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歌的力量-战歌:军歌嘹亮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在太行山上》

    八一军旗迎风扬,革命战歌多嘹亮。前仆后继为人民,人民军队忠于党。在阵阵战歌中,中华民族同仇敌忾,保家卫国;在阵阵战歌中,人民军队从无到有,百炼成钢;在阵阵战歌中,中国革命节节胜利,迎来解放;在阵阵战歌中,亿万人民齐心跟党走,打击侵略者,让社会主义新中国屹立在世界的东方。革命战歌,句句都充满着前进的力量,曲曲都是红歌中的经典。

    《在太行山上》

    ——献给敌后抗日军民的歌

    八年抗战中,我党领导的抗日军民,在最艰苦的环境中,坚持在敌后打击日本侵略者。歌曲《在太行山上》产生于抗战初期,描绘了太行山里的游击健儿的战斗生活和勇敢顽强、乐观开朗的性格,歌曲既充满战斗性、现实性,又具有革命浪漫主义的瑰丽色彩,使每一个中国人都肃然产生爱国主义的豪情壮志。

    (一)

    太行山,位于晋冀豫三省边界,重峦叠嶂,地势险要,西有吕梁山,北有五台山,南临黄河,东接冀鲁平原,具有重要的军事战略意义。

    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后,毛泽东估计到华北抗战形势必将日趋恶化,他指出:“整个华北战争应以游击战争为唯一方向……”并指示在日寇深入山西时,以八路军的三个师,分别深入太行、吕梁、五台诸山脉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作为开展华北游击战争,坚持长期抗战的战略基地。

    1938年4月初,日军以3万余兵力分9路向晋东南地区进攻,企图消灭八路军主力,吃掉八路军总部,摧毁太行山抗日根据地。在游击战思想的指导下,八路军129师避其锋芒,于1938年4月16日,在武乡县长乐村将钻进口袋阵的3千日军截为数段围而歼之,然后又乘胜追击,在高平县附近歼敌千余。此战役歼敌4千余人,收复十八座县城,粉碎了敌人9路围攻,巩固了以太行山为依托的抗日根据地。

    《在太行山上》是一首特为在山西境内浴血奋战、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抗日军民而创作的一首合唱曲。1938年7月,由人民音乐家冼星海谱曲、桂涛声作词。

    当时,冼星海随上海救亡演剧第二队到达武汉,这里被人们称之为“抗战中心”,应邀在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第三厅主持音乐工作。一次偶然的机会,冼星海听桂涛声介绍了山西方面游击队的活动情况,他的心情十分激动,决心为在敌后坚持游击战的抗日军民写一首歌曲。冼星海在听述了战士讲述前线的战斗生活后,心驰神往,仿佛真的置身于抗日勇士之中,置身于游击战场,仿佛看到了“母亲叫儿打东洋,妻子送郎上战场”的感人场面。很快,冼星海就完成了这首《在太行山上》,发表时注明这是一首“献给太行山游击队的歌”。

    ◎ 词曲作者简介

    词作者:桂涛声(1906~1982),原名桂独生,笔名涛声,云南沾益县人,回族,词作家。他一生追求光明和进步,追求中华民族振兴和解放,是战斗在敌人心脏的早期中共地下党员,闻名的爱国文艺战士。一生创作了许多富有鼓动性、战斗性的抗日战歌,如《送棉衣》、《歌八百壮士》、《点后曲》、《在太行山上》等,其中尤以《在太行山上》最受欢迎,被广泛传唱,影响最大。

    曲作者:冼星海,略(前文已介绍)。

    《在太行山上》

    红日照遍了东方,

    自由之神在纵情歌唱!

    看吧!

    千山万壑,铜壁铁墙,

    抗日的烽火燃烧在太行山上,

    气焰千万丈,

    听吧!

    母亲叫儿打东洋!

    妻子送郎上战场,

    我们在太行山上,

    我们在太行山上,

    山高林又密, 兵强马又壮,

    敌人从哪里进攻,

    我们就要他在哪里灭亡,

    敌人从哪里进攻,

    我们就要他在哪里灭亡。

    (二)

    《在太行山上》是中国抗日歌曲的代表作之一。这首歌曲,为复二部曲式,由两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歌颂太行山人民奋起抗战的伟大精神,气势宏大,虽然悲壮但是充满希望和自信。由两个乐段构成,前段抒情宽广,属小调色彩。乐曲开头部分“红日照遍了东方”是一个强有力的旋律上行,恰似红日东升,配以回响式的二声部,仿佛歌声在山谷中回荡,营造出此起彼伏、一呼百应的气氛。后段转入平行大调,豪迈的气势中又融入深情温柔的诉说,表现了军民鱼水之情。

    第二部分描写活跃在太行山的子弟兵对敌斗争,乐观开朗,对战胜敌人充满自信。此部分为进行曲风格,节奏铿锵有力且具有弹性,生动地刻画了出没在高山密林、机智勇敢的游击队员形象。此部分的第二乐段高音区的切分节奏果敢有力,“敌人从哪里进攻,我们就要它在哪里灭亡”的歌声随着音调逐步向上推进,形成高潮,最后结束在小调上,前后呼应、完整统一。

    和当时单声部的抗战歌曲相比,歌曲《在太行山上》所采用的二声部合唱形式,增加了艺术魅力,更准确、更形象地表现了太行山上的抗日斗争。

    (三)

    《在太行山上》写成后,在汉口抗战纪念宣传周歌咏大会上,由张曙、林路、赵启海等唱出,听众大声喝彩,要求再唱,此后《在太行山上》传遍了全国,太行山上的游击队以它为队歌,敌后根据地的老百姓、小孩子都会唱,到处都能听到“敌人从哪里进攻,我们就要他在哪里灭亡”的歌声。1938年拍摄的电影《太行风云》也选用这首歌作为插曲。

    《在太行山上》以悠扬舒展而富有朝气的旋律,扎根在群众心里。作者把充满豪情的抒情旋律,同坚定有力的进行曲风格结合起来,使歌曲兼具战争时期的现实性和浪漫主义色彩,使每一个中国人都肃然产生爱国主义的豪情壮志,荡漾着庄严肃穆和博大浪漫主义的民族之魂。

