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器时代(精校)-第119部分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那…那你别走。”朱橙小声道,说完苍白的脸上居然浮起两朵红云。

    “我不走,永远都不会走。”刘子光握住朱橙的手,十指交扣,信誓旦旦地安慰道。

    朱橙安心得笑了,药物的作用开始见效,她握着刘子光的手沉沉睡去。刘子光也不把手抽回,就这样静静的陪坐在一旁。

    “刘卿家这是…”朱由校很奇怪,什么时候皇姐和镇武侯怎么这么亲密了,话还没说完就被皇后一把掐在腰间。“嘘,别妨碍皇姐休息。”

    宫里所有的人都被撤走,只留下两个机灵的宫女在门口听候差遣,其他人都聚集到了偏殿里,继续商议医治公主的办法。

    正商量着,南宫娘娘身边的首领太监徐荣过来禀报,说是宋太妃在宫门外请见,有要事商量。

    南宫娘娘沉吟片刻道:“让宋太妃回去早早歇着,哀家没空管她的要事。”

    徐荣应声出去了,娘娘又道:“慢着,公主这边的事情,切末外传。”

    徐荣再次躬身道:“谨遵娘娘口谕。”

    尽管娘娘再三交代严禁泄露公主自杀未遂的事情,可是整个皇宫大半夜闹得沸沸扬扬,怎么可能瞒得住别人,只不过流传的版本多有不同,有人说是公主遇到刺客了,还有人说公主是自己跌伤了,反正不管怎么样,长公主都是受了很重的伤,至于具体情况就不得而知了。

    情报通过宋太妃的渠道传到钱夫人耳朵里,然后又传到侯尚书府上,这帮人顿时心焦起来,长公主一出事,整个婚姻进程就要大受影响,虽然有圣旨在手,但那并不代表长公主就是他们侯家的人了,在这个关键的时刻没有人能帮上忙,大家只能坐在家里干着急。

    皇宫内院的事情,钱谦益和候询都不能公然去问,皇宫的出入也比以前严格了许多,想借着探望堂姐的由头进宫打探消息的办法也行不通了,而那个该死的刘子光却天天呆在皇宫里面,听说已经两天两夜没回府了。

    不行!决不能这样坐以待毙,如果在这样下去,婚事肯定会被刘子光那厮搅黄,侯方域考虑再三,终于决定孤身进宫探查究竟。

    这个想法刚说出来就遭到了大家的一致反对,且不说皇宫内院不是那么容易进的,就是混进去了又能如何呢,难道还能把公主拐带出来不成?

    “你们放心,我自有分寸。”侯方域矜持的一笑,对于自己的个人魅力他还是很有自信的,这个世界上还没有人能够抵挡自己的迷人微笑,如果他侯方域下决心追哪个女人,就一定能够成功,别说是个没见过世面的乡下公主了,就是尼庵里清心寡欲的尼姑,遇到风流倜傥的候公子也只有乖乖投降的份。

    侯方域的计划是混进皇宫,找到长公主,施展自己的泡妞大法,将生米做成熟饭,这样就万事大吉了,根据上次在御花园赏花的印象来分析,长公主对自己还是很有好感的,不过还没达到死心塌地的喜欢那种地步,或许是她的欣赏水平还达不到那个层次吧,侯方域这样想,她这样洪泽县出来的丫头自然不能和京城里的大家闺秀相比,乡下丫头喜欢的可能是那种坏坏的男孩形象,哼哼,要论坏,我侯方域可不比别人差,想到这里,侯方域又是微微一笑。

    侯夫人对儿子的计划很不放心,可钱夫人对侯方域的计划表示支持,说宫里的事情不用担心,有宋太妃和徐公公罩着呢,万一被发现了,事情闹开了也无所谓,毕竟南宫娘娘对这个未来女婿还是很喜爱的,就算为了长公主也不会让侯方域出事,到时候说自己因为担心公主的病情才混进来探望的,说不定还能博取丈母娘的欢心呢。

