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之商者之王-第18章 《那年那兔那些事》――前奏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第二天张皓伟又一次登门拜访臧爱民。

    这一次是为了退出万博科学院来的,科研每一秒都在烧钱,张皓伟万万不敢拖延。

    臧爱民不在家,家里只有臧爱民的爱人。之前张皓伟也没特意招呼,老先生今天去万博大学讲课去了。

    张皓伟本想告辞的,老人家都六十出头了,不好过多的打扰。

    但人家说有事商量张皓伟也没辙,只能脱鞋进屋。

    刚开始张皓伟还以为是不是臧老先生猜到了自己的心思来让夫人探探口风,坐下了张皓伟才明白另有其事。

    臧爱民的女儿是万博大学刚上任的共青团委书记,前几天回家吃饭的时候叨咕了一句想让张皓伟来万博大学做一次演讲,希望臧爱民帮忙说句话。

    臧老先生自然是拒绝了,这种事哪有他出面的道理,只是让女儿正式邀请张皓伟,一切按正规流程来。

    张皓伟自然是没答应,他一个超级富二代去学校里得瑟什么?

    只是张皓伟不知道这其中能跟臧爱民一家扯上关系而已,他哪有心思琢磨臧爱民的女儿做什么工作?

    那份邀请张皓伟是前天处理掉的,估计眼前的老太太还不知道结果,不然也不会这会儿逮住张皓伟敲边鼓。

    张皓伟想的有点多。

    自己准备放手科学院,之前又拒绝了人家的邀请,是不是有点不好?

    虽然无论怎么看自己的做法都没错,但事情凑到一起就有些变味。

    臧家会不会认为是自己对他们一家有意见?

    很无理取闹的想法,但终究有成为现实的可能。

    “之前我不知道是臧姐的主意,就把那个邀请拒绝了。不过既然知道了是咱们自己人的事情,我去帮臧姐站站台是应该的。”既然改主意了,张皓伟就把面子给足,“阿姨您给臧姐打电话问问她学校里是怎么安排的,我这里尽量配合。”

    话很客气,臧夫人可不会当真,只是说张皓伟说个时间,让女儿去协调。

    张皓伟在臧家主线任务没完成,反而又接了个支线任务下来,本就和臧夫人不熟的他更是无话可谈,稍坐之后便出了臧家。

    坐在车里张皓伟琢磨着演讲说些什么,想了半天也没头绪。

    谁稀罕听超级富二代人模狗样的灌鸡汤,自己又不是天下无敌***。

    不过时间定在了4月29号,离现在还有一个月出头,也不算很急。

    最坏不过让秘书写一篇套话罢了。

    只是那样就真的是给臧家送人情了,多少还是有些不甘的。

    科学院的事情还是在逐步的推进着,媒体上也开始有了零星的报道。

    终究是没有引人关注的爆点,普普通通的也就过去了。

    但事情不会像舆论那样波澜不惊。

    具体到个人来讲,无论是臧爱民一众学术大佬,还是华科院的行政领导都知道走到这一步是发展的必然结果。

    万博有心加入科研领域以后会有很多方式进行参与,但如今这种倾尽全力的投资的确不适合当前形式了。

    但从每个人的立场上来讲,事情就不那么简单了。

    停止投资没问题,万博科学院成为华科院宝城分院也没问题,问题是正在进行的项目怎么办?

    来来回回的双方也没办法。

    从华科院的角度来讲,它也是靠拨款的,专款专用下它没有这么多资金进行返还。

    对万博来说,也不可能把那些钱当做扔水里听个响。

    而从更高角度的国家层面来讲,这件事上国家不欠万博什么。

    之前的科研项目万博得了民用专利,现在万博自己顶不住压力退出了怪谁?

    直接拿钱出来政府也没办法给各方交代。

    问题最终还是要中央领导来决策。

    两辈子加在一起张皓伟也是第一次进入海子里面。

    没见到最终的大BOSS,跟张皓伟谈的还是之前钱姓副相。

    “之前见你不是很放松吗?换个地方怎么看你都不自在了?”钱相对张皓伟的观感还是不错的,中央的去产能就是他在抓,万博的举措很得人心。

    “国家核心所在,即使是您也会认真对待的。因为在乎,所以畏惧。”

    钱相听出了张皓伟的一些话外之音,畏的是这片地方,不是这里面的人。

    这倒是引起了钱相的兴趣,敢在这里摆出这副态度的,真的是不多见。

    “讲讲,这里有什么东西是让你畏惧的?前一阵子咱们见面谈霍启亮落马的时候也没见你紧张。”

    张皓伟不觉得自己的心思会惹人生厌。若是身在体制之中来到这里自然以人为重,但他此时颇有种跳出三界外的感觉。

    “准确的说应该是对咱们整个国家领导人群体的敬佩吧!不是所有发展中国家的高层都会顶着压力布局几十年以后的。当年咱们一穷二白,政府就是下了大力气扫盲,建水利;当年路上汽车都没几辆,咱们高层就敢全国铺设高速公路网;当年咱们开工高铁,还有人写《中国,等等你的人民》,现在呢?看看印度,一目了然。”张皓伟自觉说的有点多,把话题转回来,“霍启亮案我真的不是很紧张。万博是给钱了,但换个角度来讲,万博也是受害者。厂子就摆在那里,飞不走,跑不掉,相比其他的一些人,我们至少是割自己的肉喂狼。”

