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哲理枕边书4-拥有一颗抓住机遇的心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年轻人要有点野心

    通常,人们一说到“野心”二字,总会多多少少带点贬义色彩。对上了年纪的人姑且不论,但对于年轻人来说,如果凡事都循规蹈矩、四平八稳,那还是年轻人吗?上年纪的人称之为“野心”的那种东西,对年轻人来说,其实是雄心壮志,是理想追求——这在年轻人并不是什么缺点。凡事都循规蹈矩,是不会有所创新、有所成就的。

    事实上,懦弱的人往往缺乏野心。年轻人不应该懦弱,应该用一定的野心来武装自己。

    法国曾经有一位年轻人很穷,后来,他以推销装饰肖像画起家,在不到十年的时间里,迅速跃身为法国50大富翁之列,成为一位年轻的媒体大亨。不幸,他因患上前列腺癌,于1998年在医院去世。他去世后,法国的一份报纸刊登了他的一份遗嘱,在这份遗嘱里,他说:“我曾经是一位赤贫的穷人,在以一个富人的身份跨入天堂的门槛之前,我把自己成为富人的秘诀留下,如果谁能通过回答‘穷人最缺少的是什么’这个问题来猜中我成为富人的秘诀,他将得到我的祝贺,我留在银行私人保险箱内的100万法郎,将作为奖金。”

    遗嘱刊出之后,有48561个人寄来了自己的答案,这些答案五花八门,应有尽有。绝大部分人认为,穷人最缺少的当然是金钱了;另有一部分人认为,穷人之所以穷,最缺少的是机会;又有一部分人认为,穷人最缺少的是技能,一无所长所以才穷,有一技之长就能迅速致富。

    在这位年轻富翁逝世周年纪念日,他的律师和代理人公开了他致富的秘诀,年轻富翁认为;穷人最缺少的是成为富人的巨大野心。在所有的答案中,只有一位年仅9岁的女孩猜对了,获得了年轻富翁留下的100万法郎遗产。为什么只有这位9岁的女孩会想到“穷人最缺少的是野心”这个答案呢?女孩在接受100万法郎的颁奖典礼时说:“每次,我姐姐把她的男朋友带回家时,总是警告我说不要有野心!不要有野心!于是我想,也许野心可以让人得到自己想得到的东西。”

    谜底揭开之后,震动法国,并波及英美。一些新贵、富翁就此话题谈论时,均毫不掩饰地承认;野心是永恒的“治穷”特效药,是所有奇迹的萌发点。穷人之所以穷,大多是因为他们有一种无药可救的缺点,也就是缺少致富的野心!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野心是很珍贵的东西。

    年轻人风华正茂,有些“非分之想”,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了。拥有一定的野心,也是自我发现和自我肯定的一个过程。因为有野心,而不甘平庸,不甘久居人下,才能有奋飞的愿望。

    因此,年轻人需要野心,需要用野心去做一些属于年轻人应该做的事情。

    枕边哲理

    缺乏雄心壮志的人,他们的生活缺乏伟大的动力,自然不能盼望他们有杰出的成就。

    不要过分谦虚

    小时候,妈妈告诉我们:“做人要谦虚。”老师告诉我们:“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退步。”长大后,同学说:“过分谦虚就是骄傲。”因此当别人夸奖我们的时候,我们会谦虚地说:“没什么,这只是偶然,运气好罢了。”

    但从来没有人告诉我们:过分谦虚会让我们付出什么样的代价。

    战场上讲谦虚的结局大多是失去战机,商业竞争中谦虚往往会陷于被动,谈情说爱时谦虚只能隔衣挠痒,和亲朋好友交往时谦虚只能显示自己的虚伪……

    作为年轻人,保持适度的谦虚,固然可贵,这样可以显示出自己良好的道德修养。但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今社会,如果你凡事谦虚、过分谦让,甚至有意无意地将谦虚当作了一种惯性,或变成了谎言的时候,情形就不大妙了。

    一个过分谦虚的人,他的谦虚里自然会有着许多虚假的成分。谎话说多了,有时连自己都会分不清是真的还是假的了。因此,过分的谦虚,使我们在许多自己能行的情况下说出了“我不行”的话,使我们错过了许多本应属于自己的机会。久而久之,自信心就这样被一点一点地吞噬掉了。

    很多时候,过分谦虚是胆小鬼不敢出头、是低能者不敢去做的借口。许多场合,过分谦虚是逃避者推脱责任、是碌碌者不愿作为的理由。有很多人戴上谦虚的面具只是为了骗取一些利益……

    在现实生活中,一些自以为是谦虚的人,他们做人总是表现得唯唯诺诺,做事也总是前怕狼后怕虎。他们的日子,大多都是在犹豫不决和患得患失中度过。一些以谦虚来自我标榜的人,其实是死要面子的,他们也想创新,也想成功,也想一鸣惊人,但他们大多都只是在脑子里想却不见行动。他们害怕犯错,害怕失败,更害怕别人说他们不行。然而,在一个人走向成功的道路上,犯错和失败都是最宝贵的财富,它们比经验都还珍贵。犯错和失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一个人不敢去犯错。而这又正是过分谦虚的最主要的特性。

    不论你做部下、做领导,还是你与人交往,你都不要过分谦虚或谦让。如果你过分谦让,不表现出内心真实的想法和要求,别人就会认为“你就是你说的那样”,从而形成对你不利的局面,对你做出“你在某方面不行”或“这种事不需要你参与”的判断,最终使你失去许多良好的机会。

    其实,作为年轻人,你应该设法多方面展示、显示出你是棒的,你是不可欺骗的,你是不可糊弄的,你要表现和传递出这种信息。同时,你同样不可过于依赖、有意或无意地取悦别人。

    所以,作为风华正茂的年轻人,你不能过分谦虚,不能让别人对你形成错误的判断。你应该用自己的能力和活力,展示出你的态度、责任、能力和办法。

    枕边哲理

    没有比夸张更能损害荣誉的了。谦逊虽是美德,但不自然的谦逊就不能称其为美德。

    机遇来自智慧

    知识经济时代的生产经营活动以消耗知识为主,实际上所消耗的是人的智慧,知识经济时代的财富分配又是以智慧资本为主的财富分配模式。在这样的经济时代,个人能否参与生产经营活动,能否获得财富取决于个人的智慧资本。因此,进行智慧投资、积累智慧资本是每个人的理智选择。

    在当今世界经济界,几乎无人不知比尔·盖茨。这位毛头小伙子原是身无分文的穷学生,几乎是一夜间成长为世界首富,其机遇正是来自于智慧。

    比尔·盖茨1956年出生于美国西雅图郊外的华盛顿湖畔。母亲玛丽是一位社会活动家,父亲是一位著名的律师。

    小盖茨真是个天才,从小酷爱读书。他所买的书不全是童话和小人书,而以成人作品居多。他最喜欢连续几个小时阅读《世界图书百科全书》,其热情和兴趣非常人能比。盖茨是个精力旺盛、非常好动的孩子。

