杰出青少年应具备的30种能力-能力九 乐于实践的能力—挑战梦想,打造现实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有一个人经常出差,经常买不到对号入座的车票。可是无论长途短途,无论车上多挤,他总能找到座位。

    他的办法其实很简单,就是耐心地一节车厢一节车厢找过去。这个办法听上去似乎并不高明,但却很管用。每次,他都做好了从第一节车厢走到最后一节车厢的准备,可是每次他都用不着走到最后就会发现空位。他说,这是因为像他这样锲而不舍找座位的乘客实在不多。经常是在他落座的车厢里尚余若干座位,而在其他车厢的过道和车厢接头处,居然人满为患。

    他说,大多数乘客轻易就被一两节车厢拥挤的表面现象迷惑了,不大细想在数十次停之中,从火车十几个车门上上下下的流动中蕴藏着不少提供座位的机遇;即使想到了,他们也没有那一份寻找的耐心。眼前一方小小立足之地很容易让大多数人满足,为了一两个座位背负着行囊挤来挤去有些人也觉得不值。他们还担心万一找不到座位,回头连个好好站着的地方也没有了。与生活中一些安于现状不思进取害怕失败的人,永远只能滞留在没有成功的起点上一样,这些不愿主动找座位的乘客大多只能在上车时最初的落脚之处一直站到下车。

    其实,生活中只要你足够的自信、足够的执著、足够的富有远见、勤于实践,结果总会让你握有一张人生之旅永远的坐票。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旅人没有常识,如同飞鸟没有羽翼;理论家没实践,如同树林没有果实。

    --萨迪

    真正的社会经济生活的运行,远比书本上的原则、定理丰富得多,复杂得多。书本把具体的、活生生的东西抽象掉了,给你一个理想的模式,而实际生活中,你必须认真对待和处理各种问题,包括一些搅得你不得安宁的、令人头痛的难题。因此,求得真知,必须将书本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知识结合起来。

    青少年朋友要重视实践,积极投身实践。靠想当然,或凭猜想处理问题,倒不如亲身去试一试,闯一闯。有一年,外国一家报纸上登了一则广告:"一美元购买一辆豪华轿车。"人们都不相信。贝瑞见到这则广告半信半疑:"今天不是愚人节啊!"但他还是揣着一美元,按报纸提供的地址找到了刊登广告的主人--一位高贵的少妇。少妇将贝瑞带到车库,向他介绍了要卖的一辆崭新的豪华轿车。贝瑞脑中闪现的第一个念头是:"车肯定有问题。"主人让他试着开了一圈,车子完好正常。他又怀疑是赃物,少妇给他看了车的驾照。于是,贝瑞付了一美元,购得了轿车。当他开车要离开时,终于探得了事情的原委。少妇告诉他:"这是我丈夫的遗物。他把所有的遗产都留给了我,只有这辆轿车,是属于他那个情妇的。但他在遗嘱里把这辆车的拍卖权交给了我,所卖款项交给他的情妇--于是,我决定卖掉它,一美元即可。"

    贝瑞高兴地开着车子回家了。路上,遇到了好友约翰。约翰好奇地问这辆车子的来历。贝瑞如实相告,约翰一下了瘫倒在了地上。"啊,上帝,一周前我就看到这则广告了。"

    贝瑞就凭一美元就买得了一辆轿车,是有点不可思议,可它告诉我们,有些事你若不去经历,也许一辈子都不能了解个中奥妙。有些看来十分离奇的事,只要你敢于实践,就有可能创造别人难以想像的奇迹。可见,任何知识的获得,万不能忽视亲身实践这个环节。

