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歌的力量-欢歌:流金岁月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让我们荡起双桨》

    东方日出,岁月流金。欢歌阵阵,寄托心声。

    只有经历长夜的人,才最懂得光明的宝贵;只有熬过严冬的人,才最珍惜春天的明媚。翻身解放后的中国人民,用最美的语言也难以表达对领袖的感恩之心,用最动人的歌声也难以抒发对党的热爱之情。神州大地上,走到哪里都会荡着一片欢歌笑语。阵阵欢歌,无不寄托着各族人民的心声。欢歌阵阵,无不展现着流金岁月的历史。

    《让我们荡起双桨》

    ——唤起童年的美好记忆之曲

    如花的季节风华正茂,年少的青春岁月流金。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童年,每个童年都有美好的记忆。《让我们荡起双桨》是几代人在童年时记忆深刻的歌。它充满童真、童趣,抒情、甜美,一唱起来,仿佛让我们又回到了美好难忘的童年时代。

    ◎ 词曲作者简介

    词作者:乔羽(1927~ ),著名词作家(前文已介绍)。

    曲作者:刘炽(1921~

    1998),著名作曲家(前文已介绍)。

    《让我们荡起双桨》

    让我们荡起双桨,

    小船儿推开波浪,

    海面倒映着美丽的白塔,

    四周环绕着绿树红墙。

    小船儿轻轻飘荡在水中,

    迎面吹来了凉爽的风。

    红领巾迎着太阳,

    阳光洒在海面上,

    水中鱼儿望着我们,

    悄悄地听我们愉快歌唱。

    小船儿轻轻飘荡在水中,

    迎面吹来了凉爽的风。

    做完了一天的功课,

    我们来尽情欢乐,

    我问你亲爱的伙伴,

    谁给我们安排下幸福的生活?小船儿轻轻飘荡在水中,

    迎面吹来了凉爽的风。

    (一)

    1955年,长春电影制片厂摄制了新中国第一部儿童影片《祖国的花朵》。

    影片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六一”儿童节,北京小学五年级甲班的同学们在中山公园和志愿军叔叔联欢。志愿军叔叔给同学们讲充满革命友爱精神的战斗故事,并鼓励大家要好好学习,团结友爱,互相帮助。少先队中队长梁惠明决心帮助同学江林和杨永丽,他们是班里仅有的两名未加入少先队的同学。开始,梁惠明和同学们遇到了许多困难,辅导员冯老师告诉他们要有耐心,并注意方式方法。老师的话给了大家启发,他们想办法帮助江林提高对学习的兴趣,帮助不合群又受了伤的杨永丽补习功课,并在江林的妈妈生病期间轮流帮他做家务,使他有时间温习功课迎接考试。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江林和杨永丽改正了缺点,光荣地加入了少先队。

    《让我们荡起双桨》是电影中的插曲,表现一群孩子课余之时,在北海公园湖中划船,水面倒映着白塔、绿树红墙,水中鱼儿在畅游,勾画出纯真幸福的童年。歌曲以其优美舒展的旋律,诗情画意的歌词,出神入化地描绘了北海公园秀丽的景色和少先队员泛舟碧波之上尽情欢乐的情景。

    电影《祖国的花朵》真实生动地反映了新中国儿童的幸福生活,一经上映,立刻受到了广大儿童观众的喜爱。影片中这首《让我们荡起双桨》的插曲,歌词朗朗上口,优美抒情,旋律委婉,词曲浑然一体,唱出了童年时代独有的气息,引起了小朋友的共鸣,因而迅速流传开来。在20世纪50年代,《让我们荡起双桨》这首歌曲可谓是红遍华夏大地。那个时代的儿童几乎人人会唱“让我们荡起双桨,小船儿推开波浪,海面倒映着美丽的白塔,四周环绕着绿树红墙,小船儿轻轻,飘荡在水中,迎面吹来了凉爽的风……”

    (二)

    歌曲《让我们荡起双桨》从一个侧面表现了新中国少年儿童的幸福生活,是一首优美、抒情的童声合唱。作为儿童影片的插曲,《让我们荡起双桨》充满了童真、童趣,使用了少年儿童的语言,以抒情甜美的童声领唱与合唱,生动地描绘了新中国少年儿童在洒满阳光的湖面上,划着小船尽情游玩,愉快歌唱的欢乐景象。

    《让我们荡起双桨》的歌词语言亲切生动,充满诗情画意;曲调抒情优美,层次分明,首尾呼应。歌曲在弱拍上开始的乐句,带给人活泼轻松之感。旋律开始时采用的是小调式,快乐明朗;在三四句时,转到大调式;到副歌时又重新转回到小调式。悠扬展开的副歌,展示了少年儿童的开阔胸怀。

    《让我们荡起双桨》这首歌曲由齐唱和合唱组成,采用二部曲式,结尾带有变化的再现,使全曲首尾呼应,寓变化于统一之中。音乐严谨、简洁、凝练。合唱以流畅、秀美、抒情的旋律开始,第二句可看作是第一乐句的不完全模进,旋律舒展、起伏、深情。“小船儿推开波浪”的“推”字,采用了拟人化的手法,加之一拍半的长音,把童稚的心理,画龙点睛的突现出来。

    歌曲的第二部分由三个短小乐句开始,把感情向前推进了一步。

    歌曲在带有变化的再现中结束,使这首小型童声合唱既层次分明又素材集中,短小精悍。

    (三)

    《让我们荡起双桨》是堪称经典的儿童歌曲。他包含了欢乐的童年剪影,能勾起人们对美好童年的记忆,因而历经时代变迁,依旧没有失去它独有的光华,成为家喻户晓的经典,至今为人们所喜爱。

    1980年,在全国第二次少年儿童歌曲评选中,《让我们荡起双桨》获一等奖。

    2003年,北京电视台的“七色光”栏目隆重推出了大型音乐歌典《童年的歌》,这部音乐歌曲收集了大量的优秀儿童歌曲,并将它们制作成了儿童音乐电视,在栏目中播放。《让我们荡起双桨》这首歌,作为儿童喜爱的十分具有代表性的经典作品也被收录其中。