    1972年,盖茨和艾伦创立了交通数据公司。1973年秋,盖茨考入哈佛大学,被获准同时攻读本科和研究生课程,允许任意选修数学、物理和计算机的课程。在此之前,盖茨被公认为是数学天才,他也曾一度想成为一名数学家,但到了哈佛之后,他很快发现有人比他还有数学天分,这曾使他感到沮丧。于是,一门心思钻研电脑,认定这是自己的生财之道。这期间,他同艾伦一起编制了BASIC程序。这一成功使盖茨和艾伦非常高兴。盖茨心中豁然开朗,他意识到他真正的兴趣在于计算机,他的使命在计算机,他的未来在计算机。从某种程度上讲,他来到世界就是为了开创一个新的产业,为人类开辟一个新的天地。后来,在艾伦三天两头的劝说下,盖茨动摇了读完哈佛的信念,在大三时退学,与艾伦一起创办了微软公司。

    随着微软的发展,盖茨大力收拢人才,公司的业务越来越好。在此基础上,盖茨确定了向“应用软件”进军的企业发展战略,从而使微软产品成为软件产品行业的标准。

    1986年3月13日上午,微软股票正式上市,开盘价25.17美元,立即成为抢手货。一年后,微软股票已冲至每股90.75美元,31岁的盖茨因其持股而成为亿万富翁。

    1995年,美国《福布斯》杂志把盖茨列为该年度世界十大富豪之首,在计算机世界的搏击中,他聚集了近400亿美元的巨额资产。他拥有的不仅是资财,更重要的是他领导并开创了个人电脑领域的新篇章,他是我们这个时代的爱迪生和福特。从一位技术人员成长为企业家,他体现的是数字化时代。

    盖茨最喜欢的一句名言:“即使把我全身剥光,一个子儿也不剩,扔在沙漠中心,但只要有两个条件——给我一点时间,并让一支商队路过,不需多久,我又会成为亿万富翁。”

    比尔·盖茨的巨额财富,让人产生深深思考。劳动创造财富,这是自古至今人人皆知的道理。令人感兴趣的是这种迅速扩大的财富来源。它没有大规模的生产,没有大规模的原材料消耗,没有大规模的产品堆积,它拥有的资源是知识和人的智慧。“开发部”是微软的核心,每个人拥有一个大约只有五平方米的办公室,除了一把椅子和四五台电脑外,几乎见不到其他任何东西。它所进行的国际贸易基本是无形的,但价值与作用却难以描述。它的用户分布到世界各地,数以百万计,而且还在日益增加。

    盖茨作为世界首富,他的成功说明,现代社会是智慧创造财富,而不是机器、设备、原材料创造财富。这昭示着在知识经济社会里,自然资源的作用已远不如以前,知识的积累和智慧成为创造财富更为有效的因素。

    枕边哲理

    智慧是知识的善于应用;知识并不就是智慧。

    最好的敲门砖不是文凭

    这个题目是不是很可笑,你也许想都不想,直接就说“当然是用自己的手敲门了”。的确,敲锣用棒子,敲钟用大棍,敲门,基本没有借用其他工具的,都是直接用自己的手敲。

    一天你走在路上,看到有个人拿着块砖头对着扇门砸,你一定会认为这个人不是有病,就是和门内的人有仇。

    然而,我们却又都有着用砖头敲门的想法,有一种东西叫做“敲门砖”,几乎每个人都渴望拥有它,不是么?

    十年寒窗,付出了多少光阴,多少金钱,多少精力,多少汗水乃至泪水,最终获得的,就是那么一块“砖头”。

    看看那些人生过去三分之一还在埋头苦读的人,看看那些参加过三次五次乃至更多次高考的人,看看那些眼镜度数比全科满分还高的人,我们不禁要想,那块砖头一定是金的,不,是钻石做的吧,值得我们花去人生最美丽的时光,乃至失去我们明亮的目光,去奋斗,去换取。

    敲门砖,这里既是说文凭,的确,在这个社会,文凭作为一种证明,在很多场合都能证明自己,特别是在就业的大门处,文凭被称为敲门砖是当之无愧的。在人才市场,几乎所有的岗位要求第一条就是“本科以上”。而挤得水泄不通的人才市场中,你唯一能留给能决定你去留的人的,就是写着你文凭的简历。因此,没有文凭,你甚至无法投出一份简历,更谈不上面试了。

    回到最开始的问题,你用什么敲门?

    你也许要说,都什么年代了,谁没有一块两块“板砖”揣着,谁还用手敲门啊?有些人身上带的“砖头”都够盖栋房子了。

    不过我要告诉你的是,哪怕你的“砖头”再漂亮,你要不会用手,一样无法真正将门敲开。其实随着“砖头”的普及化,现在越来越多的用人单位不再相信“砖头”,依然在招聘信息上写上“砖头”是为了自己的面子和追随潮流,你想一个知名企业招个经理只要初中以上文凭,是不是有点损害企业形象的意思?所以现在的用人单位还是把“砖头”写在门面上,但是实际上你要走进那扇门,还是需要靠自己的双手去开启。

    现在,许多公司在招聘人的时候,几乎不看学历,反而更注重以往的工作经历,哪怕是刚毕业的研究生,也远远不如一个干过相关工作的初中生受欢迎。而就算同样没有工作经验,学历高低也一样无法作为人才选拔的必要条件,而是以实际操作能力和熟悉工作的速度作为第一考虑要素。

    因此说,更重要的其实不是学历高低,而是能力高低,不在你是否带了“砖头”,而在你是否愿意用自己的手敲门。

    枕边哲理

    通往学识宝库的门户很多,大学只是其中的一个门户而已。

    不要抱怨伯乐,先做千里马

    许多年轻人总是抱怨机遇不垂青于自己,使自己这匹“千里马”没有一展才华的机会。那么,在抱怨声中,我们有没有问过自己是不是真正的“千里马”呢?

