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哲理枕边书4-忠于职守是一种修养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学会吃苦

    关于吃苦,也许你只是在影片里或旅途中见过:比如那位被击倒的拳击手,他躺在地上喘着粗气,浑身伤痕累累,嘴里还在滴血,却没有一个人给他送花,给他鼓掌;比如那赤脚的纤夫,喊着震天动地的号子,弯腰垂手将沉重的纤绳深深地勒进肩膀……

    你充其量是一个旁观者。

    吃苦是一种资本,假如你没有吃过苦,你就不具备这种资本。

    没有经历饥饿的历史,你便不知道一粒米的可贵,不知道那些被太阳晒黑了皮肤的耕种者的可敬,当然更无从感受饿得眼花者伸手乞讨的可悲与可怕;没有受过寒流的抽打,你的血液里,你的骨髓中就不能孕育生长出抗争的细胞,你必然十分脆弱,容易胆怯,容易退却。如果你自己周身缺少足够的热量和火焰,靠什么去温暖别人?

    没有尝过寄人篱下的滋味,听不得风凉话,看不得别人的冷脸,是现在许多年轻人的共性,过多的溺爱使他们的性格中缺少了吃苦的精神,他们未免过于娇嫩了。

    某报一篇专稿报道,武汉市一个年仅20岁的姑娘,因考后感到一点信心也没有,虽考分超过高校录取分数线7分,却在成绩单发下的前一天悬梁自尽。她是船长的女儿,父母的心肝宝贝,从小泡在蜜罐子里长大的,蜜喝多了,竟会这般脆弱。

    苦,可以折磨人,也可以锻炼人;蜜,可以养人,也可以害人。吃苦,会让你的生活更加强健。吃苦,是人生中难得的资本。

    我国民间有一个习俗,给新生儿先喂以大黄,然后喂以甘草汁,之后才是正常喂食。大黄略带苦味,甘草微甜,如此“先苦后甜”,包含着一定的人生哲理。那就是做人做事要先吃苦,然后才能吃到甜。在生活中,在事业上,在人生的旅途中,大凡成功者,谁不是先吃“苦”,然后才会获得“甜”的?所以,能吃“苦”就是一种资本,一种保证今后能够得到甜的资本。

    一个大学毕业生在应聘时,由于读的大学并不出名,专业也不热门,因此考官打算不录用他。但在面试结束时,他向考官真诚地说了一句:“我能吃苦!”这句话改变了考官的主意,就让大学生回去等消息。第二天,考官专门去学校调查了该大学生,得知他的家境很贫寒,在学校期间一直吃苦耐劳。于是考官就决定录用他,因为这种能吃苦的人才是任何公司都欢迎的。

    这个大学生求职的经历证明了一个道理:能吃苦,吃过苦,这就是资本!

    “只要能吃苦的,坚决不要懒的!”这是现代企业普遍的用人标准。那些学机械的不愿意下车间,学建筑的不愿意跑工地,学管理的不愿意跑市场的大学生,虽然毕业于名牌大学,虽然成绩优秀,哪个企业又愿意聘用他们呢?

    “千方百计地想,千言万语地说,千山万水地跑,千辛万苦地干”。这就是温州人创业初期的真实写照,也是他们特别能赚钱的原因。他们的吃苦精神,全国人民都是认可的。

    西方有句话说得好:“上帝爱你,才叫你吃苦。”中国古语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

    这些都说明了吃苦是一种资本。要做好一件事情,必须要经过艰苦的奋斗;要获得一种本领,必须要经过艰苦的磨练。在困境面前,不会吃苦的肯定不能成功;即使在一帆风顺的情况下,没有吃过苦的人,也很容易被突如其来的困难吓倒。

    枕边哲理

    由于生活中受过的煎熬,才产生了我克服困难的精神和勇气。幼年生活的困苦,也许是上帝对我的赐福。

    心想事成是最残酷的待遇

    希腊哲人柏拉图曾说过一句话:对一个小孩最残酷的待遇,就是让他“心想事成”。

    是的,凡事“心想事成”的小孩,一直在父母的保护伞下成长,他要什么就有什么,一直享受“心想事成”的生活,可是,没有遭遇挫折打击难道就是件好事吗?万一有一天长辈的保护伞不再能够遮风避雨,则一生中难道真的事事都能够“心想事成”吗?

