嗜血的权杖:从乡村教师到南宋权臣-主和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20、睚眦必报

    俗话说得好,墙倒众人推。张浚这边刚罢相,那边台谏官们就蜂拥而上,纷纷给高宗上奏章,议论张浚,说他主政期间,做得如何如何不好,犯了哪些错误,给国家造成怎样损失,目的就是要让高宗严惩张浚。

    张浚是个怎样的人?高宗自然心里有数,可是舆论影响又不能不顾及。

    在这个时候,赵鼎站了出来,尽管张浚在与赵鼎共事时候,双方因意见不合,有过矛盾,甚至赵鼎一气之下,还了辞职。但两人都是对事不对人,个人感情很好,赵鼎之所以受到重用,是与张浚的大力举荐分不开的,就拿这次他成功复相,也是张浚在否定了秦桧之后,高宗不得以才重新启用赵鼎,张浚对此也默认了。

    可以说,没有张浚,就没有赵鼎的今天。

    现在到了张浚受人攻讦,命运堪忧的时候。赵鼎又怎能袖手旁观呢?

    为了给张浚求情,赵鼎联络了一帮与张浚要好的同僚,大家商议一起到高宗面前为张浚求情。赵鼎没有忘记把身居要职又是皇帝面前红人的秦桧叫上。

    秦桧真的能抛掉个人私怨,站出来为张浚求情吗?

    恐怕办不到,他还没有达到这种超越自我的境界!

    在朝堂上,赵鼎和张守当面向高宗奏请宽大处理张浚。两个人是费尽口舌,说到最后是口干舌燥,把张浚对国家有功的事情都说遍了。

    自始至终,秦桧是一言不发,有点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意思。

    这叫因果报应,以牙还牙,你张浚不是在背地里给我下刀子吗?今天我也给你来个“袖手旁观”,坚决不替你说情,皇帝把你贬得越远越好!秦桧心里在这样想。

    怨怨相报何时了?秦桧应该看开点了!

    尽管有赵鼎等人的极力说情,但迫于舆论的压力,高宗最后还是将张浚贬为秘书少监分司西京,住在永州。

    秦桧拍手称快!

    张浚被贬了,秦桧的上司变成了赵鼎。

    赵鼎这个人一向讨厌秦桧,认为他比较阴险狡诈。当然,由于两个人没有一起共事过,赵鼎对秦桧的了解只局限于社会上的一些传言。

    这样的了解很不全面。

    等到了两个人真正共事时候,秦桧唯张浚是从,作为枢密使,待遇与宰执一样,秦桧不是没有独立行事的权力,但为了与赵鼎保持高度统一,秦桧没有做过任何违背赵鼎意愿的事情,即使意见不和,秦桧也坚决服从赵鼎的决策。

    有这么一个听话的下属,赵鼎对秦桧的印象开始转变了,由当初的讨厌鄙视,到后来的深信不疑。

    或许是性格的原因,或许是斗争形势所迫,秦桧往往太过于在意个人恩怨,特别是对张浚、黄龟年这些曾经诋毁过自己的人,秦桧有一种睚眦必报的心理。

    我要让他们为自己的言行付出几倍、几十倍乃至几百倍的代价。

    报复!报复!

    为了报复张浚,秦桧利用自己与赵鼎日益增进的感情关系,找了个时机对赵鼎说:“皇帝本来是打算用你的,可是张浚从中阻扰。”

    秦桧说这话的目的很明显,就是挑拨离间,告诉赵鼎,你别傻啦吧唧的帮张浚说好话了,他背地里没少算计你。

    如果这话放在赵鼎与秦桧刚共事那会儿,打死赵鼎也不会相信,张浚会是那种人。

    可是现在不同了,赵鼎十分相信秦桧,在他眼里,秦桧是一个老实厚道,忠于职守,知书达理之人,他说话,不可能有假的。

    赵鼎把秦桧想得太厚道了!

    有了秦桧中间插这么一刀,赵鼎和张浚原本只是政见不同,私交很好,现在却产生了一层隔膜。

    从此赵鼎就再也没有为张浚说过什么好话。

    这招好使,好狠!

    当秦桧在一步步逼近相位的时候,在金廷那边,挞懒却在策划一次行动。

    什么行动?就是废掉伪齐皇帝刘豫!

    刘豫的槽糕表现,让金人失望极了,当初立他为帝的时候,原本要通过他来达到一步步吞噬大宋的目的。

    十年,弹指一挥间。

    十年过去了,伪齐在金的强力支持下,不但没有吞噬大宋,反倒一次次被大宋打得落花流水。

    伪齐的存在已经没有任何价值,没有价值的皇帝,就没有存在的必要。

    废了刘豫!这样的呼声在金廷不断高涨。

    绍兴七年(1137年)十一月,挞懒、兀术亲率大军开进了汴京。

    一条消息迅速在汴京传开:刘豫下台了!

    刘豫让鄙视的地方就是,能组织三十万大军进攻大宋,但面对金军,却一点抵抗的意思都没有,乖乖就范。

    这样的傀儡皇帝,有谁能瞧得起!

    在金人那里看不起,在宋人这里也看不起,让两面都看不起的皇帝,活得多失败。

    伪齐倒台了,他所控制的土地怎么支配?

    金廷内部又起了争端,主和的挞懒主张把这些土地归还给宋,而主战的兀术等人主张把这些土地据为金有。

    这是大宋拱手送给我们的土地,怎能再还给他们?不少金廷将领不明白。

    争吵、斗争不是宋廷的专利,在金同样反复上演。

    也就在这时,金著名的将领粘罕在郁闷中走完了自己的一生。

    这个志在灭宋的金将,创造了很多丰功伟绩,也留下了许多遗憾。

    他的残暴让宋人记忆犹新。在宋,粘罕就是野蛮残暴的代名字,从皇帝到百姓,对他这个既恨又怕。

    他的死对金是损失,对宋却是一个天大的好消息。

    当粘罕的死讯传到临安,高宗兴奋得手舞足蹈,掩不住激动的心情,对秦桧等人说道:“金人如此的暴虐,不灭亡,还待何时啊?”

    秦桧听明白了高宗的意思,马上奏道:“只要陛下积累德行,一定会有中兴的时候!”

    以德服人,儒家思想精髓。

    这话的意思就是说,要慢慢的积累力量,循序渐进,不能一口吃个胖子。实现中兴是个远景规划目标,重在从自身做起,从眼前做起,从实际做起。

    高宗觉得这话有道理,感慨到:“中兴固然是需要时间的,但现在我们也应该有所作为,只有厚积薄发,才能实现志向。”

    难得明白一回啊!

    高宗与秦桧在实现中兴这个问题上,达成了共识,那就是长远规划,稳步推进,从一点一滴做起,不能急于求成。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当前最重要的就是忍辱负重,与金签订议和,实现政局稳定。

    这个想法能得到金的认同吗?

    21、重登相位

    绍兴七年(1137年)十二月,王伦从出使金国归来,给高宗带来一个好消息:金人答应归还徽宗的梓宫及皇太后,还答应把河南归还给宋。

    这是真的吗?不会再做梦吧!金人啥时候变得这么仁慈了?高宗有点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议和的事情有门喽!

    好幸福呦!

    咱们大宋今儿个真高兴,高兴,真呀真高兴!

    为了不得罪金人,高宗急忙命令边关的官员,不得再派人越界到金那里招降人员,违令者军法处置。

    为了议和大事,不采取点非常措施不行啊!

    金人终于肯议和了,机会难得啊,得马上安排个人专门负责与金议和的事情,这人选啊,不用想,非秦桧莫属!