    如今,近70多年过去了,这首歌还在全国各地各阶层中广泛传唱着。

    《游击队歌》

    ——游击战争的浪漫之曲

    《游击队歌》是抗日战争时期广为流传的一首革命歌曲,表现了游击战士们巧妙、灵活地与敌人周旋,伺机消灭敌人的典型形象。歌曲曲调轻快、流畅、生动、活泼,易于传唱,为我军在敌后广泛开展的游击战争作出了生动形象的注脚,直到今天仍保持着强大的魅力。

    (一)

    抗日战争初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挺进华北、华中,深入敌后,独立自主地开展游击战争。游击战争,即“分散以发动群众,集中以消灭敌人,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走”。我军首次把游击战争提高到战略层次,在广大的敌后地区广泛游击,给日本侵略者以沉痛打击,建立了巩固的敌后抗日根据地。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音乐家贺绿汀于1937年创作了歌曲《游击队歌》,它为我军在敌后广泛开展的游击战争作出了形象的注脚。

    1937年,“八-一三”淞沪抗战爆发后,上海文化界成立演剧队,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到全国各地宣传抗日救亡。音乐家贺绿汀怀着对侵略者的强烈仇恨,参加了上海救亡演剧一队。1937年冬,上海救亡演剧一队辗转来到山西抗日前线,为抗日部队演出,受到热烈欢迎,引起强烈反响。年底,他们到达山西重镇临汾。在城郊的一个八路军办事处,他们与指战员有了更直接的接触,并对游击战法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尤其在听取了朱德、任弼时、贺龙等首长的报告,从而,对抗日战争的形势和策略有了进一步的了解,认识到,要彻底打败日本侵略者,不仅要靠正规战,也要靠运动战、游击战。

    在敌后战场的所见所闻,让贺绿汀对游击战争有了比较深刻的认识。他想起了自己的采访经历:在新成立的炮兵团,一位战士告诉他,这些大炮都是从鬼子那里缴获的。还有一次在离前线不远的地方,他亲耳听到了“砰砰砰!哒哒哒”的枪声。这一切都激发着贺绿汀要为游击战和游击队员创作一首歌曲。经过多日的采访和构思,他终于在一个老乡家的土炕上完成了创作。那是一个月黑风高的晚上,贺绿汀对着小小的油灯,将那些零碎、片断的音乐形象一下子缀成一个整体,连词带曲,一气呵成创作出了歌曲《游击队歌》。

    ◎ 词曲作者简介

    贺绿汀(1903~1999),原名贺楷,湖南邵阳人。早年参加湖南农民运动和广州起义。1943年赴延安,任陕甘宁晋绥联防军政治部宣传队音乐教员,延安中央管弦乐团团长。1945年后在华北大学任教。解放战争时期,任华北文工团团长。建国后,历任上海音乐学院院长,中国文联第四届副主席,中国音乐家协会第二、三届副主席,第五、第六届全国政协常委。

    贺绿汀为中国音乐事业的建设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主要音乐作品有《天涯歌女》、《四季歌》、《游击队之歌》、《嘉陵江上》、《牧童短笛》等,管弦乐《森吉德玛》、《晚会》等。著有《贺绿汀音乐论文选集》。

    (二)

    《游击队歌》是一首具有进行曲风格的群众歌曲。它曲调轻快、流畅、生动、活泼,以富于弹性的小军鼓般的节奏贯穿全曲,既给曲调以进行感,又表达了游击战士们巧妙、灵活地与敌人周旋,伺机消灭敌人的典型形象。全曲音域集中,形象鲜明,语言通俗,这也是这首歌能在群众中久唱不衰的原因。

    《游击队歌》以ABA再现二部曲式为结构。前八小节为一个乐段,后八小节为一个乐段。

    第一乐段在节奏上模仿小军鼓的鼓点,给人以行进的感觉;弱拍后半拍起为特点的节奏型贯穿全乐段,唱起来统一和谐;以四度大跳后上下级进为主的旋律线给人以紧张、活泼的感觉,这些因素的巧妙组合,使游击队员乐观、机智、顽强的性格特征,形象地表现了出来。

    第二段前四小节在节奏上有所变化,曲调也安排了两小节的同音反复。以近似数板的音调刻画了游击队战士风趣、乐观的性格和对强大敌人的蔑视。这段音乐从节奏变化、旋律进行、调式色彩都与前段形成了对比。给人以新鲜的感觉。紧接着再现了第一乐段的前两乐句,使歌曲既有变化又很统一,完满地结束在主音上。

    (三)

    1938年1月6日,《游击队歌》由上海救亡演剧一队排练后,在山西洪洞县高庄的一个旧戏台上举行了首演。当时,中共中央北方局和八路军总部正在那里召开高级干部会议,讨论坚持华北抗战的方针。观看演出的不仅有朱德等八路军的高级将领,还有国民党的高级将领卫立煌。一曲唱罢,全场沸腾,称赞声不绝于耳。

    由于这首歌曲准确地刻画出了我游击健儿机智、灵活的英雄形象,其歌词更接近我军游击战法,尤其是“没有吃,没有穿,自有那敌人送上前,没有枪,没有炮,敌人给我们造”两句与会议的主题还十分贴近,所以受到与会的朱德、刘伯承、贺龙、任弼时等高级将领的一致好评,认为当时部队正需要这样的歌曲。于是,遵照八路军总部的指示,演出队又深入到各部队教唱《游击队歌》,使之在敌后根据地很快流行开来。

    《游击队歌》的作词作曲者,以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鲜明的音乐形象,反映了活跃在敌后的游击战士的战斗生活和精神风貌。这首歌曲,让人们深刻地感觉到在极其艰苦的抗日战争的环境中,在敌强我弱的形势下,我游击健儿高昂的斗志、必胜的信念和乐观主义的精神,并使人们从这首歌曲中获得力量,感受到极大的鼓舞。因此,歌曲保持了恒久的魅力。

    新中国成立后,《游击队歌》一直在我军中广泛传唱,并多次列入总政治部向全军推荐的歌曲,成为我军歌咏活动的必唱曲目。《游击队歌》也曾有其各种改编曲,其中作为军乐曲的《游击队歌》更为动人。在1964年首演的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中,根据《游击队歌》编排的《游击队舞》无疑是这首军旅歌曲最形象的阐释。

    1973年,周恩来总理在延安参观革命烈士纪念馆时,郑重地提出:“在这里应该挂上一幅《游击队歌》曲谱照片。”由此可见《游击队歌》的重要意义。

    20世纪90年代初,这首《游击队歌》毫无争议地入选“20世纪华人音乐经典”。

    《游击队歌》

    我们都是神枪手,

    每一颗子弹消灭一个敌人,

    我们都是飞行军,

    哪怕那山高水又深。

    在密密的树林里,

    到处都安排同志们的宿营地,

    在高高的山冈上,

    有我们无数的好兄弟。

    没有吃,没有穿,

    自有那敌人送上前,

    没有枪,没有炮

    敌人给我们造。

    我们生长在这里,

    每一寸土地都是我们自己的,

    无论谁要强占去,

    我们就和他拼到底!