    有个女孩在澎湖列岛出生后就被父母送给别人领养,15岁时,好赌成性的养父决定把她卖掉,可是,这女孩偷偷离开养父母只身到了台湾,因为她觉得“为什么自己的命运要掌握在别人手里”?

    这女孩到台湾后,打零工、织毛衣、摆水果摊、卖鱼、开小吃店……拼命赚钱也赔了很多钱。如今,她是50多岁的妇人了,但是,她也成为一家保险公司年薪千万的超级业务员。这妇人常对别人说:“我的挫折感早在年轻时都用光了!”这句话真是令人震撼。是的,她没什么学历、她曾一无所有、还差点“被卖”……她不敢过多奢望“心想事成”,只是脚踏实地、积极乐观地工作,也不畏惧跌倒失败,因为“挫折感早在年轻时用光了”,现在她对挫折已经“免疫”了。

    人生是一场面对种种困难的无休止挑战,也是多事多难的漫长战役,所以不可能有“心想事成”的事。试想:如果“心想能事成”,人生还有什么乐趣可言?假如大家都是亿万富翁,打篮球投篮时每个人都能百发百中,打棒球时阿猫阿狗都可以击出“全垒打”,那还看个头啊?球场早就关门了!

    篮球之所以吸引人,是超级运动员在不可能投进的角度仍然扭腰挺身、擦板得分。人生之所以值得喝彩,是因为在艰难困苦中依然昂首挺胸、屹立不摇。

    再说,如果人人都能“心想事成”,也不是件多好的事。例如,走在路上,突然一辆摩托车急驶而过,溅得你一身污水。于是你破口大骂:“猪啊,你最好在前面路口被车撞死。”说着说着,那辆摩托车骑到前面路口时突然“砰”的一声,天啊,他真的被一辆卡车撞死了。你说“心想事成”有时是不是也很恐怖?

    的确,有不少年轻人盼望“心想事成”,只想娶个有钱老婆来减少20年奋斗,可是,这20年你要干什么?天天吃喝玩乐?殊不知,不轻易得来的果实才弥足珍贵。

    枕边哲理

    对乐于苦斗的人来说,苦斗不是憾事,而是乐事。

    尝试也需要勇气

    敢于尝试是一个人敢于挑战自我的表现。只有敢于尝试失败,才有可能取得成功;只有敢于尝试寒冬的刺骨,才会迎来春的温馨。

    对待任何事情都不要轻易说“不”,因为很多事情只有自己去做了,才知其中的奥秘。只有大胆地去做了,才会明白原来有些事情并非高不可攀。轻易放弃的人总喜欢给自己找借口,因为他缺少尝试的勇气。

    一只狐狸为了吃院里的葡萄,竟然饿了七天才得以穿过窄小的墙洞吃上了葡萄。而那些不敢尝试的狐狸终归无缘葡萄的滋味。只有大胆尝试才能有成功的机会,如果不敢迈出第一步,就永远体会不到成功或失败。

    成功需要尝试,实现理想需要尝试,个人的成长和进步更离不开尝试。

    全球最大视频网站YouTube创始人、首席技术官陈士骏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当今世界的许多年轻人都很有天赋,他们应该鼓起勇气,尝试一些新鲜事物,成功并非遥不可及。”

    陈士骏1978年生于中国台湾,8岁随父母移居美国。曾就读于伊利诺伊州数学和自然科学学院,一所专供高智商少年就读的学校。1995年进入伊利诺伊大学计算机系学习。1999年,在大学四年级时中途辍学,到网上付款公司贝宝(PayPal)工作。2005年2月,与同事查共同创立YouTube网站。20个月后,YouTube日点击率超过1亿。2006年10月,YouTube被网络搜索引擎巨头“谷歌”以16.5亿美元收购,陈士骏本人也因此身价过亿。正是因为一次次的大胆尝试,使陈士骏成为“少年有成”、“网络新贵”的代名词。

    尝试,就是当你迈出左脚的那一瞬,也就意味着你的右脚已经跨出了。鲁迅曾说过:我什么也不怕,生命是我的,不妨大步向荆棘、峡谷、火坑走,都由我自己负责。这是一种清醒的固执,更是在看清自己前途后敢于尝试的果断。

    在生活中,有很多年轻人不敢尝试,任凭机会在眼中流失,他们往往在乎别人对自己的看法,心里总会想“如果做错不是很羞吗?我才不干这种傻事”。于是内心矛盾就战胜了理智。诚然,敢于尝试并不等于成功在握,但是不敢尝试或者不去尝试绝对预示着成功无望。因为无论多么可喜的成功,都是踏在尝试的跳板上。

