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歌的力量-壮歌:红色记忆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义勇军进行曲》

    近代中国,昏睡百年。江山失色,国土沦丧。自从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人民送来了红色的思想,红色的火种。从此,在中国大地上,红色的思想掀起了红色的风暴,留下了红色的记忆。红色的火种化做了红色的旗海,创造了红色的历史。

    今天,每当我们唱起当年那一首首壮怀激烈、慷慨激昂的革命历史歌曲,仿佛人们又重新回到那轰轰烈烈的年代,历史的烟云仿佛穿越半个多世纪的时空再次扑面而来。

    《义勇军进行曲》

    ——不做亡国奴的怒吼

    《义勇军进行曲》诞生于抗击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战争年代,1949年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象征着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为捍卫国家和民族的尊严,中华民族的坚强斗志和不屈精神永远不会被磨灭。词曲所具有的高度的概括性、深沉的历史感和动人的心魄的艺术力量,在中国人民争取自己解放的革命斗争中起了巨大的、不可估量的鼓舞作用。郭沫若称赞《义勇军进行曲》:“闻其声者,莫不油然而兴爱国之思,庄然而宏志士之气,毅然而同趣于共同之鹄的”,成为“中国革命之号角,人民解放之鼙鼓也”。

    (一)

    1931年的“九-一八”事变,拉开了日本帝国主义侵华序幕。中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到了危险的时候。面对东北三省的沦陷和蒋介石“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不作亡国奴”的吼声唤起了全国人民高昂的爱国热忱。

    “九-一八”事变后,上海、北平等大城市的爱国民众先后举行大规模集会,抵制日货,组织反日罢工,要求国民政府抗日救国,一场声势浩大的抗日救亡运动在全国掀起。

    伴随抗日救亡呼声的不断高涨,文学艺术家们开始用歌曲的形式唤醒民众,宣传抗日,抗日救亡歌咏运动悄然崛起。这一时期,诞生了一批优秀的抗日救亡歌曲,这些歌曲悲壮雄劲、感人至深,后来都成为抗日战争时期我军的军歌,其中一些歌曲一直在我军中传唱,成为我军传统歌曲。

    先后于1932年和1933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的田汉、聂耳,全身心地投入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救亡运动中,用自己的满腔热血谱写了不朽的篇章。

    《义勇军进行曲》诞生于1935年,是电影《风云儿女》的主题歌。

    1934年,上海“电通”公司向田汉征稿,田汉决定写一个以抗日救亡为主题的电影剧本,在他刚完成一个故事梗概《凤凰的再生》的文学剧本和一首主题歌《义勇军进行曲》的歌词时,就被国民党反动派逮捕入狱。

    “电通”公司为了尽快开拍,决定请孙师毅把田汉的文学剧本改写成电影文学剧本。孙师毅征得田汉同意,把影片改名为《风云儿女》。

    当时,聂耳得知影片《风云儿女》有首主题歌要写,主动向孙师毅要求,把谱曲的任务交给他。歌词是田汉在遭反动派逮捕前,匆匆写在一张包香烟的锡纸衬底上的。当聂耳读到歌词“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每个人被迫着发出最后的吼声。起来!起来!起来!我们万众一心,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前进!前进!进!”他仿佛听到了母亲的呻吟、民族的呼声、祖国的召唤、战士的怒吼,爱国激情在胸中奔涌,雄壮、激昂的旋律从心中油然而生,聂耳兴奋地对孙师毅说:“作曲交给我,我干!”随即以极大热情投入创作,很快就完成了曲谱初稿。

    一首表现中华民族的刚强性格,显示祖国尊严、充满同仇敌忾、团结御敌豪迈气概的革命战歌就这样诞生了。这是聂耳短暂一生中的最后一个作品。

    (二)

    《义勇军进行曲》的歌词是散文式的自由体新诗,句子参差不齐,聂耳创造性地谱成由六个长短不等的乐句组成的自由体乐段。整首歌曲除具有前后一致的昂扬振奋的精神外,还采用了主导动机贯穿发展的手法,以引子中大三和弦分解的号角式的音调。作为全曲旋律发展的基础,并在最后两句加以变化再现,造成首尾呼应,达到更完美的统一。

    《义勇军进行曲》的歌词为散文式的自由体新诗,表现了我国人民处于民族危机时刻,誓死不做亡国奴,坚决与日寇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聂耳用六个长短不等的乐句,组成了单段体的一部曲式。整首歌曲激昂振奋,战斗性强。它以号角式的音调作为全曲旋律发展的基础,雄壮而稳健。当唱到“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时,旋律采用了突然的休止,造成紧迫感,从而引出人们被迫着发出最后的吼声:“起来,起来,起来!”一次比一次高昂的呼号,喊出了民众同仇敌忾的抗敌心声。歌曲的结尾处多次强劲而富有动力的“前进”,是中华民族不屈不挠战斗精神的写照。

