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少游诗精品-元佑年间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拟郡学试东风解冻

    宝历开新岁[436],春回斗柄东[437]。

    漪生天际水[438],冻解日边风[439]。

    浩荡依起[440],侵寻带雪融[441]。

    江河霜练静[442],池沼玉奁空[443]。

    鱼藻雍容里[444],云霄俯仰中[445]。

    更无舟楫碍,从此百川通[446]。

    【总说】

    本诗元祐元年(1086)作于蔡州。郡学,汉时立太学和郡学,讲授五经,太学与郡学成为全国的大小文化中心,宋代沿袭。这一年宋哲宗继位改元,重新启用旧党,少游对仕途前景表示乐观,随东风解冻,心情开朗,意气尤盛。其中佳句“江河霜练静,池沼玉奁空”,正如前人所云,乃“陈末唐初遗响”。

    【辑评】

    [宋]阮阅《诗话总龟》前集卷八引《王直方诗话》:秦少游始作蔡州教授,意谓朝夕便当入馆,步青云之上,故作《东风解冻》诗云:“更无舟楫碍,从此百川通。”已而久不召用,作《送和叔》云:“大梁豪英海,故人满青云。为谢黄叔度,鬓毛今白纷。”谓山谷也。说者以为意气之盛衰,一何容易。

    [明]胡应麟《诗薮》外编卷五:宋人五言古,“雨砌风轩”外,可入六朝者无几,而近体顾时时有之。摘列于左,掩姓名读之,未必皆别其为宋也。……秦少游“江河霜练静,池沼玉奁空”(《东风冻解》),黄鲁直“呵镜云遮月,啼妆露著花”,张文潜“幽花冠晓露,高柳斾和风”……皆陈末唐初遗响也。

    送张叔和兼简鲁直

    汝南如一器[447],百千聚飞蚊[448]。

    终然鼓狂闹[449],啾啾竟谁闻[450]?

    议郎盛德后[451],清修继先芬[452]。

    未试霹雳手[453],低回从此君[454]。

    学官冷于水,齑盐度朝曛[455]。

    间蒙相暖热,破忧发孤欣。

    君今又复去,冀北遂空群[456]。

    岂无一樽酒,谁与通殷勤[457]?

    大梁多豪英[458],故人满青云[459]。

    为谢黄叔度[460],鬓毛今白纷。

    【总说】

    本诗作于元祐元年(1086)。徐《笺》:“少游于元祐三年召试贤良方正,不售,据《王直方诗话》,诗盖作于此前。《秦谱》谓是岁‘先生在蔡州’。”又:“题原作‘张和叔’……然各本卷端目录俱作‘张叔和’。此据蜀本改。”黄庭坚有《赠送张叔和》一诗,任渊《山谷诗集注》云:“(张)埙字叔和,洛中人,张焘龙图之后,娶山谷季妹。”埙父张焘曾任龙图阁直学士,其祖父张奎曾任枢密直学士,见《宋史·张焘传》。黄庭坚,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与张耒、晁补之、秦观同游苏轼门下,称“四学士”。诗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开创江西诗派。有《山谷全集》。见《宋史·黄庭坚传》。

    “汝南”四句,写飞蚊鼓发狂闹,实乃“无聊扰攘”。“议郎”四句,写张叔和有先人之美德。“学官”四句写诗人清贫生活,友人给予慰藉。“君今”句起才写送别,友人一去,冀北空群,念大梁故人青云直上,叹自己仍为汝南学官,“鬓毛今白纷”,最后诗人所发出的感慨,也不足为奇了。

    【辑评】

    [宋]阮阅《诗话总龟》前集卷八引《王直方诗话》:秦少游始作蔡州教授,意谓朝夕便当入馆,步青云之上,故作《东风解冻》诗云:“更无舟楫碍,从此百川通。”已而久不召用,作《送张和叔》云“大梁豪英海,故人满青云。为谢黄叔度,鬓毛今白纷”,谓山谷也。说者以为意气之盛衰,一何容易。

    [现代]钱锺书《管锥编》:《法言·渊骞》篇:“或问货殖。曰:‘蚊!’”此传所写熙攘往来、趋死如骛、嗜利殉财诸情状,扬雄以只字该之,以么么象之,兼要言不烦与罕譬而喻之妙。《楞严经》卷五月光童子言:“如是乃至三千大千世界内所有众生,如一器中储蚊蚋,啾啾乱鸣,于分寸中,鼓发狂闹”;宋人诗文多喜征使(秦观《淮海集》卷二《送张和叔》、……),乃指无聊扰攘,非言贪得竞逐,着眼处异于《法言》。西方文家有谓世人一生哄乱忙碌,无殊群蝇于玻璃瓶中飞动;却与《楞严》相契,易“蚊”为“蝇”而已。