    《让我们荡起双桨》词曲完美结合,深深的影响了孩子们,它引导孩子们积极追求光明的未来,是孩子们的良师益友,对他们的健康成长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让我们荡起双桨》既属于孩子们,也属于我们每一个人,它所具有的艺术价值不会因时间而褪色,反而会随着岁月的流逝显得愈发珍贵。几十年后的今天,不论青年人还是老年人,几代人同唱起这首歌,都会深深沉浸在童年的美好回忆之中。

    《唱支山歌给党听》

    ——亿万儿女献给党的心曲

    歌曲《唱支山歌给党听》歌词简单、质朴,旋律深情、激昂,表达了对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闹革命、建立新中国、建设新社会的感激和赞美之情,是亿万儿女献给党的心曲。歌曲一出现便受到普遍欢迎,几十年来传唱不衰,成为歌唱共产党的一首经典歌曲。

    ◎ 词曲作者简介

    词作者:蕉萍(1933~ ),原名姚筱舟,江西铅山人,诗人、词作家。16岁时考进军政大学第五分校(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毕业分配到二野十七军五十一师政治部。1951年赴朝作战,停战归国后不久,转业到陕西省,先在商洛石棉厂,后调到铜川矿务局蕉萍煤矿当了一名技工。1984年调到陕西铜川矿务局报社担任编辑工作,直至退休。

    曲作者:朱践耳(1922~ ),原籍安徽泾县人,生于天津,著名作曲家。中学时代即开始学习手风琴、钢琴演奏以及和声等课程。1945年赴苏北解放区,从事音乐创作。1949年起,先后在上影厂、北影厂、新影厂任专职作曲。1955年赴苏联柴可夫斯基音乐学院学习作曲。1960年回国,历任上海歌剧院、上海乐团、上海交响乐团专职作曲。主要作品有10部交响乐;民乐合奏曲《翻身的日子》、电影音乐《烈火中永生》、群众歌曲《唱支山歌给党听》、《接过雷锋的枪》等。

    《唱支山歌给党听》

    唱支山歌给党听,

    我把党来比母亲。

    母亲只生了我的身,

    党的光辉照我心。

    旧社会鞭子抽我身,

    母亲只会泪淋淋。

    共产党号召我闹革命,

    夺过鞭子揍敌人。

    共产党号召我闹革命,

    夺过鞭子,

    夺过鞭子,揍敌人!

    唱支山歌给党听,

    我把党来比母亲。

    母亲只生了我的身,

    党的光辉照我心,

    党的光辉照我心。

    (一)

    1959年隆冬的一个夜晚,陕西铜川矿务局焦坪煤矿。

    大雪纷飞,寒风呼啸。矿山的一切,在茫茫风雪中隐约可见,井架上的矿灯,透过漫天飞舞的雪花,闪烁着斑斓的光芒……

    这样的雪夜里,有一个人在临窗眺望,思绪翻滚。他就是煤矿的技术员姚筱舟。

    姚筱舟16岁参加了人民解放军,1951年参加志愿军出国作战,回国后转业到了煤矿工作,新的美好生活常常让他感慨万千。在煤矿,姚筱舟和矿工在井下一起劳动时,常听他们讲,是党把他们从水深火热中拯救出来,当上了国家的主人。姚筱舟还经常为那些苦大仇深的矿工代写家书。他们常常含着热泪,给姚筱舟讲述自己的经历,让姚筱舟一定要告诉他们的家人,要听党的话,好好工作,好好学习,以实际行动报答党和毛主席的恩情。姚筱舟参加过志愿军,在朝鲜战场上亲眼目睹了一个个共产党员英勇顽强、不怕牺牲、排除万难的英雄事迹。姚筱舟常想,是伟大的党率领劳苦大众建立了新中国,开辟了如火如荼的社会主义建设新时代,没有党,就没有新中国,也没有今天的幸福生活,为党写点什么的想法总是挥之不去。

    此时此刻,姚筱舟临窗凝思,所有的感触在此汇聚到一起,强烈的感恩之情触发了奔涌的创作灵感,潮水般的情感集中在笔下,倾注在纸上:“我把党来比母亲:母亲只生了我的身,党的光辉照我心……”歌词《唱支山歌给党听》就这样诞生了。

    完成歌词后,姚筱舟以“蕉萍”的笔名投寄给了《陕西文艺》。因为“蕉萍”是焦坪的谐音,姚筱舟从没有将这首歌看作是他单独创作的,而是焦坪煤矿工人集体的成果。

    如果没有之后发生的事情,也许这首歌词就会淹没在浩瀚的文学海洋中。

    1960年,《陕西文艺》以显著位置发表了“蕉萍”创作的歌词《唱支山歌给党听》。后来,春风文艺出版社将其编入《新民歌三百首》,在全国公开发行。正在辽宁抚顺服役的雷锋从书刊上看到这首歌词后,产生了强烈的共鸣,觉得好像写的是自己的经历,也抒发了自己对党无限热爱和感激的心情,他怀着激动的心情,把歌词摘抄到日记本上。

    1962年,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雷锋因公殉职。雷锋的一生虽然短暂,但却将自己有限的生命投入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伟大事业之中,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事迹。雷锋牺牲后,毛泽东主席亲笔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全国人民迅速掀起了“学习雷锋”的高潮。

    为了使人们更真切地了解雷锋事迹,《雷锋日记》被整理并陆续发表。日记中摘抄的这首歌词《唱支山歌给党听》,被当作是雷锋遗诗发表出来。雷锋那种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深深地感动了上海音乐家朱践耳,雷锋日记中的这首小诗也引起了他的注意。朱践耳决定为这首“雷锋遗诗”谱上曲子,以纪念雷锋同志,表达自己对雷锋同志的崇敬之情。朱践耳灵感涌现,一气呵成,完成了这首歌曲。1963年2月21日《文汇报》发表了这首曲子,标题为《雷锋的歌》(摘自《雷锋日记》),并附有300字的“唱法说明”。

    歌曲很快传到了陕西,姚筱舟见歌词作者署名“雷锋”,就给朱践耳去了一封信,说明了诗歌创作的真实情况。朱践耳经过证实,决定将词作者更正为焦萍。

    (二)