    机遇偏爱那些有所准备的大脑。如果将机遇比喻为“伯乐”的话,那么,我们在抱怨“伯乐”之前,至少要让自己要做真正的“千里马”。

    有的人一味地把自己的不如意归结为“运气不好”,这只是给自己的疏懒找个借口。如果你在失败者的队伍中询问他们失败的原因,他们的大多数人将会说,他们之所以失败,是因为没有机遇,没有人帮助、提拔他们。他们会说,优秀的人太多了,高等的职位已被别人占据,一切好的机遇都已被别人捷足先登,所以他们毫无机遇了。

    能够成功的人却不会如此推托。他们默默地工作,他们不怨天尤人。他们稳扎稳打,他们不指望别人的帮助,他们依靠的是自己。

    在一次胜利之后,有人问亚历山大:“假如有机遇,你想不想把第二个城堡攻下来?”“什么?机遇?我从来不等待机遇,我会去制造机遇。”

    许多年轻人将等待机遇变成了一种习惯,这真是很可怕的事。工作的热情与精力,就在等待中逐渐消磨。那些不肯工作而只会胡思乱想的人是根本看不到机遇的,只是那些勤恳工作奋发向上的人,才有看见机遇的可能。

    在平常的生活中,也许已经有许多机遇在等待着我们,或许机遇就在眼前;或许在你的问题当中,就隐藏了一个机遇,然而,你却一直忽略了它们。

    也许机遇在你目前这份工作中。有些年轻人经常换工作,总是觉得公司不对,老板不对,主管不对,产品不对,制度不对,服务系统不对,他从来没有想到问题可能在他自己身上。因此,不管怎么换工作,问题还是在他自己身上,问题没有解决,所以对他来讲,一点都没有办法突破。

    你不妨从身边开始,找寻下一个成功的机遇,或是掌握住现在的机遇,把它做到最好。

    俗话说:“天时,地利,人和”,若能早做准备,做充分的准备,到时候一定会有“天助我也”的机遇来临。要有成熟至结果为止的耐心,让内心等待成熟才是抓住机遇的最好时机。

    枕边哲理

    机遇是重要的,但刻苦是关键;自己不刻苦,机遇再多也没用。

    站在前排才有机会

    成功不是等来的,而是靠自己创造的。人们常说,机遇偏爱有准备的头脑。在生活中,我们要时刻让自己站在前排,主动一点,机会来了要抓住,这样成功的机率会大得多。

    战国末年,秦国急攻赵国,赵王情急之中,请平原君去楚国,说服楚国合纵抗秦。平原君准备挑选门客中有勇有谋、文武双全的二十人陪同前往。

    他有三千多门客,要挑选二十个本来应该不算困难。可是这些人,文是文的,武是武的,要文武全才真不易找。平原君挑来选去,挑了十九个人。他叹道:“我费了几十年的功夫,养了三千多人,如今连二十个人都挑不出来,真是太令人失望了。”那些平日就知道吃饭的门客,听了非常羞愧。

    这时有个坐在末位的门客站起来,向平原君自荐说:“我听说你将要到楚国去订合纵之约,打算在门客中挑选二十人陪同前往,不求外人。现在还少一人,不知道我毛遂能不能充个数?”平原君问:“先生到我门下有几年了?”毛遂说:“三年了。”平原君说:“有才能的人在世上,好比锥子装在口袋里,它的尖端马上就会显露出来。先生来到我门下三年,左右的人没有称颂你的,我也从未听到过称颂你的话,这说明先生你并没有什么长处。先生没有才能,还是留下来吧。”毛遂说:“请你将我装在口袋里。如果我毛遂早点被装在口袋里,那么锥柄都会露出来,而不仅仅是它的尖端露出来而已。”平原君最终同意毛遂同行了。另外十九人都偷偷地嘲笑他。

    后面的事情大家也都知道,说服楚王的还是毛遂,其他十九人只是陪衬罢了。

    平原君订立了合纵盟约,返回到赵国,说:“我不敢再品评士人了。我品评的士人多说有上千,少说也有几百,自以为没有埋没天下的贤能之人,这次却将毛先生漏掉了。毛先生一到楚国,便使得赵国的地位比九鼎大钟还重要。毛先生的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众的军队。我不敢再品评士人了。”于是待毛遂为上宾。

    如果毛遂不向平原君自荐,也许一生只能做一个默默无闻的门客,一身的才学都将毫无用武之地。正是他的大胆争取,为自己创造出了机会,才得以辅佐平原君出使其他国家,做出了名留青史的事情。

    南宋时的虞允文本来是一个文官,是个从没带过兵打过仗的书生。但他临危受命,义不容辞,居然指挥宋军挫败强大的金军,取得采石大捷。

    公元1161年,海陵王调集了40万兵马,分为4路,大举南侵,妄图一举消灭南宋。十月,海陵王已率领大军进抵长江北岸的和州(今安徽和县)。这时,宋将王权已经被罢官,新将领还没有到任,叶义问也逃到了建康(今江苏南京)。没有统帅的将士们零零散散地坐在路旁,士气十分低沉。

    中书舍人虞允文正好到采石犒军,看到将士们垂头丧气,马鞍、盔甲扔在一边,就着急地问:“现在大敌当前,你们还坐在这儿等什么?”

    将士们抬头一看,见他斯斯文文,是个文官,就爱理不理地说:“将官们都溜之大吉,不知去向,我们还打什么仗?”

    虞允文虽是个文官,但骨头还是很硬的,属朝中坚定的抗战派。他召集众人说:“我是奉朝廷之命到这里来慰劳大家的。你们只要为国杀敌,我一定上报朝廷,论功行赏。我虽然是一介书生,也要拿着马鞭跟随在你们的身后,看诸位杀敌立功!”

    将土们见他慷慨激昂,顿时振作起来,他们纷纷表态说:“我们也吃透了金兵的苦,谁愿意当亡国奴呢?现在有您出来作主,我们一定拼命杀敌,为国立功!”

    这时候,虞允文手下的幕僚却在一旁向他使眼色:悄悄地对他说:“别人把局势弄得一团糟,你何苦做替罪羊,来指挥这场战争呢?”虞允文听了,气愤地说:“不要说了!国家已经危急到了这种地步,我怎能坐视不管呢?”

    虞允文立即视察了江边的形势,对防务作了周密的部署。他下令步兵、骑兵都整好队伍,排开阵势:又把兵船分为五队,两队停泊在东西两侧岸边,另外两队隐蔽在港汊里作后备,最精锐的一支驻在长江中流,内设奇兵,准备冲撞敌舰。

    这边刚部署完毕,北岸的金兵就擂响战鼓,呐喊着冲了过来。眨眼间,70多艘战船已经冲到了南岸。宋兵为了避开金兵凌厉的势头,稍稍后退了一些。虞允文见此情形,便亲切地拍着统制将领时俊的后背,和颜悦色地对他说:“久闻将军胆识过人,远近闻名。今天怎么像小儿女一样站在船后,这样只怕你一世的威名都要扫地了。”