    [现代]王水照《“苏门”诸公贬谪心态的缩影》:秦观虽说“尝学至言妙道”,但他本质上却是一位纯情者。他一生仕途坎坷,元祐京城期间,尽管物质生活清苦,“日典春衣”“举家食粥”,但一个小小的校正秘书省书籍之职,似乎在他面前展现了诱人的政治前景。与苏门甚熟的王直方,在《王直方诗话》中用“秦少游炫耀”为题,记他当时晚出左掖门,有“出门尘涨如黄雾,始觉身从天上归”之句,“识者以为少游作一黄本校勘,而炫耀如此,必不远到”。顺境的情绪升温越快,逆境的降温亦速。王直方还举出他作蔡州教授时,以为“朝夕便当入馆”,欣然命笔:“更无舟楫碍,从此百川通。”以为平步青云,唾手可得。但“久不召用”,立刻发出“鬓毛今白纷”的哀叹。(“少游诗意气之盛衰”条)所以,这位纯情者的学养、素质,使他对境遇的顺逆升黜缺乏必要的心理承受能力。南迁遭受的打击,自非“久不召用”可比,更何况他在嗣后的《元祐党籍碑》的“馀官”一类中,竟作为首恶名列第一(苏轼在侍郎以上一类中居首),可以推知他所受政治压力之大,他的哀感自然一发而不可收拾了。

    题騕褭图

    双瞳夹镜权协月[461],尾鬣萧森泽于髮[462]。

    鞍衔不施缰复脱,旁无驭者气腾越[463]。

    地如砥平丘陇灭[464],天寒日暮抱饥渴。

    骧首号鸣思一發[465],超轶绝尘入恍忽[466]。

    东门京铸久销歇[467],曹霸丹青亦云没[468]。

    赖有龙眠戏挥笔[469],眼前时见千里骨[470]。

    玉台阊阖相因依[471],嗟尔龙媒空自奇[472]。

    鸾旗日行三十里[473],焉用逐风追电为[474]?

    【总说】

    本诗作于元祐三年(1088)。苏轼有《戏书李伯时画御马好头赤》诗,黄庭坚、晁补之、苏辙均和之,少游此诗亦当作于此时。苏轼称文与可画竹“胸中有成竹”,称李公麟画马“胸中有千驷”。正因为李公麟胸中有马,所以他笔下的鞍马形神兼备,超群绝伦。从少游题诗可知,他画马不仅重外形,更重神态,特别是“骧首”二句,画中之马呼之欲出,昂首疾奔,不可企及。最后四句,写骏马能日行千里,而随天子行每天仅行三十里,不能尽展其才。诗人以马喻人,寄托怀才不遇之慨。騕褭(yǎo niǎo),古骏马名。汉张衡《思玄赋》:“絷騕褭以服箱。”李善注引应劭曰:“騕褭,古之骏马也,赤喙玄身,日行五千里。”

    【辑评】

    [明]段斐君本《淮海集》徐渭眉批:首六句,酷于凝杜。

    次韵裴仲谟和何先辈二首(其二)

    汝南古郡寡参寻,兀兀长如鹤在阴[475]。

    支枕星河横醉后[476],入帘风絮报春深[477]。

    青山未落诗人手,白发谁知国士心[478]?

    多谢名郎传绿绮[479],愧无佳句比南金[480]。

    【总说】

    本诗作于元祐四年(1089)春。裴仲谟,名纶。何先辈,名字不详。先辈,唐代同时考中进士人相互间之敬称,宋人沿之。李肇《唐国史补》卷下:“得第谓之前进士,互相推敬谓之先辈。”

    宋黄庭坚《书幽芳亭记》:“士之才德盖一国,则曰国士。”可作此诗“国士”之注脚。又《送少章从翰林苏公馀杭》诗:“东南淮海唯扬州,国士无双秦少游。”可见黄庭坚对秦观推重。“白发谁知国士心”,少游此句虽指对方而言,但隐然有自负之意,并见其报国之心。

    【辑评】

    [清]贺裳《载酒园诗话》卷:昔人评少游诗“如时女游春,终伤婉弱”。如“支枕星河横醉后,入帘风絮报春深”,真好姿态。

    赠女冠畅师

    瞳人剪水腰如束[481],一幅乌纱裹寒玉[482]。

    飘然自有姑射姿[483],回看粉黛皆尘俗[484]。

    雾阁云窗人莫窥[485],门前车马任东西[486]。

    礼罢晓坛春日静[487],落红满地乳鸦啼[488]。

    【总说】

    元祐四年(1089)春作。女冠,女道士。《宋史·徽宗纪》:“改女冠为女道。”唐王建《唐昌观玉蕊花》诗:“女冠夜觅香来处,唯见阶前碎玉明。”