    在这个竞争的年代,给了人们一个张扬个性,展现自我的平台,我们不应该无动于衷,因为沉默不再是金,是隐藏个性的杀手,21世纪是新时代的开始,人与人之间需要沟通与交流,谁有能力谁就是赢家,你不展现自己就注定不被人重视,甚至被人遗忘。

    敢于尝试是一种开始,是一次转机,敢于尝试常常是对旧我的抛弃,是对未来的宣言,敢于尝试往往是战胜自卑,展现自信,走向成功的开始。

    既然我们不安于平凡,既然我们希望生命多姿多彩而不是平淡无味,既然我们想获得幸运,那么面对每一次机会,我们就要勇敢把握,对自己说声:我能行。

    枕边哲理

    万无一失意味着止步不前,那才是最大的危险。为了避险,才去冒险,避平庸无奇的险,值得。

    小心安逸的背后

    东晋将军陶侃在广州任刺史时,没有重大的公务,每天总是在早晨搬运一百块砖放在书房外面,傍晚又把一百块砖搬回书房内来。有人问他这样做是什么缘故,陶侃回答说:“我正在努力收复中原失土,生活过得太优裕,太安逸,恐怕将来不能肩负重担。

    在饮酒上陶侃也严格要求自己,订下限量。但别人总觉得不能尽兴,就劝他再喝一点。他说:“我年轻时大醉过一次,母亲很难过,劝我定量饮酒,所以有了这个酒约。现在老人已过世,我怎么忍心违约,让她老人家在九泉之下不安呢?”在他带动下,部下都很节制,士兵也勤于训练,这在无形中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

    西晋的祖逖“闻鸡起舞”的故事也很有名。

    祖逖年轻时候,也怀有雄心壮志。他和好朋友刘琨谈论天下大事,总是慷慨激昂,义愤满怀。他们互相鼓励,表示将来一定要为国家干一番大事业。祖逖和刘琨同睡在一张床上,半夜时鸡叫头遍,祖逖就叫醒刘琨:“你听听,这鸡叫的声音多么激越昂扬,那是在叫人发愤图强呀!”他们两人兴奋得再也睡不着了,就披衣起床,拔剑起舞,锻炼体魄,准备将来好为国出力。

    刘备事业处于低谷的时候,曾在荆州牧刘表手下做个小官,日子过得虽然安逸,但刘备很苦闷。一天,他发觉自己因为久已远离征战生活,身体开始发胖,“髀复生肉”,也就是大腿因为不骑马的原因,多生出很多赘肉来,这引起了他的哀叹。对于一个想有所作为的人来,饱食终日,过安逸日子无异于慢性自杀啊。

    司马光全心全力地编纂历史巨著《资治通鉴》,每天早起晚睡,仔细钻研。他怕自己每天睡过了头,耽误了时间,便特别用圆形的木头,制作了一个“警枕”。每当工作疲惫了,依着警枕小睡片刻,因为枕头是圆的,只要稍有动作,它必定滚动,人也就警醒过来,于是立刻起来继续工作。

    一个有报负的人,是不会安于享受,虚度光阴的。如果一个年轻人饱食终日,无所事事,那是一件可耻的事。

    枕边哲理

    安逸是好事,但要小心“倦怠”是它的好兄弟。

    积极思考不可少

    我们知道惟一的精神创造力就是思考,克服困难就必须学会认真积极地思考,任何问题均能通过积极思考来解决,当你遇到问题时,一旦认真进行思考,就能更容易找到解决的办法。没有积极思考的力量,便不会擦出智慧的火花。

    当你一旦认识到自己的思考能创造出智慧,并认识到思考是活生生的东西时,你便可以解脱一切的束缚从隶属状态中解放出来。

    拥有科学思考的人,不会将力量给予四周的事物、境遇、人类及环境……因为他们知道,自己的思考和情感是实现自己命运的力量,所以他们能够安定、平衡及沉着。他们也知道,自己惟一的敌人是对自己的否定和充满恐怖的思考,所以他们对一切的人、事、物都不会感到惧怕。

    克服困难就必须学会真正思考,认真积极地思考,任何失败均能通过积极思考来解决,你能以积极思维来解决任何问题。

    有一个14岁的男孩在报上看到应征启事,正好是适合他的工作。第二天早上,当他准时前往应征地点时,发现应征队伍已排了20个男孩。

    如果换作另一个意志薄弱、不太聪明的男孩,可能会因此而打退堂鼓。但是这个小伙子却完全不一样。他认为自己应可以动脑筋,运用上帝赋予的智慧想办法解决困难。他不往消极面思考,而是认真用脑子去想,看看是否有法子解决。于是,一个绝妙方法便产生了。

    他拿出一张纸,写了几行字。然后走出行列,并要求后面的男孩为他保留位子。他走到负责招聘的女秘书面前,很有礼貌地说:“小姐,请你把这张便条交给老板,这件事很重要。谢谢你!”