    歌词开头一句,用倒装句进行呼告唤醒: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这一句横空出世,警辟而又千钧,是人们心灵深处的呐喊。因为在民族的尊严遭受践踏蹂躏时,生活在奴隶中的全体“斯巴达克勇士”,都应为维护人格尊严、为民族的存亡起来战斗。因此乐曲在开始时,有几小节特强的小鼓独奏,模拟隆隆炮声,然后奏出军号的前奏,引出后半拍起的急切呐喊。

    接下来两句,是民族精神的再现:“让我们的血肉,筑起我们新的长城。”“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每个人被迫发出最后的吼声”,交代了当民族处于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全民族人民发出“起来”的吼声,这是民族的意志。三个“起来”,反复宣誓,如同向世界吹起的号角,排山倒海。歌曲准确地演释了歌词,谱写时采用了突然的休止,造成一种特有的紧迫感,在休止后更突出了“最危险的时候”,从而引出被迫发出的吼声:“起来!起来!起来!”

    最后一句歌词,是向敌人冲锋的战斗号令:“我们万众一心,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为了充分表达战斗的决心,歌词在篇章反复基础上又进行词组反复:前进,前进,进!这短促的节奏,是战斗的鼓点,急促而又汹涌,澎湃而又激昂。歌曲也在三次不同层面上的呼喊之后,号角式的音调再现了,像一声冲锋号,激励着无数战士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结尾时再三强调“前进”两字,音乐上富有动力,象征着中国人民百折不挠,勇往直前的战斗步伐。

    《义勇军进行曲》的音乐是不朽的,全歌如此短小,内容的表达和形式的完善如此高度统一,浑然天成了一曲不可模仿的时代强音。

    (三)

    《风云儿女》放映后,主题歌《义勇军进行曲》立刻就产生了巨大的反响,不久就传遍全国。它如同进军的号角,使不愿做奴隶的中华儿女热情迸发,精神振奋,为民族兴亡筑成新的长城。

    伴随着“一二-九”运动的学潮,救亡运动的巨浪,抗日战争的烽火,解放战争的硝烟,《义勇军进行曲》遍及大江南北、长城内外,并且享誉海外,在全世界传播。在当时的反法西斯战线上,《义勇军进行曲》代表了中国人民最强音的一支战歌。第二次世界大战即将结束之际,在盟军胜利凯旋的曲目中,《义勇军进行曲》赫然名列其中。1945年,美国国家电台选定《义勇军进行曲》为中国的代表歌曲,称之为“凯旋之歌”。而著名黑人歌唱家罗伯逊对这首歌的演唱并录成唱片,更使这首歌传向全世界。

    《义勇军进行曲》诞生14年后,中国共产党取得了在全国的胜利。新中国诞生之际,国歌如何确定自然是国人关注的大事。为此,中共中央于1949年9月25日在中南海丰泽园召开讨论会。毛泽东、周恩来等主要领导人亲临现场,听取意见。著名美术家徐悲鸿提议,用《义勇军进行曲》代国歌。这一建议得到了绝大多数与会代表的支持。只是有少数代表认为,歌词应该做一些修改。毛主席最后表态说,虽然我国就要完全解放了,但今后还要进行长期艰苦卓绝的斗争,所以还是保持原有歌词为好。毛主席讲话结束后,大家热烈鼓掌表示赞同。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体代表一致通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未正式制定前,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1982年12月五届人大五次会议将其正式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义勇军进行曲》

    起来!

    不愿做奴隶的人们!

    把我们的血肉,

    筑成我们新的长城!

    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

    每个人被迫着发出最后的吼声!

    起来!起来!起来!

    我们万众一心,

    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

    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

    前进!前进 !进!

    《十送红军》

    ——唱出军民血肉深情

    《十送红军》是一首表现人民军队和人民群众之间血肉深情的歌曲。经历了五次反围剿之后,中国革命陷入了低潮。工农红军被迫撤离江西井冈山根据地,告别父老乡亲北上长征。悲歌送壮士,泪别送红军。《十送红军》的旋律优美流畅、歌词情真意切、意境哀婉动人。整首歌曲饱含深情,感人至深,仿佛穿越时空,又把人们带回到那难忘的战争岁月。