    诗人笔下的女道士,有姑射仙人一般的姿色。她回眸之间,“粉黛皆尘俗”,给人以超凡脱俗的形象。她飘然而来,“一幅乌纱裹寒玉”;飘然而去,“雾阁云窗人莫窥”,又给人以飘飘欲仙的感觉。最后以“落红满地乳鸦啼”收尾,笔致空灵,馀音袅袅。

    【辑评】

    [宋]蔡正孙《诗林广记》后集卷八引《桐江诗话》:畅姓,唯汝南有之,其族尤奉道,男女为黄冠者,十之八九。时有女冠畅道姑,姿色姸丽,神仙中人也。少游挑之不得,作诗云云。

    [近代]陈衍《宋诗精华录》:末韵不着一字,而浓艳独至。《桐江诗话》以为道姑为神仙中人,殆不虚也。

    [现代]徐培均《淮海集笺注》:在《赠女冠畅师》中,诗人非但刻划了一位清丽不俗的女道士形象,而且感情写得十分含蓄。其结尾云:“礼罢晓坛春日静,落红满地乳鸦啼。”无疑是运用了填词中以景结情的手法,因而留有无穷馀味。

    [现代]陈文轩《宋诗鉴赏辞典》本篇赏析:花落鸟啼的暮春景色总易触发流光易逝的悲慨,尤其是青年女子,更易产生青春虚度的痛苦和叹息。但畅道姑却别具一种情怀。她真诚奉道,从未因韶华的凋零而产生过惆怅之情,她坦然,她宁静,所以花落鸟啼在她眼里不过是寻常景色,引不起感情的波澜。她照常全神贯注地焚香祭祷。暮春尚且如此,其他季节更不言而喻了。“落红满地乳鸦啼”,以景结情,隽永有味。

    觌觏二弟作小室请书鲁直名曰寄寂作此寄之用孙子实韵

    力田不逢年,识者未宜闵。

    他时岁在金,百两无虚稛[489]。

    士生当自量,天道平如准[490]。

    汝兄鲁叔山,正坐不前谨[491]。

    有琴亦无弦,何心尚求轸[492]。

    客来欲颓玉[493],大白辄满引[494]。

    官长既屡骂[495],诸生亦时冁[496]。

    一口吸西江,玄哉居士蕴[497]。

    岁寒知苍松[498],日暮识丹槿[499]。

    梦想八九椽[500],森然罗玉笋[501]。

    【总说】

    本诗作于元祐四年(1089)。觌(dí)、觏(gòu),少游之弟。秦觌字少仪,秦觏字少章,皆能文。孙子实,名端,孙觉(莘老)之子。少章从黄庭坚游,黄以“寄寂”名其书斋,并赠诗。少游亦和之。黄庭坚《次韵孙子实题少章寄寂斋》诗:“寄寂喧哄间,此道有汲引。”任渊注:“《庄子》曰:‘冥冥之中,独见晓焉;无声之中,独闻和焉。故深之又深而能物焉。’注云:‘视听而不寄之于寂,则有闇昧而不和,穷其原而后能物物。’山谷盖用此意。”(见《山谷内集诗注》卷十一)

    古人以学习比方种植,所谓“夫学,殖也,不学将落。”(《左传·昭公十八年》)“力田不如逢年”,意与此同。少游于元丰八年登焦蹈榜进士第,作《谢及第启》云“岂意力田而逢年”,写自己多年耕耘,终于有了收获。今用此语开头,寄意颇深。接着从为人处世方面,引用诸多典故,或告诫,或勉励,语重心长。最后希望二弟能列入玉笋之班,梦想成真。黄庭坚《赠秦少仪》诗云:“秦氏多英俊,少游眉最白。颇闻鸿雁行,笔皆万人敌。”称秦氏兄弟,一门皆秀,正是对“森然罗玉笋”一句最好解释。

    次韵答张文潜病中见寄

    与君涉世网[502],所得如钩温[503]。

    念昔相乖离[504],俯仰变寒暄[505]。

    把袂安可期?寄书嘱加飱[506]。

    三年汝水滨[507],孤怀谁与言[508]?