    主意打定,众人便开始操办起来,还是走徐公公的路子比较稳妥,徐公公不缺银子,可是有些亲戚需要照顾,侯尚书答应事成之后帮徐荣的本家侄子谋个肥缺,这才把事情定了下来。

    虽然皇宫的进出审查比以前严格了许多,但是身为南宫娘娘身边的首领太监,徐荣还是有些特权的,这天他特意选了一个身材高挑的小太监跟自己一起出宫办事,然后偷偷上了一辆马车,让小太监和早已等候的侯方域互换了衣服,然后徐荣带着伪装成太监的侯方域回宫去了。

    有徐荣的关照,侯方域顺利的进入了皇宫,他面白无胡须,装成太监破绽不大,只是得把那份狂放不羁的才子风度收敛起来,免得被那些虎视眈眈的大内侍卫们发现。

    侯方域特意将帽子压低,弯着腰小心翼翼的跟随在徐荣身后先朝宋太妃住的宫殿走去,在里面盘桓了一段时间,一边打探情况,一边等候时机,徐荣毕竟是个太监,没有资格去探望长公主,只有请宋太妃出面,才能将侯方域带进公主的寝宫。

    宋太妃到底是钱夫人的堂姐,姐妹俩的胆子都很大,略一思索之后便同意了侯方域的计划,只是长公主那里随时有刘子光镇守着,去的时候必须避开他。

    “真是不成体统,身为公主居然让个男人守在宫殿里,也就是她们这样野狐禅的娘娘和公主才能做出这种事情。”宋太妃对前两天她被挡驾的事情一直耿耿于怀,话刚出口便觉得不妥,笑道:“状元末在意,本宫心直口快,忘了那是你没过门的媳妇了。”

    “宋姨,您这是说的哪里话,长公主也就是占了是皇上亲姐姐的身份,要不然给就凭她一个乡下丫头,给我当小妾我都嫌她俗呢。”侯方域故意顺着宋太妃的脾气说话,他知道宋太妃并不喜欢朱橙母女,不为别的,就是单纯的妒嫉而已,同样是先皇的妃子,十年前不如她,现在还不如她,甚至还要去曲意奉承,要不是想从她娘俩身上捞点好处,宋太妃才不屑于搭理她们呢。

    “不说这个了,待会本宫给你创造机会,能不能迷倒那个小丫头就看你的本事了。”宋太妃道。

    “呵呵,宋姨您就瞧好吧。不把小丫头当场推倒我就不姓宋。”侯方域自信的笑道。

    又说了一会儿话,一个宫女进来禀报,说镇武侯已经离开公主的寝宫了。事不宜迟,宋太妃马上行动起来,换了衣服,让宫女准备了一根千年人参,用锦盒装了,带着一干宫女太监捧着人参朝公主寝宫走去,候方域就混在宋太妃的队伍当中。

    第七卷

    北方

    第十一章

    阉状元

    宋太妃一行人缓步来到公主寝宫前,一个太监上前通传,说是宋太妃前来探望公主了,不多时里面回话,说快快有请。

    宋太妃不经意的微微转头,对捧着锦盒的侯方域望了一眼,后者报以自信的微笑,太妃沉声道:“头前带路。”两个宫女挑着宫灯袅袅婷婷引着他们进去了。

    长公主的寝宫庭院里静悄悄的空无一人,宋太妃不满的哼了一声,腹诽道:“到底是渔村出来的野孩子,就是没有规矩。”不过脸上依然洋溢着关切的微笑,轻移莲步朝前走去,候方域端着锦盒,低着头紧跟在后面。

    忽然身后的宫门咣当一声关上,四下里跳出几十名大内侍卫,明晃晃的钢刀闪着寒光,众人一起高呼:“拿贼!”声音震耳欲聋,把宋太妃惊的一个激灵。

    不过宋太妃到底是在宫里呆过几十年的老人,一瞬间就恢复了镇定,喝道:“反了你们不成,本宫身边哪里有贼!”

    “拿的就是你身边的贼!”随着一声怒喝,虚掩的寝宫大门后面转出一人,身着红色坐蟒袍,不是刘子光还能是谁!