    这首《唱支山歌给党听》是一首抒情歌曲,赞颂了爱憎分明的阶级立场和对党的真挚感情,也是亿万儿女表达对党无限热爱的一支心曲。

    《唱支山歌给党听》这首歌曲呈“ABA”三部曲式。

    第一段具有“山歌”的抒情性,一往情深地唱出了发自肺腑的心声,表达了一个革命战士对党的无限热爱。旋律高亢嘹亮,给其以充分的展示空间,尤其是第三句“母亲只生了我的身”,这里用了表示强调的切分节奏突出母亲的“亲”,“党的光辉”又以强拍强位的高音照进人们的心窝。

    第二段音乐的情绪逐渐变得悲愤,字字铿锵有力,声声如泣如诉,表现了一个革命战士在旧社会所遭受的苦难。随着速度的不断加快,情绪变得激昂,一个革命战士对旧社会的满腔仇恨从内心迸发出来,并使革命军人永远跟党走、将革命进行到底的坚强信念得以充分表达。歌词是四句,但音乐上加进了作曲家独特的处理,写成六句,深度发掘了歌词的内容,有朗诵的风格。第二段开始以小调色彩的低音位置唱出来,表示对旧社会的回忆。第三句调性转到大调上,并且出现了切分节奏,强化共产党的力量,阐释共产党领导人民翻身闹革命的情形。因为这是歌曲的高潮部分,曲作者让歌词在这里重复使用,在反复咏唱中结束中段。“夺过鞭子”的多次运用加强了语调感和亲身经历之感。词虽然重复,但曲调却没有重复,是技术结构所必需的,是曲式的必要支撑。

    第三段又回到第一段的热情和亲切之中,再次表达出“我把党来比母亲”的真挚情感。

    《唱支山歌给党听》这首歌曲是以小调性为主的歌曲,但歌曲中常有离调现象出现,因此丰富了它的表现力。同时由于它的音域比较高亢,往往给人们以先声夺人之感。最后一句结束在徵上,给人以无限遐想,起到了言有尽而意无穷之作用。

    值得一提的是,《唱支山歌给党听》并没有完全运用山歌风格,而采取了一种戏剧性的写法。整个歌曲的音乐充满了音区的对立,力度的对比,节奏的对比,调性的对比,情绪的对比。这种对比正是歌曲的成功所在。

    (三)

    《唱支山歌给党听》这首歌曲,充分表达了对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革命、建立新中国、建设新社会的感激和赞美之情,是亿万儿女献给党的心曲。当时,我国刚刚经历了三年困难时期,党领导全国人民正在进行国民经济调整,国家的经济面貌不断好转。危难时刻,更显出人民对党的真挚感情,这就是词作者“蕉萍”、摘抄者雷锋、作曲者朱践耳、演唱者才旦卓玛能够产生强烈共鸣的基点所在。

    这首歌曲原是由歌手任桂珍首唱的,后来才由著名藏族歌唱家才旦卓玛演唱。当时才旦卓玛在上海音乐学院声乐系学习,一天她在校园里听到这首歌,觉得这首歌曲仿佛写到她的心里去了,于是就请教她的老师——著名声乐教育家王品素教授。王品素精心辅导她演唱这首歌曲。1964年,在“上海之春”音乐会上,才旦卓玛演唱此歌,果然更为感人,她唱得自然真切,一鸣惊人。从此以后,人们就将才旦卓玛与《唱支山歌给党听》联系在一起了。

    1964年,《唱支山歌给党听》被评为最受群众欢迎的“全国优秀群众歌曲”。

    从此,这首歌曲迅速传遍全国。几十年来,它一直深深地扎根在亿万人民的心中,唤醒着人民永远美好的回忆。

    《小白杨》

    ——边防军人的戍边礼赞

    中国人民解放军,是永远听党指挥的人民子弟兵。党指向哪里,就在哪里卫国戍边。人民哪里需要,就在哪里流血流汗甘心奉献。20世纪80年代,一首《小白杨》歌曲,唱响大江南北,表达了边防军人对祖国边疆的火热情怀,诉说着老百姓对边关战士发自内心的赞美。歌曲以其内容简短、通俗易懂而内涵丰富,一直为人们所传唱。

    ◎ 词曲作者简介

    词作者:梁上泉(1931~ ),四川达县人,1948年开始发表作品。1950年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历任创作组副组长、创作员、编剧、作家。著有诗集《大巴山月》、《山泉集》、《长河日夜流》等26部,歌曲《茶山新歌》、《月落歌不落》、《我的祖国妈妈》、《峨眉酒家》、《小白杨》等。

    曲作者:士心(1955~1993),原名刘志,天津人,国家一级作曲。1970年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历任战士、师宣传队演员、解放军总政歌舞团创作室创作员。取笔名士心,是把志字一分为二,寓意着要为战士写歌,写战士的心声。创作出数量从多、脍炙人口的声乐作品而奠定了他在音乐界的地位。代表作有:《蛾眉酒家》、《我们是黄河泰山》、《你会爱上他》、《小白杨》、《我把太阳迎进祖国》、《说句心里话》、《没有强大的祖国,哪有幸福的家》等。

    《小白杨》

    一棵呀小白杨,长在哨所旁,

    根儿深,干儿壮,守望着北疆,

    微风吹,吹得绿叶沙沙响啰喂,

    太阳照得绿叶闪银光。

    唻唻唻唻唻唻唻唻唻唻

    小白杨,小白杨,

    它长我也长,

    同我一起守边防。

    唻唻唻唻唻唻唻唻唻唻

    小白杨,小白杨,

    也穿绿军装,

    同我一起守边防。

    一起守边防。

    当初呀离家乡,告别杨树庄,

    妈妈送树苗,对我轻轻讲,

    带着它,亲人嘱托记心上啰喂,

    栽下它,就当故乡在身旁。

    唻唻唻唻唻唻唻唻唻唻

    小白杨,小白杨,

    它长我也长,

    同我一起守边防。

    唻唻唻唻唻唻唻唻唻唻

    小白杨,小白杨,

    也穿绿军装,

    同我一起守边防。

    一起守边防。

    (一)