    末路非所望[509],联镳金马门[510]。

    校文多豫暇[511],玄谈到羲轩[512]。

    孰云笭小[513]?史书垂后昆[514]。

    匪惟以旧闻[515],牴牾良可刊[516]。

    比枉病中作[517],笔端淮海奔。

    亟驾问所苦,兀坐一室闲[518]。

    晤对不知夕[519],归途斗星翻。

    平时带十围[520],颇复减臂环[521]。

    君其专精神,微恙不足论[522]。

    恺悌神所劳[523],此理直如弦[524]。

    【总说】

    本诗作于元祐五年(1090)秋。是年张耒卧病城南,有诗见寄,少游次其韵。

    张耒诗云:“秦子我所爱,词若秋风清。……我虽见之晚,披豁尽平生。”(《寄答参寥子》)但少游与张耒相见虽晚,相知甚深。未见时,“寄书嘱加飱”;既见后,“玄谈到羲轩”,特别是三年来“孤怀谁与言”,得以尽情倾诉,足见交情非同一般。所以一旦张耒得病,少游亟往探视。“晤对不知夕”,“君其专精神”,既是情感的交流,又是精神的慰藉,使人感受到天地间友情的可贵。

    【辑评】

    [宋]阮阅《诗话总龟》卷三十九引《王直方诗话》:张文潜在一时中,人物最为魁伟。……而文潜卧病,秦少游又和其诗云“平时带十围,颇复减臂环。”皆戏语也。

    春日五首(其一、其二、其四)

    其一

    幅巾投晓入西园[525],春动林塘物物鲜。

    却憩小庭才日出,海棠花发麝香眠[526]。

    其二

    一夕轻雷落万丝[527],霁光浮瓦碧差差[528]。

    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晓枝[529]。

    其四

    春禽叶底引圆吭[530],临罢黄庭日正长[531]。

    满院柳花寒食后,旋钻新火爇炉香[532]。

    【总说】

    本组诗元祐六年(1091)作于汴京。此选第一、第二、第四首。第一首魏庆之《诗人玉屑》引《雪浪斋日记》称“海棠花发麝香眠”诗句“甚丽”。第二首写一夜春雨,晓来见晴,诗人进入西园,眼明手快,捕捉到当前美好景物:霁光下参差碧瓦,带雨后娇艳红花。尤其是后二句,用拟人手法,把芍药、蔷薇这些寻常花卉,赋予美人的情感,美人的姿态,“含春泪”、“卧晓枝”,吐属清丽,神情毕肖,虽笔致柔婉,但与春光相融和。元好问《论诗绝句》评此诗:“拈出退之山石句,始知渠是女郎诗。”遗山喜雄浑之作,故于少游此诗有微词,然退之是写山石,少游是咏春日,描写对象不同,自然风格迥异,不可等量齐观。第三首写春鸟和鸣,柳花飞飏,际此暮春,诗人临摹黄庭,钻火焚香,透露出闲适之情。

    【辑评】

    [宋]惠洪《天厨禁脔》卷中:《春日》:“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晓枝。”又:“白蚁拨醅官酒熟,紫绵揉色海棠开。”前少游诗,后山谷诗。夫言花与酒者,自古不可胜数,然皆一律,若两杰则以妙意取其骨而换之。

    [宋]魏庆之《诗人玉屑》卷十八引《雪浪斋日记》:少游诗甚丽,如……“海棠花发麝香眠”……之句是也。

    [明]瞿佑《归田诗话》卷上:此秦少游《春雨》诗也。非不工巧,然以退之《山石》句观之,渠乃女郎诗也。破却功夫,何至作女郎诗?又云:然诗亦相题而作,又不可拘以一律。如老杜云:“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俱飞蛱蝶元相逐,并蒂芙蓉本自双。”亦可谓女郎诗耶?

    [清]袁枚《随园诗话》卷五:元遗山讥秦少游云(诗略),此论大谬。芍药、蔷薇,原近女郎,不近山石,二者不可相提而并论。诗题各有境界,各有宜称。

    [现代]冯振《诗词杂话》:元好问《论诗绝句》云:“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晓枝。拈出退之山石句,始知渠是女郎诗。”首二句则少游诗也。余尝反其意为一绝云:“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晓枝。识得温柔本诗教,何妨时作女郎诗。”

    [现代]钱锺书《谈艺录》:又(元好问)《论诗绝句》第二十四首论秦少游云:“拈出退之山石句,始知渠是女郎诗。”施注引《中州集》及《归田诗话》。按《灵芬馆诗话》卷一亦引此二书,皆未及敖陶孙《诗评》所云“秦少游如时女步春,终伤婉弱”。李方叔《师友谈记》载少游自论其文谓“点检不破,不畏磨难,然自以华弱为愧”云云。尤宜引以作证。

