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愿生活在梦中-☆、Chapter 10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玫瑰庄园方圆四五英里,在伦敦郊区算得上是个顶大的园子了。然而虽然被叫做是庄园,这大片的土地在十几年前男爵刚买下的时候不过是一片荒地。

    同那些个大陆国家不同,作为最早开始工业化的国家,整个英国的大部分天然森林早在三十多年前就被砍伐光了,虽然威廉三世先后几次制订了森林法,但在利益的驱使下也无丝毫用处。因着这几年欧洲战事的紧张,所剩不多的木材更是被采伐一空以供军舰和燃料之用,以至于除了一些大地主的人造林外,现在整个英国的森林已经稀少的如同凯撒头顶的头发了。

    玫瑰庄园所在的土地也有着同样的经历,这里原来是一大片橡树林,因为是上好的战列舰船材,几十年前就已经被砍伐一空。这么些年空置下来,曾经肥沃湿润的土地已经变得满是沼泽和欧石南属灌木。单说男爵刚买下这片土地后甚至连圈地用的木料都找不出来,便可想象这里当时是有多么的荒芜了。但是话又说回来,若非这片森林早已被砍伐一空,重新投资又成本巨大以至于无人乐意接手,男爵也不可能将这么大片地产置办到手。

    马克西米利安早年离开英国的时候除了一只怀表、两件体面的外套和几本并不珍贵的书外,几乎是身无长物。最开始的时候马克西米利安只能靠卖了那怀表和衣服换些饭吃,他常自嘲自己最开始是“靠吃那衣服和怀表过活”。

    后来虽说是娶了希腊当地有名的大富豪伊皮鲁斯家的掌上明珠海黛为妻,但是吃软饭这种事马克西米利安可干不出来。凭借着从父辈传下的本事以及自己的聪明才智,马克西米利研制出几种有效的药剂,在开了个小型制药厂后也算是挣了点小钱。

    正儿八经让马克西米利安发大财的,还是他真正的事业——希腊的民族独立运动。这事说来也好笑,像是这类的运动,一般来说作为参与者不自掏腰包往里投钱就不算不错了,有时还要把自己的命填进去,又怎么可能从中发财呢。

    这其中的缘故要说起来,其实也颇为简单。因着马克西米利安在军事杰出的天赋,对于局势的敏锐洞察力以及他优秀的领导能力,他所率领的起义军很快的从小打小闹的游击队变成了颇具势力的反政府武装,很是攻打下了一些城市。虽说战争是烧钱的玩意,但若是攻克了一座富裕的城市,那来钱也是很快的。

    马克西米利安虽然是抱着崇高的理想来帮助希腊进行民族解放,但精神上的伟大却绝对不会妨碍他去劫掠一番——既然海盗头子都可以成为海军元帅,他作为战胜者又凭什么不能获得自己的战利品呢。

    同那些秉持着今朝有酒今朝醉,坚持将自己到手钱财挥霍一空的战友不一样,马克西米利安始终坚持把钱存下来以购置土地。玫瑰庄园便是马克西米利安购置的第一块田产。

    凭借着敏锐的洞察力,马克西米利安断定战争的烽火将会随着法国越来越动荡的局势愈烧愈烈甚至大有席卷整个欧洲的可能,而到那时木材生意将大有可谓。因此在将这片土地上的所有沼泽填埋妥当,欧石南灌木也被清理干净后,马克西米利安命人在这里全种上了周期短成材快的经济型树木。

    这个时候,马克西米利安还没有给这里起什么名字。不能说它是庄园,因为整片土地都只用来种树了,除了看林人的茅草房外,便找不到其他建筑物了;也算不上是森林,因为只待这些树木成材便要砍了去换钱,因此在登记的时候这块地只有个编号。

