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少游诗精品-元丰年间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还自广陵四首

    其一

    薄茶便当乌程酒[95],短艇聊充下泽车[96]。

    坟墓去家无百里,往来仍不废观书。

    其二

    南北悠悠三十年,谢公遗埭故依然[97]。

    欲论旧事无人共[98],卧听钟鱼古寺边[99]。

    其三

    邗沟缭绕上云空[100],坐阻层冰不得通。

    赖有东风可人意,为开明镜玉奁中[101]。

    其四

    天寒水鸟自相依[102],十百为群戏落晖。

    过尽行人都不起,忽闻冰响一齐飞。

    【总说】

    本组诗作于元丰元年(1078),是作者从广陵(今扬州归里之作)。是年少游正三十岁。第一首诗人自先人墓上归还,以茶当酒,以船当车,途中读书不辍,足见好学。第二首凭吊谢公遗埭,倾听古寺钟声,无人共话往事,故感慨系之。第三首写东风解冻,船行无阻的喜悦。第四首写船行所见。天寒地冻,群鸟仍嬉戏冰上,行人经过也不飞。忽然听到冰破的声音,一齐飞起来。诗人如摄影高手,把瞬间景象捕捉下来,写得生动传神。

    睡足轩二首

    其一

    长年忧患百端慵[103],开斥僧坊颇有功[104]。

    地撤蔽亏僧界静[105],人除荒秽玉奁空[106]。

    青天并入挥毫里,白鸟时兴隐几中[107]。

    最是人间佳绝处,梦残风铁响丁东[108]。

    其二

    数椽空屋枕清流[109],一榻萧然散百忧[110]。

    终日掩关尘境谢[111],有时开卷古人游[112]。

    鸣鸠去后沧浪晚[113],飞雨来初菡萏秋[114]。

    此处便令君睡足,何须云梦泽南州[115]?

    【总说】

    此二诗元丰元年(1078)秋作于高邮。全诗围绕“睡足”,写种种闲适之况,或读书,或挥毫,枕清流,赏荷花,对清澈河波,听丁东风铁,真所谓“此处便令君睡足,何须云梦泽南州”。

    【辑评】

    蔡正孙《诗林广记》后集卷八引《冷斋夜话》:老杜诗云:“红稻啄残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荆公云:“缲成白雪桑重绿,割尽黄云稻正青。”郑谷云:“林下听经秋苑鹿,江边扫叶夕阳僧。”以事不错综,则不成文章。若直叙之,则曰:“鹦鹉啄残红稻粒,凤凰栖老碧梧枝。”以红稻于上,以凤凰于下者,错综之也。言缲成,则知白雪为丝,言割尽,则知黄云为麦也。秦少游得其意,特发奇语而作此。诗中四句,皆有错综之体。

    秋兴九首(选三首)

    【总说】

    《秋兴九首》,皆拟唐人,所拟者有韩愈、孟郊、韦应物、李贺、李白、卢仝、杜甫、杜牧、白居易。此选三首。拟古,即仿古。《文选》有“杂拟”诗体,晋陆机、南朝宋鲍照等皆有《拟古》诗。严羽《沧浪诗话·诗评》:“拟古唯江文通最长,拟渊明似渊明,拟康乐似康乐。”徐《笺》:“少游此处则尽摹唐人,疑作于元丰间‘闭门却扫,日以文史自娱’之时。”从少游所拟唐人来看,可见他的好尚。亦可见他通过拟古了解各家诗歌风格,从而融铸各家,自成一家。

    拟李贺[116]

    鱼鳞甃空排嫩碧[117],露桂梢寒挂团璧[118]。

    白□风起吹北窗[119],尺鲤沉没断消息[120]。

    燕子将雏欲归去[121],沈郎病骨惊迟暮[122]。

    浓愁茫茫寄何处?万里江南芳草路。

    拟玉川子[123]

    南州有病客,起卧北窗下[124],

    玉兔衔光照清夜[125]。故人别我京洛游,

    不寄一行三改秋[126]。秋色变冷客裘薄,

    渐觉衣袂寒飕飕[127]。作诗欲寄君,未语先有愁。

    不如呼童起,危坐北窗下,

    一杯宽我千日忧[128]。眼前俗事何扰扰[129],

    此夕尽向杯中休,何必怀黄金印兮爵通侯[130]。

    拟杜牧之[131]

    鼓鼙夜战北窗风[132],霜叶铺阶叠乱红[133]。

    一段新愁惊枕上[134],几声悲雁落云中。

    眼前时节看驰马[135],日下生涯寄断蓬[136]。

    弟妹别来劳梦寐,杳无消息过江东[137]。

    【辑评】

    [宋]洪迈《容斋随笔》卷十六:阅秦少游集,有《秋兴》九首,皆拟唐人,前所载咸在焉。关子东为《秦集序》云:“拟古数篇,曲尽唐人之体。”信然。

    [明]段雯君本《淮海集》卷四徐渭批语:“沈郎病骨惊迟暮,浓愁茫茫寄何处?”此二语最肖。

    [现代]詹安泰《宋诗研究》:其诗最值得我们注意者,《秋兴九首》,遍拟唐人。如《拟韩退之》、《拟孟郊》、《拟韦应物》、《拟李贺》、《拟李白》、《拟玉川子》、《拟杜子美》、《拟杜牧之》、《拟白乐天》。其所拟诗,虽偏重模仿与技巧,亦有佳作。

    别子瞻学士

    人生异趣各有求,系风捕影只怀忧[138]。

    我独不愿万户侯,唯愿一识苏徐州[139]。

    徐州英伟非人力[140],世有高名擅区域[141]。

    珠树三株讵可攀[142],玉海千寻真莫测[143]。

    一昨秋风动远情,便忆鲈鱼访洞庭[144]。

    芝兰不独庭中秀[145],松柏仍当雪后青[146]。

    故人持节过乡县,教以东来偿所愿[147]。

    天上麒麟昔漫闻[148],河东鸑鷟今才见[149]。

    不将俗物碍天真[150],北斗已南能几人[151]。

    八砖学士风标远[152],五马使君恩意新[153]。

    黄尘冥冥日月换[154],中有盈虚亦何算[155]。

    据龟食蛤暂相从[156],请结后期游汗漫[157]。

    【总说】

    本诗作于元丰元年(1078)。是年五月,秦观入京应举,途经徐州,拜谒苏轼(字子瞻),临别赠以此诗。

    从“我独”二句,可见少游对苏轼仰慕之情,亦可见苏轼作为当时文坛领袖,在年轻学子中之影响力。诗中用诸多历史上杰出人物作比,突出苏轼“英伟非人力”,诗人娴熟文史,驾驭文字,举重若轻。全诗每四句一转韵,层层深入,堪称少游杰作。

    泗州东城晚望

    渺渺孤城白水环,舳舻人语夕霏间[158]。

    林梢一抹青如画[159],应是淮流转处山[160]。

    【总说】

    本诗作于元丰元年(1078)。据王宗稷《苏文公年谱》注引查慎行所作东坡《年表》,是岁少游赴京应举。夏,访苏轼于徐州。自徐州入汴,东归时过泗入淮。

    傍晚时分,诗人站在城头眺望,河水绕城而去,作者思绪也随之流转远方。“林梢”二句,写出了诗人的独特感受,所谓“情以物迁,辞以情发”(《文心雕龙·物色》)。与少游同时诗人晁补之,他离开泗洲时作《赴广陵道中三首》,其中二句云“帆开朝日初生处,船转春山欲尽头。”“船转春山”即“淮流转处山”,用“转”字皆妙。不同之处,一写船行时的感受,一写登望时的感受,少游着色更为鲜丽,用笔更为空灵。又少游二句似沿袭王建《江陵使至汝州》诗“日暮数峰青似染,商人说是汝州山”,秦诗翻陈出新,语意婉转,更带感情。