    (一)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国民党反动派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根据地进行了数次严酷的“围剿”。作为中央苏区的江西地区,是敌人围剿的重点,一时间战事频繁。党和红军紧紧依靠苏区人民群众,采取机动灵活的战略战术,多次粉碎了敌人的围剿,取得了辉煌的胜利。然而,付出的代价是惨痛的。只要红军一走,白军一来,除了地主之外,当地的群众没有一个能够逃得掉。凡是家里有人当红军的,家属都要受牵连;凡是当了赤卫队的老百姓,都要被杀头。可是,面对敌强我弱的形势,又不能和敌人硬拼,红军采取了游击战术,不得不经常转移。在江西当地,每当红军上前线,各个村子的百姓经常自发地到村头、河边、大道旁送别红军,有时一边送一边唱,祝福他们一路平安,胜利归来。有许多表现老百姓和红军惜别之情的民歌在当地流传,这些歌曲不仅数量多,而且民间特色很浓,美妙动听。

    《十送红军》切合了革命战争的历史背景,又具有浓郁的江西韵味,很长时间以来被认为是江西民歌,甚至被认为就是送红军长征流传下来的民歌。其实,《十送红军》是解放后由专人作词谱曲创作出来的一个音乐作品。

    1960年,根据空军司令员刘亚楼演唱革命历史歌曲的指示,空政文工团决定创作大型歌舞《革命历史歌曲表演唱》,派出歌舞团团长汪洋,词作家张士燮,作曲家朱正本等人,来到江西采风,为歌舞创作做准备。他们通过参观革命遗址,走访老区群众,了解了当年人民和红军的血肉深情,了解了群众唱歌送别红军的情景,搜集了大量流传在江西地区的各种版本的送红军歌曲。江西之行,大大激发了艺术家的创作热情。

    回到北京后,词作家张士燮负责剧本创作。当他写到第四场红军长征时,感到需要有一首歌曲来表达根据地人民群众送别红军时那种依依惜别、恋恋不舍的心情,从剧情结构上才能把第三场反“围剿”的戏衔接起来。张士燮把自己搜集到的多首有关送红军的江西民歌综合起来,形成了《十送红军》的歌词。

    作曲家朱正本看到歌词后,被深深打动,主动接受了谱曲的任务。朱正本从在江西搜集的民歌《送郎当红军》中寻找到了音乐创作灵感,把心中积蓄的丰富感受都融入了曲谱当中,不到一个小时便完成了创作,当谱到“千军万马江畔站,十万百姓泪汪汪”时,情不自禁地流下了眼泪。朱正本在《送郎当红军》的基础上进行重新加工,又借鉴了西洋音乐回旋曲的形式,把六段歌词谱成每段不同人声、不同曲调,并多次变化,达到了情真意切的效果。一个完美的音乐作品《十送红军》就这样诞生了。

    ◎ 词曲作者简介

    词作者:张士燮(1932~2007),天津人。1949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历任中国音乐家协会第三、四届理事,中国轻音乐学会首届常务理事,中国音乐文学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歌曲》月刊编委。著有歌词专集《蔺草集》,歌词《毛主席来到咱农庄》、《社员都是向阳花》、《十送红军》、《秋收起义歌》、《农友歌》、《银球飞舞花盛开》,参加创作大型歌舞剧《长山火海》、《革命历史歌曲表演唱》,音乐舞蹈史诗文学剧本《东方红》、《中国革命之歌》和大型歌舞《光明赞》、《名舰忠魂》等。创作歌词数千首,其中近30首歌曲获全国、全军各种奖项。

    曲作者:朱正本(1928~ ),安徽凤台县人。1949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从事部队文艺工作,开始写歌曲、小歌剧。先后创作大型合唱曲舞蹈音乐、歌舞剧音乐、大型歌剧、小歌剧、电影音乐二十余部,与他人合出了两本歌曲集,发表歌曲两百余首。其中《十送红军》、《送郎当红军》、《银球飞舞花盛开》、《学习那英雄的解放军》等,都曾在全国流行。还曾创作歌剧音乐《忆娘》被国家文化部授予创作一等奖。

    《十送红军》

    一送(里格)红军(介支个)下了山,

    秋风(里格)细雨(介支个)缠绵绵,

    山上(里格)野鹿声声哀号,

    树树(里格)梧桐叶呀叶落完。

    问一声亲人红军啊!

    几时(里格)人马(介支个)再回山。

    三送(里格)红军(介支个)到拿山,

    山上(里格)包谷(介支个)金灿灿,

    包谷种子(介支个)红军种,

    包谷棒棒,

    咱们穷人掰,

    紧紧拉住红军手,

    红军啊!

    撒下的种子(介支个)红了天。

    五送(里格)红军(介支个)过了坡,

    鸿雁(里格)阵阵(介支个)空中过,

    鸿雁(里格)能够捎书信,

    鸿雁(里格)飞到天涯海角。

    千言万语嘱咐红军啊!

    捎信(里格)多把(介支个)革命说。

    七送(里格)红军(介支个)五斗江,

    江上(里格)船儿(介支个)穿梭忙,

    千军万马(介支个)江畔站,

    十万百姓泪汪汪,

    恩情似海不能忘,

    红军啊!