    抓紧给秦桧提拔到宰相的位置!

    官职低了,金人不答应啊!

    高宗把议和当前最大最迫切的事情,战争已经过去,和平即将到来!

    这个岳飞啊,满脑子竟是恢复中原那点事,这不,这边王伦刚从带回来议和的好消息,他那边又要求增加军队?要说他什么好呢,怎么就不能解放解放思想,在对金态度上与皇帝保持高度一致呢?在高宗铁了心要议和的时候,提出增加军队,意图何在?北伐还是叛乱?

    高宗心里不明白不自在不高兴。

    别理他,议和的事才是最要紧的。

    高宗的快乐就是秦桧的幸福,在金人的有意无意帮助下,他又重新回到了梦寐以求的宰相位置。

    挞懒真够哥们!

    绍兴八年(1138年)三月,高宗任命秦桧为尚书右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枢密使。

    时隔六年后,秦桧再一次站到大宋历史的最前沿,同时也是风暴的中心。

    他能胜任这个特定历史时期的宰相角色吗?

    时间会给出答案。

    话说这秦桧复相后,为了不辜负高宗的殷切期望,尽早与金达成议和,迎回徽宗的梓宫和皇太后,可谓是煞费苦心,反复研究议和方针策略,怎样才能让宋金双方都满意,不至于发生分歧,产生战争。这些问题,把秦桧折磨得坐立不安,甚至达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

    真是一个敬业的人啊!

    这挞懒也确实有议和之心,给足了秦桧这个铁哥们面子。

    秦桧在三月复相,挞懒五月就派使臣来了。

    够秦桧忙的了!

    大宋人好客,外来者都是客,更何况来的是金人,高宗的贵宾,接待上不能有半点马虎。

    秦桧是宰相,不但要帮着高宗处理国家大事,这来了客人,吃喝拉撒睡,也得他一手安排。

    金使来了,照例要住在驿馆里。人家远道而来,人生地不熟,为了尽地主之意,也为了讨好金使,让他回去向金廷好好的美言几句,让金人感受到宋的一番诚意。秦桧专门给金使安排一个馆伴,就是陪吃陪喝陪玩陪乐的差事,就相当于现在接待办主任。

    这吃喝玩乐的美差让谁干好呢?

    秦桧一挠头,首相想到了吏部侍郎魏矼。这个人擅长吃喝玩乐,让他当馆伴,准能把金使陪好。

    就这么决定了,让魏矼作陪。

    要是一般人,找这机会还找不到呢,倒不是为了吃点喝点玩点乐点,这是个难得升官机会,如果把金使陪好了,皇帝一高兴,能不给提个职加个薪吗?

    好机会,魏矼要抓住了啊!

    本以为魏工接了这个没差,肯定乐坏了,谁曾想,魏矼不买这个帐,他说什么呢,说:“过去我任御史的时候,就曾明明白白的和你说过,议和不对,现在我不能陪金使。”

    听了这话,秦桧很纳闷啊,议和多好啊,和平了,稳定了,老百姓安居乐业,咱们这些当官也不用担惊受怕了,可以有多余时间干点富国强民的大事了。他想不通,就问魏矼:“为什么不支持议和呢?”

    魏矼也一肚子困惑,议和有什么好的啊,为什么高宗和秦桧这么坚持要议和呢,徽宗和钦宗不就是因为坚持议和,而落到今天这等凄惨地步。

    秦桧这么一问他,魏矼也就把自己对时局的分析判断跟秦桧说了,他说你看当前,金人内部不和,矛盾重重,实力削弱了不少,而我们这边呢,已经从靖康之耻的阴影中走了出来,军队打了很多胜仗,战斗力显著增强,又有岳飞、韩世忠等这样作战勇猛,复国心切的将领,被金占领地方的老百姓不满金的残暴痛苦,纷纷要求咱们北伐,可以说,现在是恢复中原的最好时机。金人之所以提出议和,那是他们的缓兵之计,他们知道现在打不过咱们大宋,所以先用议和这招来麻痹咱们,让咱们放松警惕,疏于防备,等他们做好战争准备,咱们就等着挨打吧。

    秦桧也不是顽固不化之人,他也知道魏工说的有道理,可是高宗一心要议和,谁也甭想拦住,作为忠于高宗的宰相,不能不竭尽所能为皇帝服务。既然皇帝要议和,那就把议和事情做好,尽量不出差错,确保让皇帝满意。

    但秦桧不能把这些话跟魏矼说,现在谈的是议和的事情,不是谈别的事情的时候,说多了,传到高宗那里,自己的官恐怕又保不住了。现在朝廷上的一些人,就喜欢找这样的言论,以此向皇帝打小报告,来达到弹劾谁的目的。

    那应该怎样来回答魏矼的话呢?秦桧脑子一转个,就说:“你呀,真是用智慧来揣测敌人,而我呢,则用真诚来对待敌人。”也就是说,你魏矼是对敌人持怀疑不信任的态度,而我秦桧呢,是怀着一颗真诚的心来对待敌人。

    世间自会有公道,有付出就会有回报。

    秦桧的意思是说,我用真诚的心去对待他感化他,他也一样会用一颗真诚的心回报我的。

    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金廷那边,别人不好说,挞懒他还是知道地,是个讲究人,不会把我秦桧往死里坑!

    秦桧知道是这么回事,人家魏矼不知道是咋回事啊,谁知道你和挞懒关系怎样啊?就是秦桧说了,人家也不信啊,还要给你扣个帽子,说你秦桧是奸细!

    魏矼觉得秦桧说这话,有点太傻了吧,看问题太简单,把金人想得太仁慈了,有必要提醒他一下,他对秦桧说:“你真诚对待敌人,恐怕敌人未必这样真诚对待你啊!”

    事实上,是他把秦桧想简单了。

    秦桧没辙了,不能强人所难,再说,你不去,争着要去的人有的是。

    换人!

    六月,金使朝见了高宗,没谈什么实质性内容,只是把金廷议和条件又重复了一遍。

    朝廷上一些人极力反对议和,一时间朝上朝下议论纷纷,认为金人不可信,议和一定会误国。

    高宗这时候又气又急,气的是,这帮不知好歹的家伙,老子白养活你们了,竟然在这个时候跟我唱反调,眼里还有没有我这个皇帝?急的是,他很想趁热打铁,把议和事情定死了,怎么划界?每年拿多少岁币?商量一下,就签订协议算了,别拖得太长,夜长梦多啊!

    怎样才能平息舆论,使议和快速完成呢?

    高宗打算治那些散布反对议和言论的人罪。

    宰相赵鼎认为不可,并为高宗支招说:“陛下您和金有不共戴天之仇,现在之所以委屈自己和金议和,就是为了迎回先帝的灵柩和母后而已,并没有其他的想法。群臣之所以反对议和,是了保住陛下您的地位,是出于一片忠心,不能成为治罪的理由。建议陛下您啊,跟大臣们说明白了,此次跟金人议和,就是出于亲人的缘故,如果先帝的灵柩和母后能够返回,即使金人背弃盟约了,我也没什么可遗憾的了。”

    赵鼎用这招算是一举两得,既避免了爱国大臣们因反对议和获罪,又给高宗找到了议和的合适借口。

    这个建议我喜欢!高宗很满意。

    按照赵鼎的建议,高宗对大臣们说:“先帝的梓宫,既然金已经答应归还了,即使等上个三两年也无所谓,关键是太后年龄大了,在那边受苦受难,我很惦念她,想早点见到她,因此我不怕委屈自己,降低身份,只希望这议和啊,尽快完成。”

    这已经交代明白了,我议和是出于一片孝心啊,先帝既然已经死了,梓宫晚回来几年也没啥,关键是母亲年龄大,分别二十多年了,十分想念,你说这万一要是像父亲那样,一命呜呼了,我连个面也没看见,多痛苦啊!所以,我不怕委屈自己,不怕向金称臣,只要能快点把母亲要回来,什么条件都好说!