    【辑评】

    [现代]程千帆、沈祖棻《古诗今选》:眼前环城的水是白的,远处淮河转弯处山上的树梢则抹上了一层青色,而在它们的上空,则是绚丽的云彩。大自然是,同时,诗人也是多么善于着色的画家,岂止一抹青林为如画而已。

    [现代]钱仲联选、钱学增《宋诗三百首》:这首诗描写淮河下游水乡晚景,清丽如画。

    [现代]金性尧《宋诗三百首》:诗人的故乡在淮水上,故自号淮海居士,难怪他在夕照之下,望着远处的隐约山峰,感情亦在悄悄流转了。

    泊吴兴西观音院

    金刹负城□[161],阒然美栖止[162]。

    卞山直穹窿[163],苕水相依倚[164]。

    霜桧郁冥冥[165],海棕鲜薿薿[166]。

    广除庇夏阴[167],飞栋明朝晷[168]。

    溪光凫鹜边[169],天色菰蒲里[170]。

    绪风传昼焚[171],璧月窥夜礼[172]。

    洩云彗层空[173],规荷鉴幽沚[174]。

    艅艎烟际下[175],钟磬林端起。

    聱牙戏清深[176],嵚崟扑空紫[177]。

    所遇信悠然,此生如寄耳[178]。

    志士耻沟渎[179],征夫念桑梓[180]。

    揽衣轩楹间[181],啸歌何穷已。

    【总说】

    元丰二年(1079)夏四月,少游与参寥随苏轼南下,赴会稽省亲,途经吴兴(即湖州)作此。观音院在湖州城东,因奉观音像而得名。因屡焚于火,天圣三年(1025)承鉴真法师宿愿铸成铁观音像,号铁观音院。

    从首句至“嵚崟”句,写舟泊观音院所见所闻,造境深幽,措辞雅饬,展示了一幅开阔悠闲的山水画卷。“所遇”句转入抒情,“志士”二句,乃一篇之警策。全诗工于写景,精于属对,反映了诗人高度写作技巧。

    【辑评】

    [现代]钱基博《中国文学史》第五编:(见《田园四首》辑评)

    同子瞻端午日游诸寺分韵赋得深字

    太史抱孤韵[182],畅怀在登临。

    别乘载邹枚[183],佳辰事幽寻。

    参差水石瘦,窅窕房栊深[184]。

    清磬发疏箔[185],妙香横素襟[186]。

    复登窣堵波[187],环回瞩嵚崟[188]。

    双溪贯城郭,暝色带孤禽[189]。

    凉飙动爽籁[190],薄雨生微阴[191]。

    尘想澹清涟[192],牢愁洗芳斟[193]。

    挥箑订往古,援毫示来今[194]。

    愧无刻烛敏,续此金玉音[195]。

    【总说】

    本诗作于元丰二年(1079)。是年端午,少游与苏轼遍游湖州诸寺,少游分得“禅房花木深”之“深”字。诸寺,指观音院、玄妙观。又有飞英寺,中有塔。

    当年汉梁孝王与邹阳、枚乘、司马相如同游兔园,成为美谈。少游随苏轼游吴兴诸寺,追踪前哲,亦成为雅事。苏轼《将之湖州戏赠莘老》诗云:“馀杭自是山水窟,仄闻吴兴更清绝。”“清绝”二字,概括了吴兴山水风光。少游此诗纵深写游寺所见所闻,诗笔与山水两清绝。

    游鉴湖

    画舫珠帘出缭墙[196],天风吹到芰荷乡[197]。

    水光入座杯盘莹[198],花气侵人笑语香[199]。

    翡翠侧身窥渌酒[200],蜻蜓偷眼避红妆[201]。

    葡萄力缓单衣怯[202],始信湖中五月凉[203]。

    【总说】

    本诗元丰二年(1079)五月作于会稽。鉴湖,即镜湖。《会稽志》卷十:“在县东二里,故南湖也。一名长湖,又名大湖。《通典》云:东溪永和五年,太守马臻始筑塘立湖,周三百十里,溉田九千余顷,人获其利。王逸少又云:‘山阴路上行,如在镜中游。’镜湖之得名以此。《舆地志》:山阴南湖,萦带郊郭,白水翠岩,互相映发,若镜若图。”少游《怀乐安蒋公唱和诗序》:“会稽之为镇旧矣,岂唯山川形势之盛,实控扼于东南哉!其胜游珍观,相望乎枫柟竹箭之上,枕带乎藻荇芙藻之滨,可以从事云月优游而忘年者,殆亦非他州所及。而卧龙山、鉴湖,尤为一郡佳处。”

    少游早年寝馈于杜诗,称杜甫“穷高妙之格,极豪逸之气,包冲澹之趣,兼峻洁之姿,备藻丽之态”(《韩愈论》)。此诗多用杜甫词汇,“翡翠侧身窥渌酒,蜻蜓偷眼避红妆”二句,尤为突出。通过鸟和虫的一窥一避,以衬托酒之绿、人之艳。诗人体物之细微,遣词之精致,深得老杜“藻丽之态”。

    【辑评】

    [宋]何汶《竹庄诗话》卷二十四引《漫斋语录》:少游善取古人意,语云古诗“拂石生来衫袖冷,踏花归去马蹄香”,少游乃有“水光照坐杯盘洁,花气侵人笑语香”之句。

    [宋]魏庆之《诗人玉屑》卷十八引《雪浪斋日记》:少游诗甚丽,如“翡翠侧身窥绿酒,蜻蜓偷眼避红妆”,又“海棠花发麝香眠”,又“青虫相对吐秋丝”之句是也。

    [宋]喻良能《读淮海集》诗:五言未数韦应物,八面须还秦少游。花气湖光吟鉴水,雷推雨苞赋黄楼。

    [明]瞿佑《归田诗话》卷中:“闭门觅句陈无己,对客挥毫秦少游”,山谷诗,喻二人才思迟速之异也。后山诗如“坏墙得雨蜗成字,古屋无人燕作家”,寥落之状可想。淮海诗如“翡翠侧身窥绿酒,蜻蜓偷眼避红妆”,艳冶之情可见。二人他作亦多类此。后山宿斋宫,骤寒,或送绵半臂,却之不服,竟感疾而终。淮海谪藤州,以玉盂汲水,笑视而卒。二人临终,屯泰不同又如此,信乎各有造物也。

    [明]徐伯龄《蟫精隽》卷九:宋淮海秦少游观,工于词,《古今词话》言之悉矣。而其诗律,纤秾艳巧,故时人有苏东坡词似诗,秦淮海诗似词之语。其《游鉴湖》诗云(略),“翡翠”、“蜻蜓”之句,俊词也,可谓镂冰翦水者矣。

    荷花

    方塘收雨脚,落日半遥岑[204]。

    芙蕖净娟娟[205],丽服抚翠衾[206]。

    无言意自远,欲渡秋水深。

    缅怀平生人,对此讵可寻?

    弄芳惜晼晚[207],酒至谁与斟?

    天涯有归云,聊寄相思心[208]。

    心开获清赏[209],芙蕖一何绮[210]!