    大内侍卫们如同饿虎扑食一般将宋太妃身边的从人尽数按翻在地,候方域是第一个被制服的,四个侍卫压住他的手脚,还有一个侍卫提刀直接将他的裤子割开,露出侯方域笑傲花丛的硕大本钱来。

    “侯爷!发现未净身太监一名。”侍卫大声报告道。

    “好啊,宋太妃,引男人入后宫,秽乱宫帷该当何罪,你自己风流快活也就罢了,把这个男人带到长公主寝宫来是何居心!”刘子光厉声喝问,根本没有把宋太妃放在眼里。

    这是着了人家的道了,再说什么都没用了,找贼拿赃,捉奸成双,一个大男人打扮成太监模样跟着自己满皇宫的乱跑,真是跳进黄河都洗不清了。

    “本宫要见南宫娘娘。”宋太妃面如死灰,有气无力的说道。

    “你没有资格见任何人,来人,将他们打入天牢。”刘子光板着一张铁脸,丝毫不留情面。

    “你们别碰我,本宫是先皇遗孀,你们不能抓我!”宋太妃挣扎着喊道。

    “呸,你个老婊子!先皇的脸都让你丢尽了,给我带下去!”

    侍卫将宋太妃先行拖了下去,然后刘子光走下台阶,来到侯方域跟前,用靴子尖挑起候公子的下巴,鄙夷道:“老婊子找的面首还挺英俊呢,既然进宫了就不能让你白来一次,来人啊,把这小子送净事房。”

    “你们放开我!我是当朝状元侯方域!我是驸马!我是礼部尚书家的公子……”侯方域两眼冒火,徒劳的挣扎着,被四个侍卫抬走了。其余的太监宫女也被看押了起来,听候审理。

    南宫娘娘的宫中,徐荣刚踏出房门就被两个大内侍卫锁住了脖子:“大胆徐荣,私自带外人进宫,还不伏法!”

    皇宫里有个叫做净事房的小机构,专门负责阉割自愿入宫的男子,其实民间也有类似的营业场所,都是祖传的手艺,不过论起专业性,还是净事房的成功率最高,不但割不死人,还保证不影响以后的小便通畅。

    侯方域唧唧歪歪的不老实,被侍卫一拳砸昏,等他醒来,发现自己已经洗得干干净净摆在净事房的案板上了,几个笑眯眯的老家伙,手里把玩着奇形怪状的锋利道具,正瞧着自己呢。

    侯方域被捆成大字型,两腿分开,正露出中间的伟物,这可是侯公子笑傲花丛、威震秦淮两岸的本钱,现在就要和主人分离了,不得不说是京城风月界的一大损失。

    越过那几个拿着刀子,不怀好意的老家伙,能看见后面站着的是宿敌刘子光,这个可恶的家伙正抱着膀子阴沉的坏笑着,侯方域顿时怒火万丈,高声吼道:“谁敢动我!我是新科状元,当朝驸马侯方域,你们想死了吗!”

    “呸,你这个淫贼到现在还不死心,居然冒充状元,当真该死,你们几个愣着干什么,动手吧。”刘子光鄙夷的啐了一口,抱着膀子站在后面继续看大阉活人的好戏。

    师傅用白布把侯方域的下腹部和大腿上部紧紧绑牢,然后用辣椒水洗涤将要手术的部位。然后主刀上场,拿出一把类似镰刀的钩刀,在火上燎烤了一会,一手捏住侯方域的硕大本钱,一手将钩刀伸到本钱的根部,用力一拉,锋利的刀子将状元郎的传家宝连根切下,刀口齐整,显示出了主刀师傅娴熟的技艺。

    “好”刘子光带头鼓掌,其他几个看热闹的侍卫也跟着拍着巴掌叫好,主刀师傅得意地四下拱手:“见笑,让各位爷见笑了。”

