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写小说还应该说受左泓、王立纯和北大巾文系曹文轩教授的影响。前两位老兄与我同寝二载,曹先生则是我的班主任。他们的功夫里然我还远没学到,但没有他们,当年脑瓜不算太笨的我决不会稀里糊涂那么快地上了写小说这条“贼船”。
书归正传,这本册子里收入的小说,都是从我发表在各地的刊物中选的。本来我这个人做事不大重视结果,如黑睹子掰苞米,干一件丢一件,多少年也没长把发过的小说留起来编本书的心眼。
纯粹是瞎猫碰死耗子,有的小说发表后,竟多少还产生点影响,蒙上了这个那个的奖。就有一家出版社说可以考虑出我的小说集,这使我受宠若惊忘乎所以了,于是竟斗胆给陈伯吹老先生索要题辞墨宝。让我感动的是90岁高龄的陈老先生两次亲笔回信,除题书名外,又对我鼓励再三。
谁知天有不测。那家出版社又云中飞鸿,说董恒波你的小说如何如何好,但是(可但是,但可是……括号作者加)最好能自己包销若干若干本因为所以或者寄上三千两千算是书号钱,让出版社少赔点。我知道人家为难了,我这个人生来就没出息,宁肯自己难为自己就怕给人家添乱。于是赶紧回信,说亲爱的编辑老师我非常理解您的心情,出版社的日子本来就不好过了,咱怎忍心再给您添麻烦呢。
话说回来,其实舍下我这张老脸上哪儿推销点书,或者东借西凑弄个几千元买个书号也不是太难的事。可细一想,还是算了吧!
一日夜里睡不着觉忽然想到陈老先生信中曾说,“书出后请寄一册”,便感心中惶恐不安觉得有愧陈老先生的谆谆教诲。于是咬牙跺脚攥拳头下狠心不吃不喝说什么也得至少印出两册来。一册“请陈老斧正”,一册留作资料,等我老的时候,也有东西炫耀炫耀,“瞧,我年轻那时候……”打住,咱还是哪说哪了,这些也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1994年3月10日夜于朝阳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