    美人艳新妆[211],敛袂照秋水[212]。

    端如荡子妻[213],顾自良家子[214]。

    黄金选燕赵[215],摇落对江沚[216]。

    薄暮风雨来[217],独立泪如洗。

    望君君讵知[218],倾宫定谁似[219]?

    【总说】

    本诗元丰二年(1079)秋作于会稽。一个秋天傍晚,诗人漫步方塘,见雨后荷花如出浴美人,更为靓丽多姿。“天涯”二句,寄思乡之情。“黄金”二句,寓身世之感。全诗笔致淡雅,情感深沉。

    【辑评】

    [明]段斐君本《淮海集》徐渭眉批:“无言意自远”二句,意致淡远。

    [现代]钱基博《中国文学史》第五编:(见《田居四首》辑评)

    [现代]徐培均《少游岂尽女郎诗》:像《荷花》一首,不仅描绘了雨后荷花的娟净,而且借以抒怀人之思,寓无俪之感。诗中从荷花写到美人,因为二者都具有美艳的特质,因此令人感到自然贴切。再从美人寄寓诗人身世之感,则又符合自屈原以来的比兴传统。用语虽较婉丽,意致却很淡远。

    霅上感怀

    七年三过白洲[220],长与诸豪载酒游[221]。

    旧事欲寻无处问[222],雨荷风蓼不胜秋[223]。

    【总说】

    本诗作于元丰二年(1079)。是年五月初,少游随苏轼同舟到湖州,之后往越省亲。不久,乌台诗案发,诗人赶赴湖州,确信苏轼被诏狱,感怀而作。霅(zhá)上,湖州的别称。霅,霅溪,在今浙江湖州南。

    昔年载酒论文,是何等快意。今日人非物是,又何等怆情。诗以景语作结,不胜秋,即指时节之秋,又指心上之秋,王勃所谓“悲夫!秋者愁也”(《秋日游莲池序》)。

    【辑评】

    [现代]徐培均《少游岂尽女郎诗》:值得一提的是《霅上感怀》这首七绝。……以高度凝练的手法,寄托了对往日与孙莘老、李公择及苏轼等人载酒论文的怀念,表达了对苏轼蒙受冤狱的同情。

    别贾耘老

    若有人兮霅之滨[224],服火齐兮冠切云[225]。

    有才不为世所抡[226],尽入诗句为奇新。

    忘归繁弱不浪陈[227],发必中的疑有神[228]。

    目关飞鸟缗苍鳞[229],俛仰自娱忘贱贫[230]。

    繄我与君素参辰,孰为一见同天伦[231]?

    共指飞光易沉沦[232],莫若痛饮还我真[233]。

    况有内子贤文君[234],终日叫呼不怒嗔[235]。

    酒酣往往出前珍,瓦瓯竹筯羞青芹[236]。

    左列文史右红裙,樽前不觉徂清晨[237]。

    念我行当西道秦[238],拏舟来别非所欣[239]。

    欲托毫素通殷勤[240],郢匠旁瞩难挥斤[241]。

    人生百龄同臂伸[242],断梗流萍暂相亲[243]。

    行行饮酒且勿云[244],丈夫万里犹比邻[245]。

    【总说】

    本诗作于元丰二年(1079)。是年少游赴越省亲,岁暮返里,途经吴兴时作。贾耘老,名收,乌程(今浙江湖州)人。有诗名,喜饮酒,其居有水阁,名“浮晖”。李公择知湖州、苏轼知杭州期间,与之游,唱酬甚多。

    此诗前八句写贾耘老好奇服、善剑术、爱垂钓、忘贫贱,笔端人物脱俗可爱。欧阳修《梅圣俞诗集序》云:“圣俞亦自以其不得志者,乐于诗而发之。”贾耘老亦不得志,同样以诗发抒怀抱,少游在激赏其诗之余,惋惜其才不用。接着写从不相识到相视莫逆,樽前痛饮到晓,所谓“酒逢知己千杯少”。最后写分别,“丈夫万里犹比邻”,就题目收住,馀味无穷。此诗用柏梁体,句句用韵,一韵到底,别具声韵之美。

    次韵参寥见别

    炉香冉冉纡寒穗[246],篝火荧荧擢夜芒[247]。

    预想江天回首处,雪风横急雁声长[248]。

    【总说】

    本诗作于元丰二年(1079)。是年少游如越省亲,岁暮,由越返里,途经杭州,与参寥作诗赠别。参寥,即道潜,北宋诗僧,本姓何,字参寥,赐号妙总大师。於潜(今浙江临安)人。自幼出家,与苏轼、秦观交好。

    前二句写寒夜叙别。炉香盘穗,说明晤谈已久;篝火擢芒,说明夜色很深。后二句预想江天分别,雪风凛冽,雁声嘹唳,情何以堪。孟浩然《唐城馆中早发寄杨使君》诗:“欲识离魂断,长空听雁声。”诗人亦以雁声渲染别情,虽不用离愁字眼,但离愁在雁声中透露出来。全诗句句写景,于景物中寓情无限。

    次韵子由召伯埭见别三首

    其一

    孤篷短榜泝河流[249],无赖寒侵紫绮裘[250]。

    召伯埭南春欲尽,为公重赋畔牢愁[251]。

    其二

    青荧灯火照深更[252],逐客舟航冷似冰[253]。

    到处故应山作主,随方还有月为朋[254]。

    其三

    冠盖纷纷不我谋[255],掩关聊与古人游[256]。

    会须匹马淮西去,云□风溪遂所求[257]。

    【总说】

    本诗作于元丰三年(1080)。本年寒食节前,苏辙贬监筠州酒税,途经高邮,少游款待甚殷,相从两日后,又相送到邵伯埭。苏辙作《高邮别秦观》诗为谢,少游和之。召伯埭(dài),今扬州市邵伯镇。

    前二首写苏辙身为逐客,少游不以为嫌。“为公重赋畔牢愁”,既寄予同情;有“山作主”、“月为朋”,又给予慰藉。第三首写自己或闭门读书,或乘马访友,不受仕宦羁绁的闲适心情。

    次韵子由题平山堂

    广陵五题

    栋宇高开古寺间,尽收佳处入雕栏。

    山浮海上青螺远,天转江南碧玉宽[258]。

    雨槛幽花滋浅泪[259],风卮清酒涨微澜[260]。

    游人若论登临美,须作淮东第一观[261]。

    【总说】

    本诗作于元丰三年(1080)。是年春苏辙有《扬州五咏》,所咏为九曲池、平山堂、蜀井、摘星亭、光华塔五处名胜古迹。少游次其韵,此选题平山堂一首。苏辙,字子由,号颍滨遗老,苏轼之弟。《方舆胜览》卷四十四:“平山堂在州城西北大明寺侧。庆历八年二月,欧阳公来牧是邦,为堂于大明寺庭之坤隅,江南诸山,拱列檐下,若可攀取,因目之曰平山堂。”少游《与李乐天简》:“时复扁舟,循邗沟而南,以适广陵,泛九曲池,访隋氏陈迹,入大明寺,饮蜀井,上平山堂,折欧阳文忠所种柳,而诵其所赋诗,为之喟然以叹。遂登摘星寺。寺,迷楼故址也,其地最高,金陵、海门诸山,历历皆在履下。”