    世上只有妈妈好,有妈的孩子像块宝,没妈的孩子像颗草,生长在妈妈的怀抱,幸福哪里找?

    可怜的高宗已经二十多年没找到这种幸福了!

    大臣们听到这话,都哑口无言了,上哪找这样的孝顺的皇帝啊!

    舆论就此平息了!

    反对声音小了,秦桧的事就大了。

    当官的职责是什么?就是要为皇帝分忧解难的,要不然皇帝让你戴这顶乌纱帽干嘛啊!秦桧是这么想的。

    当前皇帝最大忧虑是什么?就是想妈妈了,一片孝子之心。

    说老实话,高宗也够可怜的!可是这天下啊,比高宗可怜的人又哪能数得清呢?皇帝的忧愁,可以由臣子来分担,平民的忧愁,又有谁能分担呢?

    当然作为人臣的秦桧想不到这些。他的思想永远属于1138年,属于那个效忠皇帝的时代。

    秦桧听了高宗这番肺腑之言后,十分感动,我们的皇帝多么孝顺啊,为了能把母亲救回来,宁可放下皇帝的架子,卑躬屈膝向金议和。

    此举真是惊天地泣鬼神啊!

    为了赞誉高宗的这份孝心,表达作为臣子的他愿意为皇帝分忧的忠心,秦桧对高宗说:“委屈自己来谋求议和,这是皇帝您的一片孝心啊。看到皇帝您卑躬屈膝的向金求和,我这心啊,别提多难受了,深感不平,这是作为臣子的一片忠心。”

    看来能够真正理解我支持我忠于我的,只有这个秦桧了!高宗难免要感慨一番。

    议和是要的,但金人也不得不防,显然高宗也汲取了靖康之变的教训,再加上,反对议和的人,一再强调金人言而无信,出尔反尔,奸诈狡猾,高宗也担心,被金人给耍了。

    关键时刻,还是得给自己留条后路。

    所以,高宗不忘嘱咐秦桧:“即使这样了,也要做到有备无患,就是议和成功了,边备也不能松弛。”

    高,绝对是高!秦桧暗暗给高宗竖大拇指。

    按照高宗的意思,秦桧一方面立即安排王伦、蓝公佐到金去迎回徽宗的灵柩和皇太后;另一方面起草诏书,下令戍边官员不能因为朝廷议和了,就放松军备,一定要提高警惕,防止发生意外。

    高宗想什么,秦桧说什么,高宗说什么,秦桧做什么。

    这样的宰相,哪个皇帝不喜欢?

    22、三试高宗

    看来高宗是下定决心要议和了。秦桧翻来覆去,辗转难眠。

    他的思绪很乱,很乱——

    ——朝廷上的百官,支持议和的少,反对议和的多,皇帝急需一个托底的人,来帮助他完成议和。

    ——机会啊!千万不要错过!

    ——宰相的职责就是协助皇帝处理政务,也就是皇帝的助手。如果宰相的意志不能与皇帝保持一致的话,那么,这个宰相也没有几天干头了。

    ——要想保住宰相这个位置,必须坚定不移的与皇帝站在一起,只有忠于皇帝,日子才会好过。

    ——毕竟,这个国家的主宰者是皇帝。

    ——议和这件事从短期看,是费力不讨好的差事,会让许多人骂娘的工作,能担当此重任的人,一定要做好身败名裂的准备。从长远看,议和是实现中兴的基础,只有天下太平了,经济才能发展,百姓才能安居乐业,国力才能逐渐恢复,军队才能日渐强大,中兴大业,才有希望!

    ——人们往往只看眼前,不看长远。

    ——唉!事到如今,该如何抉择呢?是站在皇帝一边,专攻议和;还是辞职归隐,淡泊余生。

    ——试想,朝堂之上,少了一个秦桧,会发生大的变化吗?皇帝会因为一个秦桧的退出,就放弃了议和吗?没有秦桧,还会有张桧、李桧冒出来,皇帝一样可以实现议和。

    ——不要把自己估计得太高,在皇帝眼里,你只不过是他的一个棋子而已。

    ——还有什么好犹豫的!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谁叫咱是皇帝的臣子呢?乖乖的做个忠于皇帝的宰相吧!

    ——皇帝的议和决心能坚持多久呢?会不会在反对议和的大臣们的劝说下改变主意呢?要是死心塌地的为皇帝议和,万一有一天皇帝来个一百八十度大转弯,谁来对自己负责呢?会不会成为众矢之地?

    ——结果是怕怕的。

    ——有必要试探一下高宗的议和决心,是不是那么坚定,是不是可以动摇,是不是取信于我。

    ——如果高宗坚定议和,就抓住他的急于求和心里,主动请缨,让皇帝把议和之事全权交给我来办理,这样工作起来,既不受外界干扰,又避免他人争功。

    ——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呢?

    ——如果高宗犹豫不定,反复无常,可以随波逐流,人云亦云,不伸头,不拖后,保持中立,实在不行就急流勇退,归隐乡间。

    ——好了,就这么办!

    秦桧在凌乱的思绪终于有了点头绪。

    东方的东方,霞光万丈,秦桧长舒了一口气。

    他困了。

    绍兴八年(1138年)十月,宰执集体朝见高宗,老规矩,有事说事,无事退朝。

    商议完国事,其他宰执相继退出,只有秦桧纹丝不动。

    他要干什么?单独和皇帝谈谈。

    他要谈什么?皇帝对议和的态度。

    直到其他人都退出了,走远了,听不到脚步声了,秦桧方才奏道:“臣僚们做事都前瞻后顾,畏首畏尾,不足以和他们决断大事,如果陛下您决心与金讲和,请把这件事交给我一个人算了,不要让其他的大臣干预。”

    一听这话,高宗高兴了,心想,好啊,就等你这句话呢,大臣们在整天在一起嚷嚷,七嘴八舌的争吵,也吵不出个结果来,还不如找一个托底的人,让他全权负责议和,有事的时候,君臣两个人碰头一商量,就完事了,免得受朝廷舆论左右。

    秦桧提的意见,好!高宗打心里高兴。

    高宗对秦桧说:“朕就托付你一个人来办。”

    听了高宗这话,秦桧为之一振,心里乐开了花,但转念一想,皇帝答应是答应了,能不能变卦呢?得给他考虑的时间,不能操之过急。

    “我担心不妥,希望陛下再认真考虑三天,到时候我再上奏。”秦桧卖了个关子,给高宗个选择机会。

    高宗这个秦桧搞什么鬼,还用考虑吗?我可不愿意整天担惊受怕,一听到边关奏报,心就提到嗓子眼,生怕金军又来个突然袭击,杀到了眼前。

    想当初,我在扬州,精力可谓充沛,正在卧房临幸爱妃,不想被侍从的一句“金军来了!”顿时吓得下体拔凉,自那以后,就失去了作男人的快感。

    这样的痛苦谁能知道啊?

    高宗搞不清秦桧演的是哪出戏。

    这样过了三天,又到了宰执朝见皇帝的时候,和上次一样,秦桧又是等其他人走后,单独面奏高宗。“陛下您——”

    效率第一,废话少说!

