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元宵节节俗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一)赏明月

    月亮一直以来是元宵节的关键词之一。在城市灯光还远远无法淡化天光魅力的古代,月亮最让人向往的是满月之际的光洁、明亮、美好和圆满。而正月十五和八月十五两个最完满的月圆之日,尤其具有特殊的心理暗示甚至图腾崇拜的意义。

    古人对月亮有着不可言喻的崇拜,而在对星空虔诚且直观的观察中,人们还发现了月亮圆缺的规律以及月亮盈亏变化对自然物候与人的生命节律的影响。因此,在古代人们以月亮的变化作为计时的历法依据,形成了影响深远的太阴历历法体系,而每个月圆之日都被称为望日。到了汉武帝时期,颁行的太初历则采用了阴阳合历,将正月定为一年之中的第一个月份,正月十五晚上升起的自然也就是新年的第一轮圆月。处于这样一个特别的时间节点上,正月十五的月圆之夜便渐渐凸现出不一般的民俗地位。

    正因如此,元宵节又称元夜、元夕。元是开始,在汉字寓意中,元也是善,元还通圆,预示着圆满的生命、圆满的欢欣、圆满的日子。

    因此,自古以来人们都会在正月十五的夜晚相聚共赏一年之中的第一轮圆月,并在明亮的月光下许下对新一年美好的祝愿。文人墨客在皎洁的月光里,伴着嫦娥、玉兔、吴刚、玉桂树交织的美丽传说中,也创作出一个又一个深入人心的佳作。而共赏明月也成了元宵节不可缺少的重要节日习俗。

    (二)闹花灯

    1.元宵灯俗的起源

    (1)西域乐舞百戏——元宵灯俗形成的前提

    从《岁时记》与《玉烛宝典》所记看,隋朝以前的正月十五己经是一个节日,但节俗与灯无关,隋前其他文献也未见有关正月十五灯俗的记载,可见,灯俗并不是前朝流传下来的传统,而是隋唐之际新兴的习俗。

    隋朝以前,元宵灯俗尚未形成,最早为灯俗形成提供了可能的,要追溯到汉代时西域传入的乐舞百戏。

    汉代张骞通西域后,伴随着汉与西域的经济文化交往日益频繁,喜歌善舞的西域人到了中原,或经商,或从政,或传教,也带来与他们生活密不可分的乐舞活动。翦伯赞在《秦汉史》中写道:“汉武时代,是汉代音乐与歌舞的转捩点,正因为这一时代是汉代政治经济的转捩点,自此以后,迄于东汉之末,西域之道畅通,西域的乐曲,不断传入中原,于是在中原地区的音乐中,注入新的乐律,从而又改变了中国古典歌舞的场面。”两汉时,西域的乐器、乐曲和舞蹈、杂技同时流入内地,既大大丰富了中国的乐器、乐曲和舞蹈,也使得汉武帝时传统的角抵戏发展成了节目繁多的百戏。

    《隋书》卷二六《柳彧传》有载:“窃见京邑,爰及外州,每以正月望夜,充街塞陌,聚戏朋游。鸣鼓聒天,燎炬照地,人戴兽面,男为女服,倡优杂技,诡状异形。”这种大戏又称百戏,内容包括角抵、杂耍、幻术、寻撞、乐舞、徘优、斗兽、马术等表演,其中包含了许多西域艺术。

    张衡的《西京赋》和东汉李尤《平乐观赋》都详细描写了汉代百戏演出的盛况。西域乐舞百戏与中原角抵融会贯通,兴盛于南北朝,尤因北朝统治者多胡戎之主,地接西域,故百戏规模日趋隆盛。

    这些在宫中不定时演出的乐舞百戏,后来被老百姓定在了正月十五,之所以后来集中于正月十五,除了与正月节庆活动有关,大概也与十五日月明星稀,便于夜游有关。也正因为在晚上,所以要照明。但这时的灯也单单只是照明的工具,后来为隋炀帝所用,成为他礼佛的工具,从而灯也从幕后走向了台前,成为正月十五夜的主角。

    (2)燃灯礼佛——元宵灯俗形成的根本原因

    第一次将灯作为正月十五主角的是隋炀帝的《正月十五日于通衢建灯夜升南楼诗》:

    法轮天下转,梵声天上来。灯树千光照,花焰七枝开。

    月影凝流水,春风含夜梅。幡动黄金地,钟发琉璃台。

    站在楼上,俯视灯夜,不但感受到了旋转不息的法轮,也听到了空中缥缈的梵音,显然,隋炀帝燃灯是为了礼佛。

    佛教于东汉时从印度传入中原,南北朝时已经深入人心。隋炀帝礼佛有着极其浓厚的家庭背景。其父隋文帝杨坚就出生于佛教寺庙,并由寺庙里的尼姑养大成人,佛名那罗延,他每日临朝,于御床前,置列高坐二所,一置经师,领转大乘,二置大德三人,通三藏者。其母文帝皇后独孤氏小名伽罗,也是一个虔诚的佛教徒,曾把八十高龄的禅师昙崇迎入皇宫供养,尊以为父,自称师女。她为父亲独孤信特地建了一座赵景公寺。隋炀帝佛名阿麼,受父母的濡染,他亦大力发展佛教,唐僧道世总结他在佛教方面的功德为:“于长安造二禅定,并二木塔,并立别寺十所,官供十年。修故经六百一十二藏、二万九千一百七十二部,治故经十万零一千区,造新像三千八百五十区,度僧六千二百人。”