    知识的积累不仅包括书本上的间接经验,还包括亲身实践获得的直接经验。一个人的才气、创造,往往与他的见识、阅历成正比。生于西北、长于西北的作家贾平凹,接受了江南的水光山色的陶冶、才子灵性的启迪,使他胸怀阔大,笔底潮生。他在《我往东去,得大自在》一文中说:"不到江南,我向往江南,走了江南,我更热爱我们的西北,西北历史的辉煌和现今的艰苦,给了我生命和气质,我从事文学,这么从黄河到长江,明白了我们的不足,也坚定了我们的信心。草食动物或许是胆小的兔子,但也可能是恐龙、大象,吃血的或许是老虎,也许是虱子。我再不为远离京都而自叹,也不再为西安历来'生人不养人'的环境而悲苦,放眼天下,心存高志,阔大胸怀,善于汲取,才是我发展天才的急需!"

    可见,生活体验的多变、视野的开阔,最能引发联想,唤起灵思,最有利于杂交创优。

    青少年朋友,有很多东西不是我们看看、听听就能了如指掌的,亲身去实践,用自己的经历去总结,这样得来的东西才会很真实,所以,在学习书本知识的同时,不妨多参加一下社会活动,把理论和实际结合起来,这对你必有帮助。

    敢想敢干,克服行动前的顾虑

    没有人事先了解自己到底有多大的力量,直到他试过以后才知道。

    --歌德

    先行动起来,在行动中去纠正、去调整,才是铲除心理障碍敢想敢干的最好办法。行动的障碍归根到底还是心理顾虑。

    黑格尔曾经一针见血地指出:世间最可怜的,就是那些遇事举棋不定、犹豫不决、彷徨歧路、莫知所趋的人;就是那些没有自己的主张、不能抉择,唯人言是听的人。这种主意不定,自信不坚的人,缺乏的就是敢想敢干的胆略。

    在我们决定某一件事情以前,将那件事情的各方面都考虑到并且郑重考虑各个细节是正确的,在拍板之前,运用自己的全部经验与理智做指导确实是没错的,但是最终你必须做出决断,不应再有反复,不应重新考虑,否则会一事无成。

    如果你害怕在人多的场合讲话,一定要找机会去说,大声说。这时候最简单也是最好的办法,就是不让自己多想,现在做,立刻就做,打断自己原有的那种思维逻辑和习惯,走出第一步,勇气就产生了。

    国外一个著名的高空走钢索表演者瓦伦达在一次重大的表演中,不幸失足身亡。他的妻子事后说,我知道这一次一定要出事,因为他上场前总是不停地说,这次太重要了,不能失败,绝不能失败;而以前每次成功的表演,他只想着走钢索这件事本身,而不去管这件事可能带来的一切后果。后来,人们就把专心致志于做事本身而不去管这件事的意义、不患得患失的心态,叫做"瓦伦达心态"。

    凡事先行动起来就容易达到"瓦伦达心态"。因为,一旦迅速进入行动状态后,就来不及多想也想不到什么顾虑。逼上梁山,背水一战,绝无退路,这样反而容易成功。

    在一家公司里,董事长总是对新来的员工强调一件事:"谁也不要走进5楼那个没挂门牌的房间。"他没有解释原因,也没有员工问为什么,他们只是牢牢地记住了这个规定。

    又有一批新员工来到公司,总经理又重复了上面的规定。这次有个年轻人小声嘀咕了一句:"为什么?"

    "不为什么。"总经理满脸严肃地说,依旧没有任何解释。

    回到岗位上,年轻人在思考着总经理的这个令人费解的规定,其他人劝他别瞎操心,遵守这个规定,干好自己的工作就行了,但年轻人却执意要进入那个房间看个究竟。

    他轻轻地敲了一下门,没有反应,再轻轻一推,虚掩的门开了,只见屋里有一个纸牌,上面写着--把这个纸牌送给总经理。

    闻知年轻人擅闯"禁区"的同事劝他赶紧把纸牌放回房间,他们会替他保密的,但年轻人拒绝了。他拿着纸牌走进了总经理的办公室。

    当他把那个纸牌交到总经理手中时,总经理宣布了一项惊人的决定--"从现在起,你被任命为销售部经理。"