    高宗已经不等他把话说完,就告诉他:“朕已经考虑好了,让你一个人来办这件事。”

    高宗的议和之心还是那么坚定,没有改变的迹象,不过,事不过三,这是第二次,秦桧还想再给他一次考虑机会。因为,议和毕竟是千夫所指的,

    机不可失啊,高宗现在改变还来得及!

    秦桧这次还是那句话:“我怕另有不妥,还是请陛下您再考虑三天,到时候我再上奏。”

    “可以!”高宗这次也看透了,好你个秦桧,你在试探我的心诚不诚吧,好,我陪你玩到底!

    试探了二次,高宗这求和心依旧,看来他是认准了这条道了。如果不出什么意外的话,下次高宗还得是那句话。

    空口无凭,咱的立个字据,让皇帝用御笔写上,议和的事交给我一个人来办,不让群臣干预。

    有了皇帝亲笔手书,再干什么事就方便了,就是皇帝想反悔,也没的抵赖了,白纸黑字在这写着呢,别想往我身上扣屎盆子。

    我是受君之命,为君办事。

    人在其位,就得谋其政。

    秦桧在家就把这字据写好了,到时候往皇帝面前一送,他只要签个字,这事就成了。

    为了这议和,秦桧可是煞费苦心,他也知道,这是得罪天下人的事情,可到这节骨眼上,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

    看开了,想好了,没什么大不了,后人怎么评价是他们的事,反正我的一颗心是为了皇帝。

    三天,不算长,一晃即到。

    这第三次果然不出秦桧所料,高宗议和的决心是不可动摇的。

    那就别再试了,抓紧把字据拿出来,让高宗签了吧。

    好家伙,高宗从头到尾,大概扫了一遍这个字据,二话没说,大笔一挥,就是个签!

    天将降大任于秦桧喽!

    秦桧刚接了这个大活。王伦就带着金使来到宋,商量着把河南归还给宋。

    议和开始冲刺了!

    高宗这边着手议和,那边又担心手握重兵的将领们反对议和,从中作梗,与金结怨。

    特被是屡次上书要求北伐的岳飞,高宗对他很不放心,因为岳飞这个人,有能力且个性强,经常做出一些让高宗都难以接受的事情,为了稳住人心,高宗一直采取忍耐、劝慰、安抚的手段来对付岳飞。

    现在还不是撕破脸的时候!

    当高宗亲自将议和的事情委托给秦桧一个人处理后,就立即召见岳飞,表面上看,这是显得皇帝对岳飞的重视,特别是岳飞到了朝廷之后,高宗先安排他去看看皇子。

    为什么要让岳飞去看皇子呢?因为这个赵构的亲生儿子在三岁的时候就夭折了,他本人因为在行房事的时候,听到侍从喊“金军来了!”,一下子受到惊吓,从此失去了生育能力。

    皇帝不能无后啊?这皇位传给谁啊!

    大臣们都很关心这事,这也正常,接班人问题,向来都是官员、百姓谈论的热点问题。

    但不正常的事情是作为武将的岳飞也对此很感兴趣,甚至还上书要求高宗尽快确定太子人选,使中兴后继有人。

    按照大宋的规矩,武将只是带兵打仗的角色,在朝政上是没有发言权的,特别是不能干预立储问题。

    这是大忌!

    而岳飞却偏不信这个邪啊,他敢说敢做,对一些陈规旧俗不感冒。

    要说这样的人,皇帝很喜欢,那是不可能的?但高宗暂时又不能处理他,因为平定内乱、抵御外敌需要岳飞这样的常胜将军。

    高宗不得不处处迁就,甚至是顺从他。为的就是把这个人牢牢的掌控在手上,为他卖命。

    这不,岳飞刚到临安,高宗就安排他见见自己收养的两个赵氏皇子。

    这个两个皇子是什么来头呢?他们是宋太祖赵匡胤的儿子赵德芳的后代,属于太祖那一支的,而大宋皇帝从太宗以后,都是太宗那一支的。

    这次怎么改了规矩?

    不是高宗有心要改,实在是没辙了,太宗那一支,就剩下他老哥一个了,又没了生育能力,也算是历史轮回吧,北宋从第二代皇帝开始就成了太宗那支的天下,这南宋也从第二代开始,把天下还给太祖那支。

    天意啊!

    让岳飞看皇子,高宗的意思是,你不是让我抓紧立太子吗,那么我先让你看看皇子,你满意不满意,要知道不是哪个武将都能看到皇子的。

    这次是高宗为岳飞破的一次例,让岳飞感受到高宗对他不同于其他的人的恩宠。

    岳飞也被高宗的这个举动给感动了,他见了皇子后,也十分的高兴,说道:“国家后继有人了,中兴的希望就寄托在他们身上了!”

    高宗一听这话,心里就不自在:又是中兴!还把希望寄托在皇子身上了!那我赵构就实现不了中兴了?把我看贬了吧?

    这个岳飞啊,口无遮掩,话无分寸,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啊。高宗的心又多了一份不满。

    这让高宗不满的事还没完,岳飞看到秦桧忙上忙下的和金人议和,心里这个气啊,老子在前方卖命,你在后方议和,我在战场上杀敌人,你在饭桌上会朋友,哪有你这样当宰相的,这不是卖国求荣吗?

    岳飞想着想着,老毛病就又犯了,也不管高宗爱不爱听,就上奏说:“我大宋和金人打了这么多年交道,还不了解金人吗?他们并不可信,和好不能依恃,宰相谋划国家大事严重不当,恐怕要让后世人嘲笑!”

    议和刚见成效,金人来归还河南,在这个大好形势下,岳飞却站出来质疑议和,指责秦桧。

    高宗不答应,秦桧也不高兴。

    你一个打兵打仗的武夫,好好的带你的兵算了,怎么干预朝政来了,要知道这在大宋以前可是没有过的。

    犯禁忌的人,终究要被禁忌所累;坏了规矩的人,终究要被规矩所害。

    当着满朝官员的面,公开抨击我的所作所为,太不给面子了。

    这个仇我给你记着,岳飞,咱们后会有期!

    在面上,秦桧什么也没说,在心里,秦桧暗暗记下了这笔帐。

    一个心直口快,一个心细如针,一个耿直倔强,一个圆滑狡诈。

    两个人性格完全相反的人,在大宋历史舞台上,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

    让我们慢慢赏析。

    23、没有硝烟的战争

    秦桧经过精心设计、巧妙公关,顺利承接了议和这个经皇帝钦定的重点项目。

    为了顺利实现议和,高宗为秦桧开辟了绿色通道,凡是涉及的议和事情,秦桧可单独面奏皇帝,不用在朝堂上说,避免引发争论,激化矛盾。

    搞得很神秘,未经高宗同意,秦桧也不能随便发布有关议和的消息。

    两个人是一唱一和,配合得相当默契。

    这么多年了,高宗总算找到了一个忠于自己的心腹。

    有了高宗钦点,秦桧现在应该很神气了吧?

    然而,事实总是出乎人的意料,秦桧想高兴,却怎么也高兴不起来?

    为什么呢?因为这心里面很不平衡,你想啊,现在我在皇帝心目中的地位如此的高,满朝文武百官谁能比得了?但在朝堂上,自己还没有达到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地步,还有个赵鼎,地位比自己高出那么一点点。

    赵鼎是大宋旧臣,崇宁五年(1106年)就中了进士,因为有才,不断升官,靖康之变发生时,他也跟秦桧的等人一道反对立张邦昌为帝,拒绝在推荐书上签字。

    但庆幸的是,当时他官职较小,名气不大,跟秦桧这个御史中丞没法比,所以尽管他也反对议和,反对张邦昌,但并没有引起金人注意。

    擒贼先擒王去,金人把目光对准的是孙傅、秦桧这样实权人物,把他们摆平了,其他的人,也就自生自灭了。

    看来官小、名气小也不是件坏事,关键时刻还能救命!