    革命成功(介支个)早回乡。

    九送红军上大道,

    锣儿无声鼓不敲鼓不敲,

    双双(里格)拉着长茧的手,

    心像(里格)黄连脸在笑,

    血肉之情怎能忘?

    红军啊!

    盼望(里格)早日(介支个)传捷报。

    十送(里格)红军(介支个)望月亭,

    望月(里格)亭上(介支个)搭高台,

    高台(里格)十丈白玉柱,

    雕龙(里格)画凤放呀放光彩。

    朝也盼来晚也想红军啊!

    这台(里格)名叫(介支个)望红台。

    (二)

    《十送红军》的歌词以叙事为基础,借叙事来表达根据地人民对红军的深厚感情以及对革命成功的强烈期盼。歌词采用情景交融,借景抒情的手法,使人感到情真意切、难舍难分。尽管一送、三送、五送、七送、送了又送,但层次分明,富于变化,每段最后一句的结尾,仿佛是下一段唱的开头,如巨龙盘旋,前呼后应,首尾相衔。

    《十送红军》的旋律有一个主体(A)和两个变体(B与C),从而构成ABABACA的结构形态。各段之间都有着内在的联系,通过采用回旋曲式手法,形成整首歌曲的统一风格。同时,每段旋律又融进独具特色的音乐因素,使各段之间又形成鲜明的对比。此外,在每一段的旋律运行中,多以短句的形态出现,并且在短句的后面予以停顿。尽管在短句间歇时有短小的间奏穿插其中,然而从整体上,它依然给人以抽噎的感觉,在情绪上难脱压抑、沉重的印象。统观全歌,其音乐情感是留恋、期盼、祝福、深情等多种情绪融为一体的。

    (三)

    1960年秋,《革命历史歌曲表演唱》在中南海怀仁堂首演。周总理、朱老总和共和国的许多元帅、高级将领,欣然聆听了音乐会。刚刚面世的《十送红军》反响热烈,听者无不为之动容,时任解放军总政治部主任谭政大将的夫人,竟情不自禁地上台与演员一同跳了起来。

    1961年“八一”建军节,《革命历史歌曲表演唱》开始在北京中山音乐堂公演,盛况空前。《十送红军》一亮相,就受到观众的热烈欢迎,尤其是亲身经历过战争的老同志更是连声叫好。此后,《十送红军》被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反复播放,被各大报纸、音乐刊物争相刊登,被各大文艺团体反复排演,很快在全国流行起来,并且久唱不衰。

    《十送红军》问世50多年来,以其情意笃真、缠绵悱恻,感动了千万群众,成为红色经典歌曲,至今为人们所喜爱。

    21世纪之初,中央电视台播放了长篇电视剧《长征》,贯穿全剧的主旋律便是《十送红军》,宋祖英的出色演唱,深深地感动了千千万万的电视观众。

    还有一个有趣的故事,当年,刘亚楼司令员为突出老区革命传统,要求《革命历史歌曲表演唱》必须都是历史歌曲,不要另写新歌。为了避开创作痕迹,《十送红军》署成了朱正本、张士燮“收集整理”。直到2001年,中央电视台播放电视连续剧《长征》,把《十送红军》作为贯穿全剧的主旋律,剧中才恢复了词曲作者张士燮、朱正本的署名。

    《五月的鲜花》

    ——悲壮地吹响抗日号角

    “五月的鲜花开遍了原野,鲜花掩盖着志士的鲜血……”低回深沉的歌声回荡,如呜如咽,如泣如诉。20世纪30年代是个不平凡的时代,是亿万人民愤怒、团结、觉醒、奋斗的伟大时代。《五月的鲜花》是抗日救亡歌曲的代表作品。在国土沦丧,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形势下,它像犀利的号角,警醒着人们不忘国耻;它堪称时代的战歌,催促人们奋起抗争,救亡图存。

    (一)

    1931年,日本帝国主义悍然发动“九- 一八”事变,侵占了我国的东北三省,接着把魔爪伸向了华北。1933年,日本帝国主义在长城一线挑起战事,侵占了热河省。1935年下半年,发动华北事变,进一步控制了察哈尔。同时,日本帝国主义大肆鼓吹“亲善睦邻”,到处培植汉奸,扶持傀儡政权,策动华北“自治”。国民党冀东行署专员殷汝耕成立了伪冀东防共自治政府。以此为开端,一大批汉奸充斥了华北军政各界。为进一步使华北特殊化,日方提出成立冀察政务委员会。面对日本帝国主义步步紧逼,国民党政府软弱无能,步步退让,竟然同意于1935年12月16日成立冀察政务委员会。失地丧权,亡国灭种的大祸迫在眉睫。“华北之大,竟不能放下一张平静的书桌”!