    灯在佛教中有特殊的意义。佛典中“无明”居于“十二因缘”的首位,是造业的根源,三界轮回的种种苦恼都因此而起。人受无明的束缚,犹如处于黑暗之中,精神受到雍蔽,而佛法就如明灯一样,破除无明,驱走黑暗,消除雍蔽,使人眼前豁然开朗。平时的佛教寺庙中,佛前都要供灯。佛陀对燃灯供养的重视,还可以从古佛的名称中窥见一斑,佛寺大殿上供奉的三尊佛像,被称为三世佛,如果是“竖三世佛”,那就是过去世的燃灯佛、现在世的释迦牟尼佛、未来世的弥勒佛,而燃灯佛被认为是释迦牟尼佛的师父。

    正是因为灯在佛教中如此特殊的意义,以灯礼佛,隋炀帝选择了一个标志性的物象来表达他对佛的敬意。隋炀帝利用权力将个人行为的燃灯礼佛强制化为大众性的活动,但灯俗后来成为全民性的盛大节日,除了与隋炀帝和后来的帝王提倡佛教有关,还与其固有的文化意义密切相连,灯亦具有驱邪禳灾和求子的功能。这两种功能与正月十五其他习俗的意义一样,迎合了其时民众的心理,从而使之衍变成了盛大的狂欢节日。

    可见,灯原是正月十五举行角抵大戏歌舞百戏时的照明工具,因为灯在佛教中的特殊意义,隋炀帝燃灯礼佛,灯从而从幕后走向了前台,成为正月十五夜娱乐的主角,又因为灯的特有的文化意义迎合了大众的驱邪禳灾和求子的心理,从而灯俗盛行开来。

    2.元宵灯俗的发展

    元宵节又称“灯夕”,灯,旧时特指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张挂的灯彩。最初的“燃灯表佛”逐渐发展成为后来的元宵张灯习俗,并在民间流传开来。隋代起,每到正月十五的晚上,无论街头巷尾,家家户户都挂出大小各异、形式不一的花灯。花灯上的内容更是丰富多彩:上面描绘人物的如《三国》、《水浒》、《西游记》、《封神》等;描绘花卉的如梅、兰、竹、菊、桂花、牡丹、芍药等;描绘动物的如龙、凤、虎、马、牛、猫、犬、虫、鱼、虾等。各种彩灯颜色鲜艳、形态逼真、品种丰富。从正月十三“上灯”开始,市面上就开始有多种不同形式的走马灯,《燕京岁时记》记载:“走马灯者,剪纸为轮,以烛映之,则车驰马,团团不休,灯灭则倾止矣。”从这天起,小孩们成群结队,提着灯笼四处游耍,家家户户无不欢天喜地。此外,隋朝时每逢正月十五都会举行盛大的晚会,以招待万国来宾和使节。隋炀帝为了粉饰太平、显示国力,还于元宵节前后在京城洛阳张灯结彩、日夜歌舞奏乐,表演者达三万余众,奏乐者达一万八千多人,戏台有八里之长,游玩观灯的百姓更是不计其数,通宵达旦,热闹非常。

    到了唐代,元宵张灯的习俗更是发展成为盛况空前的灯市。当时的都城长安已是拥有百万人口的世界最大都市,百姓生活富足。在皇帝的亲自倡导下,元宵灯节办得也是越来越豪华。据《开元天宝遗事》记载:“韩国夫人,置百枝灯树,高八十尺,竖之高山,上元夜点之,百里皆见,光明夺月色也!”唐玄宗时的开元盛世,长安城的灯市规模很大,花灯数量众多、种类丰富。皇帝李隆基还命人制作高150尺、广达20间的巨型灯楼,灯楼悬挂金银、珠玉一类的穗坠,金光璀璨,风吹金玉,叮叮有声,极为壮观。

    而宋代时的元宵灯会无论规模和灯饰的奇幻精美都胜过唐代,而且活动更为民间化,民族特色更强。宋代时的元宵彩灯制作工艺有了很大程度的提升,巧手的工匠们将灯制作成各种动物形状,还在灯上绘出山水花卉,用灯组成亭台楼阁、屋宇牌坊等,彩灯的造型丰富多样、美轮美奂。而朝廷对于元宵灯会也是愈加重视,不仅鼓励百姓走上街头观灯,而且灯会的时间也有所延长,由唐代的“上元前后各一日”,延长为“十六之后又两日”。

    明清时代,每逢元宵节,除了京城,其他地区如江南苏杭等地也张灯设市,悬卖各式花灯,而猜灯谜这种增添节日热闹气氛的活动更是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到了清代,满族入主中原,宫廷不再举办灯会,但民间的灯会却仍然壮观,而元宵张灯这种节日庆祝习俗也一直延续到今天。