    赵鼎躲过了靖康之难,就应了那句话:大难不死,必有后福。

    高宗一上台,赵鼎就被重用了,他提的很多建议,都被高宗采纳。在他的有力辅佐下,南宋的由动荡逐渐走向稳定。

    在南宋建立之初,赵鼎是功不可没的,所以,高宗也很器重他,有几次甚至是力排众议,破格提拔使用他,到后来干脆就任用他为宰相。

    在对金的政策上,赵鼎是主张积极御敌的,并且向高宗举荐了韩世忠、岳飞等抗金将领,使他们受到重用,在抗金战斗中取得多次胜利。

    可以说,在国家动荡、局势混乱,皇帝的龙椅不稳固的时候,高宗是很信任赵鼎的,对他也很依赖。

    等到了局势缓和,宋金之间以议和取代战争的时候,赵鼎在对金议和问题上又是持怎样态度?

    赵鼎是主张议和的,但是他认为,议和条件不能太苛刻,金使王伦每次出使金国,赵鼎都要亲自叮嘱他,在礼数上,可以执行君臣之礼,这在钦宗的时候就已经明确了,现在没什么好谈的。在划界问题上,应以黄河为界。只要金人同意这两个条件,就可以议和,不同意的话,就算了。要是真动起手来,金人未必能占到便宜。

    他主张的是有限议和。

    所以,当金使来宋谈议和,朝廷舆论反响强烈的时候,赵鼎给高宗出了注意,让他以迎回先帝的灵柩和皇太后为名谈议和,用孝顺来堵住反对议和人的嘴。

    赵鼎的这一招,高,绝对是高!

    高宗也很认同。

    要是秦桧此事还是枢密使,在赵鼎手下混,或许在议和问题上,秦桧对赵鼎的主张没什么异议。

    可现在不同了,高宗把秦桧提到了宰相的位置,与赵鼎平行了。

    两个宰相不可能一条心,为了在皇帝面前争宠,肯定要比拼政治主张。

    怎么个拼法?不能是赵鼎主张议和,秦桧就主张北伐,这不符合秦桧的性格,秦桧是唯高宗是瞻的。

    高宗喜欢议和,秦桧也不能反对。

    和赵鼎一样,秦桧也主张议和,但他的议和条件要比赵鼎的宽松。

    你议和,我比你议和更议和!

    只要能签订和平协议,只要金人不灭南宋,只要皇帝满意,什么条件都可以谈,没什么严格的限定。

    高宗是什么态度呢?

    在金人的威逼利诱下,求和心切的高宗,更倾向于秦桧的主张。

    赵鼎就没了用武之地!

    郁闷了,憋屈了,心难受了!想我赵鼎两次为相,提出的主张不少,还少有被皇帝弃用的情况,今天让你秦桧给顶了!

    因为政见不同,两个人矛盾也不断升级,在朝堂上经常发生争吵。

    主张不被皇帝认可,咱就及时调整策略,该走群众路线,与舆论呼应,反对议和!

    赵鼎着手转型了!

    为了让秦桧难堪,赵鼎经常当着满朝官员的面,痛斥议和,攻击秦桧。

    秦桧这个人有特点,从来不与别人争论,你一言,我一语,争得面红耳赤的情形,在秦桧这里不会发生。

    任你怎么说,我就是沉默。

    沉默是金啊!

    不反驳,不等于吃哑巴亏,咱心里有数,都给你记着呢?晚上睡不着觉的时候,就琢磨琢磨你,不管你是谁,一旦有把柄落在我手里,嘿嘿,定让你吃不了兜着走!

    做人可不能太厚道!

    赵鼎挑衅秦桧,秦桧算计赵鼎。

    一明一暗,斗了起来。

    要说这人到倒霉的时候,怕什么事就出什么事。

    这不,户部侍郎向子湮向高宗奏事,也不知道事情比较复杂,还是向子湮这个人说话磨叽,总之说了大半天也没说完,眼看都到了退朝的时间了,其他有事要奏的人急得受不了了。中书舍人潘良贵性子急、脾气暴,一看向子湮没完没了的啰嗦,火就上来了。

    别冲动,控制,控制,冲动是魔鬼啊!

    潘良贵到底是没有控制住,当着徽宗和大臣们的面,发作了,叱退了向子湮。

    向子湮倒没说什么,可高宗不答应了!

    你潘良贵眼里还没有我这个皇帝?当着我的面公开喝叱大臣?还有没有王法了?

    这是欺君之罪,你知道不?还反了你了?

    给我治他的罪!

    高宗这个气啊,以前政局不稳,作皇帝的处处忍让,没想到把这些大臣惯出脾气来了,越来越不他这个皇帝放眼里。

    这样下去,大宋的江山还能姓赵了吗?

    非要杀鸡给猴看,杀一儆百不可!

    这潘良贵虽然脾气暴点,但人缘极好,在朝廷里有不少铁哥们。

    为朋友两肋插刀,在所不辞!

    看到皇帝要治潘良贵的罪,他的哥们常同觉得不能坐视不管。

    那多不讲义气啊!

    于是乎,常同站出来为潘良贵辩解。

    高宗一看,这还了得,我是皇帝还是你是皇帝啊,我说话还不好使吗?我堂堂一个大宋皇帝,连个臣子的罪的都治不了吗?好,好,你替他辩解,我也治你的罪!看谁敢再替他辩护!

    在这个节骨眼上,就是认为高宗的决定不妥,也不应该再争辩了,毕竟高宗是九五之尊,一国之君,金口玉牙,说啥是啥!

    聪明的人不会选在这个时候给自己找麻烦了!

    赵鼎却不管这个,他上奏道:“子湮虽然奏事啰嗦了点,但没有罪,常同和潘良贵尽管出口不逊,但也不应该被贬逐。”

    这话能让高宗改变决定吗?如果赵鼎一句话,就改变了高宗的决定,那高宗还有什么威信可言呢?

    即使高宗犯了天大的错误,但在这个时候,作为一言九鼎的皇帝,他必须将自己的错误进行到底!

    皇帝就是皇帝!

    按理说,高宗把话都说到了这个份上了,大家也就没什么好说的了,抓紧按皇帝指示,起草诏书,下达贬逐常同、潘良贵的行状!

    又一个不知死的家伙出场了,就是给事中张致远,他认为高宗的决定不对,不能因为一个向子湮而贬逐了两个人才,为了表达自己的反对意见,他拒不起草诏书。

    高宗这次爆发了,怒不可视,这不是偶然,而是长期忍让后的必然。

    可以说,高宗早就对朝堂上一些大臣的所作所为不满了,他们这些人,经常不把皇帝的话当回事,有令不行,甚至公开和皇帝唱反调,拉帮结伙,制造舆论,来威逼皇帝采用他的主张。

    在局势不稳,朝廷需要人的时候,高宗可以忍,可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可以放任自流,但现在不同了,议和已经指日可待了,外患解决了,该到了着力解决干部队伍建设问题了,整顿朝纲,严肃法纪,维护皇权!

    常言道:树不修不直溜,人不修艮啾啾。

    高宗怒视着赵鼎说:“我就知道致远一定会缴驳。”

    赵鼎不明白,你怎么知道他就一定要替潘良贵说话呢,就问高宗:“这是为什么呢?”