    时俊受到主将的激励,热血沸腾,立即跳上船头,手拿双刀,与敌人拼命厮杀起来。士兵们一看主帅和将领都如此英勇,也争先恐后地上前与金兵搏斗。

    最终,这场采石矶大战以宋军的全面胜利而告终。海陵王也在退兵途中被杀。

    虞允文一介书生却立了赫赫战功,正是因为危难时刻,他勇担重任,才会激发自己如此大的潜能啊。所以说,做人不要消极等待机会,要让自己站在前排,时刻处于起跑的姿态。

    枕边哲理

    机会不会上门来找人,只有人去找机会。

    机会属于有心人

    人人都知道应该珍惜机会,但有很多人只有等到机会从身边溜走之后,才恍然大悟,如梦初醒。机遇对任何人都是公平的,关键要看你是否是一个有心人。

    美国金融大亨J.P.摩根就是一个有心人。他诞生于美国康乃狄格州哈特福的一个富商家庭。摩根家族160年前从英格兰迁往美洲大陆。最初,摩根的祖父约瑟夫·摩根开了一家小小的咖啡馆,积累了一定资金后,又开了一家大旅馆,既炒股票,又参与保险业。约瑟夫·摩根是善于把握机会的人。一次,纽约发生大火,损失惨重。保险投资者惊慌失措,纷纷要求放弃自己的股份以求不再负担火灾保险费。约瑟夫没有像大家一样选择逃跑,而是横下心买下了全部股份,然后,他把投保手续费大大提高。由于他还清了纽约大火赔偿金,使他信誉倍增。尽管他增加了投保手续费,投保者还是纷至沓来。这次火灾,反使约瑟夫赚一笔钱。就是这些钱,奠定了摩根家族的基业。摩根的父亲吉诺斯·S·摩根则以开菜店起家,后来他与银行家皮鲍狄合伙,专门经营债券和股票生意。

    生活在传统的商人家庭,经受着特殊的家庭氛围与商业熏陶,摩根年轻时便敢想敢做,颇富商业投机精神。1857年,摩根从哥廷根大学毕业,进入邓肯商行工作。一次,他去古巴哈瓦那为商行采购海鲜归来,途经新奥尔良码头时,他下船在码头一带兜风,突然有一位陌生白人从后面拍了拍他的肩膀:“先生,想买咖啡吗?我可以半价卖给你。”

    “半价?什么咖啡?”摩根疑惑地盯着陌生人。

    这位陌生人马上自我介绍说:“我是一艘巴西货船船长,为一位美国商人运来一船咖啡,可是货到了,那位美国商人却已破产了。这船咖啡只好在此抛锚……先生!您如果买下,等于帮我一个大忙,我情愿半价出售。但是必须用现金进行交易。先生,我是看您像个生意人,才找您谈的。”

    摩根跟着巴西船长一道看了看咖啡,成色还不错。想到价钱如此便宜,摩根便毫不犹豫地决定以邓肯商行的名义买下这船咖啡。然后,他兴致勃勃地给邓肯商行发电报,可回电是:“不准擅用公司名义!立即撤销交易!”

    摩根勃然大怒,不过他又觉得自己太武断了,邓肯商行毕竟不是他摩根家的。自此摩根便产生了一种强烈的愿望,那就是开自己的公司,只有这样,才能做自己想做的生意。

    摩根无奈之下,只好求助于在伦敦的父亲。吉诺斯回电同意他用自己伦敦公司的户头偿还挪用邓肯商行的欠款。摩根大为振奋,索性放手大干一番,在巴西船长的引荐之下,他又买下了其他船上的咖啡。

    摩根初出茅庐,做下如此一桩大买卖,他这样做在很多人看来是轻率。但上帝偏偏对他情有独钟,就在他买下这批咖啡不久,巴西便出现了严寒天气,一下子使咖啡大为减产。这样,咖啡价格暴涨,摩根便顺风迎时地大赚了一笔。

    从咖啡交易中,吉诺斯认识到自己的儿子是个经商之才,便出了大部分资金为儿子办起摩根商行,供他施展经商的才能。摩根商行设在华尔街纽约证券交易所对面的一幢建筑里,这个位置对摩根后来叱咤华尔街乃至左右世界风云起了不小的作用。

    1862年,美国的南北战争正打得不可开交。林肯总统颁布了“第一号命令”,实行了全军总动员,并下令陆海军对南方展开全面进攻。

    一天,一位华尔街投资经纪人的儿子,摩根新结识的朋友——克查姆在华盛顿打听到,北军伤亡十分惨重!克查姆神秘地告诉他的新朋友,“如果有人大量买进黄金,汇到伦敦去,肯定能大赚一笔。”

    对经商极其敏感的摩根怦然心动,提出与克查姆合伙做这笔生意。克查姆求之不得,他把自己的计划告诉摩根:“我们先同皮鲍狄先生打个招呼,通过他的公司和你的商行共同付款的方式,秘密购买五百万美元的黄金:然后,将买到的黄金一半汇到伦敦,交给皮鲍狄,剩下一半我们留着。一旦皮鲍狄黄金汇款之事泄露出去,而政府军又战败时,黄金价格肯定会暴涨;到那时,我们就堂而皇之地抛售手中的黄金,肯定会大赚一笔!”

    一切按计划行事,正如他们所料,秘密收购黄金的事因汇兑大宗款项走漏了风声,社会上流传着大亨皮鲍狄购置大笔黄金的消息,“黄金非涨价不可”的舆论四处流行。于是,很快形成了争购黄金的风潮。由于这么一抢购,金价飞涨,摩根一瞅火候已到,迅速抛售了手中所有的黄金,趁混乱之机又狠赚了一笔。摩根正是留心身边的每个机会,不让机会从身边轻易溜走,建立了自己的摩根帝国。

    当时的摩根虽然年仅26岁,但他那闪烁着蓝色光芒的大眼睛,看上去令人觉得深不可测:再搭上短粗的浓眉、胡须,会让人感觉到他是一个深思熟虑、老谋深算的人。

    枕边哲理

    弱者坐待良机,强者制造时机。

    即使没能上场,也要争当第一候补

    那天是星期一,第二天报纸就要出版,社里忙得很。所以当主编接到那个女孩的电话时,心里是有些不耐烦的,要知道,手边还有一大堆的事情等着他去做。

    女孩的声音非常轻柔,她说:“请问贵报正在招聘记者吗?”