    首联写平山堂高踞蜀冈,佳处尽收眼底。颔联写远眺,“青螺”状山之美,“碧玉”言水之美。一个“浮”字,写山光缥缈,意境深幽;一个“转”字,写江流浩荡,气象雄浑。颈联写花添美景,酒助游兴。尾联归结登临之美,少游以“淮东第一观”加以赞颂。后人将此五字刻石,成为扬州大明寺一大人文景观。

    【辑评】

    [现代]金性尧《宋诗三百首》:三、四两句承上写景,即是凭栏所见的“佳处”,紧接“破题”。五、六两句写风雨中登临之趣,亦即“转”。雨是细雨,故曰浅泪,风是轻风,故曰微澜。用字精致,但亦纤巧,正是秦诗的两方面特点。

    [现代]孙望、常国武主编《宋代文学史》:秦观诗中数量最多的题材是咏写山水景物和朋辈之间的酬赠唱和。如《与子瞻会松江得浪字》云:“漫然衔洞庭,领略非一状。恍如阵平野,万马攒穹帐。离离云抹山,窅窅天粘浪。”描绘江湖的浩渺景象,境界颇为壮阔。又如《次韵子由题平山堂》:“栋宇高开古寺间,尽收佳处入雕栏。山浮海上青螺远,天转江南碧玉宽。”于高远气象中,自饶清隽秀逸之致。

    和黄法曹忆建溪梅花

    海陵参军不枯槁,醉忆梅花愁绝倒[262]。

    为怜一树傍寒溪,花水多情自相恼[263]。

    清泪斑斑知有恨[264],恨春相逢苦不早。

    甘心结子待君来[265],洗雨梳风为谁好?

    谁云广平心似铁[266],不惜珠玑与挥扫。

    月落参横画角哀[267],暗香销尽令人老[268]。

    天分四时不相贷,孤芳转盼同衰草[269]。

    要须健步远移归,乱插繁华向晴昊[270]。

    【总说】

    本诗作于元丰三年(1080)。黄法曹,指黄子理,福建浦城人,时为海陵(治今江苏泰州)司法参军,掌管司法。建溪,位于福建闽江的北源。

    咏梅离不开“影”和“香”,少游此诗亦然。“花水多情自相恼”,即“照花前后镜,人面交相映”(温庭筠《菩萨蛮》),一为人照镜,一为花照水,但顾影自怜、孤芳自赏则相同。“月落”二句,即“暗香浮动月黄昏”,一写暗香浮动,一写暗香销尽,但后者写花易零落,人易衰老,情感更为深沉。故末两句有移插梅花之盼,诗人惜花之情可见。

    【辑评】

    [宋]惠洪《跋石台肱禅师所蓄草圣》卷二十七:少游此诗,荆公自书于纨扇,盖其胜妙之极,收拾春色于语言中而已。及东坡和之,如语中出春色。山谷草圣不数张长史、素道人,遂书两诗于华光梅花树下,可谓四绝。予不晓草字,开卷但见其雷砰电射,揭地祇而西七曜耳。吁哉,异也!政当送与龙安照禅师,使一读之。

    [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四:秦太虚《和黄法曹忆梅花》诗,但只平稳,亦无惊人语。子瞻继之,以唱首第二韵是“倒”字,故有“西湖处士骨应槁,只有此诗君压倒”之句,亦是趁韵而已,非谓太虚此诗真能压倒林逋也。林逋“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之句,古今诗人,尚不曾道得到,第恐未易压倒耳。后人不细味太虚诗,遂谓诚然,过矣。

    [宋]蔡正孙《诗林广记》后集卷八:“少游此诗,东坡谓其压倒林逋。观其称许之辞,则爱重之意可见矣。”

    [现代]徐培均、罗立刚《秦观诗词文选评》:在这首和诗中,作者尽情体贴黄子理的心情,以“恨”字统领,先写他念梅,继写他画梅,再写他恋梅、惜梅,最后以归家寻梅作结,将黄子理对梅的一往深情写出,以梅之风标,见人之精神。诗用响韵,虽是古体,却为整齐七古,读来琅琅上口。特别是首四句中三句用韵,后二句继而以“恨”字为顶针格,使诗显得尤为旖旎婉媚,摇曳多姿。

    次韵酬徐仲车见寄

    渭清非胜泾[271],兰芳本无慕[272]。

    我生季叶中[273],乃与古人遇[274]。

    职当供洒扫[275],匏系愧迟暮[276]。

    来章感存没[277],三读泪如注[278]。

    【总说】

    本诗作于元丰三年(1080)。徐仲车,名积,楚州山阳(今江苏淮安)人。孝行出于天禀。三岁父殁,事母至孝,母亡,庐墓三年。初从胡瑗学。治平间成进士。神宗数召对,以耳聋不能仕,屏处乡里。元祐初近臣交荐其孝廉文学,乃以扬州司户参军、楚州教授,转和州防御推官,改宣德郎。有《节孝集》。以孝行闻名乡里,被列入《宋史·卓行传》。

    少游另一首诗说:“古人骨已朽,来者复谁继?仲车天下士,固非许丞类。”蔡彦规,徐仲车《哭彦规七首序》称其“文名冠其东南之秀”,又称“古人如此稀”。少游此诗表示,生于末世,能与徐、蔡这样的古人相遇,颇感幸运。是年蔡彦规殁于关中,徐仲车来诗提及此事,故次韵兼及伤逝。“来章感存没,三读泪如注”,写心中的古人一存一殁,感人至深。

    题东坡墨竹图

    叶密雨偏重,枝垂雾不消。

    会看晴日里[279],依旧拂云霄[280]。

    【总说】

    此诗《淮海集》未收。见徐培均先生《淮海集笺注》重印后记。徐先生后记云:“1996年12月21日,我在访台期间参观了故宫博物院。此次展出主题为罗家伦夫人张维桢女士捐赠之文物。我不仅看到了东坡《前赤壁赋》真迹,还意外发现一幅东坡的《墨竹图》,右上方为东坡题识:‘元丰三年正月轼为子明秘校。’其时当在‘乌台诗案’出狱后不久。子明与晁补之《鸡肋集·送梅校理子明通守杭州》所载的梅子明,当为同一人。在东坡题识之左而略偏中,有秦观手书五言绝句一首,每句单行,字为行楷,确如东坡所云‘有二王风味’。兹照录如下(略)。”

    雨雾交加,竹枝低垂。一旦日出云开,竹子精神抖擞,“依旧拂云霄”。诗人写出了竹子的气节。

    【辑评】

    [现代]徐培均《淮海集笺注·重印后记》:诗用比兴手法,表现了东坡当时的遭际。师生情谊,于此可见一斑。

    辇下春晴

    楼阙过朝雨,参差动霁光[281]。

    衣冠纷禁路[282],云气绕宫墙。

    乱絮迷春阔[283],蔫花困日长[284]。

    经旬辜酒伴[285],犹未赋长杨[286]。

    【总说】

    本诗元丰五年(1082)作。此诗次韵参寥《都下晓霁》。徐《笺》:“是岁少游在京应举,落第后有《谢曾子开书》,云:‘比者不意阁下于游从之间,得其鄙文而数称之。’子开(即曾肇)答书曰:‘参寥至京,……一日出足下所为诗并杂文读之,其辞瓌玮闳丽,言近指远,有骚人之风。’可证参寥子是岁亦在京,故少游得以次其韵。”辇下,指京城。

