驰骋沙场的抗日名将张自忠-背负汉奸的骂名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二十九军大部队撤退前,张自忠给所部三十八师副师长及旅、团长们修书一封,说:“明奉命留平,暂离部队,叮嘱部下团结一致,在副师长率领下听军长指挥,坚决抗战,努力杀敌。”张自忠仅指定副官、参谋、勤务等六七人随他留在北平。

    张自忠深知自己的特殊使命一时难以让局外人理解。他不想向别人解释,就是想说,在当时的情况下他也是有口难辩!事实上,日军在进入平津后,就大张旗鼓地与汉奸勾结,成立伪政权,并多次软硬兼施地要求张自忠通电反蒋、反共,这些都被张自忠一一拒绝。日本人并不相信他,派出不少汉奸、特务跟踪他,想把他完全控制在日本的掌握之中。

    张自忠一边尽量敷衍日本人的各种要求,拖延时间,一边加快了自己的行动步伐。他秘密下令开仓放粮,帮助战乱中的百姓度过饥荒;他通过过去冀察政委会中的熟人和红十字会,秘密转移未撤出的部队,掩埋阵亡将士尸体,分散隐蔽伤员,并专门接济安置留平军属……

    然而国人并不明真相,在人们眼里,这是一个伪市长!“张自忠”成了叛徒、大汉奸、卖国贼的代名词。1937年后半年的报纸,多在痛骂他“卖国变节”,一律称之为“张逆自忠”。那时的中国人,没有谁没骂过张自忠。一些大报用醒目的大标题配文,讽刺张自忠“自以为忠”,其实是“张邦昌之后”。就连南京政府军政部派驻北平的简任参事严宽,致电军政部长何应钦的电文中也说张自忠是汉奸。9月28日,《大公报》发表《勉北方军人》一文,颂扬老将段祺瑞和吴佩孚,而把张自忠与汉奸殷汝耕名列一处:

    在北方军人的老辈中,便有坚贞不移的典型。段祺瑞先生当日不受日阀的劫持,轻车南下,以民国耆老死于泸上,那是北方军人的光辉。最近北平沦陷之后,江朝宗游说吴子玉先生,谓愿拥戴他做北方的领袖,经吴先生予以断然拒绝。这种凛然的节操,才不愧是北方军人的典型。愿北方军人都仰慕段、吴两先生的风范,给国家保持浩然正气,万不要学鲜廉寡耻的殷汝耕及自作聪明的张自忠!

    当年的《大公报》完全是民意代表,从不与政府保持一致,被视为社会的良知,公众影响力相当大,其连连发文鞭挞张自忠,效果可知。

    在一片痛骂声中,张自忠始终缄默着,周旋着,估算着第二十九军向目的地有序撤离的时间,努力使京津免于屠城。

    对于这一历史,张自忠将军的老上级冯玉祥在《痛悼张自忠将军》文中予以澄清,冯玉祥说:“民国二十五六年的时候,华北造成一个特殊的局面,他在这局面下苦撑,虽然遭到许多人对他的误会,甚至许多人对他辱骂,他都心里有底子,本着忍辱负重的精神,以待将来事实的洗白。……在北平苦撑之际,有人以为他真要混水摸鱼。当时我就说,他从小和我共事,我知道他疾恶如仇,绝不会投降敌人,后来果不出我所料。”

    爱国的情怀非是一种,张自忠选择了荆棘。他的行为,已经完全是别样层次上对民族一种苦爱,是一种含泪的凄异壮烈的美。青史上,美名存。

    8月4日,北平城陷入日本人之手。张自忠无法行使军政职权,并且,他个人的安全也成了严重的问题。8月7日,也就是宋哲元带队撤离的第十天,张自忠见延缓日军一周的计划业已完成,自己留在北平已无意义,便宣布辞去一切代理职务,躲进了一家德国医院。

    在城陷时,张自忠想率手枪营秘密潜赴察哈尔,被阻。于是到东交民巷德国医院隐藏起来。德国医院即现在的北京医院,是一所设备良好的高等医院。张自忠在病房住下不久,发现这里的许多人都认识他,感到呆在此地终非长久之计,必须换个地方。但整个北平都沦陷了,哪里会安全呢?思来想去,他想到了一位美国人——福开森。

    福开森(John Calvin Ferguson),美国马萨诸塞州人,1886年来中国传教。先后开办南京汇文书院、上海南洋公学,曾任张之洞、袁世凯等人的顾问,还被清廷赏予二品顶戴。1899年,福开森接办上海《新闻报》。后来,他定居北平,并与张自忠相识。福开森得知详情,慨然应诺。次日,张自忠即秘密转移到福开森家中。为防被人识破,福开森特意把张自忠装扮了一番,让他身着长袍,扮成学者的模样,在家中隐藏下来。

    福开森侨居中国期间,曾搜刮了大量中国文物,遭到中国文化界的抨击和谴责。

    但这次他却办了一件大好事。此事由于秘密办理,因而不为外人所知。

    为及早脱离虎口,南下参加抗战,张自忠一面派廖副官密赴天津,找赵子青商量脱险之计,一面派周副官南下,了解部队情况。

    赵子清年轻干练,结交面广,曾为二十九军采买过军火。在廖保贞说明来意后,慨然应允,与太古洋行谈恰,同意把张自忠安全地送到青岛。

    然后,赵子清又去找侨居天津的美国商人甘先生,请他利用经常驾驶私人汽车往返于平津之间的机会与有利条件,把张自忠接到天津。甘先生十分敬重张将军的为人,当即表示他将尽全力把张自忠安全地接到天津。

    再说周宝衡副官,潜出北平后一路向南追寻,终于在黄河南岸东阿一带找到了队伍。李文田、黄维纲、刘振三、李致远等几位将领得知师长的消息,大为惊喜,一致要求师长早日归队,率部抗战。刘振三更是急切地表示:“师长什么时候回来?我亲带四百便衣到北平城郊外接他。”

    周宝衡风尘仆仆返回北平报告情况,张自忠即给几位部将回了一封信,命周即刻返送,信中用暗语写道:我自接了聘书,怎么能不去上课呢?期满,我就要辞职回家,你就不用来了。

    9月4日凌晨,天色朦胧,雾雨霏霏,张自忠换上工人衣帽,伪装成司机的助手,坐进甘先生的汽车,巧妙地通过了日军关卡的检查,飞奔到天津,藏进住在英租界的赵子清家。

    在天津潜伏的一周,张自忠为了避免被日本人发现,蛰伏在赵子清家中,闭门不出,与外界的联系全由副官出面去沟通。其间,在9日晚上,也就是他离开天津的前一天晚上,他秘密地回家看了一下家人,对家事作了安排,嘱咐弟弟代他照顾孩子。次日,他弟弟送他登上了英商太古轮船公司的一艘客轮,秘密南下,当时,谁也没有想到,张将军这次南下,竟是与家人的永诀!

    1937年9月10日,张自忠在外国友人的帮助下,悄悄地离开了天津,乘坐英国太古轮船公司的一艘客轮前往青岛。

    这样,在与敌人进行了长时间的周旋之后,张自忠终于脱离了虎口。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