    1935年12月9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北平爱国学生6千余人,高呼“停止内战,一致对外”、“打倒日本帝国主义”等口号,举行了声势浩大的抗日救国示威游行,举世闻名的“一二-九”运动爆发了。国民党政府出动大批军警进行镇压,30多人被捕,数百人受伤。12月10日,北平各校学生宣布总罢课。在“冀察政务委员会”计划成立的12月16日,北平学生和各界群众1万余人又举行示威游行,迫使冀察政务委员会延期成立。

    “一二-九”运动得到了全国学生的响应和全国人民的支持,形成了全国人民抗日民主运动的新高潮,推动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一二-九”运动后,诗人光未然在报纸上发表了一首名为《五月的鲜花》的诗歌,揭露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行径和国民党当局妥协卖国的政策,唤醒民众,呼吁大家起来抗日救国。这首诗歌在当时感染了许多人,包括曲作者阎述诗。

    阎述诗曾经参加过学生运动。“一二-九”运动爆发时,他在北平宣外菜市口,亲眼目睹了这一爱国运动被残酷镇压的情景,作为一名爱国的热血青年,阎述诗当时义愤填膺。1936年夏,当一位东北大学学生拿着一首《五月的鲜花》歌词请他谱曲时,他便慨然接受。尽管不知道词作者是谁,但那悲壮昂奋的歌词和他当时的感情产生了共鸣,使他想起了自己参加学生运动时的情景:敌人用刺刀阻止同学们的脚步,许多人付出了鲜血的代价,但大家仍然情绪高涨,没有一点退缩……他激动地提笔为这首诗谱曲,当晚就完成了,并很快成为鼓舞情绪的“战地”歌曲。《五月的鲜花》就这样诞生了。

    ◎ 词曲作者简介

    词作者:光未然(1913~2002),原名张光年,湖北省光化县人(现老河口市),现代著名诗人,文学评论家。20世纪30年代开始从事进步戏剧活动和文学活动。解放后一直从事文艺活动,先后担任《文艺报》、《人民文学》主编,担任中国作协书记处书记、中国作协副主席等职。诗集《光未然诗存》、《五月花》,收录了作者解放前后的代表作,其中包括长诗《屈原》、歌词《五月的鲜花》、组诗歌词《黄河大合唱》、《三门峡大合唱》等名篇。

    曲作者:阎述诗(1905~1963),原名阎绍璩,字述诗,辽宁沈阳人,我国现代爱国音乐家,特级数学教师。学生时代经常参加宣传抗日思想的演出活动,也因此受到敌人迫害,后逃到关内,辗转来到北京,在北京二十六中学(北京汇文)担任数学老师。代表作有《五月的鲜花》、《落花》、《春水》、《泪》、《水仙》、《唐古歌》、《秋怨》、《感旧》、《桃花溪》、《苏武庙》、《风雨替花愁》等。

    (二)

    《五月的鲜花》曲子朴实、深情,全曲并没有华丽夸张的主题和乐句,旋律简洁得就像是自然音阶的简单排列,却如地下的火山,蕴藏着一股喷薄而出的巨大力量,呼唤着千千万万热血青年奋发起来,振作起来。“再也忍不住这满腔的愤怒,我们期待着这一声怒吼,吼声惊起这不幸的一群,被压迫者一齐挥动拳头!”革命需要人民的觉醒和行动,“一声怒吼”发出东方巨人的声音,“挥动拳头”展示中华民族的不屈血性。

    就是这看似平稳的歌词,饱含感情,意境深远,有一种哀婉悲壮的意境,激发起民众心灵中压抑的不屈精神。就是这看似朴素、轻缓的旋律,充满着对民族英烈的无比怀念和无限景仰,那比呐喊更有力量的深情怀念感动着为自由而战的中国人民。仿佛是污浊瘴气中的一缕娇艳阳光,《五月的鲜花》在沉重的年代激起阵阵波涛,鼓舞着千万志士战斗,战斗!

    《五月的鲜花》的歌词分为两段,第一段表达了对革命志士的哀念,更是对抗战豪情的颂扬,是民族自豪精神的表现;第二段是第一段感情的发展变化,只用一句“吼声惊起不幸的一群,被压迫者一起挥动拳头”,发出了那个时代坚定的、钢铁般的声音。

    《五月的鲜花》的整体音乐配合了歌词的情绪,是一种倒抛物线状的变化,首先是“五月的鲜花开遍了原野,鲜花掩盖着志士的鲜血”,有着怀念烈士的抒情;第二句写道东北沦陷,“我们天天在痛苦地煎熬,失去自由更失掉了饭碗,屈辱地忍受那无情的皮鞭 ”,曲调压抑低沉;第三句中“敌人的铁蹄已越过了长城,中原大地依旧歌舞升平”,带领演唱者酝酿悲愤的情绪;最后到“吼声惊起不幸的一群,被压迫者一起挥动拳头!”是整首歌曲的高潮,曲调也更加激昂有力,让音乐在情绪的最高点达到释放。