    3.丰富的元宵节灯俗活动

    (1)闹花灯

    在旧时传统社会的氛围中,节日是一项态度严肃、规则鲜明的社会游戏,相对于春节的长夜守静和某些时段的低调欢庆,元宵节却被人们习惯称为“闹元宵”、“闹花灯”,可见元宵节热闹、喜庆的节日气氛。每到正月十五元宵节时,都会呈现出“一国之人皆若狂”的热烈场景。人们多能在这时,突破一般意义上的社会规范,释放被漫长的封建统治压抑已久的自然天性、艺术才能,家家户户共享节日的喜庆气氛,热闹团圆。豪放词人辛弃疾曾以一阕千古传诵的词作称颂元宵盛况:“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而闹花灯自古以来就是元宵节必不可少的节日活动。自从元宵张灯之俗形成以后,历朝历代都以正月十五张灯观灯为一大盛事,时至今日闹花灯仍是元宵节里的重要庆祝活动。

    从最初宫廷、寺庙里的祭祀庆典到后来的家家户户张灯结彩、举国欢庆;从原始的彩灯到后来做工精巧、造型各异的元宵花灯;从起初的挂彩灯、放鞭炮到后来伴随着奇术杂耍、歌舞奏乐的民间灯会……元宵节里闹花灯越来越受到重视,并且闹花灯的形式和内容都得到了极大的丰富。

    正月十五月圆之夜,家家户户挂起彩灯,街头巷尾元宵花灯争奇斗艳。人们在这样美好的夜里走上街头,买灯、张灯、赏灯、赛灯,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欣赏、感受节日里的文化和喜庆氛围。抑或是伴着花灯焰火载歌载舞,看舞灯、赏明月,将自己融入到节日的幸福气氛中去。闹花灯,“闹”的就是这份喜庆和对新年美好生活的期盼。

    现如今,元宵节灯会更是在祖国各地百花齐放,北京、上海、广州、南京等地,常于元宵节或举办大型灯展,展出全国各地特色彩灯,供人们观赏。而哈尔滨等北方城市更是在元宵节期间举行冰灯展览,用冰雪制作成的彩灯造型生动、形态各异,别具风格。

    (2)话灯联

    元宵节张灯是我国自古以来的传统习俗。古往今来,不仅有大量脍炙人口的元宵咏灯诗,而且也留下了无数情趣盎然的元宵吟灯联。

    相传最早的灯联产生在北宋时期,有一年上元灯节张灯,有个叫贾似道的官员家中有一门客摘唐诗中的诗句“天下三分明月夜,扬州十里小红楼”作门灯联,这种独创的形式被往来人们纷纷称赞,一时间轰动了京城。此后历朝历代都有人争相效仿这一做法,每逢正月十五便在大门或显眼的柱子上镶挂壁灯联、门灯联。灯联的出现,不仅为元宵佳节增添了节日情趣,也为赏灯的人们增加了欣赏的内容。

    自古以来,灯联都为文人墨客、饱学之士所钟爱。在万家灯火、团圆喜庆的元宵之夜,文人雅士往往触景生情,创作出数不清的灯联佳对。而文人和灯联之间也有很多至今仍为人们津津乐道的趣事。

    在众多轶事中,最为大家所熟知的当属北宋王安石妙联为媒的故事。相传王安石在20岁时进京赶考,赶考途中路过一地时正逢元宵佳节,当时大街小巷、各家各户都挂起了彩灯。王安石边赶路边赏灯,行至一处见一户人家高悬走马灯,灯下悬一上联曰“走马灯,灯走马,灯熄马停步”,原来这是当地的一大户人家出灯联为家中小姐招亲。王安石见了,思索良久,却一时对答不出,于是他便将这灯联的上联默记心中。到了京城,考试中主考官以随风飘动的飞虎旗出对联“飞虎旗,旗飞虎,旗卷虎藏身”。对联一出便难倒了众人,思考了片刻后,王安石忽然想到来时路上看到的招亲灯联,于是便用此联作答,主考官大为赞赏,王安石遂被取为进士。更巧的是,高中进士后归乡途中路过那户人家,王安石闻知招亲联仍无人对出,便以考试时主考官的出联回对,被招为快婿。就这样,一副巧合灯联,竟成就了王安石人生中的两大喜事。

    关于元宵灯联还有另一则趣事,相传明成祖朱棣元宵节微服出游,途中遇到一位秀才,交谈十分投机。朱棣得知此人为饶有学识的秀才后,便想试试他的才情,正好见街边到处是灯联,便也出一灯联想一试秀才。朱棣出上联,联云:“灯明月明,灯月长明,大明一统。”秀才稍加思索立即对出下联:“君乐民乐,君民同乐,永乐万年。”联中“永乐”是明成祖朱棣的年号,于是朱棣大喜,赐这位秀才为状元。

    古往今来,众多文人雅士创作了数不清的灯联佳作,不仅增添了节日气氛,也为元宵节这一中华民族传统节日增添了浓郁的文化氛围。

    (3)赏灯诗

    “有灯无月不误人,有月无灯不算春。春到人间人似玉,灯烧月下月似银。”正如明代著名才子唐寅所写,正月十五元宵佳节,街头巷尾彩灯高悬,处处火树银花。举杯邀月,此情此景,文人墨客怎能不诗性大发。