    这位秘书对他的印象很深刻。因为他看起来神情愉悦,文质彬彬。如果是别人,她可能不会放在心上,但是这个男孩不一样,他有一股强有力的吸引力,令人难以忘记。所以,她将这张纸交给了老板。

    老板打开纸条,看后笑笑交还给秘书,她也把上面的字看了一遍,笑了起来,上面是这样写的:

    “先生,我是排在第21号的男孩。请不要在见到我之前做出任何决定。”

    像他这样会思考的男孩无论到什么地方一定会有所作为。虽然他年纪很轻,但是他知道如何去想,去认真思考。他已经有能力在短时间内,抓住问题核心,然后全力解决它,并尽力做好。

    实际上,你一生中会遇到很多诸如此类的问题。当你遇到问题时,一旦认真进行思考,便很容易找到解决办法。

    如何将模糊微弱的“愿望”转变成清晰强烈的“欲望”,是相当深奥的一种学问。若当真能转变成功,心中便会萌生一种力量驱使自己向前往上推进。想获得成功,最忌讳的就是没有目标、终日无所事事。要知道,思想能控制行动,只要懂得控制自己的思想,你便可以创造出促使自己成就某事、获得某物的欲望。

    我们想要说的是:成功者的品质来源于积极思考的力量,并且能够把这种力量转化为智慧。没有积极思考的力量,也就不会有智慧,成功者就会失去个性,也就不能成为成功者了。

    枕边哲理

    思考应该走到众人前面去,愿望不妨留在后面。

    智慧不是天才的专属

    在世界上,很多富豪都是白手起家,他们的发家史上都有“设奇计、出奇兵”的辉煌一页。世界船王丹尼尔·路维格即是如此。他利用自己精明的智慧,以“双重文件”的方式奇计致富:即他借钱买船,租船赚钱,并且用该船作抵押再借钱,买船,租船,抵押买船,循环生财。

    这是一种资金筹措和运用上的智慧。

    一提起“船王”,大家自然会想到希腊船王史塔佛·尼亚斯或欧拉西斯、中国的船王包玉刚,其实全世界拥有的私人船只吨位第一的是美国人丹尼尔·路维格。路维格的业绩之所以鲜为人知,是因为他从不谈论自己。丹尼尔·路维格的成功,完全是靠“借钱”来发展的。最初,路维格打算借钱把一艘货船买下来,再改装成油轮,因为载油比载货更为有利可图。他到纽约去找几家银行谈借钱的事,人家看了看他那磨破了的衬衫领子,又见他没有什么可做抵押,就拒绝借钱给他。路维格来到大通银行,他对大通银行的总裁说,他把货轮买下后,立即改装成油轮,他已把这艘尚未买下的船租给了一家石油公司。石油公司每月付给的租金,正好可以每月分期还他要借的这笔款子。他提出把租契交给银行,由银行去跟那家石油公司收租金,这样就等于在分期还款。

    大通银行的总裁听了路维格这番奇怪的言论后,心想:路维格一文不名,也许没有什么信用可言,但是那家石油公司的信用却是可靠的。拿着他的租契去石油公司按月收钱,这自然会十分稳妥,除非有预料不到的重大经济灾难发生。但退一步而言,假如路维格把货轮改装成油轮的做法失败了,但只要这艘船和石油公司存在,银行就不怕收不到钱。

    大通银行同意把钱借给了路维格,路维格买下了他所要的旧货船,改成油轮,租了出去。然后又利用这艘船作抵押来借另一笔款子,从而再买一艘船。路维格的精明之处在于利用那家石油公司的信用来增强自己的信用。