    (三)

    诞生于“一二-九”运动期间的《五月的鲜花》,充分而又生动地表现了对爱国青年的真切悼念,对敌人野蛮行为的控诉,同时表现了人民斗争意志的不可侵犯。《五月的鲜花》诞生后,先是学校里的学生中传唱,后来逐渐传到了一些抗日团体里,不久便传遍了全国,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的共鸣。

    1937年,冼星海在一次万人聚会上,一句一句地教大家唱《五月的鲜花》,在场的好多人都感动得热泪盈眶。这首歌颂抗日志士、反对卖国投降的歌,飞遍大江南北,飞到了千千万万的爱国青年男女的心头,被用来鼓舞士气,成了具有深远影响的抗日救亡“战歌”。 在爱国学生运动和各界救亡运动中产生了很大影响。

    1959年,作曲家瞿希贤把《五月的鲜花》选作电影《青春之歌》的插曲。随着《青春之歌》在全国的上映,《五月的鲜花》再次热唱于全国。

    《五月的鲜花》

    五月的鲜花开遍了原野,

    鲜花掩盖着志士的鲜血,

    为了挽救这垂危的民族,

    他们曾顽强的抗战不歇。

    如今的东北已沦亡了四年,

    我们天天在痛苦地熬煎,

    失掉自由更失掉了饭碗,

    屈辱地忍受那无情的皮鞭。

    敌人的铁蹄已越过了长城,

    中原大地依旧歌舞升平。

    亲善睦邻呵卑污的投降,

    忘掉了国家更忘掉了我们。

    再也忍不住这满腔的怒恨,

    我们期待着这一声怒吼,

    吼声惊起这不幸的一群,

    被压迫者一起挥动拳头。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唱出了人民的心声

    一首歌曲,唱出了亿万人民的心声,唱出了一个颠扑不破的真理,这就是《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饱满的热情,滚烫的旋律,使这首歌广为流传,久唱不衰。这首代表亿万中国人民心声的歌点燃了激情,响遍了大江南北,成为了记录红色历史,留存红色记忆的不朽之作,也是影响力最大的红色经典歌曲之一。

    (一)

    1943年,正值中国抗战相持阶段的艰苦岁月,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顽固派消极抗日,积极反共,发动了第三次反共高潮。这年3月,蒋介石公开抛出《中国之命运》一书,大肆鼓吹“一个主义、一个政党、一个领袖”的理论,疯狂攻击共产主义和中国共产党,诬蔑八路军、新四军为“新式军阀”、“变相割据”,扬言要在两年内解决中国内政问题,消灭中国共产党和一切抗日民主力量。6月,共产国际解散,国民党顽固派更企图趁机解散共产党,消灭抗日民主根据地。

    面对国民党顽固派的疯狂进攻,中国共产党领导抗日根据地军民奋起反击。1943年7月9日,延安举行3万人大会,呼吁紧急动员起来,反对内战,保卫边区。同时,在舆论上采取进攻态势,对种种反共行径进行揭露,对种种反共谬论予以驳斥,1943年7月12日,毛泽东为中共机关报《解放日报》撰写了题为《质问国民党》的社论,揭露国民党顽固派破坏团结抗战,号召全国人民起来制止内战危机。针对国民党顽固派对八路军、新四军的诬陷,中国共产党陆续发表了《国共两党抗战成绩的比较》、《八路军、新四军抗战六年战果》、《两年来国民党五十八个叛国将领概况》等文件,用铁的事实说明我党我军在抗日战争中建立的丰功伟绩。1943年8月25日,《解放日报》发表社论——《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中国》,针对蒋介石在《中国之命运》中的狂言“没有国民党就没有中国”进行了驳斥。

    经过激烈斗争,共产党领导的根据地军民终于粉碎了国民党顽固派发动的第三次反共高潮。

    为了从舆论宣传上反击国民党顽固派,我抗日根据地的文艺工作者,先后创作了一批歌曲,来揭露国民党顽固派倒行逆施的反动本质,呼吁反对内战、呼吁枪口一致对外。歌曲《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是其中的代表性作品。

    1943年10月,正在晋察冀边区平西抗日根据地宣传抗日的艺术家曹火星,看到了《解放日报》的社论《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中国》,十分激动。长期的革命斗争实践使曹火星认识到,只有共产党才能引导灾难深重的中华民族走向光明。这年9月,曹火星的父亲和堂弟被日本鬼子杀害,但这一切动摇不了曹火星对共产党的忠诚和热爱,他怀着对共产党的无比热爱之情和国恨家仇,在河北涿莱县(现划归北京房山县)上常山小学的油灯下,创作了这首脍炙人口的歌曲《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1943年12月,曹火星在晋察冀干部冬训学习班教唱了这首歌,并将其发表在“群众剧社”主办的《群众歌声》上,1945年9月12日,这首歌曲正式发表于《晋察冀日报》。