    《团结就是力量》

    ——凝聚力量鼓舞人心的号角

    人心齐,泰山移。军民团结如一人,试看天下谁能敌。有了团结的力量,中华民族才能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众志成城,同心同德,向着太阳,向着自由,向着新中国发出万丈光芒!《团结就是力量》这首诞生于抗战时期的歌曲,反映了中华民族团结一心、众志成城的坚强意志。它还阐明了力量与团结的内在关系,鼓舞着全国人民众志成城,同心同德,为建设繁荣、富强的社会主义新中国努力奋斗。

    (一)

    1937年,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七七”事变,开始了一场全面侵华战争,将中华民族推到了亡国灭种的边缘。中国共产党首先举起了团结的旗帜,国共两党实行第二次合作,并以此为基础结成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铸成了侵略者不可逾越的长城。

    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光辉旗帜下,中华儿女,炎黄子孙,地无分南北,人无分老幼,有钱出钱,有力出力,举国上下,万众一心,共同投入了抗战的洪流。尽管当时不同的党派、阶层、团体、民族都有自己的利益,相互之间不可避免地存在着这样那样的矛盾,但在一致抗日的目标下,大家团结在一起,形成伟大的合作。在日本侵略中国与中华民族觉醒的双重背景下,中国人民实现了空前的团结。

    歌曲《团结就是力量》就诞生于这个时期。

    1943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日根据地处于战斗最紧张、最残酷,生活最艰苦的“黎明前的黑暗”的最困难时期。日寇进入根据地,到处抢粮,实行“烧光、杀光、抢光”的疯狂政策,而国民党反动派,却明里暗里破坏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制造分裂和摩擦。为了宣传抗日,呼吁团结,词作者牧虹和曲作者卢肃随八路军西北战地服务团,深入到河北平山和山西繁峙的广大农村参加斗争。他们白天工作,晚上参加当地的减租减息斗争。为了配合团结抗日的大局,牧虹和卢肃一起在三四天左右时间里,突击创作了小型歌剧《团结就是力量》。在这个剧的排练过程中,大家觉得剧情还可以,就是感到结束得有些突然,缺乏终止感。大家建议为该剧增加一个幕终曲,于是由牧虹写词、卢肃谱曲,《团结就是力量》这首经典名曲,就这样诞生了。

    小歌剧《团结就是力量》演出后,它的主题歌很快就传开了。歌曲的内容很有现实意义,用音乐强化了“团结就是力量”的主题。歌曲昂扬激越的旋律,铿锵有力的节奏,充分反映广大人民对团结的渴望,对胜利的坚信,具有强烈的鼓动性和感染力,对团结抗日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二)

    抗日战争胜利后,《团结就是力量》又成了反对国民党挑起内战的锐利武器。

    1946年6月,国民党反动派悍然撕毁停战协定,向解放区发动了全面进攻,新的全国内战爆发。解放区军民从《团结就是力量》这首歌曲中汲取了无穷的力量,实现了紧密的团结。在三年时间里,中国共产党领导解放区军民,用小米加步枪战胜了国民党的飞机大炮,推翻了其反动统治,建立了新中国。解放战争中,《团结就是力量》在国统区流传也极为广泛。每次进步学生和革命群众上街游行示威,都会挽着手臂高唱《团结就是力量》,使穷途末路的国民党反动派闻歌丧胆。

    1949年,曲作者卢肃随解放军开进北平时,出现了一幕动人场景:清华大学许多学生挥舞红旗、标语,齐声高唱:“……向着太阳,向着自由,向着新中国发出万丈光芒!”卢肃激动地走上前去问一个学生:“你们怎么学会这首歌的?”那个学生回答说:“歌片是几个同学从张家口带回来的。你教我,我教你,很快大家都会唱了。”那位学生万万没有想到,站在身边的这个人,就是《团结就是力量》的曲作者。

    新中国成立以来,《团结就是力量》仍然受到广大群众的喜爱。在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电影《人民胜利万岁》等文艺作品中,都选用了这首歌。中国革命博物馆收藏的3首最有代表性的革命历史歌曲曲谱,其中就有《团结就是力量》。另外两首是《义勇军进行曲》和《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团结就是力量》能够影响不衰,魅力未减,在于它阐明了力量与团结的内在关系,在不同时代赋予不同内涵。今天,它依然鼓舞全国人民众志成城,同心同德,为建设繁荣、富强的社会主义新中国努力奋斗。

    ◎ 词曲作者简介

    词作者:牧虹(生平资料不详)。

    曲作者:卢肃,原名方平,江苏徐州人,作曲家。1938年来到延安,入鲁艺音乐系学作曲,并留校任教。1939年赴晋察冀边区,任华北联合大学文艺学院音乐系主任。建国后,历任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歌剧团团长、中央实验歌剧院院长、沈阳音乐学院代理院长等职。主要作品有歌曲《平原大合唱》、《枪口对外》、《子弟兵之歌》;小歌剧《除夕》,《我爱八路军》;独幕歌剧《团结就是力量》等,其中歌剧幕终曲《团结就是力量》受到热烈欢迎并传遍全国。

    《团结就是力量》

    团结就是力量,

    团结就是力量。

    这力量似铁,

    这力量似钢,

    比铁还硬,

    比钢还强,

    向着法西斯蒂开火,

    让一切不民主的制度死亡!