    因此,自古以来,便有数不清的描写元宵节热闹景象的诗赋佳作。其中赞美元宵花灯的诗句更是数不胜数,不仅在当时为人们赏灯增添了情趣,如今读来也仍是趣味无穷。

    对于元宵节夜晚灯市热闹繁荣的景象,诗人们向来不吝以美好的诗句加以描绘。无论是唐代诗人苏味道《正月十五夜》中“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李商隐“月色灯光满帝城,香车宝辇溢通衢”的诗句,还是宋代苏东坡所写“灯火家家有,笙歌处处楼”,辛弃疾所赋“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都生动地将元宵佳节灯月交辉、游人如织的热闹场景描写得淋漓尽致。而清代诗人姚元之的《咏元宵节》中“花间蜂蝶趁喜狂,宝马香车夜正长。十二楼前灯似火,四平街外月如霜”的描写更是生动、精彩别致。

    除了热闹、喜庆,元宵节也是一个浪漫的节日。传统社会的年轻女孩不允许出外自由活动,过节却可以结伴出来游玩,可以说在封建的传统社会中,元宵节也给未婚男女相识提供了机会,而元宵灯节期间,又是男女青年与情人相会的时机。因此充满诗情和浪漫色彩的元宵节,往往也与爱情联系在一起。在描写元宵节的历代诗词中,就有不少诗篇借元宵抒发爱慕之情。其中最为脍炙人口的便是著名诗人辛弃疾的那首“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外,北宋欧阳修的“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满春衫袖”等诗作都抒发了对情人的思念之苦。这些描写爱情的诗作,也为元宵节日增添了不可或缺的浪漫色彩。

    除此之外,还有很多脍炙人口的元宵灯诗佳作:

    元夕于通衢建灯夜升南楼

    (隋)隋炀帝

    法轮天上转,梵声天上来,

    灯树千光照,花焰七枝开。

    月影疑流水,春风含夜梅,

    燔动黄金地,钟发琉璃台。

    正月十五日夜

    (唐)苏味道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

    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

    游伎皆秾李,行歌尽落梅。

    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上元夜

    (唐)崔液

    玉漏铜壶且莫催,铁关金锁彻夜开。

    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

    十五夜观灯

    (唐)卢照邻

    锦里开芳宴,兰红艳早年。

    缛彩遥分地,繁光远缀天。

    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

    别有千金笑,来映九枝前。

    正月十五夜灯

    (唐)张祜

    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地京。

    三百内人连袖舞,一进天上著词声。

    青玉案元夕

    (宋)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凤萧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4)猜灯谜

    灯谜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一枝小花,古代称之为廋辞,又称隐语。也就是说,要将一件事告诉对方,出于某种需要,不直接说出来,而是换另外一种说法,促使对方考虑,从而构成“谜”。作为一种富有讥谏、规戒、诙谐、笑谑的文艺游戏,猜灯谜自古便是元宵节不可缺少的一项重要活动。

    猜灯谜又叫“打灯谜”,最早的灯谜,是由谜语发展而来的。

    谜语悬于灯上,供人猜测,最早始于宋代。宋代先后有北南两个都城,即汴梁城(今开封市)和临安城(今杭州市)。每到元宵节来临,人们在闹市搭棚挂灯。好谜者将谜写在灯壁上,张于灯市,供人观赏猜测,人们自然就叫它灯谜了。以后每逢元宵佳节,人们在赏灯的同时都会以猜灯谜为乐趣。有人出谜,有人猜,天文地理、百姓杂陈无不包含其中,火树银花的元宵灯会好一派热闹景象。南朝文学理论家刘勰曾在《文心雕龙》中提到:谜应是“义欲婉而正,辞欲隐而显”,这十个字是对古代隐语实质的评定,也是后来形成的“谜”之神髓所在。由于猜灯谜有相当的难度,“灯虎”、“文虎”的名称也应运而生。近代灯谜虽不再写在灯上,但这种文化娱乐形式的名称却保留到现在。如今每逢元宵节,各个地方都打出灯谜,希望新的一年平平安安、充满喜气。因为谜语能启迪智慧又饶有兴趣,所以流传过程中深受社会各阶层的欢迎。不过现如今灯谜这个称呼似乎已是名不副实了,现代灯谜是书写在纸条上,悬于厅内任人猜测。“灯谜”是作为一个被赋予特定含意的固定名称随着这种特定的文化娱乐形式保留下来的。

    严格说来,灯谜和谜语是有所区别的。

    一般来讲,谜语猜的是形象,而灯谜猜的是字义。所以说灯谜是文义谜,猜灯谜须具备一定的文化知识,灯谜与谜语的最大区别也就在这里。灯谜是利用汉字音、形、义的变异,通过作者奇异的构思和巧妙地搭配,构成趣味文字游戏。

    灯谜的基本结构包括谜面、谜目、谜底三部分。特殊情况下,有的谜没有谜目,还有的谜附加谜格。

    谜面

    谜面又称作谜题。它是一则灯谜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猜谜和检验谜底正确与否的主要依据之一。出灯谜人在谜面文字中隐含谜底的意思或字,这是灯谜作者给猜谜人公开的条件,可暗示或提供必要的线索等。因此猜谜人一定要先将谜面文字的多重含义搞清楚,然后通过思维上的迅速转换,从而揭示谜底。