    1983年,总政歌舞团词作家梁上泉来到新疆边防部队采风。在塔斯提边防连,连队黑板报摘抄的一则战士日记引起了他的注意。日记讲述了一个动人的“小白杨”的故事。

    原来,塔斯提边防连有个哨所,就设在山顶上,周围没有一棵树,吃水困难,条件非常艰苦。在这样艰苦的地方守边防,激励官兵们的就是孙龙珍烈士的事迹。

    孙龙珍,1940年出生于江苏省泰县。1959年她响应党的号召,新婚不久就到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支援边疆建设。进疆后,被分配在新疆吐鲁番火焰化工厂当工人。1969年6月10日,在反击外敌入侵的战斗中,孙龙珍不幸中弹牺牲,年仅29岁。1969年8月,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革命委员会授予孙龙珍“革命烈士”称号,追认她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孙龙珍牺牲后,被安葬在了她曾经战斗过的地方,也就是战士们坚守的这个哨所的山下。

    1983年春,在哨所服役的锡伯族战士程福胜回家探亲,将哨所官兵卫国戍边的故事讲给母亲听。他讲到了孙龙珍烈士的英雄事迹,讲到了哨所条件的恶劣艰苦,生活的单调寂寞,讲到了战友们思乡心切的情况。这一切,让程福胜的老母亲感佩不已。儿子离家归队那天,母亲把自家培育的二十棵白杨树苗子交到儿子手中,再三叮嘱说:“咱们锡伯族有卫国戍边的传统,你要像先辈一样,在部队好好干。一定要种活这些树苗,让白杨树陪伴你们守卫好祖国的边防。”

    见到程福胜带回的树苗,战友们都很高兴。为了这二十棵小白杨尽快成长,战士们每天到五公里外的布尔干河背一次水,无论狂风暴雨还是烈日炎炎从没间断。同时,战士们为了节约用水,把省下来的水积攒起来去浇灌小白杨,每日洗脸不擦香皂,洗衣服不用洗衣粉。尽管如此,小白杨还是难以忍受干旱、风沙、严寒的肆虐,相继枯死,二十棵小白杨中唯有一棵顽强地活了下来。这棵小白杨在战士们的精心呵护下茁壮成长,日夜伴随着守卫边疆的战士们。

    官兵们悉心照料小白杨的故事,被哨所的一名战士写进了日记,其中有“小白杨陪我一起守边防”的句子。当哨所办宣传板报时,这篇日记被抄在了黑板报上。

    看了这则日记,了解了小白杨的感人故事,词作家梁上泉的心灵受到强烈震撼。孙龙珍浴血卫国土、边防军痛击侵略者、小战士母亲赠树苗……这一切在脑海里幻化为一幅图像:五星红旗在哨所顶上飘扬,小白杨迎风耸立沙沙作响,小战士手握钢枪为国站岗……朴实优美的歌词像甘洌的美酒流淌:“一棵小白杨长在哨所旁,根儿深,干儿壮,守望着北疆……”

    回到北京后,梁上泉找到总政歌舞团的作曲家士心,请他为《小白杨》谱曲。士心看到这首歌词十分兴奋,更为“小白杨”的故事所感动,很快完成了谱曲。

    (二)

    《小白杨》是一首脍炙人口的军旅歌曲,以其内容简短、通俗易懂而内涵丰富,一直为人们所传唱。

    歌曲通过小白杨长成参天大树,来象征战士在军营里的成长,用小白杨傲然挺立来象征战士驻守边疆的坚强意志。白杨树是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它没有屈曲盘旋的虬枝,也没有婆娑的姿态,但是它却是伟岸,正直,朴质,严肃,也不缺乏温和,它的坚强不屈与挺拔,被誉为树中的伟丈夫。它就像是广大土地上坚强不屈,傲然挺立的守卫家乡的哨兵。歌曲《小白杨》歌颂的,正是具有白杨精神的人们,是在祖国大地上纵横决荡用血书写新中国历史的那种精神和意志。

    《小白杨》是一首咏物抒情的歌曲,十分隽永,耐人寻味,字里行间都表露出对“妈妈”和“故乡”的依恋,其思乡情结显而易见,但这种思乡情结最终又被“小白杨”的象征意义所冲淡,成为一首颂扬当代军人“忠于祖国,扎根边疆,甘于寂寞,无私奉献”的歌曲。

    (三)

    1984年,在中央电视台春节晚会上,著名部队歌唱家阎维文饱含深情演唱了这首《小白杨》。歌曲词精曲美,朴实感人,激励着戍边将士,深受人民群众喜爱。从此,《小白杨》不胫而走,唱响祖国的大江南北。

    随着《小白杨》在全国各地,特别是在部队的广泛传唱,位于新疆塔城地区裕民县境内的塔斯提边防哨所在一夜之间广为人知。如今,这棵小白杨已长成了参天大树。小小的塔斯提哨所被称为“小白杨哨所”,这首《小白杨》也成为塔斯提边防连的连歌。

    如今,小白杨的故事,正激励着广大边防官兵安心戍边,激励着新一代戍边官兵用自己的行动践行着小白杨精神。小白杨成了戍边军人的象征,小白杨哨所成了边关人的精神家园。在小白杨哨所下戍边的边防官兵,每当看到小白杨,就会更加牢记远方妈妈的嘱托和亲人的期盼,就更加热爱边防,安心守卫边防。如今,每年新兵入伍,连队干部就会带他们到小白杨哨所宣誓、授衔,给他们讲述小白杨的故事。老兵复员,连队都要在小白杨哨所搞军旗告别仪式,并把仪式连同小白杨哨所的生活点滴刻录成光盘,发到老兵手里,成为他们记忆深处的珍藏。“何言风餐露宿苦,只图报国为民甜”,这就是小白杨哨所的座右铭。20多年来,小白杨哨所官兵发扬小白杨精神,扎根边疆无私奉献,苦干不苦熬,苦中有作为,连队连续多年无事故、无案件、无边境涉外事件,用钢铁精神铸就了祖国的西部长城。