    [现代]周振甫《文学风格例话》:按这里把秦观的《春雨》诗和韩愈的《山石》诗比,在《春雨》诗是不是“女郎诗”问题上有不同看法。倘抛开这点,就风格看,《山石》诗比较刚健,《春雨》诗比较柔婉,大概不会有争论了。对照杜甫的诗来看,其中也可以有写得刚健的和柔婉的。

    [现代]徐培均《少游岂尽女郎诗》:秦观诗所反映的内容多种多样的,因而所呈现出来的艺术风格也是丰富多彩的。元好问以“女郎诗”一语概之,未免偏颇。其实“女郎诗”之说,并不自元好问始。早在元祐七年(1092)秦观写了《西城宴集》诗时,王仲至和苏东坡就曾摘出“帘幕千家锦绣垂”一句,戏称之为“小石调”(意为格调旖旎柔靡)。南宋敖陶孙《臞翁诗评》也说:“秦少游如时女步春,终伤婉弱。”至此便由对个别辞语的讥讽发展为对整个诗风的评价。元好问《论诗绝句》评其《春日五首》之一云(略)。此诗一出,“女郎诗”遂成定谳,八百年来耳目相传,秦少游竟成为一位“女郎诗人”。其实这是不公平的。在广袤的诗国里,应该百花齐放。固然要有雄健豪放、清疏华润、严重高古的作品,但也得有婉美绮丽的篇什,正如词曲中既要有手执铜琶铁板高唱“大江东去”的关西大汉,也要有轻敲红牙檀板低吟“杨柳岸晓风残月”的十七八女郎,二者不可偏废,更不能褒贬从心,抑扬失实。宋人黄彻在《溪诗话》卷三中说:“淮海诗亦然,人戏谓小石调,然率多美句,但绮丽太盛耳。子美‘并蒂芙蓉本自双’、‘水荇牵风翠带长”,退之‘金钗半醉坐添春’,牧之‘春风十里扬州路’,谁谓不可入《黄钟宫》邪?”以诗史著称的杜甫、风骨奇崛的韩愈都写了一些绮丽的抒情诗,为什么唯独秦观不可呢?

    [现代]程千帆《宋诗精选》:秦观的《春日》五首,是这位特别敏感的诗人记录他从不同侧面反映自己在某一个春天的心灵活动的一组诗。这里所选二首,前者(其二)写夜来细雨以及花枝在雨后晓晴的娇惰神态,极为动人……但总的说来,其风格是偏于阴柔的和纤秀的(他的词在这点上表现得更加突出)。金人元好问《论诗》评此诗云(略)。按韩愈《山石》云:“山石荦确行径微,黄昏到寺蝙蝠飞。升堂望阶新雨足,芭蕉叶大栀子肥。”又云:“山红涧碧纷烂漫,时见松枥皆十围。”显然,元好问在壮美与优美、阳刚之美与阴柔之美或男性美与女性美之间有所轩轾。我们虽然尊敬元好问在诗歌创作和理论方面所取得的成就,但就这一点而论,却不能不为了他之不知欣赏异量之美而感到惋惜。对此前人也有所议论,清薛雪云:“先生休讪女郎诗,山石拈来压晚(当作“晓”)枝。千古杜陵佳句在,云鬟玉臂也堪师。”又朱梦泉云:“淮海风流句亦仙,遗山创论我嫌偏。铜琶铁绰关西汉,不及红牙唱酒边。”而在古代作家中最鲜明地提出人们应当能够欣赏异量之美的,则是苏轼。他评书法说:“杜陵评书贵瘦硬,此论未公吾不凭。短长肥瘦各有态,玉环飞燕谁敢憎。”又云:“貌妍容有颦,璧美何妨椭?端壮杂流丽,刚健含婀娜。”前一条指出异量之美是客观存在,后一条更进一步指出异量之美不但并非完全对立而且可以互相渗透交融。这就比元好问的偏执圆通多了。当然,作为一位作家或批评家,任何人都有权标榜自己所推崇或爱好的风格,但作为一位文学史家,则必须有历史的眼光,对各种不同的作品及其风格,给以客观公正的评估,二者是有区别的。

