能同心协力、相互合作,一起向着共同的目标奋斗,更有效地完成工作。
如果自己在工作上经常出错,经常给别人添麻烦的话,即使原来人缘再好,时间长了,上司也会对你失去信任,别人也会渐渐地远离你、疏远你。而你也会生起诸如“最近课长对我很冷淡”、“要是我们课长再有一点人情味就好了”等偏狭的不满了。工作的目的就是高效率地实现公司的既定目标。不管是在哪家公司,如果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不与有效地完成工作、实现公司的奋斗目标相协调的话,那就毫无意义可言了。实际上,公司里充满生机与活力,人际关系和谐,职员自然干劲十足高效率地工作。相反,不可能有经济总是出现赤字而大家关系和谐融洽、有家庭氛围的公司,也绝对不能有这样的公司。
把握好上下级和平级的关系
若是在学生时代,可以只选择与自己兴趣相投、性格相合的人交往。可是进入公司,成为社会人后绝不能这样做。不能随心所欲地说:“我不喜欢那个上司,给我换个工作。”“我和那个前辈合不来,请一定要解决一下这个问题。”即使和对方合不来,也必须在一起工作,因为这是公司,不是学校。在公司里,与上司、前辈、晚辈是“纵”的关系,与同事是“横”的关系。从个人方面来说,当然是以“横”的关系为主。可是在公司里只注重“横”的关系是不够的。因为从工作方面来说,“纵”的关系更为重要。所以,一定要把握好“纵”与“横”的关系,这样才能够顺利、愉快地工作。
在公司里,不光有与自己同龄的人,还有比自己年长的、年轻的,与自己职位不同、经验不同、立场和责任不同的人。在这些人中,当然会有与自己观点不同的人。不要认为努力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可笑的,而应该将其看作是必须的;即使自己觉得无聊,也必须那样做,因为公司是一种组织。另外,也正是因为公司由各种各样、各不相同的人组成,公司才会充满生机与活力,才会顺利地实现公司的目标。
那么,怎样才能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呢?首先认识到公司的有趣之处就在于能接触到各种各样的人。在没有上班工作之前,所结交的人范围是极其有限的。所结交的只是身边的几位同龄人。正是由于进入公司方得以和不同年龄、不同职位的人广泛接触,方得以锻炼自己,不断提高自己。所以,与其为人际关系而烦恼,不如把这看成是扩大自己视野、增长见识的好机会。怀着这样的心情和他人交往,自然能和别人和睦相处。最重要的是,工作起来也会很愉快。
和上司相处的要点
关于与上司、前辈、同事、晚辈相处的方法,将在后面做详细的介绍。在这里,先对人们的一些基本想法与心理进行一下探讨。
首先要探讨一下与上司相处的基本原则与方法。首先要说的一点是,上司和你一样,也渴望与人交流。
在这里所说的交流,不光是指工作方面的,也包括个人方面的交流。在工作方面,进行报告、磋商等方面的交流就不用说了。除此之外,上司也想了解一下有关你个人方面的问题。比如:对一些事情的看法、工作以外的生活情况等。因此,自己要尽量把握住机会,让上司了解一些你个人方面的情况。这对你与上司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来说是很重要的。
在公司里,一定有人怀有这样的想法。比如“在工作的场合,为什么一定要说一些个人方面的问题呢?”“在公司里,只要把工作出色地完成了不就可以了吗?”从某方面来说,怀有这样的想法是正确的。可是,若只是认真地工作,只是交流工作方面的情况,不进行个人方面的交流,反而会使你与上司之间的人际关系变得不合谐、不融洽。
在认真完成工作、很好地进行工作方面的交流的基础上,可以说进行个人方面的交流是一种润滑油,是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关键。
“私事和工作毫无关系”的观点是错误的可以肯定地说,向上司传达工作以外的情况是非常重要的。爱说一些私人话题的上司,在工作上也易于和他进行交流(报告、磋商)。相反,不爱说私人话题的上司,与他之间的工作交流也不容易进行。
“今天真暖和”“课长,你今天系的领带好漂亮!”“部长,昨天您真了不起!”这些私人话题可以说和工作没有任何关系。可是,正因为先说了这些私人话题,工作上的交流才得以顺利地进行。
积极参加公司举行的各种活动
要想和上司顺利地进行交流,应该要充分利用好午休时间或举行宴会的时机。比如利用出席宴会等的时机,试着和上司谈一些工作以外的话题,说不定会发现以前自己认为难以接近的上司的令人意想不到的一面,从而改变了过去对上司的看法。最近,不顾参加公司内部的集体旅行和不愿出席公司举行的宴会的人比较多。他们忽略了一点,那就是这些场合正是和上司交流的绝佳机会。