    谜面文字包括单字、词汇、成语、历史故事、民间传说、诗词歌赋等。这就要求猜谜人具备相应的理解谜面文字内涵的基本能力。

    谜目

    谜目是灯谜作者为猜谜人指定的猜测范围。它的表现形式常常是“打一字”、“唐诗人”、“成语”等。

    灯谜的谜目说得夸张一些,是小百科的目录,包括的内容十分广泛,如字、词、语句、天文地理、古今中外、衣食住行、财政金融、教育环保等等,无所不包,可以这样说,辞海中的分类,在灯谜中都有所反映。有的谜目中还标有数量。如“故事片名二”、“法律名词三”、“民族名称四”等等。这样不仅要求按数量猜出,另外还要将这个谜底的两个或两个以上部分按顺序连缀成完整的意思与谜面扣合,方能显示灯谜的趣味性。如“珠峰映雪”它的正确谜底必须是“高山、满、白”,若是猜“高山族、满族、白族”,就全错了。一是先前谜目中已标出“民族名称”,更重要的是谜底中的“族”字在谜面文字没有任何提示,仅隐含着“高山、满、白”的意思,所以只有这唯一的谜底才对。

    灯谜谜目所标的猜测范围,可以考察猜谜人知识面和文化基础知识水平。

    谜底

    一则灯谜的谜底在同范围、同数字内应只有一个。谜底对否要用谜面文字隐含来检验,它是猜谜人冥思苦想寻求的结果。也可以用“答案”来替代,但绝不是谜面文字的解释。

    千百年来,猜灯谜已经成为增加元宵节节日气氛必不可少的一项活动,而一条条含义深刻、构思巧妙的灯谜也同样为人们所津津乐道。

    (三)大话元宵

    1.元宵史话

    在传统的元宵佳节里,无论大江南北,人们都喜欢全家齐聚,围坐在一起品尝吉祥之食——元宵,圆圆的元宵象征着丰收和睦的日子如环无端没有尽头。

    相传在春秋末年,楚昭王在归家途中发现江中飘浮着一白色圆物,船工捞起后献给他品尝。昭王剖开后见其瓣红如胭脂,香味扑鼻,食之,味道甘美。便问左右大臣此是何物,大臣中无人知晓。昭王心中不乐,遂令人请教孔子。孔子见此物,说道:“此为浮萍果也,得之者主复兴之兆称。”此时正值正月十五,楚昭王心中大喜,便令人以后每年的这一天都用面粉仿制此果煮熟食之,以图圆满吉祥。从此,正月十五吃元宵便流传至今。

    唐朝的元宵节食是面蚕。王仁裕的《开元天宝遗事》记载:“每岁上元,都人造面蚕的习俗到宋代仍有遗留,但不同的应节食品则较唐朝更为丰。”吕原明的《岁时杂记》记载:“京人以绿豆粉为科斗羹,煮糯为丸,糖为臛,谓之圆子盐豉。捻头杂肉煮汤,谓之盐豉汤,又如人造蚕,皆上元节食也。”到南宋时,就有所谓“乳糖圆子”的出现,这应该就是元宵的前身了。

    宋代时,正月十五元宵节吃元宵的做法习俗已经较为普遍。元宵最早又被叫做“浮圆子”,生意人还美其名曰“元宝”。宋代周必大的《元宵煮浮圆子诗》是我国最早描绘元宵的诗:

    今夕知何夕,团圆事事同。

    汤官寻旧味,灶婢诧新功。

    星灿乌云裹,珠浮浊水中。

    岁时编杂咏,附此说家风。

    周必大是南宋孝宗时大臣,平时整肃军政,励精图治。这首短诗里已经流露出他举碗盼望全国人民团聚的思念,连灶下生火的丫头都为大家煮食汤圆时浸沉在思念故乡那种深沉的情绪里感到诧异。吃元宵,忆亲人,这个习惯就一直延续到现在。

    明朝时,“元宵”的叫法已十分普遍。刘若愚的《酌中志》记载了元宵的做法:“其制法,用糯米细面,内用核桃仁、白糖、玫瑰为馅,洒水滚成,如核桃大……”

    清朝康熙年间,御膳房特制的“八宝元宵”是闻名朝野的美味。马思远则是当时北京城内制元宵的高手。他制作的滴粉元宵远近驰名。符曾的《上元竹枝词》云:“桂花香馅襄胡桃,江米如珠井水淘。见说马家滴粉好,试灯风里卖元宵。”诗中所咏的,就是鼎鼎大名的马家元宵。

    时至今日,元宵已经成为正月十五元宵节这一天百姓餐桌上必不可少的象征幸福、团圆的节日食品。

    2.元宵与汤圆

    关于“元宵”,有一段和袁世凯有关的民间传说:

    相传,窃国大盗袁世凯篡夺了辛亥革命成果后,一心想复辟登基当皇帝,又怕人民反对,终日提心吊胆。一天,他听到街上卖元宵的人拉长了嗓子在喊:“元——宵!”觉得“元宵”两个字谐音“袁消”,有袁世凯被消灭之嫌,联想到自己的命运,于是在1913年元宵节前,下令禁止称“元宵”,只能称“汤圆”或“粉果”。然而,老百姓不买他的账,“元宵”两字并没有因他的意志而取消,照样在民间流传。