    两周前报上的确刊登了招聘启事,社里急需人手,不过现在问题已经得到了解决,新招的一批人这周三就会前来面试。这几天,这样逾期的咨询电话他已接了不下数十个,每次他都客气地回答道:“不好意思,已经过了招聘期限,人已经招满了。”对方听后,怅然地“哦”一声,便挂掉了电话。

    这次,他像以前一样委婉地说道:“不好意思,人已经招满。”

    就在他准备放下电话的时候,他听到女孩在电话那头轻叹了一声,夹杂着几许惋惜。紧接着,那个轻柔的声音又传了过来,多了一份爽朗与从容:“没关系,如果面试有人缺席或者以后有人辞职,或者……”尽管有些不耐烦,出于礼貌,他还是耐着性子继续往下听,同时眼睛盯着手里急需处理的稿子。“总而言之,若是你们报社再次招聘记者的话,我第一个报名,请首先审核我。”他实在是太忙了,只好轻轻地应了声,便匆匆挂了电话。

    没想到两天后,他便收到女孩寄来的简历。他并没有在意,随手把它放在一边。

    一个月后,刚进报社的一个年轻记者因为业绩欠佳,主动向他递交了辞呈。这时,他想到一个月前那个女孩提出的请求,顿了顿,然后从一摞厚厚的文件底层找出了那份简历……

    过了几天,女孩顺利地成为那家报社的一员,同时,她也成为我的同事。

    一年后,她已坐在责任编辑的位置上。在一次与主编的交谈中,她忍不住问道:“当初,为什么选中我呢?”主编爽朗地笑了:“其实机遇是不平等的,它只眷顾一部分人。那些听到人已经招满就挂掉电话的应聘者也许比你更优秀,但他们放弃了候补资格,仅凭这一点,你已经胜人一筹。”

    当我们无法顺利达到目标的时候,不妨去争取“第一候补”的资格——这是离上场最近的方法。听着他的话,她也笑了。

    枕边哲理

    能把在面前行走的机会抓住的人,十有八九会成功。

    先抓住机会再说,车到山前必有路

    有一个青年一直视上哈佛大学为自己的梦想,可由于那高额的学费他一直不敢报考哈佛。他在申请攻读博士时,把另外几所大学作为报考学校,后来,由于不甘心,就抱着试试看的态度同时申请了哈佛大学,希望有一个意外惊喜出现。

    5月份时,他接到一所大学的通知书,校方答应给他很好的待遇——不仅免除了4年的学费,还提供4年的助学金。在他为如此待遇兴奋之时,又接到了哈佛大学的录取通知书,但校方只给6500美元的奖学金,这意味着他每年还要补交4000美元的学费(哈佛每年的学费是10500美元)。

    到底上哪所学校?放弃哈佛吧,可心里一直放不下;去上吧,剩下的高额学费从哪儿来?他陷入了痛苦的抉择,后来,他去征求一位老师的意见。

    老师听了他的话之后,说:“是啊,6500美元是少了点,但这可是哈佛呀!”

    “如果每年都缴4000美元的学费,我不就惨了吗?”

    “你有没有找哈佛大学学生资助中心的人员了解一下情况?”

    青年摇了摇头。

    “那你就去了解一下吧,”老师语气坚定地说,“我敢打赌,你一定会得到进一步资助的。”

    “你为什么这样说呢?”

    “如果你不对学校表现出充分的诚意,她怎么会愿意进一步资助你呢?”老师两手一摊说道。

    第二天一大早,这位青年来到哈佛大学学生资助中心办公室,向主任了解情况。主任耐心地听完他的陈述后,问道:“你到底有没有决定上哈佛?”

    青年迟疑了一下说:“是的,我已经决定上哈佛。”

    “那就好,”主任说,“等我收到你的回信后,会进一步替你想办法的。”

    青年回到住处后,立即给哈佛大学写了回信,表示愿意上哈佛大学攻读博士学位。

    后来的结果是,校方学生资助中心决定补加2500美元的奖学金。这令青年喜出望外。

    他的老师听后认真地对他说:“凡事先进去,再想办法。我敢打赌,你将来缴的学费一定比你现在想象的还要少得多。”

    老师的话没错。这位青年入学后,校方又通过不同途径对他进行了资助。他在哈佛的6年时间内,不仅一分学费没缴,还挣到了40000多美元的奖学金。

    “先进去再说”,成为这位青年日后重要的办事原则。这位青年就是汇丰银行中国总裁王世。

    无论做什么事,先要为自己争来机会。机会抢到手,成功的可能已有一半了。

    枕边哲理

    机遇只是给你一条通路,走不走还得看你自己。

    树挪死,人挪活

    20世纪40年代末,20岁出头的金庸在上海《大公报》任兼职编辑,由于《大公报》在香港设立了一套班子,金庸被调往香港。但在当时,金庸并没有把这次调派看成机会,只不过服从领导安排罢了。相反,他对远赴香港倒是犹豫不决的。他把去留的利弊作了一个对比:

    去香港工作必然要放弃学业,并有可能断送自己想成为一名职业外交官的梦想:在香港自己人生地不熟,完全是孤家寡人,前途未卜。

    当然,去香港也并不是一无是处。局势动荡,自己向来不关心政治,远赴香港正好可以置身局外;年轻人应该有远大的抱负,《大公报》刚刚在香港创刊,正为自己提供了一个大展身手的舞台,“树挪死,人挪活”,换个环境也许能成就一番事业呢。

    在经过内心的激烈斗争之后,金庸决定服从调派,带着复杂的心情启程去了香港。

    在飞机上发生了这样一件有趣的事。飞机起飞后,金庸忽然发现自己身边没有港币,这样又怎能去大公报报到呢?他急出一身汗,好在同行——香港《国民日报》社长潘公弼借给金庸10元港币,金庸才摆脱了困境。

    俗语说“白手打天下”,对比今天金庸的成就,初到香港的金庸真的是“身无分文”。就这样,金庸开始了人生中第一次重大的转折,“例行公事”般地利用了这次机遇,从而迈出了成功的第一步。

    金庸来港后,最初的日子是平平淡淡的。但是在平淡的生活里,金庸时刻留意着社会的变化。20世纪50年代初,接连发生了两件引起香港市民极大兴趣的事儿,金庸意识到机遇来临了。

    第一件事是1953年香港的两位武师比武。香港太极拳和白鹤派掌门人互不服气,约定在澳门以打擂的方式一比高下。其实比武过程并不精彩,几分钟就分出了胜负,但这件事本身造成的冲击波在香港市民中持续了好长一段日子,一时间街头巷尾人人都在谈论它。

    第二件事是梁羽生的一炮走红。梁羽生是金庸的好友,两人几乎同时抵港,后来又都在《新晚报》供职。由于武师比武造成的冲击,为了满足市民的“武瘾”,梁羽生在《新晚报》连载其第一部武侠小说《龙虎斗京华》。这一举动不但使《新晚报》销量激增,而且开创了新武侠小说的先河,梁羽生本人则一时间家喻户晓,一炮走红。

    许多人都注意到了这两件事,但很少有人把它看作是一次机遇,香港的小说家更是反应迟钝。而从未写过小说的金庸却从中悟到了许多:人们对于“武”的偏爱证明武侠小说存在着潜力巨大的市场;梁羽生一炮走红,但鲜有人跟上,武侠小说必然“供不应求”,自己能不能在这方面有所作为呢?更何况自己本身就是个武侠迷,论笔力,论才气自己都不逊于梁羽生,为什么不试一试?