“为什么非得在休息日的时间举行集体旅行呢?”“休息日的时间是属于自己的时间,我才不去参加宴会呢!”若这样想、这样做的话,就会失去和上司交流的极好机会。如果想和上司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就应该积极参加公司举行的各种活动。可是,有人在酒席上和上司谈得很投机,第二天就自以为和上司关系很不错,而说出或做出一些失礼的言语行为,这样就不好了。即使自己和上司非常知心,也不要忘了上司和部下的严格界限。
比如,在上司请客的时候,因为自己是部下,不要认为上司请客是理所当然的,而要在当时或第二天上班时真诚地向上司致谢。认为上司已经喝醉了,向他致谢他也不会记得,而没有向上司致谢是非常错误的,这样你和上司之间很可能会产生裂痕。不仅在当时要向上司致谢,而且在第二天上班时也应该立刻向上司表示感谢。比如:“课长,谢谢您昨天的盛情款待。”“部长,昨天真是谢谢您了。”也许上司表面上表现得毫不在意,其实他心里感到非常高兴。所以,真诚的致谢是必不可少的。
和前辈相处的要点
作为晚辈要主动争取工作。
接下来,谈一谈在公司中与前辈相处的基本原则。
前辈和上司不同,前辈与自己没有职位的差距。前辈与自己的差别不是年龄的不同,而是进入公司时间长短和工作经验多少的不同。在自己的前辈中,也许会有比自己年纪小的前辈。前辈与晚辈之间没有大学生运动会上划分为大一、大二、大三、大四那样的具体严格。虽然如此,作为晚辈,意识里也一定要经常记着自己是晚辈。
比如,在上司交给前辈一件工作时,作为晚辈如果想帮忙的话,就要试着问:“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吗?”或者在上司说“谁干都可以,把这件处理一下”时,自己要抢着说:“我来做吧!”这样的主动姿态非常重要。相反,“他虽然是前辈,可年龄与自己没有什么差别嘛!”我也正忙着嘛!什么事都要由晚辈做不是太可笑了吗!这样想、这样做的话,你和前辈的人际关系是不会很好的。
在工作上经常给予自己提醒和警告的多是前辈。前辈提醒和警告自己时的说话方式和态度,自己当时可能难以接受。可是,前辈能直接给予提醒已是很难得的了。
前些天,我有幸与一位有名的作家谈话,他以前是某个有名的月刊杂志的编辑。他在回忆自己做编辑的时候说:我非常怀念那个严厉的前辈。一般的前辈在你稍微出错的时候会说:“年轻人嘛,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或“工作经验少嘛,出错是难免的。”只有那个前辈叱责我说:“笨蛋!重做!做到好为止!”当时我很生气,为了证明自己并非无能,为了要干出点成绩来让那个前辈看看,我就拼命地工作。现在回想起来,那个前辈的严厉对我来说真是一笔难得的财富。所以,在前辈警告或批评自己时,如果能认识到前辈是为自己好才批评的,就自然能够坦率接受了。况且在“和蔼”的上司和“和蔼”的前辈越来越多的今天,有前辈能严厉地批评自己,真是极其难得、极其珍贵的。
和同事相处的要点
对同事不能什么话都说。
在公司中,可以说同事是最知心的人。有什么怨言,有什么烦恼的时候,同事是最好的倾诉对象。虽说是同事,在公司也一定要注意不能什么话都说。在午休时和同事一起去用餐,或是在咖啡厅里与同事聊天,不注意说了些关于上司和公司的坏话,说不定在哪里被谁听了去,结果传到了上司的耳中,上司对你的态度……。这种事在现实生活中确实不少。这就是人们常说的“祸从口出”。所以,和同事不能什么话都说,一定不要忘了这一点。
另外,即使是关系非常要好,相互发一些有关上司的牢骚,也不是进步的行为。同事之间应该是相互勉励,相互促进的关系。关系非常要好的几个同事聚在一起喝酒,谈论的话题总是有关公司和上司的,总爱发表一下对公司或上司的意见或不满。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地说个没完,喝了个烂醉,第二天不能正常地工作,这样就不好了。虽然还年轻,也不能把时光浪费在这些事情上。
要主动跟别人交谈
在前面已经提到过,交流是人际关系的基本,是促进所有事情顺利进行的润滑油。交流对人们的生活起着重要的作用。或许有人会说:难道还有人不会交谈吗?在现实生活中确实有人轻车熟路,很善于交谈,而有的人却处于无人可谈,无话可谈的难堪境地。有很多人很苦恼:我也认识到了交流的重要性,可就是不知道怎样进行交流。这也是一个存在的事实。有些年轻人每天午休时都是和几个固定的人一起共进午餐,去喝酒时也局限于几个固定的人。和好朋友在一起时当然能畅所欲言,达到百分之百的交流,可是和好朋友以外的人就不能很好地进行交流,这是因为自己的世界没有向众人敞开,自己没有积极主动地与人交流,这对人的一生来说,是极大的损失。
经常会看到这样一种场面:在生日宴会上,几个好朋友聚在一起欢天喜地地玩玩闹闹,而旁边有一个人只是默默地吃着东西,没有加入到那些人的行列中。这样的人实际上是白白浪费了扩大自己交际世界的好机会。如果能积极争取和别人交流,那就会为自己开拓一个自己不会了解的崭新世界,也会促进自己的成长。
那么,怎样才能和对方良好地交流呢?有这样一句话,“对方的态度是自己的镜子”。在日常的人际交往中,有时自己感觉“他好像很讨厌我”,其实这时正是自己讨厌对方的开始。因此,对方也会察觉到你好像不喜欢他,当然两个人就越来越疏远了。在出现这种情况的时候,自己要主动与对方交流,主动敞开心扉。具体的做法将在后面介绍。