    几年过后,局势果然如同马克西米利安判断的那样发展,伴随着大陆战争各种木料都疯狂涨价的东风,这片经济林很是让马克西米利安很是挣了一笔。这笔钱的一部分用在了“植树造林”这个很有收益的项目的再投入上,另一部分马克西米利安则决定用来建造一个属于自己和海黛——当然还有他们爱情的结晶海伦——的幸福之家,到这个时候这块土地才算是有了一个正经的名字。

    按照男爵的规划,在确定好主建筑的位置后,以其为中心的四英亩土地才算得上是真正的玫瑰庄园,其他的地方则继续作为林场。之后男爵命人引来了河水,在园子中挖出人工湖泊,然后根据其周遭景色的不同,栽种上不同种类的树木。

    根据设计图,大量有着成人合抱粗的橡树、枫树、栗树、柳树、紫杉以及埃及无花果树被移栽过来,种在园子中不同的位置上。这些至少有着十年以上树龄的树木,主要还是从国内的一些天然林和大地主的人造林处购得,但一些稀有的树木,若是在国内找不到便也只能从国外买来。

    园子中还搭建起各色风格的景观建筑,包括凉亭、暖房、回廊和木桥,最后再种上各色的花木以及品种繁多的玫瑰花,整个园子可以说是处处精致迷人,是个再值得观赏游览的地方不过了。

    海伦和达西正漫步在这里,可此时他们的心思却全然不在欣赏这园子的种种美妙之处上。

    在刚才客厅中那漫长的彼此凝视中,这对年轻人之间种种的生疏与羞怯,已经全都消散。当达西询问海伦是否可以带他参观园子时,他已经能够不再克制自己的情感,声音包含感情。而海伦也抛却了羞涩与矜持,自然而又亲密的挽着他的胳膊。两人之间间或的一个相视微笑,便会觉得甜蜜异常,因此虽说是出来欣赏风景,但两人却都觉得彼此间这柔情蜜意已胜过这满园景色无数。

    “······那里没有什么人工景致,溪流和树林都以极其自然的姿态遍布在丘陵和山谷中,虽不如这里精致优美,但却胜在天性自然。”

    海伦倚在水榭的栏杆上,微微仰头,听着达西给她讲述彭伯利的景色——那是他家的祖产。

    正像是雄鸟会在求偶的时候卖弄自己绚丽的羽毛,角马会显示自己强壮的体魄那样,人类即使作为万物的灵长,哪怕理性的光辉已战胜了愚昧,那亿万年演化下来仍藏在血脉中本能在面对意中人的时候却仍然淋漓尽致的展现了出来。因此在海伦询问起她名义上的故乡德比郡的风景时,达西便很自然的说起了彭伯利的种种风景。

    “真的吗?那么那里有真正的森林吗?我是说,不是那种单调乏味的仿佛棋盘格一样整整齐齐的人造林。”海伦眼睛闪闪发亮的望着达西,天知道她简直快被英国这呆板的景色弄的抑郁啦。

    “当然,”达西说道,“虽然不是些古代森林,但这些树林早在我们家定居在哪里时便已经存在了,当时选中在那里修建房子也正是看中了那片漂亮的林子,这么多代人下来,从来没有人砍过那里的一根树枝,也从没有人修理过,全都让他们那样自自然然的生长。我不敢说大话,免得显得我傲慢,但在英格兰,我可没有见到比那里更漂亮的林子了。”

    海伦听得着迷,她高兴拉着达西坐在了座椅上,“那真是太好了,我简直迫不及待的想要去你那里骑马啦。”

    “你喜欢骑马?”

    “当然,没有比骑马更让我喜欢的活动啦。之前在维也纳的时候,我可是每天都要到附近的林子里跑上几圈的。只是自打来英国后我就再也没机会这样做了,园子里太小,障碍又多,根本跑不起来;旁边的林子太规整了,一颗颗树大小间距全都一样,看着就让人头晕,而且好多树苗太小,我又生怕撞坏,在里面跑的时候总要小心翼翼的一点意思都没有,现在连戴安娜都不愿意往那林子里面进了。”

    “戴安娜?”