    正值此时,刚巧《新晚报》主编罗孚找上门来,盛邀金庸“加盟武林”,正所谓“万事俱备东风到”,金庸爽快地答应了。很快,金庸的第一部武侠小说《书剑恩仇录》也在《新晚报》上连载。值得指出的是,其故事的可读性超过了梁羽生的作品。由此金庸不但一炮走红,而且后来居上,锋头之健压过了梁羽生。

    《书剑恩仇录》的成功,使金庸一发不可收拾,20年间写出了十几部作品,每部作品都被奉为经典,金庸作为新武侠小说“一派宗师”的地位迄今尚无人能撼动。曾有人作过统计,在古今中外的小说中,金庸的作品在其知名度方面仅次于《红楼梦》而名列第二;“凡是有华人的地方,就有金庸的武侠小说”更是成为公认的评语。由此可见金庸的成就之大。

    当时,金庸的名气已经相当地大了,但他没有停止不前,除了写小说金庸还自立门户创办了赫赫有名的《明报》。最初的日子苦苦支撑,艰难地把报纸维持下去。为了摆脱困境,他时刻留意着新的机遇。

    1962年,由于发生了三年自然灾害,又由于中苏关系的破裂,中国大陆陷入了困难处境。大批的广东沿海居民为了逃脱困境,涌到香港谋生。对此,香港当局采取了强硬政策:一律遣返,并加强阻拦。即使这样,仍有大量的人员涌入,一时间弹丸之地的香港承受着巨大的压力。香港的各大传媒怕“引火上身”,而对“逃亡潮”不予报道。

    一贯“不问政治”的金庸最初也采取了低调处理的方式,只在《明报》上发了几篇轻描淡写的消息。但随着局势日益严重,金庸作出决定:“真实地报告……至于后果如何,全由我负责!”

    金庸之所以这样做,一方面是出于作为一个报人的良知和职业道德,另一方面也考虑到《明报》正好利用这次机遇提高知名度和销量。

    不但大量地报道、充分利用这次机遇,金庸还为《明报》创造了一个绝好的机遇,那就是让《明报》直接介入到此事中去,于是就有了下面的一幕幕。

    金庸亲自带人到偷渡者被阻的地点,亲身体验实情,然后赶写评论,呼吁有关方面火速救援……

    《明报》每天送一车食品到紧急地点……

    《明报》刊登向市民募捐的倡仪书,并把自身作为捐款、捐物的中转站……

    这次“创造”出来的机遇所产生的效果是相当明显的:《明报》不但以出色的报道而且以其亲自的介入增强了消息的真实感,吸引了大量读者,《明报》成为香港市民的首选报纸。在此之前,《明报》每天的发行量只有1万多份,而这之后每天销量达到4万份。名声大噪之下,惨淡经营的《明报》终于出现了转机。

    社会的发展创造着新的需求,而善于抓住人们的需求心理就等于抓住了机遇。金庸作为一代武侠小说“宗师”的经历就验证了这一理论。

    枕边哲理

    生命中成功的秘诀,是随时准备把握时机。

    没有好运,只有勤奋

    命运是靠自己改变的。那些取得卓越成就的人,从不相信好运,只相信勤奋。美国石油大亨哈默就是这样的人。他行动神速,坦诚待人,精力充沛,作风坚韧。他的事业心令人叹服。人们常说他交了好运,而哈默从不承认这一点,如果非要说有好运相伴,也只有那么一点点。他说他只知道“努力工作”,“每周工作七天,每天十四五个小时”。

    他虽有一个舒适安逸的家,但每月难得在家呆上几天。他经常坐上飞机四处奔忙,几天之内就环绕地球一周,足迹几乎遍布全世界。杰出的教育家雅可比教授对哈默评价说:“我从没有见到过一位像他那样热情奔放、视野开阔的人。他对商业良机有特别灵敏的嗅觉,但更重要的还在于他当机立断,勤奋工作。”

    哈默看准了某事,就不知疲倦地全身心投入,绝无拖沓。如当西方石油公司初见起色时,他就果断收购其股票。当成为第一大股东时,他就全身心投入到石油业。

    哈默是一个永远进取的人,他似乎从不满足。他那发动机般的创业精神令人叹服,他不断地为自己设定新的更高目标,在向自己挑战。当他58岁准备退休时,却突然开始涉足石油业。当他81岁时,却开始鼓吹“人生始于八十一”。他成功了,西方石油公司就是他事业的丰碑。

    伟大的成绩和辛勤的劳动是成正比例的,有一分劳动就有一分收获,日积月累,从少到多,奇迹就可以创造出来。

    不要总是对别人的成绩羡慕,付出辛勤的劳动,别人同样会羡慕你。

    2000年1月11日,47岁的美籍华人赵小兰被美国当选总统布什提名出任劳工部长。30日,提名在联邦参议院获得批准,使赵小兰成为美国历届政府中职位最高的华裔。消息传出,旅美华人各界颇感振奋。

    祖籍上海嘉定的赵小兰1953年出生于台湾省台北市,60年代初赴美,在美国著名思想库传统基金会从事慈善事业研究。11年前,赵小兰曾担任过老布什政府中的交通部副部长。她与美国的一些工会领导层有着密切的联系。赵小兰的丈夫是肯塔基州的共和党参议员米切尔·麦康奈尔。麦是共和党内的一员干将,是肯塔基州惟一一位连续三届当选的共和党参议员,现任共和党参议员委员会主席。在小布什竞选总统的过程中,他们夫妻二人为其筹集款项,立下了汗马功劳。

    不少旅美华人至今仍清楚地记得,数年前,美国某电视台邀请赵小兰与克林顿总统参加一次电视访谈节目。在节目中,赵小兰讲述了她家初到美国时的故事。那一年,8岁的她和两个妹妹随妈妈来到纽约,与三年前抵达这里的父亲团聚。“当时我们都不会讲一句英语,”她说。“有一天,我和妹妹在家中做作业,门铃突然响了,我们都感到非常惊奇,因为谁也没有请人来。我们打开门一看,是一大群化装成妖魔鬼怪的孩子,他们拎着大布袋,站在门口乱喊乱叫。我们当时给吓坏了,真不知道该做什么,只好把厨房里所有的东西拿出来送给他们,苹果、柑子、面包……整整一周的食品啊!后来我们才知道,那一天是万圣节。你可能不会想到,第二年的万圣节,我和我的妹妹便成为全镇孩子中要得糖果最多的。”赵小兰说,她讲述这个故事是想说明,每个移民都会遇到融入美国社会的困难,而亚裔移民更是备尝艰苦。许多华人抱怨在美国受到了歧视,赵小兰的回答是:“种族歧视当然会有,但重要的是不要让这样的挑战击败你。种族歧视不会将你击败,惟一能击败你的是你自己。”