    "就因为我拿来了这个纸牌吗?"年轻人不可思议地问。

    "对,等这一刻我已经等了快一年了,相信你能胜任这份工作。"总经理自信地说。

    果然,销售部在年轻人的带领下,业绩越来越好。

    格罗根指出:"无论做什么事情,开始时,最为重要的是不要让那些爱唱反调的人破坏了你的理想。"美国斯坦福大学的一项研究也表明,人大脑里的某一图像会像实际情况那样刺激人的神经系统。比如,当一个网球手击球时一再告诉自己"不要把球打出栏外"时,他的大脑里往往就会出现"球出栏外"的情景,而结果往往是球真的跑出栏外。这项研究从另一个方面证实了"瓦伦达心态"。

    "先投入战斗,然后再见分晓。"拿破仑如是说。只有行动起来,才能挣脱现实的枷锁。

    伟大作品《神曲》给人印象最深的,就是那一句千古名言。

    但丁在其导师--古罗马诗人维吉尔的引导下,游历了惨烈的九层地狱后来到炼狱,一个魂灵呼喊但丁,但丁便转过身去观望。这时导师维吉尔这样告诉他:"为什么你的精神分散?为什么你的脚步放慢?人家的窃窃私语与你何干?走你的路,让人们去说吧!要像一座耸立的塔,绝不因暴风雨而倾斜。"

    青少年朋友,走你的路让人们去说吧!

    做好准备

    倘只看书,便变成书橱。

    --鲁迅

    准备之于成功,如同基石之于大厦,毫末之于树木,跬步之于千里,石土之于泰山。因此,准备是成功的基础,只有准备充分了,成功才会降临。当我们一点点地积累,一粒粒地积聚,一步步地走,一寸寸地生长,我们就有了量变到质变的飞跃。人生是一个庞大的生命旅程,如果你能提前一一做好准备,那么你的每一段路走起来就会坚定自如、泰然自若了。著名节目主持人朱军在出版《时刻准备着》时,他说:"我觉得这么多年来,我的状态始终是'时刻准备着',而机遇都是在积极准备中光顾的。"

    美国著名电台主持人莎莉·拉菲尔在自己的职业生涯中遭遇了18次辞退,她的主持风格曾被人贬得一文不值。

    最早的时候,她想到美国大陆无线电台工作,但是,电台负责人认为她是个女性,不能吸引听众,想都没想地拒绝了她。

    她来到波多黎各,希望自己有个好运气。她不懂西班牙语,为了熟练掌握语言,她花了3年时间。但是在波多黎各的日子里,她最重要的一次采访,仅仅是一家通讯社委托她到多米尼亚共和国去采访暴乱,连差旅费都是自己付的。

    在以后的几年,莎莉·拉菲尔不停地工作,不停地被辞退,有些电台甚至指责她根本不懂得什么是主持。

    1981年,莎莉·拉菲尔来到了纽约的一家电台,但是很快被告知:她跟不上这个时代,为此,她失业了一年多。

    有一次,她向一位国家广播公司的职员推销她的清谈节目策划,得到了对方的肯定。但是,那个人后来离开了广播公司,她不得不向另外一位职员推销她的策划,这位职员却不感兴趣。别人虽然同意雇用她,但不同意搞清谈节目,而是让她做一个政治节目主持人。

    莎莉·拉菲尔对政治一窍不通,但是她不想失去这份工作,于是开始"恶补"政治……1982年夏天,她的以政治为内容的节目开播了,她有着娴熟的主持技巧和平易近人的风格,她甚至让观众打进电话讨论国家的政治活动,包括总统大选。这在美国电台史上是史无前例的。