    2004年7月25日,中央电视台“心连心”艺术团到新疆慰问。艺术团专程到小白杨哨所演出。当阎维文引吭高唱《小白杨》那一刻,现场一片沸腾。演出结束后接受采访时,阎维文对记者说:“带着这首歌,我走南闯北唱了整整二十年,这首歌给我带来了许多荣誉。我感谢小白杨哨所的战士,感谢那个送来树苗的妈妈,感谢这首歌的词曲作家,是他们给了我享用一生的精神财富。所以,我一直希望有一天能站在这棵小白杨旁边为小白杨哨所的官兵演唱,今天,我终于实现了多年的夙愿。”

    今天,人们唱起《小白杨》,也许不知道背后的那些动人的故事,但歌曲本身带给人的震撼和感染却是巨大的,人们从中深刻地感悟到戍边军人的奉献精神和美好情怀。

    《我们的田野》

    ——歌唱大自然的优美旋律

    《我们的田野》是一首歌颂美丽田野,歌唱秀美大自然的祖国颂歌,田野的舒展,开拓和生机,带给人们无限的遐想。这里蕴藏着财富,厚育着希望。作为儿童歌曲,它在孩子们幼小的心灵中播下了的种子,唤起了孩子们从小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热情,并激起了孩子们长大后开发丰富的宝藏、建设美好祖国的愿望。

    ◎ 词曲作者简介

    词作者:管桦(1922~2002),原名鲍化普,河北省丰润县人。194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发表了第一篇小说《行军》。曾任冀东军区政治部尖兵剧社任队长、副团长。解放战争中,曾写了一些歌词、剧本和中篇小说创作。代表话剧《胜利而归》、中篇小说《小英雄雨来》、歌曲《听妈妈讲那过去的故事》、《我们的田野》。

    曲作者:张文纲(1919~1990),广西合浦人。1945年毕业于重庆音乐学院作曲系。建国后历任中央歌舞团、中央乐团创作组组长,《儿童音乐》主编,中国音协第一至三届理事。作品有歌曲《牧羊女》、《忆江南》、《飞虎山》、《我们快乐地歌唱》。

    《我们的田野》

    我们的田野,

    美丽的田野,

    碧绿的河水,

    流过无边的稻田,

    无边的稻田,

    好像起伏的海面。

    平静的湖中,

    开满了荷花,

    金色的鲤鱼,

    长得多么的肥大,

    湖边的芦苇中,

    藏着成群的野鸭。

    风吹着森林,

    雷一样地轰响。

    伐木的工人,

    请出一棵棵大树,

    去建造楼房,

    去建造矿山和工厂。

    高高的天空,

    雄鹰在飞翔,

    好像在守卫,

    辽阔美丽的土地,

    一会儿在草原,

    一会儿又向森林飞去。

    (一)

    上世纪50年代初期《我们的田野》这首田园诗般的歌曲诞生了。那时的共和国经过了抗美援朝和巩固人民政权的斗争,中国人民终于迎来了和平幸福的生活。为了使人们过上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经历过巨大苦难的中国人民以万分的激情和高昂的斗志投身到火热的建设之中来,共同勾画着美好的明天。

    20世纪50年代初,北京的钓鱼台还是一个充满野趣的天然公园,堤岸上挺立着高耸入云的钻天杨,水面上摇曳着浓密轻盈的芦苇,耳边不时响起黄莺、布谷鸟婉转悠扬的叫声。这时有一队少先队员高举着绣有星星火炬的鲜红旗帜,由此走过。这一副浑然天成之景,引起了作家管桦的强烈共鸣,他据此创作了组歌《夏天旅行之歌》,《我们的田野》是其中的第三首。

    管桦后来回忆说:“说起《我们的田野》的创作,别有一番诗意。我当时在中央乐团创作组工作。创作组与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是近邻,喜欢儿童文学创作的我经常到中央台的少年广播合唱团去体验孩子们的生活。我与小团员一起唱歌,一起跳舞,一起聊天,一起玩耍,有时候,还参加孩子们的一些社会活动。夏令营的帐篷里、篝火旁,常常能见到他活跃的身影。”

    通过与孩子朝夕相处,管桦越来越多地了解到少年儿童的兴趣爱好和心理特征,创作了一部又一部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其中包括儿童歌曲等。

    作曲家张文纲看到《夏天旅行之歌》后,爱不释手,决定为它谱上动听的曲子,让它更广泛地流传开来。

    怀着强烈的创作热情,张文纲参加了北京市举行的中小学生夏令营活动。一天傍晚,他正在营地散步,眼前出现了一幅动人的景象。张文纲后来也回忆说:“离我不远的一个小土岗上,有站着、坐着、趴着的一群少年队员,面对夕阳,望着前面的湖水、稻田、森林和远山,有人还伸出手,指着这边、那边。我听不见他们是在说些什么呢,还是在唱些什么。我想象他们是在欣赏辽阔、美丽的祖国大地,轻轻地唱着,从内心深处唱出一支歌。”

    同样的感受使得作曲家把优美的歌词谱写的更加完美。那无边的田野、翻滚的麦浪、翱翔的雄鹰等形象栩栩如生,带给人非常美好的愿望和感受。张文纲触景生情,顿时找到了《我们的田野》的旋律。就这样,一首优美的儿童歌曲诞生了。

    (二)

    《我们的田野》犹如水彩画一般的优美抒情诗。有着丰富农村生活经历的作家管桦,把现实中的美景和对未来美好的憧憬,巧妙地糅合在一起。歌词的第一段是宏观景象——田野,以及田野上的河流、稻田。第二段是湖泊中的“荷花”“鲤鱼”“芦苇”和“野鸭”,景色安排层次分明,动感强烈,使人产生身临其境的感受;第三段是森林和伐木,着意刻画祖国建设蒸蒸日上的景象;最后一段面向高空,通过拟人的雄鹰动态,寄托了祖国建设者、保卫者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田野的舒展、开拓、生机和律动,给人们无限的遐想。那里蕴藏着财富,孕育着希望。歌颂美丽的田野,歌唱秀美的大自然,唤起孩子们从小热爱美丽的祖国,在他们幼小的心灵中播下美好的种子。