    侯方域已经疼得昏迷了过去,负责善后的师傅赶紧上前用一根白蜡针插入状元的尿道,然后用绳子拴紧,伤口敷上草木灰,用浸过冷水的纸覆盖,最后小心地包扎好。

    经过这一系列的程序后,侯方域还不能马上卧床,必须由人搀扶着在屋子里走上两三个小时才能卧床。手术后三天,必须滴水不进。三天过后,拔掉白蜡针,尿喷涌而出,即阉割成功。当然这都是后话了,刘子光就没兴趣再欣赏下去,他留了三个侍卫在净事房,让他们看着侯公子以免他作出过激举动,自己先回去了,至于侯公子的宝贝,被仔细的放进了一个广口玻璃瓶,用药水浸泡着,等到合适的时机,刘子光自会送到侯府上去,让侯尚书也分享一下乐趣。

    这两天刘子光并没有拿侯家人开刀,并不代表他把这口恶气忍了,南厂的力量被彻底调动起来,监视侯府钱府,在宋太妃宫里安装了窃听器,徐荣太监的一举一动更是在严密的监控之中,既然要报复,就要把所有牵扯到这件事的人都打击到,尤其是这个不甘寂寞的宋太妃,仗着宫外钱阁老的关系牛比烘烘,这回通过打击宋太妃也能给钱谦益一点提醒,不要试图触摸刘子光的底线。

    侯方域想通过徐荣混进皇宫实在是极其愚蠢的办法,有时候极度自信的人就喜欢用些蠢办法,刘子光在第一时间就知道了对方的计划,又气又乐,索性让禁卫们故意放水,将侯方域放了进来,然后关门打狗。

    其实长公主现在已经不在皇宫里居住了,刘子光连夜派工兵在玄武湖中的岛子上搭建了一个渔村,找了些渔民住进去,然后趁长公主昏睡的时候把人挪了过去,因为洋郎中又说了,要让病人在记忆时段消失以前的环境中生活,对病情会大有好处,这牵扯到脑子的事情,娘娘和皇上哪有不应允的道理,一切事宜交给刘子光全权办理,不管费多大力气,花多少钱,只要能治好长公主的病都在所不惜。

    正因为如此,刘子光才会选择在公主寝宫里拿人,这样可以做实宋太妃和侯方域的罪名,你一个大男人,装成太监模样混进公主的寝宫,这道理到哪都说不过去地,给他安什么罪名都是成立的。

    监视徐荣,在宋太妃宫里安装窃听器这些事情并没有告诉南宫娘娘和皇上,直到侯方域被处理完毕才告诉皇上,宫里混进了坏人,意图对长公主不轨,已经被警惕性极高的大内侍卫们擒获。

    现在长公主的地位和皇上差不多了,凡是涉及到长公主的所有事宜,一律无条件开绿灯,凡是对长公主不利的人和事,一律从快,从重,从严打击,不管是谁,一查到底。刘子光迅速将宋太妃和候方域处理了,就是本着这一铁的原则来办理的。

    长公主割腕自杀,失去记忆,都是宋太妃保媒引起的恶果,现在她居然又私自把侯状元带进宫来,还想混进公主寝殿,这不是嫌长公主病的还不够重啊?还想再刺激一把。还有那个徐荣,居然吃里扒外,私自带入进宫,这都是天大的罪孽,打死他都不亏。

    即使南宫娘娘脾气再好,这回也动了真气:“哀家不管了,一切交给皇上和皇后处置。”

    宫禁中混入了男人这件案子被皇上交给了内务府处置,这也是符合规矩的,因为大内侍卫只有当场处置的权力,并不具备事后执法的职责,内务府接了案子也没有什么好做的了,冒充太监的侯方域已经成为真正的太监,宋太妃也已经在天牢里住着了,徐荣也被杖毙了,和钱谦益、侯询他们关系一直良好的魏忠贤也丝毫帮不上忙,即使能帮,他也不敢帮,因为事情涉及到长公主,那可是娘娘和皇上、还有镇武侯的心尖子,丝毫的差池都能葬送掉自己来之不易的政治前途,尤其是后者最为可怕,自己已经没有小鸡鸡供他割了,那么能割的只有这颗脑袋了……