    向着太阳,

    向着自由,

    向着新中国

    发出万丈光芒!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

    ——人民军队的嘹亮标识

    中国人民解放军,是中国共产党缔造和领导的人民军队。《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是这支人民军队的重要标识。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反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性质、任务、革命精神和战斗作风。曲调气势磅礴,坚毅豪迈,热情奔放。词曲浑然一体,表现了人民军队一往无前、无坚不摧的革命精神,塑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肩负历史重托,为中华民族的解放英勇奋战的英雄形象,是人民军队的标识。

    ◎ 词曲作者简介

    词作者:公木(1910~1998),原名张永年、张松甫。1938年进入延安抗大学习,后留校工作并从事诗歌创作。1941年主编《部队文艺》杂志。1942年冬调鲁艺文学系任教。1945年秋,参加延安文艺工作团赴东北,历任东北大学教育长、教育学院院长。新中国成立后,历任任鞍钢教育处处长,中国作协文学讲习所副所长,吉林大学教授、系主任、副校长,吉林社科院副院长及中国作协吉林分会主席。著有《公木诗选》、《诗论》、《诗要用形象思维》、《中国文化与诗学》等,创作了歌曲《炮兵歌》、《骑兵歌》、《军民一家》、《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等。

    曲作者:郑律成,略(前文已介绍)。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

    向前,向前,向前!

    我们的队伍向太阳,

    脚踏着祖国的大地,

    背负着民族的希望,

    我们是一支不可战胜的力量。

    我们是工农的子弟,

    我们是人民的武装,

    从无畏惧,绝不屈服,英勇战斗,

    直到把反动派消灭干净,

    毛泽东的旗帜高高飘扬。

    听!风在呼啸军号响!

    听!革命歌声多嘹亮!

    同志们整齐步伐奔向解放的战场,

    同志们整齐步伐奔赴祖国的边疆。

    向前!向前!

    我们的队伍向太阳,

    向最后的胜利!向全国的解放!

    (一)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创作于1939年,由公木作词,郑律成作曲,原名《八路军进行曲》,是组歌《八路军大合唱》中的一首。

    1938年8月,抗日战士公木从抗战前线来到延安,在延安抗大学习。学习期间,他利用业余时间写歌词、诗歌。学习结束后,组织上留他在抗大政治部宣传科当时事政策教育干事。此时,郑律成在抗大政治部宣传科任音乐指导,给抗大学员教唱歌曲。在一起工作中,公木和郑律成结成了很好的友谊。

    一次偶然的机会,郑律成给公木写的诗歌《子夜岗兵颂》谱了曲,从而开始了两人在音乐上的合作。到了1939年四五月间,郑律成提出搞个“八路军大合唱”,约他写词。郑律成说,什么叫大合唱,就是要多搞几首歌。虽然公木住在山洞里,但心胸和视野很开阔。他首先写了《八路军军歌》和《八路军进行曲》,接着还写了《骑兵歌》《炮兵歌》。8月份,“八路军大合唱”的歌词全部写完。

    生活是创作的源泉。公木后来在谈创作体会时说,如果不亲身参加抗战,不亲自作抗战时事研究,那是绝对写不了那样的歌词的。在《八路军大合唱》中,抗战的三个阶段都写上了,写成大兵团音乐形象,不是个游击队的形象。当时写歌的时候,就想到中国通过持久战,形势会这么发展的,中国会解放的。其实,1939年还没有形成大兵团,但要站在抗战形势发展的高度去写。这是当时的一种真感情,很自然很自觉地写的。

    延安的条件是很艰苦的。当时抗大连风琴也没有,郑律成就哼着作曲,他唱,公木听。9月份,曲还没作完,郑律成就调到鲁艺音乐系去了。鲁艺音乐系的条件好一点,有乐器。10月份,郑律成作曲完毕,“八路军大合唱”的全部歌曲印成油印小册子,传遍全延安,传遍全军,掀起了唱歌高潮,前方后方都唱。1940年5月,《八路军军歌》和《八路军进行曲》两支歌刊登在总政主编的报刊上。

    (二)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这首歌曲,节奏感强,雄壮有力,气势磅礴,坚毅豪迈,热情奔放,词曲浑然一体,表现了人民军队一往无前、无坚不摧的革命精神,塑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肩负历史重托,为中华民族的解放英勇奋战的英雄形象。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在旋律上运用了同音重复、旋律的重复与变化重复的创作手法的运用,使歌曲便于传唱,朗朗上口,便于记忆。

    开头的旋律,同音重复,具有号召性,节奏铿锵,振奋人心。全曲大量运用了附点和切分节奏,使音乐更加丰富,表现力更强。

    最为精彩的地方是在“听”的后面,用休止符和用拖拍,在音乐效果上,让听众能有更好的空间去想象各种场面,把时间和空间留给听众,屏住呼吸,此时无声胜有声!

    (三)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的最终确立,经历了整整半个世纪。

    1939年,《八路军进行曲》诞生后,成了八路军的“标识性”歌曲。

    1947年,《八路军进行曲》重新填词《人民解放军进行曲》,作为人民解放军的“标识性”意义初显。

    1951年2月1日,总参谋部颁发试行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内务条令(草案)》,将《人民解放军进行曲》改名为《人民解放军军歌》。

    1953年5月1日,重新颁布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内务条令(草案)》,又将其改为《人民解放军进行曲》。

    1965年,更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

    1988年7月25日,中央军委主席邓小平签署命令:经中共中央批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决定,将《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定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

    当日,总参谋部、总政治部发出《关于颁布(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的通知》和《关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奏唱的暂行规定》。《通知》指出,颁布军歌是全军指战员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体现了我军性质、任务、革命精神和战斗作风,反映了我军光辉战斗历程。《规定》对军歌奏唱的场合作了明确的规定。《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的确立,和同时期我军换装(由“85式”换成“87式”)、军衔制的重新实施一样,标志着我军现代化、正规化建设迈出了新的步伐,军歌与我军军旗、军徽、军服、军衔一起,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重要标识。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的确立,是新时期我军现代化、正规化建设中的一件大事,也是我军军歌乃至我军音乐历史发展中的一个里程碑。

    《三大纪律八项注意》

    ——革命纪律的宣传之歌

    “军队向前进,生产长一寸。加强纪律性,革命无不胜。”人民军队自创建以来就在党的绝对领导下,以钢铁纪律、顽强的作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而闻名于世。《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是我军建军初期就明确的革命纪律。这首歌曲,借用旧军歌的曲调,赋予全新的内容,好像宣传队,将我军的革命纪律,宣传得深入人心,对于加强人民军队的建设,团结广大人民群众,完成我军肩负的重要历史使命,起了极大的作用。