    题赵团练画江干晚景四绝

    其一

    本自江湖客[533],宦游常苦心[534]。

    看君小平远[535],怀我旧登临。

    其二

    鸟外云峰晚,沙头草树晴。

    想初挥洒就,侍女一齐惊[536]。

    其三

    公子歌钟里[537],何从识渺茫。

    唯应斗帐梦[538],曾到水云乡[539]。

    其四

    晓浦烟笼树,春江水拍空[540]。

    烦君添小艇,画我作渔翁。

    【总说】

    本诗元祐六年(1091)作于汴京。赵团练,即赵叔盎,据邓椿《画继》等书,叔盎字伯充,宋宗室,善画马。黄庭坚有《同子瞻韵和伯允团练》诗。然此诗参寥次韵之作题为《次韵秦少游学士观宗室大年观察所画江干晚晴四首》,大年为赵令穰字,亦宋宗室,善画山水。据《宣和画谱》卷二十“(大年)官至崇信军节度观察留后”,其任“观察”一职与参寥诗题同。又赵令畤《侯鲭录》引此诗题作《题大年画江干小景》,据此可证此画作者非叔盎,而为大年,少游此诗之题疑为后人所淆乱。按张邦基《墨庄漫录》云:“宗室令穰大年,善丹青,清润有奇趣。”“米元章(芾)谓大年作画清丽,雪景类王维,汀渚水鸟有江湖意。予在京师时,尝偶得大年所作横卷归田园,竹篱茅舍,烟林蔽亏,遥岑远水,咫尺千里,葭芜鸥鹭,宛若江乡,盖大年得意画也。”少游题画之景与此相仿。

    少游未入仕前,好作汗漫游,足迹遍及吴越等地名胜。“平生乐渔钓,放浪江湖间。兀兀寄幽艇,不忧浪如山。”(《艇斋》)写昔年乘幽艇放浪江湖,恣游山水,是何等自由自在。一旦为官,优游不再,既为公事“苦心”,更忧小人中伤。所以正当他不得意时,看到大年山水画,自然怀念过去登山临水的美好日子,自然产生“烦君添小艇,画我作渔翁”的退隐念头。

    【辑评】

    [宋]陈师道《次韵秦少游春江秋野图》其二:江清风偃木,霜落雁横空。若个丹青里,犹须着此翁。

    任渊注:秦诗云:“请君添小艇,画我作渔翁。”言少游方见用于世,非江海之士,不当画之渔舟也。

    冒广生补笺:今按少游除太学博士时,右谏议大夫朱光庭言其素号薄徒,恶行非一,事在元祐五年五月。及除正字,御史中丞赵君锡、侍御史贾易,文章论其不检,事在元祐六年八月,并见《续通鉴长编》。后山此诗作于六年,正少游不得意时。此少游所以有“小艇渔翁”之思,而山谷叹后山为不苟作也。任注惜未明。

    [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十三:秦少游题扇头小诗云:“绝岛烟生树,秋江浪拍空。凭君添小艇,画我作漁翁。”余尝用此写真,则玄真子家风也。

    [宋]陆游《出游归卧得杂诗》:江村何处小茅茨,红杏青蒲雨过时。半幅生绡大年画,一联新句少游诗。

    [现代]徐培均、罗立刚《秦观诗词文选评》:(第四首)诗的前两句,是描绘画中之景,平远构图,烟浦春水,无甚可奇。所可注意者,是后两句作者的感慨。为什么看到这幅春江晓景,会生出渔翁之思呢?当时,作者正值壮年,何以有些退隐之念?考以《续资治通鉴长编》可知,元祐五年五月,朝廷有太学博士之除,而谏议大夫朱光庭奏以其素号薄徒,恶行非一。元祐六年八月,少游除正字,御史中丞赵君锡、侍御史贾易又交章论其不检。可见当时党争已十分激烈,少游每为小人所中,心情自然郁闷,故而见到这幅闲适小景,顿生退隐之志。知人论世,了解这些历史背景。我们才能对这首诗中的感情有一个更加深入的体会。

    次韵酬陈传道

    白发三冬学[541],青衫八尺身[542]。

    谁知人上杰[543],聊作吏中循[544]。

    挥翰通元气[545],开编友古人[546]。

    寄声张氏子,曲逆岂长贫[547]。

    【总说】

    本诗作于元祐七年(1092)春。陈传道,字师仲,陈师道之兄,彭城(今江苏徐州)人。陈师道兄弟曾从苏轼游,苏轼有“二陈既妙士”之称(《和赵德麟送陈传道》)。又苏轼《与陈传道书》云:“知传道日课一诗,甚善,此技虽高才,非甚习不能工。”(《邵氏闻见后录》卷十八)陈传道作为人中豪杰,“挥翰通元气,开编友古人”,却从事管库吏,可见大材小用。