    此诗前六句写雨后春晴,京城胜致,尽收笔端。末两句原为“平康在何处,十里带垂杨”。据宋罗烨《醉翁谈录》载:“平康里者,乃东京诸妓所居之地也。”故孙莘老有“小子又贱发”之语。对于前辈严肃批评,少游能虚心接受,后改成“经旬辜酒伴,犹未赋《长杨》”,切合落第后的心情,提高了诗的境界。

    【辑评】

    [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五十引《王直方诗话》:参寥言旧有一诗寄少游,少游和云:“楼阙过朝雨,参差动霁光。衣冠分禁路,云气绕宫墙。乳絮迷春阔,嫣花困日长。平康在何处,十里带垂杨。”莘老尝读此诗至末句云:“这小子又贱发也。”少游后编《淮海集》,遂改云“经旬牵酒伴,犹未献长杨。”

    [清]袁枚《随园诗话》:李北海见崔颢投诗曰“十五嫁王昌”,骂曰:“小子无礼!”秦少游见孙莘老,投诗曰:“经旬牵酒伴,犹未献长杨。”孙曰:“小子又贱发!”二前辈方严相似,而考其生平,均非能作诗者。

    金山晚眺

    西津江口月初弦[287],水气昏昏上接天[288]。

    清渚白沙茫不辨[289],只应灯火是渔船。

    【总说】

    本诗作于元丰七年(1084)。金山,山名,在江苏镇江西北。《方舆胜览》卷三:“在江中,去城七里。唐李锜镇润州,表名金山。因裴头陁开山得金,故名。”又引周洪道《杂记》云:“(金)山在京口江心上,有龙游寺。登妙高峰望焦山、海门,皆历历。此山大江环绕,每风四起,势欲飞动,故南朝谓之浮玉山。”

    此诗写登金山观感。月上弦,水接天,江面茫茫,渚沙虽不能辨,但灯火依稀可见,构成了一幅浩渺迷离的晚景图。诗人善于造景,可见一斑。

    【辑评】

    [现代]王兴康《宋诗鉴赏辞典》本篇赏析:此诗脱胎于张祜《题金陵渡》:“金陵津渡小山楼,一宿行人自可愁。潮落夜江斜月里,两三星火是瓜州。”只要稍加比较,就能看出秦诗至少在三个方面与张诗相同:一,时间与地点相同,都是写镇江江面的夜间景色;二,描写手法相同,一用“潮落”、“斜月”来暗示时间的推移,一用“月初弦”来点名时间;三,境界相似,秦诗中的“只应灯火是渔船”显然化用了张诗的“两三星火是瓜州”以及张继《枫桥夜泊》中的“江枫渔火对愁眠”。由此可见秦观这首诗的渊源所自。但张祜诗中有人,且明写了诗人旅途无欢,触景生愁,秦诗则没有直接抒写诗人的怀抱,而是完全借景抒情,这又是二者的同中之异。

    中秋口号

    云山檐楯接低空[290],公宴初开气郁葱。

    照海旌幢秋色里[291],激天鼓吹月明中[292]。

    香槽旋滴珠千颗[293],歌扇惊围玉一丛[294]。

    二十四桥人望处[295],台星正在广寒宫[296]。

    【总说】

    本诗元丰七年(1084)中秋作。云山阁旧址在今扬州瘦西湖五亭桥西北隅。吕公著于元丰七年守扬州。口号,古典诗歌的题名,表示随口吟成,与“口占”同。始见于梁简文帝《仰和卫尉新渝侯巡城口号》一诗,唐张说、李白、杜甫、王维等均有口号诗。

    此诗写中秋公宴盛况。“照海旌幢秋色里,激天鼓吹月明中”一联,弥见诗人笔力之健举,前人所谓近“唐句”,诚非虚语。

    【辑评】

    [宋]阮阅《诗话总龟》卷十九引《王直方诗话》:吕申公在扬州日,因中秋令秦少游作口号。少游有“照海旌幢秋色里,激天鼓吹月明中”之句。是夜却微阴,公云:“不着也。”少游乃别作一篇,末云:“自是我公多惠爱,却回秋色作春阴。”参寥与余言如此。余曰:“此真所谓‘翻手作云’也。”

    [元]方回《瀛奎律髓》卷十二《秋日类》:《中秋口号》(略)。生日诗、致语诗,皆不可易,为以其徇情应俗而多谀也,所以予于生日诗皆不选。少游作此诗,是夜无月遂改尾句云:“自是我翁多盛德,却回秋色作春阴。”或嘲谓“晴雨翻覆手”,姑存此以备话柄。三四亦响亮。

    [明]胡应麟《诗薮》外编卷五:秦观“照海旌幢秋色里,激天鼓吹月明中”,张耒“幽花避日房房敛,翠树含风叶叶凉”,……皆七言近唐句,此外不多得也。

    [清]纪昀《瀛奎律髓》评语:此随俗应酬之诗,不宜入选。又:结鄙甚,然此种诗,体裁如是。

    送乔希圣

    □翔蓬蒿非所悲,鹏击风云非所喜[297]。

    贵贱穷通尽偶然,回头总是东海水。

    我思田文昔相齐,朱袍照日如云霓。

    三千冠佩醉明月,清歌一曲倾玻璃[298]。

    如今陈迹知何在[299]?但见荒冢烟芜迷[300]。

    又思原宪昔居鲁,门户东西闭环堵。

    杖藜对客骋高谈,自觉胸襟辈尧禹[301]。

    如今寂寞已成尘[302],空有声名挂千古。

    送君去,何时回[303]?世间如此令人哀[304]。

    我徒驻足不可久,笑指白云归去来[305]。

    【总说】

    本诗作于元丰七年(1084)。乔希圣,名执中,高邮人。初,入太学,补五经讲书。后登进士第,调须城主簿。元祐初为吏部郎中,进中书舍人,迁给事中、刑部侍郎。绍圣初以宝文阁待制知郓州。见《宋史·乔希圣传》。徐《笺》:“据少游元丰八年《上王岐公论荐士书》云:‘比者,先人之友乔君执事,奉使吴越,道过淮南,具言常辱相公齿及名氏,属乔君喻意,使进谒于门下。’此诗当为送乔希圣使吴越时作。”

    鲲鹏雀,大小悬殊,各有天地,不同悲喜。诗人用庄语开篇,寓有深意。“贵贱穷通尽偶然,回头总是东海水”,为一篇之警句,又回应上句。接着写田文相齐之显赫,原宪居鲁之简陋,俯仰之间,或为陈迹,或已成尘,所谓“世间如此令人哀”,从而产生了“笑指白云归去来”。少游有《拟李白》诗,李白的豪放不羁的风格以及个性化语言,在这首诗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辑评】

    [现代]钱基博《中国文学史》第五编:顾观之策论,最为类轼,而观之诗词,则绝异轼。诗律体不如古体,七古不如五古。律诗尽有妍丽,而气调少驽。七古绰有气调,而意思不警。七古唯《赠女冠畅师》、《送乔希圣》、《宿金山》三篇,可诵。

    客有传朝议欲以子瞻使高丽大臣有惜其去者白罢之作诗以纪其事

    与莘老同赋

    文章异域有知音[306],鸭绿差池一醉吟[307]。

    颖士声名动倭国[308],乐天辞笔过鸡林[309]。

    节旄零落毡吞雪[310],辩舌纵横印佩金[311]。

    奉使风流家世事[312],几随浪拍海东岑[313]。

    【总说】

    本诗作于元丰八年(1085)。据《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三四五载,是年四月王震、满中奉命使辽。事先曾传闻由苏轼出使高丽,后因故未成行。苏轼盖世才华,不仅声闻中国,且名扬异邦,颔联用唐朝萧、白的典故,说明苏轼与其相较,有过之而无不及。颈联用苏姓的典故,既称誉苏轼的雄辩之才,又切合其人之姓。关于苏轼奉使未遂事,史失记载,赖少游与孙莘老纪事,才为后人所知。高丽,今朝鲜。