    “那是我的马,今年刚四岁,活泼极了,每天不跑上一个钟头就要闹脾气。因为现在每天只能小跑两圈,她都变得无精打采了。”

    “若是这样,让戴安娜来彭伯利就再合适不过了。除了森林,彭伯利还有几个十分漂亮的山岗和河谷,我们可以沿着河道一直跑下去,两边不是大片的草场就是茂密的树林,都是些非常秀丽的景色。然后穿过一片繁茂的橡树林,你会看到一个十分陡峭的山坡,到那儿我们就得下马牵着它们走啦,或者把它们留在林子里。那山坡上的风景十分独特,经常会有些怪石突兀的立起来,最有趣的是有一些十分高大的树竟长在断裂的石缝中,这让人不得不感叹大自然的神奇。山上还有很多野花,虽不是什么名贵品种,但胜在数量繁多,远看过去简直就像是铺了层带花纹的地毯一样,非常漂亮。这些风景虽好,但若是和你在山顶上看到的比起来又都不算什么了。等你站在山顶上,整个德文郡都像是在你的脚下一样,若是目力良好,甚至还能看到远处的鸽谷。不过这山坡高且陡,你若是没有力气是绝对爬不上去的,那时我可不会站在一旁劝你坚持,只会让你快点回去,这美景只有有恒心和毅力的人方能享受的到。”

    海伦骄傲的向达西扬了扬下巴,“你若是抱着想小瞧我的打算,那你注定是要失望的,我可是个了不起的步行家,就是阿尔卑斯山我也曾爬过。”

    “这你可真是太冤枉我了,我可从来没有小瞧你的想法。”达西微笑着说。他侧身坐在水榭临水的座椅上,胳膊则非常自然的搭在围栏上。

    这个水榭建在一个被各式花木密密环绕着的池塘,上面种满了睡莲,透过低垂的柳条,还能看到远处的充满异域风情的木桥,若是有人曾见过莫奈的《睡莲》,那么他一定会对觉得眼前这景色十分熟悉。

    “······那溪流在流过房前时会注入一片面积辽阔的湖,里面养了很多鳟鱼,丰水期的时候我们可以去那里钓鱼。”

    海伦一下子用双手捂住嘴巴,嘟囔道,“我不喜欢钓鱼,用钩子钩住嘴巴那鱼该多疼啊。”

    “那你可以坐在旁边画画,欣赏风景也可以。不过若是我钓到了鱼,那你想必也不会吃了,因为那鱼该多疼啊。”

    “这不算数,若是我没看到,那我可不会替它心疼。”

    “那我岂不是要小心不能让你看到厨房的模样了,不然你就什么都不能吃了?”

    “就是这样。”海伦大笑着点头承认。

    他们就这样一直聊啊聊,整个下午就这样过去了。他们仿佛有说不完的话,从风景到人文,从个人经历到人生感想,即使是最无聊的话题,他们也可以一直聊下去,不会感到半点不奈烦,反而越聊越兴致勃勃。

    在这个由花木围成的隐秘空间里,粼粼的波光,微风带动了湖面,也带动了漂浮在上面的睡莲,海伦那曼妙的的身姿仿佛就在水面上,美好的如同水泽仙女。达西只觉得在这一刻,他的生命中有一些东西已经结束,而一些东西则开始疯狂的滋长。

    作者有话要说: 1、文中有关英国当时森林状况的内容参见商务书局出版的克拉潘《现代英国经济史》,看了这本书后才发现,原来滥砍滥发这样大家的问题在西方国家也曾发生过,这不过是在农业国家向工业国家转型的一个必然经历,果然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

    在发生这些事情的具体地址上我可能会做一些改变,比方说发生在肯特郡的事情我可能给挪到约克郡,这点请大家无视掉,毕竟我只是些个小说而已。

    2、考虑了下大家说的,觉得这章就求婚是有点太早了,再过个五六章吧

    3、发现每次写到马克西米利安的时候都让我很爽

    4、说说你们的看法啊~~不然我多没趣啊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