    莎莉·拉菲尔几乎一夜成名,她的节目成为全美国最受欢迎的政治节目。她现在是美国一家自办电台节目主持人,曾经两度获得全美主持人大奖。每天有800万观众收看她主持的节目。在美国传媒界,她就是一座金矿,无论到哪家电视台、电台,她都会带去巨额的利润。莎莉·拉菲尔说:"我平均每15年就被人辞退一次,有些时候,我认为这辈子完了。但我相信,上帝只掌握了我的一半,我越努力,我手中掌握的一半就越庞大,终于有一天,我赢了上帝。"

    当你有所准备的时候,面对挑战,你才能保持绝对的冷静。做好了准备,一切危险、困难、挫折,也就会被你摆平。有了准备,我们就不再彷徨。"书到用时方恨少",平常若不充实学问,临时抱佛脚是来不及的。也有人抱怨没有机会,然而当升迁机会来临时,再叹惜自己平时没有积蓄足够的学识与能力,以致不能胜任,也只好后悔莫及。

    人生之路漫长而又充满了未知,青少年朋友应该"时刻准备着"。为了美好的将来,储备对付一切难题的能量,准备一副冷静平和挑战困难的心态。就像莫里尼奥所说的:"当准备的习惯成为你身体的部分,它就会永远在那里,并帮助你取得令人惊讶的胜利。"

    俗话说:有备无患。青少年朋友做事应该未雨绸缪、居安思危。

    冲出经验怪圈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毛泽东

    大家认为是正确的,其实并不一定都是正确的。敢于思考的人不会按照大家的经验来发表意见,应该有自己独特的见解。不论在哪种社会、哪个时代,最早提出新观念、发现新事物的人总是极少数,绝大多数人是不赞成甚至激烈反对的。因此,要想成功,就必须冲破经验的怪圈。

    新观念的倡导者和新事物的发现者们,几乎都不同程度的有一种孤独寂寞、不被人理解的感觉,著名者如尼采、鲁迅,不著名者如我们身边那些成功的"异类"分子。

    敢于创新的人们是不害怕这种思维和观念上的"孤立"并以此为荣。敢于被"孤立"、不从众是一种众人皆醉我独醒的品质,作为独身的醒者如何既坚持主见又保护自己的主见不被扼杀,真的是一个很困难的问题,没有胆略的莽汉是无法解决的。如果你不和周围的人保持某种程度上的一致,那么,你会受到排挤,你的新思想就无法推行;如果你与周围的人群过于一致,那么,你自己的新思想也就被忽略、被扼杀了。

    如何在经验与创新中发展自己呢?

    古希腊有一个"戈迪阿斯之结"的故事:

    凡是来到弗里吉亚城的朱庇特神庙的外地人,都会被引导去看戈迪阿斯王的牛车。人们都交口称赞戈迪阿斯王把牛轭系在车辕上的技巧。

    "只有很了不起的人才能打出这样的结。"其中有人这样说。

    "你说得很对,但是能解开这结的人更了不起。"庙里的神使说。

    "为什么呢?"

    "因为戈迪阿斯不过是弗里吉亚这样一个小国的国王,但是能解开这个结的人,将把全世界变成自己的国家。"神使回答。

    此后,每年都有很多人来看戈迪阿斯打的结。各个国家的王子和政客都想打开这个结,可总是连绳头都找不到,他们根本就不知从何着手。

    戈迪阿斯王已经死去几百年之久,人们只记得他是打那个奇妙的结的人,只记得他的车还停在朱庇特的神庙里,牛轭还是系在车辕的一头。

    有一位年轻国王亚历山大,从遥远的马其顿来到弗里吉亚。他征服了整个希腊,他曾率领不多的精兵渡海到过亚洲,并且打败了波斯国王。

    "那个奇妙的戈迪阿斯结在什么地方?"他问。

    于是有人领他到朱庇特神庙,那牛车、牛轭和车辕都还原封不动地保留着原样。

    亚历山大仔细察看这个结。他对身边的人说:"过去许多人打不开这个结,都是陷入了一个窠臼,都认为只有找到绳头才能将结打开,我不相信我不能打开这个结。我也找不到绳头,可是那有什么关系?"说着,他举起剑来砍,把绳子砍成了许多节,牛轭就落到地上了。

    亚历山大说:"这样砍断戈迪阿斯打的所有的结,有什么不对?"