    【辑评】

    [宋]黄彻《□溪诗话》卷九:少游赠坡诗云“节旄零落毡吞雪,辨舌纵横印佩金”,语太不等。子瞻讥集句云“天边鸿鹄不易得,便令作对随家鸡”,此诗正类此。

    [清]赵翼《瓯北诗话》卷十二:宋人诗,与人赠答,多有切其人之姓,驱使典故,为本地风光者。如东坡与徐君猷、孟亨之同饮,则以徐、孟二家故事裁对成联,《送郑户曹》,则以郑太、郑虔故事裁对成联,又戏张子野娶妾,专用张家事点缀萦拂,最有生趣。自是,秦少游赠坡诗:“节旄零落毡餐雪,辩舌纵横印佩金。”山谷赠坡诗:“人间化鹤三千岁(苏耽),海上看羊十九年(苏武)。”皆以切合为能事,然以苏武比坡黄州之谪,尚可映带,苏秦、苏耽,何为者耶?

    题杨康功醉道士石

    黄冠初饮何人酒[314]?径醉颓然不知久[315]。

    风吹化石楚山阿[316],藤蔓缠身藓封口。

    常随白鹤亦飞去[317],但有衣冠同不朽[318]。

    异物终为贤俊得,野老田夫岂宜有[319]。

    华阴杨公香案吏[320],一见遂作忘年友[321]。

    日暮西垣视草归[322],往往对之倾数斗。

    大梦之间无定论[323],启母望夫天所诱[324]。

    谷城或与子房期[325],西域更为陈□吼[326]。

    我疑黄冠反见玩,若此坚顽定醒否[327]?

    何当一笑凌苍霞,顾谢主人聊举手[328]。

    【总说】

    本诗作于元丰八年(1085)。《施注苏诗》卷三十三施元之注:“杨康功,名景略,洛阳人……终龙图待制、知扬州。”苏轼《与康功》尺牍云:“两日大风,孤舟掀舞雪浪中……杨次公惠法酝一器,小酌径醉,醉中与公作《得醉道士石诗》,托楚守寄去。”按康功曾使高丽,故称其为海中仙。参寥有《杨康功待制所藏醉道士石》诗,少游有《题杨康功醉道士石》诗,他们都从杨康功那里见到了醉道士石。

    醉道士石原埋没在楚山,藤蔓缠其身,苔藓封其口,野老田夫见之也不知为异物。杨康功慧眼识石,最终归其所有,这真是石头的幸运。诗人写杨康功以石为伴,对石饮酒,视为忘年之友,写出他对石的痴迷程度。石若有灵,也要视为知己了。同时诗人把醉道士石同望夫、启母、谷城、西域诸石联想起来,使凝固之石赋予生命,活生生地呈现在人们的眼前。正如秦元庆所评“妙语几欲呵活矣”。

    【辑评】

    [清]秦元庆本《淮海集》结三句眉批:妙语几欲呵活矣。

    次韵邢敦夫秋怀十首(其一、其三、其十)

    以微云淡河汉疏雨滴梧桐为韵

    其一

    驱车陟高丘,却望大梁圻[329]。

    驰道入双阙[330],勾陈连太微[331]。

    夷门壮下属[332],清洛相因依。

    美哉吾党士,皋良可希[333]!

    其三

    昔者曾中书[334],门户实难瞰[335]。

    笔势如长淮,初源可觞滥。

    经营终入海,欲语焉能暂[336]?

    斯人今则亡[337],悲歌风惨澹[338]。

    其十

    邢侯秋卧疴[339],挥毫见深衷[340]。

    赓者二三子[341],翕然笙磬同[342]。

    不为儿女姿[343],颇形四方风[344]。

    属有山水念[345],因之丝与桐[346]。

    【总说】

    本诗作于元丰八年(1085)。邢敦夫《秋怀诗》,黄庭坚、陈师道均有和作。此选第一、第三、第十首。邢敦夫,即邢居实,字惇夫,或作敦夫,河南原武(今河南原阳)人。邢恕(字和叔)之子。有隽才,元祐三年(1088)卒,年才十九。晁公武《郡斋读书志》卷四下:“邢君实敦夫,和叔之子,年十四赋《明妃引》,苏子瞻见而称之,由是知名。未几,和叔贬随州,敦夫侍行,病羸呕血。……以故疾日侵而夭。”

    第一首写诗人登高丘,望京城,眼底山川形胜,气势壮观。对舜之贤臣皋、,不耻下交的魏公子,不胜仰慕之情。诗人迤逦写来,有尺幅千里之势。第二首怀念曾巩。“笔势”四句,正写出他“上下驰骋”之气概。“悲歌风惨澹”,充满了哀悼之意。第三首写邢敦夫所作《秋怀》诗,能直抒胸臆,“不为”二句,言格调之高。“属有”二句,见知音者多。

    寄张文潜右史

    解手亭皋才几月[347],春风已复动林塘。

    稍迁右史公何泰[348],初阅除书国为狂[349]。

    日出想惊儒发冢[350],风行应罢女争桑[351]。

    东坡手种千株柳[352],闻说邦人比召棠[353]。

    【总说】

    本诗作于元丰八年(1085),诗题一作《次韵参寥寄苏子瞻时闻苏除起居舍人》。张文潜,即张耒,字文潜,号柯山,楚州淮阴(今属江苏)人。熙宁间进士,元祐中官起居舍人。绍圣初、元祐初两坐党籍贬官。工诗,为“苏门四学士”之一。有《张右史文集》,别本名《柯山集》。徐《笺》云:“据题注,本篇似为苏轼而作。施宿《东坡先生年谱》云:元丰八年‘五月一日,过扬州,游竹西寺,寻有旨复朝奉郎知登州。……冬十一月至登州,任未旬日,召复阙。十二月,除起居舍人。’起居舍人,亦称右史。王文诰《苏诗总案》卷二十六谓是岁‘八月二十七日,苏轼过扬州访杨景略,至石塔寺,与无择别竹西亭下。……过邵伯埭和孙觉《斗野亭》。’尔后东坡必经高邮,此诗首句‘解手亭皋才几月’,似指此时与苏轼分别,盖少游应试中第后曾回乡等待授官。‘春风’句则指次年(元祐元年)春初也。”又云:“冒广生《后山诗注》《寄张文潜舍人》补笺:按《实录》,文潜元祐八年冬,自著作佐郎除起居舍人,即右史也。诗中所云,与少游、文潜之交往不合,故知此诗题误,当从题下注‘一云’。”论据确凿,分析透辟,当从之。

    兹再补充二点:元丰八年(1075),高太后听政,政局有利于司马光为首的旧党。阅除书而“国为狂”,日出而惊“儒发冢”,言论似无顾忌。元祐八年(1093),高太后去世,政局则不利于旧党。范祖禹曾虑小人乘间为害,上书力谏,言辞激烈,少游、张耒相互恳劝,言论显然有顾忌。又苏轼除起居舍人之前为礼部侍郎,之后为中书舍人,少游均有启致贺。而张耒除起居舍人,少游无启致贺。其中《贺中书苏舍人启》云:“奸邪闻命,投匕箸以自惊;忠义承风,引壶觞而相庆。”与诗中“日出想惊儒发冢”、“初阅除书国为狂”语句有关联,亦可证此诗为苏轼而作。此诗少游听到苏轼除起居舍人,写出心中的期待与喜悦。

