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在南宁-值得飞2500公里距离吃的鹅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迪克牛仔声嘶力竭地唱:“逃开了你,我躲在三万英尺的云底”……离开一段感情需要9公里的高度,而一道美食的吸引可以是2500多公里。

    “每次回来必吃,好吃到连汁都打包。”这是一位北京回来探亲的南宁女婿对醉鹅的表白。而我对鹅,或多或少有点“怕怕滴”。

    洪武十八年(1385年),明朝大将徐达病逝,年五十四岁。从此,民间关于徐达的死流传着一种说法:徐达背上长了一个背疽,也就是毒疮之类,医生特别叮嘱不能吃鹅肉,因为据说鹅肉有“毒”,是一种发物。可是朱元璋却派太监赐给徐达一碗鹅肉,徐达明白了朱元璋的意思,吃下了鹅肉病情加重,不日便死了。赐鹅肉意思就是赐死,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徐达应该是含泪吃的鹅肉吧?虽然后人考证这个传说纯属无稽之谈,朱元璋并没有杀徐达之意,鹅肉也不会让毒疮迸裂。但鹅肉不是随便可以吃的,这一印象深入脑海,每每吃之前,总不由自主检视一下,自己最近有没有热气——这种导致生疮冒痘的内火,免得遇鹅则发,毒上加毒。

    所以,广西人原先并不怎么爱吃鹅肉,而是更喜欢不热气的“清热解毒派”鸭肉;这恰恰与广东人相反,认为吃盐都会导致热气的广东人,却觉得鹅肉属于养生保健食品。因此,发明出了两种最著名的做法:深井烧鹅和醉鹅。前者因为产地“深井”而得名——不是挖很深的一口井去烤一只鹅;后者则是真的用酒把鹅灌醉,煲成一道香浓可口的菜肴。能把人吸引几千公里而来的,就是这后一种。

    醉鹅的全称是“火焰醉鹅”,做法从火焰鱼延伸而来,也就是说把鹅肉换成鱼肉、鸭肉、鸡肉,什么都可以,但因为鹅本身皮滑肉厚,吃来吃去,最合适这种做法的,还是鹅本人。

    由于整个做菜过程都在食客眼皮底下完成,能看到燃烧的火焰,所以吃醉鹅更像是看一场表演。鲜嫩的鹅肉煸成金黄色,逼出油分,加入特制醉鹅酱,然后淋上红米酒,点火,半米高的火焰腾空而起,浓郁的酒香和着肉味侵蚀了在场人的整个嗅觉。厨师又继续在桌旁边,时刻关注锅中的变化,加火、翻炒、各种调料——姜、大蒜、葱与一些药材,依次加入,不紧不慢,色香味一点点把人的馋虫勾到嘴边,大概20分钟,当酒气完全蒸发后,一锅香味四溢的鹅肉就可以尽情开吃了。据说整道菜最关键的就在于它的酱料,这是独门秘方,厨师都是概不外传。

    酒香与鹅的味道融为一体,香味特别浓郁,因此特别让人食指大动。同时,其中还有一个隐藏菜单:那就是香味扑鼻的酱汁,用醉鹅酱汁拌饭,真正能把底锅刮烂。本来酱汁菜汁拌饭就是中国的第N大菜系,而醉鹅的酱汁更是酱汁中的劳斯莱斯,味道一流。“把饭和酱汁都打包走。”这是南宁女婿吃醉鹅的标准动作。不过要使鹅有酒香居然要下一整瓶米酒吗?而且吃了有酒的醉鹅会变成酒驾吗?上网查了一下放心了:这道菜之所以要下一瓶酒就是要把足够的酒香逼入鹅肉,留住酒的香味,而且在燃烧的时候,酒精已经蒸发掉了,酒驾是不存在的。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