    故事里提到了元宵的另外一种叫法——汤圆。

    由于正月十五这一天被称作“元宵节”,因此,人们习惯于说这一天全家团圆吃元宵。严格来讲,元宵和汤圆是有所区别的。由于地域差别,北方人常吃的元宵和南方的汤圆无论是制作工艺和馅料、口味都有所不同。

    一般来讲,北方常吃的是元宵。北方做的元宵,是以馅为基础制作的。先拌馅料,和匀后摊成大圆薄片,晾凉后再切成均匀的小四方块。然后把馅块放入像大筛子似的机器里,倒上江米粉,机器就“筛”起来了。随着馅料在互相撞击中变成球状,江米也沾到馅料表面形成了元宵,俗称“摇元宵”。做成的元宵江米粉层很薄、表面是干的,下锅煮时江米粉才吸收水分变软。

    南方的汤圆做法则完全不同,区别在于北方“滚”汤圆,而南方是“包”汤圆。包汤圆与包饺子有些类似,先像包饺子和面一样把糯米粉加水和成团,放置几个小时让它“醒”透。然后把做馅的各种原料拌匀放在大碗里备用(不须像做元宵那样切成小块)。汤圆馅含水量比元宵多,这也是二者的区别之一。包汤圆的过程也与包饺子十分相似,但不用擀面杖。湿糯米粉黏性极强,只好用手揪一小团湿面,挤压成圆片形状。用筷子(或薄竹片状的工具)挑一团馅放在糯米片上,再用双手边转边收口做成汤圆。做得好的汤圆表面光滑发亮,有的还留一个尖儿,像桃形。汤圆表皮已含有足够的水分,很黏,不易保存,最好现做现吃。时至今日,随着速冻工艺的出现,速冻汤圆也常出现在百姓的日常餐桌。

    3.元宵的吃法

    近千年来,元宵的制作日渐精致,元宵的种类也丰富多样。光就面皮而言,就有江米面、黏高粱面、黄米面等,馅料的内容更是甜、咸、荤、素,应有尽有。甜的有桂花白糖、山楂白糖、什锦、豆沙、芝麻、花生等,咸的有猪油肉馅,素的有芥、蒜、韭、姜组成的五辛元宵等。此外,具有地方特色的北京元宵、宁波猪油汤圆、苏州五色汤圆、上海擂沙汤圆、四川“心肺”、海南鸡屎藤汤圆等都因其独特的制法和口味而广受欢迎,成为元宵节必不可少的节日食品。

    元宵较常见的吃法有煮食、炸食等。

    煮食元宵是最常见的一种吃法,先将锅中多放些水,水烧开后将火调小,见水面有轻微的滚动时,便可将元宵下到锅里,文火煮10分钟后,元宵松软了即可起锅食用。

    炸食也是元宵的一种较常见吃法。先将元宵煮熟,晾凉,然后再炸,就不会炸崩了皮,并且也油。如果炸生元宵,最好先放在鸡蛋清里滚一下,再放到油锅里炸,这样既安全又能使炸出的元宵带有鸡蛋的香味。炸元宵时,需要不停地翻动,以免炸得不均匀。

    除此之外,还可以将元宵改制成汤圆食用。将买来的元宵掰开,取出馅,再将掰碎的元宵皮掺点水和成面,把取出来的馅一个个地用面包上,揉圆。这样改制的元宵容易煮,吃起来黏软可口,很像南方的汤圆。

    如今,每逢元宵佳节,很多人家早已备上元宵,一顿吃不完,甚至连续几天都是餐桌上的“常客”,早餐、加餐甚至夜宵都少不了。热滚滚、香喷喷的元宵固然美味,但吃元宵也要讲究科学吃法。俗话说过犹不及,其实说起吃元宵来也是一样。从营养学来看,糯米皮加上豆沙、芝麻、枣泥、花生等甜馅或鲜肉、菜肉等咸馅,都是高糖分、高热量的非健康食品,因此,元宵不宜作为早餐食用。此外,馅儿大皮儿薄的元宵固然美味,但每次吃个一二两也就足够了。随着元宵种类日趋丰富,元宵的吃法更是多种多样,一些食材更为丰富、造型更加精美的创意元宵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

    (四)其他习俗

    除了赏明月、闹花灯、吃元宵,民间每逢元宵节还有许多的节俗以及庆祝活动。除了在新年的第一个月圆之夜欢庆团圆、共度佳节之外,元宵节的习俗里也包含着人们驱邪禳灾、求子祈福等美好愿望。

    1.各地元宵节习俗

    北京市

    老北京城里最热闹的节日不是春节,而是元宵节。每逢元宵佳节,从农历正月十三到正月十七,北京的老百姓要整整热闹五天五夜。在众多的节日庆祝活动中,最重要的活动便是赏灯。明清时期,元宵节的灯市已遍布整个北京城。元宵夜,街道两旁彩灯高悬,家家户户挂上绢纱、烧珠、明角、麦秸、通草制成的各式花灯,供人观赏。而元宵夜的夜市也是热闹非凡,上至珠宝玉器,下至日用百货,品种繁多,一应俱全。因此元宵佳节逛夜市、赏花灯成了北京沿袭至今的习俗。现如今,每逢正月十五,王府井等夜市依旧热闹非凡,节日气氛浓郁。