    几十年来,赵小兰就是靠着这样一种奋斗精神一步一步闯进了美国政坛。她在1987年被选为美国十大杰出女青年,并曾被《华盛顿人杂志》列入美国100位最有影响力的女性。

    赵小兰的父亲赵锡成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在50年代是台湾远洋船队中最年轻的船长。1958年,赵锡成赴美求学,毕业后创立了自己的船运公司,全家的生活开始改善。父母对赵小兰和几个孩子要求很严,采取中西合璧式的教育方式,既要求他们刻苦读书,保持优异成绩,又鼓励他们从小锻炼自主的能力。80年代初,赵小兰从哈佛大学商学院财政管理专业毕业,获硕士学位。父亲原本希望她能继承家业,从事海运商务,没想到她在获得去白宫做见习生的机会之后,选择了向政坛迈进的道路。

    1983年,赵小兰结识了共和党领袖多尔的妻子伊丽莎白·多尔。在多尔夫人引导下,赵小兰认识了许多政界人士。1986年,她放弃了年薪10多万美元的旧金山美国商业银行国际金融副总裁一职,出任交通部航运署副署长,1988年又担任联邦海事委员会主席,稍后便被提升为交通部副部长,其时年仅36岁。

    任职期间,赵小兰展示了杰出的领导才能。美国一些媒体在当选总统小布什开始组阁时就判断赵小兰有可能获得交通部长的提名。他们的依据便是,赵小兰在老布什任内担任交通部副部长时,先后处理过航空公司客机被炸案、埃克森石油公司油轮触礁漏油案,并主持了旧金山大地震后的公路修复工作,样样干得非常出色。

    1991年海湾战争发生,赵小兰又协助军方,圆满完成了大规模运输任务,受到军方和总统的一致赞扬。

    1992年大选后,她随老布什退出华府。那时的赵小兰已经成为共和党的骨干。在老布什的竞选中,有机会结识了小布什,从而为重返华府奠定了基础。

    赵小兰忘不了童年的移民经历,忘不了父亲的言传身教。当赵小兰获悉小布什将提名她为政府的劳工部长时,她只有两个多小时的准备时间。她一边赶回家中换衣,忙着给丈夫和父亲打电话,一边开始构思着自己的讲稿。人们后来在电视中看到,赵小兰在接受提名时的讲话中再次提到了初到美国的经历,把老师在黑板上写的逐字抄下,等晚上父亲下班回来再给她翻译讲解。“尽管生活艰难,但我们知道,只要勤奋,有亲朋好友的帮助,我们一定会实现自己的美国梦。”

    在提名后的记者招待会上,赵小兰也表示:“我会以多年前我父亲来美国时同时打三份工的拼劲,干好这个工作。”熟悉赵小兰的人说,她最令人敬佩的品质便是刻苦。多尔夫人称赵小兰是一个杰出的榜样,“她的成功源于勤奋工作和勇于献身的精神”。小布什在提名赵小兰时也对她努力工作的精神备加赞扬。

    1992年,美国联合金库基金会因主席阿拉莫尼侵吞善款而陷入危机,赵小兰临危受命,挑起了这副担子。她上任后着力推动改革,并带头把年薪降了下来,并要求属下和她一样,出差全坐经济舱,终于使基金会的运转走上正轨,并逐步挽回了声誉。

    那段时间,工作压力很大,赵小兰说,她经常会看看那张1979年与父亲回上海时在旧居前拍摄的照片中是一幢破旧的茅屋。她说:“父亲能在那样的条件下成功,我还有什么不能克服的挑战呢?”

    枕边哲理

    在任何一个成功者的后面,都有着十五年到二十年的生活经验。

    抓住稍纵即逝的机遇

    机遇历来是人们谈论不倦的话题。特别是在当今“铁饭碗”成为历史、市场因素被空前强调的社会条件下,各行各业的从业者所面临的机遇都比以往增多了,能否掌握机遇往往成为一个团体或个人成败的关键。从作家梁晓声大起大落的人生经历中,我们可以看到机遇起到了多么大的作用,而梁晓声又是怎样一次次掌握转瞬即逝的机遇的。

    机遇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但是机遇不会无缘无故地降临。机遇只属于有准备的人,缺乏准备者即使面对着机遇也往往是懵然无觉,最终与机遇擦肩而过。

    梁晓声所遇到的机遇,看起来似乎是从天而降,实际上都与他默默的准备有直接的关系。

    在北大荒生产建设兵团下乡时期,梁晓声曾经在团宣传股作报导员。在这样的环境下,自小就喜爱文学的梁晓声并不甘于与身边的人一样的平淡生活,他开始试着写一些小文章寄到建设兵团的《兵团战士报》。这些文章虽然幼稚,思想性和艺术性都不高,但是它们的发表却使梁晓声深受鼓舞,而正是它们给梁晓声带来了一生中最为重要的机遇。

    机遇到来之前,正是梁晓声人生中比较困难的一段时期。当时他已经失去了宣传股报导员的位子,被“精简”到木材加工厂去抬大木。这种重体力劳动使梁晓声吃尽了苦头,极度的疲劳使他吃不下饭,浑身无力,有一次险些被压趴下。当时他自己还不知道,他已患上了急性无黄疸型肝炎,肝功能损伤严重。

    一天,他正硬撑着和伙伴们抬大木,连长把他叫过去,一名复旦的老师要见见他,叫他立即到招待所去。

    “负担?什么负担?”当时的梁晓声尚不知“复旦”为何物。

    到了招待所才知道,来人是复旦大学政治经济系的一位姓陈的男老师。他热情地询问了梁都读过哪些文学书籍,最喜欢哪些……能有一位大学老师认真地听一个知青谈文学,这使梁晓声很高兴。他谈了许多,把自己的很多想法都说了出来。陈老师显出很高兴的样子。

    隔了三天,陈老师又把梁晓声找到招待所,对他说:

    “你的档案我已经寄到复旦大学了。如果复旦复审合格就是复旦大学中文系创作专业的学生了。”

    梁晓声惊呆了。

    原来,那一次招生,整个东北地区只有两个复旦大学的名额,却分在了梁晓声所在的兵团,而其中一个又分在了一师一团。陈老师住在招待所时,偶读《兵团战士报》,发现了梁晓声的一篇小散文,觉得他很有文学天赋,便到宣传股,把梁晓声几年来发表的小诗、小散文、小小说统统找到,认真读了。然后他又亲自到招生办去交涉。就这样,梁晓声的名字同复旦大学连在了一起。

    梁晓声回忆起这段经历,禁不住叹道:机遇决定了多少人的命运啊!