    (三)

    《我们的田野》是一首优美动听的、深受小朋友喜爱的儿童歌曲,在歌曲问世的50多年间,除了在“文化大革命”时期被禁唱以外,一直以来都是少年儿童喜爱的歌曲。《我们的田野》于1980年获全国第二届少年儿童文艺创作评选一等奖,并于1993年入选20世纪华人音乐经典作品。

    《我们的田野》把祖国美丽的自然风光描绘得引人入胜,以此唤起孩子们长大后为祖国锦上添花的愿望。张文纲谱写的曲子流畅自然,朗朗上口,富于纯真的儿童特点。几十年来,这首倾诉孩子们心声的歌曲被公认为儿童歌曲的代表作之一。

    《我们的田野》唱响后,不仅陶冶了孩子们的情操,感化了孩子们的心灵,也影响了许许多多成年人,使他们在困难和挫折中坚信未来一定是美好的。“文化大革命”期间,北京知识青年潘渊亮和他的伙伴们去了东北生产建设兵团,尽管历尽千辛万苦,但他们还是唱着《我们的田野》迎来了祖国的春天。后来,潘渊亮把这段生活经历写成电影剧本,并由北京青年电影制片厂拍摄成片,片名就叫《我们的田野》。

    《红星照我去战斗》

    ——以美取胜的革命之歌

    《红星照我去战斗》是“文化大革命”时期的电影《闪闪的红星》中的插曲,它一反当时“高、响、硬、喊”的流行风,而是以美取胜、以情感人,在“文化大革命”期间的文艺荒漠中,它像一股清泉,滋润了人们饥渴的精神生活,因此深受欢迎,广为流传。

    ◎ 词曲作者简介

    作词者:邬大为(1933~ ),浙江杭州人,词作家。1949年开始从事文艺工作,曾任沈阳军区前进歌舞团创作员、艺术指导等职。歌词代表作品有《北疆连着我家乡》,与人合作的歌词作品有《红星照我去战斗》、《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师长有床绿军被》等;出版歌词集《北疆之恋》等。

    作词者:魏宝贵(1936~ ),辽宁锦州人,词作家。1950年开始从事解放军文艺工作,曾任沈阳军区前进歌舞团创作组长、团长、军区文化部副部长等职。歌词代表作品有《手拿枪,心向党》、《我为伟大祖国站岗》、《时刻准备着》等;与人合作的歌词作品有《红星照我去战斗》、《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师长有床绿军被》等。

    作曲者:傅庚辰(1935~ ),黑龙江双城人,满族,作曲家。1948年参加革命。1957年毕业于东北音乐专科学校作曲系。历任志愿军政治部文工团创作员、八一电影制片厂音乐组长、总政歌舞团团长、解放军艺术学院院长、中国音协主席等职。代表作品有《雷锋,我们的战友》、《毛主席的话儿记心上》、《梅岭三章》、《映山红》、《请允许》等;歌剧有《星光啊,星光》;电影音乐有《地道战》、《闪闪的红星》等;曾出版《傅庚辰歌曲选》、《大江歌》等。

    《红星照我去战斗》

    小小竹排江中流,

    巍巍群山两岸走,

    雄鹰展翅飞,哪怕风雨骤。

    革命重担挑肩上,

    党的恩情记心头,

    党的恩情记心头,

    党的恩情记心头。

    小小竹排江中流,

    滔滔江水向东流,

    红星闪闪亮,照我去战斗。

    革命代代如潮涌,

    前赴后继跟党走,

    前赴后继,跟党走

    砸碎万恶的旧世界,

    万里江山披锦绣。

    砸碎万恶的旧世界,

    万里江山披锦绣,

    万里江山,披锦绣。

    (一)

    1974年,电影《闪闪的红星》上映,立即在全国引起轰动,观众潮水一般拥入放映场地,一时万人空巷,其盛况丝毫不亚于今天的大片。

    《闪闪的红星》是八一电影制片厂拍摄的一部儿童影片,描写了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少年儿童在党的培养下茁壮成长的故事。70年代初,正处在“文化大革命”时期,受极“左”思潮的影响,除了八个样板戏,全国人民基本上看不到赏心悦目的文艺作品,文艺园地一片萧条景象。在“九-一三”事件后,冰封多年的电影事业有所解冻,一批老电影人纷纷复出,开始拍摄新故事片。电影《闪闪的红星》就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由于影片冲破了极“左”思潮的樊篱,满足了人民寂寞的精神需求,因而产生了巨大的反响,受到广大群众,特别是少年儿童的欢迎。影片一上映,立即红遍全国,各大媒体争相报道这部影片,称之为“学习革命样板戏的成功典范”,各大电影厂也纷纷学习它的成功经验。

    电影《闪闪的红星》能够取得成功,不仅在于内容和艺术上的创新,更得益于成功的电影音乐。这也是这个时期电影取得成功的共同特点。电影《闪闪的红星》中的三首插曲《红星歌》、《映山红》、《红星照我去战斗》都是非常优秀的音乐作品,其中尤以《红星照我去战斗》影响最大。

    《红星照我去战斗》这首歌曲在影片中唱起时,是这样一幅景象:宋大爹乘着竹筏,送影片主角潘冬子去镇上的米店当侦察员。一路景色美不胜收。两岸青山夹着一湾绿水,小小竹排顺江而下。宋大爹撑篙,可爱的小冬子脚穿布鞋,头扎头巾,安静地坐在小包袱上。初升红日,映照江头。这时,高亢嘹亮的歌声响起,镜头不停闪现两岸翠竹的江南青山,展翅蓝天的雄鹰,持竿划排的宋大爹,一脸稚气的潘冬子,当歌声唱到“红星闪闪亮”时,画面上也相应出现了冬子头上的红星,显得声情并茂,极富感染力。