    诗人惋叹之余,用曲逆侯之典故,予以勉励,寄意深长。

    寄少仪弟

    一隔音尘月屡迁[548],忽收来问涕潸然[549]。

    栖迟册府吾如昨[550],流落江村汝可怜。

    梦里漫成池草句[551],愁来空诵棣华篇[552]。

    卑飞暂尔无多恨[553],会有高风送上天[554]。

    【总说】

    本诗元祐六年(1091)作于汴京。少仪,秦觌之字,少游之弟。岁月如流,音尘相隔,少游忽得其弟少仪来书,不由枨触于心,潸然泪下。

    颔联透露了个中消息:这年八月,少游迁正字才一个月,因贾易诋毁他“不检”,被罢正字,仍为校对黄本书籍。“栖迟”句,反映了作者罢官正字后的不平心绪。这年三月,少游弟少章登马涓榜进士第,而少仪仍居江村,“流落”句,表达了诗人对胞弟的深切同情。颈联借兄弟典故,写手足情谊。尾联说“卑飞”是暂时的,有朝一日会“送上天”,既关怀现在,又寄托未来。千载之下,读了此诗,仍能感受到浓浓的友于之情。

    送少章弟赴仁和主簿

    我宗本江南[555],为将门列戟[556]。

    中叶徙淮海,不仕但潜德[557]。

    先祖实起家,先君始缝掖[558]。

    议郎为名士[559],余亦忝词客[560]。

    风流以及汝,三通桂堂籍[561]。

    汝弱不好弄[562],文章有风格。

    久从先生游[563],术业良未测[564]。

    武林一都会[565],山水富南国。

    下有贤别驾[566],上有明方伯[567]。

    干将入砥砺[568],騕褭就衔勒[569]。

    勿矜孔鸾姿[570],不乐栖枳棘[571]。

    吴中多高士,往往寄老释[572]。

    辨才虽物化[573],参寥犹夙昔[574]。

    投闲数访之,可得三友益[575]。

    少来轻别离,老去重乖隔[576]。

    念汝远行役,惘惘意不怿[577]。

    道山虽云佳[578],久寓有饥色。

    功名已绝意,政苦婚嫁迫[579]。

    终从大人议[580],税驾邗沟侧[581]。

    追踪汉两疏[582],父子老阡陌[583]。

    【总说】

    本诗元祐七年(1092)年作于汴京。少章,秦觏之字,少游之弟。是年少章登马涓榜进士第,授仁和县主簿,少游作诗送之,同时范纯父、张耒、晁无咎等亦以诗文相赠。仁和,即临安(今浙江杭州)。主簿,地方长官的佐官,主管文书,助理事务。唐宋时为初事之官。

    此诗前十句写家世,一门风流,三通桂籍,诗人引为自豪。中间写少游勉励其弟转益多师,力学砥砺,在术业上有所作为。自“少来”句起写送别后为对方着想。“少来轻别离,老去重乖隔”,别离无所谓轻重,但由于年龄差异而致感觉不同,少游因是过来人,故有深深体会。这两句诗与王安石“少年离别意非轻,老去相逢亦怆情”,一样道出了千古离别之心态,颇为感人。最后写其弟老去好追随两疏,效仿他们父子一起归隐田园,其实亦反映了诗人的心愿。

    送李端叔从辟中山

    人畏朔风声,我闻独宽怀。

    岂不知凛冽,为自中山来[584]。

    端叔天下士[585],淹留蹇无成[586]。

    去从中山辟,良亦慰平生。

    与君英妙时[587],侠气上参天。

    孰云行半百,身世各茫然。

    当时儿戏念,今日已灰死[588]。

    著书如结氂[589],聊以忘忧耳。

    骎骎岁遒尽[590],淮海归无期。

    功名良独难,虽成定奚为[591]?

    念君远行役[592],中夜忧反侧[593]。

    揽衣起成章[594],赠以当马策[595]。

    【总说】

    本诗元祐八年(1093)作于汴京。是年九月,苏轼出知定州,辟李之仪为幕僚。李之仪,字端叔,号姑溪居士,沧州无棣(今属山东)人。治平间进士。徽宗初提举河南常平。工诗词,有《姑溪居士集》。辟,征召,荐举。中山,古国名,在今河北定县、唐县一带,此代指定州。

    此诗首八句写友人李之仪虽为“天下士”,但仕途不得志,今辟为中山幕僚,良可告慰平生。中间十二句,诗人追忆两人年轻时,侠气纵横,有四方之志。孰料年近半百,壮志消磨,功名难就,岁月将尽,回乡无期,唯著书忘忧而已。末四句写深夜不眠,作诗赠别,用马策典故,意味深长。全诗怀古追今,四句一转韵,转折自如。

    【辑评】

    [现代]钱基博《中国文学史》第五编:(见《田居四首》辑评)