    第七卷

    北方

    第十二章

    身残志坚

    要依着刘子光的脾气,起码要三尺白绫赐死宋太妃,再将侯方域满门抄斩,可是最终心慈手软的南宫娘娘还是忍不住出面干预了,说是为了女儿的病情不愿再添杀戮,一切从轻发落吧。

    经过内务府的调查,混进内宫的男子确系新科状元侯方域,并非什么淫贼,混进宫来主要是为了探视长公主的病情,但是无论理由多么的充分和令人同情,乔装进宫这条大罪名是洗不干净了,既然状元已经被净身了,就相当于受到了腐刑的惩罚,内务府就不追究他的责任了,等养好了伤放回家就行了。

    内务府不追究,不代表朝廷不追究,皇上借口侯方域品行不检点,夺了他的状元头衔,以后永不录用,侯询教子无方,罚俸一年。

    宋太妃从天牢里放了出来,不过太妃的头衔被剥夺,沦为普通宫女身份,打发到浣衣局干粗活去了,至于拿贼有功的刘子光和众侍卫,各有丰厚的赏赐。

    侯尚书府上,钱谦益和夫人正过府拜望,自打侯方域化装进宫以后就没了消息,皇宫封锁的极其严密,根本联系不到宋太妃,侯夫人挂念儿子,急得发烧上火卧床不起,侯询没办法,只好请钱谦益两夫妇过来商议。

    “侯大人多劝劝夫人,域儿聪慧机敏,随机应变的能力很强,一定不会有事的。”钱夫人劝道。

    “域儿的本领我自然知道,可是那毕竟是皇宫内院啊,这都一天一夜过去了,怎么还没有音讯传出来呢。”侯询愁眉苦脸的说道。

    “别担心,兴许是域儿已经和公主把生米做成熟饭,住在宫里乐不思蜀了呢。”钱夫人打趣道,虽然已经是半老徐娘,可是风韵犹在,拿着手帕捂住嘴吃吃媚笑的样子很符合侯询这样中老年帅哥的胃口。

    当然侯询此刻不会有别的想法,他摇摇头道:“难说啊.”

    皇宫里发生的事情一丁点都没有透露出来,即使掌握了锦衣卫的钱谦益也没有能力把手伸进南厂和东厂控制的皇宫,钱谦益思索片刻道:“回头我派人去找魏公公,司礼监那边总会有些消息的。”

    “不用那么麻烦了,本侯来给你们报喜来了。”随着一声豪爽的大笑,一身红装的刘子光大踏步的从大门口方向走过来,耳朵极其灵敏的他已经听到了钱谦益说的话。人还没到,话就已经接上了。

    跟随刘子光左右的是一帮大内侍卫,,个个手扶刀柄,傲气冲天,侯府的家丁早被他们打得屁滚尿流,所以连个通风报信的人都没有。

    刘子光这尊恶神突然不请自来,绝对不是什么好事,侯询联想到刘子光曾经说过的狠话,不由得紧张起来,不过扭头看看钱谦益,一颗狂跳的心又稍微平静了些,毕竟内阁首揆在这里,他刘子光不敢公开杀人的。

    刘子光也没有动武的意思,他脸上浮现的全是真诚的笑意,大大咧咧的走到堂上,环顾三位老爷夫人,一勾手,手下奉上一个硕大的锦盒,刘子光将锦盒中的广口玻璃瓶拿出来,放在了侯府正堂的八仙桌上,笑眯眯的说道:“本侯给你们送礼来了。”

    众人狐疑,定睛看去,广口瓶子里盛的是一根硕大的男人阳物,而且是新割下来没多久的,颜色还很新鲜,令刘子光纳闷的是,最先反应过来的居然是钱夫人,这位半老徐娘惊愕的手帕都掉了,不由自主地惊呼了一声:“域儿!”