    高宗怎么说呢?高宗说:“很简单,因为他跟这些人交情好啊!”

    这话说得很明白,你们这些人别以为我是傻子,在皇宫里是个睁眼瞎,什么也看不到,其实,你们的那些小动作,我都知道,谁和谁怎么样,我了如指掌,在我面前耍花样,你们还嫩了点!

    因为这件事,高宗对赵鼎很不满意,觉得你作为我的宰相,你应该对我负责,潘良贵这样的人在朝堂上公开捣乱,目无法纪,我作为皇帝,怎么处理他都不过分,在这个时候,你不主动站到我这边,替我维护局面,树立威信,反倒是站到潘良贵的一边,跟我对着干,这怎能不让我失望?

    赵鼎确实有才干、有能力,但就是不能始终如一的站在皇帝一边,不会看脸色行事,不懂得维护皇帝的权威和利益。

    这一点与秦桧没法比!

    赵鼎的小辫子终于露出来,看我怎么抓——住——它!

    秦桧心里面笑个不停。

    高宗的火也发了,人也贬了,自己也累了!

    退朝喽!

    众人皆退,唯我留下。

    皇帝给的特权,不用白不用!

    秦桧留下了,看到气喘吁吁的高宗,他心里得意了,看来这个朝堂上,也就我秦桧,死心塌地跟着你混啊!

    秦桧先把议和的进展情况向高宗汇报了一遍,高宗一听议和,心情顿时舒畅了不少,又反复嘱咐秦桧,一定要尽快促成议和,自己做梦都想见皇太后一面。

    看见高宗心情好转了,秦桧就开始发表自己对今天潘良贵一事的看法,认为潘良贵在朝堂之上,公然蔑视皇权,实则罪不可赦,皇帝对他贬逐已经算开恩了。宰相赵鼎帮潘良臣等人辩解,则是袒护行为,只是看重个人情义,没有顾及皇帝的情面,很是不妥,作为一朝宰相,不忠心于皇帝,而是为欺君之人撑腰,愧对皇帝的信任。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看来我没看错,关键时候,还是秦桧忠心耿耿啊!高宗感慨万分。

    明枪易躲,暗箭难防啊!

    秦桧这一箭射中了赵鼎的要害,不死也伤了!

    赵鼎也在官场上混这么多年了,防人之心还是有的!

    秦桧留在后面,单独向皇帝奏事,赵鼎觉得很是蹊跷,他能不能趁机背地里捅我刀子啊?

    秦这桧个人不把握!

    他也没走远,就在宫门外面来回溜达,心想,我堵你个正着,看你说什么?

    等秦桧奏完了事,兴冲冲的从皇宫里出来,赵鼎迎头截住了他,问道:“皇帝都说什么了?”

    皇帝说什么能告诉你吗?太小瞧我的智商了吧?或者是来试探试探我?

    秦桧微微一笑,对赵鼎说:“皇帝没说什么,就是担心宰相您不高兴而已!”

    这皇帝做什么事还用担心臣子的感受吗?让皇帝都深感担心的臣子,说明和皇帝之间有了问题!

    皇帝已经不放心这个人了!

    赵鼎不傻,他知道了秦桧这是话里有话啊!

    看来这宰相干不长了,不如辞职算了!赵鼎有些犹豫。

    正当赵鼎犹豫不决的时候,一件事情的发生,坚定了他辞职的决心!

    什么事情呢?就是皇子的地位之争。

    要说这事还挺复杂,咱们得重头说起。

    前面说了,高宗亲生儿子夭折了,自己又因为惊吓丧失了生育能力。

    国不可无后!在范宗尹、李回等人强烈建议下,高宗决定从太祖后代里面选了两个伯字辈的孩子作为自己的养子,从中选择将来的接班人!

    那就选吧,专门成立个选子领导小组,由高宗兼任组长,宰相范宗尹任副组长,成员由各部首脑组成,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主任由范宗尹兼任。

    皇帝有了明确指示,领导机构也成立了,选拔工作就开展了。

    选来选去,最后敲定两个孩子,分别叫赵伯琮、赵伯玖,这是原名了,做了高宗的养子,名字就得改改了,除旧布新,换个名字换个环境,等于换个命运了!高宗就把赵伯琮改名叫赵瑗,赵伯玖改名叫赵璩。

    在这个两个人选中,高宗更倾向于赵瑗继承皇位,为什么呢?因为这个赵瑗的母亲张氏在怀孕前,曾做过一起奇异的梦,梦见一个人抱一只羊送给他,说:“以此为识。”这个梦做完没多久,张氏就怀孕了,等到了赵瑗出生的时候,就更神奇了,红光满室,如日中天。

    从经验上来讲,这是个好兆头,只有天子降生的时候,才能有此吉象。

    而高宗的老婆昭慈皇后也曾做过这样一个奇异的梦,两个梦不谋而合,让高宗有很大的感悟。

    这是上天的安排啊,让我把皇位交还给太祖的后人!

    在梦的作用下,高宗最终决定在太祖后人中选择接班人。

    还是梦厉害!

    人选定了,就得考虑培养教育问题,怎么个教育模式呢?

    绍兴五年(1135年),高宗就把这个差事交给了宰相赵鼎,让他负责抓好这项工作。

    赵鼎在一番研究之后,建议高宗在宫廷里面建立书院教育皇子,也就是资善堂,专门给皇子读书的地方。

    高宗对接班人培养问题也高度重视,立即二话没说就采纳赵鼎的建议。

    与此同时,高宗还把赵瑗授为保庆军节度使,封为建国公。

    待遇非常的高!

    也不巧,这资善堂建成没多久。到了绍兴六年(1136年),赵鼎就罢相了。

    赵鼎一下来,那些对他不满的人,就开始用资善堂这件事来攻击他。

    大宋的官场有个不好的习惯,就是一旦有人被罢官,肯定有人来个落井下石,谏官也好,其他官员也罢,明枪暗箭一齐发,大有痛打落水狗的快感!

    真是变态啊!

    可是让不少人大跌眼镜的是,赵鼎这官没罢多久,到了绍兴七年(1137年)九月,又被任命宰相。

    不是我不明白,是这世界变得太快!

    绍兴八年(1138年),高宗为了表示自己对两个皇子一视同仁,一碗水端得很平,让朝廷的大臣们别误以为皇帝已经选定赵瑗为皇位接班人。为了防止大臣们拉关系,套近乎,玩一些旁门左道,建立太子党。高宗就准备让赵璩也任节度使,并封为吴国公,和赵瑗的地位一样。

    来个障眼法!

    大臣们在一起研究皇上的这个想法的时候,枢密副使王庶很是愤愤不平,干什么都讲个先来后到啊,这后封的怎么和先封一个待遇呢?大声说:“后封的与先封的地位相同,这不行!”

    此言一出,立即招来不少大臣附和,都认为高宗这么做不合常理。

    又乱套了!

    作为宰相的赵鼎,见到这种情况,就征求秦桧的意见,秦桧是怎样的人啊,越是在这种争论激烈的时候,他越是保持沉默,心里面早就有谱了,只不过不表露出来,让别人琢磨不透。

    深藏不露啊!