    接着,他率领他那人马不多的军队踏上了征战亚洲之路。

    没有人能够因跟随经验而获得成功。哪怕他是跟随一个伟大的成功者。做事的资本不能从抄袭、模仿中得来。亚历山大之所以成功地做了亚洲王,就是因为他坚持自己的实践。

    囿于经验不敢创新的人我们称之为"先例的奴隶"或者"先例的崇拜者",因为他们把困难当作不可能,总是在说:"这不会做,那不可能",殊不知,世界上哪一件新事物不应归功于古往今来的先例破坏者呢?现代人生活中的种种安适、便利、奢华、幸福,又有哪一件不曾经是这些先例的破坏者们脑海中的产物?

    爱默生有一句至理名言:"要想成为真正的'人'必须先是个不盲从抄袭的人。你心灵的完整性是不可侵犯的……当我放弃自己的立场,而想用别人的观点去思考的时候,错误便造成了……"

    这对强调由别人的观点来思考的人来说,无疑是一大挑战。

    也许,我们可以把爱默生的话做如下阐述:"要尽可能由他人的观点来看事情--但不可因此而失去自己的亲身体验。"

    夯实每一个脚印

    思想根本不能实现什么东西。为了实现思想,就要使用实践力量的人。

    --马克思

    没有谁的成功能从天而降,行动,是梦想成真的桥梁。我们从牙牙学语到长大成人的过程当中,人生的道路布满荆棘与瓦砾,但是你为了完成你的人生,必须尽力去做,夯实每一个脚印。

    1816年,小林肯刚满七岁的时候。因为生活贫困,付不起房租,林肯全家人被赶出住宅,开始了流浪日子。流浪的日子过了两年,母亲因家庭的沉重负担病倒了,不久就去世了,艰难的生活雪上加霜。但是,沉重的生活并没有使小林肯气馁,他仍然保持着积极的态度,夯实每一个脚印,并成长为积极进取的青年。

    1831年,青年林肯尝试着经商,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为自己和家人创造一个比较好的生活环境。可是,他失败了,并且债务缠身。1832年,林肯失业了,这显然使他很伤心,但他下决心要当政治家,所以他想攻读法学院,可是因为没钱,他没法开始求学生涯。他参加了州议员的竞选,糟糕的是,他竞选失败了。在一年里遭受了两三次打击,这对他来说无疑是痛苦的。但失败并没有击垮他那积极进取、积极行动的人生态度。1833年,林肯再次借钱经商,但因为经营方面的问题,很快就又破产了。后来他用了17年的时间才把债还清。

    1834年,贫困潦倒的他坚持积极地再次竞选州议员,他积极的行动终于给他带来了成功,这一次,他当选了。

    1835年,林肯订了婚。但离结婚还差几个月的时候,未婚妻不幸去世。这对他精神上的打击实在太大了,他心力交瘁,数月卧床不起。1836年,他得了神经衰弱症。

    1838年,林肯觉得自己的身体状况好转了。他马上积极行动起来,决定竞选州议会议长,可他失败了。1843年,他又参加竞选美国国会议员,但这次仍然没有成功。

    林肯虽然一次次尝试,但是却一次次地遭受失败:企业倒闭、爱人去世、竞选受挫。林肯一次又一次的失败了,但他还是不断地积极行动。正是这一些积极的行动,使他越战越勇,最终走向了成功。

    1846年,他又一次竞选国会议员,最后终于当选。两年任期过去了,他决定要争取连任。他认为自己作为国会议员,表现是出色的,相信选民会继续选举他。但很遗憾,1848年,他落选了。