    ◎ 词曲作者简介

    程坦(1907~1980),湖北黄安(今红安)人,1927年参加黄麻起义,次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在党和红军中担任领导职务。新中国成立后,历任中共湖北省委常委兼宣传部部长、省委副书记,湖北省人民政府副主席,国家监察部、内务部副部长,中共中央交通工作部副部长,民政部顾问。是第三届全国政协委员,第四、五届全国政协常委。

    《三大纪律八项注意》

    革命军人个个要牢记,三大纪律八项注意:

    第一一切行动听指挥,步调一致才能得胜利;

    第二不拿群众一针线,群众对我拥护又喜欢;

    第三一切缴获要归公,努力减轻人民的负担;

    三大纪律我们要做到,八项注意切莫忘记了。

    第一说话态度要和好,尊重群众不要耍骄傲;

    第二买卖价钱要公平,公买公卖不许逞霸道;

    第三借人东西用过了,当面归还切莫遗失掉;

    第四若把东西损坏了,照价赔偿不差半分毫;

    第五不许打人和骂人,军阀作风坚决克服掉;

    第六爱护群众的庄稼,行军作战处处注意到。

    第七不许调戏妇女们,流氓习气坚决要除掉;

    第八不许虐待俘虏兵,不许打骂不许搜腰包;

    遵守纪律人人要自觉,互相监督切莫违反了;

    革命纪律条条要记清,人民战士处处爱人民;

    保卫祖国永远向前进,全国人民拥护又欢迎。

    《娘子军连歌》

    ——英雄女兵的激昂战歌

    从中国共产党成立到新中国成立的28年浴血奋战中,无数革命英雄不怕牺牲,英勇杀敌,无数革命先烈舍生就义,献身革命。红色娘子军,就是那个年代中一群不屈的女英雄。《娘子军连歌》是一首电影插曲,歌曲短促有力、浓郁深沉,集中表现了娘子军战士追求解放,英勇斗争的精神和英姿飒爽的风貌,鼓舞了一代又一代人。

    ◎ 词曲作者简介

    词作者:梁信(1926~ ),原名郭良信,山东人,中国电影剧作家。1945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多次参加过重大战役。1953年发表了《我们的排长》、《颍河儿女》两个独幕剧。1958年创作了电影文学剧本《红色娘子军》,1960年根据所作长篇小说改编成电影剧本《碧海丹心》。1975年与他人合作将话剧《南海长城》改编为电影剧本,并创作了电影剧本《特殊任务》。“文化大革命”后,创作了《从奴隶到将军》等电影剧本。

    曲作者:黄准(1926~ ),女,浙江黄岩人,作曲家。1938年赴延安。1943年毕业鲁艺音乐系。后任延安鲁艺文工团演员。1947年后任东北电影制片厂、北京电影制片厂、上海电影制片厂作曲,中国音协第三届理事。曾为《红色娘子军》、《女篮5号》、《舞台姐妹》、《北斗》、《牧马人》等影片作曲。创作的歌曲《在老师身边》1981年获第二届全国儿童歌曲一等奖。著有歌曲选集《美啊,生活》、《黄准歌曲》等。

    《娘子军连歌》

    向前进,向前进,

    战士的责任重,

    妇女的冤仇深。

    古有花木兰,

    替父去从军;

    今有娘子军,

    扛枪为人民。

    向前进,向前进,

    战士的责任重,

    妇女的冤仇深。

    共产主义真,

    党是领主人,

    奴隶要翻身,

    奴隶要翻身。

    (一)

    《娘子军连歌》是故事影片《红色娘子军》的主题歌。《红色娘子军》故事取材于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海南岛琼崖纵队娘子军的事迹,展现了那个特殊历史年代一群女性为争取解放而流血牺牲的动人故事。影片摄于1961年,由著名导演谢晋执导。

    红色娘子军,即中国工农红军第二独立师女子军特务连,1931年5月创建于海南乐会县第四区革命根据地。1931年5月的一天,在海南琼海万泉河畔一个椰林环抱的小山村里,“中国工农红军第二独立师女子特务连”召开了成立大会。100多位穷苦的农村女孩子,为反抗封建压迫和争取男女平等,在共产党组织领导下,勇敢地拿起了枪。她们在中共琼崖特委领导下,出色地完成了保卫领导机关,宣传发动群众等项任务,并配合主力部队作战,在伏击沙帽岭、火攻文市炮楼、拔除阳江据点及马鞍岭阻击战斗中,不怕牺牲,英勇杀敌,为琼崖革命立下了不朽的功勋,但不幸的是,在当时敌强我弱的海南岛上,这支娘子军部队后来遭到国民党正规军“围剿”,喋血马鞍岭。战斗中,二班的8名姐妹留下断后,直至弹尽粮绝,全部牺牲。不久,海南红军主力作战失利,娘子军被迫解散,流落于民间。

    新中国成立后,电影工作者决心把红色娘子军的故事搬上银幕。

    1959年,著名导演谢晋开始筹备拍摄电影《红色娘子军》。一天,谢晋找到了作曲家黄准,递给她《红色娘子军》的剧本,问她有没有兴趣为电影作曲。黄准一口气读完了本子,深深为剧情所感动,并且激起强烈的创作愿望。于是,在摄制组成立以前,黄准就与导演南下海南深入生活。一般而言,一部影片在投入拍摄以后,作曲者才加入进来。像黄准这样,与剧组拍摄人员深入生活的极为少见。

    然而,在摄制组讨论创作何种音乐过程中,关于“娘子军连歌”的创作问题,引起了很大争议。大部分人认为,大可不必费尽心思创作新歌曲,可以用一首革命历史歌曲代替,这样,整部片子会显得更有历史感、庄重感。但是,黄准并不认同这种观点,她认为革命历史歌曲虽然反映了历史,具有历史上的特征,但并不符合本剧的风格,也不能凸显海南的特色。她坚持一定要有一支娘子军自己的连歌。为此,她向众人许下承诺:“我一定要写出一首能够流传下来的,为群众喜爱的新的革命歌曲。”她这种坚定不移的态度感染了大家,大家同意她创作一首新的“娘子军连歌”。

    然而,黄准也知道,要创作出一首好歌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为了创作好歌曲,她随外景小组第二次踏上海南的土地。影片正式开拍后,她又随摄制组第三次来到海南,天天泡在拍摄现场,感受生活。三次深入生活,为她的创作打下了厚实的基础。