    春日杂兴十首(其一、其四、其十)

    其一

    飘忽星气徂[354],青阳迫迟暮[355]。

    鸣飞各有适,赤白纷无数[356]。

    雨砌堕危芳,风轩纳飞絮。

    褰帏香雾横[357],岸帻云峰度[358]。

    林影舞窗扉,池光染衣屦[359]。

    参差花鸟期[360],蹭蹬琴觞趣[361]。

    抚事动幽寻,感时遗远慕[362]。

    秣马膏余车[363],行行不周路[364]。

    其四

    吴会虽褊小[365],海滨富奇峰。

    天鸡一号叫[366],剑戟明遥空[367]。

    谿谷相径复[368],深林杳攒丛[369]。

    猿吟虎豹啼[370],云气迷西东。

    中有遁世士,超然孤踪[371]。

    被兰服明月[372],起坐松声中。

    夜锻吸沆瀣[373],朝琴庇青葱[374]。

    骑星友元气[375],巢许安可同[376]。

    俯眄区中人[377],飞埃集毛锋[378]。

    问津或不缪[379],从子游鸿蒙[380]。

    其十

    艺籍燔祖龙[381],斯文就沦丧[382]。

    帝矜黔首愚[383],诸隽出相望[384]。

    扬马操宏纲[385],韩柳激颓浪[386]。

    建安妙讴吟[387],风概亦超放[388]。

    玉绳带华月,艳艳青冥上[389]。

    奕世希末光[390],经纬得无妄[391]。

    儿曹独何事[392],诋斥几覆酱[393]?

    原心良自诬[394],猥欲私所尚[395]。

    螳螂拒飞辙[396],精卫填冥涨[397]。

    咄咄徒尔为[398],东海固无恙。

    鹓鸾日凋灭[399],黄口纷冗长[400]。

    投袂睇层霄[401],兹怀谁与亮[402]?

    【总说】

    《春日杂兴十首》,非一时之作,亦非专咏春日,盖因诗体皆为五古,故后人编纂时汇为一组。(见徐培均《秦少游年谱长编》卷一)此选第一、第四、第十三首。

    第一首作于元丰七年(1084)。徐《笺》:“据《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三四〇载,元丰七年春正月癸丑,吕公著徙扬州。少游屡试不第,故投卷以干谒也。诗当作于本年暮春。”光阴易逝,又到了暮春时节。“雨砌”二句,“堕”字写落花无奈,“纳”字状飞絮多情,诗人惜春之意,溢于言表。“参差”二句,写与花鸟愆期,同琴觞为伴,作者失意心态,宛然如见。诗人感时抚事,归结到“秣马”二句,所谓“卒章显其志”(白居易《新乐府序》)。据少游《上吕晦叔书》:“夫君子以器为车,以识为马,学术者,所以御之耳。”可见诗中之“马车”,所指甚明,寓意深刻,即古语所云“先器识而后文艺”,表达了作者积极用世的思想。

    第四首似作于元丰年间。吴会,此指江南地区。此诗前八句写吴会奇山异水,虎啸猿啼,给人一种高深莫测的感觉。中间八句着重写遁世士,他佩明月之珠,吸沆瀣之气,操琴松间,骑星天际,又给人一种飘飘欲仙的感觉。他笔下的遁世士,似乎有自己的影子。黄庭坚自谓“醉心于《诗》与《楚词(辞)》”(《与秦少章书》),少游此诗运用许多《楚辞》词汇,足见他亦醉心于《楚辞》。他称屈原、宋玉之作“原本山川,极命草木,比物属事,骇耳目,变心意”(《韩愈论》),读罢此诗,也使人感到骇耳目、变心意。

    第十首作于元祐年间。当唐初四杰被哂笑“轻薄为文”时,杜甫则指出“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戏为六绝句》之一)。又当李、杜被群儿谤伤时,韩愈则指出“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调张籍》)。今当扬马、建安诸子、韩柳被儿曹诋斥时,少游则指出“螳螂拒飞辙,精卫填冥涨。咄咄徒尔为,东海固无恙”。对待前贤,虽然诽谤者代不乏人,但尊重者亦大有其人。屈原曰:“文质疏内兮,众不知余之异采。”(《九章·怀沙》)少游有异采亦不被人知,最后他投袂而起,仰望高空,所发出的“兹怀谁与亮”,千古同慨。

    【辑评】

    [宋]吕本中《紫薇诗话》:李尚书公择,向见秦少游上正献公投卷诗云:“雨砌堕危芳,风轻纳飞絮。”再三称赏云:“谢家兄弟得意诗,只如此也。”

    [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二:古今诗人以诗名世者,或只一句,或只一联,或只一篇。虽其余别有好诗,不专在此;然播传于后世,脍炙于人口者,终不出此矣,岂在多哉?……秦少游有“雨砌堕危芳,风轩纳飞絮”……凡此皆以一联名世者。

    [宋]魏庆之《诗人玉屑》卷十八引《吕氏童蒙训》:“雨砌堕危芳,风轩纳飞絮”之类,李公择以为谢家兄弟得意(之作)不能过也。少游过岭后诗,严重高古,自成一家,与旧作不同。

    [清]王士禛《古夫于亭杂录》卷四:秦少游五言:“雨砌堕危芳,风轩纳飞絮。”六朝佳句也。

    [现代]徐培均《淮海集笺注》卷三:其时洛蜀相攻,洛党程颐云:“某素不作诗,亦非是禁止不作,但不欲为此闲言语。且如今言能诗无如杜甫,如云‘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如此闲言语道出做甚!某所以不尝作诗。”(《二程遗书》卷十八)且以为少游《水龙吟》词中“名缰利锁”数句“媟渎上帝”(见宋陈鹄《耆旧续闻》卷八)。此诗“儿曹”以下,当系有所感而发。

    秋日三首

    其一

    霜落邗沟积水清[403],寒星无数傍船明。

    菰蒲深处疑无地[404],忽有人家笑语声。

    其二

    月团新碾瀹花瓷[405],饮罢呼儿课楚词。

    风定小轩无落叶,青虫相对吐秋丝。

    其三

    连卷雌霓挂西楼[406],逐雨追晴意未休[407]。

    安得万妆相向舞[408],酒酣聊把作缠头[409]。

    【总说】

    此三诗元丰年间作于高邮。第一首写诗人坐船行程中的独特感受。少游《与李乐天简》:“时复扁舟,循邗沟而南,以适广陵。”正因为诗人有丰富的船上生活,故笔下有此传神之作。第二首写品新碾之茶,课子读楚辞,看青虫吐丝,村居生活既闲适又充实。第三首诗人把虹霓比作舞女的缠头,想象丰富,比喻妥帖,正如《艺苑雌黄》所云“语豪而且工”。

    【辑评】

    (第一首)

    [宋]陈岩肖《庚溪诗话》卷下:晋宋间,沃州山帛道猷诗曰:“连峰数千里,修林带平津。茅茨隐不见,鸡鸣知有人。”后秦少游诗云:“菰蒲深处疑无地,忽有人家笑语声。”僧道潜号参寥,有云:“隔林仿佛闻机杼,知有人家在翠微。”其源乃出于道猷而更加锻炼,亦可谓善夺胎者也。