    秦桧自己不发表看法,反过来却问赵鼎怎么办。

    赵鼎就说了:“自从丙辰罢相以来,议论的人专门以这件事做借口,现在应该避嫌。”意思就是说,我已经因为这件事受到了不少的非议,现在为避免嫌疑,还是听皇帝的安排吧。

    秦桧觉得他的这个说法也行,反正是皇帝有这个想法,当臣子的照做就是了,乱跟着嚷嚷,对自己是没有好处地。

    他们两个人商量一下,决定一起到皇帝那里接受皇帝亲自书写诏书。

    到上朝的时候,高宗手拿御笔,准备书写诏书,秦桧一言不发,没有表示异议。赵鼎却忍不住了,毕竟赵瑗先立的皇子,封的建国公,按理说,在礼数上,赵瑗地位应该高于赵璩,皇帝现在的目的是,把两个人放到同一个层次上,让天下人看不明白。

    高宗要的就是这种效果!

    但赵鼎毕竟不同于秦桧,他考虑问题是从整个江山社稷的角度来考虑的,而秦桧只单纯站在皇帝个人的角度来考虑问题。

    秦桧能接受的事情,赵鼎未必就能接受。

    他就对高宗说:“现在建国公位在上,虽然没有正名,但是天下人都知道陛下您有儿子了,今天封赵璩之后,两个人的礼数不能不加区别。”

    要是加以区别,那不还是告示天下,赵瑗就是接班人了吗?那搞这样的平衡术,有什么意义呢?

    好你个赵鼎又跟我作对!

    高宗很不高兴,就把御笔放下,说:“姑且慢慢来。”

    又把皇帝给得罪了,再抓住这个机会,奏你一本,就不信,整不倒你!

    秦桧又故伎重演,单独留下奏事。把赵鼎的所作所为,又是一顿痛斥,坚决拥护皇帝的主张。

    本来高宗对赵鼎就已经不满意了,再加上秦桧在一旁煽风点火,高宗就有了罢免赵鼎的意思,只是没有找到适当的理由。

    聪明的秦桧早就把高宗研究透了!

    不就是没有人站出太向赵鼎发难,弹劾他吗?那还不容易!找个枪手来,对着赵鼎一顿放,到时候,不用皇帝罢免他,他自己就主动走人了。

    谁当这个枪手合适呢?秦桧选中了萧振。

    萧振也算是大宋老臣了,年轻时曾像秦桧一样,进入太学,因品学兼优,才华出众,被推为太学“三贤”之首。入仕以来,颇有口碑,老百姓对他评价很高。

    因此,赵鼎把他引荐给高宗,在朝廷里任职。

    政坛之乱,再有贤能的人,也未必能分清谁是谁非。

    处事圆滑的秦桧,很快就和萧振拉上了关系,并且把他推举为殿中侍御史。

    当时与赵鼎在同一条战线上的,还有参知政事刘大中,这个人反对议和,经常劝高宗不要中了金人议和的奸计,而且在皇子问题上,刘大中也与赵鼎保持高度一致,并向高宗表达了皇子地位不能相同的看法。

    两个人是一条绳上的蚂蚱,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搞跨了刘大中,赵鼎也就没有盟友,在朝堂上说话,就没有遥相呼应的对象,彻底被孤立起来!

    先从刘大中下手!

    萧振就弹劾刘大中,说他暗地里与赵鼎勾结,密谋篡夺相位,危害朝廷。

    这一枪打得好,打得准!正好切中要害,高宗最担心的权臣勾结,结党作乱,当年吕颐浩打击秦桧,就是以朋党为借口,才迫使高宗最终狠下心来,罢了秦桧的相。

    光阴流转,现在秦桧又用这一招来收拾赵鼎、刘大中。

    把刘大中这样一定性,高宗能留着他吗?罢官!

    刘大中一走人,赵鼎心里很清楚是什么一回事了,他就对大家说:“萧振的本意不在大中。”意在谁呢?就是他赵鼎!

    这样的话传得很快!那时候,在朝廷里面,专门有些喜好看热闹的人在两帮人之间穿梭,传播消息,唯恐天不乱!

    萧振听到这话后,心想,你赵鼎猜得很准啊,你这么说,我也不用遮掩了,就对大家说:“赵宰相不用我亲自指责,自己就会主动走人!”

    斗争都暗转向明了,两帮开始掐架了。

    支持赵鼎的殿中侍御史张戒指责支持秦桧的给事中勾涛。

    勾涛借题发挥,散步言论道:“张戒攻击我,是赵鼎的意思。”把矛头对准了赵鼎。

    为了达到彻底搞垮赵鼎的目的,勾涛就向高宗告状,说赵鼎背地里结交台谏官,给自己造声势,结交军事将领,壮大自己的势力。

    这两条罪状,哪一条都是高宗的大忌!

    话说到了这份上,赵鼎也是有口难辩,不得不称病辞相,并且对高宗说:“大中说话公道,被章淳、蔡京所嫉恨。我和大中是一样的人,大中去职了,我怎能留任?”

    赵鼎在表达自己朝廷的不满,表面上是拿章淳、蔡京说事,实质上是暗指秦桧,把秦桧与章淳、蔡京等人归为一类。

    赵鼎罢相了,胜利属于秦桧!

    大宋历史又翻开了崭新的一页!

    这一页又该写点什么呢?

    24、引蛇出洞

    绍兴八年(1138年)十月,高宗正式罢免了赵鼎,以忠武节度使出任绍兴知府。没过多久,又加官检校少傅,改任奉国军节度使。

    赵鼎离开临安之时,秦桧带领百官前去送别。

    为什么秦桧把赵鼎排挤掉了,还要亲自去送别呢?安的是什么心啊?因为在整个排挤赵鼎的过程中,秦桧都没有直接出面,他都在暗处活动,背地里向高宗告状,指使萧振等人向赵鼎开火。

    手腕够高的!

    所以,赵鼎和秦桧两个人在面子上还过得去,看不出任何争斗的迹象。

    斗智而不是斗力!玩的权术与谋略,而不是真刀真枪的火拼!

    没有硝烟的战争!

    赵鼎都到这地步了,秦桧还装作与己无关的样子,带领一帮大臣声势浩大的来给赵鼎送行。

    还真有那么点依依惜别的意思!

    赵鼎很生气,你秦桧这不是看我热闹来了吗?你在背后玩手段,把我整走你,这会你又装好人给我送行!

    老子不吃你这一套!赵鼎跟秦桧也没客气,正眼看都没看他一眼,只是象征性作了一个揖,就拍拍屁股走人了!

    一点情面都不给!秦桧气得又咬牙又跺脚!

    好你个赵鼎,你不识好歹啊,你不仁,就别怪我不义,有你好果子吃!秦桧暗暗发狠道。

    赵鼎走后,枢密副使王庶进宫晋见高宗,高宗听说赵鼎走了的消息后,就给赵鼎一个评价:“赵鼎两度为相,对国家有大功,两次辅助我亲征都取得胜利,又镇守健康,使朝廷安全无患,真是其他人比不了啊!”

    高宗这样肯定性评价赵鼎,实际是在安抚那些支持赵鼎的大臣,你们别胡闹,赵鼎是个怎么样的人,他对国家做了哪些贡献,我最清楚,不会否定他的,你们放心好了。

    这是高宗稳定人心之策。

    再说议和的事情,绍兴八年(1138年)七月,王伦奉高宗之命到金商谈迎回徽宗梓宫和皇太后之事,实际上就是议和。

    这时候,在金把握朝政大权的是副元帅、鲁国王挞懒,他与太师、领三省事完颜宗磐,左丞相太保、领三省事完颜宗隽结为一党,排斥异己,独揽大权。他们对宋的策略是让宋取代伪齐,向金称臣,同时,把伪齐原来占有的陕西、河南归还给宋,实现议和。

    以金兀术为首的对宋强硬派,是坚决反对与议和,主张兴兵灭宋,实现大一统。

    经过激烈交锋,议和派暂时占据上风。

    挞懒委派张通古、萧哲为使臣,前往宋,以诏谕江南的名义,进行议和。

    到了十月,赵鼎刚刚罢官,王伦就带着金使就抵达宋境了。

    议和即将大功告成!