    这种情形继续了几年,每当一笔债付清之后,路维格就成了这条船的主人,租金不再被银行拿走,而是由他放入自己的口袋。

    后来路维格又准备着手筹建造船公司。他设计一般油轮或其他用途的船只,在还没有开工建造的时候,他就与人签约,愿意在船完工的时候把它租出去。路维格拿着船租契约,跑到一家银行去借钱建船。这种借款是延期分期摊还的方式,银行要在船下水之后才能开始收钱。船一下水,租费就转让给银行,于是这笔贷款又像他开始借款买船时一样付清了。等到一切手续办妥,路维格就成了当然的船主,可是他当初自己并没有花一毛钱。

    当路维格“发明”的这种贷款方式畅通之后,他先后租借别人的码头和船坞,继而借银行的钱建造自己的船。就这样,路维格有了自己的造船公司。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政府购买了路维格所建造的每一艘船,他的造船公司就这样迅速地发展起来。

    在中国也有许多人凭借智慧致富。这些人甚至逐渐集中,形成了以经营换取财富的组织、行业。现在社会中的点子公司、策划公司、咨询公司等都是以加工创造智慧为经营对象。新一代的富贵者向世人证实了智慧可以获得财富,至少可以生存。智慧不是某些行业专有的,也不是只有那些天才才具备的。

    枕边哲理

    虽有聪颖的智慧,但没有准确的判断,还不能算什么优点,因为好的钟表不是走得快,而是走得准。

    没有永远的敌人

    冰雪始融,春回大地。海洋里休眠了一季的动物们开始苏醒,并承担着养儿育女的重任。

    这个季节,是沙丁鱼向近岸作生殖洄游,返回大海的时节。沙丁鱼是海洋中最有礼貌最守纪律的生物。在“迁徙”过程中,沙丁鱼数量庞大,多如天上的星斗,但它们非常自觉地排着整齐的队伍,似训练有素的大部队,浩浩荡荡,井然有序地向理想中的家园进发。海豚已经追随它们几天了,只等适合的时机、适合的水域“下手”。

    壮观、密集的沙丁鱼群跟着海水的“洋流”,跋过浅水,涉过深水。当它们又一次进入浅水海域时,蓄谋已久的海豚施了一个小小的“手段”,将其中的“一股”沙丁鱼截断。使它们从大部队里分流了出来。海豚们用超声波“误导”迷路的沙丁鱼群,将它们控制在“股掌”之间。可是,它们要想在短时间内吃到可口的沙丁鱼,却相当费力和困难。

    这是因为,海豚不能长期待在水底,必须每隔几分钟浮到水面呼吸一次。尽管海豚“捕猎队”团结一致,分工合作,轮流呼吸,轮流围追,可终究“一心不能二用”。在它们换气轮岗的时候,沙丁鱼不可能“坐以待毙”,而是更紧密地“抱”成一团,左冲右突、上蹿下游。这样的“战术”持续几十个来回后,海豚也会精疲力竭,功亏一篑,失去嘴边的一顿大餐。

    就在海豚们有些力不从心的时候,它们的死敌——鲨鱼不期而至。鲨鱼远远地嗅到海豚的气味,快速地朝它们的食物游来,准备进行一场生与死的搏杀。然而,当鲨鱼看到被海豚控制的沙丁鱼,如一个巨大的“鱼肉团”时,立刻自发地游到海水深处,也就是沙丁鱼群的下方,协助海豚合力“围剿”。瞬间,原本的冤家、死敌,精诚合作,目标一致:鲨鱼队“严守”沙丁鱼往下逃跑的路径,海豚队则分散在沙丁鱼上方水域的四周,进行包抄、夹击。沙丁鱼无路可逃,晕头转向,茫然无措地抱成一团,徒劳地左冲右突,却是掉进一张张“血盆大口”,水面上击起很大的声浪……

    箭鸟闻“讯”赶来,箭一样射进水里,大快朵颐。密集的箭鸟的身影,很快招来饥饿的毛水獭。毛水獭一见被包围、滚动的大“鱼肉团”,也顾不得箭鸟,一起加入“饕餮”的大军,分得一杯羹……等待沙丁鱼的,只能是“全军覆没”的命运。

    俗话说: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或许,今天的两个对手,为了生存而相互争斗、厮杀,但也许明天,两方就会携手共进,结为联盟。这,的确是聪明之举。

    气魄小的人,他的格局也小,把自己之外的人都看作潜在的敌人;气魄大的人,他的格局也大,与对手也有合作的可能。

    枕边哲理

    唯有具有强烈合作精神的人,才能生存,并创造文明。

    勤能补拙

    以勤补能力之不足,简单地说,就是“勤能补拙”。

    “勤能补拙”已是一句老话,从小学听到大学毕业,但进入社会,这句话就不常听到了。

    我认为在社会上做事的人更应该听这句话,好好咀嚼这句话的真意。

    你是巧还是拙呢?