    [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五十六引《高斋诗话》云:东坡长短句:“云村南村北响缫车。”参寥诗云:“隔林仿佛闻机杼,知有人家住翠微。”秦少游云:“菰蒲深处疑无地,忽有人家笑语声。”三诗大同小异,皆奇句也。

    [明]杨慎《升庵诗话》卷六:晋世释子帛道猷,有《陵峰采药》诗曰:“连峰数千里,修林带平津。茅茨隐不见。鸡鸣知有人。”此四句古今绝唱也,有石刻在沃州岩。按《弘明集》亦载此诗,本八句,其后四句不称,独刻此四句,道猷自删之耶?抑别有高人定之耶?宋秦少游诗“菰蒲深处疑无地,忽有人家笑语声”,道潜诗“隔林仿佛闻机杼,知有人家在翠微”,虽祖道猷语意而不及。庚溪作诗话,谓少游、道潜比道猷尤为精练,所谓“苏粪壤以充帏,谓申椒其不芳”也。

    [现代]徐培均、罗立刚《秦观诗词文选评》:翁方纲《石洲诗话》卷三记:“王半山(王安石)‘青山缭绕疑无路,忽见千帆隐映来’,秦少游‘菰蒲深处疑无地,忽有人家笑语声’所祖也。陆放翁(陆游)‘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乃又变作对句耳。”比较起来,三位宋代诗人的诗作确实有相通之处,但又各有特色:王诗重绘风景,陆诗重明哲理,秦诗则隐哲理于画景之中,两不相失,虽难免彼此牵涉滞碍,不如王、陆之作给人印象深刻,但仍称得上是一首好诗。

    诗中所写,即是作者秋夜泛舟邗沟所见之秀美景色。秋霜过后,邗沟之水特别清冽澄澈,夜里倒影天上星星,闪烁满沟,这是一个十分奇特的秋夜景象。与满河的星光相映衬,四周都被菰蒲所围。明暗对照,水陆有别,作者于黑暗之中,莫辨东西,故而生“疑”。可就在他心疑之际,突然从菰蒲深处传来笑语之声。画面由静而动,由寂静而有声。这后面两句写经行所闻,以动衬静,以有声衬无声,十分传神。将“笑语”置于“菰蒲深处”,由“无地”之疑虑,到有地之联想,宛然见水陆交叉之景,颇有江南水乡的特色。一抑一扬,顿挫作势,富于哲理,耐人咀嚼。

    (第二首)

    [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五十引《王直方诗话》:少游尝以真字题“月团新碾瀹花瓷,饮罢呼儿课《楚词》。风定小轩无落叶,青虫相对吐秋丝”一绝于邢敦夫扇上。山谷见之,乃于扇背复作小草题“黄叶委庭观九州,小虫催女献功裘。金钱满地无人费,百斛明珠薏苡秋”一绝,皆自所作诗也。少游后见之,复云:“逼我太甚。”

    [宋]蔡正孙《诗林广记》后集卷八引《雪浪斋日记》:少游诗甚丽,如“青虫相对吐秋丝”之句是也。

    [现代]徐培均《少游岂尽女郎诗》:在写景状物方面,少游也具有特殊的才能。东坡曾称誉他说:“少游下笔精悍,心所默识而口不能言者,能以笔传之。”就是说他有一支奇妙的笔,人们心里觉得美而口头难以表达的情与景,他能用笔把它唯妙唯肖地描绘出来。……有时他能借助客观景物,把感情写得细致入微:“风定小轩无落叶,青虫相对吐秋丝。”(《秋日三首》之二)有时他能捕捉一刹那的动作写出无穷诗意:“菰蒲深处疑无地,忽有人家笑语声”(《秋日三首》之一);“过尽行人都不起,忽闻冰响一齐飞”(《还自广陵》其四)。在上述这些例子中,诗人均能抒难言之情、状难写之景,并能构成情景交融的幽美意境。

    (第三首)

    [宋]严有翼《艺苑雌黄》:吟诗喜作豪句,须不畔于理方善。如东坡《观崔白冬景图》云:“扶桑大茧如瓮盎,天女织绡云汉上。往来不遣凤衔梭,谁能鼓臂投三丈。”此语豪而甚工。石敏若《橘林文中咏雪》有“燕南雪花大于掌,冰柱悬檐一千丈”之语,豪则豪矣,然安得尔高屋邪?余观太白《北风行》云“燕山雪花大如席”,《秋浦歌》云“白发三千丈”,其句可谓豪矣,奈无此理,何如少游《秋日》绝句,则可谓语豪而工者也。

    幽眠

    幽眠起常晚,冬晷复不长[410]。

    中间数十刻,倏如惊燕翔[411]。

    晨飡初云毕[412],申鼓鸣相望[413]。

    忽忽竟何就[414]?念之动中肠[415]。

    天地一逆旅,死生犹转商[416]。

    暂来旋云去,迟速乃所常。

    较计亦何补,徒然非慨慷[417]。

    不如听两行[418],一概付酒觞。

    北风吹老槐,白日转纸窗。

    布衾一觉睡[419],身世成渺茫。

    宿莽冬不衰[420],兰茝幽更芳[421]。

    无庸伤局促[422],速此鬓发霜。

    【总说】

    本诗元丰年间作于村居之时。“白日转纸窗”,言时光易逝,“死生犹转商”,谓人生无常,二个“转”字,用意尤深。“日月逝矣,岁不我与”(《论语·阳货》),诗人借幽眠来抒发人生易老、功名未遂的感慨,同时也表现洁身自好、乐天知命的态度。

    【辑评】

    [明]段雯君本《淮海集》后集卷一徐渭批:句意真率,佳!

    [现代]钱基博《中国文学史》第五编:(见《田居四首》辑评)

    寄曾逢原

    孟夏气候好[423],林塘媚晴辉[424]。

    回渠转清流,藻荇相因依[425]。

    丛薄起疏籁[426],众鸟鸣且飞[427]。

    高城带落日,光景酣夕霏[428]。

    即事远兴托[429],抚己幽思微[430]。

    超摇弄柔翰[431],徙倚弦金徽[432]。

    美人邈云杪[433],志愿固有违。

    丹青傥不渝[434],与子同裳衣[435]。

    【总说】

    本诗作于元丰初。其时人称忠义之臣的曾孝序调往边防之地任职,秦观赠以此诗。曾逢原,名孝序,晋江(今属福建)人,以荫补将作监主簿,监泰州海安盐仓,因家泰州。累官至环庆路经略安抚使。

    孟夏时节,气候宜人,诗人漫步于林塘,听渠水淙淙,鸟鸣声声;看藻荇相依,落日馀辉。光景酣畅,助诗人之笔墨。弹琴遐想,怀好友于前方。“丹青倘不渝,与子同裳衣”,表现了作者身在乡村,心驰边塞,欲与曾孝序同仇敌忾,报效祖国。情绪由平静转向慷慨,诗的境界也随之提升。

    【辑评】

    [明]段斐君本《淮海集》徐渭眉批:置之陶(渊明)韦(应物)集中,不可复辨。

    [现代]钱基博《中国文学史》第五编:(见《田居四首》辑评)

    [现代]徐培均《淮海集笺注》:青年时代的秦观,理想高远,慷慨豪隽,立志献身疆场,报效祖国。……元丰初,当史称忠义之臣的曾孝序调守边防之际,秦观作诗相赠,表示“丹青傥不渝,与子同裳衣”。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