    在传唱过程中,作者曾不断地根据群众的意见进行修改。如“他坚持抗战六年多”改成了“他坚持抗战八年多”。当然,最大的改动还在于将标题从“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中国”改成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1948年,民主人士章乃器在东北各地参观时听到了这首歌,激动不已,但想到中国共产党在历史上的地位和作用,如果改为《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会更好,更准确,更科学。于是,在毛泽东接见时,他当面说了对歌曲的意见。不久,毛泽东就对他说:“你的意见很好,我们已经让作者把歌词改了。”从此,这首歌就以《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名字,在祖国各地传唱了。这个“新”字一加,大有画龙点睛之效,赋予这首歌曲以长久的艺术生命力。

    ◎ 词曲作者简介

    曹火星(1924~1999),作曲家。河北平山人。1938年参加八路军,从事部队文艺工作,1948年在华北联合大学文艺学院学习作曲和指挥。新中国成立后曾任天津人民艺术剧院歌舞团团长,天津歌剧院院长、天津市文化局局长等职。作品有歌剧《南海长城》、舞剧《石义砍柴》,其中歌曲作品以《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影响最大。

    (二)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吸取了民间流行的歌舞“霸王鞭”音乐的音调,体现出板腔体音乐的情绪发展,最终成为一种由主题材料不断发展和变化再现而构成的多段并列结构。

    全曲共分3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歌曲的前两句,即歌曲核心主题。这里,作曲家旗帜鲜明、先声夺人地表达出歌曲的思想主题——“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第二部分结构相对较大,前半部分3句,落音都在“la”上;后半部分从“他领导中国走向光明”开始,节奏逐渐密集,一字一音,类似戏曲音乐中的垛板,将音乐的情绪逐渐高涨。第三部分变化再现第一部分的核心主题,但节奏拉开,音区提高,将全曲推向高潮。

    (三)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唱出了根据地广大军民对中国共产党的拥护和跟着共产党走的坚定信念,歌词真挚朴实,通俗精练,曲调亲切明快、易唱易记,深受人民群众喜欢,故而得到广泛传唱。

    1944年,这首歌在晋察冀的刊物上首次刊登,全边区很快就传唱开了。后来又流传到全国许多地区,不仅解放区的人民唱,国统区的人民也唱。1948年定县还没解放,老百姓都在暗地里唱这首歌。敌人很害怕,就将歌词篡改为“没有国民党就没有中国”,让老百姓唱,但根本没人理睬。后来又让国民党军队的士兵唱,结果也唱不起来。可见,只有代表人民心声的歌曲才具有旺盛的生命力。

    在现代音乐艺术瑰宝中,《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是一首影响力极大的红色经典歌曲之一。《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生动地反映了人民群众热爱共产党、拥护共产党的那种炽热感情。60多年过去了,这首歌仍然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热爱。它之所以能流传至今久唱不衰,在于这首歌唱出了亿万人民的心声,唱出了一个颠扑不破的真理。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共产党辛劳为民族,

    共产党他一心救中国,

    他指给了人民解放的道路,

    他领导中国走向光明。

    他坚持抗战八年多,

    他改善了人民生活,

    他建设了敌后根据地,

    他实行了民主好处多。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黄河大合唱》

    ——为抗战发出的怒吼之声

    黄河,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大合唱》,展示了中华民族抗击外辱的伟大力量。这首大合唱,以黄河为背景,热情歌颂了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光荣历史,生动反映了中国人民艰苦卓绝而又英勇无畏的抗战生活,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和不可战胜的力量,深刻地痛诉了侵略者的残暴罪行和人民遭受的深重灾难,广阔地展现了抗日战争的壮丽图景,并向全中国全世界发出了民族解放的战斗号召,从而塑造起中华民族巨人般的英雄形象。

    (一)

    黄河,中国的“母亲河”,她见证了中华民族伟大的发展历史,孕育了一代又一代优秀中华儿女,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在众多歌颂黄河的音乐作品中,最成功的当首推《黄河大合唱》。

    《黄河大合唱》创作于1939年,由著名诗人光未然作词,著名作曲家冼星海作曲。

    1938年11月,光未然率领抗敌演剧第三队,从陕西宜川县的壶口附近东渡黄河,转入吕梁山抗日根据地。途中,光未然亲临险峡急流、怒涛旋涡、礁石瀑布的境地,目睹了黄河船夫们与狂风恶浪搏斗的情景,聆听了悠长高亢、深沉有力的船夫号子,使他受到极大的震撼,激起了他强烈的创作欲望。经过反复酝酿、构思,终于写成了长诗《黄河吟》。