    会承认自己是“拙”的人不会太多,能在入社会之初即认识到自己“拙”的人更少。大部分人都认为自己不是天才至少也是个英才,也都相信接受社会几年的磨练后,便可一飞冲天,令人刮目相看!但能在短短几年即一飞冲天的人能有几个呢?有的飞不起来,有的摔了下来,能真正飞上天的实是少数中的少数。为什么呢?是因为社会历练不够,能力不足。

    那么有没有办法在极短的时间补足自己的能力呢?

    所谓的“能力”包括了专业的知识、规划以及处理问题的能力,这并不是三两天就可培养起来的,但只要“勤”,就能很有效地提升你的能力。

    “勤”就是勤学,在自己工作岗位上,一刻也不放弃、一个机会也不放弃地学习,不但自修,也向有经验的人请教。别人睡午觉,你学;别人去旅行,你学;别人一天只有24小时,你则把一天当两天用。这种密集的、不间断的学习效果相当显著。如果你本身能力已在水准之上,学习能力也很强,那么你的“勤”将使你很快在团体中发出亮光,为人所注意。

    另外一种“能力不足”的人是真的能力不足,也就是说,先天资质不如他人,学习能力也比别人差,这种人要和别人一较长短是很辛苦的。这种人首先应在平时的自我反省中认清自己的能力,不要自我膨胀,迷失了自己,否则这种人一辈子最悲哀的事便是:失败、失败、失败。如果认识到自己能力上的不足,那么为了生存,也只有“勤”能补救,若还每天痴心妄想,不要说一飞冲天,有时连个工作都保不住呢。

    对能力真的不足的人来说,“勤”便是花比别人多好几倍的时间和精力来学习,不怕苦不怕难地学,死心塌地地学。也只有这样,才能保住饭碗。这是社会上的现实,能力不足、资质平庸或笨拙的人也不必怨叹。不过自知能力不足的人却又好过不自知的人,因为自知能力不足的人不会去冒无谓的险,反而可保一世平安,但不自知的人往往会不自量力地乱搞。

    其实“勤”并不只是为了补拙,在一个团体里,勤的人始终会为自己挣来很多好处:

    ——塑造敬业的形象。当其他人浑水摸鱼时,你的敬业会成为旁人眼光的焦点,认为你是值得敬佩的。

    ——容易获得别人的谅解。当有错误发生,必须找个代罪羔羊时,一般人不太会找一个勤于工作的人来顶替;即使你做错了事,一般人也不忍指责,总是会不忍地认为:人家已经那么认真了。

    ——容易获得主管的信任。当主管的一般喜欢用勤奋的人,因为这样他可以比较放心,如果你能力是真的不足,但因为勤,主管还是会给你合适的机会。当主管的都喜欢鼓励肯上进的人,此理古今中外皆同。

    如果你不相信“勤”字的好处,那么去看看成功的企业家的传记吧,看他们如何在创业初期,以无比的毅力发挥“勤”字诀,打开市场,站稳脚跟。

    枕边哲理

    开步走吧,只要走,自然就会产生力量。

    要喜欢你的工作

    曾在报纸上看到一位企业家的感慨。

    他感慨现在的年轻人敬业精神不若以往,工作漫不经心,犯了错也说不得,要求多了,便一走了之……

    他说,能虚心学习,苦干实干而且认真负责的实在不多。他并且忧心忡忡地说:“再这样下去,我们的社会怎么得了!”

    他所说的有无夸大不得而知,如果真的如此,那么我们的社会的确有令人担忧之处。不过在此不谈这个问题,何况这个问题也非你我所能解决。但是我要告诉你一个事实——如果你在工作上能敬业,并且把敬业变成习惯,那么保证你一辈子受益。

    首先从“敬业”二字讲起。

    所谓“敬业”就是敬重你的工作。在心理上则有两个层次,低一点的层次是“拿人钱财,与人消灾”,也就是敬业是为了对雇主有个交代;高一点的层次是把工作当成自己的事,甚至揉和了使命感和道德感。而不管是哪个层次,“敬业”所表现出来的就是认真负责——认真做事,一丝不苟,并且有始有终。