    因为这次竞选,他赔了一大笔钱。但是林肯没有放弃,他也没有说:"要是失败会怎样?"1849年,他又积极地自荐州土地局长一职,但州政府把他的申请退了回来,上面指出:"做本州的土地官员要求有卓越的才能和超常的智力,你的申请未能满足这些要求。"1854年他竞选参议员,落选。

    林肯失败了,但林肯始终没有服输。他始终都是那么斗志昂扬,始终都是积极地行动,积极地前进、前进、前进!1856年他竞选美国副总统提名,得票不到100张。1858年,他再度竞选参议员,再次落败。

    林肯尝试了13次,可只成功了3次。但他始终都没有屈服,始终在做自己生活的主宰,不管是成功还是失败,他始终都在不断夯实每个脚印。1860年他一举当选美国总统,成为美国历史上一任伟大的总统。

    林肯值得每位青少年去学习,不管失败多少次,他始终坚持走自己的路,夯实着每个脚印,不偷懒,当然成功也就非他莫属了。

    每个成功的人都知道:思想和行动同等重要,如果你每天都在想着做什么,而不去付诸实践,那只是空想,只能流于平庸。只有积极地行动,夯实每一个脚印,成功才会离你越来越近。

    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在天才和勤奋两者之间,我毫不迟疑地选择勤奋,她是几乎世界上一切成就的催产婆。

    --爱因斯坦

    每个人都有自己美好的理想,有的人为了实现它,孜孜以求,不懈地努力着、奋斗着,而有的人则仅仅停留于口头上,或常常沉浸在一些不切实际的幻想中,不能付诸切实的行动。当遇到后一种情况的时候,人们常常会劝勉他说:"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这句话本意是说,你站在河塘边,与其急切地期盼着、幻想着鱼儿到手,还不如回去下工夫结好渔网,这样就不愁得不到鱼,"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这句话,见于《汉书·董仲舒传》,书中说:"故汉得天下以来,常欲治而至今不可善治者,失之于当更化而不更化也。古人有言曰:'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这一典故告诉人们,做事要努力追求,不能总是停留在口头上,重要的是采取实际行动。唐代学者颜师古解释这一典故时说:"言当自求之","自求",就是要靠自己努力追求,付诸行动。马克思也曾经说过:"一步实际行动比一打纲领更重要。"他告诫人们,不要做口头革命家,而应当努力将伟大的目标化为实实在在的行动。这一典故还告诉人们,一切伟大的目标、伟大的思想,都是从微不足道的开始起步的。中国春秋时期的大思想家老子说:"天下难事必做于易,天下大事必做于细。"意思是说,规划宏伟的目标,还得从最不起眼的小事做起,谋划难做的事,也得从最容易的事做起。

    下面我们来看看一位青年的自述:

    "好多朋友跟我说,自考好难!于是,本想参加学习的我一直被这个思想包袱拖累,徘徊在自考门外。直到2005年下半年,我准备报考高级会计师,从财政局获知需有大专文凭才能报考,这当头一棒,使我马上就想到了自考。

    "2005年底,我报读了电子培训中心的南京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的独立办班,怀着巨大的压力与不自信的心情跨进了自考的大门。

    "老师讲课经验丰富,引经据典,把本来很枯燥的内容形象化,课堂上同学们的兴致很高,气氛活跃。我仿佛又回到了当年的学校,又找到了6年前的温馨感觉,对汉语言文学的学习也提高了兴趣,同时也充满了自信。

    "自考最主要的难题是时间紧,但我认为"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是会有的"。自考以后,我取消了每天下班后的一切娱乐活动,重新拿起书本,搬起厚厚的词典,认真学习。看了一篇篇优秀文学作品,每天温故而知新,我真正感觉到了学习的乐趣!夜深人静时有我看书做题的身影,清晨醒来随手拿起特意放在床头的书读一段,这一天都会感觉清新自然。而且,通过自考我认识了很多好朋友。我们经常一起学习、互相讨论,不亦乐乎!一分耕耘一分收获,通过努力,我的4次考试都获得了很好的成绩,很快我的大专文凭就到手了,而且这种过程也不像别人所说的很难。

    "'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我觉得这句话说得太对了,心动不如行动,行动了才有希望!"