    河北省

    在河北省的一些地区流行着元宵节占卜祈求去病消灾的传统习俗。在永平府,正月十五这一天有病的妇女会群聚窑下,共同祈求新的一年疾病消除,这种习俗被称作“陶灸”。除此之外,还有一些传统的民间占卜方式,如有人将稍大些的一张纸裁剪为九条纸绳,信手打结以占卜吉凶,俗称“结羊肠”;另有一些地方将十二个面盏贮油放入锅中蒸熟,以面盏积水的多少来预测该月的晴雨。

    河南省

    元宵节“走百病”的习俗在河南比较盛行,每到正月十五元宵夜,老幼有病者,皆以火灸石龟。若本地有河桥的,则众人相伴过桥。若无桥,则要用木板搭出数丈高的“天桥”并从上面走过。当地人相信这一传统习俗能够去病消灾,因此元宵节“走百病”在河南一些地区至今仍比较流行。此外,当地还有嫁出去的女儿回娘家过元宵节的传统习俗。

    山东省

    山东省的滨州地区盛产大枣,因此该地元宵节就有照灯的习俗。元宵夜里,男孩子要提着灯,绕枣树六圈,并同时在口中念叨“嘟佬嘟佬,开花结枣”,家中的枣树来年便能获得大丰收。而日照地区特有的传统习俗是男女老少都要在正月十六这一天到野外踏青,当地人称之为“走老貌”,据说每年走一次可以永葆青春年少。

    一些临水地区的人家在正月十五元宵夜里这天多放河灯,以求来年的幸福平安。

    山西省

    挂花灯,是山西人民欢庆元宵节的重要习俗之一。每逢农历元宵节来临之时,当地的家家户户都挂起各式各样的彩灯,从正月十四到正月十六,彩灯每晚都亮着,花灯形形色色、异彩纷呈,将大街小巷装扮得火树银花、富丽辉煌。

    除此之外,放焰火、逛灯展、踩街等元宵节俗也深受山西人民喜爱。元宵夜全家走上街头,逛热闹的灯盏,看美丽的焰火,欣赏花样繁多的古老乐曲、八音会、古装戏,热闹的传统习俗为节日增添了无限喜庆。

    安徽省

    安徽省淮南市在元宵节里的庆祝活动充满了独具特色的淮河风情。在淮河两岸,过去有“正月十五大似年”的说法。由于年初一到初三这三天,人们忙于辞旧迎新、探亲访友,顾不上吃顾不上玩,因此元宵节才是一年中年味最浓的时刻。临近元宵佳节的几天里,淮南地区各种民俗文艺表演一场接着一场,扭花鼓灯、耍龙灯、狮子滚绣球、高跷、抬阁、花棍、花灯、伞灯、旱船等多彩多姿、具有当地浓厚民俗特色的表演,把新年的气氛推向了高潮,也给当地的家家户户带去喜庆。

    阜阳市最具特色的当属阜阳灯会,自隋唐开始,每逢农历正月十五,阜阳当地群众都会自发地把自己扎制的花鸟虫鱼兽灯、十二生肖灯等各种不同造型的彩灯悬挂在自家门前,此外,元宵灯会期间还会表演舞蹈、曲艺,唱具有当地特色的大戏更是必不可少。最精彩的要数一台或两台以上的戏对唱,人称“戏台戏”。到了明代,阜阳灯会更加盛行,人们在这一天还要燃放焰火助兴,场面好不热闹。正是阜阳当地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实践中,不断发展创造,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群众节日民俗文化。

    陕西省

    正月十五这一天,出嫁的女子要带上丈夫一块儿回娘家吃元宵过节,当地人称之为“吃十五”。

    此外,当地还有送灯的习俗。从正月初五起,开始送灯活动。主要是舅父给外甥送灯,俗话说“外甥打灯笼——照旧(舅)”。另外还有干爸给干女儿送灯的。灯的式样很多,有宫灯、莲花灯、盆灯、羊灯、鱼灯等,还有各式各样的花鸟灯。一般送一对灯笼、十根蜡烛、十根麻花,连送十二年。孩子接到灯后,每晚打灯,成群结队地玩耍嬉闹,直到正月十四、十五、十六。这三天的“玩灯”叫做“闹灯”。

    陕西扶风一带还流行元宵“挂坟灯”的习俗,每年农历正月十五夜里,家家户户的孝男孝孙在自家的祖坟上悬挂一盏红灯。挂灯前要烧纸焚香,设立香案,供献贡品,家中人跪拜,祭奠一番,以慰先人在天之灵,祈求新年全家平安。

    江西省

    江西当地有一种习俗是在元宵节时制作“稻草龙”,即用稻草扎成龙的形状,并在龙身的每一截都插满香火。稻草龙由小孩抬着到各户灶前和猪舍牛栏去舞,祝贺合家平安、六畜兴旺。而稻草龙舞到哪家,哪家就要给红包,小孩得欢乐,主人求吉利。