    大部分的人初进社会,做事都是为了雇主而做,不过我认为这并无大关系,你出钱我出力,本该如此;但也有一些人认为能混就混,反正老板倒了又不用我赔,甚至还扯老板后腿。事实上这对你自己并没有什么好处。我认为,“敬业”看起来是为了老板,其实是为了自己,因为敬业的人能从工作中学到比别人多的经验,而这些经验便是你向上发展的踏脚石,就算你以后从事不同的行业,你的工作方法也必会为你带来助力。因此,把敬业变成习惯的人,从事任何行业都容易成功。

    有人天生有敬业精神,任何工作一接上手就废寝忘食,但有些人的敬业精神则需要培养和锻炼。而我要告诉你的是:如果你自认为敬业精神不够,那么就应趁年轻的时候强迫自己敬业,以认真负责的态度做任何事。经过一段时间后,敬业就会变成你的习惯。

    把敬业变成习惯之后,或许不能为你带来立即而可观的好处,但可以肯定的是,把“不敬业”变成习惯的人,他的成就相当有限。因为他的散漫、马虎、不负责任的做事态度已深入他的意识与潜意识,做任何事都会有“随便做一做”的直接反应,结果不问也可想而知了。如果到了中年还是如此,很容易就此蹉跎一生。

    所以,“敬业”短期来看是为了雇主,长期来看是为了你自己呀。

    此外,敬业的人还有其他好处:

    ——容易受人尊重。就算工作成绩不怎么辉煌,但别人也不会去挑你的毛病,甚至还会受到你的影响呢。

    ——容易受到提拔。老板或主管都喜欢敬业的人,因为这样他们可以减轻工作的压力,你敬业,他们求之不得呢。

    现在的工作机会比以前多,因此常有企业招募不到员工的情形。你千万不要以为到处都有“爷去处”而对目前的工作漫不经心,也不要因为不怎么喜欢目前的工作而做一日混一日。你应该趁此机会磨练、培养你的敬业精神,这是你的资产呀。

    枕边哲理

    要强迫自己工作,不要等到工作来强迫你。

    多想几步

    战国时,齐国策士冯谖为孟尝君营造“狡兔三窟”,为的是让孟尝君一辈子高枕无忧。他造的三窟之中,有一窟是说服齐王把世代相传的祭器送到薛邑建立宗庙。薛邑是孟尝君的封地,在这里建立宗庙,孟尝君在齐国的地位能不尊崇吗,地位能不稳固吗?这是冯谖深谋远虑的地方。

    北宋时代,西夏主李继迁骚扰西部边疆,保安军上奏,擒获了李的母亲。宋太宗想把她杀掉,犹豫未决之际,请来枢密使寇准单独商议此事。商议停当后,寇准退出归家时,路过相府,以之告于宰相吕端。

    吕端说:“皇上告诫你不要跟我说的吗?”寇准说:“没有。”吕端便问:“准备怎么处理?”寇准告诉他准备在保安军北门外斩首,以惩戒凶逆。吕端说:“这样做未必合适。”于是他便进见皇帝说:“从前项羽欲烹高祖父太公以示威于高祖,而高祖却说愿分得一杯羹。举大事者是不顾父母的,何况李继迁是不孝之子呢?陛下今天杀其母,明日即可抓住李继迁本人吗?如其不然,只能增加其对宋的仇恨程度,反志益坚。”

    太宗说:“然则如何是好?”吕端说:“依臣愚见,应将她安置于延州,派人好好服侍她,以招徕李继迁。他即便不立即来降,也可拴住他的心,因其母的生死完全掌握在我们手中。”太宗拍腿称善,说:“不是你提醒,几误我大事。”后来,继迁母死于延州,继迁死后,其子竟来投诚。

    杀了叛将的母亲,这种手法太拙劣,岂是天朝大国所为?而优待他的母亲,乃是怀敌附远之举。

    还有一个故事:元朝末年,徐达率军北逐元军,将元顺帝包围在元上都开平。他故意将包围圈空缺一角,让元顺帝逃走。大将常遇春觉得这本来是大功一件,怎么能让元顺帝逃跑了呢?他异常恼怒,就是想不通。徐达对他说:“他虽然是外族人,但已经称帝于天下很久了。抓住了他之后,我们主上该如何对待他呢?再把一些土地封给他呢,还是干脆把他处死呢?都不很妥当。既然都不行,那么让他跑掉就是最简便的办法了。”常遇春一时还不认为这样做法对。等回来报告给太祖朱元璋,朱元璋也没有对这一举动怪罪。