    青少年朋友,羡慕别人只是些虚荣的不存在的心理,何不自己去争取呢?上帝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每个人身上都要有可以成功的素质,就看你争取不争取!所以,要想成功,你想做的就去实践吧!

    青少年朋友,别年复一年了,给自己下个任务吧!

    1激发好胜心

    我们似乎都有惰性,不愿意自己去学习新的东西;或者是没有胆量,没有学习新知识的意识。但是,我们也有一个最有利的条件,就是有很强的好胜心。只要能激起好胜心,并加以激励,我们就会"铤而走险"去学习新知识。一旦我们尝到了"甜头",认识了自己的能力,我们就不但敢于而且也愿意去做了。

    2培养执行计划的习惯

    每一个青少年每天都会有许多新的构想,而每一天都会有成千上万个青少年会把自己辛苦得来的新构想取消或埋葬掉,因为青少年不敢执行。

    当发生这种情况时,我们应该清楚一点:无论我们的想法有多好,理想如何远大,除非真正身体力行,否则永远没有收获。正如"步步高"VCD的广告词一样"说到不如做到,要做就做最好"。

    3尝试未做过的事情

    有这样一句话,似乎是所有青少年的常用语:"这个老师没教过,我不会做。"这是不行的。不会的就更应该学,而且要激励自己去学习新知识,而不是被动地等待大人来教。

    4独立完成各种任务

    对于应该是学生完成的所有活动,你都要自己去做。尤其是写作文和解应用题,应先自己思考领会并尝试完成,这样我们就充分运用了自己的综合能力。然后请父母评价,并指出正确的做法。最后再让我们重新开始。这样我们的自学能力会得到很好的训练。

    走出象牙塔,融入社会

    一个人怎样才能认识自己呢?绝不是通过思考,而是通过实践。

    --歌德

    校园是座象牙塔,我们在塔里感受不到外面的风雨,单纯地沉浸在美好中。

    《青春万岁》里记载了经典的对白:"所有的日子都来吧,让我们编织你们,用青春的金线和幸福的璎珞编织你们","有那月下校园的欢舞,细雨蒙蒙里踏青,初雪的早晨行军……还有热烈的争论,跃动的温暖的心……","从来不寂寞,眼泪、欢笑、深思,全是第一次!"

    象牙塔里的日子是无忧无虑的,可是人都是要长大的,象牙塔不是我们的归宿。青少年是该从睡梦中醒来了,走出象牙塔,用真纯依旧的心灵热切地呼唤:"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

    2005年12月14日,清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贴出了一份通知--2006年7月28日至8月17日,学校计划组织500名在校生、年轻教师和部分美国大学生参加"清华-美国大学生暑期教学互助活动"。

    这个活动是清华大学为配合西部大开发,在2002年启动的以"传播知识,消除贫困"为主旨的远程教育扶贫项目的一部分。到今年9月1日,学校已经在全国592个国家重点扶持贫困县建立了100个远程教育站。

    今年夏天,133名清华大学学生自愿组成了教育互助小分队到16个教育扶贫教学站。他们在两周的教学互助活动中,为贫困地区参加高考的学生和初中英语教师进行了现场辅导。

    学校负责大学生扶贫实践的刘振江老师说:"让学生利用寒暑假、双休日等走出'象牙塔',开展支教、调研等活动,这更有益于他们学有所用、回报社会,学生们普遍感到收获很大。"

    让青少年走出象牙塔,融入社会现在已经成为各个高校教育学生的另一种方式,这种方式比口头的教育更有效,因为社会才是一所无所不容的大学堂,不信我们再看看下面一位同学的亲身经历:

    "放暑假以前,我就做好了打工的准备。我要尽量养活自己。家里实在太难了。

    "开头几天,和几个同学顶着烈日,跑了许多地方也没找着活干,下岗职工太多,人家根本不要学生。这时,生活费都已产生危机,连回去的路费都没有了,在这人流攒动却无一人相识的城市,我们感到十分的焦急和无助。最后,幸运的是我终于用自己的'特长',找了一份做'主页'的工作。但条件是只有做得好才给钱。他们根本不相信一个学生,能做出交互主页和联机数据库。

    "'开弓没有回头箭',我已别无选择。于是,早上刚蒙蒙亮,在水龙头上冲一下头,便开始了一天的工作。仔细检查每一份源代码,精心设计动画的每一帧画面。即使高考前的复习也没这么疲累。但是我告诉自己为了生活费我要坚持下去。

    "随着进度的越来越大,老板的笑容多了起来。公司里的许多同事也称赞说做得不错。我于是又搜寻最新的主页制作技术,CSS、VRMl、HDML,等等。一有空就跑到微软和SUN公司的主页上,查看他们Homepage方面的技术公告和讨论,希望能做出更好的、更多样式的主页。就这样边学边干,时间一晃而过,终于把全部活儿干完了。过后,许多制作主页的老师、前辈都称赞起来,实用、精美,没有花哨的东西。这时我变得更加自信!"

    如果,你能把学到的知识马上用于实践,那么,你的知识就能变成智慧。"学习并不只限于学校内,相遇者都是我的老师。"如果能本着这一原则走向社会的话,你就能从别人那里学到很多在学校学不到的知识,就能使自己充实起来。有一位李先生虽然只是小学毕业,但却在一家大公司里担任一个部门经理。成绩斐然。于是有人便去询问他成功的秘诀。他说:"虽然,我只是小学五年级毕业,但却在社会这所大学里,通过了50年不断努力地学习,终于获得了'最高学历'。"

    的确,在社会这一大学中学习50年,并把学到的知识全部运用于实践的话,当然会比任何一所一流大学的高才生还要出色。这就说明:学历并不代表一切。

    青少年是新生力量,应该去飞去闯,没经历过多少风雨,但我们有经风雨的气魄和力量,人生不经风雨哪见彩虹,那就让我们胜不骄,败不馁,去拼去闯!记住,你给我一丝光线,我会还你大片阳光!乐于实践的能力测试

    你是否具有以下特点?

    1不敢面对困难

    A完全像 B有些像    C不像

    2做事顾虑重重

    A完全像 B有些像    C不像

    3遇事退缩

    A完全像 B有些像    C不像

    4凡是要求家长为自己决策

    A完全像 B有些像    C不像

    5一旦失去依赖对象,就茫然不知所措

    A完全像 B有些像    C不像

    6一贯服从他人

    A完全像 B有些像    C不像

    7缺乏勇往直前的气魄

    A完全像 B有些像    C不像

    8时间观念淡薄

    A完全像 B有些像    C不像

    9做任何事情总要拉别人才行

    A完全像 B有些像    C不像

    10从不做家务

    A完全像 B有些像    C不像

    11受人欺负后不敢抗拒,回家诉苦

    A完全像 B有些像    C不像

    12听别人的指挥,去做对自己毫无意义的事

    A完全像 B有些像    C不像

    13没有自己的行动方向

    A完全像 B有些像    C不像

    14什么事情不管会不会,从不想去试一试

    A完全像 B有些像    C不像

    15穿衣、洗脸也要父母包办

    A完全像 B有些像    C不像

    说明:每一题选择A得1分,选择B得2分,选择C得3分,累计总得分。

    总分在29分以下,你的实践能力很差,应该尽早加强锻炼。

    总分在30~40分之间,你具有相对较好的实践能力,还需进一步加强。

    总分在45分以上,你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对你今后的发展大有好处。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