    次韵答米元章

    嗜好清无滓[596],周旋粲有文[597]。

    挥毫春在手[598],岸帻海生云[599]。

    花鸟空撩我[600],莼鲈正属君[601]。

    唯应读雌蜺,差不愧王筠[602]。

    【总说】

    本诗元祐八年(1093)作于汴京。米元章,即米芾,字元章,号襄阳漫士、鹿门外史、海岳外史,祖籍太原,定居润州(今江苏镇江),以母侍宣仁太后藩邸旧恩,补浛洸尉。历知雍丘县、涟水军,太常博士,知无为军。召为书画学博士,赐对便殿,上其子友仁所作《楚山清晓图》,擢礼部员外郎。书画并工,兼擅诗文。有《画史》、《书史》、《宝晋英光集》。

    此诗前四句写米芾风流儒雅及其嗜好穿戴,形象鲜明,宛如一幅人物特写。五六句为互文,花鸟莼鲈,各撩人无限乡思。末二句用“雌蜺”典故,说明知音代有人,既是自谦语,亦是自负语。

    寄陈季常

    一钩五十犗,始具任公钓[603]。

    揭竿趣灌渎[604],与尔不同调[605]。

    先生本西蜀[606],侠气见英妙[607]。

    哀怜世间儿,细黠似黄鹞[608]。

    侍童双擢玉,鬓发光可照[609]。

    骏马锦障泥[610],相随穷海峤[611]。

    平生携手好,十七登廊庙[612]。

    小生相吏耶,徒枉尺书召[613]。

    暮年更折节[614],学佛得心要[615]。

    鬻马放阿樊[616],幅巾对沉燎[617]。

    泠泠屋外泉,兀兀原头烧[618]。

    欲知山中乐,万古同一笑[619]。

    【总说】

    本诗作于元祐间。陈季常,即陈慥,字季常,眉州(今四川眉山)人。少时慕朱家、郭解为人。稍壮,折节读书,欲以此驰骋当世,然终不遇。晚乃遁于光、黄间,曰岐亭。庵居蔬食,不与世相闻。弃车马,毁冠服,徒步往来山中。环堵萧然,而妻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事见苏轼《方山子传》。

    陈季常是一个不平凡的人,少游也要借助不平凡的人来写他。此诗起手不凡,诗人把陈季常比作钓大鱼的任公子,可见其经世之志;又把他比作“好持高节”的鲁仲连,可见其豪侠之气。他轻富贵甘贫贱,往来山中为乐,表现了“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处世心态。全诗对比强烈,加上穿插“侍童”、“阿樊”的细节描写,把陈季常刻画得须眉生动。苏轼以文为记,少游以诗为记,各有千秋,堪为人物传记杰作。

    【辑评】

    [宋]洪迈《容斋三笔》卷三:陈慥字季常,公弼之子,居于黄州之岐亭,自称龙邱先生,又曰方山子。好宾客,喜畜声妓,然其妻柳氏绝凶妒,故东坡有诗云:“龙丘居士亦可怜,谈空说有夜不眠。忽闻河东师(狮)子吼,拄杖落手心茫然。”河东师子,指柳氏也。坡又尝醉中与季常书云:“一绝乞秀英君。”想是其妾小字。黄鲁直元祐中有与季常简曰:“审柳夫人时须医药,今已安平否?公暮年来想渐求清净之乐,姬媵无新进矣,柳夫人比何所念以致疾邪?”又一帖云:“承谕老境情味,法当如此,所苦既不妨游观山川,自可损药石,调护起居饮食而已。河东夫人亦能哀怜老大,一任放不解事邪?”则柳氏之妒名固彰著于外,是以二公皆言之。

    [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三十九:东坡云:“龙丘子自洛之蜀,载二侍女,戎装骏马,至溪山佳处,辄留数日,见者以为异人。后十年筑室黄冈之兆,号静庵居士,作《临江仙》赠之云:细马远双侍女,青巾玉带红靴。溪山好处便为家。谁知巴峡路,却是洛城花。面旋落英飞玉蕊,人间春日初斜。十年不见紫云车。龙丘新洞府,铅鼎养丹砂。”龙丘子,即陈季常也。秦太虚寄之以诗亦云:“侍童双擢玉,鬟发光可照。骏马锦障泥,相随穷海峤。……暮年更折节,学佛得心要。鬻马放阿樊,幅巾对沉燎。”《西清诗话》云:季常自以为饱禅学,妻柳颇悍忌,季常畏之。故东坡因诗戏之,有“忽闻河东狮子吼,拄杖落手心茫然”之句,观此,则知季常载二侍女以远游,及暮年甘于枯寂,盖有所制而然,亦可悯笑也。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