    可是,当时兵团里的知青那么多,为什么幸运之神就降落到梁晓声的头上了呢?这得归功于他所做的积累和准备。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在兵团那样艰苦的环境里,梁晓声始终坚持写作,默默地锤炼自己。尽管他发表在《兵团战士报》的还都只是些不成熟的小文章,但正是这些小文章,使梁晓声佩戴上了复旦的校徽。

    如果梁晓声不做这样的准备呢?如果他没有在《兵团战士报》上发表那些小文章呢?那么也许这些机遇就不会光顾梁晓声了。

    可见,机遇属于有准备的人,而只有在有准备的人那里,机遇才成其为机遇。

    当机遇出现了,就应该去把握,就像紧握手中的笔、桌上的茶杯一样抓住它。一旦它显得模糊不清、游离不定,让人不知所措时,就需要人主动地上前争取,最终把机遇掌握在自己手里。

    1977年,梁晓声从复旦大学毕业,被分配到了北京。

    站在北京站广场,梁晓声想起自己从哈尔滨到北大荒再到上海最后又到了北京的经历,就像做了一场长长的梦。从复旦到北京,又是梁晓声一生中一次重要的机遇,而这次机遇,却可以说是他自己争取来的。

    毕业分配前夕,系里的一位老师动员他留校。这位老师之所以动员梁晓声留校,是为了照顾一位来自新疆的同学,好把他分到北京去。

    在这样的时刻,梁晓声眼里不揉沙子的个性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当他知道了劝说的背后有这么卑劣的内幕,表示宁愿回北大荒,也绝不留校。

    几天后,那个来自新疆的同学跑来找梁晓声,要送给他一条裤子,请求把分到北京的机会让给他。“我的女朋友在北京,求求你。”其实他和他在北京的女朋友早就分手了。

    梁晓声深深地憎恶对方这种耍手段的行径。“把你的裤子拿走,否则我从窗口扔出去!”

    梁晓声抓起裤子,从窗口扔了出去。

    虽然梁晓声并没有对分到北京抱有太大希望,但他对那位同学的正义回击却无形之中为他创造了这样的机遇。如果他在别人的“劝导”下妥协了,放弃了自己的正当愿望,那么他就只能把本属于自己的机遇拱手让给别人了。这岂不冤枉!

    初到北京的梁晓声并非一切顺心,他很快又遇到了分配问题无法解决的麻烦。当时“文革”刚刚结束一年,很多机关还没有恢复元气。到文化部要求解决分配问题,人家回答说:“你来得太早了,分配办公室还没有成立呢。”

    梁晓声在北京无亲无故,有时只好到火车站过夜,拖了好几天,梁晓声又到文化部去。负责人让他在几个文艺单位中挑选一个。梁晓声选中了北京电影制片厂,他希望能够成为一名出色的编辑。

    谁知,北影以职工定额超编为由,继续把他的分配问题悬置起来。到手的机遇一下子又模糊不清了。

    经过几天的苦等,梁晓声终于忍无可忍。他气冲冲地冲进北影,一脚踢开会议室的门,冲着正在开会的北影厂领导大吼:“哪个是党委书记?……”

    然后就是一番义愤填膺、振振有词的即兴演说,特别强调他“曾经和‘四人帮’作过斗争”的光辉历史。这一番演说颇有效果。北影的女政治部主任拿他的档案看了看,然后对党委书记说:“他确实是同‘四人帮’作过斗争……那就把他分到编辑部吧。”

    党委书记连连点头:“同意,同意。”

    原来,当时开的正是敦促党委书记“说清楚”的会,在座的都是党委委员,难怪这位书记如此的没精打采,唯唯诺诺。梁晓声多少有些莽撞的举动正赶在鼓点上,这次批判会又帮了他一个大忙,不得不让人叹服命运的神奇。就这样,奔波了数次,一个星期弄得他吃不下睡不着的事,几分钟内就简简单单地解决了。他成了北影的正式编辑。

    假若梁晓声不去努力争取,也许他分配的问题还要悬置好久。甚至有可能被分配到别的他并不想去的单位。那样他以后的道路可能就大为不同了,他想作编辑的愿望也就无法实现了。

    看来,当机遇来到眼前,还带着那么一些不确定因素时,最明智的做法就是勇敢地上前去,先把它抓住,以防其转瞬即逝,或是事久生变。掌握机遇,还真需要一点勇气。在这一点上,梁晓声又给我们上了生动的一课。

    枕边哲理

    人生中不时有些难得的时刻,凡事一经决定,就能影响久远,在这种关键时刻,应该有勇气表示赞成——或反对。

    要有点冒险精神

    在中国经济改革的浪潮中,史玉柱无疑是具有传奇色彩的创业者之一。

    1989年,史玉柱研究生毕业,借款4000元下海创业,研究开发出M-6401排版软件。他用仅有的3800元钱承包了一家公司电脑部,他要以这个电脑部为大本营,向中国的计算机市场发起冲击。

    史玉柱急需要一台属于自己的计算机,用来运作M-6401。而他承包的这个电脑部只徒有其名,连电脑的影子也不曾见着。当时一台电脑的最低价为8500元,可此时的史玉柱已是囊空如洗。他在一家电脑商店欲哭无泪地徘徊了好几天。

    他不能这么等下去,他要发“疯”了!他要竭尽全力一“赌”!用加价1000元换得推迟半个月付款的条件,“咬牙切齿”地买一台电脑。买不起一个版,就买半个版,半个版也买不起,就只有来一个“君子协议”,在《计算机世界》上先打广告后付款。这两项加起来需要17550元,这对于当时的史玉柱来说,是一个足以让他两手攥出汗来的数字。

    史玉柱在《计算机世界》用半个版打出广告M-6401,然后开始了心惊胆颤的等待。在打出广告后的第13天,史玉柱收到了三笔购买M-6401的钱款。史玉柱终于看到了曙光。史玉柱和他的伙伴来不及欢呼雀跃,就抱成一团。一张张订单纷纷飞来,到9月中旬,销售额超过10万元。史玉柱又将这10万元全部投入广告宣传,4个月后,销售额突破100万元。4个月就赚了100万元。

    史玉柱借钱创业,关键时刻又冒险一搏,终于创造了奇迹,走出一片新天地。人没有一点冒险精神是不行的。

    为什么有些人在面对风险时却又悠然自若,而且能经由冒险而成功呢?原因是这些人深知“不入虎穴,焉得虎子”、“不冒高风险,焉能投资致富”的道理。的确,正确风险观应该是:“去冒值得冒的险,然后再设法降低风险。”成功的投资家是以“致富”为冒险背后的真正动力,尽管必须准备承受价格波动起伏的压力,但只要期望报酬高,冒险终会获致成功的。

    没有高报酬的风险千万不要冒,例如外汇保证金交易、债券保证金交易、六合彩、彩券、赌博等,这都是高风险、低报酬的活动。你可以抱着娱乐的心态去从事以上的游戏,但千万不要妄想这些游戏能够为你带来财富。

    枕边哲理

    不敢冒险的人既无骡子又无马,过分冒险的人既丢骡子又丢马。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