    在海南,黄准观看了琼剧《红色娘子军》,被剧中音乐深深吸引了。优美而委婉的旋律、新颖别致的乐器音色,还有那带有特殊风味及特殊效果的打击乐都令她大开眼界、惊叹不已。于是,黄准确定以此为创作的基调。全身心地投入了音乐创作。编剧梁信十分支持黄准的创新精神,专门为主题歌赶写了歌词。黄准收集了众多海南民歌,仔细分析了海南民歌的特点,拜访了健在的娘子军战士。经过反复思索和想象,一段短促有力、浓郁深沉,且富有海南特点的旋律,出现在她的脑海中:“向前进,向前进,战士的责任重,妇女的怨仇深。古有花木兰,替父去从军。今有娘子军,扛枪为人民,向前进,向前进……”

    电影《红色娘子军》上映后,片中的插曲《娘子军连歌》引起了广大翻身妇女的强烈共鸣,从而唱遍大江南北,成为电影插曲中的经典之作。

    (二)

    《红色娘子军》这首主题歌,在影片中一共出现4次,歌词言简意赅,深刻地揭示了影片的题旨。歌曲准确地把握了影片所描写的以琼花、红莲为代表的、上世纪30年代一群要革命的被压迫与被奴役的海南妇女们的思想特质,确定了歌曲雄壮昂扬的基调。

    《红色娘子军》这首歌曲虽然短小精悍,但在结构上却富有创造性。六个乐句分成呈示、发展、再现三个段落,呈示部采用了五声音阶的商调式,发展部转到徵调式,再现部则又回到商调式,展示得十分完满。带有回旋性的三部曲式,营造了永远向前行进的意境。

    今天当铿锵有力的《娘子军连歌》响起的时候,人们仍然会立刻心潮澎湃激动不已。在当代电影发展史上,有的电影流传下来了,但是歌曲不为人所知,有的歌曲传下来了,电影却默默无闻。《红色娘子军》的插曲《娘子军连歌》却是歌曲和影片互相依存相映生辉,一直流传至今。

    在中国电影歌曲发展史上,凡是吸取民间文艺养料创作的,最后基本上都成为经典作品,这几乎成了一个规律。《娘子军连歌》正是采用了海南琼剧的曲调,取得了成功。

    后来的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在音乐上很多地方都借鉴了《娘子军连歌》的曲风。

    电影《红色娘子军》表现了妇女求解放、闹翻身的斗争,插曲《娘子军连歌》准确把握反映了这一主题,不仅为影片大添光彩,而且成为我国乐坛不可多得的经典歌曲。它伴随着影片,广泛流传,鼓舞了一代又一代人,几乎人人都会哼唱“向前进,向前进,战士的责任重,妇女的怨仇深……”

    (一)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自建军之日起,就非常重视加强革命纪律,并严格执行统一的纪律,这是人民军队区别于一切旧式军队的显著标志。

    1928年,毛泽东为红军制定了“三大纪律六项注意”,1929年增订为“三大纪律八项注意”。1947年10月10日,毛泽东起草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关于重行颁布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训令》。从此,内容统一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就以命令的形式固定下来,成为全军的统一纪律。

    三大纪律八项注意言简意赅,包含了丰富而深刻的思想内容,是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完成各项任务的重要保证,是军队战斗力的重要因素。它对于加强军队建设,密切军民关系,增强官兵团结,夺取革命战争的胜利,起了重大的作用。人民解放军官兵自觉地把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作为行为规范严格遵照执行,从而获得了全国人民的真诚拥护和欢迎。

    歌曲《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正是为宣传人民军队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而创作的。它的创作经历了这样的一个过程:

    1934年9月,党中央派人到鄂豫皖苏区传达了“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内容。时任鄂东北前委秘书长的程坦认为,“三大纪律八项注意”非常重要,最好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广泛宣传,使之深入人心,于是,便产生了编歌曲的想法。由于程坦本人不懂音乐,就套用了当时在鄂豫皖苏区传唱的《土地革命歌》的曲调,填上“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词,编成了最早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歌,并在独立团教唱。但是,1934年10月,鄂豫皖苏区的红25军即遵照中共中央的指示进行战略转移,所以当时此歌尚未在部队传开。

    1935年2月,红25军到达陕东南,建立了根据地。程坦又开始整理《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歌词,并将其刊登在军政治部主办的《红旗报》上,还印成歌片,下发部队。

    1935年9月,红25军到达陕北,与陕北红军会师,组建了红15军团,程坦担任军团政治部秘书长。同年10月,中央红军到达陕北,与红15军团会师。中央红军带来了大批重要文件,其中就有一份《中央红军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布告》。程坦看到后非常高兴,根据布告,对原来编的歌词进行了逐条逐句的修改,并在当时任军团政治部宣传科长的刘华清协助下定稿,后交政治部主任郭述申审批,刊登在油印出版的《红星报》上,取名为《红军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歌》,仍旧用《土地革命歌》的音调。从此,这首歌便在军内外广泛传唱开来。

    随着人民军队任务和纪律要求的发展,歌词曾屡作修改,其曲调在传唱过程中也有细微的变化。1957年,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凝聚集体的智慧,对《三大纪律八项注意》重新修订、发表。自此,歌词和曲谱就固定下来。

    (二)

    《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是一首具有进行曲风格的队列歌曲。歌曲的曲调套用《土地革命歌》,而《土地革命歌》的曲调也并非原创,而是来自当时国民党军队的军歌。追根溯源,这个曲调源自德国的《德皇威廉练兵曲》。19世纪清政府练新军时,最早借用《德皇威廉练兵曲》曲调填词作为队列歌曲的。进入民国后,北洋军阀各派系军队、国民革命军、鄂豫皖的工农红军,都曾用此曲填入新词成为军歌,成为数代中国人熟悉并喜欢的旋律。

    《三大纪律八项注意》这首歌曲,使用流行的旧曲调,却能广为流传,就在于歌词赋予了全新的内容,成为充分反映中国人民解放军性质、宗旨和纪律的一首经典性的代表歌曲。歌曲的歌词生动、简练、通俗、上口,便于战士理解和记忆。歌曲的音乐威武雄壮、节奏铿锵,兼有民歌和进行曲风格,非常利于传唱。

