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在南宁-年味·汤圆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感觉元宵节的汤圆就像是“劝君更进一杯酒”里那最后一杯,一口干尽,西出阳关再已不是热闹的年。

    汤圆大概也是最传统的中国食物之一,起源于宋朝,当时的明州即现在的宁波,兴起吃一种新奇食品——用黑芝麻、猪油做馅,加入少许白砂糖,外面用糯米粉搓成圆形,煮熟后,吃起来香甜可口,别有滋味。又因其在锅里且浮且沉,所以最早叫“浮元子”,后来才改称汤团。无论是团还是圆,总之都有合家团圆的象征之意,因此也出现在了春节菜单上。

    就像一到春节,刘德华的“恭喜你发财,恭喜你精彩”,就会从我脑子里钻出来一样,一见汤圆,一般也会有一首歌在我耳边魔性徘徊——没错,就是那首《卖汤圆》。可是我怎么也想不通,写出《凤凰于飞》《南屏晚钟》《情人的眼泪》的陈蝶衣先生,为什么要说:汤圆一样可以当茶饭——明明就是甜甜糯软的小吃啊!

    直到一位柳州大叔讲了他和一种叫露水汤圆的故事:在没有冰箱的年代,当地人把当天没有吃完的菜包进面团里搓圆,放到露天里自然保鲜,第二天收进来煮着吃。这种露水汤圆不仅个大,且是咸的。大叔幼时读书,每天只有一毛钱的早餐费,只够买两个露水汤圆,为了能吃得更久一点,他就用筷子把汤圆夹成两段,把里面的馅料抖散,与汤混合,再趁热添入芫荽和辣椒油,搅拌成一碗鲜美丰富的杂烩汤。那一刻,他觉得再没有比这碗鲜辣味浓、香飘四溢的浓汤更美味的东西了。

    至于露水汤圆一名的来由,并没有正式的官宣。有人说“露水”一词缘自这道小食的制作辛苦,小贩须在凌晨顶霜戴露做好叫卖;还有人说是形容此汤圆的洁白圆润,一如清晨莹洁如珠的露水……至于说露水汤圆是清晨太阳出来前,去收集叶子上的露水,然后用露水和糯米面做成的,则更像小说传说,这又不是薛宝钗的冷香丸,要用白露那天的露水,雨水那天的雨水……吃了还能成神仙了?

    可是当我有机会吃到咸汤圆时,却觉得是不是吃到了假汤圆?糯米包裹的是一团毫不情愿的猪肉啊!是不是猪肉窜错了门了,它不是应该包在薄薄的云吞或者饺子皮里,谈一场与面粉的恋爱吗?至于细白的糯米,难道不是黑芝麻与红糖的命定的前世今生的结合?

    从此甜咸大战,我坚定地站在了甜蜜蜜的位置。直到我又吃到了一种汤圆——配以辣椒酱油的油炸汤圆,外表酥香,内里甜软,亦甜亦咸,妙趣横生。于是,这竟成了我到那家店的必点菜。

    后来才知道,又咸又甜竟也是美食大家的选择。比如香港的蔡澜,他最喜欢的粽子是湖州的,这种粽子除了肥猪肉之外,还有豆沙,又甜又咸,正合他的胃口;

    《舌尖上的中国》导演陈晓卿第一次尝试用白糖拌油渣,成为了他童年时,美食的终极体验,有如醍醐灌顶,味蕾顿开……

    也许咸与甜从来都不是什么势不两立的对立面,反而它们相互融合、相互影响,往往打开味蕾的新境界。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