    此外,新建地区正月十五这一天流行祭祖扫墓,并有插竹为灯的习俗。

    湖南省

    湖南常德地区家家户户在元宵节时习惯食用一种叫“时汤”的节日食品,即以椒为汤,加入韭菜等食材,并用“时汤”款待客人。

    新田地区正月十五舞龙灯,且当地有一种习俗,即游完龙灯后,要将龙灯付之一炬,称为“送灾”。

    湖北省

    湖北武昌地区元宵节盛行“弄龙”,即舞龙,元宵节前便开始,要连舞三天。而全村的男女老少都跟随龙灯到邻村赴宴,当地人称之为“龙换酒”。

    云梦县(今汉江地区)流传着“照绝地蚕”的元宵节俗,即正月十五夜里,老农夫手持火把偏照田圃,以祈求新的一年无灾无害,庄稼丰收。

    广东省

    灯火在祀神礼节中是作为光明喜乐的象征。从正月十一到正月十八,特别是元宵节当日,广东大部分地区有点灯、吊灯的习俗,当地人认为点灯即添丁的佳兆。元宵节当天,人们纷纷提着灯笼、备齐纸银香烛,到乡中神庙点火,回来分别吊在家里的龛和床头,这叫做“吊喜灯”。此外,如果去年元宵节以后生了男孩子,农历正月十三起家人就必须挑起一对红灯笼,并在灯屏下贴着红纸写上姓名,欢天喜地挂到乡中宗族祠堂的灯架上,以此象征家中添了丁。

    除此之外,广东部分地区还有做丁桌、求喜物、掷喜童等与求子有关的元宵节俗。

    2.少数民族元宵节习俗

    农历正月十五,除了汉族之外,中国从北到南、从东到西,还有16个少数民族与汉族同过传统元宵佳节,其中包括满族、朝鲜族、赫哲族、蒙古族、达斡尔族、鄂温克族、鄂伦春族、回族、锡伯族、藏族、纳西族、瑶族、畲族、布依族、黎族和仡佬族。赏灯欢乐是元宵节时华夏大地上的共同主题,但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的习俗也不尽相同。

    朝鲜族把元宵节称为“上元节”。过节时,人们要去先辈坟前送灯,还要在院内、院门旁挂灯,有的还到河里放灯船。此外还有“挑福水”、“吃五谷饭”、“吃固齿糖”、“喝聪耳酒”、“跳民俗舞蹈”、“踏桥”等习俗。其中,“挑福水”是妇女在清晨头顶瓦罐到水井旁或河边,把映入水中的月亮“舀”上来,装进容器中。因为她们认为这样的吉祥之水会给全家祈福消灾,特别能使当年庄稼丰收;而“踏桥”是迎着月亮在家附近的桥上往返数次,据说这样当年可康宁无祸。

    满族人较重内亲,过去元宵节时有舅舅给外甥糊灯笼的习俗。这不仅显示出舅舅的手艺,也拉近了与晚辈间的距离,故民间有歇后语称“外甥打灯笼——照旧(舅)”;此外还有“走百病”和“照贼”的习俗。“走百病”即妇女们三五成群在冰上或空地上行走,嬉戏欢闹,希望以此摆脱晦气。而入夜手提红灯笼照遍屋内庭院各处,称为“照贼”,是为祈求家宅平安。满族孩子在元宵节这一天还和锡伯族孩子一样玩“抓子儿”的游戏,一群孩子坐在炕头,玩用猪、羊、鹿等动物膝骨制成的玩具,既锻炼了手的灵活性又开发智力,同时也增添了节日的喜庆气氛。

    锡伯族在元宵节这天也在家张灯结彩,摆酒席,吃元宵。但正月十六这天仍要延续过节,称为“抹黑节”,因为传说这天“五谷之神”要下凡巡视。为了祈求“五谷之神”不要把墨穗病传到人间,庄稼来年能有一个好收成,这天人们起得很早,带上抹过锅底的黑灰布,外出在街头,伺机抹黑街上人,不相识的陌生人也躲不过,以相互抹黑取闹。这种既是祈求上苍保佑国泰民安、丰衣足食,又融合了娱乐性、体育性的活动逐渐发展成为锡伯族特有的元宵节俗。

    藏族在藏历正月十五这一天要举办酥油花灯节。正月十五这天晚上,拉萨八角街四周摆满了五彩酥油堆塑成的各种花卉、人物、鸟兽等图案的酥油花灯。各寺院的僧人及民间艺术家用本地生产的酥油和色彩,制作出精美多姿的酥油花盘及各种姿态的供奉天女,加上精细的灯架,玲珑剔透。人们还利用酥油花灯再现出各种神话故事及其中的人物、花鸟和景象,有的连屏成片,像立体的连环图一样。精彩的图景、多姿的花灯吸引着人们狂欢起舞、彻夜不眠。

    此外,正月十五这一天,布依族在逝去亲人坟茔的四周点灯以祭祀亲人;黎族全家老少齐聚,杀鸡共同享用美味家宴……少数民族的特色元宵节俗也为热闹的节日增添了喜庆气氛,丰富了中国传统的节日文化。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