    程坦当年编写的原词已无法查找,但1954年总政编印的《中国工农红军歌曲选》中刊载的此歌歌词和程坦原词较接近。其歌词是这样的:

    红色军人个个要牢记,三大纪律八项注意:

    第一不拿工农一针线,群众对我拥护又喜欢。

    第二服从上级的命令,我们胜利更能有保证;

    第三没收一律要归公,私打土豪纪律不可容。

    八项注意我们要做到,时时刻刻切莫忘记了;

    第一早起门板要上好,免得群众心里多烦恼。

    第二早起都要捆禾草,室内室外脏物要打扫;

    第三言论态度要和好,接近群众工作最重要。

    第四买卖价格要公道,政治影响远近都传到;

    第五借人家具用过了,当面归还切莫遗失了。

    第六若把东西损坏了,按价赔偿立刻要办到;

    第七到处卫生要讲好,选择僻处挖下卫生壕。

    第八对待俘虏影响好,不许随便拿他半分毫;

    倘若把这规则破坏了,红军纪律处罚决不饶。

    红色军人应当认识到,争取群众工作最重要;

    到处工农斗争起来了,全国胜利实现在今朝。

    抗日战争时期,根据形势和斗争任务的变化,《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歌词改编为:

    抗日军人个个要牢记,三大纪律八项注意:

    第一实行抗日的纲领,最后胜利才能有保证。

    第二服从上级的指挥,坚决杀敌才能得胜利;

    第三不拿人民的东西,到处群众拥护又喜欢。

    八项注意件件要做到,一时一刻切莫忘记了;

    第一进出宣传一定要,抗日主张远近都传到。

    第二早起内务整理好,室内室外脏物要打扫;

    第三说话态度要和好,接近群众语言最重要。

    第四买卖价格要公道,不准强迫群众半分毫;

    第五借人家具用过了,当面归还切莫遗失掉。

    第六若把东西损坏了,按价赔偿一定要办到;

    第七优待俘虏要周到,瓦解敌军工作极重要。

    第八到处厕所要挖好,绝对禁止随便拉屎尿;

    倘若把这规则破坏了,铁的纪律处罚决不饶。

    抗日战士相互监督到,军民合作一齐赶强盗;

    到处民众动员起来了,最后胜利实现在明朝。

    这时的歌词大量加进了抗日的内容,其措词也更严谨,更具文学性。

    1957年,解放军总政治部修改后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歌词为:

    革命军人个个要牢记,三大纪律八项注意:

    第一一切行动听指挥,步调一致才能得胜利。

    第二不拿群众一针线,群众对我拥护又喜欢;

    第三一切缴获要归公,努力减轻人民的负担。

    三大纪律我们要做到,八项注意切莫忘记了;

    第一说话态度要和好,尊重群众不要耍骄傲。

    第二买卖价钱要公平,公买公卖不许逞霸道;

    第三借人东西用过了,当面归还切莫遗失掉。

    第四若把东西损坏了,照价赔偿不差半分毫;

    第五不许打人和骂人,军阀作风坚决克服掉。

    第六爱护群众的庄稼,行军作战处处注意到;

    第七不许调戏妇女们,流氓习气坚决要除掉。

    第八不许虐待俘虏兵,不许打骂不许搜腰包;

    遵守纪律人人要自觉,互相监督切莫违犯了。

    革命纪律条条要记清,人民战士处处爱人民,

    保卫祖国永远向前进,全国人民拥护又欢迎。

    此次改动并不大,但改得恰到好处。一是将原来的“为了减轻人民的负担”改成了“努力减轻人民的负担”,二是将原来的“不要调戏妇女们”改为“不许调戏妇女们”。这里一个“努力”、一个“不许”显然就突出了纪律的严明性和主观意志力。其他改动则在最后两段。第七段将“倘若把这规矩破坏了,革命纪律处罚决不饶”改为“遵守纪律人人要自觉,互相监督切莫违犯了”,无疑也突出了革命军人遵守纪律的自觉性。第八段的改动则是点睛之笔,不仅突出了“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主题,而且进一步强调了中国人民解放军作为人民军队的性质。

    (三)

    歌曲《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是一首优秀的革命歌曲,自产生以来,不论在革命战争时期,还是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一直在部队和人民群众中广泛传唱。它被誉为“红色经典第一歌”,多年来久唱不衰,在许多重大场合都可以听到这首歌。

    上世纪70年代,毛泽东曾多次领唱《三大纪律八项注意》这首歌。

    第一次是在1971年8月15日至9月12日期间,毛泽东到南方巡视期间,反复强调要增强团结,遵守纪律,并且多次与南巡随行人员和参加座谈的同志一起唱《国际歌》和《三大纪律八项注意》。

    还有一次是在1973年12月12日,毛泽东主持中央政治局会议,宣布八大军区司令员对调。会上,毛泽东建议与会者共同演唱《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并由他来亲自领唱。

    几十年来,歌曲《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对于加强人民军队的建设,团结广大人民群众,完成我军肩负的重要历史使命,起了极大的作用。在全国各地,有关我军指战员模范执行“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动人故事和歌谣数不胜数。福建省革命老区古田一带,老百姓至今还在传唱这样一首红色歌谣:“红军纪律真严明,行动听命令;爱护老百姓,到处受欢迎;遇事问群众,买卖讲公平;群众的利益,不损半毫分。”

    《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

    ——保家卫国的誓言与号角

    抗美援朝,新中国诞生后的一个伟大的壮举,年轻的共和国,仗义直起,抗击世界上最强大的美国。

    诞生于抗美援朝战争期间的歌曲《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充分体现了志愿军和全国人民保家卫国的坚强决心和钢铁意志,鼓舞着中华儿女同以美国为首的侵略军英勇厮杀,浴血奋战。每当唱起这首歌曲时,歌中那乐观、坚定、充满信心的旋律,就会令人热血沸腾,豪情满怀。时至今日,《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仍然是激励人们前进的号角。

    ◎ 词曲作者简介

    词作者:麻扶摇(1927~ ),黑龙江绥化人,诗人、词作家。1946年5月参加革命,1947年2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48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50年参加抗美援朝战争,时任炮1师26团5连政治指导员。归国后任军委炮兵政治部助理员、组织科长,第二炮兵基地政治部主任等职。1960年晋升为少校军衔。《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是他的代表作品。

    曲作者:周巍峙(1916~ ),原名周良骥,江苏东台人,作曲家,音乐活动家。1934年参加革命文艺工作,1944年起先后担任延安鲁迅艺术学院文工团副团长、华北联合大学文工团团长等职。新中国成立后,历任中央实验歌剧院院长、中央歌舞团团长、文化部副部长、中国音乐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文联主席等职。一生创作歌曲近百首,代表作有歌曲《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十里长街送总理》等。

    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

    保和平,为祖国,就是保家乡。

    中国好儿女,齐心团结紧。

    抗美援朝打败美帝野心狼!