    1939年1月,光未然返回延安,在除夕联欢晚会上朗诵了这首《黄河吟》,获得了很高的评价。时任鲁艺音乐系系主任的冼星海听后非常兴奋,表示要将诗歌创作成一首歌。在延安一座简陋的土窑里,冼星海抱病连续写作六天,完成了这部具有历史意义的大型声乐作品《黄河大合唱》。

    不久,《黄河大合唱》在延安陕北公学礼堂首演,引起了巨大的反响,并迅速传遍全国,成为抗战救亡的精神号角,有力地推动了团结抗日的形势发展。

    (二)

    《黄河大合唱》由八个乐章组成:第一乐章《黄河船夫曲》、第二乐章《黄河颂》、第三乐章《黄河之水天上来》、第四乐章《黄水谣》、第五乐章《河边对口曲》、第六乐章《黄河怨》、第七乐章《保卫黄河》、第八乐章《怒吼吧,黄河》。每个乐章的开始均有配乐朗诵。

    《黄河大合唱》的每个乐章在表现形式、艺术形象、思想内容上都各有侧重,但是整个作品贯穿着一个主题思想,这就是“抗日救亡”,同时也歌颂了伟大的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

    其中的第七乐章《保卫黄河》,是人们最熟悉的一首。这里采用了“卡农”的复调手法,给人一种此起彼伏、群情激奋、万马奔腾的艺术效果。首先是二部轮唱、然后是三部轮唱,并穿插了“龙格龙”的衬词,增强了音乐的气氛,使人感觉到抗日的力量不断发展壮大和势不可挡。

    《黄河大合唱》整个作品音乐语言明快简练、通俗易解和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合唱手法丰富多彩和乐队的交响性发挥。全曲的宏伟规模和所表现出的英雄气概,构成了这部作品具有独创性的艺术特色,被认为是一部反映中华民族解放运动的音乐史诗。

    ◎ 词曲作者简介

    词作者:光未然(1913~2002),现代著名诗人,文学评论家(前文已介绍)。

    曲作者:冼星海(1905~1945),曾用名黄训、孔宇,祖籍广东番禺,出生于澳门,中国近代作曲家、钢琴家,于1939年所作的《黄河大合唱》是最广为人知的作品。留法期间,创作了《风》、《游子吟》、《d小调小提琴奏鸣曲》等十余首作品,1935年回国后,积极参加抗日救亡运动,创作了大量战斗性的群众歌曲,并为进步影片《壮志凌云》、《青年进行曲》,话剧《复活》、《大雷雨》等谱写音乐。抗战开始后参加上海救亡演剧二队,后去武汉与张曙一起负责开展救亡歌咏运动。1935年至1938年间,创作了《救国军歌》、《只怕不抵抗》、《游击军歌》、《路是我们开》、《茫茫的西伯利亚》、《祖国的孩子们》、《到敌人后方去》、《在太行山上》等各种类型的声乐作品。

    (三)

    1938年4月30日,《黄河大合唱》在延安陕北公学礼堂首演。当时,乐队只有两三把小提琴,二十来件民族乐器,低音弦乐器是用煤油桶制成,打击乐器有脸盆、大把的勺子放在搪瓷缸子里摇晃选成效果……这支原始的乐队烘托着40多位热血青年放声高唱。

    毛泽东看了演出后,特别高兴,站起来使劲鼓掌,连声说:“好!好!好!”周恩来也为冼星海题词:“为抗战发出怒吼,为大众谱出心声!”

    《黄河大合唱》从此传遍了延安,传遍了中国,迅速在中国大地上传唱,成为抗战救亡的精神号角,并推动了团结抗日的形势发展。同时,《黄河大合唱》以其所负载的精神力量和民族个性,在海外华人及世界反法西斯战线中得到了广泛的认同。

    《黄河大合唱》飞向了世界,并此起彼伏,回响不绝,震撼人心,经久不衰。此后的数十年来,《黄河大合唱》一直作为正义力量的象征,在多个国家和地区演出,以其穿越时空的巨大魅力,在炎黄子孙中永远传唱!

    在和平年代,《黄河大合唱》犹如一位战功累累的元勋,继续驰骋在国内外乐坛,成为中华民族傲人的艺术财富。

    《保卫黄河》

    ——《黄河大合唱》第七乐章

    风在吼,马在叫,

    黄河在咆哮,

    黄河在咆哮。

    河西山冈万丈高,

    河东河北高粱熟了。

    万山丛中,

    抗日英雄真不少。

    青纱帐里,

    游击健儿逞英豪。

    端起了土枪洋枪,

    挥动着大刀长矛。

    保卫家乡!保卫黄河!

    保卫华北!保卫全中国!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