    “不错,侯府公子乔装成太监善闯内宫,被净事房阉了,本侯好心给你们送回来,你们可要好好保管哦,至于阉割的费用嘛,本侯垫付了,哎,侯尚书你别掏银子,同殿为臣,六两银子的交情咱还没有么,你再掏银子就是骂我了。”刘子光恶毒的说道。

    侯询已经被打击的说不出话来,他是老花眼,就看见瓶子里黑压压的一陀东西,正想掏出夹鼻眼镜看个究竟呢,听刘子光这样一说,惊的眼镜也掉了,呆坐在椅子上说不出话来。

    刘子光冷笑一声,转而向钱夫人说道:“钱夫人好眼力,一眼就能认出这是侯公子的宝贝,看来以前经常把玩,嘿嘿,本侯当真佩服的紧,本侯第一眼看见的时候还以为是根驴鞭呢。”

    要是其他的问题,钱谦益一定会摆起内阁首揆的身份,呵斥刘子光一番,可是此时他却什么话都说不出来了,冷冷的看了自己的夫人一眼,一甩袖子径直走了,不管这烂摊子了。

    “唉,钱大人也是个命苦的人。”刘子光望着钱谦益愤怒离开的背影,很同情的叹了口气,钱夫人手足无措,呆坐了片刻掩面而去

    刘子光闯进来的时候。就有侯府的丫环跑进去报告了夫人,夫人硬撑着病体走出来,还没看到桌子上的玻璃瓶,先看见了颐指气使的大恶人刘子光了。

    “刘贼,你把我儿藏到哪里去了?我儿要是有个三长两短,老身就和你拼了!”

    “域儿他…域儿他已经被这个贼子….”侯询一张英俊的老脸上,五官已经扭曲的不成样子,他忽地站起,伸手去拔挂在墙上的家传宝剑,要和刘子光玩命。

    侯夫人听见丈夫这样说,也惨呼一声,撇开丫环的搀扶,挥动着指甲朝刘子光扑过来。

    刘子光纵身向后一跳,避开两位老人的雷霆一击,变戏法一样从袖子里摸出一个明黄色的卷轴,沉声喝道:“圣上有旨,侯询夫妇听旨。”

    没想到刘子光还是带着圣旨来的,面对钦差,侯询夫妇只能强压住满腔的怒火,对仇人跪下听他宣读圣旨。

    “奉天承运……侯询罚俸一年,侯氏削去诰命品级,革除侯方域进士功名,禁足家中,以观后效,钦此。”刘子光念完圣旨,将卷轴一合,“侯尚书,接旨吧。”

    侯询满脸悲愤,用力在地上磕了三个头道:“臣侯询领旨,谢恩,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说完一口鲜血便喷了出来。

    “侯尚书也不要太激动了,你儿子再过两天就回来了,现在伤口还没长和,春天又容易见风,净事房的师傅们照料的很周到,放心吧。至于你们老侯家无后的问题也好解决,这些年,侯公子在外面留下的野种可不老少,随便找一个回来就是,实在不行不是还有尚书大人您吗?瞧您这身子骨,再生一个同样优秀的小侯公子也不是难事,哈哈。”刘子光说罢,带着侍卫们扬长而去,只将背影留给眼睛喷火的侯府众人。

    三天以后,形容枯槁的侯方域被一顶小轿抬到了府里,他一回府就将自己关在书房里不出来,拒绝和任何人说话,就连最要好的冒辟疆等人来了也不愿意相见,甚至连茶饭都吃的很少。

    从名声远播的江南四公子之首、复社领袖、新科状元、未来的驸马爷一路狂跌,成为一个无用的阉人,这种剧变就是神经再坚强的人也支撑不了的,怕儿子寻短见,侯询夫妇让佣人彻夜守在书房外面监视着,每到吃饭的时间,侯尚书就亲自来劝,拿汉朝时候司马迁的故事来鼓励儿子,希望他身残志坚,振作精神做出一番大事业。

    在父亲的鼓励下,侯方域终于拿起了书本,他立志要仿效司马迁,写出一本千古流传的名著来,考虑再三,书名定为《明史》。要记录下大明几百年来的风风雨雨,忠奸善恶……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