    “万博想不屈服于这些害群之马我相信是能做到的。法制越来越健全,你们如果抱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思,无论出于什么目的,最终都会自食恶果。”

    张皓伟的话让钱相不满意,这种消极的想法是对中央净化政治环境极大的否定。如果中央以壮士断腕的态度进行反腐都不能改变精英阶层的观感,那么问题绝对不会简单。

    张皓伟能猜出钱相想到了哪里。社会上就是有一群人,人越大骨头越软,偏偏这群人在网络环境下如鱼得水。

    张皓伟可不想被人误会什么,神色比刚才更严肃。

    “其实很多事情是多方面的。我们经济发展很快,但官员素质没跟上。中央拿着鞭子把官员素质提上来了,老百姓的意识没跟上。我和很多公务员聊天的时候都听过类似的抱怨,有些问题政府都愿意走法律途径,但老百姓不愿意,宁肯去堵政府大门。企业也是这样,现在有点规模的企业地方政府都恨不得供起来,但人们逢年过节还是要去拜码头。

    情况就是这样,现在很多问题政府反而是遵纪守法的那个。”

    钱相听得很专注,基层的事情千奇百怪,不是看几份报告能一叶知秋的。

    “这种问题成因很多。首先咱们前期野蛮发展的后遗症没有消退,老百姓对政府的印象还停留在多年以前。

    再加上现在消息传播很方便,一颗老鼠屎坏一锅汤的效应被无限放大。社会媒体报忧不报喜,官媒的影响力局限性还很大。老百姓对我们政府的面貌没有全面的认识。

    最可恨的是,一些公知对政府形象的抹黑很肆无忌惮。他们的文章往往以偏概全的讨论我们的时政,这些对思想偏激的青年影响非常大。”

    张皓伟觉得自己这一番话可以打满分。自己客观的讨论了基层政府影响不佳的原因,但更多的是替政府诉苦,总不至于还被认为是黄皮白心的鬼畜。

    可惜钱相并没有轻易放过他,对他的一番话没有表态,反而说,“我之前是想让你说说对今后和官员打交道有什么想法,你这跑题跑的太远了。”

    -_-||

    张皓伟敢保证自己脸红了。

    这算不算马屁拍歪了?

    但张皓伟也不至于心慌,刚才的话又不是没有道理。对于钱相的提问他很快就答了,“从企业来讲,和政府的关系是可以得到双赢的。我们万博可以给政府带来税源,就业,我想有上进心的官员在我们能带来业绩的前提下会理智的对待双方的关系。”

    这就是要用业绩开路了?怪不得万博搞食品加工选择辽省,最近又拉着晋省游说中央搞煤化工,这是在安抚丢掉一块税源的地方政府。

    钱相不反感这种官商之间相处的方式,身居高位,他已经不是充满理想的年轻人了。

    钱相也没问真遇到彻底堕落的官员怎么办,这种问题对张皓伟来说是无解的,这是中央的责任。

    钱相的心思回到了之前张皓伟的长篇大论里,“对于之前提到的问题你有好建议吗?”

    “我也没有眼前一亮的想法。改善基层形象不是一朝一夕的,那是老百姓切身体会的东西,只能潜移默化的转变。”张皓伟忽然的福临心至,“但我觉得对付那些整天鼓吹外国月亮比华国圆的公知们还是跟简单的。”

    这一刻,地球上《大国重工》《超级工程》一系列作品赐给了张皓伟无穷的力量。

    钱相有了兴趣,国家形象的宣传永远没有松懈的时候,如果张皓伟有好的想法也是一个有价值的收获。

    “万博最近准备成立一个文化传媒公司。”张皓伟开始在自己的话里添私货,只口不提国家形象的宣传官媒做起来更得心应手,“我们原本就计划从国家形象方面发力打响第一炮。我们本来有一个很好的想法但是又放弃了。”

    张皓伟没有卖关子,略一停顿接着说,“咱们国家是世界唯二的有全套工业体系的国家,也是仅有的三个能制造全套军工装备的国家之一,还有咱们一系列的超级工程项目。这里面有太多的东西能引发人们的自豪感了,三峡,航母人们耳熟能详不爱看,那10万吨的水压机牛不牛?50万吨的油轮放出来亮眼不亮眼?重工业永远是提升国民自豪感的利器。”

    说到后来张皓伟没有一点拘束感,说得自己口水四溅,直到最后才有些落寞,“可惜这些东西涉及很多机密,本来我们和美国的竞争氛围就很浓厚,最近局势又紧张,我们感觉在广电总局备案的时候会被军工系统和外交系统的人否决掉,最后就放弃了。”

    “那你们没有彻底放弃吧?”钱相没有急着发表意见,“真的放弃了就可惜了。”

    “当然没有。现代的拍不了,我们拍历史,从华国成立以来我们有多少可歌可泣的奋斗?连抗美援朝都能被那些人喷穷兵黩武,我真想替我太爷爷崩了他们。”

    钱相很是感慨的点头,“张怀文老先生是个英雄,我上学的时候有一句“华国人民的老朋友”就是说他的。他最后的结局很遗憾,我们这一代是知道是非曲直的,但年轻人恐怕已经忘了,的确应该拍一部电影讲一讲他的故事。”

    张皓伟心知钱相误会了,也没有辩驳这一点,这对他来说也是个好消息,享受着人家的余荫,为人家做点事是应该的。

    “我们不会把题材局限在某一个人身上。”张皓伟为钱相解释,“立国将近70年,我们想呈现出来的是一副长篇的历史画卷。”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