    世事如棋。我们在处理事情时,不妨多考虑几步棋,想想可能出现的后果,权衡一下优劣。事情不论大小,道理是一样的,哪怕是处理纷乱复杂的国际关系也是如此。

    枕边哲理

    世间有思想的人应该先想到事情的终局,随后着手去做。

    运用不同思维

    同一件事,如果依照同样的习惯思维去运作,肯定不会有新的改变。但若能嫁接思维,用不同的方法去开拓,自然会结出不同的硕果。

    始于1896年的奥运会是4年一度的全球体育盛会。由于规模大、奢华、浪费,在1984年以前的历届奥运会,几乎所有主办国都严重亏损。1976年,加拿大主办蒙特利尔奥运会,亏损达10亿美元。1980年前苏联莫斯科奥运会总支出达90亿美元,其债务更是个大黑洞。直到1984年美国洛杉矶奥运会,商界奇才尤伯罗斯接手主办,才首次创下奥运史上巨额赢利的纪录。尤伯罗斯将经济理论引入体育事业,用经济手段操办体育比赛。他一抓节流,二抓开源,使奥运会开支少,收入多,从而大额获利。他的节流主要从两个侧面入手:一是宣传奥运光荣,虽然不发工资,却引来数万名义务服务员,仅此一项即节省工资数千万美元;二是全面使用现成的体育场馆,并以当地3所大学的宿舍作为奥运村,大大节省了建筑费用。

    在开源上,尤伯罗斯更是奇招迭出。首先,出售奥运圣火接力权。圣火于希腊点燃后,在美国接力达15万公里,愿意举上火炬跑上一程者每公里得付赞助费3000美元。当然,赞助商还可以在相应的区段里做广告。仅此一项,收入即达4500万美元。其次,限定赞助厂商的数量,提高单位赞助数额——每家赞助不得少于500万美元,结果精选几十家,得款117亿美元。第三,竟卖独家电视转播权,从美国全国广播公司取得225亿美元的转播费。第四,打破奥运广播电台免费转播比赛的惯例,得款7000万美元。第五,奥运吉祥物山姆鹰的标志也作为商标出售,取得高额收入。最后的结果是,第23届奥运会总支出仅51亿美元,赢利却达25亿美元,为原计划的10倍。

    这一奇迹被称为奥运经济学,被誉为惊世创意,具有划时代意义。为什么?因为它独特!历来被归入文化领域的体育事业,从来都是亏本的。可是,经济理论一经引入,奇迹顿时产生了。

    在这个例子中,主办者尤伯罗斯超人的独创性思维品质贯穿于整个奥运会的策划与实施过程。在他看来,体育也是商品,也可以用经济手段运作。这是尤伯罗斯成功的根本原因。在干活给钱,哪怕是父子之间按劳取酬也天经地义的美国,尤伯罗斯以奥运自身的无穷魅力相号召,吸引上万名志愿服务者,节省数千万美元,可谓将奥运无形资产转化为有形资产的一大创举。这在美国是极为不易的,可他办到了。更重要的是,别人办奥运,必先建比赛场馆,再建住宿楼宇。结果是使用没几天,却欠下一大笔债务,留下一大堆麻烦。尤伯罗斯一反常规,不大兴土木,而借用现成设施,也是一大创造。别人忙碌数年而仅仅为了不足1个月之用,1个月风光之后,则要承受负债若干年的尴尬。相比之下,尤伯罗斯的做法可谓出色而独创。

    在创收中,尤伯罗斯更不愧为商界奇才。凡与奥运有关的,不管是有形的还是无形的,在他手里都变为商品,都可以出售换钱。火炬接力与迎引,过去要雇请人员,广泛宣传,费用不少,可他改为民间火炬接力,并利用沿途观赏者众多这一有利条件,将它辟为广告载体,谁想当众扬名,那就掏钱。借民众之围观卖钱,真亏他想得出。再说奥运吉祥物,向来是奥运自我扩大影响的宣传品,得花钱,可到尤伯罗斯手里,它同时又是商标,而且是极高知名度的商标,当然,卖个好价钱也就不足为奇了。

    别人不能省的钱他省了,别人不能卖的物他卖了。这就是改变传统习惯,不为习惯思维所左右的光辉典范。

    枕边哲理

    想出新办法的人在他的办法没有成功之前,人家总说他是异想天开。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