    (一)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中国在承受近百年屈辱之后,再次以一个独立、民主的形象屹立在世界面前。

    新中国成立初期,国际国内形势依然很复杂。1950年6月,朝鲜内战的爆发,使新中国又面临着一轮新的考验。朝鲜内战爆发后,美国纠集了十几个国家的军队,打着“联合国军”的旗号公然干涉朝鲜内战,越过三八线向中朝边境扑来。朝鲜是我国东北地区的近邻,一旦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在战争中占据主动,东北地区很有可能就成为他们进一步军事行动的切入口。刚刚才在战争过后享受安宁没多久的中国人民,很有可能再次遭受到战火的侵袭。面对严峻考验,中共中央和毛泽东审时度势,做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决定,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开赴朝鲜,抗美援朝战争就此拉开序幕。1953年7月27日,美军在板门店与中朝代表签订了《关于朝鲜军事停战的协定》,历时3年零32天的朝鲜战争宣告结束。中朝军队共歼敌百余万人,其中美军39万人,击落击伤敌机12000余架,击沉击伤敌舰艇257艘,击毁和缴获敌军各种作战物资无数。至此,中国人民抗美援朝运动也胜利结束。

    一场战事的最终结局,主要还是靠指挥、靠军备,但音乐作品在其中的作用,却同样不可估量。因为它可以在无形中凝结出一种精神力量,让中国军民排除万难而争取到了最后的胜利。抗美援朝期间诞生的歌曲——《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在那战火纷飞的年代,响彻朝鲜战场和祖国大地,拨动着亿万人民的心弦,鼓舞着中华儿女同以美国为首的侵略军英勇厮杀,浴血奋战。

    1950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炮1师第一批参战人员奉命入朝参战。在部队参战前夕,连营团层层召开誓师大会。5连政治指导麻扶摇员负责起草全连的出征誓词。在誓师大会前夜,麻扶摇文思泉涌,写下了“雄赳赳,气昂昂,横渡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中华好儿女,齐心团结紧,抗美援朝鲜,打败美帝野心狼!”这极具思想性的诗句。第二天,麻扶摇将这首诗选为全连出征誓词的导言,并充满激情的对大家宣讲。誓师大会之后,团政治处编印的《群力报》和师政治部办的《骨干报》都先后在显著位置刊登了这首诗。

    新华社随军记者陈伯坚,看到麻扶摇所作的诗句后,认为它主题鲜明,思想明确,战斗性强,非常符合当时形势的需要。于是,他写了一篇通讯《记中国人民志愿军部队几个战士的谈话》,把这首诗放在文章的开头部分,把“横渡鸭绿江”改为“跨过鸭绿江”;“中华好儿女”改为“中国好儿女”。1950年11月26日,《人民日报》在第一版发表了这篇通讯。

    著名音乐家周巍峙时任文化部艺术局副局长,当时周巍峙到文化部艺术局开会,会议由田汉在家里主持。周巍峙随手翻了翻《人民日报》,马上被报纸上刊登的麻扶摇的诗所吸引,产生了强烈的创作欲望。于是他的注意力就开始“分散”,在腹中打起了“草稿”。半个小时之后,会议开完了,周巍峙的稿子也打出来了。至于会上讲的什么内容,他就全然不知了。第二天,周巍峙以《打败美帝野心狼》为题,署名“志愿军战士词”、周巍峙曲,发表在《人民日报》上。这之后这首歌就被定名为《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

    (二)

    《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表现了抗美援朝主旋律,充分体现了志愿军和全国人民的钢铁意志和坚强信念,鼓舞了我军斗志,激发了中国人民保卫和建设新中国的热情,成为那个时代中国人民最坚定、最有力的声音。

    这首歌曲,表现了志愿军战士充满活力的步伐、饱含自信的精神,灵活机动、勇往直前的英雄主义气概,无论在音乐上,还是在气势上都跳动着时代的脉搏。

    这首歌曲采用了进行曲式,简短有力,气势雄壮,节奏铿锵。

    开始两乐句,一字一音,铿锵有力,使人联想到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的坚定步伐;第一句4小节奠定了全曲基调;第一、二小节节奏紧凑,第三小节节奏拉宽,并将旋律re音在“江”字上安放。

    接着的两个乐句,节奏变得稍微舒展,抒发了中国人民志愿军从容不迫、无所畏惧的革命精神:第二句节奏上基本是巩固第一句,但旋律上扩展音域,走向开放。第三句节奏完全放宽,将最高音放在“齐心团结紧”中的“齐”字上。

    末句高音缩短,“抗美援朝”四字用了4个持续音,强调了志愿军入朝参战的光荣使命:“打败美国野心狼”的“打”字用了全曲的最高音、最强音,将这个象征战斗精神的字眼凸现出来,顿时给人一种威风八面、正义凛然的艺术效果,表达出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坚定信心和英雄气概。

    (三)

    歌曲《中国人民志愿军军歌》,一经问世就迅速传遍神州大地并得到了有关部门和社会团体的高度重视和崇高赞誉。

    1951年4月1日,《人民日报》以《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的歌名,再次向全国推荐此歌。4月21日,中国人民抗美援朝总会通知规定,以《国歌》和《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两首歌曲作为全国人民“五一”劳动节游行的基本歌曲。

    1953年,政务院文化部和全国文联共同开展对1949年至1953年间的群众歌曲评奖活动,经过层层推荐,《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从四年间全国发表的万余首歌曲中,获得一等奖。

    《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诞生至今已经六十多年了。每当唱起这首歌曲时,它那表达中国人民乐观向上,充满信心的旋律,仍令人热血沸腾,豪情满怀。时至今日,它仍然是催使我们不断前进的强大精神动力。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