    实际上,电影最初拍摄阶段,此处是没有插曲的,分镜头剧本上只有16个字的提示:“两岸青山,一湾绿水,一叶竹排,顺流而下。”在电影的另一处,安排了一首《高山竹子青又青》的儿童歌曲。在研究剧本时,作曲家傅庚辰认为,《高山竹子青又青》这首儿歌没有分量,也没有必要,建议取消。他向导演建议,在“竹排流水”处新写一首插曲,由景及人,在诗情画意、声情并茂中充分表现潘冬子的宏伟理想和宽阔胸怀。导演觉得这样处理效果更好,就让傅庚辰在摄制组主创会上阐述自己的意见,结果获得了一致支持,并当场确定由创作组组长王汝俊组织创作人员执笔赶写歌词。几天后,歌词《小小竹排江中游》创作完成了,后又改名《红星照我去战斗》。拿到歌词后,傅庚辰思考再三,没有盲从当时“高、响、硬、喊”的流行风,而是遵循音乐创作的规律,写出了一首以美取胜、以情感人的独唱歌曲。随着电影的上映,《红星照我去战斗》很快风靡全国,在当时的中国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会。

    (二)

    《红星照我去战斗》这首歌曲,吸收了赣南采茶戏和兴国山歌的地方特色,曲调明朗、流畅。歌曲有两段歌词,音乐处理十分灵活。前面两段歌词的曲调基本相同,第二段歌词结尾处开始扩充为14小节,形成了一个扩充乐段。两个乐段结构A+B。

    A段22小节,形成了6个乐句的乐段结构。作曲家在这里将歌词的内涵十分恰当地表达出来,比如第一、二句就是在前奏管弦乐加竖琴的音乐描绘中进入,自然地表现了“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群山两岸走”的江南秀丽景色。到“雄鹰展翅飞,哪怕风雨骤”时,旋律在高音区运行,象征雄鹰翱翔在高高的天空。“革命重担挑肩上,党的教导记心头”是第四句带有附点的高音,表明革命者具有一往无前的勇气和坚定不移的信心。“党的教导记心头”重复两遍,扩充了乐句,这是音乐表现的需要。

    B段共14小节。这段是全曲的高潮之所在,如果说前面比较深沉的话,这段则显得高亢、激奋。这段是由两句歌词重复而成,它仍然是表明革命者的决心和信心:“砸碎万恶的旧世界,万里江山披锦绣”。

    (三)

    电影《闪闪的红星》上映,距今30多年了,影片的故事情节已被人们所淡忘,但电影的插曲《红星照我去战斗》却久久流传。在当年“文化大革命”的文艺荒漠中,它像一股清澈的甘泉,滋润了人们饥渴的精神文化生活,在一代人的心头留下了永不磨灭的印记,成为他们成长经历中一个重要的记忆符号。

    《红星照我去战斗》的首唱是当年的青年歌手李双江,这首歌是他的成名作。李双江因为这首歌而名声大振。他每到一处演出,当报到下一个节目是电影《闪闪的红星》的插曲《红星照我去战斗》时,全场就沸腾。李双江走到哪里,哪里的群众就在台下喊“小小竹排,小小竹排”,不唱就过不了关。

    如今的人们喜爱《红星照我去战斗》这首歌曲,主要是欣赏它以美取胜、以情感人。

    《十五的月亮》

    ——走进军人的情感世界

    歌曲《十五的月亮》第一次真正走进了被人们忽视的军人内心情感世界,让人看到了铁骨铮铮的军人柔情的一面,了解了军嫂在背后的巨大付出,赞美了他们之间真挚纯朴的爱情和舍小家顾大家的高尚精神。歌曲曲调优美、动听,感情真挚动人,深受欢迎,传唱至今。

    ◎ 词曲作者简介

    词作者:石祥(1939~ ),河北清河人,中共党员。1958年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历任战士、班长、排长,北京军区战友歌舞团专业创作员、政治部文艺创作室主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专业作家,专业技术三级(军级),文学创作一级。全国第五届人大代表,中国音乐文学学会副主席,中国诗歌学会理事。曾立二等功,享受政府特殊津贴。著有诗集《兵之歌》、《新的长征》、《骆驼草》,长篇报告文学《幕后珍闻》(合作),词论集《月下词话》,歌词集《战斗的歌》(合作)、《日月星》,配乐朗诵诗《周总理办公室的灯光》等。歌词《十五的月亮》获解放军第二届文艺大奖、第一届当代青年喜爱的歌一等奖。

    曲作者:铁源,原名石铁源,大连人。1947年参加革命,1950年起从事部队文艺工作,曾任演奏员、指挥、创作员。曾创作舞剧艺术片《蝶恋花》、舞蹈音乐《鸭绿江之歌》、《战斗的非洲》和《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十五的月亮》等脍炙人口的歌曲,其中,《我为伟大祖国站岗》、《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十五的月亮》、《望星空》、《北疆连着我的家》、《我们的心并不遥远》等30余首(部)音乐作品获得全国、全军奖,1991年获国务院特殊津贴。

    《十五的月亮》

    十五的月亮,

    照在家乡,照在边关。

    宁静的夜晚,

    你也思念,我也思念。

    你守在婴儿的摇篮边,

    我巡逻在祖国的边防线;

    你在家乡耕耘着农田,

    我在边疆站岗值班。

    啊,丰收果里有你的甘甜,

    也有我的甘甜,

    军功章呵,

    有我的一半,也有你的一半。    十五的月亮,

    照在家乡,照在边关。

    宁静的夜晚,

    你也思念,我也思念。

    你孝敬父母任劳任怨,

    我献身祖国不惜流血汗;

    你肩负着全家的重任,

    我在保卫国家安全。

    啊,祖国昌盛,

    有你的贡献,也有我的贡献,

    万家团圆,

    是我的心愿,也是你的心愿。

    啊,也是你的心愿。

    (一)

    长期以来,无论是在人们心目中所崇敬的,还是各种文艺作品中所颂扬的英雄形象,永远是铮铮铁骨的军人。在人们的印象中,军人就是英雄,军人的生活应该是神圣的、英雄一样的生活。但是,无情未必真男儿,军人也是有血有肉的人,在父母面前、在妻子面前、在孩子面前,他们担当者不同的社会角色。他们的家庭生活是什么样的,他们的感情世界是什么样的,长期被人们忽视了。诞生于20世纪80年代的歌曲《十五的月亮》,首次走进了军人的情感世界。