    对于金使的到来,朝廷上下议论纷纷,反对议和的声音一浪高过一浪。

    为了及时掌握反对议和的情况,排除议和道路上阻力,高宗与秦桧商量,这事情瞒是不瞒不住的,越隐瞒传言越多,舆论越乱,局势就会越动荡。不如来个先入为主,把金人的议和条件公布于众,广开言路,让大家讨论,看看谁反对议和,抓住几个典型,予以贬逐处理,震慑一下反对议和的那些人,来达到平息舆论,以正视听的效果。

    策略研究妥当,高宗就依计行事,下诏说:“金国派遣使臣来到我大宋,想要朕屈膝求和,现命令侍从、台谏仔细考虑,向朝廷陈述意见。”

    这就是所谓的引蛇出洞!

    中书舍人吕本中、礼部侍郎张九成都是赵鼎的人,他们向来与秦桧不和,这次议和又是由秦桧主抓,他们就强烈反对议和。

    枪打出头鸟!

    高宗就决定先拿他们两个开头,命令秦桧对他们两个采取措施,有了高宗的支持,秦桧就把他们两个工作进行了调整,不给他们实权和发言的机会,光有个饭碗,没什么事干,看你还敢不敢逆着皇帝说话了!

    刚处理完这两个人,支持赵鼎的张戒又跳了出来,要求高宗留下赵鼎,并且列举了十三件事例来驳斥议和,抵触秦桧。

    秦桧也没客气,又把他给贬逐了。

    枢密副使王庶向来就是反对议和,先后七次上疏,请求高宗不要议和。并对揭秦桧的老底说:“你难道忘记你在东都时候想保存赵氏,是怎么被金人抓走的吗?”

    议和就不是保存赵氏吗?一定要拿当年的事情和现在比吗?有可比性吗?秦桧很恼怒,不同时期有不同的情况,况且现在议和,这是皇帝的注意,我只不过负责执行而已,你们把矛盾都对准了我?对准皇帝,要掉脑袋,对准我,难道就什么事也没有了吗?

    想的美啊!

    你王庶不是几次三番以离职来要挟皇帝吗?这次就满足你的离职要求!

    凡是涉及反对议和的事情,只要秦桧提出处置措施,高宗也不加过问,就是两个字:同意。

    看来,高高在上的皇帝也被议和所制啊。

    王庶得罪了秦桧,自己的官也当到头了,被赶出了朝廷。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更有甚者,枢密院编修官胡铨上疏,竟然要求斩了秦桧与王伦,来向天下谢罪!

    此言一出,轰动朝野,还没有敢如此公开的向当朝宰相叫板!

    能说这话,恐怕已是置生死于度外了!

    有胆识啊!

    也不是所有人都反对议和,站在秦桧的对立面,毕竟朝堂上,秦桧的人脉还在,他现在是一相独大,依附在他身后的官员不在少数!

    面对乱七八糟的言论!

    中书舍人勾龙如渊沉不住气了,对秦桧说:“各种妖言惑众的言论纷起,为何不选择让台谏官来击破他们!”

    秦桧正被这些攻击言论折磨得焦头烂额,疲于应对,忙于处理。听勾龙如渊这么一说,觉得很有道理,总不能自己单枪匹马去迎战四面来敌吧,得找些帮手,来个重点围剿。

    控制什么样的角色对自己最有利呢?那就是御史中丞,台谏官的老大,控制了这个角色,就能够轻松自如的对付那些反对自己的人!

    弹劾!弹劾!

    秦桧就把勾龙如渊推举为御史中丞。

    为了报答秦桧的举荐之恩,勾龙如渊上台第一件事就是弹劾胡铨,替秦桧出气!

    老大受屈,小弟来给你出头!

    有人罗织罪名弹劾胡铨,这事就好办了!

    秦桧把胡铨逐出朝廷,贬到昭州!

    翰林学士陈刚中与胡铨交情好,听说胡铨上疏要求杀秦桧、王伦,就专门写信给他,表示认同。

    秦桧知道后,就把陈刚中贬到了赣州安远做知县。

    从朝廷大员到七品芝麻官,这落差何其的大啊!

    更要命的是,这安远濒临岭南,环境恶劣,俗话说:“龙南、安远,一去不转。”

    就是说,一旦去了这些地方,就别想活着回来了。

    相当于被判了死刑!

    结果确实也如此,陈刚中就死在了安远。

    大臣曾开对秦桧说,现在应该讨论的是存亡问题,而不应该讨论安危问题。他把议和上升到亡国的地步。

    议和就是亡国了,那主张议和的人,不就成了卖国贼吗?皇帝还在,朝廷还在,军队还在,哪里亡国了呢?我们还是宋的子民啊!

    秦桧对曾开的这种歪理邪说,很是恼怒,就把他驱逐了!

    奉礼郎冯时行被高宗召见,研究国事,冯时行坚持说议和不能相信,还引用汉高祖分羹的例子来说明。高宗很不高兴,就说:“朕不忍心听。”起身就走了。

    把皇帝惹恼了,那还有的混吗?秦桧也把他给贬走了。

    在高宗的直接部署下,秦桧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把反对议和的官员纷纷贬逐,赶出了朝廷。

    整个过程,没有流血事件发生,只是用采取行政处分的方式,把那些不听话的官员,调离了朝廷,让他们到天高皇帝远的地方,尽情的讲述自己的主张!

    议和尚未成功,高宗也不想采取过激的措施打压官员,不想在这个时期,上演血腥的一幕,因为反对议和声音还很大,人员还很多,利用秦桧这杆枪,先有选择的贬逐一些人,范围不大,力度也不大,都基本上能保住个乌纱帽。

    让他们大小还有个官做,尽管满腹怨言,但还得为朝廷效力。

    读书人牢骚多,也可以理解!

    驱逐就能平息舆论吗?不,舆论的声音随着驱逐,而愈演愈烈!

    先有司勋员外郎朱松、馆职胡珵张扩、凌景夏、常明、范如圭共同上疏说:“金人用了区区一个和字,竟让在我朝得志十二年啊!颠覆我皇权、松弛我边备、耗竭我国力、缓和我与金的不共戴天之仇,使我大宋的爱国志士绝望,以诏谕江南为名,让陛下行跪拜之礼,从公卿大夫到军民百姓,没有不为之愤怒的,怎肯让陛下向仇敌称臣呢?天下英雄豪杰,一定会有向相公问罪的人。”

    这波人集体请愿没过几天,又一波人上来,权吏部尚书张焘、吏部侍郎晏敦复、魏矼、户部侍郎李弥逊、梁汝嘉、给事中楼炤、中书舍人苏符、工部侍郎萧振、起居舍人薛徽言一起上奏,极力说屈膝求和的不对。

    新被任命的礼部侍郎尹焞单独上疏反对议和,并写信指责秦桧,惹得秦桧大怒。

    把秦桧给惹恼了,这官也干不太平,尹焞就坚决不接受礼部侍郎这个官职。

    还算明智!

    面对群情涌动,高宗与秦桧也显得束手无策。贬还贬不过来,都贬走了,朝廷就玩不转了。

    管他呢,让他们反对去吧!

    想开了,看透了!

    他们的意见还是照听不误,但采不采纳,那是我这个皇帝说的算!

    现在的中心工作就是议和,谁反对也不好使!

    高宗议和的决心依然不可动摇!

    秦桧的执行态度依然不可改变!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