“对方愿意接近我,我也愿意和他交谈。”“对方如果喜欢我,我也喜欢他。”如果用这种被动的姿态与人交往,那你永远也不会建立起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要想使自己拥有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使自己每天的心情都轻松愉快,那就应该采取积极主动的态度主动与人交流。
人道主义的交际姿态之一
寒暄的四个关键词
明朗
(发音吐词要轻快爽朗)
持之以恒
(即使心情不佳的时候也一样)
主动
(不要拘泥于上下关系,主动问好)
后面连接只言片语
(今天好好干!好漂亮的领带呀——等等)
人道主义的交际姿态之二
建立心心相印的人际关系的精神
豁达的心
(积极交谈的先决条件)
共鸣的心
(要考虑对方的心情)
诚实的心
(要进行可以相互理解的交流)
援助的心
(攻击、防御的姿态是大忌)
用心倾听对方谈话
作为作者在此我首先要说一点,那就是没有必要把技巧想像得那么难。那么,怎样才能掌握建立良好人际关系所必需的交流技巧呢?在和不熟悉的人交谈时,最重要的是要有与人交流的渴求,愿意与对方交谈,并且在交谈时态度要真诚自然,不能表现得过分亲热。
当对对方所说的内容不了解时,要这样说:“这好像是个挺有趣的话题,我不太了解,你讲给我听听吧!”不能不懂装懂地跟着瞎侃,那样的话,谈话就很难进行下去了。与人交谈时,作为听者能感兴趣地听是非常重要的。只要能做到感兴趣地听,交谈就会取得90%的成功。在自己作为谈话者时,对方很感兴趣地听你讲话,你当然会愿意继续说下去。每个人一定都有过这样的体验吧!这就是作为听者要感兴趣地听的原因。所以,使交流取得成功的第一步是对对方所谈的话题感兴趣、用心听对方的谈话。
当然,也不能只是听对方的谈话,自己偶尔也要跟着说几句,这一点非常重要。比如对方说:“我对钓鱼很感兴趣。”这时如果能这样说:“我没钓过鱼,但钓鱼一定很有意思吧!”或“您能把钓到的鱼亲手做成菜吗?”这样对话就可以顺着自己的问话展开,谈话也就得以顺利地进行下去。可是,仅仅如此,还是不够的。
人们的交谈是按照一定的顺序的,不是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想什么时候说就什么时候说。交谈时说者和听者双方互相配合才能使谈话进行下去。按照说者和听者互换位置的规则,交谈才能够平稳地进行下去。这种规则好像交通规则一样,即使没有警察指挥,大家也都会遵守着红灯停、绿灯行的规则,否则便会造成交通堵塞。交谈的规则虽然没有交通规则那样明显,但也是被严格遵守着的。
交流是相互的、双向的。在听完对方的谈话后,自己也要说一些自己的话题。比如可以这样说:“我有一个亲戚,他是个钓鱼迷……”这样就得以自己说一些话题,使自己变成说者,对方变成听者。这样不断互换位置的谈话就好像投接球的练习一样,是交流取得成功的第一步。
人际关系是互惠互利的
人与人之间的相处如果没有做到“互惠互利”的话,就不可能建立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如果自己从别人那里得到了恩惠,反过来自己也应该给予别人报答,这就是互惠互利的根本所在,也是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前提条件。
提到互惠互利这个词,一般会给人一种事务性的印象和带有功利性的色彩。可是,互惠互利并不只是功和利的象征,并不是只有在谈到“功”和“利”时才能使用这个词。例如在工作上得到他人的帮助或下班后别人请自己吃饭等等,在日常生活中得到他人的关照时,要以某种方式表达感激的心情——这也是互惠互利的根本精神所在。
关怀别人是传递爱心
表达自己感激的心情不只限于赠送一些礼品。在看到给予自己关照的前辈很忙时,问一声:“我能帮些什么?”——这也是一种很好的表达自己感激心情的方式,也是互惠互利的根本精神所在。
总之,关怀对方是建立良好人际关系不可缺少的互惠互利精神。如果能具有“为对方做些什么呢?”这种关怀对方的精神,那你一定会获得良好的人际关系,事业一定会蒸蒸日上。相反。认为“一定有谁会帮助我吧!”“别人会主动与我交脚巴!”“周围的人也想和我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吧!”如果采取这种被动的姿态,那你永远也不能主动与别人交谈,永远也不会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
如果能珍惜每一次与别人接触的机会,积极主动地关怀别人,那你一定会有一个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并且自己的生活和自己的一生也会因此而受益。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