    1984年4月,总政《解放军歌曲》编辑部创作组来到河北省高碑店解放军某部体验生活。创作组的词曲作家和官兵召开了一次座谈会,讨论部队到底喜欢什么样的歌曲。

    座谈会上,官兵们热烈讨论。一位基层干部说:“现在农村实行了联产承包制,作为军人的妻子,上有老,下有小,既要种好责任田,还要承担繁重的家务,实在太辛苦了。能不能写一首赞美军嫂的歌呢?”原来,这个干部家是四川农村的,他的妻子本来是个高中生,为了支持自己的丈夫安心部队工作,她甘愿放弃了进城里工作、学习的机会,默默地在家乡种田,抚养孩子,照顾年迈的父母。还有一名战士说:“丈夫在边关,妻子过着‘织女’的生活。没有军嫂的理解和支持,丈夫当兵在外也不安心。”这些实实在在的语言,深深震撼了词曲作家们的心。

    这天晚上,词作家石祥夜不能寐。这位有着30多年军龄的老战士,太熟悉部队的生活和军人的感情了。今天的讨论,又让他想起了不久前采访过的一位军嫂。这位军嫂肩上的担子很重,但她在给丈夫的信中不但从不叫苦、埋怨,反而鼓励丈夫在部队安心工作。多么可亲可敬的军嫂啊!她们是支持军人的坚强后盾,没有她们在家里照顾老人孩子,为官兵们解除后顾之忧,又怎么会有全国人民安宁幸福的生活。

    此时此刻,石祥坐在营房的小桌前,积蓄在心中多年的创作欲望终于爆发出来,他要写一首献给军人和妻子的歌。可是,写在纸上却写不下去。因为“人称”问题不好解决。称军嫂为“妻子”太老气,称“亲爱的”、“心上人”又太时髦。直到推开窗子一眼望见明月,想起了苏轼的名句:“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一轮明月在天,夫妻两地相望,你也思念,我也思念,用“你”、“我”解决人称难题。于是,这首歌曲——《十五的月亮》词如泉涌,不到10分钟,歌词就写好了。

    石祥的战友铁源看完歌词后,非常兴奋,说:“这首歌词我定购了!”铁源拿到歌词后反复推敲,他联想到了当时放映的电影《高山下的花环》,影片中的“韩玉秀”。从韩玉秀的身上得到了灵感,而韩玉秀是山东沂蒙人,铁源从这一点出发,根据沂蒙小调,一口气谱完了《十五的月亮》的曲子初稿。之后,为了把歌曲结尾处渲染得更加出色,他又和作曲家徐锡宜一起进行了修改。

    就这样,《十五的月亮》诞生了。

    (二)

    《十五的月亮》是一首优秀的抒情歌曲。歌词每段虽只有短短几句,但塑造的人物形象鲜明,展观了主人公丰满的内心世界,把爱情的美、心灵的美、意境的美统一成为一个整体。这样的词是部队长期生活体验的结晶,朴实无华、情真意切、朗朗上口,具有民谣的特点。

    《十五的月亮》这首歌曲,曲调吸取了北方民歌的一些素材,以叙事歌的手法,按字行腔的原则,以五声徵调骨架的调式,独具匠心、细致入微地塑造了鲜明、生活、准确的音乐形象。

    引子是从歌腔第二段中移来的。引子之后是一个八小节的乐段。旋律以下行为主,比较平稳、柔和,表现了明月高照、夜色宁静的环境气氛。第六小节有两处妙笔,一是下行六度大跳,二是在强自上用了一个十六分休止符,很有特色地表现了战士和妻子互相思念的真挚感情。

    第二乐段是个扩大了的乐段。这个乐段的曲调引进了新的素材。在调式上强调了羽调的色彩,旋律进行上则以重复、模进为主,采取了由低音区向高音区逐步扩展等手法,真切地表现了主人公面对明月,仿佛与远方的妻子娓娓而谈的情境。紧接着,通过一个半拍的衬词“啊”使旋律在高音区展开。曲调素材来源于第一乐段第一小节的第二拍,只不过是提高了八度,并在节奏上扩展一倍,用材极省,手法精炼,充分地表达了他们为祖国做出贡献时的激动心情。之后,旋律低回,再现了第一乐段的音乐素材,进一步加深了战士对妻子的思念之情,并使曲调首尾呼应,非常统一完整。最后结束时有一个从低到高的小节甩腔,将结束句推向高潮。淋漓尽致地表现了边防战士与妻子心心相印、互相勉励的感情。

    (三)

    由于真正深入地走进了军人的情感世界,《十五的月亮》一经问世,立即受到全军官兵的喜爱,成为一首经典的军旅歌曲,流传至今。

    《十五的月亮》第一次让人看到了铁骨铮铮的军人柔情的一面。歌曲通过一位边防战士面对圆月,思念远方家乡的妻子这一特定情景,生动地表达了他们之间真挚纯朴的爱情,巧妙地把景和情、情和理有机地融为一个整体,并通过鲜明的艺术形象,深刻、生动地表现了我们的部队与人民、边防与内地、个人幸福与国家安全之间的相互依存的不可分割的密切关系,真正把人们带入了军人的内心情感世界。

    《十五的月亮》流行的时候,正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在我国的西南边疆,还和越南进行着边境战争。前线的解放军官兵非常喜欢这首歌曲,《十五的月亮》唱遍了前沿阵地。歌声传到了对面,越南人也喜欢这首歌,开始在阵地上唱《十五的月亮》。有人提出了质疑:这首歌敌人也喜欢,是不是有问题?但广大官兵不这么看,他们说,人类的美好感情是相同的,敌人也喜欢,正说明《十五的月亮》是一首优秀的歌曲。

    《十五的月亮》虽然反映的是部队生活,但由于它曲调优美、动听,感情真挚动人,生活气息很浓,因而在全国广泛流传,成为人们记忆深处珍藏的情愫。

    1985年,文化部、中央电视台等单位联合举办“当代青年喜爱的歌”的评选活动,歌曲《十五的月亮》荣获一等奖。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